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论文

合集下载

药学毕业论文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

药学毕业论文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一般规律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使许多国家都意识到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在临床用药中的重要性。

随着大量高效、高选择性和治疗剂量范围窄的药物不断上市,且联合用药机会大大增加,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这也使ADR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药物监测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视,定期分析导致ADR发生的因素,尽量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2]。

作为一所三甲医院,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人数众多,因此,明确开展ADR监测,对促进安全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药源性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对我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上报的568例有效ADR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查阅我院于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报告ADR共568例。

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别按患者年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患者年龄与ADR发生的关系从年龄分布来看大于60岁老人(180例,占31.69%)和小于14岁儿童(103例,占18.13%)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两者共占发生ADR的一半(共283例);且是发生严重或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重点人群(严重或新的ADR共10例,占71.43%)。

见表1。

2.2给药途径与ADR发生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给药途径的分析发现,引起ADR发生最多的为静脉给药(占72.89%),口服和其它给药方式占较小的比例。

其中静脉滴注给药有8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口服给药有3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22-02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n,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

我院1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论文

我院1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论文

我院1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分析引起adr的多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2年上报的adr病例,用excel 2003软件对性别、年龄、涉及的药品剂型、涉及的器官或者系统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由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比例最高,adr对器官或者系统的损害以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

结论:应进一步加强adr报告/监测工作,提高医疗质量,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78-02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它包括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性遗传因素。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分析引起adr的多种因素,可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本文拟对我院2008-2012年药品发生的adr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利于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和与同行交流。

1 资料来源与方法收集到我院2008-2012年各科室上报的adr病例152例,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名称、剂型、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应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归类分析。

2 结果2.1 基本情况我院2008-2012年共计上报adr报告152例,均为一般的adr病例,经及时处理后治愈或者好转。

在152例病例中,男性63例,占总例次的41.45%;女性89例,占总例次的58.55%。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见表1。

3 分析与讨论3.1 adr病例分布情况分析由表1统计,adr病例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差异比较明显,10-19/a 年龄段比较少,可能与此年龄段的人体质较好,抵抗力比较强,较少生病就医有关;而≥60/a年龄段相对较多,这与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步衰退使得药动学和药效学与一般成年人有着较大的区别,同时,老年人往往伴有多种慢性病,多种药物并用在老年患者中很常见,越容易发生adr,亦与文献报道相符合【1】【2】。

我院3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论文

我院3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论文

我院3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09-2011年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对我院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引起adr 的多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1年上报的adr病例68例中的30例中药制剂,用excel软件对性别、年龄、涉及的药品剂型、涉及的器官或者系统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由中药制剂的针剂引起的adr比例最高,adr损害的器官或者系统以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

结论:应进一步加强adr报告/监测的宣传工作,提高医疗质量,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278-0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1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它包括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和和特异性遗传因素。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为了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近年来,我院通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宣传,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检测和上报工作正在逐步完善和加强,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本文拟对我院2009-2011年中药制剂发生的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用以提醒医务人员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强上报不良反应意识,提高adr工作的报告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来源与方法本文收集到我院2009-2011年各科室上报的adr病例68例,其中有30例是中药制剂,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名称、剂型、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论文药物的不良反应论文不良反应论文

药品不良反应论文药物的不良反应论文不良反应论文

药品不良反应论文药物的不良反应论文不良反应论文: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1]。

”近年来关于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和讨论较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临床上要求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2]。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1]。

合理用药与合理治疗伴行,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有适当地使用药物[3]。

下面结合文献及临床工作实践,浅谈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及如何做到合理用药的问题。

1 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1.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现今我国抗生素滥用现象非常普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4]。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的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增长,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生素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

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如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加,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左氧氟沙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结果共发生32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老年人高于其他年龄段人,女性患者高于男性,门诊患者高于住院患者。

结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ADR要有足够的认识,在给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时,掌握其不良反应,对曾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合理用药,在患者用药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用药后的任何不适,应尽快查明原因,必要时应停药,对症救治,从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标签: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医师、护士、药师呈报的院内所有左氧氟沙星ADR报告。

1.2 治疗方法了解左氧氟沙星每种规格、剂型的使用量,对每1例ADR报告中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过敏史、所用药物、用药后ADR发生的时间、不良应反应临床表现、转归情况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按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因果关系评价,并通过发生ADR人数与其使用数量的对比,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2 结果2.1 一般情况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共收到135例ADR报告,其中左氧氟沙星32例,占报表总数的23.6%。

这32例左氧氟沙星ADR报告中,男9例(28.1%),女23例(71.9%),男∶女=1∶2.6;患者平均年龄是57.25岁,最小23岁,最大93岁,既往过敏史中,无过敏史者17例(53.1%),过敏史不详者4例(12.5%),有过敏史者11例(34.4%),主要包括青霉素、磺胺类、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庆大霉素、大蒜素等药物;在因果关系评价中,“肯定”2例(6.2%),“很可能”24例(75%),“可能”6例(18.8%);治疗情况:对症治疗5例(未经特殊处理27例,病例转归情况,除6例好转外,其余全部治愈,对原疾患的影响全部为不明显。

2008-2010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2008-2010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结肠相 比,补骨脂 素在小 肠吸 收较好 ,且 不存在 特异性 的 吸收部位 ,推测补骨脂素的吸i 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 。 { 殳 当某化合物在 大 鼠平 均 Pf小 于 0 0 × 1 o ・ e .3 0 m 8 或大于 02 × 1‘ m・ 时 ,可 以预测该化合物 在人 体 内 . 0c s 分别为 吸收差或 吸收完 全- 。由本实 验可 知 ,补骨脂 素属 2 j 于高渗透性药 物。上述研 究结果 提示 ,补 骨脂 素 口服 剂型 的设计 时可 以考虑采 用适 宜的辅料 避免补 骨脂 素在肠 道 内 的降解或制成 p H依赖 型制剂 ,使其较大程度在 胃肠道上端 释放并被 吸收。
3 讨 论
响 ,结 肠 中 补 骨 脂 素 降 解 残 存 百 分 率 为 ( 3 7 4 8 .7 - 15 ) ,相 比之下药物在结肠 中较不稳 定 ,说明结肠 的肠 .7 %
道细菌或内容物 会降解 补骨腊‘ ,影 响其 稳定 性。为 了确 素 保数据的准确性 ,本 实验 不考察结肠 的吸收特性 。 虽然无法排 除灌流 时单次 收集时 间 内 (0 mn 2 i)发 生 的降解量 ,但是 由于 十二 指肠 到 回肠 的 p H值 大 致 在 5~ 75 . ,灌流过程 中 p H值 的变化 不会很 大 ;而 结肠 的 p H在
[ ] 国平 ,吴盘华 ,李红阳 ,等.中药补骨脂化 学成分的研究 [ ] 3 彭 J.中国 中药杂志 ,20 , 3( 2 : 6 . 08 3 1) 53 [ ]曾宝,黄 晓其 ,苏子仁.I .H L 4 u P P C法测定参茸 固本片中补 骨脂素和异 补骨脂 素含量 [ ] J .海峡药学 ,2 1 , 3 ( ) 5 . 0 1 2 4 : 7 [ ]u Ⅺ.s I r bo t n m c n m o Id bn[ ] hnd : i 5 t y Ro l sr o el i f n i i D .C e gu S I O aa p d i m s m -

药品不良反应引起论文

药品不良反应引起论文

药品不良反应引起的思考摘要: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受到人们的关注,加重了我国监督管理部门和公众对于药品安全隐患的担忧,引发了人们对不良反应如何预防、预知,减少药害的思考。

本文在这种背景下,分析了不良反应产生的根源,辨析了药品不良反应与假药、劣药产生的不良后果的区别,提出了预防、预知不良反应、减少药害的措施。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a d r;监测工作;思考【中图分类号】f763药品在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同时,也难以避免的存在某些不良反应,一旦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将会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who统计,全球每年住院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其中,5%因严重不良反应而死亡。

我国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据统计,我国每年在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是因药品不良反应而入院,其中25~50万人属于严重不良反应,约20万人因此而死亡,是19种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1倍。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和抗菌素等药害事件,使药品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2006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了鱼腥草注射剂、“欣弗”事件、双黄连注射剂等一系列药害事件,这些更加重了我国监督管理部门和公众对于药品安全隐患的担忧,引发了人们对不良反应如何预防、预知,减少药害的思考。

一、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药品不良反应(a d r)主要来源于药物因素、机体因素和上市前研究审批的局限性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分析如下:1 药物因素由于药物有效成分在化学结构上的复杂性,决定了一种药物往往具有一种以上的生物活性,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属于治疗作用,而同时产生的其他作用就可能会成为毒副作用,从而引起不良反应;而由于科技条件和生产技术的限制及经济学上的考虑使得合格药物允许一定含量的杂质存在,也是产生ad r 的另一个原因。

2 机体因素不同人种、民族、年龄、性别的人,在遗传、新陈代谢、体内酶系统活性等方面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个人在肝肾功能等生理状况不同的情况下,对药物作用的反应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就产生了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某院2008-2009年206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某院2008-2009年206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c s s we e f mae k n s o r g w r n o v d 49 % a e r e l ;1 6 i d f d u s e e i v le ;3 . 5 1 w r c u r d i o t ;9 .9 e e o c r e n y uh 02 % w r n u e y nrv n u e e i d c d b ita e o s
以减 少 A R的 发生 。 D
关 键 词 : 品不 良反 应 ; 析 ; 理 用 药 药 分 合
【 文章编 号】10 — 0 12 1)2 0 0 — 3 0 8 5 (0 1 — 13 0 4 0
【 中图分类号 】 9 93 R6.
【 献标识码 】 文 A
An lss o ay i f ADR e o t d i u o p t l u i g2 0 - 0 9 i 0 a e rp r o r s i r 0 8 2 0 2 6c s s e n h a d n n
m nfs tnw r l i f knadi p e dnsacu t gfr 5 1 【 o cu in t hudb t ni erpr a d a i t i ee e o o i n sap n at c oni . %. C n ls 】I sol eat tnt t eot n eao sn s t n o4 7 o e o oh
第 2 卷第 2 0 期 2 1年 2 01 月
Vo .0 No. 12 2 Fe 201 b. 1
武 警 医学 院学 报 A t A a e ie dc a P F ea cd ma ii eC A Me n
1 O3
di 03 6  ̄i n10 - 0 1 0 1 20 7 o: .9 9 .s.0 8 5 4 . 1 . . 1 s 2 0 0

【推荐下载】13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研究

【推荐下载】13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研究

13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研究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13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北京燕化医院2007?01 2009?07月133例ADR病例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33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抗菌药物引发的ADR 73例,占54.89% 采取注射给药方式引发的ADR 110 例,占82.7%。

结论:强化抗菌药物及采用注射方式给药的管理,减少合并用药,以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药物监测;回顾性研究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occurred in Beijingyanhua hospital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ational clinical drug?use.Methods:By retrospective study,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 on 133 case from Jan.2007 to July 2009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Among 133 ADR cases collected,females and patients aged over 40 years took the highest proportion,73 cases(54.89%)were caused by anti?infection drugs and 110 cases(82.7%)by injection treatment.Conclusion:The management of anti?infection drugs and the treatment by injection must be reinforced,the combined drug use should be reduced so as to lessen the incidence of ADR. 【KEY WORDS】Adverse drug reaction,Drug monitoring,Retrospective studies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案例 [某院2008~2009年2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案例 [某院2008~2009年2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案例 [某院2008~2009年2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摘要:收集某院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间的ADR报告208份,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类,统计其一般情况、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药物种类涉及抗微生物药物、中药注射剂、心脑血管系统药物、解热镇痛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激素类、生物制品等,其中抗菌药物28种94例,中药注射剂18种56例,具体结果详见表2,王慧媛,赵捷,赵志刚.我院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药房,2008,19(17):1345. [2]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75. [3] 李荔,赵环宇,杨静,等.我院医保处方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3):194. [4] 顾奋觉.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10.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摘要】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与一般规律,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对某院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间收集到的20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8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菌药物94例,占45.19 %,中药注射剂56例,占26.92%。

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155例,占74.52%。

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等。

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培养和素质培养,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减少不合理用药,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抗感染药物; 报告; 分析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和临床用药品种的日益增多及联合使用药物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已引起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医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加强对ADR的报告、监测和分析评价,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信息,现将某院2008~2009年收集到的208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191-01
【摘要】本文统计和分析了2008年1月-2009年12月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情况,旨在指导临床各科加强合理用药,减少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药品作用于机体,除了发挥治疗的功效外,有时还会由于种种原因产生某些与治疗目的无关而对人体有害的反应。

医学上将这种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称之为药物不良反应(adr)。

主要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停药反应、依赖性、变态性反应、特异质反应、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三致”作用以及二重感染等。

药品不良反应有大小和强弱的差异,可使患者感到不适、病情恶化、引发新的疾病,甚至死亡。

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临床用药的核心问题。

我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多年,
现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监测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各科室的adr报告案例共54例,按照科室、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剂型、用药总量、用药天数、联合用药情况),不良反应、采取措施、疾病转归等进行分析整理。

2 结果
2.1 患者发生adr的基本情况。

54例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25例(46.30%),男性29例(5
3.70%)。

adr患者不同年龄的分布及所占比例见表1。

以老年人(包括51-60岁和60岁以上组)最多,0-10岁组次之。

2.2 程度分级:54例adr患者中,重度6例(11.11%),中度41例(75.93%),轻度7例(12.96%)。

2.3 用药基本情况及adr的临床表现见表2。

2.4 转归:54例adr中对症治疗40例,立即停药而未进行特殊处理的14例。

无死亡病例,痊愈46例(85.19%),症状缓解及好转8例(14.81%)。

3 讨论
3.1 老年人adr发生率最高,原因是老年人肝、肾等器官贮备功能衰退,影响体内药物的排泄。

而且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导致靶器官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增高,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

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常常联合用药,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而易引起adr 的发生。

老年人不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一旦发生adr 其程度也较重,甚至可导致死亡。

因此老年人用药特别是静脉给药时,应重视给药剂量及用药指征、滴注速度等各方面的合理性。

另外婴幼儿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对药物的敏感性高,代谢速度慢,排泄功能差,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

儿童用药则要根据年龄或体重仔细计算后使用1]
3.2 联合用药可增加adr的发生率。

联合用药时药物之间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甚至发生adr,对患者造成损害。

adr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种类的增加而增高[2]
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学习,开具处方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并对用药宣教,切忌菜单式处方。

3.3 药品质量也是引起adr的重要原因。

药品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杂质、药品赋形剂等。

同时中药注射液的adr也很常见。

原因可能是中药注射液有效成分复杂,多为复方制剂,临床用药应特别注意。

经验表明工艺先进的厂家,同样的药物其不良反应的机率要低。

在药物的存储和养护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储存条件(温度、湿度、避光、通风程度等)的变化导致药物发生结晶、沉淀、变色,从而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药品运输过程中,有些生物制品如血清、疫苗等需要采取保温或冷藏措施,如果达不到规定条件就会失效或变质,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4 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药剂师业务能力不足,一般只告知患者简单的服法和剂量,忽视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的告知,给不良反应埋下隐患。

患者本人用药前也要注意查看药品说明书,掌握用法与用量,避免重复服药,导致过量中毒;避免错服。

除药物本身的特性外,adr还与患者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有关。

不良反应在说明书中都会注明,要注意阅读,加强自我监测,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3.5 单纯的药品不良反应一般不负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以及在现在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不属于医疗事故[3]综上所述,尽管一些adr是不可预测的,但多数adr是可以避
免的,需要各个环节的医务工作者把安全用药放在第一位。

我们认为应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制度,促进全民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普及,全面掌握并认识药物。

做到合理用药,减少和降低不良反应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 纪立伟.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5)[j].中国临床医
生,2005,33(8):51
[2] 于凤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及合理用药[j].实用医
技杂志,2005,12(9a):386-387
[3] 祝眉娜,李野,杨莉.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责任[j].
中国药业,2008,17(6):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