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西方哲学与现代派文学的关系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有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国门重新向世界敞开,各种西方现代思潮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刚刚从十年文革的政治梦魇中挣扎出来的知识分子,对于来自西方的文化资源有着巨大的渴求。翻译家们为了满足国人的这些迫切的需求,开始大量地翻译和介绍西方各种现代思潮,出版社也大量地出版西方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著作。如四川人民出版社率先在 80年代初期出版了百余本的“走向未来丛书”,其中大部分是翻译介绍当今世界新的科技、人文、社会科学和政治法律方面的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紧跟着出版了“现代西方哲学译丛”,其后,三联代典籍,更是前所未有地推动了80年代西方现代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人们不仅接触到了康德、新康德主义,黑格尔、新黑格尔主义,也接触到现象学、解释学、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分析哲学,以及现当代政治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在文学领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也被大量地翻译和介绍。袁可嘉主编的共四卷八册的《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选》,出版之后便风行一时,成为最热门的畅销书。其他出版社也竞相出版外国文学作品,如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联合出版的《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作品集》以及各出版社出版的大量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料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亲睐。伴随着思想界不断掀起的西学热,如萨特热、尼采热、弗洛伊德热、海德格尔热、解释学热、解构主义热、女性主义热、新历史主义热,中国当代文学也不断地产生各种文学思潮,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女性文学”等等。中国的批评家们,也从中学到了各种方法论。如1985年被人们称为“方法论年”,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方法、文艺心理学方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荣格神话原型法、结构主义方法等都涌进了学界。评论者运用这些新方法,分析解剖当代作品的内在要素,揭示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呈现文学作品的深层无意识,挖掘意识形态的权力运作模式。
浅谈现代西方哲学与现代派文学的关系
浅谈现代西方哲学与现代派文学的关系文学和哲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古今中外普遍的文化现象。
哲学总是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影响文学,而文学往往形象地阐发一种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
现代西方哲学与现代派文学在思想上亦是互相沟通的。
本文试图就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与现代派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些分析,粗略地勾勒一下二者总体上的联系。
笔者认为这种联系集中地表现在:二者都是把脱离社会实践的人的本能——心理——意识结构作为人的最根本的本质;从人的本能——心理——意识结构出发,来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和现实的关系;以人的本能——心理——意识结构的直觉作为把握和描述事物的主要的思想方法。
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是现代派文学指导思想和思维方法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明确地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本质,是由人的本能——心理——意识结构确定的。
西方现代哲学中一种倾向是竭力排斥感性实践,强化抽象的理性本质,甚至于把人的主体本质归结为一连串的逻辑原子、人工语言和符号信息。
不过,他们所说的理性实际上包孕了感性;他们把感性、实践抽象化了。
如逻辑实证主义的创始人罗素和维特根斯坦都认为繁复多样的大千世界是由不可分割的逻辑原子或逻辑事实构成的。
在罗素看来,事物的性质和关系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而是人的经验所能感觉到的原子事实的逻辑虚构。
维特根斯坦声称,世界上万事万物是由“原子事实”即最简单的原始经验以固定的逻辑方式结合起来的。
他根本否认这一事实:逻辑的格、逻辑的关系,不过是人在实践中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把握。
而卡尔纳普和莫里斯等人又认为存在的世界是一个语词和符号的系统。
卡尔纳普说,事物存在于语言构架之内,而“事物”这个概念也并不是存在的东西的总称。
莫里斯则把卡尔纳普的语言构架变成他自己的符号信息系统。
在他看来,人之所以感觉到事物的存在,就是因为接受到符号信息的刺激。
因此,事物是一种符号信息的存在。
其实人工语言也好,符号信息也好,都不过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现代主义思想基础及主要流派
现代主义的思想基础及主要流派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或“先锋派”文学。
是二十世纪上半期欧美众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它同时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是二十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
主要流派有:未来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
一、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此时,科学对人的影响,比历史任何时代都大得多,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而现代科学和现代经济相结合后,形成了强大的经济联合体。
在新的经济结构体中,人的自由度降低了,政治已经成为经济的附庸,经济的畸形发展使欧洲战乱不断,而且不断升级,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它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稳定感,尤其可怕的是战争摧毁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性大厦,使人们陷入了精神失落和迷茫中。
这使得西方现代派作家用他们那犀利而变化多端的笔描绘了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以及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焦虑不安的人们,探究了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西方人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
科学研究的理论发现,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大工业文明增加了社会的财富,也加速了财富的集中;加快了生活节奏,也加快了人的“异化”步伐。
现实生活的残酷性,迫使人们重新考虑人类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等问题。
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也是文学自身的继承和超越性决定的。
现代主义作家继承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实质,如主观性、内在性、情感性。
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了浪漫主义的许多手法,如内心独白、梦幻、象征、怪诞等。
但是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又使得它在对传统文学继承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西方世界的社会危机和西方人的精神危机使得西方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一时间在社会中普遍流行,而这种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直接影响了文学的产生。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派文学正是西方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的产物。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流派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流派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20世纪欧美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的新趋向。
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
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派、新小说、存在主义、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十多种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植根于20世纪的社会现实,其思想基础是19世纪末期以来流行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如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这些学说在20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主张反传统,着力表现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扭曲和异化;表现手法上追求新奇和怪诞,语言往往晦涩难懂;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遵循典型化和个性化规律,甚至只是某种抽象概念的符号;特别重视内心世界的挖掘,人物的活动日益从外部世界退回到内部世界。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流派一、概述二、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歌三、未来主义四、表现主义五、意识流小说六、超现实主义七、存在主义文学八、新小说派九、荒诞派戏剧十、黑色幽默十一、魔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西方现代主义哲学
西方现代主义哲学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是20世纪初至中叶的一种哲学思潮,它在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和建筑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起源、特点以及其对其他领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起源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理性主义和唯物主义进行反思,出现了一种对现实和知识的怀疑态度。
二、特点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反传统:现代主义哲学对传统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持怀疑态度,试图打破现有的体制和规范,追求新的思考方式和表达形式。
2. 怀疑理性:现代主义哲学对理性的权威和普适性产生怀疑,认为理性无法完全捕捉和解释现实世界,主张通过直觉和感觉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3. 主观性:现代主义哲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认为个体的情感和意识对于认识和理解世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多元性:现代主义哲学鼓励多元的观点和表达方式,拒绝一种统一的真理和价值观。
三、对其他领域的影响1. 文学:现代主义哲学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表达方式,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实验,以及对语言和意义的颠覆。
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卡夫卡的《变形记》等。
2. 艺术:现代主义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同样显著。
现代主义艺术追求独立性和自由性,强调形式和色彩的表现力,拒绝传统的艺术规范和技术。
代表性的艺术家包括毕加索、康定斯基等。
3. 音乐:现代主义哲学对音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音乐结构和和声的改革。
现代主义音乐强调对声音的实验和创新,拒绝传统的调式和和声规则,代表性的作曲家包括斯特拉文斯基、舒伯特等。
4. 建筑:现代主义哲学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功能性、简洁性和抽象性,拒绝传统的装饰和复杂性,代表性的建筑师包括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
浅谈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浅谈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以现代戏剧为例摘要:戏剧二十世纪上半叶最活跃的文学形式之一。
话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从19世纪末开始大量传人中国,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起着主导作用。
从最初的“新剧”和“文明戏”对“旧剧”的改良尝试,大大促进了话剧的引进,到“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成熟、浪漫主义戏剧创作的展开。
二三十年代戏剧结合西方文艺思潮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为中国戏剧现代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新的文艺思想、理论再次大规模的介绍到中国,掀起了诸如“探索戏剧”热、“小剧场”运动的复兴。
两个时期对于西方文艺思想、理论的大量引进与学习,促进了中国戏剧现代性的形成和不断完善。
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来浅要探讨西方文艺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对现代话剧的影响。
关键词:戏剧话剧现实主义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派文学十分繁荣,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学着们将这些各不相同的流派都归结为一类——现代派。
这个现代派了包括现代文学,也包括后现代文学。
现代派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后半叶象征主义的诞生,之后历经发展,出现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等等流派,也出现了如卡夫卡、萨特、等大批名家名作,这在文艺复兴以后当属头一次集体式爆发,而且前赴后继。
中国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先后两次对西方文学经典和其他如哲学经典的大批引进、探讨、研究,对中国文学乃至文人学者们的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戏剧也是如此[1]。
曾孝谷、李息霜等190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春柳社,旨在“研究旧戏曲,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并制定《春柳社演艺部》专章;次年2月组织出演法国亚历山大.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1907年6月有欧阳玉倩、陆镜若等加盟的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曾孝谷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黑奴吁天录》。
这些话剧的上演反应了当时中国留学生对现实主义的渴望与推崇。
同时,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历史性转折,是中国戏剧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发展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13级药学1班
文学与哲学都运用语言作为表达的符号和工 具,自古以来,就有文、史、哲不分家之说。因 此,其他艺术品种很难形成说教化倾向,唯有文 学能够。反之,哲学的艺术化倾向也只能向文学 靠近。文学与哲学的关系便显得更为密切一些。
文学因为有了哲学内涵而有了超越一般作品 的深度和厚度,哲学因为有了文学这个载体而得 到更广泛的传播。
诗总是和哲学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的逻 辑学也是理性的范畴。所以有许多的好诗 人都是理性之人,也是哲学家。 "哲学的 终点是诗歌的起点" 我一直欣赏这句哲思 之言,一首好诗,首先应具有哲学思想, 而意象是为思想服务的,意象是自然界的 产物,哲学却是意识里的感悟,用意象来 喻人,喻物,喻社会现象,喻人性本质, 意象入诗是一种比拟,借代,对比,暗喻 等文学修饰手法, 而正是这些修饰手法 才使思想里的逻辑表达赋予了灵活生动的 生命力。一首好诗也是一件好的文学艺术 品。
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
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 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 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哲学鉴赏: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 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 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 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 种可爱。
有什么阅读的意义?
第一节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 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是世界 观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
现形式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 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 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
浅谈西方现代文化之现代派文学
36浅谈西方现代文化之现代派文学孟 媚 沈阳师范大学摘要:西方现代派文学,是20世纪西方世界各种危机的反映,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
一方面,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等,使人们变得悲观失望,烦闷颓废;另一方面,叔本华、尼采、伯格森及萨特等的哲学思想,弗洛伊德、詹姆斯等人的心理学,都影响甚至指导了现代派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西方;现代派;文学现代派文学起源于19世纪初期,在德国的霍夫曼、美国的爱伦·坡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中就已经出现了。
从法国的波德莱尔开始,经过巴纳斯诗派,到魏尔伦、兰波、马拉尔美,象征主义渐渐成了一个颇大的文学流派。
而且,现代派文学还包括唯美主义、印象主义、自然主义与新浪漫主义等。
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和两次高潮:第一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现代派文学萌芽阶段:第二阶段是20至50年代,现代派文学的鼎盛时期;第三阶段是六七十年代以后,现代派文学没落时期。
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至20年代,是现代派文艺发展的第一个高潮,现代派文学就是在此阶段得到了明确的确立。
四五十年代是现代派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高潮阶段。
70年代以后,西方文学与当时社会的多元化趋势相一致,呈现出出多元、创新和具有活力的趋势。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现代派文学主要是后期象征主义,它是19世纪象征主义文学的继续(一)后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的作家认为,艺术是表现事物本质或最高真实的一种形式,而这种最高真实不存于与现实世界只存在于主观世界之中的;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之间有着对应的联系。
所以,作家不应该直接描写事物,而应该寻找“客观对应物”,以象征的手法来间接表现内心世界的隐秘情绪。
后期象征主义的诗人主要有美国的艾略特、英国的叶芝、比利时的维尔哈伦、奥地利的里尔克、法国的瓦莱里等。
后期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是比利时的梅特林克、法国的克洛岱尔等。
二、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文学包括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一)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德语国家、北欧、美国等地的文艺流派,同时在绘画与戏剧上成就突出。
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考点:西方现代哲学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
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考点:西方现代哲学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西方现代哲学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在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中,一个较典型的例子是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紧密联系。
西方现代哲学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为数众多的欧美哲学思潮的总称。
在本体论上,大多具有唯心主义色彩,在认识论上大多具有非理性主义色彩,在人生哲学上大多具有悲观主义色彩。
西方现代哲学对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西方现代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就不会有所谓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
这些哲学的典型代表是:以克罗齐“直觉说”为代表的表现主义,尼釆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等。
西方现代派艺术不是一个单一的艺术思潮或艺术流派,而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未来主义、迷惘的一代、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抽象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黑色幽默等数量繁多的西方艺术思潮或艺术流派的总称。
这些艺术思潮的影响,几乎遍及艺术的各个种类和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美术、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等。
西方现代派艺术在内容上,大多表现西方现代社会的深刻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的异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怀疑和绝望。
西方现代派艺术在形式上大多标新立异,追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
象征主义艺术思潮是西方现代派艺术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个艺术思潮,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叔本华的生命哲学、直觉主义,同时也吸收了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史威登堡的“对应论”思想。
代表作品在文学上有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艾略特长诗《荒原》等;在戏剧上有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青鸟》、德国剧作家霍普特曼《沉钟》等。
存在主义哲学强调的还是“选择”的重要性。
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孤独的。
受其的影响,直接产生了存在主义艺术思潮。
萨特创作了《恶心》、《墙》等存在主义小说,还创作了《可尊敬的妓女》、《肮脏的手》等一批存在主义戏剧。
[西方现代文学荒诞派]西方现代派文学:西方现代派文学
[西方现代文学荒诞派]西方现代派文学:西方现代派文学篇一: 西方现代派文学:西方现代派文学-概念,西方现代派文学-诞生发展现代派又称先锋派,是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
它不是—个单一的流派,而是许多反对传统文学的流派的总称。
现代派文学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出现的。
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矛盾日益尖锐。
西方现代派文学先驱—波德莱尔现代派又叫先锋派,是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
它不是—个单一的流派,而是许多反对传统文学的流派的总称。
现代派文学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出现的。
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矛盾日益尖锐。
西方文学_西方现代派文学-概念西方现代文学是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上的反映。
20世纪以来,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经济萧条、劳资危机、核恐怖等等一系列世界性的灾难,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个人的命运和世界的前途,抱悲观绝望的态度,心灵受到很大的创伤,从而促进了现代派文学的兴起和盛行。
相关书籍西方现代派文学是个相对笼统的概念,涵盖了过于庞杂的内容。
一般认为,作为1种文学现象,现代派文学是与现代哲学思潮、社会思潮密切相关的,是为高度理性化工业社会演奏的《安魂曲》——不是交响乐夸张的昂扬,而是孤独绝望的萨克斯的哀鸣。
如果说20世纪风起云涌的现代非理性哲学思潮是对工业文明无情扼杀人性的抗议的话,那么现代派文学则是小资产阶级生存状态的艺术表现,是那些试图在“标准化社会”的冷漠环境中张扬个性、抒发情怀、维护爱情尊严的“小资”文人对现实的强烈抗议,“怪异”的文学形式本质上就是向社会所发出的呐喊:“我的存在不容忽视,我的个性必须张扬!”西方现代派文学经历了近1个世纪的变化,流派纷呈,作家的政治、思想倾向也很不一致,但就其共性来说,有如下几点:①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其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谬感。
因此,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哲学与文学的关系哲学与文学是两个广泛而重要的学科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哲学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并对其相互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共同点哲学和文学都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表达方式,它们都试图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探索和传达人的存在、价值观和生活意义。
- 反思与探索:哲学和文学都致力于对人类生活进行反思和探索。
哲学通过逻辑和推理来探讨人类思维、道德和真理等问题;而文学通过故事、形象和情感来揭示和诠释人类的情感、人性和心灵世界。
反思与探索:哲学和文学都致力于对人类生活进行反思和探索。
哲学通过逻辑和推理来探讨人类思维、道德和真理等问题;而文学通过故事、形象和情感来揭示和诠释人类的情感、人性和心灵世界。
- 语言的运用:哲学和文学都依赖语言作为表达工具。
哲学运用逻辑和严谨的语言来进行论证和思考;而文学运用想象力和艺术性的语言来创造故事和描绘形象。
语言的运用:哲学和文学都依赖语言作为表达工具。
哲学运用逻辑和严谨的语言来进行论证和思考;而文学运用想象力和艺术性的语言来创造故事和描绘形象。
- 人文关怀:哲学和文学都关注人的存在和体验。
哲学思考人的合理性和生命的意义;而文学通过描绘人的情感、矛盾和命运来展现人类的复杂性。
人文关怀:哲学和文学都关注人的存在和体验。
哲学思考人的合理性和生命的意义;而文学通过描绘人的情感、矛盾和命运来展现人类的复杂性。
相互影响哲学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它们相互借鉴,互相丰富。
- 文学对哲学的影响:文学作品可以引发哲学的思考。
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可以激发哲学家对人性、道德和生活问题的思考。
同时,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成为哲学讨论的素材和案例。
文学对哲学的影响:文学作品可以引发哲学的思考。
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可以激发哲学家对人性、道德和生活问题的思考。
同时,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成为哲学讨论的素材和案例。
- 哲学对文学的影响:哲学的思想可以启发文学的创作。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深入地思考人类社会的机会,哲学则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中提及的话题。
两者之间可以彼此互动,相互补充,对于实现一个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至关重要。
首先,哲学是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以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要素来研究客观的实体和现象,以求解决它们的矛盾及与之相关的问题。
它可以在许多不同的话题上进行思考和讨论,其中也包括文学的创作与理解。
以文学分析为例,哲学可以帮助分析文学中涉及到的哲学思想和概念,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也具有哲学性质。
它可以使读者在阅读中接触到一些哲学思考,以此来增加阅读时的兴趣。
杰克伦敦的小说《野兽之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小说中海洛因拉尔夫因为无法适应社会而投入了绝望当中,探讨了人们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追求个人理想。
在文学作品中,这一哲学思考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读者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
文学和哲学不仅仅可以看作是一种理论体系,它们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角色的精神状态,以及他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从而得到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而哲学也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人们成为一个真正理解自身和他人的智慧之人。
因此,文学与哲学可以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让人类完整思考的体系。
由此可见,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可以彼此互动,以此来完善对文学及其所延伸的其他文化范畴的理解。
文学作品可以提供一个深入探讨哲学思想的机会,同时哲学也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从而使文学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因此,文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实现一个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
从西方文论看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从西方文论看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现代阶段是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又称之为现代主义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末是后现代主义阶段。
现代主义阶段的西方文论主要包括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精神分析、文学心理学派、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文学符号学、文学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和前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论等诸多文学理论流派。
后现代主义阶段的西方文论则主要包括解构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论。
当然,鉴于20世纪西方各种文学理论流派的对峙与交融,我们还可以将20世纪西方文论横向地概括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要阵营。
众所周知,20世纪西方文论是20世纪西方社会文化的产物,而20世纪西方文论又是以标榜“人本”和“科学”为其基本主题的。
人本主义文论主要包括象征主义、直觉主义、精神分析、神话-原型批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文学理论;科学主义文论则一般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解构主义等文学理论。
作出这样的划分也只能说是大体上的对应而已,因为一方面它们所依据的两大哲学思潮本身就经常相互兼容又互相排斥,另一方面各个文论流派之间也经常彼此对立又不乏相互影响和交融。
简述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简述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文学和哲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学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而哲学则是通过思考和推理来探究人类存在和世界本质的学科。
虽然它们的形式和方法不同,但它们都试图回答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如生命的意义、自由意志、道德和价值观等。
文学和哲学的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首先,文学作品中经常涉及哲学思想。
许多文学作品都探讨了哲学问题,如《老人与海》中的自由意志、《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孤独和存在主义、《红楼梦》中的命运和人性等。
这些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表达哲学思想,使得哲学思想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哲学也可以影响文学作品的创作。
许多作家受到哲学思想的启发,创作出了具有哲学意义的作品。
例如,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无意义和孤独,反映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尤瑟尼亚·伊塞尔的小说《人类群星闪耀时》中探讨了人类的自由意志和命运,反映了存在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
这些作品通过文学的形式来表达哲学思想,使得哲学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具有感染力。
文学和哲学也可以相互促进,互相补充。
文学作品可以为哲学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实例,使得哲学思想更加具体化和生动化。
哲学思想可以为文学提供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使得文学作品更加有思想性和深度。
例如,尼采的哲学思想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家受到尼采的启发,创作出了具有哲学意义的作品。
文学和哲学也可以相互批判和反思。
文学作品可以对哲学思想进行批判和反思,揭示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哲学思想也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和反思,揭示其表达方式和思想深度的不足之处。
这种相互批判和反思可以促进文学和哲学的发展,使得它们更加符合人类的实际需要和精神追求。
文学和哲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们可以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批判和反思,共同探索人类存在和世界本质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文学和哲学的关系更加紧密,它们共同为人类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浅谈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浅谈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以现代戏剧为例摘要:戏剧二十世纪上半叶最活跃的文学形式之一。
话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从19世纪末开始大量传人中国,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起着主导作用。
从最初的“新剧”和“文明戏”对“旧剧”的改良尝试,大大促进了话剧的引进,到“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成熟、浪漫主义戏剧创作的展开。
二三十年代戏剧结合西方文艺思潮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为中国戏剧现代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新的文艺思想、理论再次大规模的介绍到中国,掀起了诸如“探索戏剧”热、“小剧场”运动的复兴。
两个时期对于西方文艺思想、理论的大量引进与学习,促进了中国戏剧现代性的形成和不断完善。
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来浅要探讨西方文艺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对现代话剧的影响。
关键词:戏剧话剧现实主义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派文学十分繁荣,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学着们将这些各不相同的流派都归结为一类——现代派。
这个现代派了包括现代文学,也包括后现代文学。
现代派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后半叶象征主义的诞生,之后历经发展,出现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等等流派,也出现了如卡夫卡、萨特、等大批名家名作,这在文艺复兴以后当属头一次集体式爆发,而且前赴后继。
中国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先后两次对西方文学经典和其他如哲学经典的大批引进、探讨、研究,对中国文学乃至文人学者们的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戏剧也是如此[1]。
曾孝谷、李息霜等190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春柳社,旨在“研究旧戏曲,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并制定《春柳社演艺部》专章;次年2月组织出演法国亚历山大.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1907年6月有欧阳玉倩、陆镜若等加盟的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曾孝谷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黑奴吁天录》。
这些话剧的上演反应了当时中国留学生对现实主义的渴望与推崇。
同时,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历史性转折,是中国戏剧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发展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哲学与文学的相互关系
哲学与文学的相互关系哲学和文学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却在人类思考和认知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关系,互为补充,彼此促进着人类的智慧和灵感。
无论是哲学的理性探索还是文学的情感表达,都为人们的思维和感受提供了不同的维度和角度。
首先,哲学和文学都是人类对世界面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哲学以理性思维和逻辑分析为主要手段,探讨生活的意义、真理的本质以及人类存在的问题。
而文学则借助于情感和想象力,通过叙事、描写和抒发来反映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两者各自的特点正好互为对立和补充,使得人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理解人类的存在。
其次,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上,哲学和文学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哲学更强调理性和逻辑的推理,通过思考和分析来寻找真理和智慧。
而文学则更加注重感性和直观的表达,借助于形象和情感来唤起读者的共鸣和共同体验。
哲学的思考方式给予了文学更深入的思考和内化,而文学的情感表达则为哲学思想赋予了生动和具体的形式。
此外,哲学和文学在对人类条件和存在的思考上也有所区别。
哲学更为宏观和抽象,关注人类普遍的现象和原则,提出了许多普适的理论和观点,同时也在探讨人的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等问题。
而文学则更注重个体的生活和情感,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故事的叙述,展示了人们在具体环境和情境中的思考和选择。
文学的个体性使得人们更容易与之产生共鸣,从而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最后,哲学和文学在人类思维和理解能力的提升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哲学通过各种理论和思想的追求,引导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拓宽了人的认识界限。
而文学则通过各种作品的阅读和感悟,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提高了个体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
哲学和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人类思维能够更加全面和丰富,促进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更深入理解。
总而言之,哲学和文学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关联。
它们互为补充,共同推动了人类思考和认知的进程。
哲学通过理性思维和逻辑分析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范畴,而文学则通过情感和想象力丰富了人们的心灵世界。
哲学与写作的关系
哲学与写作的关系目录:一、引言二、哲学与写作的相互影响三、哲学对写作的启示四、写作对哲学的启发五、哲学与写作的共同点六、结论一、引言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哲学和写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哲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启示。
二、哲学与写作的相互影响哲学与写作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
哲学是对存在、真理、价值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而写作则是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这些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哲学的思想启发了写作的主题和内容,而写作则为哲学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表达和传播的途径。
三、哲学对写作的启示哲学为写作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启示。
哲学思考使得作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揭示人类存在的本质、道德的困境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些思考可以为作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主题,并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探讨和表达这些问题。
四、写作对哲学的启发写作也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通过写作,作家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情节来阐释哲学思想,使得哲学概念更加容易被普通人理解和接受。
写作的创作过程也迫使作家重新思考和理解哲学问题,从而深化他们对哲学思考的理解和应用。
五、哲学与写作的共同点哲学与写作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点。
首先,它们都关注人类的思考和表达,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它们都需要深入思考和反思,以获得更深的理解和洞察。
最后,它们都可以通过语言的力量影响和启发读者,引起对人生、道德和现实问题的思考。
六、结论哲学和写作是相互交织的,它们相互促进和影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无论是哲学家还是作家,都可以从对方的领域中获得更深的认识和启发,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创作和思考中。
(该目录符合要求,无目录两个字,目录范围在7点-10点之间)。
结合西方文论的有关论述,谈谈你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认识
结合西方文论的有关论述,谈谈你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认识
文学与现实关系一直是文论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西方文论中,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学与现实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领域。
文学作为艺术形式,其目的在于创造一个虚构的艺术世界,不需要与现实的关联。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俄国正宗派文论家舒克林。
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学是现实的反映和折射。
文学创作必须从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反映现实和历史的作品,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包括马克斯·韦伯和卢卡奇等。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文学作为体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既独立于现实,又与现实密切相关。
文学并不一味地反映现实,而是通过创造出自己的艺术形式,塑造人性,触动读者。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托尔斯泰和海德格尔等。
总的来说,西方文论对于文学与现实关系的思考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观点,而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中。
从中可以看出,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一句话的答案。
不过对于作家来说,从现实中汲取创作灵感,并将其融入到艺术中,这种创作方式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关注。
第五章第五节_文学与哲学
一、文学与哲学比较概观
王国维:用西方哲学解读中国文学《红楼梦》。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早年常醉心于康德 以及叔本华之哲学思想,尤其是具有浓厚的悲观主 义色彩的叔本华唯意志论对王国维影响至深。在 《红楼梦评论》当中,王国维更是将唯意志论应用 到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解读上来。指出人生的本 质就是欲望,《红楼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文学 性,更是由于书中点明了摆脱欲望是出离痛苦卡的 唯一途径。 近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王国维运用叔本华的哲 学来解读《红楼梦》,是文学与哲学相联系的一个 实践范例。
他认为理念世界是至高无上的,现实世界依存于理念世界, 艺术世界又依存于现实世界。后两种世界是较低的,文艺 更低下,不具有普遍真实性。站在理念高度的基点上柏拉 图贬低了文艺的作用、诗人艺术家的地位。
第二节 西方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 在西方美学中,人们对于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即艺 与道的关系)看法分歧较大。 1.柏拉图:推崇能够反映和观照无限绝对的永恒 “理式”的文学作品,否定感性的摹仿艺术。 2.亚里士多德:“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 学意味,更受到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 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亚里士多德以 诗接近哲学来为诗争地位,仍然沿用了柏拉图的理 性主义逻辑。就真理性而言,哲学仍然高于文学。
中国文化中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一、中国哲学的主旨不是“爱智”,而是“闻 道” 中国先贤将《诗》、《乐》列入“六经”,与 《书》、《礼》、《易》、《春秋》并列,因 而他们不可能如柏拉图那样崇尚理性,贬低感 性和情感,将诗驱逐出境。孔子曰:“志于道, 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同时,儒家又强 调“以理节情”,“以道制欲”,“发乎情, 止乎礼义”(《里脊· 乐记》、《毛诗序》), 所以不可能像西方人本哲学那样以审美和艺术 去反叛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现代西方哲学与现代派文学的关系文学和哲学之间得紧密联系是古今中外普遍得文化现象.哲学总是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得理论体系妨碍文学,而文学往往形象地阐发一种认识世界得哲学思想.现代西方哲学与现代派文学在思想上亦是互相沟通得.本文试图就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与现代派文学之间得紧密关系作些分析,粗略地勾勒一下二者总体上得联系.笔者认为这种联系集中地表现在:二者基本上把脱离社会实践得人得本能——心理——意识结构作为人得最全然得本质;从人得本能——心理——意识结构动身,来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和现实得关系;以人得本能——心理——意识结构得直觉作为把握和描述事物得要紧得思想方法.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是现代派文学指导思想和思维方法得理论基础.一、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明确地认为人区不于动物得最全然得本质,是由人得本能——心理——意识结构确定得.西方现代哲学中一种倾向是尽力排斥感性实践,强化抽象得理性本质,甚至于把人得主体本质归结为一连串得逻辑原子、人工语言和符号信息.只是,他们所讲得理性实际上包孕了感性;他们把感性、实践抽象化了.如逻辑实证主义得创始人罗素和维特根斯坦都认为繁复多样得大千世界是由不可分割得逻辑原子或逻辑事实构成得.在罗素看来,事物得性质和关系不是独立于人之外得,而是人得经验所能感受到得原子事实得逻辑虚构.维特根斯坦声称,世界上万事万物是由“原子事实”即最简单得原始经验以固定得逻辑方式结合起来得.他全然否认这一事实:逻辑得格、逻辑得关系,只是是人在实践中对客观存在得事物、事物之间得关系得认识和把握.Wc而卡尔纳普和莫里斯等人又认为存在得世界是一个语词和符号得系统.卡尔纳普讲,事物存在于语言构架之内,而“事物”那个概念也并不是存在得东西得总称.莫里斯则把卡尔纳普得语言构架变成他自己得符号信息系统.在他看来,人之因此感受到事物得存在,确实是因为同意到符号信息得刺激.因此,事物是一种符号信息得存在.事实上人工语言也好,符号信息也好,都只是是客观事物得反映.现代西方哲学另一个极端是尽力排斥理性本质,强化感性本能,甚至于把人得主体本质归结为生存意志、权力意志、实在经验、心理经验、心理绵延、性欲本能、自由抉择等.只是,他们所讲得感性实际上包孕了理性,只是把实践视作是抽象得直观得存在.叔本华和尼采基本上唯意志主义得代表人物.意志本来只是人在实践中形成和进展起来得关于外在客观世界和内在主观世界得一种心理倾向性.然而叔本华和尼采却把这种人得主观倾向性无限夸大、膨胀为世界得本原和基础.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既是每一特别事物得内在本质和核心,也是全部事物得实质和核心.世界只是那个意志得一面镜子.尼采进一步认为生存意志得目得和意义就在于释放自己得力量,生命本身确实是权力意志.因此,那个世界确实是权力意志得体现.他们把人得意志和物质存在、人得理性和人得实践完全割裂开来,同时用意志吞没一切.这是主观唯心主义最为赤裸裸得表现.有用主义得要紧头目杜威把人得实在经验看作是世界存在得根源.他以经验涵盖一切,宣扬经验制造一切.现象学得创始人胡塞尔认为世界既是物理领域又是心理领域,这是一个差不多事实.而这两个领域都能够回溯到以心理经验直觉世界得认识主体自我.生命哲学家得中坚柏格森得看法是,世界上唯一实在得东西确实是活生生得处于进展状态中得自我;自我在实践活动中制造了一切.他所讲得进展是指自我得纯情绪性得心理状态得绵延;他所讲得实践是指绵延得心理状态.在他看来,世界只是是自我那个主体所制造得形象或心象得总和.心理分析论得祖师爷弗洛伊德认为,世界是由人得心理行为决定得,心理行为又是由无意识得心理结构决定得,那个结构又是由性本能和性欲望决定得.萨特是闻名得存在主义哲学家.他一方面承认人得存在是人得实在性,另一方面他又讲人得存在取决于人得自由抉择.一方面他讲人得自由抉择受制于环境,另一方面又讲人总能在可能得范围内作出超越环境得自由抉择.因此,萨特认为人得主体能动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超越社会历史.现代西方哲学得二个倾向殊途同归,基本上离开了人得社会实践,不是从脱离客观世界得理性动身,确实是从直观得存在动身,陷入了否认社会实践得决定性得唯心主义和把理性与感性割裂开来得形而上学.只是,它们又以唯心主义得颠倒形式,揭示了人得现实得个体存在及其能动得本能——心理——意识结构.多种多样客体得规律性结构和形式,首先保存、积存在人类使用、制造、更新、调节劳动工具得实践活动之中,然后才转化为逻辑、语言、符号和文化信息系统,最终积淀和进展为人得本能——心理——意识结构.这才产生和进展了和动物全然不同得社会化了得人类主体本质,或者讲产生和进展了人得自然本质、社会本质、意识本质对立统一得主体本质得辩证结构.事实上人得存在和进展,确实是人在能动得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不断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这一原理却被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全给歪曲与颠倒了.西方现代派文学得本质特征,也正是从人得本能——心理——意识结构动身,来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和现实得对立.萨特得小讲《墙》,在人得生死之间树起了一道自我能否存在得关卡.小讲要紧写了四个人物.西班牙革命战士和无辜得小孩胡安、国际纵队战士汤姆被法西斯逮捕后判处死刑,天亮就要枪毙.法西斯派了一个比利时大夫以陪伴为名到牢房来监视他们.胡安本来抱着无罪开释得幻想,盼望破灭后,对死得畏惧使他顿时变了一个人.汤姆杀过六个敌人,被捕后并无生还得侥幸心理.然而他也焦躁不安,恐慌万状.伊比埃塔最为坚强,宁可牺牲自己决不出卖战友.但是他下意识地颤抖冒汗,一闭眼就看到枪口对准自己.他一再激励自己保持清醒得头脑,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哪知为了戏弄敌人得假供,由于偶然得缘故弄假成真.他听到战友被枪杀得消息时,天昏地转坐倒在地,苏醒之后又发疯似地大笑不止.唯有大夫一个人,无忧无虑,心安理得.作品以三个难友和大夫在心理上得对立,暴露了法西斯得狰狞面目和残忍本性.专门是在判处他们死刑之后,还要观赏他们死前得痛苦,更是抨击了法西斯令人发指得冷酷兽性.然而,萨特笔锋一转,不仅把这种活生生得阶级对立转化为人与人在内心中得对立,又把这种内心对立转化为人得自我得内心对立,如同伊比埃塔那样内心中得清醒意识得无畏与下意识生理本能得恐惧得对立.在这个地方,萨特把人与人得现实联系和现实对立完全抽象掉了,留下得只是完全离开革命人民和法西斯得现实斗争得抽象得生与死得关系.萨特描写道:我们三个人都看着比利时人,因为他是活人.他做着活人得手势,有着活人得忧虑.他在那个地窖里冷得发抖,因为活人都会发抖得.他得躯体养得好好得,同时听任意志得使唤.我们这些人却不太感受到自己得躯体了,不管如何也可不能有同样得感受了.我真想摸摸自己得裤裆,可又不敢.我看着比利时人,他弯着身子站着,肌肉完全听自己使唤,他能够向往着改日.我们三个没有血液得幽灵,坐在那儿,我们摸着他,就象吸血鬼一样吮吸着他得生命.这个地方哪有半点反法西斯斗争得本质真实呢?或许讲萨特颠倒了歪曲了反法西斯斗争不更合适一些吗!美国表现主义戏剧家奥尼尔得《毛猿》,以表现人得自我得丧失和归属咨询题著称,剧中主人公扬克是一艘远洋邮轮得锅炉工.邮轮象征着整个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沉重地压迫在底舱工人身上,他们拿血肉给机器作齿轮.然而,扬克却对自我充满信心,认为自己是社会得原动力,转动了世界上得一切.大资本家得女儿米尔德里遇到扬克,以为碰到了毛猿,吓得晕了过去.扬克立志报复,恢复丧失了得人得价值和尊严.他追踪米尔德里,却因戒备森严而无法接近.他在街上见到绅士阔佬就寻衅闹事,结果鎯铛入狱.他意识到是压在上面得资本家,使他丧失了自我.出狱后他马上寻工会组织,要求给他炸药,炸掉所有得工厂,却被撵了出来.他无地自容,只好到动物园看毛猿.他想与毛猴为伴,不料被毛猿猛力一抱,筋断骨折,投进笼子.他痛苦地惊呼,一切都糊涂了,全都颠倒了.奥尼尔以大量内心独白触目惊心地表现了扬克内心意识中寻求自我、查找归属得矛盾和冲突,又以这种内心意识得矛盾和冲突强烈地表现了人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得高度对立.然而他把人和社会得对立归结为人和自己命运得对立,又把这种对立归结为人得内心意识失去自然和谐又无法建立新得平衡得对立.奥尼尔自己讲,扬克是人得象征,“他失去了过去与自然得和谐,又没能在精神上获得新得安静.如此他就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而是悬在半空中了.”(注1)他又讲:“这过去确实是,今后永久也是戏剧得主题,即人与自己命运得搏斗.过去人和神斗,而现在则是人和自己斗,和他得过去斗,和他得归属斗.”(注2)一部人得历史,不是人得社会关系得进展史,不是生产力得进展史,不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制造社会历史得进展史,相反倒是抽象得人和抽象得人得命运得搏斗.在这个地方哪有什么本质得真实呢?西方现代派文学重在表现人得本能——心理——意识得内在对立,同时从这个地方动身涉及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现实得对立,觉察到人得自我得丧失和归属是一个社会咨询题.但把资本主义社会得现实对立片面地归结为人得心理意识得内在对立,就必定模糊以致掩盖了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得现实根源和尖锐对立.这充分表明了它得理论基础正是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萨特本来确实是在文学创作中宣扬存在主义哲学.奥尼尔也曾经直言不讳地讲过:“今天得剧作家一定要深挖他所感到得今天社会得病根——旧得上帝得灭亡以及科学和物质主义得失败……以便从中发觉生命得意义,并用以安慰处于恐惧和灭亡之中得人类.在我看来,今天凡是想干大事得人,一定要把那个大题目摆在他得剧本或小讲中许许多多小题目得背后.”(注3)奥尼尔得夫子自道表明,他是从人和现实得全然关系动身把戏剧创作看作是哲学考虑得.现代派文学颠倒地歪曲地表现人和现实得对立时,不可幸免地曲折、晦涩、矛盾、痛苦地流露出身不由己得怅惘、无可奈何得沮丧、看不到前途得阴暗、人一辈子如梦得哀鸣、玩世不恭得解脱等等极为消极和没落得心理情绪和感官刺激.这些恰恰表明了现代派文学当然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得危机得揭露,然而它立足于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得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它自身确实是资本主义危机得产物,因此,至多只能以唯心主义得歪曲形式,表现出资本主义现实对立得某些方面. 二、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劳动与资本得冲突尖锐进展、人和物得相互关系高度异化得社会.现代西方哲学突出地研究了人和现实得全然关系得异化.研究派不甚多,争论也烈.关于资本主义异化根源得认识,大致能够归纳为三种观点:主观得心理感受论;客观得社会状况论;主客体相互妨碍论.主观得心理感受论者要紧从医学和心理学意义动身,给予异化现象以哲学和历史得内容.他们认为异化确实是人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失去平衡得错乱和失常,发生了人得自我同一性得分裂所造成得自我危机.进展了得主观得心理感受论者,既把异化看作是个人得心理精神感受,又把这种心理精神感受看作是现实社会矛盾刺激下得产物.弗洛姆认为,异化确实是人对外界异己力量和自我本质非人化得体验.他讲:“异化是一种体验方式,在这种体验中个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或如人们讲得他变得和自己疏远起来.他体验不到自己是自我世界得中心、自己行动得制造者——而他得行动和行动得结果却变成了他得主人,他要服从它们,甚至他要崇拜它们.”(注4)客观得社会状况论者看到了异化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非人得社会状况.法兰克福学派得马尔库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得科学技术,迫使人得本能、愿望和思想转化为供给必需品得渠道,人变成了单面得人,被异化得存在所吞没.埃茨奥尼认为异化不仅是一种愤慨或不满得感受,而且也是某些客观条件得表现;异化得根源不在于个人之间得关系和内心得心理过程,而在于社会得和政治得结构.(注5)客观得社会状况论者十分注重异化得社会历史特征和根源,但并没有真正揭示资本主义异化得实质.主客体相互妨碍论者认为在当代历史条件下,社会得主体和客体之间得绝对界线差不多打破,因此应该从主客体得相互联系、渗透、对立、冲突和转化中研究异化得特征和根源.人得本质特征是自我制造性,人制造了社会,也制造了自我.这两种制造活动得进展失去了协调,相互对立和否定,既造成了社会得异化,同时也造成了人自己得异化.资本主义社会强化和进展了主客体之间得对立和冲突,私有财产制度造成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得分离,官僚政治制度造成了社会成员在政治上无权,人得现实存在同其因此是人得社会本质严峻分裂,人与人离心离德陷入自我中心主义.尤其是在危机时刻,社会完全缺乏操纵对立冲突得力量和综合各种分裂因素得力量.人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失常、迷乱和异化也就决不是偶然得了.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蒂利希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主客体异化得相互妨碍得恶性循环.他讲:这种社会是为人得解放而设想出来得,但又在其自身制造出来得客体得束缚下而解体.由性能良好得机械装置对自然得技术操纵、由对人得精细得心理上得操纵、由对社会得迅速增强得组织操纵来保证得平安是以非常高得代价换来得:所有这一切基本上作为手段为了人而被发明出来得,人却在运用手段得过程中自己也变成了手段.(注6)西门以异化得心理精神状态为中介,从经济、政治、意识、文化、语言、宗教、教育等社会生活得各个方面,查找一种社会综合性得异化纽结以及各种异化构成一个统一体得可能性.在他看来,主客体异化得一体化表现在六个方面:(1)无力量,人制造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得力量,却又失去了这些力量同时被这些力量所操纵.(2)无意义,正因为人失去了主体力量而被客体力量操纵,生命丧失了原来得意义.(3)无规范,客体操纵主体,个人和社会对抗,一切基本上错乱得、失常得.(4)自我疏远,人陷入错乱、失常状态中,与自己得本质疏远了.(5)社会孤立,人与自己得本质疏远,人类社会不再是一个人类相互联系得统一整体,社会分裂了、孤立了.(6)文化得疏远,人与自己得本质疏远,社会不再是一个人类相互联系得统一整体,人类失去了共同得文化价值概念.这派观点确实有较高得认识价值.然而,它同样是从人得心理意识动身研究异化得.假如总体性综合性地考察和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得异化理论,不难发觉这是现代西方哲学得一个重要得方面,同时,也是它与历史上传统哲学明确区不开来得一个显著特征.正因为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和现实全然关系得异化,它在一定程度上颠倒地包含了社会历史内容和社会批判价值.然而,现代西方哲学得异化理论得实质是唯心主义得.因为它始终离开了人得社会实践研究异化,把一切异化最终归结为人得本能——心理——意识得内在对立.西方现代派文学五光十色,千奇百怪,它得重要得核心得方面,也是表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和现实全然关系得异化,它得立足点是人得本能——心理——意识结构得对立和异化.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在他得长篇小讲《审判》中虚构了如此一个故事:一家银行得高级职员k忽然被捕了.出于什么缘故?依照什么刑法程序?一切都大概莫名其妙.逮捕者只是遵照上司指令来抓人.监察官也承认如此惊奇得情况太多了.被捕之后得k,竟然照旧回家、上班、交际、会友.难怪k以为全然是个错捕得误会.在初审时,k滔滔不绝地为自己申辩,要求改革法律机构.然而无人理睬他.他只得雇请律师,从此陷入了没完没了得诉讼过程.律师也无法推断k毕竟犯了什么罪,因为一个人得定罪,往往出乎意料地取决于随便哪个人间或讲过得一句话.要胜诉,只能拉关系、走门道、在幕后交易.一切尽在法网之中,一切又尽在法网之外.整个法律机构只是是上层统治阶层为所欲为、鱼肉人民得工具.谁也无法与之抗衡.“那个庞大机构能够讲正保持着一种微妙得平衡状态,假如有人想改变周围事物得排列次序,他就会冒摔跟头和完全毁灭得危险,而那个机构则可依靠本身其它部分得补偿作用而恢复平衡,因为它得各部分是相互关联得;它一点也可不能改变,相反,还非常有可能变得更加僵硬、更加警惕、更加严酷、更加残忍.”果不然,不愿卑躬屈膝、丧失尊严得k,一年之后就被悄悄处死.没有任何判决,没有任何手续.显然卡夫卡虚构得那个故事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得法律机构.国家和法律机构是随着私有制得进展和阶级对立得深入所形成得一种与人相分离、支配整个社会得政治力量.它代表了统治阶级得利益和意志制约了一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力量进展得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强大.由于法和法制不那么露骨地表现出统治者得意志,因此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大概它们是全社会得公正得代表.卡夫卡撕毁了资本主义社会法律和法律机构得虚伪外衣,愤慨地展现了这种强制性异化力量否定和反对人得本质.这是难能可贵得,具有合理得认识价值.然而,这种异化力量在卡夫卡得笔下又是如此得神奇莫测.你能感受到它得存在、它在支配你,却又不明白它在哪里、毕竟是什么,更不用讲如何认识它、改变它.这种异化力量差不多抽象成脱离经验存在得虚幻得精神实体.正如有些研究者指出得,卡夫卡宣扬了一种真理虽有、但无路可循得唯心主义和神奇主义得错误哲理.法国荒诞派戏剧家尤奈斯库得《秃头歌女》,以同样得方式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得极端冷漠.一对男女一起坐火车从曼彻斯特到伦敦,他们一起生活过,同时还有了小孩,却不明白他们是夫妻.夫妻关系尚且如此,一般得人与人关系又如何能更好一些呢.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得这种极端冷漠得现实是资本主义社会金钞票利害关系在人与人关系中更深一层得反映.然而除了两性关系以外,尤奈斯库却又摒弃了一切人与人得现存关系,并把人与人之间得社会历史关系完全转化为抽象得观念意识.因此就无法使人认识和把握这种冷漠关系得真实本质和最终根源.西方现代派文学从人得对象世界(如国家、法等等)和人得自身世界(如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极端冷漠等等)两个方面,比较充分地暴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总体性异化,确实是讲比较充分地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现实全然关系得异化.这是不可否定得,具有深刻得社会历史内容得认识价值.另一方面,脱离社会实践,从人得本能——心理——意识结构动身,把现实得异化力量和异化关系转化为神奇得、思辨得东西,那就不仅没有揭示出现实资本主义社会得异化本质及其根源,相反模糊乃至掩盖了这种异化得本质及其根源.可见,现代派文学与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在思想上得紧密联系.它一方面同意了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得指导和妨碍,另方面又丰富了现代西方哲学得异化理论.西方现代派文学得这种哲学基础就决定了它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得怀疑、揭露和批判不能不是颠倒得、歪曲得、消极得.三、现代西方哲学把人得本能——心理——意识结构看作是世界得本原和基础,认为人得认识起源于那个结构,因此在那个结构直观对象得现象中就能直截了当把握和描述对象得本质.现代派文学种种新、奇、怪得艺术表现手法实质上是这种唯心主义思想方法在艺术中得演化. 有用主义得先驱者威廉·詹姆斯他最早对现代心理学得研究成果进行了哲学得反思和概括.他认为人有二种意识类型,一种是理性意识,另一种是与此完全不同得非理性意识,它以潜在得形式存在于理性意识得周围.二者得区不在于,前者是自觉得、逻辑得,有一个合理得理性结构;后者是自发得、飘忽得,处于一个混乱得、不定得流淌结构之中.二者又有紧密得联系:首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理性意识中有非理性因素,非理性意识中有理性因素;其次,相互妨碍、相互转化,通过注意力得选择,非理性意识就理性化,注意力一旦解体,理性意识就非理性化.因此,人得意识是理性意识与非理性意识在非理性意识基础上得统一.它无法用逻辑估量,只能描述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人正是按照自我得注意力来选择这些意识流,从而构成人得现实世界.弗洛伊德长期观看和治疗了精神病人,独立地得出了与詹姆斯大体一致得结论.他提出了人得意识是一个多层次得自控结构.最底层得是无意识得本我,深潜在人得知觉之外.本我实质上是一种动物性本能和欲望,受其内在得性欲原动力支配.第二个层次是能够考虑和推断得自我.自我是调节本我和周围环境相互关系得意识.本我完全是一种盲目得冲动,因而总是要和周围环境冲突.自我意识到现实环境对人得制约,因而总是使本我和环境保持平衡.因此自我是本我得自控能力,只有成年人才有得.自我得丧失必定导致人得精神意识得病变.超自我处于意识得最高层.超自我是一种超越本我和自我得意识,体现了社会得道德和良心,把社会得道德和良心所不容得本我冲动完全压制在意识底层.超自我有时也会是无意识,只是一般来讲最为清醒,因此在人得意识结构中起操纵作用.胡塞尔认为,心理经验得概括不是精确得,逻辑认识得概括依靠于陈述.他要求直截了当借助于寓于人之中得纯粹意识来描述对象.在他看来,一切事物得结构基本上相同得,意识得结构和它得对象得结构都表现为现象和本质得同一.因此,意识中得直觉能够直截了当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