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典型习题归纳概要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题及讲解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题及讲解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题及讲解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原子: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 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质量关系。

4. 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5. 化学计量- 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克数。

二、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分为7个周期和18个族。

2.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三、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1. 离子键- 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2. 共价键- 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之间由于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吸引力。

四、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 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2.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

3. 置换反应- 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置换出化合物中的另一种元素。

4.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物质的称量- 使用天平准确称量物质的质量。

2. 溶液的配制- 按照一定比例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配制成溶液。

3. 物质的加热- 使用酒精灯等加热设备对物质进行加热。

4. 实验仪器的使用- 熟悉并正确使用各种化学实验仪器。

六、化学计算1.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 摩尔质量是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克为单位的数值。

2. 物质的量浓度-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3. 质量分数- 表示混合物中某成分的质量与混合物总质量的比值。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绝对精华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绝对精华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化学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但只有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要表现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但有的需要发生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熔点、沸点等),有的不需要发生物理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形态等)。

】(4)变化与性质有什么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具有的属性,而物质的变化是物质的运动过程。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而物质的变化也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描述物质的变化时,就像英语中的“过去时”和“正在进行时”;而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用的是“将来时”,常在动词前加上“可以”“能够”“容易”等词。

例:铁能在氧气中燃烧描述的是铁所具有的性质,但还没有燃烧,是化学性质。

】二、探究空气中CO2含量及与CO2相关的问题(1)怎样检验CO2?【CO2+Ca(OH)2=CaCO3↓+H2O】(2)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则说明生成物中有水生成,即蜡烛组成中含有氢元素。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生成物中有CO2生成,即蜡烛组成中含有碳元素。

】三、药品的取用(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镊子或药匙】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药匙或纸槽】如何取用液体药品?【用量筒或滴管】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1—2ml】(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瓶盖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正对手心,瓶口与试管口紧贴,试管倾斜450】(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先用量筒量取比给定体积小1-2ml的液体,不足部分用滴管补加】(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先在两盘上放一张等大的纸片,后调节平衡螺母至平衡】或易潮解的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称量】?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先将物体放在左盘,再加砝码和移动游砝】或定质量固体【先在右盘放好砝码和调好游码,再向左盘放物体直至平衡】?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加砝码时先大后小,再调游码】?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能,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四、物质的加热(1)如何正确地点燃【用火柴去点燃】或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外焰】怎样证明这一点?【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取出,观察到外焰部分先被碳化】(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①加热前要擦干容器的外壁;②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要先预热,后加热;③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底部接触灯芯;④加热后的玻璃仪器不能骤冷;⑤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⑥给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能超过容积的1/3,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他人,应与水平桌面成450。

九年级化学上册前三章知识点总结和主要题型

九年级化学上册前三章知识点总结和主要题型

九年级化学上册前三章知识点总结和主要题型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指的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等。

而化学变化指的是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等。

我们可以通过判断变化是否生成其他物质来确定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常伴随有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等现象。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指的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而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有联系和区别。

我们可以通过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时先发生石蜡熔化现象。

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化学中,我们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研究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以及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别。

原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不支持燃烧和呼吸;氧气含量低,支持燃烧和呼吸。

结论:“两多一少”,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比空气少。

实验结果表明:呼出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能立即熄灭,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高,氧气含量低。

初三化学复习教学案习题参考第一单元

初三化学复习教学案习题参考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第一单元内容概要1.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初步认识学习化学的方法。

2.经过对蜡烛及其焚烧的研究以及对空气和呼出气体成份的研究,认识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获取化学知识。

3.认识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和操作要求,练习并初步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二、要点难点内容解说(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为绚烂多彩1.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1)学习化学,能够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利用物质的好象变化,使其向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2)学习化学,能够令人们更好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并合成新物质。

(3)应用化学,促使科学技术的发展。

(4)研究新物质,新能燃,生命现象,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等前沿科学。

2.化学研究的对象( 1)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2)创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如半导体,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资料,纳米资料等。

(3)研究文章内部构成、构造以及变化规律。

3.如何才能学好化学( 1)保持并加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研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加强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要学好化学,理解是要点。

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和理解的新东西许多,如:分子和原子 `元素符号 `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的化学式 `基本定律等。

不可以仅知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坚固记忆,同时经过勤复习 `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 3)勤于着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一定认真做好实验,认真察看,并记录和剖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察看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虑生活中的化学识题。

( 4)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

化学学习中,学习习惯很重要,对碰到的现象` 问题要擅长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何。

要学会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渐渐培养自己的剖析推理能力,找出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 5)重视化学学科与其余学科的联系和差别。

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色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浸透与联系,学好数学 `物理 `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保证。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 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定律之一。

4.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 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反应条件。

5.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6.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的表格。

- 元素周期表能够反映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7. 化学反应类型- 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 每种反应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8.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

9. 酸碱盐的性质- 酸是能够释放氢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盐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0. 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比例。

- 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或摩尔浓度来表示。

1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包括称量、溶解、过滤、蒸发、蒸馏等基本操作。

- 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

12. 化学安全知识- 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正确使用化学药品和仪器。

- 学会处理化学实验中的意外情况,确保实验安全。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习题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思维导图重点知识点细讲1、化学则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2、化学的发展史:古代化学→近代化学→现代化学(冶金、火药、造纸)(原子一分子论)(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理论)3、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4、初中阶段要求了解的科学家人名: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学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屠呦呦:青蒿素侯德榜:侯氏制碱法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5、物理变化(如挥发、熔化、融化)与化学变化(如燃烧、生锈、变质、酿酒):有无新物质生成6、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与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常考考点考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例1】《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隅三反】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酿造酸奶B.水果榨汁C.蜡烛燃烧D.葡萄酿酒2.下列是常见仪器在实验室的对话,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 烧杯:“热死了,我装的冰块不见了。

”D. 漏斗:“滤液好浑浊呀!我嘴里的滤纸破了。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海水晒盐C.蔗糖溶解于水D.葡萄酿酒考点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例2】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

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软化【一隅三反】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NaOH固体有吸水性——物理性质B.NaOH固体为白色片状——物理性质C.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物理性质D.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化学性质2.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B.密度C.熔点D.硬度3.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 B. C. D.考点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例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氮气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C.汽油可用于擦拭衣物上的油污 D.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一隅三反】1.下列各图中物质用途与相应性质关系的叙述不相符的是()选项A:用氧气切割金属B:石墨做电池电极C:N2用于超导实验车D:CO2做气体肥料性质氧气有可燃性石墨能导电液氮沸点低CO2参与光合作用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物质用途性质A 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C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D 氮气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3.物质常见的性质包括:①颜色;②气味;③水溶性;④导电性;⑤可燃性;⑥助燃性;⑦毒性等.请选择以上序号填空。

化学练习册九年级上册答案

化学练习册九年级上册答案

化学练习册九年级上册答案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1.1 原子结构1.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质子带正电荷,质量约为1。

中子不带电荷,质量约为1。

电子带负电荷,质量极轻。

3.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核心运动。

1.1.2 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原子序数代表元素中的质子数目。

2.元素周期表可以分为周期和族。

3.周期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水平排列的行,共有七个周期。

4.族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垂直排列的列,共有十八个族。

5.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特性和化学反应。

1.2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2.1 化学式1.化学式用来表示化合物的成分。

2.分子式用来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3.电离式用来表示在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和数量。

1.2.2 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过程。

2.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中位于左侧,产物位于右侧。

3.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反应符号包括“+”表示反应物的相加,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第二章:化学反应2.1 反应的类型2.1.1 合成反应1.合成反应指的是从原料中生成化合物的反应。

2.例如,2H₂ + O₂ → 2H₂O 是一个合成反应。

2.1.2 分解反应1.分解反应指的是将化合物分解成原料的反应。

2.例如,2H₂O → 2H₂ + O₂ 是一个分解反应。

2.2 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1 反应物和产物的表示方法1.反应物和产物的表示方法同样适用于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物和产物可以用分子式或电离式表示。

2.2.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1.一个化学方程式只有在质量、电荷和原子数都平衡时才是平衡状态。

2.可以通过调整系数来平衡化学方程式。

第三章:常见物质和杂质3.1 纯物质和混合物3.1.1 纯物质1.纯物质指的是组成相同的物质。

2.纯物质可以是一个元素或一个化合物。

3.1.2 混合物1.混合物指的是由不同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题型

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题型

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题型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题型:
1. 选择题
题目:下列关于化学中``一定''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D.同种分子可以构成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答案:C
2. 填空题
题目:1个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不含有中子,1克氢原子中大约有____个电子。

答案:$ \times 10^{23}$
3. 计算题
题目:已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静电力常量为$k$,则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为____。

答案:$\frac{ke^{2}}{2mr}$
4. 简答题
题目: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到蒲公英细胞内有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结构。

由此他得出结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相同的。

小军同学得出的结论科学吗?为什么?
答案:不科学。

因为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概要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概要

一、九年级化学1-7单元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2.药品的使用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剩余药品的处理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

4.固体药品的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用药匙或纸槽。

操作方法是一、先使试管倾斜二、把盛有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三、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如没有注明用量应取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块状或颗粒大的药品用镊子取。

操作方法一、先把容器横放二、把药品放入容器口三、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

5.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少量液体用滴管。

②细口瓶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标签向手心,否则残留的液体会腐蚀标签。

如果没有注明用量应取1-2ml。

③准确取液体用量筒和滴管,俯视读数比实际偏大,仰视读数比实际偏小。

6.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最低的是焰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7.可直加热的仪器有(四种)试管、燃烧匙、石棉网、坩埚。

必须垫上石棉网才可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有量筒。

加热前必须预热,操作方法是把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或把酒精灯火焰在药品下方来回移动。

给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倾角为45°。

8.玻璃仪器洗刷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9.试管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1/3。

10.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可能会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试管外壁有水珠或没有预热试管、灼热的试管用冷水冲洗等。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我们可以模拟拉瓦锡的实验,证明空气中O2约占1/5,N2约占4/5,这些都是体积分数。

用的药品是红磷,化学方程式为4 P + 5 O2点燃 2 P2O5,为什么气体体积减少小于1/5:容器的气密性不好或红磷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放入水、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不能再支持燃烧。

九年级化学上册 知识点及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 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绿色化学:向着环境友好发展。

即环保低耗节能。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描述时常有“会”“能”“可以”等出现。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3、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2、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3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4、熄灭蜡烛后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1-4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 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相同点: 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 吸入气体: 氧气多呼出气体: 二氧化碳、水多结论: 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 广口瓶。

②取用: 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 细口瓶。

②取用: 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 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 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 试管外壁保持干燥, 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 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 先预热再加热, 加热用外焰, 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 试管口略下倾, 先预热再加热, 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 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 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 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含答案

2020年初三化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走进化学世界一、什么是化学1.概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科学。

2.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研究和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

二、化学的发展与运用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______并编制出____________,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化学有关的成就是________与________。

三、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它的主要特点有:(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的排放;(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转移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一、物理变化1.概念: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伴随现象:________、________等的改变。

二、化学变化1.概念: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2.伴随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光、放热等。

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2.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一、物理性质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常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习题(附答案)本文档汇集了九年级上册化学的经典题,并附有答案供参考。

这些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题一:元素符号与原子序数1. 请写出以下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a) 氧元素:O,原子序数8b) 碳元素:C,原子序数6c) 铁元素:Fe,原子序数262. 根据元素的符号,填写其原子序数:a) H:1b) Na:11c) Ne:10题二:化学方程式平衡1. 将以下化学方程式平衡:a) 2H₂ + O₂ → 2H₂Ob) Mg + O₂→ MgOc) N₂ + H₂ → NH₃2. 将以下化学方程式平衡,并注明所需系数的个数:a) Fe + Cl₂ → FeCl₃ (需要2个系数)b) CO₂ + H₂O → C₆H₁₂O₆ + O₂ (需要6个系数)c) Zn + HCl → ZnCl₂ + H₂ (需要2个系数)题三:化学键与分子式1. 填写以下化合物的分子式:a) 水:H₂Ob) 二氧化碳:CO₂c) 氯化钠:NaCl2. 根据化合物的分子式,写出其名称:a) HCl:盐酸b) CO:一氧化碳c) CaCO₃:碳酸钙题四: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判断以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a) 油燃烧:化学变化b) 冰融化:物理变化c) 铁生锈:化学变化2. 填写以下物质的性质:a) 氧气:无色、无味、不可燃b) 水:透明、无味、可溶于许多物质c) 醋:具有酸味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题的一部分,希望对学生的研究有所帮助。

若需要更多题和答案,请参考教材或其他辅导资料。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完整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完整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初三上册知识点及习题(附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2):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氧化性、、、等。

习题【例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有无颜色变化B.有无新物质生成C.有无气体生成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例2】 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 .发出耀眼的白光B .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C .镁条逐渐变短D .放出大量的热【例3】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例4】 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初三化学上经典练习题

初三化学上经典练习题

初三化学上经典练习题1. pH和pOH的计算pH和pOH是描述溶液酸碱性质的指标。

pH指数表示溶液的酸性,pOH指数表示溶液的碱性。

它们的计算可以通过酸碱离子浓度的对数来求得。

例题1:已知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1mol/L,求该溶液的pH值。

解析:根据pH的定义,pH = -log[H+],其中[H+]表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根据HCl的离解方程式HCl → H+ + Cl-,可以知道HCl完全离解,因此溶液中H+的浓度等于HCl的浓度。

代入已知数据计算pH:pH = -log(0.1) ≈ 1。

例题2:已知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1mol/L,求该溶液的pOH 值。

解析:根据pOH的定义,pOH = -log[OH-],其中[OH-]表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根据NaOH的离解方程式NaOH → Na+ + OH-,可以知道NaOH完全离解,因此溶液中OH-的浓度等于NaOH的浓度。

代入已知数据计算pOH:pOH = -log(0.01) ≈ 2。

2. 反应类型判断化学反应可以分为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不同类型。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可以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例题1:判断以下反应的类型:Zn + 2HCl → ZnCl2 + H2解析:该反应中,反应物Zn和HCl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是ZnCl2和H2。

由此可判断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例题2:判断以下反应的类型:4NH3 + 5O2 → 4NO + 6H2O解析:该反应中,反应物NH3和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是NO和H2O。

由此可判断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3. 摩尔质量和摩尔计算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一摩尔所含有的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求得。

摩尔计算是在化学反应中根据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物的摩尔比关系计算物质的量。

例题1:计算Fe2O3的摩尔质量。

解析:Fe2O3是由两个铁原子和三个氧原子构成的。

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mol,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g/mol,因此Fe2O3的摩尔质量为2*55.85 + 3*16 = 159.7g/mol。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章经典题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章经典题归纳

九年级上册各章经典题总结一、选择题1、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试管C、燃烧匙D、蒸发皿2、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C、蜡烛燃烧,蜡烛融化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3、要准确量取95mL液体,选用的量筒规格最好是()A、10mLB、50mLC、100mLD、200mL4、要准确量取95mL液体,选用的量筒规格最好是()A、10mLB、50mLC、100mLD、200mL5、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

先熄灭酒精灯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疏松的棉花D、称取一定量的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6、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人氧气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7、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 A、除⑥⑦外 B、全部 C、①②③⑤ D、除④外8、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下列哪一种()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9、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可吸入颗粒物D、臭氧10、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11、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水空气B、自来水氧气C、矿泉水冰水混合体D、高锰酸钾双氧水12、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13、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14、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入少量水,则立即剧烈反应,生成碘化镁。

九上化学简答题汇总

九上化学简答题汇总

九上化学简答题汇总九上化学简答题汇总1.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工具.(1)如图,在酒精灯芯中插入铜丝,可以使酒精灯燃烧更旺.解释其中的原因.(2)用完酒精灯后,正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及原理.【分析】(1)根据铜丝能使酒精汽化更快分析;(2)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解:(1)在酒精灯芯中插入铜丝,由于铜丝的导热性能非常好,所以能使酒精更容易汽化,所以酒精灯燃烧更旺;故答:铜丝的导热性能非常好,能使酒精更容易汽化,所以酒精灯燃烧更旺;(2)用完酒精灯后,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原理是隔绝了支持燃烧的氧气,从而破坏了燃烧的条件,从而达到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故答:用完酒精灯后,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原理是隔绝了支持燃烧的氧气,破坏了燃烧的条件,从而达到熄灭酒精灯的目的;2.一家玉器店的店主给顾客介绍鉴别玉器真假的方法:用头发丝缠绕在玉器表面,用火烧,如果头发丝未烧断,那么玉器就是真品,反之玉器是假的.接着他拿一玉镯缠上头发丝,用打火机火焰烧1~2秒后,头发丝果然未烧断.(1)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头发丝未烧断的可能原因.(2)你认为用这个方法检验玉器真假可靠吗?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考虑;(2)根据对比实验考虑是否是假的.【解答】解:(1)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有可燃物,玉的吸热能力很强,热量被玉石吸收,温度短时间内达不到头发丝的着火点,不燃烧;(2)他的实验只能证明头发系在该玉镯上未烧断,不能说明在其它玉镯或玉器上甚至假的玉器上能否燃烧,所以要通过对照实验进行实验验证.故答案为:(1)热量被玉石吸收,温度短时间内达不到头发丝的着火点,不燃烧;(2)不可靠;他的实验只能证明头发系在该玉镯上未烧断,不能说明在其它玉镯或玉器上甚至假的玉器上能否燃烧,即还应做对比实验.如把头发绑在平滑面类似石头、陶瓷、小块磁砖、玻璃瓶、假的玉镯上,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烧一烧试一试.3.用来制取氧气的氯酸钾必须是纯净的晶体,不能含有纸屑、木屑或碳粉等杂质,否则加热时可能发生什么危险?解释其中的原因.【分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用来制取氧气的氯酸钾必须是纯净的晶体,不能含有纸屑、木屑或碳粉等杂质,因为加热时,炭粉、硫粉、纸屑与生成的氧气可能直接燃烧,生成CO2或CO、SO2等气体,使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并且炭粉、硫粉、纸屑在纯氧中燃烧,反应比较剧烈,还可能引起爆炸.【解答】解:用来制取氧气的氯酸钾必须是纯净的晶体,不能含有纸屑、木屑或碳粉等杂质,因为加热时,炭粉、硫粉、纸屑与生成的氧气可能直接燃烧,生成CO2或CO、SO2等气体,使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并且炭粉、硫粉、纸屑在纯氧中燃烧,反应比较剧烈,还可能引起爆炸;故答案为:不能;加热时,炭粉、硫粉、纸屑与生成的氧气可能直接燃烧,生成CO2或CO、SO2等气体,使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并且炭粉、硫粉、纸屑在纯氧中燃烧,反应比较剧烈,还可能引起爆炸.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他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化学性质相似.【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根据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分析回答【解答】解:金刚石、石墨均由碳原子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60由C60分子构成,1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因此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在参加化学反应时C60分子会分解成碳原子,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答为:金刚石、石墨均由碳原子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60由C60分子构成,1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因此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在参加化学反应时C60分子会分解成碳原子,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5.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相同质量的液态水和气态水所占体积不同.(2)水中加入少量蔗糖,静置一段时间,最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1)根据状态不同微粒的间隔不同进行解答;(2)根据水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的结果,最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解答.【解答】解:(1)状态不同微粒的间隔不同,相同质量的液态水和气态水之间的间隔不同,气态水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大于液态水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它们所占体积不同;(2)水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的结果,最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答案为:(1)气态水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大于液态水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它们所占体积不同;(2)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最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6.将柠檬(一种水果)切片.放入冰箱冷冻后,取出一部分放入真空冷冻环境中.留在冰箱中的柠搽片,时间久了会失去部分水分,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问内会变成干燥的柠檬片.用微粒的观点解释:(1)为什么冷冻后的柠檬片还会失去水分?(2)为什么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间内就会变干燥?【分析】(1)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分析回答;(2)根据在真空冷冻下水的变化分析回答.【解答】解:(1)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冷冻后的柠檬片中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所以,冷冻后的柠檬片还会失去水分;(2)真空冷冻环境中,因压强减小,水分子间的间隔骤然变大,水分子运动加速并扩散,所以短时间柠檬片会变干.故答为:(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冷冻后的柠檬片中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2)真空冷冻环境中,因压强减小,水分子间的间隔骤然变大,水分子运动加速并扩散,所以短时间柠檬片会变干.7.室内装置产生甲醛(HCHO)可用活性炭吸附.将吸收了甲醛的活性炭拿到室外,甲醛会扩散到空气中,阳光下扩散得更快,用微粒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甲醛能被活性炭吸附.(2)阳光下甲醛会扩散得更快.【分析】根据活性炭的结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性分析回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解答】解:(1)甲醛能被活性炭吸附,原因是:活性炭疏松多孔,碳原子间有较大的间隔),甲醛分子不断运动,进入碳原子间的间隔中).(2)阳光下甲醛会扩散得更快,原因是:阳光下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甲醛分子能更快从碳原子间的间隔中逸出.故答为:(1)活性炭疏松多孔,碳原子间有较大的间隔),甲醛分子不断运动,进入碳原子间的间隔中).(2)阳光下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甲醛分子能更快从碳原子间的间隔中逸出.8.阅读以下内容,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有关事实.“空气史话”:45亿年前,当地球逐渐冷却,一些气体被迫从岩石和岩浆中迸发出来,氢气、氨气等向星际逃遁,水蒸气、氨气和甲烷等滞留在近地球空间,形成原始空气,在太阳照射下,水蒸气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氧气跟氨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氧气跟甲烷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原始空气中又出现了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1)当地球逐渐冷却,一些气体被迫从岩石和岩浆中迸发出发;【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当地球逐渐冷却,周围的气压减小,气体分子就被迫从岩石和岩浆中迸发出发来;(2)氧气分子跟甲烷分子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分裂,分裂成氧原子、碳原子和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因此原始空气中出现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当地球逐渐冷却,周围的气压减小,气体分子就被迫从岩石和岩浆中迸发出发来;(2)氧气分子跟甲烷分子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分裂,分裂成氧原子、碳原子和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因此原始空气中出现二氧化碳.9.据报道,吴女士过生日收到了一份冰激凌蛋糕,当她打开包装后看到里面有几根冰柱,她不知道这几根冰柱是干冰,便随手将其装进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与蛋糕一起放进冰箱.没过多久,随着“砰”的一声巨响,伴随一阵烟雾,她家冰箱门被炸飞了一米多远.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产生爆炸的原因.【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分子、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将干冰装进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干冰迅速升华,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矿泉水瓶内的压强增大,因此发生爆炸.答:将干冰装进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干冰迅速升华,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矿泉水瓶内的压强增大,因此发生爆炸.10.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气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气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是因为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氧气(O2)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它们的混合气体中含有不同的分子,故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氧气和臭氧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氧气和臭氧分子均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故混合气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11.小明向暖水瓶中倒入半瓶热水后立即盖好瓶塞,瓶塞迅速被弹出,他捡回瓶塞后再次塞紧,几天后当他想打开瓶塞【分析】根据分子间有间隔的特性分析回答.【解答】解: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密封的气体压强变大,所以,向暖水瓶中倒入半瓶热水后立即盖好瓶塞,瓶塞迅速被弹出;温度降低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压强变小,大气压大于瓶内压强,大气压压紧塞子,所以,几天后当他想打开瓶塞时,发现瓶塞难以拔出.故答为: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密封的气体压强变大,所以,向暖水瓶中倒入半瓶热水后立即盖好瓶塞,瓶塞迅速被弹出;温度降低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压强变小,大气压大于瓶内压强,大气压压紧塞子,所以,几天后当他想打开瓶塞时,发现瓶塞难以拔出.1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碘固体(I2)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2)等质量的碘固体和碘蒸气比较,碘蒸气的体积远大于碘固体.【分析】(1)从同种物质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去分析解答;(2)从物质的体积取决于分子之间的间隔去分析解答;【解答】解:(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碘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碘分子.碘固体和碘蒸气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碘固体(I2)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故答案为:碘固体和碘蒸气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2)由于碘固体和碘蒸气的质量相等,说明二者含有的碘分子个数相等,碘蒸气中碘分子之间的间隔远远大于碘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碘蒸气的体积远大于碘固体;故答案为:等质量的碘固体和碘蒸气,含有的碘分子个数相等,碘蒸气中碘分子之间的间隔远远大于碘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碘蒸气的体积远大于碘固体.1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1)蔗糖溶于水“不见了”.(2)冬天在室外,呼气时常出现“白汽”.【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解答即可.【解答】解:(1)蔗糖溶于水“不见了”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2)冬天在室外,呼气时常出现“白汽”,是因为冬天室外温度低,呼出气体中的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小,分子间的间。

宜川县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总结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宜川县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总结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2+ Na2CO3=BaCO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

BaCO3+2HCl =BaCl2+H2O+CO2↑。

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

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典型习题归纳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物质在下列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电灯发光B.镁能在空气中燃烧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下列各组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蜡烛熔化牛奶变酸 B.铁锅生锈煤气燃烧C.电灯发光形成酸雨 D.汽油挥发滴水成冰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丝生锈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C. 车胎爆炸D. 酒精燃烧. 下列常见生活现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 榨取果汁C.点燃酒精加热火锅 D. 自行车轮胎爆炸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自来水 B.液氧 C.碳酸饮料 D.加热高锰酸钾后残留固体3、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时不同沸点的物质分别气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A.化合物 B.混合物 C.单质 D.氧化物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取用固体粉末滴加液体检查装置气密性加热液体 A. B. C. D.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点燃酒精灯读取液体体积给液体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A B C D5、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

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4 C.+5 D.+6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获得者丁肇中的实验。

BGO是锗酸铋(化学式Bi4Ge3O12)的简称。

已知BGO中的锗(Ge)化合价与GeO2中锗(Ge)的化合价相等。

则在BGO中铋(Bi)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5.超市出售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 +1 C.+3 D.-16、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O2 、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B.O4分子由4个氧元素组成C.1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 D.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涤液的主要成分是双氧水(H2O2),下列关于H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H2O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H2O2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D、H2O2是由水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B.MnO2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C.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CO2释放出 O2 D.电器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H2O H2↑+O↑ B.NH4HCO3△3↑+ H2O + CO2↑C.CaCO3+ HCl=== CaCl + H2O+CO2↑ D.S + O2 SO29、已知反应A+B=C+D中,40g的A和1g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2g的C.当生成4.5g的D时,需要消耗A的质量为 ( )A.20g B.25g C.30g D.40g10、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但有剧毒的气体,其密度与空气很接近,难溶于水。

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向下排空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法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11、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用一燃烧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火焰更旺,则可推断所盛气体依次是()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空气、氧气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氧气、空气12、下列符号既表示宏观意义,又表示微观意义的是()A.H2B.2HC.2H+D.2H213、下列微粒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是()①质子②中子③电子④分子⑤原子⑥离子A.只有④B.只有④⑤C.①②③D.④⑤⑥14、一种“烟火”药剂的组成中含有Cu(NO3)2,当火药燃烧时,可产生绿色火焰,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uO+O2↑+4X↑则X为()A.NOB.NO2C.N2OD.N2O5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供给人们所需热量,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若R代表葡萄糖,所发生的氧化反应为R + 6O2 == 6CO2 + 6H2O,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A.C6H12 B.C6H10O C.C5H6O2 D.C6H12O6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2N2O4 == 3N2 + 4H2O + 2CO2,则R的化学式是A.C2H8N2 B.N2H4 C.CH4 D.C6H7N15、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2,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XYZ2B. X2YZ3C. X3YZ4D. X2YZ416.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B.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C.①和③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 D.①表示的是原子,而④表示的是阴离子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 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通常显+3价C.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②③都表示阳离子17闽江某河段水域中氮和磷含量过高,造成水葫芦疯长。

这里的“氮”、“磷”是指 (_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这里的碘、氟、钙、铁指A.单质B.分子 C.元素D.原子 (_ )18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

A. FeB. N2C. 2MgD. O19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_ )A C+O2CO2B. 2CO+O22CO2C. 2H2 + O22H2 OD.CH4+2O2CO2 + 2H2 O20.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中,不正确...的是()+?表示B原子表示A原子乙甲丙+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21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元素组成里有 ( )A.只含碳一种元素 B.只含氢一种元素C.一定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16分)22、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称或符号。

(1)2SO2(2)+2价的镁元素________(3)3个氢原子______ (4)2个氧分子 ______(5)带3各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6)氮元素,(7)5个水分子。

用符号或化学式表示⑴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2)2个水分子;⑶5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⑷3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23 下列式子中的2表示什么意义:(1)2H(2)SO 42-(3)H +12O -2 ;用数字、化学符号或化学方程式表示:(1)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 (2)2个钙离子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4)2个氮原子 ;(5)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24、(3分)如图:向大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① 、② 。

25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1)水在通电时发生电解: 。

在该实验中,可看到正与负极两气体的体积比是 ;(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反应: 。

现象是: 。

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氢气、氧气、木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 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 ⑴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⑵能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_;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气体是___,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⑹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气体化合物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A B C D E27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填代号),,收集干燥的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但是在发生装置中还存在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其作用是 , 用A装置制氧气,试管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所用的药品名称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气体是(选填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2分)酒精灯是中学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加热仪器,请回答下列与酒精灯有关的问题:(1)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这种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

(2)化学实验中,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应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29.(10分)下图中的A、B、C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的装置和操作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倒入二氧化碳①②A B C(1)写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①是,②是。

(2)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为了检验A装置的集气瓶里是否充满二氧化碳,可将进行实验,如果火焰熄灭,证明已经充满。

(4)在B 中通入二氧化碳,若B的试管里盛的是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该试管里盛的是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5)C所示的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30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试计算:(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____.(2)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3)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_____.(4)40Kg硝酸铵中含氮__________Kg。

31讲12克的大理石放入盛有20克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7.6克,试求:(1)该反应生产二氧化碳的质量。

(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