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关键词】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防护
助产士即分娩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专业的群体。
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助产士经常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她们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从文献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对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作了大量的研究。
如何有效的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确保助产士的身心健康,本文结合实际情况,现就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1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1.1 生物因素[1] 孕产妇在孕期和生产期间分泌代谢旺盛,微生物极易在体表生长、繁殖,机体也因生理和病理因素超负荷运转而致抵抗力相对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和合并其他疾病。
加上体内激素作用,易患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
由于实施的检查次数多而复杂,助产人员需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阴道分泌物,特别是在处理急产时,未来得及洗手、戴手套、口罩、手术衣等,或在分娩时经常被羊水污染皮肤、黏膜及衣物,存在防护缺陷,职业暴露率高。
1.2 化学因素分娩室由于封闭式管理和严格的无菌要求,各种消毒剂应用较多;如过氧乙酸、甲醛、消毒一次性用品的环氧乙烷及戊二醛等挥发出的气味散发于产房的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刺激人体呼吸道,引起哮喘和鼻炎等,并对人的皮肤黏膜、眼睛、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直接影响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1.3 物理因素物理性危害包括辐射、触电、烫伤、冻伤、针刺伤和噪音危害等。
对助产士构成职业危害的物理因素主要是针头及锐器刺伤,这也是助产士被感染的主要途径。
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仪器报警、呼叫器、消毒机、空调、换气扇、吸引器、电话铃、患者的呻吟和婴儿哭啼声。
噪音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如心律加快、听力下降等,心理反应,如头痛、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
另外助产士在接生时经常保持前屈侧屈体位所引起腰背部疼痛、颈椎病也相当普遍。
1.4 心理因素助产士的工作关系到母婴安危,责任重大,常使助产士在工作中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而且经常遇到紧急情况如急诊入院、新生儿窒息抢救等而带来的心理压力、紧张,同时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在加上产妇宫缩阵痛时的哭喊,更增加了助产士的紧张、焦虑情绪;助产士也要处理人际关系,工作中碰到晋升、进修、上夜班、处理家庭中的事情等诸多问题;社会对助产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会使助产士的心理上产生疲惫感、焦虑感。
2 防护措施
2.1 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实行弹性工作制,根据产妇入分娩室的时间和数量决
定助产士的上班时间和人数,尽量做到人尽其职,物尽其能[3]。
可适当增加助产士的编制,因助产士工作不同于一般护士,需要独立完成观察产程、监护、接生全过程,体力劳动较重,精神高度集中,风险系数较高,在工作量大时应多安排人员,以保证质量和安全。
2.2 健全职业防护管理系统对助产士职业防护进行监测和干预医院应建立职业防护管理系统,制定职业防护管理制度和职业暴露应急预案[4]。
建立职业暴露汇报系统及管理条例。
对助产士职业防护进行监测和干预,提供合格防护用具;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做好现场处理及时报告,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必要时治疗及跟踪观察等,有条件的医院应给助产士进行乙肝疫苗注射,降低对疾病的易感性[5]。
2.3 增强防护知识及意识树立职业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
培训各级助产人员,普及相关知识,并将其纳入考试内容,使全体助产士充分认识职业损伤的危害性。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4 社会心理防护护理人员要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气质和广泛的兴趣,提高自身素质和应急能力,培养业余爱好,多交朋友并与之多沟通,组织各种有益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魄。
掌握一些心理技巧,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掌握一些缓解自身压力的方法,采取回避、疏泄、转移、放松、自我暗示等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宣传人体力学知识,教育和传授助产士正确的接产知识[6]。
利用节力原则掌握搬运产妇的技巧,学会恰当的选择工作速度、缓解紧张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改善临床设施等,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的损伤。
3 讨论
从建立健全的职业防护管理体系、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增强防护知识和意识、加强社会心理防护四方面着手,合理工作人员配制,科学合理分工,并定期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支持,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业务培训,并注意开展新理论、新技术的前期培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姜见中.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预防.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2,10(6):363.
[2] 徐荣贵.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预防.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7.
[3] 吕晓玲,夏秋江.ICU护士的职业损伤及管理.中华护理杂志,2006,7(7):650.
[4] 严家新.艾滋病与医务工作者.健康报,1997,12(5):4.
[5] 戴青梅.医务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
[6] 陶立新.手术室环境的噪声污染与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9,34(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