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药方加味治疗慢性泄泻76例

合集下载

温补止泻汤治疗五更泻76例临床观察

温补止泻汤治疗五更泻76例临床观察

络 ; 芎功偏 活血 , 行气滞 ; 川 兼 重用 黄 芪配 合陈皮 、 草益 甘 气健脾 , 生化有源 , 使气旺则血行 , 祛瘀不伤正 。全 方补中 兼行 , 攻伐有度 , 通过补 肾促进 活 血 , 用活 血加强 补 肾 , 应 诸 药相伍 , 中病机 , 肾精 足 , 肉充 , 血祛 , 脉通 , 切 使 筋 瘀 络 诸症得缓 。故应 用补 肾活血法为 主治疗 糖尿 病周 围神 经
l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
本组 7 6例患者均 为本 院内科 门诊患 者 ,
男 4 , 3 ; 龄最大 6 , 小 l , 均为 4 2例 女 4例 年 5岁 最 6岁 平 8 岁; 病程 3 个月 ~3 。 年
本组 7 , 6例 治愈 6 , 0例 显效 1 例 , 效 2例 。总有效 4 无 率达 9 . %。对治愈患者 随访 3 73 7 个月 , 未有 复发病例 , 显
脾肾之阳 ; 肉豆蔻温 胃涩肠 止 泻 ; 子 、 诃 赤石脂 涩肠 止泻 ;
白芍 药 、 甘草缓急止痛 。诸药 合用 , 同奏温补脾 肾 、 共 涩肠
止泻 的之效。本方疗效可靠 , 值得 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 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部 . 1 中药新 药临床研 究指导 原则 : 1 第 辑 [ ] 19 :2 S .9 3 16—10 3
诸症 。脾 阳虚 日 久腹 泻不止 , 肾阳虚弱 , 形成 使脾失 温煦 ,
脾 阳更衰 , 则不能腐熟水谷 , 因此 在五更 阳气未复之 时 , 发 生泄泻 。我们应用 温补止 泻汤治 疗 五更泻 效果 满意 。方
止泻汤。药物组成 : 党参 1 , 苓 1 , 5g 茯 2g 白术 1 , 2g 陈皮

慢性泄泻从瘀论治的体会

慢性泄泻从瘀论治的体会

长 ,常 法难 以取效 ,采用活血 化瘀法 每每奏 效 。前人 亦 已认识 到瘀血 可致 泄泻 , 如清代 王清任 《 医林改错 》
中说 : “ 肚 日久 ,百方不效 ,是总提瘀 血过 多 ”。 泻 故 临床凡 见泄泻 日久 ,采 用解表 散寒 、芳香化湿 、清 利湿 热 、消食导滞 、抑肝扶 脾 、健脾补 胃、温补脾 肾
胡索 、赤芍 药各 1 g 0 ,小茴香 、五灵脂 、没 药 、肉桂
泄 泻 的致 病原 因,多 由感 受外邪 ,饮食所 伤 ,七 情不和 及脏腑 虚弱等 , 但主要 关键 在于脾 胃功能障碍 。 作者体 会到 ,瘀血 阻滞 也是致 泻 的常见原 因。产生瘀
血 的原 因 ,有脾 胃本 身的 因素 。脾主益 气生血 ,脾 胃
肠镜 检查 诊为 “ 慢性结 肠炎 ”。屡用 西药及 参苓 自术 散、理 中汤 、四神 丸等加 减治疗 。服药 期 间症状 略减 ,
停 药则复 如故 。诊见 :面 色萎 黄 ,形瘦 乏力 ,畏寒肢
闷腹胀 ,嗳气食少,心烦寐差,舌边见有瘀斑,苔薄 白,脉 弦细 。根据病 史及脉证 ,乃 气滞血瘀 ,肝脾 失 和 ,运 化失常所 致 。治 以疏肝 理气 ,活血化瘀 ,血府 逐瘀 汤 合痛泻要 方加减 :柴胡 、枳壳 、赤芍 药 、当归 、 /i 子 、怀 牛膝 、白术各 1g l b 0 ,生麦芽 1g 5 ,桔梗 、延
气郁 结 ,肝脾 不和 ,气机被 遏而致 血行不 畅,瘀血 阻
患者 乙,20 年 1 01 1月 6曰初 诊。患者 大便溏 泄 已l 0余载 ,日行 3 ~5次 ,时夹 白色粘 液 ,腹胀 隐痛 ,
且 时伴咳嗽痰 多 ,咯痰质稀 色 白,胸 闷呕恶 。西 医诊 断为 “ 性结肠 炎 ,慢 性支 气管 炎,肺 气肿 ”。近 1 慢 0 余天来 因进食 稍多油腻 荤腥之 品 ,则 便次增 多 ,匿达 七八次 ,腹胀腹痛 ,胸 闷呕恶加 甚 ,咯痰量增 多 。诊

慢性泄泻诊治漫谈

慢性泄泻诊治漫谈

治, 且反复发作 , 论治泄泻的方法很多 , 千方易得 , 但“ 一效
要方。朱柏林氏f在应用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泄泻也认 3 1
为其 证 属 肝 旺 脾 弱 , 脾 不 和 , 运 失 常 。对 泄 泻 伴 有 粘 液 肝 脾
难求 ” 。李士材的《 医宗必读 》 提到止泻九法 , 曰淡渗 、 凉 、 清 疏利 、 升提 、 甘缓 、 酸收 、 燥脾 、 肾、 温 固涩 , 对泄泻 的治疗有
生院, 60。应为: 6 44 4 四川泸州
牵 . . . . . . . . . . . . . . . . . . . . 々 幸 々 夸 夸 々 々 牵 牵 夺 孛 々 孛 幸 专 夺 夺 争 孛
者, 常用大黄炭 , 既能消积导滞 , 又能收敛止泻止血 , 研末 冲
服 效 果很 好 。
畏寒肢冷 , 从舌苔看似为湿热为患 , 用乌梅散 、 葛根芩连汤 , 不但无效反 而不适 , 试用 自拟 的 胃寒散 ( 上 ) 1 后 见 ,0天后
来诊 , 胃部觉舒适 , 述 饮食增加 , 大便不但一 日一次而且也 成形 了。此时再查舌质淡嫩 , 舌苔 白滑 , 暴露出一派虚寒之 象, 究其原 因, 脾得健湿得除 , 真寒现假热逸 。 继续服用 胃寒 散一个月痊愈 , 至今 未发 。 案二 , 一 陧性 结 肠 炎 患 者 , 便 一 日多次 , 液 血 便 , 某 大 粘
≯ 更 正

作者胡 鸿霞发表 在《 国中医药 咨讯》 中 杂志 2 l 0o
急性泄泻 , 属寒湿者藿香正气丸 , 湿热者葛根芩连汤 , 食滞可用保 和丸 。慢性泄泻 多脾 肾虚寒 , 或寒热错 杂, 胃 或 寒 脾 虚 。 以治疗 慢 性 泄 泻 不 能一 味使 用 寒 凉 之 品 , 用 用 所 常

痛泻药方配伍风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痛泻药方配伍风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组 止 泻 、恢 复食 欲 、治 疗 呕 吐 等 积 分 治疗 组 明 显 低 于 对 照 组 ,且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结 论 :痛 泻 药方 配 伍 风 药治 疗 尸 00 ) 慢 性 腹 泻 有 着 明显 的 疗 效 , 大 大缓 解 了患 者 的 病 情 ,值 得 向 临床 推 广 。
【 键 词 】 腹 泻 :风 药 : 临床 分 析 关
[ s at Obet e T bev ee eto p i x t e eie ls id de e nt aig i rel i ae Me o s 14 Abt c] r jcv : oo sreh f cs f a l ai c u n in et a h ads s. t d :8 i t f n a v r p p w me i i r n d r e h
i e t g c r n cd a r e , r y o p l ai n n t ai h o i irh a wo t f p i t . r n h a c o
[ y r s D ar e ; id dcn ; l i l n ls Ke wo d ] ir a W n i e C i c ay i h me i n aa s
钟 志 高 ( 东省 梅 州市 中 医 医 院 ,广 东 广 1 梅 州 , 54 1 ) 10 1
中图分类号 :1291 18.
【 摘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17 -8 0( 0 2 40 9 -2 6 47 6 2 1 )1—030
要 】 目的 :观 察 痛 泻 药 方配 伍 风 药在 腹 泻 病 中的作 用 。方 法 : 本 院 门诊 14例 慢 性 腹 泻 患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和 对 照 将 8

智慧树答案方剂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方剂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1.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答案:《五十二病方》2.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

答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3、首次将治法概括为“八法”的医家是()。

答案:程钟龄4.4、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为()。

答案:臣药5.5、理中丸和人参汤的变化属于()。

答案:剂型更换的变化6.6、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其服药时间宜于()。

答案:饭后服7.1、下列哪项属于佐药()。

答案: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消除或缓解方中君、臣药烈性与毒性的药物;与君药性味相反而有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8.2、下列治法中属于“八法”的范围是()。

答案:吐法 ;清法 ;和法 ;下法9.1、“方书之祖”指的是《黄帝内经》。

答案:错10.2、汤剂的优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具有其他剂型所无法比拟的根据病情变化而随证加减。

答案:对第一章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解表剂的禁忌症的是()。

答案:温病初起2.2、患者,女,35岁。

近两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

宜选用()。

答案:桂枝汤3.3、被称为“仲景群方之冠”的方剂是()。

答案:桂枝汤4.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石膏与麻黄的比例为()。

答案:2:15.5、止嗽散出自哪位医家:答案:程钟龄6.1、属于解表剂分类的是()。

答案:辛凉解表剂 ;扶正解表剂;辛温解表剂7.2、属于麻黄汤配伍结构的是()。

答案:麻黄、桂枝 ;麻黄、杏仁8.3、小青龙中温阳化饮的药物有()。

答案:细辛 ;桂枝;半夏9.1、解表剂常以出汗为手段,祛邪为目的,汗出越多祛邪越快。

答案:错10.2、银翘散解表清热力强,被称为辛凉重剂。

答案:错第二章1.1、寒下剂适用于答案:里热积滞实证2.2、下列方剂均属泻下剂,其中不用大黄的方剂是()。

答案:济川煎3.3、患者下利清水,色纯清,腹中硬满而痛,口舌干燥,脉滑实,首选()。

刘沈林教授辨治慢性泄泻经验

刘沈林教授辨治慢性泄泻经验

• 708 •光明中医2021 年3 月第36 卷第5 期CJGMCM March 2021. Vol 36.5【薪火传承】刘沈林教授辨治慢性泄泻经验$崔洋1刘沈林2A摘要:慢性泄泻临床十分常见,诸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直肠炎、克罗恩病、胆囊切除术后以及胃肠道肿瘤化疗后都会有腹泻的临床表现。

刘沈林教授长期从事消化病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诊疗工作,学验俱丰,精于辨证,擅用古方化裁,在泄泻的寒热虚实辨治中提出“久泻脾必虚”的病机特点,临证多从脾、肝、肾三脏论治,治法多为健脾祛湿、酸甘敛阴、升阳降浊、疏 肝祛风、温补脾肾、涩肠止泻、寒温并治等,组方用药严谨细腻,贴合病证,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久泄;慢性泄泻;刘沈林;名医经验doi:10. 3969/j. issn. 1003-8914.2021.05.012 文章编号:1003-8914( 2021) >05-0708-04慢性泄泻是一种反复发作或缠绵不愈的常见肠道 疾病,中医学称为“久泄”。

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 综合征、克罗恩病、胆囊切除术后、慢性结直肠炎以及 胃肠道肿瘤化疗后都常有泄泻的临床表现,其原因与 菌群异位、短链脂肪酸生成障碍、食物过敏、胃肠激素 分泌紊乱、寄生虫、基因调控等因素相关[1],中医药对 治疗该类疾病具有明显优势。

刘沈林教授为全国名中 医,师承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受孟河、吴门医派学术 影响较深,从事脾胃病及消化道肿瘤临床及研究40余 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慢性泄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 上,常选经典名方加减,组方用药细腻,药性平和,配方 精巧,有平中见奇之效。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 多,兹将其临证经验阐述如下。

1脾虚湿胜者化湿和中运脾为先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中提出“湿胜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W。

程国彭《医学心悟•泄 泻》则云:“湿多成五泄,泄之属湿也,明矣”[3]。

故慢 性泄泻的病理因素主要是湿,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受湿困,则运化不健,清浊不分,相夹而下,发为泄泻。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6例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6例

所有病人都予以常规疗法 ,包括注意休息 、生活规律 、饮 食有节 ,起居有常,加强营养等康复保健原则 ,在此基础上 , 对照组病人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抗 生素治疗;治疗组病人则应 用 自拟的中药 口服和灌肠 。内服基本方 :白芍 3 O克 ,白术 1 2 克,陈皮 1 克 , 0 防风 1 克,黄连 5克,木香 9 , O 克 茯苓 1 克 , 2 甘草 6克,大黄 3克 ( 后下 ) ,丹参 1 5克,每 日-N ,水煎服。 -
细菌性痢疾 、阿米 巴痢疾 、痔疮及血吸虫病等特异性肠炎 。便
次 自 4 5次至 1 - O余次/ 日不等 。 病变 累及横 结肠 、降结肠及 乙 状结肠 者 1 ,累及 乙状结肠和 直肠 的 4 3例 3例,单纯 直肠 的 2 0例 。镜下所见病灶均有不 同程度 的黏膜充血 、水肿 、出血 点,严重者见黏膜糜烂及深浅溃疡 ,溃疡面大小不等,表面覆 有 脓血 、 黏液 、 炎性渗 出物 , 组织病 理证实为特异性炎性反 应 。
20 0 9年 2月第 1 8卷第 1 C ii lo ma 期 l c u l n aJ

中 医 中药 ・
中药 内服 加灌肠 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 7 6例
王 玲
( 东省淄博 市淄J 区中医院 山 l 1
2 50 ) 510
中图 分 类 号 :R 5 . 666
文 献 标 识 码 : 8
3 天 为 一疗 程 。 中虚 脾 弱 加黄 芪 、党 参 ;阳 虚 湿盛 加 附子 、 肉 0
元胡、禹余粮 、赤石脂 、 白头翁各 2 0克,服药 1 疗程 并同时
以上法 保留灌肠 , 自觉症状 消失,大便 卜2次/ 日,经结肠镜 检查 ,病 灶消失 ,黏膜光滑 。为巩固疗效 ,将上方研末为丸 , 续服 4 个疗程 ,随访 2年未 复发 。

《中医治疗泄泻》的病案分析

《中医治疗泄泻》的病案分析

《中医治疗泄泻》的病案分析病例介绍:患者,男,43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2年。

泻后痛减,夹杂脓血,血色鲜红,结肠镜检查提示肛门以上多发性溃疡病灶,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曾于多家医院就诊,服用美沙拉嗪等药物病情控制尚可,但每遇饮食不慎或过于疲劳即复发。

刻诊: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口苦,里急后重,舌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滑。

辩证为肝脾不调,湿热蕴结,治疗以疏肝健脾,清热化湿。

处方: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木香5克,白术15克,山药15克,白芍15克,防风10克,炮姜5克,大黄炭10克,地榆炭10克,元胡10克,仙鹤草30克,白头翁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14剂。

二诊:服药后,腹痛里急后重已除,仍有便溏,偶有脓血,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滑,前方去大黄炭,元胡,14剂,水煎服。

三诊:脓血便未见,大便溏薄,神疲乏力明显,前方去黄芩,防风,炮姜,地榆,加炒黄芩,厚朴,炒防风。

三诊方加减服用两个月,未见腹痛腹泻和脓血便,嘱服香砂六君丸两个月以善其后。

随访未见复发。

按:该案患者主症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综合四诊,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肝郁气滞,湿热内滞为标,脾胃虚弱为本,因初诊脓血便严重,故在疏肝健脾,清热化湿之法中加入大黄炭,地榆炭等炭类药以止血;三诊血已止,湿热渐除,而虚像渐显,故去白头翁及诸炭药,而加党参益气健脾,药后诸症皆平,又以香砂六君丸健脾益气善后,邪尽正复,故不易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泄泻”,“久痢”等范畴,先天不足,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是主要发病原因,病位在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尤以脾胃为甚。

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寒热互见。

脾虚失运,肠失传导是主要病机。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下”。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患者素体脾虚或因饮食不节,外感湿热,七情内伤,脾胃受损,运化无权,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壅塞大肠,使其传化失司,故而出现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

以大黄为主辨证治疗慢性泄泻279例

以大黄为主辨证治疗慢性泄泻279例
解 , 利 于 消 除 炎 症 , 可 增 强 细 胞 的 免 疫 机 能 。 中 医 辨 证 论 治 有 还
( ) 脾 肾阳虚衰 型 : 四神丸合理 中汤加减 。 方选
根据 积滞 的程度 和寒 热虚 实决定 大黄 的用量 、 制 、 炮 配伍 。

中, 祛邪即为扶正 , 通过恰 当的配伍 , 损其 弊而 留其利 。大 黄可 清可温 , 可消可补 , 可升 可降。 以大 黄配 乌梅 、 子、 诃 罂粟壳 等 , 临床验证有下不伤 正 , 不 留邪 , 制互济 , 反相成 之效 。但 敛 互 相 对泄泻急性发作 , 泻下无度的虚证应慎用。 ( 收稿 日期 :0 0— 9— 5 编辑 : 21 0 1 冀振华 )
4 讨 论
共 治 疗 观 察 2 9例 , 中男 13例 , 16例 ; 龄 1 7 其 5 女 2 年 7—6 8 岁 , 均 4. 平 5 8岁 ; 程 2—5年 15例 , 病 3 5年 以 上 14例 , 长 2 4 最 3 年病 史 。全 部 病 例 均 有 持 续 性 或 反 复 发 作 腹 泻 , 日 3—6次 , 每
[ 】 韩梅 , 3 马天容. 动态血压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 理中的应用 研
究 [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0 6,2 1 ) 9 J. 20 2 (2 :
[】 王惠贤. 4 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 患关系 的重要 环节 c] 实用护理 . J
杂 志 ,0 1 1 ( )5 20 ,7 3 :4

6 2・
湖北 中医杂 志
21 00年第 3 2卷第 l 2期
以大 黄为 主 辨 证 治 疗慢 性 泄 泻 2 9 7 例
唐 健 ( 湖北 省黄 石市 中医 医院肛 肠科 , 湖北 黄石 450 ) 300

运用痛泻要方治疗泄泻的体会

运用痛泻要方治疗泄泻的体会

运用痛泻要方治疗泄泻的体会
陈德龙;温速女;吴锦俊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4(22)7
【摘要】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景岳全书·泄泻》中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是泄泻致病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肠鸣腹痛,大便泄泻,伴腹痛,或泻后痛缓,伴见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等,辨证当责之肝脾不和.吴昆在《医方考》中指出:“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盖木失条达,横逆犯脾,则气机失调;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故痛泻并作.
【总页数】1页(P41)
【作者】陈德龙;温速女;吴锦俊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泄泻体会
2.陈宝贵运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泄泻经验浅析
3.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对VIP,CCK水平的影响
4.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对VIP、CCK水平的影响
5.基于魄门亦为五脏使理论的痛泻要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慢性泄泻的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己椒苈黄汤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参考模板

己椒苈黄汤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参考模板

己椒苈黄汤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摘要】观察己椒苈黄汤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采用己椒苈黄汤加味治疗。

对照组37例采用培菲康胶囊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0.2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己椒苈黄汤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己椒苈黄汤;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培菲康胶囊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vised Jijiao Lihuang Decoction treating diarrhea IBS.[Method] Randomly divide 76 cases of the said disease into 2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39 cases take revise Jijiao Lihuang Decoction; the control one 37 Peifeikang Capsule.Then observe their clinical symptoms and cure effect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 By comparison on symptoms, the treatment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one(P<0.05); on cure effec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is 92.31%, thecontrol one 70.27%; the treatment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one(P<0.05).[Conclusion] The revised Jijiao Lihuang Decoction has confirmative cure effect on IBS, with practical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Jijiao Lihuang Decoction; IBS; diarrhea;Peifeikang Capsule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胃肠功能性疾病。

逍遥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38例疗效观察

逍遥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38例疗效观察
厄贝沙坦一氢氯噻嗪是一种血管 紧张素lI受体 拮抗 剂 ,是厄 贝 沙坦和氢 氯噻 嗪的 复方制剂 。厄 贝沙 坦 通过 阻 滞 肾素一血 管 紧 张 素一醛 固酮 系 统 最 后 一 个环 节 的特异 性作 用 使 血压 下 降 ;氢氯 噻 嗪 通过 减
少体 内钠 盐 的容量 负 荷 使血 压下 降 ,两者 联合 具 有 协 同降压作 用 。而 且厄 贝沙坦 一氢 氯 噻嗪亦 有 治疗 高尿 酸 血 症 的作 用 ,利 尿剂 有 升 高血 尿 酸 作 用 ,其 机 制 为抑制 肾小 管对 尿 酸 的分泌 。但 两 者合 用 后仍 有降低尿酸作用 ,可能与小剂量利尿剂抑制尿酸分 泌 作 用弱 于厄 贝沙坦 对 尿酸 重 吸收 抑 制作 用 有关 , 具体机制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
[关 键 词 】 肝 郁 脾 虚 ;功 能 性腹 泻 ;逍 遥 散 合 痛 泻 要 方 【中图分类号1 R256.34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1 1672—951X(2010 l03—0038—02
肝郁 脾 虚 型功 能性 腹 泻在 人们 生 活节 奏 加快 、 病 ,由于对该 病 的治 疗 尚无 特异 性 药物 ,因此 ,探 讨 工作 压力 增大 、人 际关 系复杂 的今天 ,已经成 为常见 有效 的治疗方法 ,已成为临床 热点。2007年 11月至
第 16卷 第 3期
Vo1.16 NO.3
中 莲药 导最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第 16卷 第 3期
V01.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10年 3月

中药加温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6例

中药加温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6例

色 6 , 寒 肢 冷 , 酸 腹 胀 , 五 更 泄 泻 , 下 利 光白 畏 腰 或 或
清谷 , 小便 不利 , 或 舌淡胖 , 白滑 , 沉细 。 苔 脉
3 治疗 方法 治 宜温 肾健 脾 、 涩止 泻 。给 予 自拟 固元 培 土 固
失温 煦 , 能腐 熟水谷 , 不 可成命 门火 衰之 五更 泄泻 。
病后 体虚 、 禀赋 不足 ; 机 变 化 为脾 胃受损 , 困脾 病 湿 土 , 道功能失司, 失健运, 肠 脾 同时 与 肝 、 肾密 切 相
关 。脾 主运 化 , 燥恶 湿 ; 喜 大肠 主 传化 糟 粕 ; 小肠 泌 别 清浊 ; 主疏 泄 , 脾运 ; 主命 门之 火 , 肝 调节 肾 能暖脾 助 运 , 熟 水 谷 。若脾 运失 职 , 肠无 以泌 别 清浊 , 腐 小
本文着 重讨 论 的是 因久病 久 泻引起 的脾 肾 阳虚 型泄 泻 , 肾与脾 有先天 之本 、 天之 源 的关 系。脾 为 后 谷气 之本 , 肾为 元气之 根 , 肾储 藏 的元气 是脏 腑功 能 活 动的动 力源 泉 , 化 生 的水 谷 精气 是 脏 腑 功 能 活 脾
动 的物质基 础 ; 主运 化 水湿 , 脾 肾为 主 水 之脏 , 湿 水
性结肠炎 等原 因 明确 的结 肠炎 症 。
2 2 中 医辨 证 标 准 .
辨证 分型 分为湿 热 内蕴 、 胃虚 弱 、 肾阳虚 、 郁 脾 脾 肝
脾虚 、 阴血 亏虚 、 气滞血 瘀 6型 , 载 于 《 首 内经 》 中 。 医学 认为 , 其病 因为感 受外邪 、 饮食 所伤 、 情志 失调 、
冯 晶 远
( 州 大学第五 附属 医院 中医科 , 南 郑 州 4 0 5 ) 郑 河 5 0 2

张杰教授辨治泄泻经验及验案举隅

张杰教授辨治泄泻经验及验案举隅
625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 6 月第4 5 卷第6 期
论治则有着独特的优势。
长 壮 老 ,皆 由 阳 气 为 之 主 ;精 血 津 液 之 生 成 ,皆由阳气
张杰教授系安徽中医药大学主任中医师,南京中 为之化。”阳气具有推动、温 煦 、防 御 、固摄等作用,是
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第 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脾为后天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 6 月 第 4 5 卷 第 6 期
张杰教授辨治泄泻经验及验案举隅
张芸旗1 洪靖2 王恒坤1 张杰3 1.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第 二 临 床 医 学 院 广 州 510006 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3.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张杰名老中医工作室
摘要:丨目的]总 结 国 家 级 名 老 中 医 张 杰 教 授 辨 治 泄 泻 的 经 验 。[方法]通 过 跟 随 张 杰 教 授 门 诊 ,整 理 分 析 医 案 ,查 阅 相 关 古 籍 和 文 献 ,从 病 因 病 机 和 辨 治 经验两方面对张杰教授治疗泄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思路进行分析总结,并附典型验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张杰教授认为脾虚湿盛为泄泻的关键病 机 ,脾虚以脾阳虚为要,湿有寒热之别,并独创“ 脾阳为本” 和“肝脾建中”理论指导临床,主张脾阳为本、兼顾肾阳,亦重视肝脾建中、身心并治,同时以 寒 热 平 调 、中 焦 自 衡 为 度 ,并 且 自 拟 验 方 建 中 化 湿 汤 ,药用专长。所 附 验 案 一 为 脾 肾 阳 虚 、寒 湿 困 中 证 ,治 宜 温 脾 暖 肾 、散 寒 化 湿 、涩 肠 止 泻 ,方以理中丸 合四神丸加味; 验案二为肝脾失调、湿热中阻证,治宜调和肝脾、化湿清热,方以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加味,均取得显著疗效。[结论]张杰教授辨治泄 泻 ,紧扣病机,重视“脾阳为本” 和“肝脾建中”理 论 ,并结合四诊,整体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和借鉴。 关 键 词 :泄泻 ;脾 虚 ;湿 盛 ; 脾阳为 本 ; 肝 脾 建 中 ;张 杰 ;名医经验;验案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 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1005-5509( 2021 )06-0625-04 DOI: 10.16466/j.issnl005-5509.2021.06.010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n Diarrhea and Proved Cases by Professor ZHANG Jie ZHANG Yunqi1, HONG Jing2, WANG Hengkun',et al 1.The Second Clinical Colleg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Guangzhou ( 510006) , China; 2. Changhai Hospital \jfiliated to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expert Professor ZHANG Ji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rrhea.[Methods]By following Professor ZHANG Jie's outpatient department,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medical cases and consulting relevant ancient books and literatures,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Professor ZHANG Jie's academic thoughts and clinical ideas on diarrhea treatment from two aspects o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and two typical cases were presented as proof. [Results] Professor ZHANG considers that the deficiency of the spleen with overabundance of dampness is the key pathogenesis, the deficiency of the spleen Yang is the main deficiency, and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heat and cold in dampness. Professor ZHANG advocates the principle of “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pleen Yang” and “ the liver and spleen construction for the m iddle-Jia〇Mto guide clinical practice. He advocate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spleen Yang,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the kidney Yang, also pays attention to harmonizing the liver and spleen, curing body and mind together, regards reconciling cold and heat to keep middle—Jiao balance as measurement, Professor ZHANG creates Jianzhong Huashi decoction and uses special herbs. Case one was identified as deficiency of the spleen and kidney Yang, cold-dampness trapped in m iddle-jiao, and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modified Lizhong pill and Sishen pill on the rule of warming the spleen and kidney, dissipating cold and resolving dampness, relieving diarrhea with astringents. Case two was identified as disorder between the liver and spleen, dampness-heat trapped in m iddle-jiao, and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modified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and Tongxieyao formula on the rule of harmonizing the liver and spleen, and eliminating dampness and clearing away heat. Both of them achieved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s. [Conclusion] Professor ZHANG Jie treats diarrhea by means of closely focusing on pathogenesis, emphasizing the principle of “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pleen Yang" and **the liver and spleen construction for the m iddle-Jia〇M, combining with four diagnostic informations of patients in TCM,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rom the whole, the curative effect is significant, his experience is worthy of clinical learning. Key words: diarrhea; the deficiency of the spleen; overabund ance of dampnes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pleen Yang; the liver and spleen construction for the m iddle-jiao; ZHANG Jie;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 medical cases

黄文东治疗“痛泻”临床经验撷菁

黄文东治疗“痛泻”临床经验撷菁

黄文东(1902—1981),江苏苏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教育家。

黄老擅长治疗脾胃病,推崇李东垣“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学术观点,综合叶天士“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的见解,其以脾胃为中心的理论思想应运而生。

用药轻灵流通,层次理法分明,在其治疗“痛泻”中尤为体现[1]。

“痛泻”二字,早在《医方考·泄泻门》记载“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故令痛泻”,典型临床表现为“痛必腹泻、泻后痛减”,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归属于中医学“慢性泄泻”范畴[2]。

现将黄文东治疗“痛泻”的方法介绍如下。

1 健脾升清,复脾生理1.1 健运脾气,首选四君 “脾气亏虚、湿邪所盛”是慢性泄泻的基本病机,黄老选方用药不尚矜奇,常以四君子汤为健脾基础方,以复中焦运化,健脾化湿,常在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等基础上加减化裁。

气虚甚者,甘温峻补黄芪为之用,但需注意黄芪补气过于温燥,有碍胃生壅之嫌,如遇兼有胃脘胀满不舒、舌苔厚腻者,黄老则不选用,如用之必配伍理气药以疏展气机。

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之辈属甘淡渗湿之剂,为沉降之品,健脾同时可利小便以导湿下行,但单纯用之有悖脾气升发的特性,东垣云其“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故黄老常配伍升阳风药平衡其不足,斡旋中焦气机。

且甘淡渗湿药利湿日久可伤及阴分,故上述药不适用于腹泻较久阴分不足者。

1.2 升发清阳,擅用风药 升发清阳主要体现在黄老对李东垣“风药升阳”思想的传承和运用。

泄泻日久往往使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调,脾为湿邪所困,清阳不升反而下陷,然东垣风药具有“升散发越”的特性,性味多苦、温,苦可燥湿,温能补脾,如《内经》言“寒湿之胜,助风以平之”,对湿困中焦、脾阳不升之久泻有独特的作用,既以之升提中气,又取“风能胜湿”之义,以升阳除湿,黄老常用来治疗泄泻的风药有升麻、防风、葛根等,补气健脾同时每选一二配伍则疗效甚佳,此外,“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药物有升降浮沉变化,黄老强调风药用量皆以6~9 g为宜,正是黄老用药“轻灵、流通”特色的体现[3]。

附子理中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附子理中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附子理中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杜华平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3)017
【摘要】目的:探讨附子理中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4粒/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附子理中丸,1丸/次,2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05%(P<0.05).结论:附子理中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总页数】1页(P53)
【作者】杜华平
【作者单位】四川省阆中市中医医院,637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2
【相关文献】
1.附子理中丸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2.痛泻要方联合四神丸、葛根芩连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3.黄连素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4.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5.西药联合健脾止泻颗粒治疗慢性腹泻50例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痛泻要方功效与作用

痛泻要方功效与作用

痛泻要方功效与作用痛泻要方痛泻要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四味中药组成。

方用白术燥湿健脾,白芍养血泻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

四药相配,可以补脾土而泻肝木,调气机以止痛泻。

该方现代常用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小儿泄泻、慢性泄泻、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从治疗应用剂型上,急症痛泻要方以汤剂为主,巩固治疗是以散剂或冲剂为主,故痛泻要方的汤剂起效快,起效急,固体剂型则作用较缓和。

方源考证⑴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出自《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因张景岳称之为“治痛泻要方”,故有今名。

⑵痛泻要方最早载于《丹溪心法.泄泻卷》篇。

书中虽无方名,但所列药味(防风、白芍、白术、陈皮)与痛泻要方完全一致并标明治“痛泻”字样,主要功效为调和肝脾“抑木扶土”大凡肝强脾弱患者应用即有效。

方剂介绍【方名】痛泻要方。

【出处】《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丹溪心法》。

【异名】白术芍药散(《古今医统》卷三十五)。

【组成】炒白术90克白芍(炒)60克陈皮(炒)45克防风60克。

【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

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或泻后仍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用法】或煎、或丸、或散皆可用。

各家论述痛泻之证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牌运失常所致。

《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其特点是泻必腹痛。

治宜补脾抑肝,祛湿止泻。

方中白术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药。

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为臣药。

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牌和胃,为佐药。

配伍少量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牌经引经之药,故兼具佐使之用。

四药相合,可以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柔,痛泻自止。

《医方集解.和解之剂》:“此足太阴、厥阴药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ne d o s e d a i l y,5 0 c a s e s i n t h e c o nt r o l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Bup i y i c h a ng pi l l a n d Ba c i l l us l i c h e ni f o r mi n s c a ps u l e,7 d a y s f o r a c o ur s e o f t r e a t me n t , a t f er 2 c o ur s e s o f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bs e r v a t i o n a n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Re s ul t s T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p o f 7 6 pa t i e nt s,5 9 c as e s we r e c u r e d,9 c a s e s ma r k e d l y e f f e c t i v e,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wa s 9 4. 7%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p 1 5 c a s e s we r e c u r e d,2 3 c a s e s ma r k e dl y e f f e c t i v e,e ic f i e n t
推广 使用 。 关键词 : 慢性泄泻 ; 痛泻 药方 ; 加味 ; 补脾 益肠丸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5 . 0 3 . 0 4 8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5 ) 一 0 3 — 0 5 4 4 - 0 2
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 7 6例患者治愈5 9例, 显效9例, 有效率为9 4 . 7 %; 对照组治愈 1 5例, 显效 2 3例, 有效率8 4 %。两组总
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 0 5 )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痛泻药方加减治疗慢性泄泻具有良好的疗效, 值得
Li Zh i y o n g
( T h e S e c o n d Ho s p i t a l o f L o n g y a n,F u j i a n P r o v i n c e , L o n g y a n 3 6 4 0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Ob s e r v a t i o n o f p a i n d i a r r h e a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a d d s t h e t a s t e t r e a t me n t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e c t o f c h r o n i c d i a r r h e a .M e t ho d s
减 轻周 围 神 经 的 损 伤 , 提 高 周 围 神 经 功 能 状 态 。使 患 者 的肢 体 感 觉及 运 动 功 能 得 以康 复 。
( 本文校对 : 刘子英 收稿 日期 : 2 0 1 4—0 4— 2 5)
偏温之性 ; 川 牛膝活血 祛瘀 , 补肝 肾 , 强 筋骨并 能 引
藿、 巴戟 天 、 杜 仲 等药 以 温 补 肾 阳 、 强壮筋骨 , 协 助 活 血 养 阴之 品 温 经 通 络 。观 全 方 具 有 益 气 养 阴 , 通 阳
活血 , 通 络 止 痛 之 功 效 。 消 除 血 管 内皮 及 神 经 细 胞
的 充血 水 肿 与 玻 璃 样 变 , 能 明 显 改 善 糖 尿 病 周 围 神
Cl i n i c al c ur a t i v e e f f l e c t 0 bs e r v at i o n o f 7 6 c a s e s c hr o ni c di a r r he a t r e at e d
b y To ng x i e pr e s c r i p t i o n f l a v o r e d
痛 泻 药 方 加 味 治 疗慢 性 泄 泻 7 6例
李志 勇
摘要 : 目的 观察痛泻药方加味治疗慢性泄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7 6例
用痛 泻药方汤加减 治疗 , 每 日1 剂, 对照 组 5 0例 口 服 补脾益肠 丸和整 肠 生, 7天 为 一疗程 , 2个 疗程 后对 其临 床疗 效观 察 并进 行
1 2 6 c a s e s o f c h r o n i c d i a r r he a we r e r a n do ml y di v i d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s,t h e t r ea t me n t g r o up o f 7 6 c a s e s wi t h To n g x i e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de c o c t i o n,
寒通阳 , 二 者 同用 , 补 中有 通 ; 白芍 益 阴合 营 , 缓 急 止
痛; 桂 枝 配 芍药 , 一散一收 , 一开一合 , 协 同 共 奏 调 和 营卫 , 解肌 通脉行血化 气之功 ; 当归 、 赤芍 、 川芎 、 鸡 血 藤补 血 活 血 柔 筋 止 疼 ; 生地黄养 阴生津 佐制 方 中
经 病变 患 者 血 液 循 环 及 血 管 神 经 功 能 。诸 药 合 用 ,
散 寒通 阳 , 益气 养 阴 , 化瘀 通 络 , 瘀 去血生 , 气 血 运 行 通畅 , 直 达 四肢 末 梢 , 改 善 周 围末 梢 神 经 的 缺 血 缺 氧
状态 , 提高神经传 导速 度 , 使周 围神经 得到 修复 , 并

5 4 4・
光 明 中医 2 0 1 5年 3月 第 3 0卷 第 3期
C J G MC M Ma r c h 2 0 1 5 . V o l 3 0 . 3
型 上分 为寒 凝 血 脉 、 气 阴两虚 、 脾 肾阳虚等外 , 均 兼 夹 血瘀 , 血瘀 贯 穿 病 程 始 终 。故 本 病 病 机 关 键 为 寒 、 久、 虚、 瘀, 病位 在络脉 , 应 当补 肾 益 气 养 阴 、 散 寒 通 阳、 活血 消 痹 为其 治 法 。方 中黄 苠 补 气 益 卫 , 桂 枝 散
血下行 ; 全 方共 奏 益 气 养 阴 , 散寒 通 阳 , 活血 通 络 , 化 瘀 止 痛 之 效 。合 并 风 湿 疼 痛 , 筋 脉挛缩 , 肢 体肿 胀 , 行 走 不 便者 加 用水 蛭 等 虫 类 药 可 穿 筋 透 骨 , 除风湿 , 并能解毒 散结 , 通络 止痛 ; 脾 肾 阳虚 者 可 加 用 淫 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