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机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气化是阴阳二气升降相因的结果,气化是指在气的推动下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或多种物质的过程。
气化是阴阳升降相因,矛盾运动的结果。
“阴气内化,阳气外荣”。
“阳化气阴成形”。
故阴阳二
气相因运动是气化发生的内在机理,而阴阳二气相因运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升降出入。
只有一升一降、一出一入这样的矛盾运动,才能发生气化。
2.升降相因,构成斡漩,斡漩是气化的核心。
气化功能在人体内外不断运动,其运动形式为左升右降,循环不已。
心属火,火性炎上,主升,居南方;肾属水,水性润下,偏降,居北方;肝属木,木主升发,偏升,居东方;肺主金,金曰从革,偏降,居西方;脾胃居中,为气机之枢。
人体阴阳二气,在下者,气要不断升,上升时沿人体左侧上行,人体上部之气要不断下降,下降时沿人体右侧下行。
即所谓:“左升右降”“阴升阳降”,以此可解释心肾在该斡漩中的位置。
肺脏位在上焦,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其气机以肃降为顺,其下降的道路以右侧下行。
肝位于下焦,气宜疏畅条达和升发,故肝气的运动以升为主要形式,其道路以左侧为上升之路。
肝肺二脏左升右降,调节着体内气机的升降运动。
脾胃同居中州,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在中焦的气机升降中,脾主升,胃主降,形成斡漩,且脾胃为后天之本,为全身气化之动力源泉。
它既可引肾水上济心火,又可引心火下温肾水,以助心肾相交;还可引肝升之气克制肺降之气,亦可引肺降之气克制肝升之气。
“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
则赖胃之右转。
3.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其性刚,动而难静,故又必须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以培之,如此肝体刚劲之质,方能得缓和之用,发挥其疏泄之机。
故养生要注意滋养肝阴以敛肝阳,最终达到以缓生发之气。
气机出入升降的作
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运化十分重要,能够起到吐故纳新,活化机体功能的作用。
如果没有了出入升降,人的生命与生理活动也就不存在了。
“清阳上天。
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之纲纪,故能
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调整人的心理活动状态对人体的气机出入升降功能的调整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气为本源,因此,气机运动是人体气机出入升降状态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体生存于一个无比巨大的气机能量场中,气机的出入升降是人体吐故纳新的主要作用手段。
人体的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后为阳前为阴。
气机运动在人体外的运动规律为:人体左侧阳性气机向下运行,右侧阴性气机向上运行,后面阳性气机向上运行,前面阴性气机向下支行,腰胯气机由左至右运行。
根据气机不同性质的运动形式,我们可以看出,人体的气机由头沿左侧向下至足,再沿右足向上至头,形成了一个循环。
身后的阳性气机由足向上至头,再沿前胸向下至足形成了一个循环。
腰胯气机由左行至右侧,再由右侧行至左侧形成了一个循环。
在人体内部,气机的运动也是按照清阳上升,浊阴下降的规律运行。
中国古人认为,人体的生命能量源头是在关元气海一带,是人体原始之气储存的地方,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称之为丹田。
丹田的位置在人体的中心,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阴阳关系就是在此处为分割点。
以这一点横向水平轴向上为阳,向下为阴,纵向立轴而分,左为阳右为阴,侧向立轴而分,后为阳,前为阴。
气机由丹田开始沿任脉向下经胯下经会阴穴沿督脉向上行至头顶百会穴,再沿百会穴向前向下行至丹田,形成了一个周流的状态,在中国古典文化与中医学理论中称之为:小周天。
然后,在丹田经过旋转运动后,再沿人体的中心向上行至左肩,沿手臂的内侧向下行至五指尖,后经手臂外侧向上行至左肩回至丹田。
经旋转运动后再沿人体的中心向上行至右肩,沿右手臂内侧向下行至五指尖,再沿右手臂外侧上行至右肩回至丹田。
经旋转运动后,沿左腿内侧向下行至左足下涌泉穴,经旋转运动后,沿左腿外侧向上行至胯部回至丹田。
经旋转运动后再沿右腿内侧向下行至右足下涌泉穴,经旋转运动后,再沿右腿外侧向上行至胯部回至丹田,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气机周流状态,这样在人体的内部就完成了一个气机周流的过程。
这种在人体内形成的气机周流状态,在中国古典文化与中医学理论中称之为:大周天。
以上大小周天气机周流的方式,是体内气机与体外气机同时的进行周流,不单是体内的气机周流。
这种气机周流的方式是人体内气出入升降功能的根基,如果气机的周流出现问题,气机出入升降功能将发生紊乱,影响人体的吐故纳新功能。
百会穴在头顶部中心,是宇宙自然之中阳性气机在人体上的汇聚之地,涌泉穴在人体的足下,是宇宙自然之中阴性气机在人体上的汇聚之地。
天地之气的交流,在人体上主要的就是从这两个穴位上出入。
肺主气,司呼吸,一呼一吸,非升降而何?其主宣发,布散精气于周身,是为升,其主肃降,通调水道而行水,是为降;心主血脉,推动血液濡养一身,令神明变化显现无穷是为升,心火下降交于肾水,神气贵乎内敛,又为降;肝主升发,条畅情志为升,其主藏血,疏泄脾土与水湿为降;肾水上济于心,肾阳蒸腾于脾为升,肾主秘藏精气,而又施泄有度,则为降。
阴本沉降而能升,阳本升浮而能降,阴升阳降始得水火既济,阴平阳秘,是为常人。
气机升降失常,当升者不能升,当降者不得降,则必郁,郁久则生热,是为郁热,故脏腑功能失调诸证多伴有郁热之象。
升降出入是万物变化的根本,是气化运动的规律,是生命活动的体现。
一旦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而升降出入止息,则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
升降侧重里气与里气相回旋,侧重体内的气化过程;出入则侧重里气与外气相交接,侧重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升降出入,内而脏腑,外而皮毛,上而头面,下而百骸,纵横往来,并行不悖。
升降出入是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诸如呼吸运动、水谷的消化吸收、津液代谢、气血运行等,无不赖于气的升降出人入运动才能实现。
升降出入存在于一切生命过程的始终。
脏腑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升其清阳,降其浊阴,摄其所需,排其所弃。
人体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均赖气机升降出入而相互联系,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与它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
人体的生命活动,内而消化循环,外而视听言行,无一不是脏腑升降运动的表现。
五脏贮藏精气,宜升;六腑传导化物,宜降。
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居中而通连上下,为升降的枢纽。
左右为阴阳之道路,肝主升发,从左而升,肺主肃降,从右而降,肝左肺右,犹如两翼,为气机升降的道路。
六腑,“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虽然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宜降,但在饮食物的消化和排泄过程中,也有吸收水谷精微、津液的作用。
如胆之疏泄胆汁、胃之腐熟水谷、小肠之泌别清浊、大肠之主津液等等。
可见,六腑的气机运动是降中寓升。
不仅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处于升降的统一体中,而且每一脏腑本身也是升与降的统一,即升降中复有升降。
脏腑的气机升降运动,在生理状态下,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可体现出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点。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各脏腑组织不仅各自进行升降运动以完成各自的新陈代谢,而且各脏腑之间的升降运动又是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化生的。
不断地从外界摄取食物,并将这种物质通过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摄其精微而充养自身。
同时又将代谢产物排出
体外,以维持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动态平衡。
脏腑气机升降运动的这种动态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
五、气的分类。
“气有外气,天地之气也;有内气,人身之元气也。
气失其和则为邪气,气得其
和则为正气,亦为真气。
真气有三,上者,所受于天,以通呼吸者也;中者,生于水谷,以养营卫也;下者,气化于精,藏于命门;……人之所赖,惟此气耳”。
“身形之中,有营气,有卫气,有宗气,
有脏腑之气,有经络之气,各为区分”。
行于脉外,则曰卫气;行于脉中,则曰营气;聚于胸中,则曰宗气。
元气在生命之初,源于父母之精,是生命物质系统中最高层次、最根本的气,对人体的代谢和机能起推动和调节作用;而宗气、营气、卫气均来自后天的水谷精气与清气,能供给人体以营养和动力。
人体的气,从整体而言,是由肾中精气、脾胃化生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人的清气,在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而生成的,并充沛于全身而无处不到。
(一)元气人体之气的真气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统称,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元气属真气的下位概念,不应与真气混称。
元气、原气为生命本始之气。
在胚胎中已经形成,秘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为先天之气。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原始,源于先天而根于肾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包括元阴、元阳之气。
因元气来源于先天,故又称先天之气。
(1)生成:元气根于肾,其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
“命门者……原
气之所系也”。
“命门为元气之根”。
元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赖后天之精以充养而成。
(2)分布:元气发于肾间(命门),通过三焦,沿经络系统和腠理间隙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
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以作用于机体各部分。
“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
可见,肾为元气之根。
元气从肾发出,经三焦循经脉而行。
所以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诸气,经历五脏六腑。
……所止辄为原”。
说明元气是并营卫之气循环往复于十二经脉之中,且循任督二脉环流
不休。
冲脉、带脉、维脉、挢脉等八条奇经虽不参加元气的循行,但对全身之气的分布有调节作用。
元气除并营卫之气行于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之外,运行于本经经别之中。
总之,元气始于肾间,经下、中、上三焦,由手太阴肺经进入十二正经中,布于周身,蓄于奇经,溢三百六十五穴,然后再经腠理和大小络脉汇聚于四肢末端的井穴,入本经至经别,直接深入脏腑,继而浅出头颈部经穴、胸腹募穴和背部俞穴,自奇经总集于任督二脉,下归肾脏。
元气在循行过程中,经过了人体的各脏腑、经络及体表组织。
元气循此路径,周而复始地循环,以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3).主要功能:元气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始物质,有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气者,人之根本也”。
元气为其生身之精气,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盾。
“所以发生吾身者,即真阳之气也”,元气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人从幼年开始,肾气与肾精逐渐充盛,则有齿更发长等生理现象。
到了青壮年,肾气、肾精进一步充盈,乃至达到极点,机体也因之发育到壮盛期,则真牙生,体壮实,筋骨强健。
待到老年,肾气、肾精衰退,形体也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活,齿摇发脱,呈现出老态龙钟之象。
由此可见,肾气、肾精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
如果元气亏少,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如发育迟缓、筋骨痿软等;成年则现未老先衰,齿摇发落。
元气能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命门
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故“心得命门而神明有主,始可以应物;肝得命门而能决断;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脾得命门而能转输;肺得命门而能治节;大肠得命门而能传导;小肠得命门而能布化;肾得命门而体强;三焦得命门而决断;膀胱得命门而收藏”。
反之,“肾无此则无以作强,伎巧不出矣;膀胱无此,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无此,则不能腐熟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
所以,元气者性命系之。
元气充足,则精神昌盛。
若元气微虚,则神微去;若元气衰竭,则神去机息。
元气虚损之治重在治肾。
(二)宗气1.基本含义:宗气又名大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其形成于肺,聚于胸中者,谓之宗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上气海”,又名膻中。
因此宗气为后天之气运动输布的本始,故名曰宗气。
实际上宗气是合营卫二气而成的。
所以说“宗气者,营卫之所合也,出于肺,积于气海,行于气脉之中,动而以息往来者也”。
2.生成与分布(1)生成:宗气是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气所生成的。
饮食物经过脾胃的受纳、腐熟,化生为水谷精气,水谷精气赖脾之升清而转输于肺,与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相互结合而化生为宗气。
肺和脾胃在宗气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盛衰。
(2)分布:宗气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
其向上出于肺,循喉咙而
走息道,经肺的作用而布散于胸中上气海。
其向下赖肺之肃降而蓄于丹田(下气海),并注入足阳明之气街(相当于腹股沟部位)而下行于足。
3.主要功能:(1)走息道而司呼吸:宗气上走息道,推动肺的呼吸,即“助肺司呼吸。
”所以
凡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故临床上对语声低微,呼吸微弱,脉软无力之候,称肺气虚弱或宗气不足。
(2)贯心脉而行气血:宗气贯注入心脉之中,帮助心脏推动血液循行,即“助心行血”,所以气血的运行与宗气盛衰有关。
由于宗气具有推动心脏的搏动、调节心率和心律等功能,故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手),脉宗气也。
……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所以临床上常常以“虚里”的搏动和脉象
状况,来测知宗气的盛衰。
(3)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与之相关:“宗气者,动气也。
凡呼吸、言语、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
(三)营气1.营气,是血脉中的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因其富于营养,故称为营气。
“营气者,
出于脾胃,以濡筋骨、肌肉、皮肤,充满推移于血脉之中而不动者也”。
由于营气行于脉中,而又能化生血液,故常常“营血”并称。
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为“营阴”。
2.生成与分布(1)生成:营气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粹部分和肺吸人的自然界清气相
结合所化生的。
宗气是营卫之所合,其中运行于脉中者,即为“营气”。
(2)分布:营气通过十二
经脉和任督二脉而循行于全身,贯五脏而络六腑。
3.主要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1)化生血液:营气经肺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成分
之一。
(2)营养全身:营气循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
“荣者水谷之
精,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人于脉也。
源源而来,化生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
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
注入于脉,少则涩,充则实,常以饮食滋养,则阳生阴长,变化而为血”。
(四)卫气1.卫:“护卫”、“保卫”。
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
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
又称“卫阳”。
“盖阳气为卫,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合,此皆卫外而为固也”。
卫气,其性镖疾滑利,活动力强,流动迅速。
所以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2.生成与分布(1)生成:卫气,也是由水谷精微和肺吸人的自然的清气所化生。
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
(2)分布:卫气
的运行,昼则行于阳分,始于足太阳经之睛明穴而出于目,以周于六腑而及于肾经,是为一周。
夜则行于阴分,始于足少阴肾经以周五脏,其行以相克为序,故肾、心、肺、肝、脾相传为一周,而复注于肾,阴尽阳出,又复合于目。
总之,卫气昼循六腑行于阳二十五周,夜沿五脏行于阴二十五周,凡五十周。
附行于脉外,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3.主要功能:护卫肌表,防
御外邪入侵:(气的防御功能),卫气既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又可驱邪外出。
“卫气者,为言护
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
温养脏腑、肌肉、皮毛:(气的温煦作用),卫气可以保持体温,维持脏腑进行生理活动所适宜的温度条件。
卫气对肌肉、皮肤等的温煦,使肌肉充实,皮肤润滑。
“卫气者,热气也。
凡肌肉之所以能温,水谷之所以能化者,卫气之功用也。
虚则病寒,实则病热”。
调节控制肌腠的开合、汗液的排泄:(气的固摄作用),卫气根据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通过有规律地调节肌腠的开合来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和体温,以维持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
此外,卫气循行与人的睡眠也有密切关系。
当卫气行于体内时,人便入睡;当卫气自睛明出于体表时,人便醒寤。
当卫气不足时,人体肌表失于固护,防御功能低下,易被外邪侵袭,且病亦难愈。
若脏腑功能低下。
肌表不固,腠理开疏,则可出现汗出(自汗),若卫气循行异常,则可表现寤寐异常。
卫气行于阳分时间长则少寐,行于阴分时间长则多寐。
营气与卫气的关系: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的物质来源,但在性质、分布和功能上,又有一定的区别。
营气,其性精专,行于脉中,具有化生血液,营养周身之功。
而卫气其性剽疾滑利,行于脉外,具有温养脏腑,护卫体表之能。
营主内守而属于阴,卫主外卫而属于阳,二者之间的运行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营卫是互相为用的,营行脉中并非脉外无营,卫行脉外并非脉内无卫,营中有卫,卫中有营。
分之则二,合之则一。
此外“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实际上都是由真气所派生的,真气分布于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脏腑或某经络之气,它属于人体气的一部分,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各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中,气的名称还有很多。
如正气与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气候,称之为“六气”;异常状态下的六气,又称之为“六淫之气”;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和作用,称作“四气”等。
保养心气五脏之气中,心气最重要,所以一定要养护好我们的心气。
现代社会四十岁左右就猝死的事常有发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简单的说就是心气不够。
说话多了心慌,动多了心慌,这是心气虚的一个信号。
保养心气你要注意多进行些慢养生和静养生。
因为你生活和工作节奏快了,这个
心气耗散就会变得很大。
保养肾气人由精、气、神三部分组成,其中精和气为根,元气、元精
都保存在肾里边,所以养肾尤为重要。
肾为先天之本,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之功能,人体随着肾气的逐渐旺盛而生长发育,直到成熟。
所以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
捷。
要善于藏精、藏气。
肾气虚弱时,乏力、脉弱。
肾气虚最大的特点,就是腰酸腿软,小便多,肾主二阴,小便多说明肾气弱,尤其是在夜里。
节制、不用脑过度(肾生髓,脑髓靠肾来生长;用脑过度便会伤肾气。
比如很多头晕并不是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肾虚;还有一些人失眠,养心安神的和养肾及养脑、安眠,睡眠质量就好了起来)、注意腰的保养。
人的精气神三宝,其中精和气它的根——元气元精就在肾里边,所以你这个仓库得保管好,不要让它漏水,不要让它受寒。
壮腰健肾: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各一两,泡在500毫升的白酒里,一天一到二次,一次饮5到10毫升即可。
保养脾气“脾为后天之本”。
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
生存的“水谷之海”。
保养脾气,饮食一定要节制,尤其不要撑着。
其次是寒温要协调,饮食不要过凉,也不要过热。
太烫了,容易得食管癌、胃癌;太凉了容易导致脾胃阳虚。
保养肺
气肺气虚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动,不想动,动了就觉得气短,脉搏也弱,乏力,一点精神都没有。
补肺最好的是沙参,可再加一点人参,用人参和沙参炖肉吃。
保养肝气肝为疲极之本,过度疲劳
就容易引起肝气虚。
保护阳气首先是不能受寒(不能让腰受凉)。
另外是要保护精,尤其是肾精因为肾精是气的根。
充足的睡眠是气血恢复的最好方法。
“精气”是阴阳二气结合的产物阳气,本身具有能量,可是无法存留,始终在运动之中;阴气本身
没有能量,但是可以贮存能量。
阴气吸纳阳气之后,自身也就有了能量,阳气被阴气吸纳后也就不再动荡,它的能量可以慢慢释放。
这样就可以被万物所利用了。
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吸"
进来的是天之阳气,"吃"进来的是地之阴气。
肾是人体精气的仓库天气和地气,二者进入人体,结合起来才是人体的精气。
所以,人的饮食,经过消化吸收,成为精微的物质,输送到上焦,与肺吸纳进来的"天之阳气"结合,就形成了人体的精气。
这部分"精气"除了供给身体利用之外,多余的精气会收藏到肾中。
“肾受五脏之精而藏之”。
“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阳气进入人体是通过鼻子,地气进入人体是通过嘴巴。
人体之中,阴阳二气要结合,才能化生出精气。
内经中,还讲“气归精,精归化”,气化则精生。
这个好比是气经过浓缩,贮存在阴中。
精是什么,精就是浓缩的气,实际上"精气"就是阴阳二气的结合。
也好比天然气本来是气体,经过压缩,可以变成液体,贮存在煤气罐中。
肾是精气的大仓库,肾阴虚的人,因为阴不足,贮存不住气,所以精气亏。
精气亏了,气也就弱,表现在说话声音小,没有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