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doc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参考)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B.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C.2s~5 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5s~7 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2.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岸边的江堤B.江边的树C.树上的飞花D.诗人的小船3.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在用受潮后的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A.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B.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C.测量值没有误差D.测量值将是错误的4.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起初兔子以恒定的速度飞快地向前奔跑了一段路程,当它看见乌龟在后面慢慢的爬行时,便骄傲的在路边睡起了大觉,兔子醒来后又匀速向终点飞奔而去,却发现乌龟早已在终点守候多时了.图中的四个选项,能正确描述兔子运动情况的有()A.B.C.D.5.下列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10 m/s=(10×km)/(h)=36 km/hB.10 m/s=10 m/s×3.6 km/h=36 km/hC.54 km/h=54×=15 m/sD.54 km/h=54 km/h×=15 m/s6.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 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A.0.2 hB.0.5 hC.0.8 hD.1 h7.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B.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C.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D.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8.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A.40μmB.40 mmC.40 cmD.4.0 mm9.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 cm、17.82 cm、17.83 cm和17.58 cm,其中错误的是()A.17.81 cmB.17.82 cmC.17.83 cmD.17.58 cm10.大堂矗立一花瓶,一位身高约1.8 m的游客拍照留念如图示,则瓶高最有可能是()A.1 mB.3 mC.5 mD.8 m11.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示意图,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B.C.D.12.用标准的金属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直尺遇冷后,长度减少,那么()A.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长了一些B.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短了一些C.测量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同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1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4.人的发丝粗约50()A.纳米B.微米C.毫米D.厘米15.我国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A.2 nmB.2μmC.2 mmD.2 cm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小东用同一把刻度尺测了某一个物体的长度,数据分别是:6.78 cm、6.79 cm、6.782 cm 6.77 cm、6.90 cm.在和同学交流评估中,发现有些数据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分别是________,请你分析这些数据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中学生一节课45 min=________h=________s.18.小黄测得自己每分种的脉动次数为70次,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脉动次数是140次,则他用的时间约为______秒.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20.某同学为了研究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分别对行驶在公路上的三辆汽车进行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该同学观察到小轿车运动得最快,大客车其次,卡车运动得最慢.表一小轿车表二大客车表三卡车(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21.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四计算题(共3小题)22.从上海到南京的2526次普通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Ⅰ所示,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列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Ⅱ所示.表Ⅰ2526次普通列车表ⅡD412次动车组(1)由上海驶往南京,乘坐D412次动车组比乘坐2526次普通列车可节省多少小时?(2)2526次普通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3)D412次动车组由苏州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3.长200 m的火车通过某隧道用去了时间10 min,若火车速度为30 m/s,求隧道的长.24.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动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从福州到泉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2)列车在8:18的速度多大?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路程-时间坐标图像可知,在0~2 s时间段,小车前进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成正比,即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5 s时间段,小车的路程没有发生改变,说明小车处于静止状态;5~7 s时间段,小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比0~2时间段增大.所以,C、D选项错误.0~5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0.4 m/s,选项A正确;0~7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2 m/s,所以B选项不正确.2.【答案】D【解析】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乘坐的小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出现“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3.【答案】B【解析】受潮而膨胀后的木制的刻度尺会变长,分度值会变大.用此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会将物体的长度测小,举个例子:物体的长度为2 cm,而受热膨胀的刻度尺2 cm要比物体长,用这个刻度尺来测量,示数就小于2 cm.误差变大.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木尺不膨胀时也会有误差.4.【答案】A【解析】兔子在比赛中的运动情况是跑——睡觉——快跑,即匀速运动——静止——匀速运动,则兔子的s-t图像分三段:先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后来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最后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各图像知A符合兔子的运动实际;兔子的v-t图像是:先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后来速度为零,图像与时间轴重合,最后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各图像知,没有符合兔子运动情况的v-t图像;综合分析可知,符合兔子运动情况的图像是A.5.【答案】A【解析】10 m/s===36 km/h,选项A正确,B错误;54 km/h=54×1 km/h=54×=54×=15 m/s,选项C,D错误.6.【答案】B【解析】人一般情况下,正常行走的步速是每秒两步到三步,5 000步用时应该用时为2 000秒左右,相当于30分钟左右,即0.5小时左右.7.【答案】C【解析】物体通过路程由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所以速度大但如果时间短,路程也不一定长,A不符合题意;通过路程长的物体,如果速度较大,所用的时间可能也会很短,B不符合题意;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C符合题意;在相等的时间内,只有两个物体速度相同时所通过的路程才相等,D不符合题意.8.【答案】B【解析】鸡蛋的直径在4 cm=40 mm左右,乒乓球的直径与鸡蛋的直径差不多,在40 mm左右.9.【答案】D【解析】17.58 cm与17.81 cm、17.82 cm、17.83 cm这三个数相比,测量结果偏差大,所以其中错误的数据是17.58 cm.10.【答案】C【解析】花瓶约高1.8米×3=5.4米,最接近的答案为5米.11.【答案】D【解析】A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该选项不正确;B中没有用带刻度的那一条边测量,故该选项也是错误的;C中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该选项不正确;D中该选项符合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即该选项正确.12.【答案】A【解析】直尺遇冷后,变短了,而刻度线是不变的,举个例子来说明,原来1 m的尺子被缩成了0.9 m,测量0.9 m的物体就会读成1 m,测量值比真实值大,所以选项A说法正确;13.【答案】B【解析】由图知,ABCD中,只有B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则B做匀速直线运动.14.【答案】B【解析】人的发丝粗达不到1 mm,1 mm=1000μm;即达不到1 000μm;故发丝粗约50μm,即选择单位微米符合实际.故B正确,ACD错误.15.【答案】C【解析】我国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为2 mm,只有C选项最接近.16.【答案】:6.782 cm,6.90;6.782 cm错误原因是:估读错误,6.90 cm错误原因是:读数偏差大.【解析】由题意知刻度尺最小分度值是1 mm,以cm为单位,小数点后应有两位数,6.782 cm小数点后有三位数,读数错误.在6.78 cm、6.79 cm、6.782 cm 6.77 cm、6.90 cm数据中,6.90 cm偏差较大,这个数据是错误的.17.【答案】0.752700【解析】45 min=45×h=0.75 h;45 min=45×60 s=2 700 s18.【答案】120【解析】小黄每分钟脉动次数为70次,当小黄的脉动次数为140次时,他用的时间约为t=2×60 s=2×60 s=120 s.19.【答案】(1)运动(2)0.08 m/s(3)慢【解析】(1)以气泡为参照物,塞子相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2)由题意知,路程S为0.56米,时间t为7 s.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速度:v===0.08 m/s(3)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20.【答案】运动相同的路程,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越快;4、7(或5、8或6、9).【解析】(1)比较实验数据1与4(或2与5、3与6)可知,运动路程相同,时间不同,且运动时间越短的小轿车运动的越快,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运动相同的路程,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越快.(2)由实验结论可知,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基本要求,需要控制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路程不同,表中数据符合要求的是4、7(或5、8或6、9);21.【答案】(1)运动(2)0.08 m/s(3)慢【解析】(1)以气泡为参照物,塞子相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2)由题意知,路程S为0.56米,时间t为7 s.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速度:v===0.08 m/s(3)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22.【答案】同上【解析】(1)从上海到南京的2526次普通列车运行时间:t1=11:30-06:30=5 h;乘坐D412次动车所需时间为t2=11:45-09:15=2.5 h;可节省时间t=t1-t2=5 h-2.5 h=2.5 h;(2)2526次普通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答===60 km/h(3)D412次动车组由苏州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为:v动====121.5 km/h答:(1)由上海驶往南京,乘坐D412次动车组比乘坐2526次普通列车可节省2.5 h;(2)2526次普通列车由苏州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是60 km/h;(3)D412次动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1.50 km/h.23.【答案】解:火车通过的路程为s=vt=30 m/s×600 s=1.8×104m隧道的长度:L=1.8×104m-200 m=17 800 m仅供参考答:隧道的长度为17800米.【解析】本题应注意:火车全部通过隧道通过的路程等于列车车身长加上隧道的长度,即车头驶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的距离,利用公式s=vt,计算出火车全部通过的路程,然后减去火车的车身长,得到隧道的长度.24.【答案】同上【解析】(1)从表格中可知,列车从福州到泉州行驶的路程s=174 km-0 km=174 km;运动时间t=8 h17 min-7 h12 min=1 h5 min=1h;平均速度v===160.6 km/h;(2)列车在8:18的速度是零.1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一)(人教新课标版级上).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一章声现象(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1.“红歌唱遍中国”,“五·一”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下面有关说法不对的是( )A.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B.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纸盆的振动产生的C.我们能听到幕后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D.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不属于噪声【解析】选D.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属于噪声,故D选项说法错误.2.(2010·自贡中考)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解析】选D.A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振动也能发声是不可能的;B项“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C项“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解析】选D.判断声源就是找发出声音的物体.“嘭”的声音发生在气球被吹破时,而不是吹的时候,故排除A、B选项;若认为球皮发音,可将球皮直接拉断,听声音是否为“嘭”,从而否定C;这种“嘭”的声音犹如我们鼓掌、吹口哨等,只是音调不同而已,是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故选D.4.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解析】选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 Hz~20 000 Hz,所以它能听到频率低于20 Hz的次声波,故有较明显反应.5.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在众多新型建筑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无法判断【解析】选B.在建筑中使用吸声材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属于阻断噪声的传播. 6.小丹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这里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分析原因可能是( )A.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C.是香火繁盛感动了神灵,使钟敲出的声音变得高亢D.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钟的材料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的频率改变【解析】选D.声音高亢是指声音的音调变高了,介质的传声效果好并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A错;世界上没有神,声音的高亢和神灵无关,C错;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时,钟的材料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的频率改变,声音变得高亢,D对;但不是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频率都变快,音调都变高,B错.7.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解析】选B.鼓面振动发声,而且声波能通过空气传递能量.鼓面的振动频率达不到20 000 Hz,不会产生超声波,更不会产生电磁波.故选B.8.(2010·成都中考)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解析】选A.图片A所示的实验是采用“实验推理法”说明真空不能传声,A正确;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错;图片C所示的实验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该实验表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C错;图片D中的蝙蝠是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的,D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题,每空2分,共28分)9.(2009·湛江中考)“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传到人耳的.【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由空气传入人耳.答案:振动空气10.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_____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瓷编钟振动产生的;不同材料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能根据音色分辨出不同的乐器.答案:振动音色11.(2009·恩施中考)如图,将一根长约30 cm的钢锯条紧压在桌面的边沿,使它长度的3/4伸出桌外.拨动它的顶端,可以观察到锯条在振动的同时发出声音.然后回缩一些,使它的1/2伸出桌外,再次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振动变快,并能感受到声音随之发生变化.类似实验再做几次,可以得出的与声音有关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实验观察现象,锯条越短,拨动时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答案: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或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或锯条越短,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或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有关,或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12.下列成语中涉及哪些声学知识:(1)隔墙有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耳熟能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闭目塞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是学科综合题,隔墙有耳、闭目塞耳是关于声音的传播;震耳欲聋、耳熟能详是关于声音的特性.答案:(1)固体可以传声(2)声音的响度大(3)每个人的音色不同(4)从人耳处阻断声音的传播13.我国古代的诗词中含有丰富的物理学知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声是通过______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听声音能知道是蝉还是鸟在鸣叫,是根据_______这一特征.漫步在树林中会觉得特别的安静,这是因为______.【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主要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中,如我们可听到各种鸟鸣声、动听的音乐等;因为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我们能区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因为声音在树林里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被阻断,故在树林中我们感觉特别的安静.答案:空气音色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14.(2009·茂名中考)小明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这歌声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洗,说明超声波具有_____.【解析】歌声妨碍了小良做作业,对小良来说是噪声;声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机械就是其重要应用.答案:噪声能量三、简答与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5.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可以从声的传播、声的利用上考虑.答案: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比在空气中少吗?声音在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传播的远吗?(任选其一)16.(2009·邵阳中考)能歌善舞的小丽同学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在弦张紧程度相同条件下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粗细有关.猜想二: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她通过实验予以验证.下表是她在实验时的记录.(1)如果小丽同学探究猜想一,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如果选用编号为D、E的琴弦,请问这位同学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选填“一”、“二”或“三”). (2)科学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A.设计和进行实验B.分析和论证C.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D.评估和交流你认为小丽同学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只填写代号). 【解析】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材料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想研究发声的音调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答案:(1)A、B 三(2)CABD四、计算题(10分)17.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 m,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发令员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为多少?五、综合实践题(10分)18.各广播电台的播音室,其环境要求比较严格:(1)外面的噪音不能传入室内;(2)室内不能有回音;(3)播音员身边的其他工作人员既不能影响播音员播音还得配合播音员工作.如果让你建造一座播音室,请用你学过的声学知识,说出你的设想和应采取的措施?【解析】播音室需要安静的环境,可以从控制噪声的角度考虑,和现实相联系,同学们看过电视上的播音室,工作人员和播音员可以通过电子屏相联系.答案:(1)将播音室建在僻静的环境中(2)外墙采用坚硬而且光滑的大理石修建,增强声音的反射能力,门窗采用双层玻璃,使外界的声音不能传入室内(3)室内采用吸音材料装修,地面铺设地毯,防止回声的产生(4)室内装有电子显示屏,便于工作人员和播音员交流初中物理试卷灿若寒星制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综合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明记录了同学们在参加北京市中考体育测试中的一些成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A ) A.1000 m跑的成绩为88 s B.引体向上1 min13个C.仰卧起坐1 min40次D.实心球投掷成绩12 m2.如图所示为测某圆柱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C )3.(2018·玉林)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B )A.“长征七号”B.“天宫二号”C.文昌航天发射场D.地球错误!错误!,第4题图)4.某大学两位研究者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C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5.如下图所示为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6.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为她在6月12日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频率,可以估测出( C )A.小李的身高大约为170 dmB.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 m/sC.当天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3000 mD.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 s7.(2017·河北)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8.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 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 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C ) A.90 km/h B.70 km/h C.72 km/h D.40 km/h9.测得一位同学的身高为1.6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 B.最后一位数字0没有意义C.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 D.测量中只要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10.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C )A.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3∶2B.在t=6 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2 m处C.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D.乙车的速度大小为10 m/s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B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1.35__c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我们说卡车静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卡车B.联合收割机C.地面D.地面上的庄稼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第5s时的速度为1m/s,则在前2s的速度是()A.0.5m/s B.0.4m/s C.1m/s D.2m/s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路程增大时,速度也增大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不变,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4.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 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B.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C.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测量错误造成的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C.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D.地球自转不属于机械运动6.并列在火车站的两列火车,突然甲车上的人发现乙车好象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B.甲车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D.甲乙两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前进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8.甲、乙两位同学在操场的平直跑道上作匀速直线跑步,他们同时经过MN线,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
图中分别作出了两人运动的s与t或v与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A.B.C.D.9.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B.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程第2s至第4s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10.如题图所示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队夺得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也创造中国男子冰上竞速项目在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武大靖加速滑动时,他的惯性增大B.武大靖转弯时,处于平衡状态C.在滑行的过程中,以冰面为参照物武大靖是运动的D.当武大靖静止站立在冰面上时,他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1.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一首,即“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12.如图所示,人用水平向左的力推讲台,没有推动,则这个过程中()A.人对讲台的推力小于讲台受到的摩擦力B.讲台受到的惯性大于推力C.讲台的运动需要很大的力来维持D.讲台桌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二、填空题1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结果用v1、v2表示).14.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3×105km/s,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经过大约2.56s接受到返回的信号,那么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_____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月球,由此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_____km;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就是16光年,“光年”是_____的单位(选填“时间”或“路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填空题1.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_______.若小萌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0min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___ _m。
2.小华乘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的。
如图所示的s-t图象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象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m/s,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m。
3.百米比赛中,记时员记时是以看见枪冒烟为准,而不是以听见枪声为准。
这是因为如果以枪声为准,由于声音传播较慢,当声音传播到记时员耳朵时,已经慢了一段时间,这样记录的时间就会比实际时间偏__________。
(填“大“或“小“)2题图 4题图 5题图4.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二、选择题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运动5s所通过的路程不同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6.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1.6mB.物理书的长度为26cmC.中学生百米跑平均速度为9.1m/sD.温暖舒适的气温为37℃7.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前4 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 m/sC.乙同学第4 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 m8.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9.如图所示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C.两物体在t=10 s时刻相遇D.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 m/s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三、实验题11.张刚同学在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含解析)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通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B.普通钟表的秒针转一周C.人步行10m所需时间D.看一场电影的时间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刻度尺放歪了造成了误差B.由于环境对仪器影响会造成测量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估读时偏大会造成误差3.2020年10月15日是神舟五号出征太空17周年,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出征太空,成为首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在“神舟五号”返航过程中,说“神舟五号”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神舟五号”B.地面C.杨利伟D.“神舟五号”飞船座椅4.放在火车行李架上固定的物品相对a,b,c,d中运动的有(a火车头,b车厢的座椅,c轨道旁的树木,d轨道旁的房屋)()A.a,c B.a、b C.b,c D.c,d5.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为4:3,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甲、乙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A.2:1B.1:2C.9:16D.16:96.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路程之比2:3,所用时间之比3:2,则速度之比是()A.1:1B.4:9C.9:4D.2:37.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C.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D.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8.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汶河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以单车为参照物,小杨是静止的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还是做的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9.夜里,在海洋的同一条航线上,甲、乙两船分别以5m/s和10m/s的速度相向而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把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B.运动的物体也可以选为参照物C.参照物是绝对不动的物体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2.以下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正常人的脉搏每秒跳70次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75cmC.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8sD.某同学的身高是1.67dm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2:9B.2:1C.9:2D.1:24.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无法确定D.和真实值一样5.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匀速行驶,它的运动的v−t图象应该是()A. B.C. D.6.用木制成的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的边长,如图,其中方法正确的()A. B. C. D.7.一艘龙舟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4m/s,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6m/s,则该龙舟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4m/sB.5m/sC.4.8m/sD.6m/s8.如图所示的工具可直接用于测量()A.长度B.时间C.质量D.体积9.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运动的B.“云不动”是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C.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10.“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携手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11.学习物理之后,我们会发现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考试常用的中性笔长度约为14dmB.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dmC.物理书从课桌掉到地面所用的时间约为5s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12.小云同学在一次测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A.3.2cmB.3.25cmC.3.3cmD.3.5cm13.关于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1s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5sC.升旗唱国歌用时约3minD.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10s二、填空题14.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________m/s,合________km/ℎ.15.乘坐电梯上行的乘客相对于电梯是________的,如果以电梯为参照物,则地面是________的.16.如图所示,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17.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27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km/ℎ,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18.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__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________.19.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20. 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两个错误之处:(1)________;(2)________.21.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硬币的直径为____cm,机械停表的读数为____s.22.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__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三、实验探究题23.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8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四、解答题24. 小王骑共享单车从家中出发到学校,再步行原路返回家中,其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求:(1)小王去学校时的速度为多少.(2)小王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5. 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做匀速运动需要4s时间,后一半路程也是匀速运动,速度为12m/s,若全程长为48m,求:(1)前半路程的速度?(2)后半路程所运动的时间?(3)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26.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和小亮同学探究体育健将小强同学100m赛跑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两人合作测得小强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100m赛跑的成绩是12.5s.求小强在100m赛跑过程中:(1)前6s内通过的路程;(2)后6.5s内的平均速度(保留到小数后一位);(3)全程的平均速度.27. 小豪同学上学时,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3m/s,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5m/s;放学回家时,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v3=4m/s,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v4=6m/s.求:(1)小豪同学上学时的平均速度v;(2)小豪同学上学所用时间与放学回家所用时间的比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3:BBABCDCBDCDBA二、填空题14.200,720即可求出飞机飞行的速解析:已知s=1000m,t=5s,根据速度公式v=st度,再根据m/s和km/ℎ之间的进率即可求出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成年人拇指指甲盖的宽度约为5mm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0.025mC.篮球篮板的高度约为290mmD.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0cm2.一架飞机在空中高速飞行,而小明却说飞机是静止的,这是因为小明选的参照物是()A.飞行员B.地面C.大山D.房屋3.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
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A.1mm B.1cm C.1m D.1km4.2022年2月15日下午,中国选手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冠。
比赛中,他在空中向前运动,如图所示,若认为苏翊鸣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场地的跳台B.现场的观众C.苏翊鸣的滑板D.天上的云朵5.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很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A.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往济南西站的运行时间为1.40hB.列车从济南西站驶往南京南站的路程是1025kmC.若列车从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为240km/h,则到达上海虹桥站的时刻为13∶30D.列车从北京南站到达南京南站平均速度是246km/h7.如图所示,是描述小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则下列关于该小车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小车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B.小车在第三个10s内运动了300mC.小车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车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8.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C.测量准确可以做到没有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错误造成的,因此可以避免的9.小华家的摆钟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每天快了2min,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A.换用一个较重的摆锤B.换用一个较轻的摆锤C.将摆锤下面的螺母向下调D.将摆锤下面的螺母向上调10.两辆列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2分)1.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速度约为5km/h D.脉搏正常跳动3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天空飘动的白云B.灯泡发光C.地球绕太阳转动D.流动的河水3.北京时间4月18日,在全国游泳冠军赛1500米自由泳决赛上,孙杨再次展示了自己的绝对实力,最终以15分04秒92 的成绩获得冠军,领先第二名的季新杰达到18秒14。
那么观众和裁判判断孙杨快慢的方法为()A.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B.观众: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C.观众: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D.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4.小明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从0~11s内,小明在做变速直线运动B.在第6s时,小明静止不动C.小明在0~11秒内步行平均速度是1m/sD.小明在0~4s内的步行平均速度与在8~11s内的步行平均速度相同5.我国古代的一部小说里写了这样一件事:某人说:“去年的一阵大风,把我家院内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墙外了。
”在学习了运动学的有关知识后,正确理解的是()A.作者写小说胡编的B.作者家的井被吹走了C.因为篱笆被吹走,所以以篱笆为参照物,井是运动的D.某人的话可能说反了6.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四个物体的闪光照片,下图中箭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其中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是()A.B.C.D.7.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8.P、Q两地相距4.8米,智能机器人甲从P地、乙地从Q地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质量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质量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2.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3.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作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4.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路边的树木B.走动的列车员C.停在车站上的另一列车D.列车车厢5.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 ()A.甲向西运动,乙向东运动B.甲向东运动,乙向西运动C.甲、乙都向东运动D.甲、乙都向西运动6.我们观看百米赛跑时,判断谁跑得快的根据是()A.速度的大小B.跑完相同的距离需要时间的多少C.在相同的时间内,跑过的距离的长短D.跑过相同的距离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A.可能运动B.一定运动C.可能静止D.以上结论都成立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是()A.2.5米/秒B.20米/秒C.5米/秒D.8米/秒9.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4米/秒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C.等于5米/秒D.大于5米/秒10.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 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符号表示.1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常用符号表示.13.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 cm和5.73 cm,则准确值是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4.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D1D2D3D41.63 cm 1.91 cm 1.89 cm 1.91 cm则球的直径应取cm.15.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16.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 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17.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果小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 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桥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为参照物.18.一列长100 m的火车,穿过500 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 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s.19.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路程是乙的2倍,乙运动的时间是甲的1.5倍,那么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20.2012年7月10日中国海军在南海实行实弹军演以彰显我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实力,军演中导弹追打一飞机,导弹的速度为830 m/s,飞机的速度为800 km/h,若导弹发射时,飞机离导弹发射处的距离为10千米,则从导弹发射到击落飞机只需秒.三、实验探究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两个错误之处.22.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拉直的细铜丝紧密缠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还缺少的步骤是:F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23.图甲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是1.00秒,1.92秒,2.82秒.(1)分析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方法1:v……方法2:v÷3=……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点即可).(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四、计算题(16分)24.以下表格是北京到上海D301次列车的时刻表.请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米每秒?(2)某次列车速度为120 km/h,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上海,那么从北京到上海此列车需要多长时间?车次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kmD301 1北京始发站21:35 0 0D301 2常州06:29 06:318 h54min1298D301 3上海07:39 终点站10 h4min1463【答案与解析】1.D[解析: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先把它换算成cm是17.25 cm,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是饮水杯的高度.故选D.]2.A[解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实际的长度会变小.用它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偏大.故选A.]3.D[解析: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所以选项A,B,C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D[解析:被研究的乘客是静止的,必须选择一个跟乘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作参照物.选择路边的树木、走动的列车员、停在车站上的另一列车任意一个作为参照物,乘客的位置都发生变化,乘客都是运动的.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乘客和车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选D.]5.D[解析:甲看到路边树木向东运动,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说明他向西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是以自己为参照物,他与甲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他与甲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运动.故选D.]6.C[解析:在百米赛跑中,运动员同时起跑,观众可以通过运动员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时间相等,路程越长,运动员跑得越快.故选C.]7.B[解析: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说明甲和乙的运动状态是完全相同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静止;当以丙为参照物时,甲是运动的,那么与甲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乙,选择丙为参照物时的运动状态与甲相同,即以丙为参照物乙也是运动的.故选B.]8.A[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不变的.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的平均速度是2.5 m/s,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还是2.5 m/s.故选A.]9.B[解析:∵v,∴s1=v1t1=3 m/s×2 s=6 m,s2=v2t2=5 m/s×3 s=15 m,s=s1+s2=6 m+15 m=21 m,物体的平均速度v4.2 m/s.故选B.]10.D[解析:由图像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像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由图像可知,在前2 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选项C是错误的;由图像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 m,而且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 s,所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为5 m/s,故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D.]11.米m[解析: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m.]12.秒s[解析: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s.]13.5.7 1 mm[解析:某物体的长度是5.72 cm和5.73 cm,则最后的0.02 cm和0.03 cm为估读值,5.7 cm 为准确值;倒数第二位的数字7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分度值单位,即分度值为1 mm.]14.1.90[解析:由图可知四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63 cm,1.91 cm,1.89 cm,1.91 cm.可知1.63 cm这个数据明显是错误的,故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1.90 cm.]15.相同静止[解析:“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两者之间必须相对静止,所以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16.列车行驶1秒通过的路程是15米[解析: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17.45汽车[解析:已知v=36 km/h=10 m/s,s=450 m,则t45 s;看到车外路灯后退是以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18.20[解析:火车运行速度:v=108 km/h=108× m/s=30 m/s,火车运行路程:s=L火车+L山洞=100 m+500 m=600 m,∵v,∴t20 s.]19.3∶1[解析:已知s甲∶s乙=2∶1,t甲∶t乙=1∶1.5=2∶3,根据v可得:.]20.16.4[解析:飞机的速度为800 km/h≈222 m/s,导弹距离飞机10 km=10000 m,设从导弹发射到击落飞机需要的时间为t,∵v,根据题意得v1·t=v2·t+s0,代入数值得 830 m/s×t=222 m/s×t+10000 m,解得t≈16.4 s.]21.(1)刻度尺没有放正;(2)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22.(1)A C 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2)DEBF[解析:正确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细铜丝在圆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些线圈的长度L,再用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细铜丝的直径d.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的步骤是:C,缺少的步骤F: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正确的实验步骤是:DEBF.]23.(1)不是(2)方法1(3)增大纸板角度(4)增加玻璃管的长度[解析:(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相同的路程(15 cm)内,所用的时间不相同,所以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的平均.方法1计算平均速度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正确;方法2是各段平均速度加起来除以3,那叫速度的平均,错误;(3)增大纸板角度,减少下滑时间,由速度公式v可知,在路程一定时,可以增大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4)乙实验的物体是自由下落,下落时间短,如果增长玻璃管的长度,可以增加下落时间,便于测量.]24.解:(1)由速度公式v≈40.37 m/s. (2)从北京到上海此列车需要的时间t1≈12.2 h.。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A.小时B.分钟C.秒D.米【答案】C【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还有h、min等,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cm、5.36cm、5.34cm、5.45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A.5.36cm B.5.35cm C.5.356cm D.5.3567cm【答案】A【详解】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cm、5.36cm、5.34cm、5.45cm,这四个值中5.45cm与其它三个值偏差较大,这不是读数误差造成的,而是读数错误,即该数据错误,应去掉;所以木块的长度L=5.37cm 5.36cm 5.34cm3++≈5.36cm故选A。
3、图为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后讨论交流的情景,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眼睛不可能精准读数,所以估读没有必要B.使用精密仪器、科学原理,仔细测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测铅笔长度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测量时多估读几位数可以减小误差【答案】C【详解】A.为了减小误差,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是有必要的,故A错误;B.误差不能被避免,只能尽可能的减小,使用精密仪器、科学原理,仔细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C.测铅笔长度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是可以减小由于测量次数少导致的误差过大的现象出现,故C正确;D.为了减小误差,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多估读几位数并没有实际意义,故D错误。
故选C。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答案】B【详解】A.测量物体长度时,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不能倾斜造成读数错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的始端一般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故B错误,符合题意;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造成读数错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个正确的物理测量值,必须包括数值和单位,测量完毕后,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14 mm B.145 mm C.500 mm D.50.0 mm2.如图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你认为正确的是()A B C D3.我国“辽宁舰”航母编队已形成体系作战能力.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下列哪个物体相对于“辽宁舰”静止()A.海岛B.弹射出去的战斗机C.远离中的护卫舰D.站立在甲板上的水兵4.当人们坐在奔驰向前的动车上时,以车窗为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窗外的树木是向前运动的B.路面是静止的C.行李架上的行李是静止的D.坐在座位上的乘客是运动的5.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50 cm=12.50×10-2 m=0.125 mB.12.50 cm=12.50 cm×10-2 m=0.125 mC.12.50 cm=12.50÷102 m=0.125 mD.12.50 cm=12.50×10-2 cm=0.125 m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2.63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4 cm B.2.357 cm C.2.35 cm D.2.36 cm7.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B.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得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 .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8.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st 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D .以上说法都不对9.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4 s 内通过20 m 的距离,那么,它在前2 s 内速度一定是( )A .5 m/sB .10 m/sC .80 m/sD .无法确定 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 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 .t 1~t 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 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 .t 2~t 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 .0~t 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一句是以 为参照物,后一句又是以 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要保持 . 12.如图所示,“40”表示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 min.13.双休日随父母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李晓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从表中可知该车匀速行驶的路程为 ,那么这段时间为 h.14.一辆火车的运动速度是72 km/h;燕子飞行速度可达48 m/s.燕子比火车运动得(选填“快”或“慢”);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15.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 m/s,人急行横过8 m宽的马路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s.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10 m/s,则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m 处开始穿越马路.16.下表是K8380次列车从连云港东开往徐州的运行时刻表.则该次列车从连云港东到徐州的平均速度是km/h.连徐高铁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如果按照列车300 km/h的速度估算,从东海县到新沂至少需要min.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1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18.如图是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图片,其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图中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手表的显示时刻.(图1)(图2)(1)该实验根据的公式是.(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3)据图中信息,s AB=cm,t BC=s,v AC=m/s,v AB=m/s,图2中能够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测到的AC段速度偏(选填“大”或“小”).(5)观察图指出实验中不足之处:.(6)如果小明在斜面中点处放一金属片,用停表记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至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AB,并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s AB;然后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BC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s BC;用测得的数据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小明发现v AB =v BC,于是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做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妥当吗?.为什么?.四、计算题(共6分)19.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郑州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0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53分.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少?(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郑州需要多长时间?五、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6分)20.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据公安部门统计,车辆行驶过程中,停车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过程,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等部分数据.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两行数据可知:=+制动距离;并填写表中空缺的两个数据,完成表格.(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汽车行驶速度越大,停车距离(选填“越长”或“越短”),所以超速行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3)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变,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第一单元检测题答案二、填空题11、青山 竹排 相对静止12、从此地到西大桥限速40 km/h 12 13、80 km/h 40 km 0.5 14、快 9∶10 甲 15、4 40 16、66 8 三、实验题17、B 3.40 247.518.v =st 小 3.70 1 0.028 0.0185 C 大 图中停止的位置未加金属片,不利于测量时间不妥当 小车从顶端到中点时已有速度,所以若在中点由静止释放小车测量时间是不妥当的 四、计算题19、解:(1)轿车从A 地到B 地所用时间: t =10:53-10:05=48 min =4860h =0.8 h ;(2)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路程:s =120 km -40 km =80 km ,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速度:v =s t =80 km0.8 h =100km/h ;(3)由v =s t 可得从B 地到达郑州的时间:t′=s′v =40 km100 km/h=0.4 h.答:(1)轿车从A 地到B 地用时0.8 h ;(2)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速度为100 km/h ;(3)从B 地到达郑州需要0.4 h.五、综合能力题20、长 反应距离 越长 停车距离。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卷测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1mB. 一个鸡蛋的长度约为5cmC. 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时间约15minD. 家用液晶电视的面积约2dm2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江水东流B. 星光闪闪C. 波涛滚滚D. 春风拂面3、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C. 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D.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4、《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爬行时,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爬行时,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当乌龟驮着兔子在水中游泳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D.当乌龟驮着兔子在水中游泳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静止的5、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6、下列关于测量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B.对同一物体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只要有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7、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 B.山 C.河岸 D.山上的树木8、一列火车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一旅客在20 m长的车厢内以1m/s的速度行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车厢的前面走到车厢的后面需要的时间为1.25sB.从车厢的前面走到车厢的后面需要的时间为20sC.从车厢的后面走到车厢的前面需要的时间为1.25sD.从车厢的后面走到车厢的前面需要的时间为1.43s9、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D、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10、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图甲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篮球场上奔跑的运动员,相对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在4×100m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
A卷( 100分45分钟)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27分)
1 、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声音要靠传播,空间站上两个宇航员只能通过无
线电交谈,是因为。
2 、15o 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m/s。
人在岸边走过时,会吓跑水中的鱼,说
明,月球上“死寂无声”是因为。
3 、某种苍蝇在飞行时4s内翅膀振动1400次,则频率是,而蝴蝶的振动频率是8Hz,
即它每秒振动次,人类能听到的是发出的声音。
4 、声音的反射形成,我们经常利用来测量海的深度。
5 、声音可以通过和两种途径传入耳内。
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
叫,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
6 、声音的强弱叫做,其大小是由振幅决定的,敲鼓时,用力越大,声音越响就是因
为。
7 、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机屏幕上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音量关小”的字,从环境保护的角度
分析,这是从,从乐音角度分析,这是减小。
8 、“高声呼叫”反映了声音的很大, “声音低沉”反映了声音的很低;“买西瓜
时,拍拍西瓜就知道瓜的好坏”是依据声音的。
9 、制噪声有三种途径,下面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哪一类:
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这是;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这是。
10、医生通过听珍了解病人的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利用声传递,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结
石是利用声传递。
二、选择题:(10×3=30分)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声源向四处传播的
B、物体振动也不一定能发出声音
C、声音借助物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D、用录音机放音乐磁带不会产生噪声
12、下面不能传声的是()
A、空气
B、水
C、石块
D、真空
13、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没有传播介质
14、一般来说,大会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
A、增强声音的响度
B、减弱声波的反射
C、利用回声增强原声
D、降低声波的传播速度
15、频率为100Hz的声音()
A、每分钟振动100次。
B、人耳听不见。
C、响度比10Hz的一定大。
D、以上都不对。
16、“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都不是
17、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范围的声音。
18、下列不属于乐音的特征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9、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
A、50dB
B、70dB
C、90dB
D、110dB
20、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分贝数是60,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
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分贝数是30,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甲发声体一定距离仪器远。
B、乙发声体一定距离仪器近。
C、甲发声体可能距离仪器远。
D、乙发声体可能距离仪器近。
三、分析现象,解释原因。
(10分)
21、学校乐队的鼓手,在敲鼓的时候,为什么用力越大,声音越响。
(5分)
22、198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其中第七条规
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有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力。
”第三十五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和在室内开展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
”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哪些?列举二种。
噪声危害极大,就你学校主要噪声,提出减弱噪声的三种方法。
(5分)
四、实验探究题(想一想,做一做,4×5=20分)
23、请你设计一个方法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4、给你一把钢尺,请你用它做两个有关声现象的实验,简要说明每个实验的做法。
25、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根据
这一现象,你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五、计算题:(2×3=6分)
26 、一物体振动的频率是25Hz,那么它在两分钟振动了多少次?
27 、对着远处的大山喊一声,2秒后听到了回声,人与山的距离是多少?
28 、小明想估测出雷电发生处离他的位置有多远。
当他看到闪电的同时开始计时,经3s听到雷
声,那雷电发生处离小明有多远?
六、应用举例
29、举几个利用声音的例子,一个得1分,同一类型只算一个。
(4分)
七、阅读材料(8分)
响度与共鸣箱
30、打开一台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或滴嗒作响的小闹钟),先让它在地面上唱歌,
再让它“站”在空木盒或空纸盒上唱歌,你比较一下,后者的歌声常常比前者更。
根据上面的实践,现在我知道了,加个空盒会增加声音的。
这个空盒子也叫“共鸣箱”。
31、北京的恭亲王府是军机大臣和珅的宅邸,里面有一绝:他的戏楼里没有扩音器,声音效果却
出奇的好,其秘诀是和珅在戏台之下埋入了九口大缸。
(1)你知道埋九口大缸有什么道理吗?
(2)说说看,你所知道的哪些乐器都有共鸣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振动,介质,太空是真空的 2、340,水能传播声音,月球上是真空的 3、350Hz,8,苍蝇 4、回声,回声 5、空气传导,骨传导,超声波,次声波 6、响度,鼓膜振幅大 7、声源处减小噪声,响度 8、响度,音调,音色 9、声源处减小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人耳处减小噪声 10、信息,能量。
二、选择题 11、D 12、D 13、B 14、B 15、D 16、A 17、A 18、D 19、B 20、C、D
三、分析现象,解释原因21、用力敲鼓,鼓膜振幅大,所以声音响。
22同学上课的大声说话干扰上课,乱打桌子、椅子的声音。
声源处减小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人耳处减小噪声四、实验探究题 23、、一人在大喊一声的同时,举旗示意计时,另一人见举旗就开始计时,听到声音就停止计时;C、根据v = s /t 算出声速。
24、(1)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拨动钢尺振动快慢不同。
(2)说明钢尺能传递声音:用针尖轻轻地刮钢尺的一头,刮钢尺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
另一位同学在钢尺的另一头,把耳朵紧贴钢尺,却能听到他拍来的“电报”。
25、空气能传递声音吗?
五、计算题 26、3000次 27、340 m 28、1020 m
六、应用举例 29、利用回声测距离,医生利用声音判断疾病,利用声的能量去人体结石,利用音乐捕鱼。
七、阅读材料30、大,响度 31、(1)让声音在大缸中共鸣,以增大响度。
(2)二胡、小提琴、吉它等。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