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精神科患者发生噎食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精神科患者发生噎食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护理经验176精神科患者发生噎食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武文先重庆建设医院 重庆市 400050【摘 要】目的:探讨引发精神科患者发生噎食的因素以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于我院精神科的16例发生噎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噎食的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病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其次为进食过程抢食、自身疾病的影响及外界的影响;引起噎食的食物主要是馒头,发生的时间一般在午餐时。

结论:引发精神科患者噎食的因素较多,但是通过有效的护理和预防、可实现噎食的早发现、早抢救可有效降低精神科患者噎食发生率和因噎食而引发的窒息、死亡等现象。

【关键词】精神科患者;噎食;因素分析;护理措施噎食是指进食的过程中由于咀嚼不完全或者吞咽困难等原因,导致大量的食物没有完全咽下,堆积在消化道或者误入呼吸道,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窒息、等现象的发生[1]。

精神病患者如果出现噎食需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抢救额措施,如果抢救不及时则会造成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甚至是死亡,严重威胁精神病患者的生命[2]。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于我院精神科的16例发生噎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噎食的因素以及相应护理措施。

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于我院精神科的16例发生噎食的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在17~71岁之间,平均年龄(41.29±17.47)岁,病程在3个月~29年,平均病程(14.38±6.71)年,所有患者均经CCMD-3诊断标准诊断,其中阿尔茨海默症患者3例,精神分裂患者9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2例,癫痫性精神障碍2例。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生噎食的16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调查对发生噎食患者进行护理的护理人员,总结引起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结果2.1 急救结果16例患者在发生噎食后,进行及时的抢救,其中14例抢救成功,2例因抢救过晚患者窒息死亡。

精神病患者吞咽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

精神病患者吞咽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

精神病患者吞咽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致吞咽困难副反应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结果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是服高效价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服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过大、增量过快、静脉或肌肉注射用药、老年精神被患者电痉挛治疗及饮食不佳机体抵抗力低等。

结论针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吞咽困难副反应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预防及护理措施。

对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吞咽困难护理措施吞咽困难是正常的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患者自觉进食时在咽、胸骨后或剑突后有一种粘着、停滞或梗塞感。

而吞咽困难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常见的药物副反应之一。

精神药物引起咽喉肌群功能失调,发生吞咽困难,导致呛咳或噎食,是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原因之一[1]。

为此,本文通过对60例服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吞咽困难患者观察,结合护理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对象全部病例均为2009年1月~2011年4月期间入住我院的精神病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症状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7.02±13.42岁。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间为7.68±3.21天,精神疾病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9例,抑郁症25例,躁狂症6例。

1.2方法统计全部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情况,用药前的背景资料等。

2 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服高效价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服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过大、首次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服抗精神病药物增量过快、静脉或肌肉注射用药、老年精神病患者、电痉挛治疗、饮食不佳机体抵抗力低是导致精神病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

3 探讨一般认为精神病患者的吞咽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2]:(1)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药物干扰了咽喉部的环状括约肌的正常反射,从而造成咽喉肌群运动的共济失调。

(2)精神症状所致,一些躁狂患者,由于极度兴奋,进食时不能自控,未经嚼细强行咽下,造成食物团堵塞食管。

噎食窒息的急救及防范

噎食窒息的急救及防范

外阻性:因 严重食管梗 阻外压气道
混合性:同 时存在外阻 性和内阻性 气道梗阻
混合性在精神病患者中多见,常为饮食阻塞咽喉部。
咽喉部人体的咽喉部是大 约长13 cm的肌肉管道, 当我们呼吸时,空气经过 咽喉;而当我们吞咽时, 则是食物经过咽喉。当食 物从口腔进入咽喉部时, 它依靠咽喉壁部的肌肉推 动作用下行。
洼田饮水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 和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洼田饮水试验
正常:1级,5秒之内; 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 异常:3~5级 疗效判断标准:
手指挖取法
背中部拍打法
鼓励患者咳嗽,但 丌要浪费時間。 让患者弯身向前傾。 手掌伸直在患者的 两肩胛骨间急拍5下。
中上腹部加压法
站在患者后方用 你的手抱住他
一手握拳放在患者 肋骨的下方
拳头拇指頂的腹部 将你的两只手扣起
来,快速向内、向 上推挤
1
具 体 方
法2
昏迷
采用仰卧位
抢救者骑跨在 病人髋部
噎食窒息的急救及防范
Contents
1
概念与分类
2
原因分析
3
统计分析
4
临床表现及诊断
Contents
5
急救处置
6
现场成人救护手法
7
防范措施
8
概念与分类
噎食
是指患者饮食过程中,食物与口腔分泌物混合 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第一狭窄处,导致急 性食道梗阻。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时常因严重 食道梗阻向前压迫气管,或食物直接误入气管, 导致严重急性气道阻塞。因此,精神病患发生 噎食即是消化科急症,也常属在于预防,一旦发生,强调及早发现 并立即采取规范化的抢救措施,可大大提高噎 食抢救的成功率,由此可减少医疗风险和不必 要的医疗纠纷。

精神科噎食患者护理常规

精神科噎食患者护理常规

精神科噎食患者护理常规
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精神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发生噎食窒息者较多,精神疾病患者发生噎食的原因多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发生锥体外系副反应时,出现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而使食物误入气管。

(1)新入院患者需进行噎食风险评估,将高风险喧食患者列入重点患者名单,制订预防措施,定期风险评估。

(2)防噎食患者床头悬挂警示标识,餐厅设防噎食专座。

重点交接班。

(3)进食过程中专人看护,观察进食情况,嘱患者细嚼慢咽,防止抢食或暴饮暴食。

(4)做好陪护家属的宜教工作,如不宜食用蛋糕、馒头、煮鸡蛋、糯米等食品,以免发生噎食。

(5)生活被动,需要喂食的患者,喂食速度要慢,切勿催促患者。

(6)锥体外系反应及吞咽困难较重的患者,给予流质饮食,必要时采取鼻饲饮食或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7)进食过程中患者一旦发生噎食,应立即叩背,掏出口腔内食物,并迅速采用海姆利希手法(Heimlichmaneuver),清除咽喉部梗塞的食物。

(8)清除口腔内积食后患者呼吸仍未改善,出现大汗、面色苍白、发绀,昏倒在地时,应立即将患者置仰卧位并肩下垫高,迅速用一粗针头在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上缘之间的凹陷处刺人气管,以改善缺氧状况。

(9)迅速通知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准备,如有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措施。

并做好相应护理和记录。

噎食的表现及护理措施

噎食的表现及护理措施

噎食的表现及护理措施引言噎食是指食物或其他物体卡在食道或气道中,导致呼吸困难的情况。

噎食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对噎食者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噎食的表现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噎食的表现以及在噎食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噎食的表现当一个人噎食时,常常会表现出以下一些明显的症状:1.无法说话或发出声音:噎食物体可能会阻塞气道,导致喉咙无法发出声音。

2.手指握拳贴在颈部:这是噎食者想要示意噎食的一种常见手势。

3.脸部发红:由于缺氧,噎食者的脸部可能会变得发红。

4.无法呼吸:噎食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的症状。

噎食的护理措施当遇到噎食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一些建议的护理措施:1. 立即判断噎食首先,需要迅速判断噎食情况。

观察噎食者是否能够发出声音或说话,以及是否表现出呼吸困难的症状。

通常,如果噎食者无法说话、手指握拳贴在颈部或脸部发红,就可以初步判断为噎食。

2. 采取“背部拍击法”进行急救采取急救措施是非常关键的。

背部拍击法可以帮助噎食者解除堵塞。

具体步骤如下:- 让噎食者弯腰,头低于腹部,用手掌轻而有力地轻敲其背部,以期将被卡住的物体击出。

- 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伤害噎食者。

- 若判断没有效果,可以尝试其他急救方法。

3. 进行腹部按压如果背部拍击法没有效果,可以尝试进行腹部按压。

具体步骤如下: - 让噎食者保持站立,用手掌部分贴在肚脐上方,然后用力向内上方方向用拳头进行按压。

- 每次按压的力量应该适中,不能过度用力。

- 持续进行按压,直到物体被排除出来。

4.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如果以上的护理措施都没有效果,应该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尽早将噎食者送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医生通常会采取更加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结论噎食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需要及时并正确地采取护理措施。

本文介绍了噎食的表现及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判断噎食、背部拍击法、腹部按压以及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精神科患者噎食的预防与护理

精神科患者噎食的预防与护理

综述精神科患者噎食的预防与护理陈祥霞(吉林省白山市康宁医院,吉林白山 34300)摘要:噎食(急性食道阻塞)是指患者在进食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吞咽反射迟钝,从而使食物堵塞在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使通气障碍、窒息,严重者可致死亡。

护理人员要掌握噎食的临床表现,分析噎食产生的原因,做好噎食的预防与护理工作,一旦发生噎食的意外应赢得时间及时给予有效救治,尽最大努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精神科;噎食;预防;护理1 一般资料我院为精神专科医院,为了方便工作人员看护患者,将疗区分为兴奋疗区和康复疗区,兴奋疗区主要收治精神症状较重、需要不离护士视线看护的患者,康复疗区主要收治精神症状相对稳定、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

由于患者长时间住院躯体疾病逐渐增多,体质渐虚弱,导致患者出现跌倒、骨折、噎食等风险,而55.9%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窒息是由于噎食所致[ ]。

可见噎食作为精神科的意外高发事件一定要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2 噎食的临床表现2.1轻度噎食的表现食物卡在咽喉部,阻塞气道,病人面部涨红并有咳嗽反射和胸闷窒息感,食物吐不出,缺氧,呼吸困难,两眼发直双手乱抓。

2.2 重度噎食的表现病人意识丧失、满头大汗、口唇颜色青紫、四肢苍白厥冷、大小便失禁、抽搐、呼吸、心跳停止。

3 噎食发生的原因3.1服用精神科药物的副反应最多见的是锥体外系反应,严重时可使咽喉肌群共济失调,吞咽反射迟钝,食道括约肌麻痹;其次精神科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和5-羟色胺阻断作用使唾液分泌减少而使口干、舌燥导致食物在口腔内成团堵塞气道引起呼吸不畅及窒息。

3.2由精神症状所致患者极度兴奋躁动,食欲亢进,进食不能自控,抢食或食物未咀嚼就强行下咽使食物成团堵塞食管而发生噎食。

3.3患者有脑器质性改变此类患者由于吞咽反射迟钝或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导致噎食。

3.4 生理因素有些老年人体力不济,防御功能差,担心他人与自己争食,所以狼吞虎咽、囫囵吞枣的进食而导致噎食[2],还有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牙齿脱落,消化功能降低,唾液分泌减少而致食物阻塞发生窒息。

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20 02年 4月 一 06年 9月 , 20 山东省精 神 卫生 中心 住 院患者发 生噎食 6例 , 4例 , 2例 , 龄 4 男 女 年 O一8 7 岁, 病程 5— 0年。采用 回顾性 研究 的方法 , 6例 患 4 对 者 的临床资料 进行分 析 。
2 结 果
6例 患 者抢 救 成 功 4例 , 亡 2例 , 救 成 功 率 死 抢 6 .% 。6例患者 4例 服用抗 精神病 药物 , 67 发生 窒息前 累计 用药均 大于 5年 ,O年 以上 5例 , 8 . % , 1 占 3 3 营养 支持 2例 。用 药种类 传 统抗 精 神 病药 3例 , 典 型抗 非 精神病药 3 ; 例因躯体疾病严重仅给予营养支持 例 1 治疗。6例患者精神分裂症 3例, 酒依赖所致精神障 碍 2例 , 老年 痴呆 1 。6例患 者 均合 并躯 体 性疾 病 , 例 其 中心脏病 l例 , 脏病 合 并 糖 尿病 2例 , 血 1例 , 心 贫 脑萎 缩 2例 。5 O岁 以上 4例 ,O岁 以下 2例 。导致 噎 5 食 的食 物 以馒 头 、 条 、 油 花卷 等 含 水 少 的面 食 为 主 , 共 5例 , 1例为鸡 蛋引起 。噎食 发生 的时 间段 为早 晚餐各 3例 。
精神 医学杂志 2 1 0 0年第 2 3卷第 3期
Ju a o sci r,00 V l 3 N . or l f yh t 2 1 , o 2 , o3 n P ay
精 神病 患者 噎食 的原 因分析 与 防范对 策
孙振 华 赵 攸 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噎食的原 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 究的方法, 6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对 例 讨论 。结果 噎食 与长期服 用抗精神 病 药物有 关 , 年龄越 大发 生率越 高, 且 引起 噎食 的食物 以含水 分 少的面食为 主 。结论 噎食 是 可以预 防 的 , 引起 噎食 的相 关因素是 多方面 的 , 尤其是 长期服 用抗精 神病 药物且年龄 大躯 体状 况 差的 患者 , 护士应加 强饮食 指导 , 高患者的认知 程度 , 整饮食 结 构 , 大程度地 减 少噎食 发 生。 提 调 最 【 关键 词 】 精神病 噎食 【 中图分类号】 R 77 9 4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2 1 2 1 ) 0 — 20 0 0 9 70 (0 0 一 3 0 1 — 2

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急救及防范教案资料

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急救及防范教案资料
实质上是饮食过程不当导致呼吸道阻塞。
噎食分类
※根据 阻塞 的
程度 分为
完全性阻塞:指呼吸道完全阻塞。 不完全性阻塞:指呼吸道部分阻塞
致患者呼吸不畅
※根据 阻塞 的
性质 分为:
内阻性:直接阻塞呼吸道。
外阻性:阻塞食管压迫呼吸道。
混合性:即阻塞呼吸道又同时阻塞 食管。(在精神病患者中多见,常 为饮食阻塞咽喉部。主要原因为饮 食急、疾病影响及药物的影响所致 饮食呼吸不协调。)
窒息状态
1、就地将病人置于侧卧,用单手或双手在病人腹 部向上方推压,反复进行,也是利用膈肌向上的冲 击力,将食物推出气管。
窒息状态
2、严重窒息的情况时可采取紧急处理的方法,将 患者置平卧位,肩胛垫高,颈部伸直,摸清甲状软 骨下缘和环状软骨上缘的中间部位即环甲韧带(在 喉结下),稳准地刺入一个粗针头(12—18#)于 气管内,暂缓缺氧状态。
3、加强重点患者的护理。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吞咽反射迟钝,给予软食或 半流质饮食,控制进食的速度。
2)年老体弱,特别是咳嗽,说话困难无力者,卧床喂食 易引起噎食,故不能喂干食,严禁喂食粘性较大如年糕之类 的食物。
3)对躁狂症患者因极度兴奋,食欲亢进而不能自控,在 进食馒头时,会大口吞咽或抢食,未经细嚼就强行咽下极易 造成噎食,护士应将馒头掰成小块并泡在汤里,待浸软后再 允许其进食,对暴饮暴食者应让其单独进食,并控制进食的 速度和进食量,专人看护,避免抢食,不要让患者将吃剩下 的馒头带回病房,防止发生意外。
对于意识障碍者
意识障碍者
抢救要诀:
抢救要诀: 一喊:喊患者,了解意识情况;喊其他人来帮助。 二掏:从患者口腔取异物,尽可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拍背;尽快让患者低头弯腰拍其背部,促使异物

噎食的表现及护理措施

噎食的表现及护理措施

噎食的表现及护理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噎食是一种可能突发且危险的情况。

无论是在家庭聚餐、学校食堂还是餐厅等场所,都有可能发生。

了解噎食的表现以及掌握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及时救助和避免严重后果至关重要。

一、噎食的表现1、呼吸困难这是噎食最明显也是最危险的表现之一。

患者可能会突然感到呼吸不畅,吸气和呼气都变得困难,出现喘息、气促,甚至无法呼吸。

2、咳嗽噎食时,患者通常会试图通过咳嗽来清除堵塞物。

这种咳嗽可能是剧烈的、持续性的,并且声音较为异常。

3、面部表情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涨红、发紫,眼睛睁大,表情惊恐或痛苦。

4、无法发声或声音嘶哑如果食物完全堵塞了气道,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说话,或者声音变得嘶哑、低沉。

5、双手扼喉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患者会用双手紧紧抓住喉咙,试图缓解不适感。

6、吞咽困难在噎食发生后,患者会明显感觉到后续的吞咽动作难以完成,甚至连口水都无法咽下。

7、身体前倾为了试图改善呼吸状况,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身体前倾,头部向前伸。

二、噎食的护理措施1、海姆立克急救法这是处理噎食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于成年人,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两臂环绕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患者的腹部,重复多次,直到异物排出。

对于儿童和婴儿,操作方法略有不同。

对于儿童,施救者可以单膝跪地,让孩子趴在大腿上,头低臀高,连续拍打孩子的背部。

对于婴儿,施救者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手臂上,用手掌根部在婴儿的两肩胛骨之间拍打 5 次,然后将婴儿翻过来,在胸部正中用食指和中指按压 5 次,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异物排出。

2、自行催吐如果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可以鼓励其自行催吐。

用手指刺激舌根或咽后壁,引发呕吐反射,尝试将堵塞物吐出。

3、及时呼叫急救在进行初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呼叫 120 急救电话。

向急救人员准确描述患者的情况和所处位置,以便他们能够尽快赶到现场。

4、保持冷静无论是患者还是周围的人,在遇到噎食情况时都要保持冷静。

精神科噎食与跌倒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科噎食与跌倒的防范与护理

噎食定义噎食又称急性食道堵塞,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

精神疾病患者发生噎食窒息者较多,其原因主要是服用精神病药物发生锥体外系副反应时,出现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所致。

表现为患者在进食时突然发生严重的呛咳、呼吸困难、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等危象,基至窒息死亡,应立即处理。

护理评估(1)噎食的常见原因及危险因素评估I)因病抢食、暴食所致。

2)精神疾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引起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抑制吞咽反射,容易出现噎食。

3)癫痫患者在进食时抽搐发作导致咽喉肌运动失调,可能出现噎食。

患有脑器质性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吞咽反射迟钝,如果抢食或进食过急会发生噎食。

(2)噎食的临床表现进食时突然发生,轻者呼吸困难,不能发音,呼吸急促,严重者喘鸣,Heimlich征象手不由自主的以V字状地紧贴颈部,面色青紫双手乱抓;重者口唇、黏膜及皮肤发绀,意识丧失,抽搐,全身瘫痪,四肢发凉,二便失禁,呼吸停止,心率快弱。

如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死亡率极高。

如下图所示护理诊断(1)吞咽障碍与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或脑器质性疾病等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与进食过急有关。

护理目标(1)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不发生噎食。

(2)患者知道细嚼慢咽的重要性,能有效防止噎食。

护理措施(1)噎食的预防1)对暴食和抢食患者专人护理,单独进食,控制进食速度。

2)对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者可酌情给予拮抗剂,并为其选用流食半流食,必要时专人喂饭或给予鼻饲。

3)集体用餐,开饭时医护人员严密观察进食情况,防止噎食发生,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抢救。

4)预防再次发生噎食窒息,可减少精神药物剂量或换药。

(2)噎食发生后的处理抢救原则1)就地抢救分秒必争,立即停止进食,清除口咽部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迅速用手指掏出口咽部食团。

若患者牙关紧闭,可用筷子或开口器等撬开口腔掏取食物,解开患者领口,尽快使其呼吸道通畅,用海氏急救法抢救。

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汤士林;吴俊遐;龙惠莲
【期刊名称】《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2(18)2
【摘要】@@ 噎食是指食物阻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或者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1].由于精神病患者及精神科治疗、管理的特殊性,精神病患者噎食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其发生机制可能是药物干扰了防止食物回流的防御机制反射,会厌关闭功能及食管括约肌功能失调,促使胃内容物逆流,经食管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窒息.亦可能由于咽喉肌群共济失调,引起吞咽功能障碍,导致食物呛入气管,阻塞气道而窒息[2].患者发生噎食突然,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抢救,一方面危及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可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本文对精神病患者噎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73)
【作者】汤士林;吴俊遐;龙惠莲
【作者单位】654300,云南·建水,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654300,云南·建水,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654300,云南·建水,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R473.74
【相关文献】
1.3例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死亡的分析及对策 [J], 唐荣
2.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J], 孙振华;赵攸文
3.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侯素花
4.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桑秀敏
5.精神病患者噎食原因分析及对策 [J], 徐兰清;苗春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科病人噎食的预防和护理word精品

精神科病人噎食的预防和护理word精品

精神科病人噎食的预防和护理噎食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

精神病人发生噎食窒息者较多,其原因多是服用抗精神病药发生锥体外系副反应时,出现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而使食物误入气管[1] 。

病人在进食中突然发生严重呛咳、呼吸困难,且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者,即可能是噎食窒息。

噎食很可能是由于抢食、暴食所致或是药物不良反应或癫痫病人在进食时抽搐发作,或药物反应致咽喉肌运动失调所致1 预防1.1 加强健康教育对健康饮食开展指导:规律、均衡、适量、小口喂食、细嚼慢咽、饭前先喝少量汤,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

发现面、颈部或吞咽不舒适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指导病人自救处理方法。

1.2 注重开餐工作开餐时加强观察病人的食量、食速及体位,暴饮暴食的要加以控制数量和速度,小口送食。

出现吞咽困难、面肌痉挛、唇舌震颤等症状者,要给予稀、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缓慢进餐、协助喂食、不可催促病人,忌食馒头、饼及坚硬的、长条、大块食物,若须吃可将馒头、饼泡在汤或牛奶、豆浆中充分软化、捣碎成半流质,长条、大块的食物切成细块充分咀嚼。

1.3 心理护理当病人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时,可能出现恐惧、焦虑、紧张、丧失信心、失眠、拒食等情绪反应,医护人员要给予关心、支持、引导、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全身放松、积极应对,指导合理进食,保证营养。

1.4 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配合抢救。

2 临床表现①病人将一手放到咽喉部,不能言语、表情苦恼;②病人不能说话或呼吸;③面唇青紫;④失去知觉。

3 护理抢救措施发现患者噎食即应就地抢救,争分夺秒立即用手或汤匙抠出口腔和咽部内积存的食物,对意识清楚的患者,可鼓励咳嗽或吐出食物。

意识不清者用汤匙或筷子刺激咽喉部催吐或置患者侧卧位,头低45°拍击胸背部,协助患者吐出食物。

急救术:当患者窒息状态时就地将患者置于侧卧,用手或双手在患者腹部向胸部上方推压,冲击6〜10次, 反复进行,此法突然增大了腹内压力,也是利用膈肌向上的冲击力,使阻塞气道的食物上移或排出气管。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噎食风险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噎食风险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 4 42 ・
护士进修杂 志 2 0 1 3年 3月 第 2 8卷 第 5期
临床 杂 志 , 2 0 0 9 , 2 4 ( 5 ) : 3 7 8 — 3 7 9 .
的关键 。
移 植术后 的临床 观察对 于护理经 验 的总结 至关
[ 2 ] 左启华. 4 , J L 神经系统疾病[ M] . 第 2版. 北 京: 人 民卫 生出版
计 了“ 住 院精神 疾病 患 者 噎 食 风 险评 估 表 ” , 经 临 床 实践 证 明 , 其有 效 地 预 防 了 噎食 事 件 的发 生 。现 报
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研究 对象 调查 2 0 0 8年 1 O月 ~2 0 1 0年 2月
参 考 文 献
r 1 ] 王琚 , 王立文. 0 — 6岁智 力低 下 儿童 发 病 症 状 分 析 r J ] . 实 用 儿科
[ 8 ] 屈素清 , 栾佐 , 尹国才, 等. 人 神 经 干 细 胞 移 植 治 疗 重 度 新 生 儿

氧化碳中毒一例[ 刀. 中国新生 儿科杂 志 , 2 0 0 7 , 2 2 ( 6 ) 。 3 3 4 —
( 1 0 ) j 7 7 1 — 7 7 3 .
[ 7 ] 栾佐 , 尹国才 , 胡晓红, 等. 人 神 经 于 细 胞 移 植 治 疗 重 度 新 生 儿 缺氧缺血 性脑 病 一例 [ J ] . 中华 儿 科杂 志 , 2 0 0 5 , 4 9( 8 ) : 5 8 0 —
5 8 4 .
次数 及长 期疗 效 的改善 , 以及 达 到最终 改善 预后 , 还 有很 长 的路要 走 。本 组 的临 床研 究 证 明 , 间充 质 干

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急救及防范

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急救及防范

噎食的急救及防范前言:由于精神病患者本身疾病因素、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及病房管理的特殊性,噎食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

噎食重点在于预防,一旦发生,强调及早发现并立即采取规范化的抢救措施,可大大减少噎食的发生率及提高噎食抢救的成功率,由此可减少医疗风险和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 概念噎食指个体饮食过程中,食物与分泌物混合堵塞患者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第一狭窄处压迫气管,或食物误入气管,所以又称急性食道阻塞,如不及时抢救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是精神科临床急症之一。

2 原因分析2.1 精神疾病类型精神发育迟滞及老年痴呆症患者由于智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差,在进食时发生噎食的比例较高,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因进食时过快、过急也较易引起噎食,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噎食,均为进食时抽搐发作导致。

2.2 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较大及多药联合者易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出现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咳嗽反射及呼吸纤毛运动受抑制,使误人呼吸道的食物不能及时清除,导致噎食窒息发生2.3 其他(1)老年病人,吞咽肌功能不良,咳嗽、吞咽等各种反射功能差,易发生噎食窒息(2)合并躯体疾病,特别是合并脑器质性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3)病房管理紊乱,未能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实行分类管理及重点防护。

3 噎食发生情况及抢救措施效果的初步统计分析甘明远、汪毅等人对2002年至2007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噎食的患者的资料(65例,71人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显示:3.1 噎食时已住院时间及诊断在住院时问分布上,住院≥3个月者最多,住院1~3个月者及住院≤1个月者比例相似所占比例较少。

噎食患者中诊断精神分裂症及妄想性障碍者最多,其次是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者,情感性精神障碍者最少。

3.2 噎食的时间噎食在三餐中的分布,午餐最多共27人次(38.0% ),其次依次是晚餐21人次(29.6%),早餐12人次(16.9% ),三餐以外噎食11人次次(16.9% ),三餐以外噎食11人次(15.5% )。

2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噎食原因分析及护理

2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噎食原因分析及护理

2 蒋 丽 萍. 年 病 人 的 给 药 护 理 .中华 护 理 杂 志. 9 6 . 老 19 ;
3 ( ): 1 19 43
3 陈淑 清 , 述 彭 , . 王 刘静 芬 主 编. 神 科 护 理 学. 林 : 精 吉 吉
林 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 9 4;3 1 9 9

重及 体质均 低于男 性 , 疾病 期 间女 性 病人 多数 存 在
3 3 暴 力行 为 男 女病人 都有 , 男性较 为 突 . 但 出 。可 能与男 性本 身 的体魄 、 量都 强于 女性 , 力 其社 会 角 色及传统 的男 权思 想 的影 响有 关 。疾病本 身 的 智 能损 害 , 幻觉 妄 想 等也 可产 生 暴 力 行 为 。因此 对 男性 病 人护理 时 , 重点放 在预 防和处 理暴 力行 为上 。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 医 学会 精 神 科 分会 主 编. C - . C MD 3中 国精 神 障碍 分 类 与诊 断 标 准 . 3版 . 南 : 东科 学技 术 出 版社 .0 1 第 济 山 20 ;

态 护 理 。给 予 心 理 疏 导 , 助病 人稳 定 情 绪 ; 巡 帮 多 视, 对兴 奋躁 动的病 人给 予约束 。严 格交 接班 , 配备
抢救 器材 , 防万一 。 以
3 4 生 活 自理 能 力缺 陷 女 性 病 人 明显 少 于 . 男性 。这 可能 与女性 病前 多数一 直从 事职 业和 家务 两方 面 的工 作 , 男 性 从 事 家 务 事 相 对 较 少 有 关 。 而 女性 的生 活 自理 基 本 能 力强 于 男性 , 病后 这 方 面 其 的能 力相对 保 存较 好 。 因此 临 床 上 , 对男 性 病 人 生 活上 应多 给予帮 助 。 3 5 药 物 副 反 应 女 性 病 人 明 显 多 于男 性 。 . 可能 与女性 生理 特征 及 疾 病 症状 有 关 , 性 多 数 体 女

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急救及防范

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急救及防范
2 概 念 与分 类
抢救成功的关 键是 及时发现 , 判断清楚 , 就地抢 救 , 方法得
当, 措施得力 。
41 早期 .
① 当发现患者噎食就地抢救 ,立 即用手 抠出
口内积存 的食物 , 对意识清楚 的患 者 , 鼓励其 咳嗽 或吐出食 可 物 。 当发现患者阻塞物为易碎食物如馒头 、 ② 面包等 , 的同时 抠 可将病人倒转 , 用手击其背 , 使其滑出【 l I 。 4 中期 . 2 ①立 即用 汤匙 柄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催 吐或置
作用下行 。
抢救成功后 。 意观察生命体征 , 注 是否有吸人性肺炎 , 定时 给患者变 换体位 、 叩背 , 助患者咳 出气管 内的残 留食 物及分 协 泌物 , 患者在清醒 的情况下应给予安慰及心理护理 。如患者做
气管切开术 , 应做好气管切开后护理 。
5 现 场成 人救 护 手 法
1 临床 资料
调查某 精神病专科 医院 2 0 00年 1 一 05年 1 月 20 2月住 院 患者 , 因各种原 因引起噎食而造成 的呼吸困难 、 窒息 患者共 1 1 例 , 中男 9例 , 2例 , 其 女 发生率 02 %( 1 7 ) 救成功率 . 5 1/ 5 , 44 抢 6 . 71 ) 36 /1 。精神分裂症 4例 , 器质性疾病 2例 , %( 脑 精神分裂 症并躯体疾病 5例。年龄 2 0岁 6 5岁之间。
食物 卡在 咽喉 部 , 患 患者 出现满头 大汗 、
者有胸 闷、 窒息感 , 食物 吐不 出, 手乱抓 , 两眼发直 。 面色苍 白、 口唇紫绀 、 昏倒在地 , 提示 食物 已误人 气管 ; 者出 重 现大小便失禁 、 鼻出血 、 抽搐 、 呼吸停止 、 身紫绀等。 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2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1日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噎食的患者的资料进行记录和统计,以查阅病历、访谈等方式获取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共发生噎食71人次,其中男49人次(69.0%),女22人次(31.0%);平均年龄62岁,≥60岁者最多(62.0%)。诊断精神分裂症及妄想性障碍者噎食最多(76.0%),其次是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者(19.8%)。住院时间≥3个月者最常见(78.9%)。噎食在午餐最多(38.0%),其次是晚餐(29.6%)。噎食在饭厅发生的比例最高(70.4%)。最容易引起噎食的食物是面食(46.5%),其次是米饭(33.8%)。噎食最常用的抢救方法是汉姆立克操作(67.6%),和倒立法抢救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噎食抢救成功67人次(94.4%),死亡4人次(5.6%)。结论 精神科老年患者,长期住院和男性患者容易发生噎食,精神分裂症及器质性精神障碍者容易发生噎食。汉姆立克操作是比较常用的抢救方法,效果较好。精神科噎食致死率高。

【Abstract】 Objective AIMTo get the messa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sychotics’ choke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Methods All the choke incidents recorded in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1,2002 to June 31,200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or demographic variables,psychiatric diagnoses,inpatient time,happened place,time and the rescue method of choke.Results Collected65 hospitalized psychotics who had choked 71 person-times,among them,male 49 person-times(69.0%)and female 22 person-times(31.0%).Mean age was 62 years old,over sixty years old were 44 person-times(62.0%).Most of the patients who choked were diagnosed schizophrenia/delusional disorders(76.0%)and organic mental disorders(19.8%).Most of them were patients who stayed in hospital more than three months(78.9%).The choke incidents often take place during lunch(38.0%)and dinner(29.6%).Most choke happened at dinning room.The food which most easily caused choke were flour food(46.5%)and rice(33.8%).The person-times of rescue choke successfully were 67(94.4%),died 4 person-times(5.6%).About67.7%psychoticsuse the Heimlich maneuver to rescue the choke and95.8%choke symptoms gain improvements.Conclusion An increased risk of choke associated with psychiatric senile patients,long time hospitalization and male patients.Of the total,most psychotics’ diagnosis were schizophrenia and organic mental disorders.Choke mainly occurred on the time of having meal,but were also seen on having snacks.The main choke food was staple food,especially when psychotics eat flour food and cooked rice.Most choke took place at dinning room,The Heimlich maneuver was used frequently and with good success.The mortality rate of choke was high.

【Key words】Hospitalized psychotics;Choke;Incident 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或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 息[1]。噎食是精神科常见的意外,平均每例患者每住院56.32个月便发生一次噎食[2]。55.9%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窒息是由于噎食所致[3]。精神病患者由于噎食窒息死亡远高于正常人群[4]。

有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被访问医师在过去的5年内经历过噎食,他们汇报噎食死亡的比例高(30%),但绝大部分噎食死亡者都没使用汉姆立克操作,且绝大部分被访医师对噎食的发生无准备[5]。而汉姆立克操作是缓解噎食及窒息的有效的抢救方法[6,7]。

为了探讨精神科噎食发生的临床特点,更好地采取防范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故进行本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2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1日在我院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噎食的精神病患者。收集到65例患者共发生噎食71人次,男49人次(69.0%),女22人次(31.0%)。平均年龄62岁,最小年龄者22岁,最大年龄者88岁。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通过收集噎食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相关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查阅病历、访谈和实地观察环境获取资料。描述噎食患者的年龄、性别、原有疾病、噎食的食物、在时间上的分布、噎食的地点、噎食后的抢救方法及结果。并采用自制患者记录册逐项记录。

1.2.2 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数据录入EpiData3.1数据库,采用SSPS-11.3 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噎食次数及年龄段 65例患者共发生噎食71人次,其中噎食发生1次60人(93.3%),噎食2次4人(6.2%),噎食3次1人(1.5%)。发生噎食者中,年龄≤44岁者9人次(11.3%),45~59岁者19人次(26.8%),≥60岁者44人次(62.0%)。

2.2 噎食时已住院时间及诊断 在住院时间分布上,住院≥3个月者最多,住院1~3个月者及住院≤1个月者比例相似,且所占比例较少(见表1)。噎食患者中诊断精神分裂症及妄想性障碍者最多,其次是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者,情感性精神障碍者最少(见表2)。 2.3 噎食的时间 噎食在三餐中的分布为午餐最多共27人次(38.0%),其次依次是晚餐21人次(29.6%),早餐12人次(16.9%),三餐以外噎食11人次(15.5%)。

2.4 噎食的地点 噎食在饭厅发生的比例最高共50人次(70.4%),其次是在病室共14人次(19.7%),其他地点发生噎食7人次(9.9%),包括在探视室,外出活动时等。

2.5 噎食的食物 最容易引起噎食的食物是面食(花卷、馒头),共33人次(46.5%),其次是米饭24人次(33.8%),其他食物14人次(19.7%),其中鸡蛋4人次(5.6%),水果3人次(4.2%)。

2.6 噎食的抢救方法及结果 噎食后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法清除口腔及喉部异物,同时48人次的患者(67.6%)进行汉姆立克操作,死亡2人,成功率95.8%。17人次(23.9%)的患者通过倒立法进行抢救,死亡2人,成功率(88.2%),二者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37)。6人次(8.5%)的患者仅进行了手法清除口腔及喉部异物便使噎食患者的症状得到全部缓解。在上述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有5人进行了环甲膜穿刺,1人缓解(20%),其余4人死亡(80%)。对所有噎食者进行抢救后,成功67人次(94.4%),死亡4人次(5.6%)。

3 讨论 噎食的危险因素包括患重性精神病,异常进食习惯(常为进食过快),老年人,多次反复住院和新入院患者等[2,8]。我们的研究亦发现大于60岁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及长期住院患者(住院时间≥3个月)噎食比例较高;不同的是新入院患者噎食比例只占少数,考虑与我院长期住院的慢性患者多而新入院患者少的特点有关。 余洁等[9]研究发现噎食者以男性为多见。本研究亦发现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噎食,提示噎食与性别有关,男性多见,考虑与男性患者进食速度较快有关。

Ekberg O[10]对噎食患者进行分析认为,噎食的食物特征多为固态食团(常为混合性的食团如三明治和鸡汤),老年人及吞咽困难是噎食的危险因素,难下咽的事物(半固体)使这些危险进一步加强。本研究发现患者进食面食(花卷、馒头)、米饭等主食时容易发生噎食,和西方饮食习惯相比,均为进食固态食团后导致噎食,提示护理人员在患者进食固态食物时要注意加强防护。

Ekberg O[10]也对75例噎食患者的噎食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三餐中早餐噎食16人,午餐噎食21人,晚餐噎食26人,吃零食时噎食12人。本研究发现噎食在三餐分布中以午餐最多,其他依次为晚餐、早餐及三餐以外的时间,和Ekberg O的研究中的晚餐最多有所不同,考虑与中外进食习惯有关。结果一致的是噎食在三餐以外进食零食时也有发生,所以在探视和外出时加强护理上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和酒后的患者噎食的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有关噎食地点的研究不多,我们发现饭厅是最容易发生噎食的场所,这和饭厅是主要的进食场所有关,我们的研究也发现患者在病室中也有相当比例的噎食发生,因此,对有噎食危险者除在进餐地点加强防护外,其他地点亦不能放松警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