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x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教师备用题库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课时13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考点1大气热力环流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1.大气运动(1)原因: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不同地区气温不同→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大气运动。
(2)形式: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水平运动即是风。
2.热力环流(1)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2)基本规律①一个过程:用箭头在上图中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并填写形成过程。
答案②两个方向垂直方向与冷热差异有关,受热上升,遇冷下沉水平方向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③三个关系关系表现温差关系近地面两地有气温差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等压面的凹凸关系气温高的地方:近地面下凹、高空上凸气温低的地方:近地面上凸、高空下凹思考如何理解气压高低的相对性?答案气压的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因而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
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区的气压值大于低压区的气压值;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低压的气压数值要高于对应高空高压的数值。
二、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1.海陆风(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影响及应用: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2)影响及应用: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地,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和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
3.城市热岛环流(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2)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大小①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如图,P A>P C,P B>P D。
②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7讲:大气的受热过程》配套练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第7讲:大气的受热过程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2019年国庆节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在起飞半小时后、飞行高度9 800米时突发事故,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副机长曾半个身子被吸出机外,后经机组人员齐心协力,最后所有人和飞机都安全返航,机长刘传健创造了比“萨利机长”更伟大的航空奇迹。
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3.影片中航班返航过程中遇雷暴云,剧烈颠簸,此时飞机所处大气分层为( )A.甲B.乙C.丙D.丁4.航班突发事故时机上人员面临的危险不包括( )A.低温B.强风C.辐射D.缺氧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5.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 )A.①B.③C.⑤D.⑥6.图中辐射波长类似的组合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7.雾霾的出现可能导致(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增强D.⑤增强2020年11月17日至18日,山东省德州市出现降温、降水天气。
农业专家表示,这次降水对冬小麦生长较为有利,但对部分旺长的麦田来说,要注意防止冻害发生。
上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8.德州出现冻害的原因是(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增强9.为了减少冻害带来的危害,德州的农民采用了熏烟的方法,其原理是( )A.增强①B.增强②C.增强③D.增强④10.浓雾出现时(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增强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
11..此时天气最可能是( )A.晴朗、无风 B.阴雨、无风C.晴朗、大风 D.阴雨、大风12..图示大气现象()A.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B.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C.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D.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扩散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某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
高考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共46张PPT)
火山喷发可能会影响气候变化。1815年,印尼坦博拉 火山喷发不仅导致超过10万人丧生,更造成严重气候灾难。 火山喷发次年,北半球许多地区遭遇了“无夏之年”,亚 洲、欧洲、美洲多地在6月至8月出现霜冻、降雪,导致粮 食大幅度减产。学者根据当时监测资料分析后发现,在1816 年,全球气温约下降了0.4℃至0.7℃。 请解释火山喷发造成气候变冷的原因。 答案:火山喷发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多,能见度下降,增 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减少。
高考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课 件(共4 6张PPT )
影响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因素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
布的面积越小,经过大气的路程越小 ,单位时间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地势高低:地势越高,大气越稀薄,太阳辐射通过 大气的路程越短,因而被大气削弱的越少,单位时间 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高考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课 件(共4 6张PPT )
(高考经典题)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 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5~6 题。
1.(高考经典题)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D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高考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课 件(共4 6张PPT )
高考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课 件(共4 6张PPT )
大气逆辐 射增强, 保温作用 增强
→
气温升高, 全球气候 变暖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备考资料]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讲义教案:必修1 第三章 第7讲.doc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1.大气的热源⎩⎨⎧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
3.受热过程(1)大部分A 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地面被加热,并以B 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是辐射热交换。
4.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为大气逆辐射,它弥补了地面辐射损失的部分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一般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反之越弱。
深度思考1.有人把大气的受热过程归纳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结合下图说明该过程的合理性。
答案图示中过程1,即为“太阳暖大地”,是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的增温现象。
图示中过程2,即为“大地暖大气”,是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的增温现象。
图示中过程3,即为“大气还大地”,是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
2.有同学认为大气逆辐射就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这种认识对不对?为什么?答案不对。
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升温后,产生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
题组一大气受热过程1.(2015·广东文综)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 D解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使地表温度下降。
题组二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
第7讲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
第7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1.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垂直分层气温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对流层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气下热上冷,空气上升,对流现象显著;与人类活动最密切平流层随高度升高而上升大气平稳,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影响(1)两大过程①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②大气的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2)两大作用①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②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①纬度因素:纬度不同,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②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
③气象因素:大气状况不同,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也不同。
3.热力环流的成因(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2)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形成:要抓住“一个过程、两种方向、两个关系”。
①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②两种气流运动方向a.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b.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③两个关系a.温压关系:下垫面热低压、冷高压。
b.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4.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判断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力及其对风的影响A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向和风速。
B是摩擦力,影响风向和风速。
C是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
(2)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大小关系是甲>乙>丙,判断理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丙。
(3)图示地区位于北(填“南”或“北”)半球,判断理由是风向向右偏转。
图中的风是近地面(填“高空”或“近地面”)风,判断理由是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共21张ppt)精选全文
道
等压线垂直
风的来向 为高压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 高 偏向力共同影响时
空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边为高 压,左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
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
近
时
地
面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或 斜交)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方为 低压,右后方为高压;南半球
反之
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一地点近地面风向的方法
(2020·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2019年12月某 时刻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
的是( A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B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
8、读图可知,甲地是甲、乙、丙、丁四地中等压线最密集的,因此 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A正确。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5.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
及地形特征是( D )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解析: 4、由所学知识可知,祁连气象站经度位置约为东经90°,图中 所示当地时间约为晚上22时至上午11时(地方时、区时的推算)。 谷风主要形成于白天,即图示表示白天的谷风风向的变化,由 东南风向西北风转变,以北风为主导风向,C正确。
大气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标展示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 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 关现象
素养定位
1.区域认知:对比高空和近地面温度、 气压差异,判断不同半球的风向 2.综合思维:依据材料或实际案例, 综合分析大气热力环流及其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和所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 3.地理实践力: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分析“海陆风”“城市热岛”的形成 过程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7讲 大气的分层和大气运动-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7讲大气的分层和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大气的组成1、大气是由干洁空气、固体杂质和水汽等组成的混合物。
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包含二氧化碳0.033%)2、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氮气无色无味,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跃的惰性气体。
因为其常作为保护气体,例如氮气填充粮仓使粮食不发霉。
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另外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使得气温升高。
4、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少,但非常重要。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制雨的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互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1、A对流层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②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③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④云雨雾雪天气变化都在对流层⑤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约17千米,高纬约为8千米。
※补充知识:理解逆温逆温:对流层中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的现象叫做逆温。
逆温不是大气污染,但逆温会加剧大气污染。
2、B平流层①大气的热量来自于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②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加③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④水汽和杂质少,能见度高,适合飞机安全飞行3、C高层大气①平流层以上统称为高层大气②温度自下向上,先降低后升高③在80到500千米的高空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利于无线电通讯。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大气在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同时实现自身受热。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1、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可见光很少被吸收。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大颗粒尘埃反射太阳辐射。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尘埃将太阳辐射散向四面八方。
2、保温作用①地面辐射经过大气时,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吸收75%-95%),使得大气增温。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以援藏干部为视角
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原因: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大 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太阳能丰富。
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图
【感变化】材料4:林芝清洁能源丰富,逐渐实现了从“家家烧牛粪”到“清洁取暖”, 再到“绿电出高原”的转变。进入乡村振兴的全新时期,西藏绿电点亮了雪域高,并借助 “西电东送”走出高原,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正把高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带来了更多致富渠道。
地人们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 cm的砂石, 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2)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对种植西瓜的好处。(6分)
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积累;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利于保持土壤水分;覆盖土壤表面,减少对土壤的侵蚀,保持水土。
烧大量的湿草防御寒流。请同学们分析燃烧湿草为什么能防御寒流?
【感变化】材料3:林芝的自然地理特点导致其气温低,绿色蔬菜产量很低。近年来,
林芝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随着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普及,当地群众“吃菜难”问题 正逐步得到解决。同时大棚蔬菜种植成为助力村民脱贫的新途径。下图为林芝蔬菜大棚及
棚内的藏民劳作图。
大气的削弱作用强
减少
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增强
【问题3】:据左图,简述燃烧牛粪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燃烧牛粪时产生的烟雾和悬浮颗粒,削弱了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减少,地表温度降低,地面辐射(B)减弱,大气温度降低;烟雾可以增强大气逆辐 射(C),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缩小了(昼夜)温差。
【迁移】 在晚秋和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这时,农民往往在麦田里边燃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垂直分层与大气受热过程
一 轮 复 习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
课标要求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本讲主要考察学生对大气垂直分层和大气受热过程的掌握。能够数量的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地理现象的合理性。本知识点既有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有对考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尤其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运用与气温及逆温,属于高考考察的主要方向,需要考生引起注意。
A. 等压线稀疏区 B. 气旋大风区 C. 等压线低值中心 D. 气旋降水区
A
低层大气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组成成分
作 用
固体杂质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的温度
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A. 植被恢复,吸收大气中 最多 B. 雨季来临,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C. 全球变暖,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 D. 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
D
二、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
大气吸收(少量)
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暖大地”
2.“大地传大气”
想一想: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根本来源是什么?
1. 据图可知( )
A. 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 B. 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C. 夜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D. 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
D
2. 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 )
A. 冷空气聚集多 B. 水汽蒸发强 C. 海平面气压低 D. 降水量较大
问题: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农田覆盖地膜的影响。
第07讲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暑假自学课】2023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第07讲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1.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2.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3.运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判断各地风向和风力。
知识点01大气受热过程基础知识梳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大部分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小部分被吸收或反射。
热量来源:太阳辐射(2)大地暖大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吧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热量来源:长波辐射。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2.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云量多少;大气的洁净度、干燥度。
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典例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⑤是大气受热过程中的环节,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①和②在数量上相等B.②和③均为短波辐射C.③和④只在白昼发生D.④和⑤在多云时较强2.与Ⅰ~Ⅳ各段变化趋势直接相关的环节和影响因素是A.Ⅰ与③直接相关,主要受地面温度影响B.Ⅱ与⑤直接相关,主要受天气状况影响C.Ⅲ与②直接相关,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D.Ⅳ与①直接相关,主要受距日远近影响3.剧烈的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往往引起较明显的气温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到达地面的②减弱B.来自宇宙空间的①减少C.射向地面的④减弱D.射向宇宙空间的⑤减少【答案】1.D2.A3.D【解析】1.⑤代表云的反射作用,云量越多,云层越厚,云的位置越低,反射最强,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也就越强,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当夜晚多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会越强,D正确;①处于地球高层大气,②位于地球的平流层和对流层,由于太阳辐射经过地球大气时,会被大气削弱,而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密度越来越小,导致削弱作用越小,因此①②在数量上不会相等,应该是①大于②,A错误;②是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而③是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B错误;③从地面指向宇宙,代表地面辐射,④由大气指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二者白天和夜晚都可以发生,C错误;故选D。
大气运动(考向1:大气受热过程)2024年高考地理核心考点
核心 考点
01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02 大气运动状况与降水 03 气候类型与地理景观 04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知识框架
01
大 气 受 热 过 程
大气受热过程
1. 三种辐射:太阳辐射(短波)、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长波) 2. 三个过程: ①太阳暖大地→②大地暖大气→③大气还大地 3. 两个热源: ①主要直接热源(地面长波辐射)②根本热源(太阳辐射) 4. 两种作用: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白天)
比热容:比热容大, 升温及降温慢
气温变化存在 时间差异
2、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地形
海拔:随海拔升高,气 温降低
坡向:阳坡热量充足, 阴坡热量低
山脉走向:平行走向利 于气流深入,垂直走向 阻挡效果明显
接收地面辐射量小;空气稀薄,保温能 力弱
阳坡光照时间长、强度大,升温效果 更明显
主要表现为冬季阻挡冷空气南下,屏 障作用显著
4.与降雪时相比,降雪后( ) A.路面温度更高 B.路面最高温滞后 C.气温明显升高
√D.气温日较差增大 5.降雪结束后且路面有积雪时路面温 度基本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
√A.积雪阻挡了冷空气对地面的影响 B.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C.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D.地面辐射较弱,气温下降快
①地势 地势高,大气稀薄 ②天气 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③下垫面 比热容大,温度增幅小;比热容小,增幅大
01 大气受热过程——真题
(2022·浙江)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 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
1.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 正确的是( )
①夏季大于冬季②郊区大于城区
√ ③冬季大于夏季④城区大于郊区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逆温 ? 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现象 狭义: 海拔升高,气温升高 强逆温 广义: 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的幅度小于0.6℃ 弱逆温
四、通过阅读P45,能够判断瑞丽秋冬季节多雾属于哪种逆温现象;
辐射逆温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 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 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一般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 消失。 近地面的空气常因气温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大雾。秋冬季 早晨的雾多且浓就是这个道理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大气圈
AQI是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的简称,是新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用于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
一、通过绘制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描述气温随海拔的变化规律; 二、通过绘制的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描述对流层厚度的时空变化;
三、通过绘制的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判断当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 变化不满足问题一的规律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三、说出高压、低压对应的天气状况;
热低升降水;冷高降干晴;
四、绘制并描述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如图是“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低空等压面分布状态示意图”。
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对太平洋两岸气候的影响是( A )
A. 热带太平洋西部降水增多 B. 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干旱程度减弱
C. 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D. 南美洲西岸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
(2) 该城市可能是( B )
A. 乌鲁木齐 B. 北京
C. 上海
D. 广州
热岛效应常见对策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人工废气热; 高耗能企业搬至郊区,疏散人口; 通风廊道的建设;
山谷风 P50(2022湖南); 该地河谷受季风干扰小;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冬春季晴天多, 太阳辐射强,加之植被稀少,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
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阳
大 气
辐
逆
射
辐
射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地面保温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探究一:为什么在晚秋和寒冬的夜 间,农民常在田间放烟防蔬菜被冻?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 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 防御霜冻。
探究二:为什么高山的山顶离太阳近了, 反而会出现终年不化的积雪呢?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 直接的热源。
探究三: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 地球表面强烈?
白天,月面由于没有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
夜间月球由于没有大气的 保温效应,表面热量损失 快,月面温度骤降,气温 很低
知识拓展: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主
要因素
直射
反射
高
斜射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 重要 的、 大气上界根本 的能 量来 源是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大气吸收、
太 反射和散射 阳 辐 射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近 地 面 大 气 主 要、 直 接 热 源 是
太
阳
辐
大气上界
射
大
低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径越 短 ,太阳
辐海射拔被越大高气,削大弱气的越越稀少薄,,到太达阳地辐面射的被太大阳气辐削射弱越的多越。少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 多 。
晴朗天气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弱 ,太阳辐射
被大气削弱的 少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多 。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讲义(详细解析)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讲义(详细解析)读图(图中e、f表示不同作用,a、b、c、d表示不同辐射),回答1~3题。
1.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箭头a B.箭头b C.箭头c D.箭头d2.对空中起保温作用的是( )A.箭头a表示的辐射 B.箭头b表示的辐射C.箭头c表示的辐射 D.箭头d表示的辐射3.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添加时( )①箭头f能够增强②箭头e能够增强③箭头c能够增强④箭头a能够增强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以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区分是( )A.①和③ B.③和② C.④和② D.④和①5.影响我国东部地域夏季气温散布的主要要素有( )①太阳辐射差异②大气环流影响③距海远近不同④地形差异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②(2021·稽阳联谊学校联考)以下图在北半球5 000米的等高面上,图中等值线是该等高面与对应近空中的垂直气压差值线(只思索温度要素),近空中不思索地形坎坷。
读图回答6~7题。
6.F点空气运动方向是( )A.西北风 B.西北风 C.北风 D.南风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乙对应的近空中此刻是阴雨天气 B.甲的温度比乙要高C.甲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下沉运动D.乙对应的近空中能够是夏季陆地读下表和大气受热进程表示图,回答8-9题。
城市天气现象(白昼/夜间)最高温/最高温北京28 ℃/18 ℃上海25 ℃/19 ℃哈尔滨24 ℃/11 ℃西宁22 ℃/3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②④9.据表判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如今12时 B.上海该日的降水能够是受台风影响所致C.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能够是夏季气温降低所致 D.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由于距海近10.读〝北半球某空中水平气压散布图〞,回答以下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
教师备用题库
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2016年1月21—25日的天气变化。
完成下题。
1.(2016浙江4月选考,24,2分)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C.雪过天晴,天气转好
D.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答案 D 本题考查天气的影响因素。
因为造成大气做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所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2.(2015浙江10月选考,2,2分)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
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B.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
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D.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
答案 C 本题考查大气逆辐射知识。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如果是晴朗的夜晚,返回到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也减少,地面降温快,空气中的水汽以固体形式凝结,出现霜冻,C选项正确。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
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
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3.(2015四川文综,3,4分)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答案 D 根据图读出柴达木盆地年平均雾日最少。
故选D。
4.(2015四川文综,4,4分)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答案 D 雾的形成条件主要是降温、增湿和凝结核,主要类型有辐射雾、平流雾等。
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故选D。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完成下面两题。
5.(2014山东文综,5,4分)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雪量
B.温度
C.光照
D.地形
答案 B 读图中数据可知,该区域东、西降雪量差异不明显,排除A选项;题干信息“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排除C选项;该区域为长三角地区,东西部地形均为平原,排除D选项。
总体上越近沿海,积雪越少,体现了冬季海洋温度较高,故选B项。
6.(2014山东文综,6,4分)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答案 C M地降雪量与周围地区相近,但积雪深度明显低于周围地区,推测其温度高于周围地区,最有可能为城区,故选C项。
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题。
7.(2014江苏单科,5,2分)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锋面天气特点。
出现沙尘天气的区域内,乙地的等压线最为密集,风力最大,最易发生沙尘暴。
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
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题。
8.(2014安徽文综,33,4分)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
A.Q4、Q1、Q3、Q2
B.Q3、Q4、Q2、Q1
C.Q3、Q1、Q2、Q4
D.Q2、Q3、Q1、Q4
答案 C 本题以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来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海面热量低纬度地区盈余,中高纬度地区亏损,图中Q3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曲线,可排除选项A、D;海-气热传导的热量总值不大,故海-气热传导差额数值也较小,故Q4为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排除B选项,C项正确。
读下图,回答下题。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9.(2014天津文综,3,4分)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答案 D 根据等压线图可以判断出5月6日14时:北京为东南风、首尔为西南风、上海为东南风、台北为东
北风。
5月7日2时:北京为东北风、首尔为偏南风、上海为东南风、台北为东北风。
故选D。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读图完成下题。
10.(2013浙江文综,1,4分)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本题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考查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只有①图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明显,因此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其他三幅图在近地面都有逆温层出现,大气稳定,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
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下图为拉萨7月降
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完成下题。
11.(2013浙江文综,7,4分)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答案 C 本题考查谷地降水的日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白天降水少,夜晚降水多。
夜晚盛行山风,谷地空气上
升易形成降水;白天盛行谷风,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下图,
完成下题。
12.(2013课标Ⅰ,9,4分)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答案 B 本题以等压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风向的判读。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的规律,可判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偏南风。
13.(2013广东文综,4,4分)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
其主要原因是( )
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B.暖锋过境释放热量
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D.局地气流下沉增温
答案 D 根据题意可知,春季阿尔卑斯山区的背风坡应是北坡,在焚风效应的作用下,气流下沉,所以气温升高进而导致冰雪快速融化或雪崩,故D项正确。
14.[2014四川文综,14(2),10分]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下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答案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解析本题以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为切入点,考查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
N所处的海域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多阴雨天气,风浪大;M所处的海域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与N地相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海面风浪小。
15.[2014重庆文综,13(3)(4),14分]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图甲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图乙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图甲图乙
(1)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8分)
(2)结合图乙,判断图甲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6分)
答案(1)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近地面降温,大气稳定。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2)方向:南(偏南);
理由:盛行风向为西风(偏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沙丘两翼顺着风向延伸),缓坡坡向为西(偏西)。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洛杉矶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大陆西岸,沿岸为寒流,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
(2)本题以沙丘景观图和风频玫瑰图为切入点,考查新月形沙丘的形成原因和风频图的判读。
读风频图可知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即缓坡坡向为西,根据箭头和坡向大致垂直可判断箭头所指方向。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