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在初中音乐中探索合唱教学
浅谈在初中音乐中探索合唱教学【摘要】音乐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蕴含着对艺术美的无尽追求和尽善向往。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部分,如何将合唱教学开展得更加活跃,有效、富有内涵和品味,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提出了三点建议和策略,以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36-0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经指出,集体生活为学生将自我推向社会提供了道路和力量源泉,是学生身心发展所必需的。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合唱这一独特的艺术教学活动,可以有力地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精神品味,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不缺乏风格各异、题材不一的合唱歌曲,很适合初中学生合唱,同时也深受他们喜欢,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合唱教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有的将合唱改成齐唱,有的只对一个声部进行教唱,甚至有的干脆就不教。
究其原因,可能很多,但挖掘深层缘由,笔者认为除了某些教学环境限制的客观原因外,更多的是音乐教学者对合唱教学缺乏科学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进而对合唱教学缺少研究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致使得合唱教学难以展开。
对此,下面就对在初中音乐中如何开展合唱教学展开探讨。
1、紧扣音乐教学内容和合唱教学目标。
强化教学基本功音乐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实体材质,合唱教学目标是合唱课堂教学的靶向,两者对于成功开展合唱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合唱教学,必须关注基础,搞好基本功,对此必须注意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确实加强音准和节奏的训练。
节奏不统一必然导致合唱的失败,音高不准确,合唱将难以进行。
因此,必须强化音准和节奏这两个合唱基础,为合唱艺术生命力提供活水源头,系统、严格、科学、扎实地开展训练。
二是加强发声方法与气息控制的训练和探索。
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
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
合唱是音乐课堂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合唱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从声乐训练、节奏训练、表情和动作训练以及团队合作训练等方面谈谈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
声乐训练是合唱教学的重点之一。
在合唱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音准和音色的调节等基本声乐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通过声音练习、唱名练习和音阶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发声技巧,提高音准和音色的准确度。
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唱出丰富的表现力和情感,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表情和动作训练也是合唱教学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合唱表演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可以增添音乐作品的魅力和感染力。
教师可以通过身体语言教学、表情动作配合音乐的训练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演方式,使他们在表演时能够自然、舒展、生动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
团队合作训练也是合唱教学的重中之重。
在合唱表演中,学生需要和其他成员密切合作,互相协调,共同完成一首音乐作品的演出。
教师可以通过合唱排练、团队游戏和集体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从而提高整个合唱团的整体表现水平。
初中合唱歌教案
初中合唱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唱的概念,感受合唱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3. 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合唱基础知识:合唱的定义、合唱的分类、合唱的声部组成。
2. 合唱技巧:发声方法、呼吸技巧、音准控制、和声感知。
3. 合唱曲目:选择适合初中生演唱的合唱曲目,如《同一首歌》、《歌唱祖国》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合唱的概念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唱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合唱的定义、分类和声部组成,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知识。
3. 合唱技巧训练:(1)发声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如气息控制、共鸣等。
(2)呼吸技巧:教师讲解呼吸的重要性,教授合适的呼吸技巧。
(3)音准控制:教师通过音阶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音准。
(4)和声感知: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和声,培养学生的和声意识。
4. 合唱曲目学习:(1)教师挑选适合初中生演唱的合唱曲目,如《同一首歌》、《歌唱祖国》等。
(2)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随演唱,掌握歌曲旋律。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声部和谐、音量平衡。
5. 课堂展示:学生进行合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合唱曲目,加强合唱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合唱水平的提高: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合唱比赛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合唱水平。
2. 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互动、合唱曲目学习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通过课堂合唱练习、课后合唱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合唱水平。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唱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初中音乐学科教学的案例分析
初中音乐学科教学的案例分析音乐教育在初中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以一个音乐学科教学的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案例一:合唱团的创设和指导在某初中,音乐老师创设了一个合唱团,并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和表演。
通过合唱团的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
首先,音乐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合唱团的招生宣传,并开展选拔活动。
在选拔过程中,老师注重考察学生的音感、节奏感和表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经过选拔,合适的学生被选进合唱团。
其次,音乐老师制定了详细的合唱团训练计划,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了个性化的训练目标。
例如,对于一些音准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唱准音阶、练习和声等方式进行训练;对于一些节奏感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鼓点练习、节奏打击乐器等方式进行训练。
通过持续的训练,学生们的演唱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音乐老师还组织了定期的合唱团排练和公演。
在排练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唱技巧的训练和歌曲的解析,提高学生们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理解能力。
在公演过程中,老师注重演唱技巧、舞台礼仪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
通过合唱团的创设和指导,音乐教学在初中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生们在音乐表演方面不断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结论:通过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音乐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音乐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音乐训练。
其次,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合唱团、乐团等形式,积极开展音乐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最后,音乐教学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训练计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初中音乐教师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合唱曲目
初中音乐教师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合唱曲目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唱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合唱曲目是一项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合唱曲目的方法和策略,帮助音乐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了解学生群体在选择合唱曲目之前,初中音乐教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群体。
这包括学生的音乐水平、声部配置和音域状况等。
了解学生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曲目。
例如,如果学生整体音域较为狭窄,那么应该选择音域相对较宽的曲目,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声部。
二、选择曲目风格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应该选择简洁明快、易于理解的曲目风格。
一些通俗的流行歌曲或童谣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易于教学。
另外,选择一些旋律优美、充满活力的曲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三、考虑文化背景在选择合唱曲目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或传统曲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国的音乐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国际知名的合唱曲目,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的音乐,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四、适应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选择合唱曲目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因此,在选择合唱曲目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音准感和合作意识。
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不同难度层次的曲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合唱中来。
五、注重曲目教学的系统性选择合唱曲目后,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注重曲目教学的系统性。
可以从歌曲的整体结构、旋律、和声和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曲目。
同时,要进行细致的声乐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和合唱技巧。
此外,定期进行合唱排练,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演唱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合唱的质量。
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技巧分析
探索篇•方法展示现如今,大部分初中音乐课堂还处于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状态中,全程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而音乐教师的教学也只是讲解一些音乐知识以及一些音乐理论,以及教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内容较为枯燥,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教学效率自然十分低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效果,就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加强课程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音乐学习中,学习效率自然大大加强。
除此之外,音乐老师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辅助合唱教学的进行。
比如在课堂上使用柯尔文手势,这种具有强烈表演效果的手势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的,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或者使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通过在多媒体上播放不同的两首歌曲,让学生倾听分辨两首歌曲的不同音色,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在提升了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听音能力[1]。
一、讲合唱谱简单化相比较城市而言,一些乡镇地区的学生的音乐素养不够,学习音乐教材上面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还有一些困难,对于这种并不少见的情况,音乐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对于音乐素养不够的学生,将学习内容的难度适量调低。
例如:只在结尾处出现和声的变化,慢慢加入简单的二声部,由浅入深,找到适合孩子的二声部。
这样就不会因为内容过于晦涩难懂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大幅度下降的事情发生了,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对歌曲进行解析在合唱教学课堂中,老师在教导学生练习合唱的同时,需要对学生合唱的歌曲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根据讲解的内容来制定教学方法。
对于合唱曲目的分析讲解,除了歌曲的曲调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是合唱曲目的合唱声部部分,这一块教师要为学生进行重点解析。
声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主调性,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突出合唱歌曲的主旋律,所以就需要用低声部来进行衬托。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的策略探究
- 36 -2024年 第2期当今我国基础教育层面的课程改革已全面进入了新时代。
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是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积极创设条件开展全员参与的班级合唱。
”这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进行班级合唱教学提供了行动指南,教师可以以班级整体为单位进行合唱教学,尝试运用多样、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听觉感知能力和合唱能力。
班级合唱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全员参与的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及合作、协调能力,推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在增强团队意识、彰显班级精神面貌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音乐班级合唱教学较之于合唱团的教学难度更大。
因为班级合唱是以自然班级整体为单位进行的合唱教学,每一个自然班级中的学生并非是经过合唱选拔而组合起来的,所以就会出现学生的音乐素养、演唱技能和学习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从而导致班级合唱教学的难度也更高。
据调查,现在初中班级合唱存在普及率较低、学生对班级合唱兴趣不高、合唱配合度低等问题。
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使班级合唱教学高效开展,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为此做了一些研究,探究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合唱兴趣的策略兴趣是发动机、助推器,是一切动力的源泉。
兴趣的助力推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一个人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提升学习质量。
(一)欣赏经典,培养兴趣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教师可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适合同龄人演唱的优秀合唱作品供学生欣赏。
如厦门六中、二中合唱团演唱的曲目《稻香》《夜空中最亮的星》《如愿》等。
这些歌曲是学生最熟悉、最喜欢、最贴近生活的,因而最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合唱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初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进行浅谈。
一、合唱教学的必要性1. 促进音乐素养的形成。
学生在参与合唱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还可以了解合唱的声部和音色。
通过学习和实践,他们可以逐步形成对音乐的认知和感受,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合唱需要各个声部协调配合,唱出和谐的音乐。
学生在学习合唱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部分,还要考虑整个团队的表现,需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通过合唱表演,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3. 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参与合唱表演,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并对音乐产生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在演唱中,学生要充分理解歌曲的情感,并在演唱中表达出来,培养其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提高审美情趣。
1. 基础练习。
首先,学生需要进行基础练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通过对声音、发音和音准等方面的练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唱歌习惯,能够更好地演唱合唱曲。
2. 歌曲学习。
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唱的歌曲,并分配相应的声部,进行合唱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声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整体的和谐效果。
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情感的表达,使学生对歌曲产生共鸣并能够深情演唱。
3. 合唱排练。
将所有声部的学生集合起来进行合唱排练,培养学生的整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排练时要注重细节,如音准、节奏、声部的平衡等,以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排练时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表演元素,提高表演的吸引力和效果。
三、合唱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 歌曲选择。
歌曲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要符合教学纲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
2. 歌曲难度。
初中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在选择歌曲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歌曲,防止过于难易不一的问题。
初中合唱 教案 音乐
初中合唱教案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2. 通过合唱训练,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呼吸控制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合唱基本概念:合唱的定义、合唱的类型、合唱的声部划分等。
2. 合唱技巧: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协调、声音融合等。
3. 合唱曲目:选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合唱曲目,如中外名曲、校园歌曲等。
4. 合唱排练:分组练习、合练、声乐辅导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合唱曲目、教学器材等。
2. 课堂导入:介绍合唱的基本概念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3. 理论知识:讲解合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合唱要点。
4. 实践训练:分组练习合唱曲目,教师指导并进行声乐辅导。
5. 合练:将各组学生汇集在一起,进行整体合练,提高合唱效果。
6. 课堂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鼓励进步学生,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合唱水平的提高:通过定期举办合唱比赛,检验学生的合唱水平。
2. 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表现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情况。
3.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参与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信心等综合素质。
五、教学策略1.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2. 寓教于乐:将合唱教学与游戏、表演等形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提问、分享心得等,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4. 家园合作: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同时,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呼吸控制能力和音乐表现力,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初中音乐高级阶段的合唱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高级阶段的合唱教学方法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演唱形式,在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对于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初中音乐高级阶段的合唱教学方法。
I. 合唱曲目选择合唱曲目的选择是合唱教学的基础。
在进入高级阶段后,应选择曲调复杂、技巧要求较高的合唱作品,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唱技巧。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理解音乐的深度,教师可以选择带有丰富情感表达和富有艺术性的曲目。
II. 声部分配和排练为了达到良好的合唱效果,声部分配是关键。
合唱教学中常用的声部有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和女低音。
根据学生的音域和发声情况,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合适的声部给学生。
在分配声部后,进行声部排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排练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强调声部的独立性和和声效果,通过集中训练每个声部的技巧和表达能力来提升整体合唱效果。
III. 合唱技巧训练在高级阶段的合唱教学中,合唱技巧的训练变得更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合唱技巧训练方法:1. 同音练习:为了让学生统一音色和气息掌握,可以采用同音练习的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按照同一音高一起发声,直到学生能够明显感受到统一的音色和气息。
2. 连音练习:合唱中的连音能够使音乐流畅而连贯,因此连音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音程较大的音符进行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连音。
3. 和声训练:和声是合唱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和声基础知识、进行和声分析和演唱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和声表达能力。
4. 腔调训练:腔调是合唱表演中的重要技巧之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或声乐演唱家的腔调,通过模仿提高学生的腔调表达能力。
IV. 舞台表演和演唱技巧合唱不仅仅是声音的组合,舞台表演和演唱技巧对于一个成功的合唱表演同样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训练学生的舞台表演和演唱技巧:1. 舞台排练:合唱表演需要学生在舞台上的整体协调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舞台排练,提高学生在舞台上的表演能力和协作能力。
初中班级合唱教学面临的困难解析与对策探究
初中#贻&'学234口王常高丽萍合唱教学是初中阶段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合唱学习能够带给学生旋律美、和声美和情感美的体验,能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和意志力,还能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帮助学生培养高尚情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重力强合教学,学生感声部音乐的力,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合作能力。
”中7至9年学生的具体要是:能够自、有感情演唱=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感合唱的力。
学习的,能的起、、情出正确的。
”“能够分的与,的音乐情与意=能够自、他人集体的演作。
”2初中合教学的出发,初中合教学的有初=一、我国初中班级合唱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初中合教学初中学校的,重于音乐素养、审美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初中校合团是经学校,有的合唱能力的、音乐素养的学生组成的中学合团体,重合唱团体的高=是于初中合唱团和初中校合唱在人组成、培养标的初中合唱教学和初中校合唱团初中学校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教学的提出的要。
初中合教学在中,有的学生是没有经的,在初中合唱学习时学生之间难免会存在很,合的要是要达到声音的和谐、、协=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合教学的程中就会遇到很,那通常会有哪些困难呢?1.班级当中部分学生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足在初中班级合唱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同学会出现跑调、喊着唱、唱不齐、没有声部概念、不会演唱中的情感和强弱处理等问题。
班级合唱是一个整体,如果这部分同学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不及时解决,班级合唱团的整体水平就难以提高,教师教学的进度也就难以推进,久而久之这部分同学的问题还有可能会影响到班级合唱团中合唱能力较好的那部分同学,导致班级合唱水平越练越差导致整个级■级合唱演唱的M2.班级合唱教学中个别辅导难以实现一个级的学在演唱水平上难会有差异,那一部分合唱水平较低的同学又恰恰是更加需教师花时力导的在级的整体练中,教师是可以花的时解决这部分同学的演唱问题,是整体教学是以体、部分辅,而这一部分同学个身上所存在的不又有差异,这以能师在时一一分这学身上所存在的进的导可是在中,初中教师个班级的教学,的教学可能还会有的,这教师的时就不,加上需要进导的同学可能是一个,这就教师个演唱水平较低的学进一一的导现3.学生处于变D期不利于初中班级合唱教学的开展初中学是12-15,这个学处的声处在声的学声较、声易疲,唱高声,声的影响更加初中班级合唱团中学处声声声部以及高低音声部声部平,班级所演唱的合唱的风格与容、所表达的情感、整体的、的难度等方面都会产一定程度的限制。
初中三年级音乐教案合唱与合奏的基本技巧
初中三年级音乐教案合唱与合奏的基本技巧音乐教案:初中三年级合唱与合奏的基本技巧引言: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个体和集体的创造力。
合唱与合奏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综合素养。
本教案旨在介绍初中三年级学生合唱与合奏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音乐活动,提升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一、合唱的基本技巧合唱是多人共同演唱一首乐曲,要求学生在声音、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统一。
下面是初中三年级合唱的基本技巧:1. 声音控制:合唱时,学生应注重呼吸控制和喉咙放松,保持稳定的气息,并注意音量的统一。
指导老师可以通过练习发声、唱各个音级的音阶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发声技巧。
2. 节奏感:学生在合唱中要能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与合唱团的其他成员保持同步。
指导老师可以利用节奏练习、打击乐保持节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3. 和声技巧:合唱中,学生可能需要演唱不同的声部,如高音、中音、低音等。
指导老师可以通过教授简单的和声知识,让学生理解和声的概念,并进行合唱分声部的练习。
4. 表达力:合唱不仅需要准确的音准和节奏,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声音表达出乐曲中的情感。
指导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倾听乐曲中的细微情感变化,并指导他们在合唱中加以表现。
二、合奏的基本技巧合奏是多种乐器同时演奏一首乐曲,要求学生在音高、节奏、配合等方面进行协作。
下面是初中三年级合奏的基本技巧:1. 演奏技巧:学生在合奏中应熟悉自己所演奏的乐器,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吹奏技巧或按键技巧。
指导老师可以通过练习基本的音阶、琴键指法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2. 合奏配合:合奏中,学生需要与其他乐器的演奏保持一致,确保音乐的整体协调。
指导老师可以通过练习团队合作、跟随节奏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合奏配合能力。
3. 表演技巧:合奏不仅是演奏技巧的展示,也需要学生通过音乐造型、舞台表演等方式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浅析班级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浅析班级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班级合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形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演唱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本文将从浅析班级合唱的意义、班级合唱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开展班级合唱活动等三个方面来谈论班级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一、浅析班级合唱的意义班级合唱是指由同一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合唱,通常在音乐课或者学校的文艺活动中进行演出。
班级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班级合唱可以让学生接触不同种类的音乐作品,学习不同的唱法和演唱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水平。
通过合唱活动,学生们有机会学唱不同风格和难度的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音乐情感,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班级合唱需要学生们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形成和谐的声乐表现。
学生们在合唱中会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协调自己的节奏,相互配合完成和谐的表演。
通过合唱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通过班级合唱的演出,学生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表现力,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在合唱中,学生们要学会舞台表现,感情表达,树立正确的舞台自信心和自我形象。
4.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合唱中,整个班级会因为演出的成功而感到自豪,并因此而建立对集体的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
这有助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合作观念,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班级合唱对学生的影响班级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唱能力,还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
班级合唱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思维、创造性和艺术表现力等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如何开展班级合唱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班级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和教师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开展班级合唱活动:1. 选择适合的曲目学校和教师们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合唱曲目。
新时期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解析
新时期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解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授合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合唱是一种具有集体性的音乐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合唱不仅仅是简单的歌唱,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进去。
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新时期初中音乐课堂中教授合唱,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一、基本教学原则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性的音乐形式,需要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个性和集体性的统一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要强调集体性。
在学生学习合唱时,不仅要注重整体效果,更要注意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体现。
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编排,让课程更具有个性和特色。
2.音乐性、艺术性和情感的统一合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应注重音乐性,艺术性和情感的统一。
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魅力,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锻炼学生的艺术感觉。
3.重视声音的质量在唱歌时,声音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合唱需要多个声部协同发声,要注意整体声音的平衡和协调,在音乐和声部的和谐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声音方面有所提高,注意发声技巧和音质的优化。
二、合唱教学策略1.声部分开教学在合唱教学中,分部练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把学生分成高音、中音和低音三个部分,分别进行练习。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音域范围,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根据不同声部的需要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授《明月几时有》时,可以先分部练习。
高音部分主要练习高音的延长和发声技巧;中音部分主要练习音准和节奏感;低音部分主要练习低音的润滑和发力。
通过分部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状态,同时也可以让合唱效果更加协调和平衡。
2.强调合唱团队意识合唱需要多个声部协作发声,因此,在合唱教学中,要求学生加强团队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初中音乐“班级合唱团”教学研究
初中音乐“班级合唱团”教学研究摘要:班级合唱是指以班级为单位,以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作为前提,与相关的教材内容结合,在课堂上进行学生合唱教学和训练的活动。
初中音乐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也是班级合唱,班级合唱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有助于合唱能力和合唱兴趣的提高。
班级合唱对学生合作意识、专注能力以及聆听习惯的培养也有一定的效果。
故此,研究班级合唱的有效性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班级合唱团;提升素养;教学策略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就是歌曲演唱。
并要求对合唱加强教学和重视,让学生在得到与他人合作演出经验的同时,体会感受属于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
教师应该在班级合唱教学中,结合相关的教材进行合唱教学和合唱训练。
在实践教学中,笔者通过对合唱教学策略的探究,有效开展了班级合唱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发展作用。
一、通过识谱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合唱教学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容易被忽略,因为学生的音乐素养稍有欠缺。
但是,合唱歌曲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开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初中音乐教学的合唱教学也变得更加重要。
例如,在七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材的人教版本中,一共有八首歌曲,有两首合唱歌曲包含其中,合唱歌曲的比例为25%。
但是在九年级第一学期的音乐教材中,一共有六首歌曲,有三首合唱歌曲包含其中,合唱歌曲的比例为50%。
对此,我开始探索初一年级的班级合唱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调查每一个学生的音乐素养,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为了做到合唱教学有目的性的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为不同班级制定了适应各自情况的教学计划。
在调查表中,可以发现初一年级的学生有较低的音乐素养,其中不会简谱的学生占很大比例。
针对这种情况,在担任初一年级的音乐老师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首先进行了识谱教学,识谱教学完成之后才开展合唱教学,为了班级合唱教学的更好开展,必须将音乐识谱能力的提升放到首位。
二、多样性的教学,激发学生合唱兴趣提升了学生音乐识谱能力之后,就需要思考如何带动学生在合唱教学课堂上的兴趣。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
合唱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声乐水平。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重要性。
合唱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合唱是一项集体表演形式,要求合唱团的成员们协同合作,互相配合。
在合唱教学中,学生们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与他人相互协调,达到整体的和谐。
通过这种合作,学生们能够培养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合唱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合唱教学中,学生们需要学习和掌握不同的音乐曲式和节奏,理解并演唱出作曲家的意图和要求。
通过对合唱曲目的学习,学生们能够锻炼自己的音乐耳朵,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参与合唱表演中,学生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情感和美感,提高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合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
合唱表演通常是在舞台上进行的,学生们需要面对观众,展示自己的歌唱和表演技巧。
在合唱教学中,学生们会不断地进行排练和演出,通过舞台表演的实践,他们能够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随着舞台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在表演中更加从容自信,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艺术情操和审美素养。
合唱教学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合唱教学,学生们能够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声乐水平,同时也能够增强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
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合唱曲目,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潜力,使他们在音乐的世界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浅析班级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浅析班级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班级合唱是初中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唱,学
生可以培养音乐素养,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增强情感表达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班级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进行浅析。
班级合唱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合唱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唱
歌的技巧和表现力,还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形式、结构、风
格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参与合唱,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提高音乐鉴赏和
欣赏能力,培养音乐情感和审美情趣,增强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从而提高音乐素养。
班级合唱是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良好途径。
在合唱过程中,学生需要和其他同学
合作,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互相配合,统一动作、节奏和音准,团结一致,才能演绎出一首完美的合唱作品。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集体
荣誉感和责任感,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辱意识,使学生懂得了在集体中个人的重要性和价值,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
团队合作意识。
班级合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合唱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还可
以舒缓压力,增加快乐,促进身心健康。
在合唱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歌唱来调节情绪,
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增强心理健康。
合唱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肺活量和心肺功能,提高身
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
可以说班级合唱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声部合唱训练方法探究——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为例
二声部合唱训练方法探究——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为例摘要: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有效合唱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渗透,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能力。
在这其中二声部合唱的训练,是初中阶段音乐课堂上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合唱过程中所具有的音律美,提高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
本文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深入开展初中音乐课堂二声部合唱教学训练方法的探究,希望能够找到正确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二声部合唱的学习效果,为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二声部;合唱;训练方法;初中;音乐课堂在初中阶段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二声部这一部分的合唱教学内容是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比较关键组成的部分,更是学生音乐艺术素养提升的关键手段。
通过二声部的合唱,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对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有所掌握,也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经验和技巧。
因此,教师需要找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够结合二声部合唱的有效训练,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实现初中阶段学生合唱水平的大提升。
一、初中音乐课堂二声部合唱教学现状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强调:“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通过学生良好唱歌习惯的形成,能够使学生在演唱每一首歌曲时更具自信,更有感情,也能够逐步积累合唱的经验,从而感受合唱这门艺术所具有的魅力。
结合当前初中阶段音乐课堂教学的情况能够看出,二声部演唱一直以来都是初中学生的短板和弱项。
主要成因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关注的仅仅是音符、旋律、节奏等基础内容的渗透,并没有详细的对声部进行划分,甚至很多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了解什么是声部;在演唱的过程中也没有融入到这一思想意识,这些都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导致合唱教学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初中班级合唱教案
初中班级合唱教案年级学科:初中音乐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合唱教学,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教学内容:1. 合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合唱曲目:《我们的田野》、《茉莉花》等3. 合唱表演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合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合唱的特点和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合唱的认识和感受。
二、学习合唱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合唱的呼吸技巧、音准把握和节奏感。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合唱技巧,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三、学唱合唱曲目(20分钟)1. 教师选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合唱曲目,如《我们的田野》、《茉莉花》等。
2. 学生跟唱,教师指导音准、节奏和合唱配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合唱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合唱的基本技巧和曲目。
2. 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二、合唱表演实践(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表演,可以选择课堂学习过的曲目或其他适合的合唱作品。
2. 学生积极参与,展现自己的合唱水平。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合唱水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合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合唱配合的默契程度。
3. 学生参与合唱表演的积极性和表现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合唱技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合唱的整体水平。
在选择合唱曲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他们的曲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熏陶。
”本文结合音乐教学实践,针对歌唱教学中面临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节奏感的培养和如何进行准确地歌唱,提出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并结合相关课例进行分析论述,为音乐课合唱教学提供经验与方法。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熏陶。
”由此可见,合唱教学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地位。
与艺术团合唱队训练不同的是,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是基于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普及性合唱教学和
训练。
由于以班级为单位,更加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它比合唱队的训练意义更深远。
课堂合唱教学往往被一些老
师直接忽视掉,他们认为合唱歌曲要求高、难度大,教学上麻烦,所以,经常直接将合唱作品省略为单声部的齐唱,普及性合唱教学的偏失情况大面积存在。
目前,厦门市中学音乐课程采用的是苏教版的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2011年新版初中音乐教材加进不少二声部歌曲的教学,这就需要探索一整套如何完成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方
法。
2014年1月,我和几位老师到福建省教育学院培训,收益最大的是听了北京市音乐教研员梁洪来老师的讲座,主要是介绍柯达伊教育教学体系。
通过学习让我感受到合理借鉴柯达伊教育教学体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准确歌唱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等多种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合作能力,提升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
在歌唱教学中面临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节奏感的培养和如何进行准确地歌唱。
这两个方面都和听觉感受力、创造性地运用、音乐分析不可分割,他们应该完美地统一于对音乐的表现和理解之中。
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合唱教学,激发学生合唱兴趣,掌握合唱技能,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值得音乐教师深入研究和实践。
多年来,我十分关注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并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实践,寻求扎实有效的合唱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合唱水平,
使学生认识理解合唱、喜欢参与合唱。
以下针对节奏感的培养和如何进行准确地歌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一、节奏感的培养
节奏是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
节奏绝不仅仅是一种数字关系,它充满了活力、情感和意义,所有的节奏都需要通过身体的协调运动、肌肉反应来感知,节奏感知完全依赖于运动。
节奏感不仅是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反应能力、记忆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节奏感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节拍和节奏。
2.配合固定节奏型的多声部练习。
3.休止拍节奏。
4.节奏卡农。
5.丰富节奏练习形式,发展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准确歌唱的培养
即对歌曲准确音高的心理感知和控制声音的能力。
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基本上不使用钢琴教唱歌曲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认为不应该使钢琴成为离不开的拐杖,学生会变得习惯于依赖琴的帮助,而不能充分地感受风格,不利于学会自我调整、准确歌唱和听觉的发展。
不采用钢琴教学生歌唱,可以便于让教师走近学生,准确地判断学生歌唱中的问题。
人声在表现音高、音色、强弱和表情方面是受自己个
人控制的。
准确歌唱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气息训练生活化、发声练习形象化、歌曲处理人性化。
2.培养学生建立敏锐的和声听觉。
3.运用卡农形式进行声部创编。
4.通过不同反向练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准确表现音乐要素的能力。
5.通过借鉴科达伊教学体系中变化音的唱名法帮助准确歌唱。
6.利用器乐辅助歌唱教学。
在对学生进行歌曲二声部的训练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分声部进行伴奏时,每个声部都完成得非常好。
可是,当学生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时却乱了,老师帮助哪个声部,哪个声部才能成功地唱下来,老师不能同时帮两个声部,甚至到了同一个音时还能唱出两个音高。
因此,分析作品尤为重要。
二声部合唱曲大致可分为4类:轮唱型、填充型、平行三度型、复调型。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的引导很关键!钢琴离学生有些距离,教师在弹伴奏时无法及时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一些学生破坏纪律迫使教师停止弹奏影响了作品的完整性。
学生音准、节奏教学中的困难,主要不是来自于学生本身,更多的是来自于教师的认识和行动。
只要坚持每节课有一点点相关训练,坚持不懈。
学生的进步会从量变到质变,最后会使我们惊讶。
学生的进步也会
使教师感觉到自身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周晓艺.论柯达伊教学法在童声合唱教学、训练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
编辑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