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电力调度大楼防震等级报告
大厦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可行性报告
大厦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可行性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大厦”位于深圳原体育场,占地837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9.32万平方米。
地下室1.77万平方米,地上部分7.55万平方米。
地下3层,用作停车库及设备用房。
主体结构地上27层,高99.5米,单塔结构。
一~六层是裙房,高度为29.7m,裙房部分形状近似矩形,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一层为商场、银行,层高5.5m;二层~四层为商场,层高4.6m;五层为餐厅、用作商场、银行、餐厅、健身房、舞厅等用途。
六层为健身房,平面收进部分屋顶设一露天游泳池。
七层~二十七层为公寓式住宅,层高为:3.3m,平面形状变为槽型,结构采用板柱-剪力墙结构,标高为29.7-99.5m。
二十层处槽型左翼收拢,平面变为L型,二十一层处槽型右翼收拢,平面变为近似橄榄型。
板柱-剪力墙结构部分的高宽比为2.91。
全楼设4个钢砼核心筒,作为主要抗侧力结构。
地下室顶板采用梁板结构,板厚150mm,底板采用无梁底板结构,厚500mm,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
二、设计依据1.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ω0=0.75kN/m2(变形计算)ω0=0.90kN/m2(内力计算)(2)地震烈度:7度(3)场地类别:II类(4)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5)其他地质资料依据由深圳地质勘探开发公司提供的《深圳基泰投资有限公司嘉宾广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国家现行规范、行业标准和地区标准。
三、超限部位介绍依据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补充规定》、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文件《关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通知》存在以下超限问题:1. 主体结构一~六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七~二十七层采用板柱-剪力墙体系,主体结构高度为99.5m,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4.2.2规定的A级高度。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建筑物地震抗震性评估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建筑物地震抗震性评估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建筑物地震抗震性评估报告编号:2021-001报告日期:20XX年XX月XX日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建筑物进行地震抗震性评估,确认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用。
1. 建筑物基本信息建筑物名称:XXX大厦地理位置:XX省XX市XX区XX街道建设单位:XXX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X设计院施工单位:XXX施工队监理单位:XXX监理公司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座地上XX层、地下XX层的写字楼。
建筑总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XXX平方米。
主要结构采用XX系统,材料选择为XXX。
3. 地震抗震性评估根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XX,对建筑物进行了地震抗震性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结构抗震设计建筑物采用的结构系统和材料符合相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设计单位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本地区的地震烈度、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用途等因素,合理选取了结构型式,并进行了抗震计算和验算。
3.2 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震烈度等级,本建筑物设计的抗震设防烈度符合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区域内地震活动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要求。
3.3 结构抗震性能经过抗震设计和施工,该建筑物的结构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对主要结构构件进行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并符合规范要求。
4. 竣工验收情况本工程经过严格按照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并已完成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过程中,对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设备等进行了全面检查,验证其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5. 结论与建议本报告经过对建筑物地震抗震性进行评估与检测,确认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建议在后续的使用和维护中,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消防、安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对建筑物地震抗震性进行评估,不涉及其他方面的验收内容。
桐乡市电力调度大楼防震等级报告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桐乡电力调 度大楼抗震措施符合抗震设计的要求。桐乡电力调 度大楼建筑场地为I类,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 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 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采用三级设 计,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 算要求外,还应保证不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 向钢筋面积的1.1倍;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 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 采用三级或四级。采用了8度抗震设计,所以桐乡 电力调度大楼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低于二级。 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 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加强 设置了抗震构造措施。
地震作用越大,结构的抗震要求越高。历次地 震震害表明,过去一些未经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 结构,在不同烈度区的震害表现是不一样的。在烈 度区为6、7度的,基本完好或轻微损坏,而处于 8、9度烈度区的,可能严重破坏或倒塌。这些震害 情况表明,不同烈度下的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效应 组合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在结构构件设计 时,一般是按最低要求确定的。所以,在不同的地 震烈度下,结构的实际抗震潜力会有很大差异。桐 乡市电力调度大楼采取的是较高的抗震设计要求, 地震烈度愈高,结构抗震构造要求也应愈高。桐乡
桐乡电力调度大楼采取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 构,由于整体框架在楼板位置中断,对于震害的 防震要求比较高。如果各层楼板不在同一标高上, 整体框架的楼板处于中断,承重柱体的刚度相差较 大,结构刚度沿高度的分布不够均匀,较为容易引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号文的要求 由电力工业部会
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已经有关部门会
审 现批准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为强制性国家
标准 自一九九七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负责管理 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电力工业
部西北电力设计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
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目录
主要符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场 地 第三章 地震作用 第四章 选址与总体布置 第五章 电气设施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设计方法 第三节 抗震计算 第四节 抗震强度验证试验 第五节 电气设施布置 第六节 电力通信 第七节 电气设施安装设计的抗震要求
土层剪切波速和岩土地震稳定性 滑坡 崩塌等 评价 以及对液化
地基提供液化判别 液化等级 液化深度等数据
电力设施的场地应有地基土分层实测剪切波速和土层的密度
资料 场地覆盖层厚度 可通过搜集资料分析确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虑
三 三类建筑物的地震作用应按设防烈度计算 抗震措施可按
设防烈度降低 度考虑 但 度时不宜降低
第
条 架空送电线路的重要大跨越杆塔和基础需提高
度设防时 应经主管部门批准
第
条 电力设施中的电气设施和构筑物的抗震设计
除执行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对电力设施中的
建筑物 其抗震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
抗震加固调查情况汇报
抗震加固调查情况汇报根据上级要求,我单位对XX地区进行了抗震加固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包括XX市区域内的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建筑物,共计涉及XX个建筑物。
二、调查内容。
1. 建筑物结构及材料情况,对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承重墙体、楼板、柱梁等主要构件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记录,了解了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情况及主要材料使用情况。
2. 抗震设防状况,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进行了评估,了解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3. 隐患排查情况,对建筑物存在的裂缝、变形、松动等隐患进行了排查,分析了隐患的严重程度及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三、调查结果。
1. 结构及材料情况,调查发现,部分建筑物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使用质量低劣等问题,需要进行加固改造。
2. 抗震设防状况,部分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较低,无法满足抗震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抗震加固。
3. 隐患排查情况,部分建筑物存在裂缝、变形等隐患,需要及时修复,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四、建议措施。
1. 加强建筑物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建筑物结构和材料的安全可靠。
2. 对抗震设防等级较低的建筑物,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提高其抗震性能。
3. 对存在隐患的建筑物,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消除安全隐患。
五、工作建议。
1.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制定详细的加固方案。
2. 加强对建筑物抗震加固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相关人员的抗震加固技术水平。
3. 加强对抗震加固工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六、总结。
通过本次抗震加固调查工作,我们对XX地区的建筑物抗震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为下一步的抗震加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我们将继续加强相关工作,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为本次抗震加固调查情况汇报,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建筑工程抗震设施申请报告
建筑工程抗震设施申请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求日益增长。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为应对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建筑工程抗震设施得以应用。
针对本次建筑工程项目,我们特此提交抗震设施申请报告,以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可靠。
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XXX工程2. 工程地点:XXX市XXX区XXX路XXX号3. 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4. 项目负责人:XXX三、地震背景分析1. 地震区级别根据当地地震活动性和地质条件,本项目所在区域划定为X级地震区。
这意味着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抗震设施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有效避免或减轻损失。
2. 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依据地震动参数的抗震设防要求,经专业机构测算,本项目所需基准地震参数如下:(1) 地震烈度:X度(2) 地震设计加速度:Xg四、抗震设施申请1. 抗震设施类型及布置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地震动力学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抗震设施申请方案:(1) 水平抗震设施: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将采用X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以增加其抗震性能。
(2) 竖向抗震设施:采用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柱,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2. 设施布置方案(1) 水平抗震设施布置:根据结构分析结果,水平抗震设施将均匀设置在建筑物各个楼层的核心区域和外围结构上。
(2) 竖向抗震设施布置:竖向抗震设施将设置在建筑物正中心和每个楼层的角落位置,以确保整体抗震性能。
3. 设施构造及材料选择(1) 水平抗震设施:采用X形剪力墙结构,墙体材料选择高强度混凝土,钢筋选用HRB400级别。
(2) 竖向抗震设施:框架结构中的柱子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钢筋选用HRB500级别。
五、工程实施计划1. 设施施工过程根据抗震设施申请方案,我们将分阶段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
(1) 水平抗震设施施工:先进行结构钢筋的浇筑,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抗震性能鉴定报告模板
抗震性能鉴定报告模板
1. 背景介绍
抗震性能鉴定报告是针对建筑物在地震发生后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和判定的重要文件。
具体内容包括对建筑物结构、材料等抗震性能相关指标的检测和评估。
2. 鉴定对象
本报告对位于XX市XX区XX街XX号的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3. 鉴定方法
采用XX标准/规范对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对建筑结构进行材料分析和构造特征考察; - 通过地震模拟分析,评估建筑物在不同强度地震下的抗震性能; - 对抗震设备和抗震支撑结构进行检测和评估; - 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等级评定。
4. 鉴定结果
根据抗震性能鉴定,本报告认为该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属于XX级别,具体评定如下: - 结构材料:XX材料 - 结构形式:XX形式 - 地震模拟分析:经过地震模拟分析,建筑物在XX级地震下的破坏概率为XX% - 抗震设备及支撑结构:XX设备符合抗震要求,支撑结构完好
5. 鉴定建议
基于鉴定结果,提出以下改善建议: - 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抗震性能; - 定期检测和维护抗震设备及支撑结构; - 加强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建筑物紧急疏散能力。
6. 结论
经过抗震性能鉴定,本报告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提出了合理的改善建议,希望能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升有所帮助。
以上是针对XX市XX区XX街XX号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鉴定报告。
建筑抗震鉴定报告范本
建筑抗震鉴定报告范本
1. 项目背景
本次建筑抗震鉴定报告对位于XX市XX区的某建筑物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旨在全面评估该建筑的抗震性能,为其后续的维护和加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鉴定对象信息
•建筑名称: XXX建筑物
•建筑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高度: XX 米
•建筑年代:建造于XX年
3. 鉴定方法
本次鉴定采用了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的相关要求,结合实地勘察和现场测试,并参考了历史地震数据和建筑结构设计参数等信息,进行了综合评定。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鉴定结果,综合考虑建筑结构材料、设计参数、施工质量等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该建筑在X级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较好/较差/一般(具体评价)
•鉴定中发现的结构缺陷/隐患/损伤(如有):XXX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加固/维修/改进方案。
综上所述,建议对该建筑物进行定期的抗震性能监测与维护,并按需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5. 辅助资料
•鉴定报告附图(如有)
•相关测试数据记录(如有)
本报告针对该建筑的抗震鉴定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为建筑的安全性提供了参考意见和建议。
建议业主和相关部门根据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建筑物在未来的抗震工作中具备更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工程抗震设防情况报告
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建筑工程项目地点:XX市XX区建设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二、抗震设防要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秒。
三、抗震设防措施1. 结构设计(1)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结构布置:充分考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受力,合理布置剪力墙和框架,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
(3)抗震等级: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本工程抗震等级为二级。
2. 抗震构造措施(1)基础设计:采用筏板基础,保证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提高地基承载力。
(2)框架梁柱节点设计:加强节点构造,确保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剪力墙设计:设置边缘构件,提高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剪承载力。
3. 抗震材料(1)混凝土: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混凝土,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2)钢筋:选用HRB400钢筋,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4. 抗震设防措施落实情况(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抗震设防措施落实到位。
(2)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抗震设防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项目验收时,对抗震设防措施进行专项验收,确保抗震设防要求得到满足。
四、检查情况1.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抗震设防措施落实到位。
2. 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抗震设防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项目验收时,抗震设防措施专项验收合格。
五、结论本项目抗震设防措施落实到位,抗震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对抗震设防措施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抗震设防要求得到满足。
建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继续加强协作,共同确保建筑物的抗震安全。
楼房防震等级标准
楼房防震等级标准现行的《楼房防震等级标准》是专门为研究楼房防震机制、制定防震标准并评估楼房结构抗震性能而制定的国家标准,旨在提高楼房的耐震性能,防止地震造成的损失。
该标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推出,经过了几次修订,现在已经有许多城市实施了《楼房防震等级标准》。
《楼房防震等级标准》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其中:一级为最高标准,要求楼房抗震性能较优。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区,其耐震性应达到8度以上,钢结构地区,其耐震性应达到7度以上。
二级标准比一级略低,要求楼房抗震性能一般。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区,其耐震性应达到7度以上,钢结构地区,其耐震性应达到6度以上。
三级、四级和五级标准分别是较低、较低、低,要求楼房抗震性能较弱。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区,其耐震性分别应达到6度以上、5度以上和4度以上;钢结构地区,其耐震性分别应达到5度以上、4度以上和3度以上。
《楼房防震等级标准》规定的最低耐震性等级,不仅保证了楼房的耐震性能,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
然而,由于技术等原因,许多楼房建设中的实际抗震性能还不够,无法满足《楼房防震等级标准》的要求,为了实现楼房防震等级标准,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我们应加强教育,提高建筑师、施工人员和设计者对楼房防震技术的素养。
同时,在建筑建造过程中,还要实施严格技术检查,保证施工工艺符合国家标准,对施工质量有严格要求,确保楼房结构抗震性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其次,要促进地震技术的发展,提高抗震技术的水平,发展有效的新型防震技术,进一步减少抗震成本,甚至提高抗震性能。
同时,我们应加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大抗震建设投资,确保抗震建筑技术和标准始终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
最后,要强化地震安全管理。
根据《楼房防震等级标准》,地震安全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已经在使用的楼房进行检测,发现抗震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楼房要及时修补,以确保现有的楼房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配电楼—电气设备系统的地震反应及减震控制研究
配电楼—电气设备系统的地震反应及减震控制研究配电楼—电气设备系统的地震反应及减震控制研究地震是一种非常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特别是在像中国这样地震频繁的地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配电楼作为电气设备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在地震中的反应和抗震能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配电楼在地震中的反应,并研究减震控制策略,以提高配电楼的抗震能力。
配电楼作为承载、分配和控制电气设备的建筑物,其在地震中所受到的力学和动态荷载要远远超过地面的建筑物。
地震动力学是研究配电楼在地震中的反应的基础。
通过有限元模拟和模态分析等方法,可以对配电楼的动态响应进行数值模拟,从而了解其在不同地震条件下的受力情况。
此外,为了进一步了解配电楼的振动特性,还可以进行模态试验和振动台试验,获得更真实的地震响应数据。
在地震中,配电楼的地震反应主要表现为位移、加速度和应变等。
位移是最直观的反应参数,它反映了结构在地震中的整体移动情况。
加速度则是对结构进行动态响应分析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稳定性和破坏程度。
应变反映了结构内部的力学变化情况。
通过研究配电楼在不同地震条件下的位移、加速度和应变等参数,可以评估其抗震能力,并为减震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提高配电楼的抗震能力,可以采取减震控制措施。
减震控制技术是通过改变结构的刚度、阻尼和质量等参数,以减小结构在地震中受到的荷载。
常见的减震控制方式有隔震、摇摆策略和能量耗散等。
隔震技术通过设置隔震装置,将地震荷载隔离到基底以下,使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摇摆策略则是通过改变结构的动力性质,降低地震响应。
能量耗散技术则是通过能量耗散装置,将地震荷载转化为热能等耗散掉,减小结构的振幅。
在减震控制策略的选择上,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方面需要考虑配电楼的地理位置和地震频率等因素,以确定可能遇到的地震荷载;另一方面需要考虑配电楼的结构特点和所承载的电气设备的重要性等因素,以确定减震控制策略的优先级。
电厂地震应急预案演练评估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保障社会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作为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对电厂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电厂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我们组织了本次电厂地震应急预案演练。
以下是本次演练的评估报告。
二、演练背景本次演练模拟我国某电厂所在地区发生地震,震级为6.0级,震中距离电厂约50公里。
地震导致电厂周边基础设施受损,电厂内部设施出现不同程度损坏,同时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地震灾害的特点,本次演练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人员疏散与安置;2. 设施抢修与恢复;3. 电力供应保障;4. 医疗救护与后勤保障;5. 信息沟通与协调。
三、演练目的1. 检验电厂地震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 提高电厂员工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3. 优化地震应急预案,提高电厂应急处置能力;4. 加强与政府、消防、医疗等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
四、演练过程1. 演练启动:接到地震预警后,电厂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应急处置。
2. 人员疏散与安置:按照预案要求,各车间、部门迅速组织员工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同时,设立临时安置点,为受灾员工提供临时住所和生活必需品。
3. 设施抢修与恢复:针对受损设施,电厂组织抢修队伍进行现场抢修,确保电厂尽快恢复生产。
4. 电力供应保障:针对地震导致的电力供应中断,电厂启动备用电源,确保电厂生产和生活用电。
5. 医疗救护与后勤保障: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站,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同时,加强后勤保障,确保受灾员工的生活需求。
6. 信息沟通与协调:通过应急指挥系统,实时向上级部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地震灾害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五、演练评估1. 应急预案评估(1)预案内容:本次演练的预案内容较为全面,涵盖了人员疏散、设施抢修、电力供应、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方面,符合实际需求。
综合楼安全性和抗震检测鉴定报告
我站受xxx 委托(委托单编号:xxxx)对综合楼安全性和抗震性能进行鉴定,我站有关技术人员于xxx年xxx月xxx日依据委托,进入现场进行检测,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分析如下:1、委托内容(1) 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对综合楼进行安全性鉴定。
(2) 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对综合楼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3) 检测原因:xxx年xxx月份,xxx将该房屋出租给xxx作为教学楼使用。
在装修中,xxx将该房屋一层部分墙体拆除,故xxx委托我单位对该房屋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进行鉴定。
2、检测依据(1)该工程检测合同;(2)该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4)《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7)《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8)《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3、检测仪器所用仪器均经省技术监督局计量院检定,在正常使用有效期内,检测环境正常,检测前后仪器功能正常。
仪器情况统计见下表1:表1:检测仪器表4、工程基本情况调查Xxx综合楼位于位于xxx市xxx,建设单位为xxx,设计单位为xxx,监理单位不详,施工单位为xxx,该房屋按照8度抗震设防。
该房屋建造于1989年左右。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验收报告(1)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验收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某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验收报告,旨在对该工程的抗震设防措施进行评估和检查,并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标准。
本报告是基于对该工程实地勘察、资料分析和设防措施的检查所得出的结论。
2. 工程概况本建设工程为一栋多层住宅楼,总高度为30米,共有10层。
工程设计单位为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 抗震设防标准本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遵循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中的要求,具体设计级别为X级。
根据该标准,本工程的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周期为0.36 s。
地震烈度为8度时,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为位移角为1/500,剪力倍数为1.2。
4. 设防措施评估在实地勘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本工程的抗震设防措施进行了评估和检查。
4.1 结构设计评估根据我们的评估,该工程的结构设计符合国家抗震规范的要求。
设计采用了合理的结构形式,并考虑了地震力的作用。
结构设计满足了位移角和剪力倍数的要求,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4.2 施工质量评估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施工,并进行了相应的监控和检验。
我们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抽查,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达到了设计要求。
4.3 设备设施评估根据对设备设施的检查和评估,我们认为工程中采用的设备设施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并能够满足抗震设防的需要。
5. 结论根据对该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评估和检查,我们得出结论:1.该工程的结构设计满足国家抗震规范的要求,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2.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施工,并达到了设计要求。
3.工程中采用的设备设施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综上所述,该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符合国家抗震规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6. 建议根据对该工程的评估,我们提出建议:1.在使用阶段,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抗震性能。
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以及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
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以及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以及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确定了抗震设防烈度就确定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动参数。
在确定地震作用标准值时,用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衡量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小,用震级;衡量一次地震对某地造成的破坏程度,用烈度。
建筑物的设防烈度,就是设计的建筑物抗震能力。
设置抗震等级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相应这次地震,不同地区则有不同的抗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也就是说,对于某一个给定的地区来说,每次发生地震的震级是不定的;但是抗震设防烈度是国家规定好的,这个就目前来说是固定不变的。
地震震级=2/3*震中烈度+1抗震设防烈度=多遇地震下的烈度(众值烈度)+1.55因此我们国家现在就是按照一个概率来估计该烈度被超过的概率(一般是定众值烈度),然后根据众值烈度来+1.55算设防烈度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3.1.1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淮》GB50223的规定。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 9 度时,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抗震设防质量评估报告
抗震设防质量评估报告评估单位:XXXXXXXXX评估时间:XXXX年XX月XX日一、评估目的和背景本次抗震设防质量评估旨在对所评估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为该建筑物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该建筑物是位于XXXXXXXXX的XX大厦,建设于XX年,是一座XX层的大型办公楼。
鉴于建筑物所处地区具有一定的地震活动性,为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评估其抗震设防质量迫在眉睫。
二、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多种评估方法,包括现场实地勘察、技术资料分析、工程检测和数值模拟等。
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和抗震措施进行全面的观察与测量,综合分析数据并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得出较为准确的评估结论。
三、评估内容及结果1.结构体系评估通过实地勘察和技术资料分析,本次评估发现该建筑物采用了骨架-筒体结构,结构体系合理,整体刚度较大。
主要结构材料为混凝土和钢材,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建筑物的柱、梁和楼板等主要结构部位使用了优质的建筑材料,结构连接处采用了焊接和螺栓连接等固定方式,既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又增强了承载能力。
经过对结构体系进行动力计算和弹塑性分析,评估结果显示该建筑物在当前的抗震设防标准下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具备一定的抗震余裕。
然而,随着地震活动性的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2.抗震措施评估本次评估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措施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
通过查阅相关施工图纸和工程记录,发现该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合理的抗震措施,如加固柱、墙体布置和防震支撑等。
这些抗震措施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降低了安全风险。
然而,经过实地勘察,发现一些抗震设备如减震器和阻尼器的设置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考虑其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建筑物的非结构部位如幕墙和玻璃外墙等也需要加强设计和施工的抗震性能,避免发生地震加载下的安全隐患。
3.设防标准评估本次评估还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了评估。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建筑物的设防烈度、工程结构、地基基础等进行了综合评估。
桐庐电力大楼工程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桐乡市电力调度大楼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一、工程概况根据桐乡市建设局批准的地块设计红线图及规划设计条件,新建的桐乡电力大楼选址于桐乡市振东新区城市主干道环园路以西,利民东路以南,用地面积16666.68平方米,容积率不大于1.3。
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与桐乡中心城市生态公园咫尺之遥,景色优美;紧邻城市干道,对外交通便捷。
当为营建现代化办公建筑的理想之所。
新建的桐乡电力大楼力求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和富有特色的高科技标志性建筑。
二、设计依据1、桐乡供电局《桐乡电力大楼工程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附件。
2、桐乡市建设局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块设计红线图。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4、《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75-95,2001版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6、国家现行的规划及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与规定。
三、设计构思方案构思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表现出都市文化和都市篇章,深入分析地段环境及场地特征,以确定桐乡电力大楼所应当具有的城市形象。
探索一条可能的途径,它存在于继承与创新之间;设计中辨证地考虑场所的两面性: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西方进步与东方文明、个性化与都市化、内在性与开放性。
1、总平面设计功能内涵的确立是桐乡电力大楼设计的重要部分。
办公调度大楼、营业厅及事故抢修中心、职工餐厅为联系紧密、又相对独立的三个功能区域。
三者之间应各得其所又联系便捷,以轻松、开放、民主、服务民众的形象出现于民众面前。
为此采用了兼容集中与分散的优点,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建筑组合体。
在此,集中式的高效便捷、分散式的环境优雅都被融汇在一个逻辑性的平面形态当中,并由此形成一个中心图形。
桐乡电力大楼应当重视科技品位与格调和开敞、大方与典雅的气质。
主楼与其裙房的底层门厅及公共空间是内部流线的重要场所,应当与其余部分保持紧密联系。
并具备便利的横向竖向交通。
调度信息中心办公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某省电力调度信息中心工程地址:华山路与汉水路交叉口东北侧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64530.2m2,其中地上49818.2 m2、地下14712 m2建筑层数:主体办公大楼28层,调度大楼8层工程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计划开工日期:2001年4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2002年9月30日建设单位:某省电力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某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某省电力监理公司本工程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经济开发区华山路与汉水路交叉口东北侧,与正在建设中的省图书馆相毗邻,西部与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龙塔”相呼应,建筑高度:智能办公大楼99.9m,调度大楼34.9m,总建筑面积达64530.2 m2,总占地面积33070.9 m2。
该电力通讯大楼建成后,将以别具一格的新颖造型,浑然屹立的巍峨雄姿,为经济开发区的多彩市容再添锦色。
建筑特征:本工程由智能办公大楼、调度大楼及阳光大厅三部分构成。
办公大楼28层,为正八边形状,内筒外框结构,在19层、25层、26层、27层、28层处为东西二侧分别向内缩进,以分阶梯错落的手法增强了建筑物的立体效果。
调度大楼8层,呈外弧形,框剪结构。
三层高的阳光大厅为不规则形状,象一条彩带,把办公大楼与调度大楼有机地结为一体。
其中报告厅呈现弧状阶梯布置,高低差5m,阳光大厅顶部为不锈钢球形网架,外置采光透明阳光板。
本工程地下两层,主要用途为车库、库房、设备用房、餐厅、厨房、淋浴间及职工健身、活动室等。
设两个半圆形旋转车道出入口。
地上首层设有电力产品交易大厅、商服用房、报告厅、展示用房、总机室、消防控制、保安监控、办公室等,二层以上均为电力通讯系统机房及办公用房。
办公大楼4层为设备层,高层部分设六部电梯、一部消防电梯,多层部分设二部电梯、二部消防电梯。
结构特征:1、基础:裙房部分采用独立柱基加构造防水板;多层部分采用桩基、承台筏板基础;高层部分采用桩基、承台筏板基础。
人防工程监理评估报告(竣工)
人防工程监理评估报告(竣工)-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桐乡市电力工程综合办公用房地下室人防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浙江嘉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11月3日桐乡市电力工程综合办公用房人防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城东路东侧、莲花东路南侧。
由桐乡市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浙江大地岩土勘察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勘察,浙江中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设计,浙江嘉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监理,浙江同安建设有限公司进行施工,巨匠人防设备有限公司进行人防安装,嘉兴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监督指导。
本工程人防工程由综合楼地下室人防工程和新增地下室人防工程组成。
综合楼工程人防建筑面积为5509.98㎡,划分为三个防护单元,防护单元为二等人员掩蔽部,总掩蔽面积3194㎡,可掩蔽人员3194人。
新增地下室人防建筑面积:6152.80平方米,人防使用面积:5825.47平方米,人防掩蔽面积:5264.00平方米。
人防工程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
本工程为乙类常六级附建式人防地下室,平时作为汽车库,临战时转换为人防地下室,二等人员掩蔽所兼顾IV类人防物资临时掩蔽所。
内设防毒通道、简易洗消间、滤毒室、密封通道、扩散室、排风机房、库房、水池及各种通风、排烟、消防设施。
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二级,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4000㎡,人防工程抗力等级为核6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二、评估依据和监理组织1、评估依据:(1)、批准的工程设计图纸、图纸会审纪要、有关的工程技术联系单和设计变更单;(2)、国家现行各专业施工及验收规范;国家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质量监督管理、检验的法律、法规和规定;(3)、工程中积累的各类参数和信息;(4)、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等各种监理工作资料;(5)、有关人防工程的标准图集、规定。
(6)、《人民防空质量检验评定标准》(RFJ01-2015)。
工程监理总结
桐乡市电力工程综合办公用房(综合楼、办公楼、辅助用房)监理总结总监理工程师:姚炳兴总工程师:韩江浙江嘉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二零一八年一月监理总结报告桐乡市电力工程综合办公用房工程(综合楼、办公楼、辅助用房)经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顺利完工。
在此,我代表浙江嘉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电力工程监理项目部,将本工程监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桐乡市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单位: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桐乡分院设计单位:浙江中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同安建设有限公司安装单位:巨匠集团监理单位:浙江嘉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监督:嘉兴桐乡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桐乡市电力工程综合办公用房工程(综合楼、办公楼、辅助用房),该工程位于桐乡市振东新区莲花东路南侧,总建筑面积为53475.39㎡;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各单体的建筑面积、耐火等级等具体见下表:序号工程名称建筑面积(㎡)耐火等级层数(层)抗震等级屋面防水等级1 综合楼32658.05(地下6317.85)一级十二层(地下一层)三级Ⅱ级2 办公楼11563.97 二级十二层三级Ⅱ级3 辅助用房9253.37 二级三层(局部四层)三级III级本工程安全等级二级,抗震等级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剪力墙及连梁抗震等级为三级,短支剪力墙等级为三级,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
二、监理合同履行情况受桐乡市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接了桐乡市电力工程综合办公用房工程(综合楼、办公楼、辅助用房)的监理项目,对桐乡市电力工程综合办公用房工程(综合楼、办公楼、辅助用房)的所有建设内容进行全过程的监理。
项目监理合同签订后,我公司立即组建了监理组进驻用户现场,在总监理工程师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按照监理程序开展监理工作。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的监理合同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变更进行控制,对项目的合同和信息文档资料进行管理。
定期召开监理例会,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把握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监理建议;公平公正地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要求,是根据烈度、结 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在同一房 屋中的不同结构部位以及同一结构型式在不同房屋 类型中,因所起作用不同,抗震要求也有所差异。 桐乡电力调度大楼以抗震等级为准进行了相应的抗 震计算和结构构造措施要求。地震震害和弹塑性分 析表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地震反应一般表现 为以下几点: 2.1 地震烈度
参考文献 [1] 严肖.浅议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扑救对策.中国消防
在线. [2] 陈思.大跨度空间建筑火灾成因与扑救措施 [J].青春岁
月,2012,(20). [3] 刘胜声.浅谈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物火灾扑救 [J].科技
信息 .
(责任编辑:秦逊玉)
100
的黄金三角地带之中,具有特别的经济地理价值。 桐乡市境内大部分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河流网络特 别发达,全年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在优美的 自然环境中,桐乡市展现出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的 景象。
电力调度大楼的抗震设计能够满足8度左右地震烈 度区的作用要求。 2.2 主抗侧力构件
不同抗侧力构件组成的结构,其抗震能力决定 于主要抗侧力构件。一个结构中的主、次要抗侧力 构件的抗震要求应有所区别。在桐乡电力调度大楼 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剪力墙是主要抗侧力 构件,框架是次要抗侧力构件,因此框架部分的抗 震要求可低于纯框架结构体系中的框架,其中的剪 力墙部分应比纯剪力墙体系中的剪力墙有更高的要 求。但是,当剪力墙部分承受的结构底部弯矩小于 整体结构底部总弯矩的50%时,框-剪结构的变形形 态将接近于框架结构,其框架部分起主要抗侧力作 用,故应按纯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等级采用。框支 剪力墙的框支层,由于刚度和强度有很大削弱,通 常是塑性变形集中的部位,其抗震要求应更高。 2.3 房屋高度
而桐乡市在沪杭苏三大城市的黄金位置,在电 力调配网络中也是关键节点。早在1993年,桐乡就 创造了中国大电网供电系统中的第一个农村电气化 县。在桐乡市供电量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桐乡更成 为沪苏杭电力网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电力枢纽。
2008年至2009年,桐乡市供电局电力调度大 楼施工建造。坐落在桐乡市振东新区的桐乡电力调 度大楼建筑地点位于利民东路的南侧、环园路的西 侧。整体建筑的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面积约为2.6万m2,楼层结构地面上的层数为 21,地下的层数为1。
地震作用越大,结构的抗震要求越高。历次地 震震害表明,过去一些未经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 结构,在不同烈度区的震害表现是不一样的。在烈 度区为6、7度的,基本完好或轻微损坏,而处于 8、9度烈度区的,可能严重破坏或倒塌。这些震害 情况表明,不同烈度下的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效应 组合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在结构构件设计 时,一般是按最低要求确定的。所以,在不同的地 震烈度下,结构的实际抗震潜力会有很大差异。桐 乡市电力调度大楼采取的是较高的抗震设计要求, 地震烈度愈高,结构抗震构造要求也应愈高。桐乡
桐乡电力调度大楼是桐乡市供电局在2009年竣 工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从设计到施 工采取了较高等级的抗震设计。桐乡电力调度大楼 可以在地震烈度不超过9级的地震中,保持楼梯基 本结构的完整,是抗震性能良好、防震等级较高的 建筑。
1 桐乡地理位置和电力调度大厦概况
桐乡市是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的重要城市, 属于嘉兴地级市。桐乡市在1993年由县级单位转 为市级单位,这个城市具有典型的南方水乡特色, 向东131km即可到达上海市,向北74km即可到达苏 州,向西65km就是杭州,在上海、杭州和苏州包围
房屋越高地震作用效应越大,抗震要求也应越 高。随着层数的增加,所需变形的要求也提高了。 从简化抗震设计出发,对于较高的房屋,采用提高 一个烈度的抗震构造措施来提高抗震要求。各类钢 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根据烈度、高度,按《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规定,采用相应的结构抗震等级。
结构抗震等级分为四个等级,一级要求最高, 延性应当很好,二级、三级次之,四级要求最低。 一般来说,结构在中等地震烈度下,已进入弹塑性 阶段,结构有较大变形,允许结构的某些部位进入 屈服状态,形成塑性铰;使结构保持一定的承载能 力条件下,通过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 构延性主要通过构成构件截面的应力性质、构件材 料及截面配筋量、配筋构造等构造措施来达到。
企业作为灭火作战预案制定单位,认真开展调查研 究工作,了解企业附近和内部消防水源、通道、自 救能力,制定详细的灭火预案。对超过10000m2的大 型钢结构厂房,制定跨区域灭火预案,做到心中有 底。开展实地熟悉和灭火演练,不断完善实战演练 预案,提高科学性。 5.2 加强车辆装备器材的熟悉,充分发挥现有装备 的效能
2012 年第 32/35 期 (总第 239/242 期)
NO.32/35.20121 (CumulativetyNO.239/242)
桐乡市电力调度大楼防震等级报告
张建琪
(浙江省桐乡市供电局,浙江 桐乡 314500)
摘要 :文章首先介绍了桐乡电力调度大楼的地震烈度、主抗侧力构件、房屋高度等,认为必须采取一定等级 的抗震设计,之后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桐乡电力调度大楼的防震设置。 关键词 :电力调度大楼 ;防震等级 ;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374(2012)32-0100-03
在日常开展针对性训练,对各类侦检、破拆、 救生器材进行反复操作,真正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 结合,切实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确保战备任务 的圆满完成。 5.3 正确指挥,加强配合协同
由于此类火灾面积大、蔓延快,指挥员既要树
立速战速决的指导思想,更要有“打恶战”、“打 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在战术布置上首先应确保控 制火势蔓延,对未垮塌的大型钢结构厂房,应充分 发挥内部固定灭火设施外,并布置大功率水罐车对 厂房外部进行冷却降温保护,等到场力量满足消灭 火灾需要才能发起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