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1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二、教学重点掌握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的特点以及各科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探究蚂蚁觅食行为的方案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动物的行为有: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二、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如鸟育雏、蜜蜂采蜜、失去蛋的企鹅会把鹅卵石当作企鹅蛋来孵化等。
三、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如山雀偷吃牛奶等。
四、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类别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形成生来就有的不是生来就有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获得途径由遗传物质控制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适应性造就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复杂的环境进化趋势无脊椎动物主要的持为方式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在它们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比重也越大。
课本例子母袋鼠与幼袋鼠、小鸟喂鱼、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黑猩猩摘取香蕉、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六、作业1、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A、找到食物B、逃避敌害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2、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马戏团的狮子表演节目B、老鼠打洞C、小狗作算术D、蚯蚓走迷宫3、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野鸭的迁徙B、蜘蛛结网C、蜜蜂采蜜D、山雀偷喝牛奶七、教学反思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学习掌握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
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教学难点: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药品的使用说明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提问的方式,小组讨论。
初中生物人教版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复习教案
时间:90分钟
目标:复习生物知识,巩固基础概念
教学内容:
1. 生物的基本概念
2. 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3.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5. 生物的生长发育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本节课要复习的生物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2. 复习生物的基本概念(15分钟)
回顾生物的定义、生物的特点、生物的组成等基本概念。
3. 复习生物的分类和特征(15分钟)
通过图例和实例,复习生物的分类和特征,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的特点。
4. 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
结合图片和实验,复习细胞的结构、细胞器的功能等知识,让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概念。
5. 复习生物的遗传与进化(20分钟)
通过案例和实例,复习遗传的基本原理、进化的过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规律。
6. 复习生物的生长发育(15分钟)
通过生长发育的实例和实验,复习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长过程。
7. 总结与检测(5分钟)
对本节课所复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拓展练习:让学生使用课外材料或实验数据,设计一个生物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适当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
初中生物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复习教案
主题:生物基础知识复习
目标:复习生物基础知识,梳理重点难点,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
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
1. 生物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生物的组成和特点;
3. 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
4. 生物的营养方式。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出生物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
2. 复习: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复习生物的组成和特点,进行小组展示;
3. 梳理:通过讲解和举例梳理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
4. 强化: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的营养方式,并进行讨论;
5. 练习:设计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6.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今后的复习重点。
教学策略:
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
2. 合作学习: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和展示,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图文结合:通过图片和实例,使抽象概念更具体和形象;
4. 微课教学:结合多媒体资源,加深学生理解。
教学反馈:
1.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加深理解;
2. 学生填写学习笔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 学生自主复习,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自主搜索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作用,进行课堂展示;
2. 组织生物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生物的特点和营养方式;
3. 观察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生存方式,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初中生物上册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上册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掌握初中生物上册的重要知识点。
2. 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研究意识。
教学内容:
1. 细胞与细胞器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 细胞的分裂
4. 细胞的生长与繁殖
5.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6. 动植物的比较
7.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2.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
3. 动植物的比较及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示例,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安排:
第一节课:细胞与细胞器
- 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理解细胞器的作用
- 进行课堂互动讨论,巩固知识点
第二节课:细胞的分裂
- 讲解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
- 学生进行细胞分裂的模拟操作练习
第三节课:动植物的比较
- 分别介绍动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 利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动植物的特点
- 进行动植物比较的小组讨论
第四节课: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 介绍遗传基因的概念
- 讲解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 进行遗传与进化的案例分析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检查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期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了解和兴趣。
初中生物专题复习课教案
初中生物专题复习课教案
时间:60分钟
教学目标:
1. 复习生物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2. 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
1. 细胞和微生物
2. 生物的分类和进化
3.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4. 生物的营养和代谢
5.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6. 环境和生物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出本节课要复习的生物专题。
2. 复习(40分钟)
-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以一个专题为单位进行复习讨论,并准备一份简短的展示。
- 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复习内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补充或纠正相关知识。
3. 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复习内容进行拓展,提出一些新问题或案例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重点复习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生物知识,还能够提高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考试中,学生将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5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5篇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教学目标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教学设计生物圈的概念①学生观看生动的课件,然后根据自己在课下收集的资料,共同讨论太阳系中各星球的状况。
②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地球仪,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①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把一幅美丽的太空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师事先让学生们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围①学生分组开展竞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确的语言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②学生将自己的设想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评比最具创造奖若干名,日后进行一次模型比赛。
①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竞赛。
②教师布置学生设计生物圈的模型。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且利用手头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结果。
教师布置学生扮演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课下作业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细胞水平上认识生物体,教学上会有一定困难。
这是因为细胞结构微小,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
因此,应当多给学生提供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机会,增加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
本节课尽管内容比较抽象,但是学生有了前面的植物细胞的观察作为基础,学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2、三维目标知识目标①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教案5篇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教案1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教学目标:1.说明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2.概述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举例说明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4.解释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
5.分析、应用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教学重点:1.概述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2.举例说明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3.解释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
4.分析、应用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教学难点:1.说明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2.分析、应用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第一课时一.本单元知识网络第14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生殖的概念、意义、方式概念:生物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的现象意义:维持生物物种(种族)的不断延续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无性生殖出芽生殖:酵母菌等( 不是指植物的“芽” )主要方式营养生殖:植物营养器官的嫁接、扦插、压条等方式组织培养:利用植物组织、细胞在无菌培养基上培养下一代有性生殖概念:一般是由亲代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下一代2.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果皮子房壁种皮珠被子房种子胚珠胚受精卵果实3.果实和种子的传播:以相关的结构适应着各自的传播方式。
依靠风力:蒲公英果实有伞状的毛依靠水力:椰子树果实漂浮在水面上依靠动物与人的运动:苍耳果实表面有钩刺依靠自身的弹力: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将种子弹射出去第15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遗传的概念、意义、物质基础概念: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也就是下代与上代性状的相似性意义:保持物种的基本稳定,使物种不断进化发展主要遗传物质:DN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中心)2. 基因与性状基因的概念: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基因与性状:一般地,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有性生殖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隐性性状3.人的性别决定原理、方式常染色体 22对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类型:_Y或__性染色体数量:1对男性:_Y 产生两种精子 _ 和 Y性别决定方式:_Y型女性:__ 产生一种卵细胞 _4.生物的变异概念、类型概念: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变异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转变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类型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四.作业:中考通1——20题● 板书设计:见教学过程●教学探讨与反思: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教案2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特征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4.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二.教学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三.教学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5-1-1水中生活的动物(第1课时)一.动物的种类1.大约有150万种2.两类一类是脊椎动物 (分类依据:体内有无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二.水中生活的动物——鱼类1.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链鱼、鳙鱼2.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首先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第二是能在水中呼吸3.鱼类的形态特点:a)体形:呈梭形(流线形),能减少水中阻力b)体色:背面颜色较深,腹面颜色较浅,是一种保护色c)体表:被覆鳞片,体表有黏液,减少水中阻力d)体表感觉器官——侧线:能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e)运动器官——鳍胸鳍:平衡作用,帮助转换方向腹鳍:平衡作用,防止左右摇摆臀鳍:平衡身体作用背鳍: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防止身体侧翻尾鳍:控制前进方向,产生前进的动力躯干部和尾部:妆生前进的动力f) 鳔:使鱼能浮停在不同的水层中g) 呼吸器官——鳃鳃丝:气体交换的场所鳃弓鳃耙:过滤水中的物质4.鱼: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适应水中生活。
初中生物教案复习
初中生物教案复习1. 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复习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异同;3. 复习细胞的代谢过程: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4. 复习生物在环境中的互相联系和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复习细胞的代谢过程。
【教学难点】1. 同学们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同学们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准备】1. 复印好复习资料;2. 准备好展示细胞结构模型和生物示范实验器材;3. 准备好PPT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学生先自行查阅资料,回答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2. 让学生结合生物教材上的知识,简单地介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等的结构和功能。
二、复习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异同1.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列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2.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梳理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三、复习细胞的代谢过程: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1. 学生回答什么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两个过程的作用是什么。
2. 教师适时地展示PPT,讲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关系。
四、复习生物在环境中的互相联系和依存的关系1.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生物在环境中存在哪些互相联系和依存的关系。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及时指出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总结】通过这节复习课,同学们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代谢过程以及生物在环境中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接下来的章节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持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模板
第5页 共9页
②印有数字的透亮纸; 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亮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视察。(建议先视察 2 号标本) 巡察,发觉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赐予激励性评价。 先请学生补充,后老师补充。 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 或 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惜显微镜的教化。 ③订正:应叫光明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肯定要看着物镜。引导学生接着视察。 使学生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X 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视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视察。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运用步骤。 激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察,检查,订正错误。 练习 思索,回答。看书 39 页留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显微镜运用完后,怎么办? 小结:赐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赐予确定,并
第3页 共9页
重点:显微镜的运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实力的培育。 难点:规范运用显微镜,并视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凝视目镜内图像的 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打算 老师:打算显微镜,并逐个检查(打算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 “e”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学生:比照课本彩图,相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索每一部分的作用;阅 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教学过程 走进新单元 ①读其次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要想探究生物的奥妙,就必需要了解细胞。指导学生看书中 35 页图,提问、 朗读,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老师依据学校和学生的详细状况确定导入的策略和方法 讲授新课 思索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需借助显微镜。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 放大了百倍以上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快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指导学生看书 37 页: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惜显微镜的教化。引导 学生说出显微镜的独创、发展过程。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比照实物相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最新5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蕨类植物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在经济上的意义。
2.通过对铁线蕨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3.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通过了解蕨类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及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比较,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生物进化的基本思想。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铁线蕨的生活习性及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是学生了解蕨类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树立生物体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观点的基础;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它由于有真根,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决定了它比藻类植物、苔藓植物都高等,植株也比苔藓植物高大。
但又由于它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还远不如绿色开花植物发达、受精过程还离不开水,同时又决定了它仍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比绿色开花植物低等。
所以铁线蕨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应确定为本节的重点内容。
2.难点分析:铁线蕨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学生第一次接触孢子囊、孢子、原叶体等名词,绝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未亲眼见过,会感到比较难理解。
而且对铁线蕨植物体上不直接生出雌雄性生殖器官,却是先产生孢子,由孢子萌发形成的原叶体上长出雌雄性生殖器官,与葫芦藓植株上直接生有雌雄性生殖器官有所不同,学生会感到更难理解,加上受精过程不易观察到,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较大困难,所以铁线蕨的生殖过程应确定为本节的难点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1.引言的--:结合复习葫芦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引出本课题。
课上首先演示葫芦藓的植株(实物或挂图),请学生辨认它属哪类植物?形态结构上有哪些地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在学生回答后,再演示铁线蕨、肾蕨等实物或标本,让学生观察,看看是否能叫出这些植物的名称和生活环境,由此指出,还有一类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蕨类植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9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9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本页是细致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9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篇一本节是对各类生物特征的复习,也是对生物类群的整理和归纳。
学好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概括性的了解,并学习到科学的分类方法。
学情分析各类生物的特征在前面都已经学习过,学生应能很(比较)好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分类的依据技能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实践调查、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拓展创新和归纳总结,体验科学分类的基本方法,做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认真态度、配合协作、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和大胆创新等精神品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学生在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活动过程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品质,做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
教学重点通过分类活动来学习生物的分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学生欣赏动植物图片。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对它们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是怎么把它们分类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尝试对生物分类观察思考--比较它们的主要特征怎样对生物进行分类呢?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让学生带着疑问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按照自己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对图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如生物体能否运动,生物的营养方式,生物体的大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几个角度。
学生分类的依据各不相同,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植物和动物。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观察思考,较后归纳总结:分类时,仔细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找出不同生物的差异程度。
七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
七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七级生物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3.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4. 生物的进化和分类。
5. 生物的生态与环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梳理和讲解重点知识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思考,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知识点:分别讲解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知识点。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 单元测试:进行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复习策略1.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2. 强化重点知识点: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
3.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运用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复习效果。
八、实验教学1. 观察细胞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2. 探究细胞代谢:进行酵母菌呼吸实验,了解细胞代谢过程。
3. 观察植物生长: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九、课堂管理1.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认识生物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认识生物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2.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圈的概念。
3. 能够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重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生物圈的构成。
教学难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2.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素材(图片、图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提问:“你们对生物学有什么印象?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圈等内容的研究。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15分钟)1. 教师展示生物的基本特征的PPT课件,引导学生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
2. 学生跟随PPT课件的提示,共同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需要营养、呼吸、排出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能够生长和繁殖等。
3. 教师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等。
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5分钟)1. 教师展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PPT课件,引导学生复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学生跟随PPT课件的提示,共同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等。
3. 教师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沙漠中的植物适应干旱环境、蚯蚓改良土壤等。
四、生物圈的构成(15分钟)1. 教师展示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的PPT课件,引导学生复习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2. 学生跟随PPT课件的提示,共同总结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3. 教师举例说明生物圈的构成,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
五、生物的分类(10分钟)1. 教师展示生物的分类的PPT课件,引导学生复习生物的分类。
2. 学生跟随PPT课件的提示,共同总结生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照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用途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5篇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们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1【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
3.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关心长辈的饮食。
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点1.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三、教学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以备教学需要;电视报刊中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展开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设计评比栏和课前课后学生设计午餐食谱营养差异性的对比图。
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展开调查或收集有关合理营养、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课前尝试为家长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带各种食品包装袋;课前询问家长购买肉类、鱼类及其他食品时是怎样挑选的。
五、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一、合理营养1.1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害课前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主讨论不良饮食习惯、不合理营养的危害。
1.2什么是合理营养观察、讨论、归纳:怎样做才是合理营养。
1.3“我”该怎么做师生合作,为本班制定一个合理营养的文明公约。
运用知识指导生活,设计午餐食谱再次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对比哪一份更合理。
先在全班评一评,比一比,然后参加全年级的设计赛,并把好的作品办成生物专刊。
合理营养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阅读书上提供的信息并观察书上的插图或自制投影片,结合身边实例讨论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合理营养及其在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谱并利用节假日亲自烹调,为长辈献上一份爱心。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优秀19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优秀19篇)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装片。
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生能描述人体的。
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认识。
难点:学生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难以理解(因这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识,认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复习导入:动物和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评价并引导:动物和人都由许多细胞构成,但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在一起是不能成为生物体的,所以,它有严格的结构。
它们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呢?分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此过程叫细胞分化。
大屏幕展示肌肉组织的形成,然后将该组织放大展示肌细胞,再将肌细胞放大展示肌纤维。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解答分化的原因。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
脑、胃、心脏等是器官。
问:为何胃、脑、心脏均是由四种组织构成?皮肤也是一种器官人体有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人体是统一的整体哪些器官系统在起作用呢?评价并总结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小结人体的结构层次。
并通过大屏幕展示学生的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四种组织永久切片,进一步理解组织是细胞分化形成的。
小结并对同学们寄以希望:世界上有很多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b.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202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5篇
202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5篇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①会查阅资料以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交流。
②能选取多方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③发展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难点和重点重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设计复习什么是生态系统①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生态系统。
②学生设计: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一个可以长时间维持下去的生态系统。
①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生态系统的概念,注意纠正表达不准确的地方②教师假设:假设给你一大片土地,你可以设计你周围的环境及各种生物,那么你要怎样设计才能使你生活的生态系统维持下去?生态系统的类型①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和收集的资料说出各种生态系统。
②学生看各种生态系统的影片,通过影片让学生来认识所看到的各种生态系统。
①教师引导:你认为生物圈中有哪些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作用①我爱我家。
学生分组扮演各种生态系统,以口头作文的形式把各自的生态系统表述出来(组内先交流,然后向其他组同学介绍)。
②团结协作:大部分的生态系统学生比较了解,但有一些生态系统有的同学不大熟悉,这时让学生提出一个他不熟悉的生态系统,由其他的同学帮助他,给他介绍一些通过查阅资料所获得的有关这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作用,使学生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知识,体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③学生详细介绍几种熟悉的生态系统,其他生态系统的详细资料由学生课下查阅完成。
①教师帮助学生分组,鼓励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家”。
②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熟悉的问题,同时要鼓励其他同学进行帮助,不全面的由教师来引导和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8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8篇优秀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2)学生回答: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1)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提问:同学们,请举例说明生物的哪些特征?(3)学生回答: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动植物需要摄取食物来维持生命;生物能进行呼吸,动植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等。
3.复习生物的分类(1)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进行分类。
(2)提问:同学们,请说出生物的五大类群及其特点。
(3)学生回答:生物的五大类群包括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
原核生物细胞无核膜,如细菌;原生生物细胞有核膜,但无细胞壁,如草履虫;真菌细胞有核膜,有细胞壁,如酵母菌;植物细胞有核膜,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树木;动物细胞有核膜,无细胞壁,能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如人类。
4.复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提问:同学们,请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学生回答: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等。
5.巩固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一、认识生命的探索1、生命的起源: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原始海洋,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形成了现代生物。
2、生命的发展历程:生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到高等的脊椎动物,不断演化和进化。
3、生命的探索: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等方法,揭示生命的奥秘和规律。
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1、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
2、实验法的基本步骤: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实验法的优点:能够控制变量,精确测量,得出可靠结论。
4、实验法的局限性:有些生物现象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有些生物现象涉及伦理问题无法进行实验。
三、生物学研究的重大成果1、XXX的进化论:揭示了生物的进化规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2、基因的发现:揭示了遗传的本质和遗传变异的原理,为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3、生态学的发展:揭示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小结: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生命的世界和探索生命的内容,包括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重大成果。
通过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奥秘,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人类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学是一门探索生命的科学,生物学家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查阅资料和相互交流等方式进行探索活动。
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包括XXX与生物分类、XXX与生物进化论、XXX与血液循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等方面。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分类法和比较法等。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不施加任何影响。
实验法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等步骤,需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和只允许有一个变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生物与生物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并认识生物的特征,以此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2、能够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3、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知识讲解:(一)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4、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7、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典例精讲1、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小鸡破壳而出。
B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 钟乳石慢慢长大。
D 含羞草被触后叶片自然合拢。
(提示:生物的生长是由于细胞分裂与生长引起的。
而非简单的物质积累。
)2、有一种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快乐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为()A 生物的生长。
B 生物的运动。
C 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 生物的繁殖3、下列关于生物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A 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情形才是真实的。
B 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C 边观察边记录。
D 观察时积极思考。
5、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过夜,这是因为() A 植物生长需要营养。
B 植物要生长。
C 植物的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
D 植物会释放出过多的氧气。
6、朵朵葵花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A 应激性。
B 印随。
C 本能反应。
D 条件反射7、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蝴蝶②珊瑚③蘑菇④智能机器人⑤卫星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④8、下列属于生物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9、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母鸡下蛋B 、雨后彩虹C 、大汗淋漓D 、稻浪滚滚(二)、生物圈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环境的总和。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3、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土壤、空气等。
)和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空气等捕食关系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大树底下好乘凉(有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利)5、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包括光、大气、水体和土壤等)。
食物链(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所形成的一个庞大体系)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非生物部分(如阳光 、温度 、水分等)生产者(主要指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指细菌和真菌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关系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组成 营养结构生态系统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7、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
海洋生态系统典型代表是沼泽,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浮游植物,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
动植物种类较少,是较薄弱的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类,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
典例精解:1、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 候鸟迁徙.B 山顶的旗形树.C 蛾类夜间活动.D 仙人掌叶特化成刺.(提示:北方冬天寒冷,候鸟南飞,南方夏季炎热,候鸟北飞。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块菜地。
B 一个湖泊。
C 生物圈。
D 太平洋的鲨鱼。
(提示:生态系统的构成有三要素:地域性、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3、在沙地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这说明()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生物在环境中不断变化。
D 生物与环境互不影响。
4、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A 竞争关系。
B 捕食关系。
C 寄生关系。
D 合作关系。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A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B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就是生物圈。
C 生物圈是地球上如同一张纸薄的一个圈层。
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6、甘蔗只能在南方种植,而甜菜只能在北方种植,这主要说明()A 光照长短影响植物的分布。
B 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
C 土壤的质地影响植物的分布。
D 水分影响植物的分布。
7、百灵鸟借助保护色可以避免肉食性鸟类的攻击,但常常被嗅觉发达的狐所食。
这说明()A 生物普遍适应环境。
B 生物与环境存在着生存斗争。
C 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D 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8、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所示,则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9、食物链开始的生物一般是()A 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B 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C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D 能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物质的细菌和真菌。
10、维持生态平衡必不少的生物是()A 生产者和草食动物。
B 生产者和分解者C 食肉动物和分解者。
D 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综合训练1、右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填充:(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
(3)该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它们相互关联,形成。
(4)请你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5)如果某种原因.狐和鹰的数量减少,对草的影响是__2、根据下面的食物网图,回答问题:。
(1)这个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
(2)在这个食物网中,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是。
(3)如果使用农药将昆虫全部杀死,那么,由此直接导致数量急剧减少的生物将是,其原是。
(4)在一定的地域内,上述生物和无机自然环境可以组成一个 。
3.图22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亦意图,图中A 、B 、C 、D 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
请据图回答:(l )图中B 是指 ,D 是指 。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通过[ ] 作用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 。
4、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一片稻田就是一十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 因素。
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____关系。
兔植物 鼠 狐 狼昆虫 食虫鸟 猫头鹰A B C D F E(2)从获得途径看,青蛙捕食蝗虫、三化螟等害虫的行为属于行为。
如果人们大量捕食青蛙,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资料中没有提到的成分是。
(4)水稻生长需要较多的含氮无机盐,如果缺步含氮无机盐,水稻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弱小、叶片发黄。
请完成下面有关验证水稻生长需要含氮无机盐的实验.①取生长健壮、状态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②将两组幼苗分别用塑料泡沫固定在A、B两个塑料容器中。
③A容器加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
B容器加等量不含的完全培养液。
④将两组装置放在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
5、右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请据图回答:(1)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的生物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防止鸟吃草子,有人用大网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罩了起来,实验区内的草能否获得高产,试分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讲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一、教学目标:1、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
3、概述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4、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5、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的重要功能—遗传信息库,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二、复习要点:一.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①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②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安装好目镜和物镜1、使用步骤对光(简记:低倍镜、选光圈、左眼看、右眼睁,选反光。
)放置玻片标本观察(简记:先下后上,先粗后细)2、成像特点: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在哪边玻片标本就往哪边移。
3、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会变大、数目会变少、视野会变暗。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4、污点只可能在目镜、物镜或标本上。
判断视野中污点: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污点在玻片上;若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和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