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优化

合集下载

《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实施与初步[论文]

《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实施与初步[论文]

《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初步探讨以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论为指导,结合实践对分层教学在职业高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通过对学生、教学目标(备课)、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反馈等方面实施分层探索,形成了“面向全体,低起点、高目标、分层分类指导”的分层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全面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职业高中计算机课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一、分层教学问题的提出1.理论背景“分层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它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

2.现实背景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学习层次差异很大,面对层次悬殊的学生,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班级授课制与学生程度差异太大的矛盾。

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吃得饱,让他们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也要让成绩差的学生吃得了,达到教学大纲提出的基本要求。

为了使所有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为了进一步解决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本人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了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职业学校所有学生的公共课和必修课,该课程紧紧围绕职高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绝对的。

因此,职高学生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基础和兴趣,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要想面对每一个学生,唯一的办法是实施因材施教。

而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理论的精华。

三、职高计算机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1.学生分层(隐性)通过开学初的问卷调查、打字速度测试、基础知识储备等各个方面获得的信息,并经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索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索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索【摘要】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成为许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类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等原因,在许多方面仍需完善。

本文分析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如何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改进方法。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手段一、引言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对信息的获取、收集、处理、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计算机也从早期的少数专家特有的本领变成了如今人人都必须拥有的基本技能。

许多高校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列为了非计算机专业类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是全面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汉字录入、文字编辑处理、电子表格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等等。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了督促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许多学校制定了学生必须通过国家或当地省市的计算机等级文化考试的要求。

比如:大专院校学生在毕业前要通过计算机一级,但是笔者通过对大专类院校学生的了解观察,发现情况并不佳,对许多非计算机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并不容易,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新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入学水平差别很大。

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进行文字编辑、上网以及收发邮件,而有的学生甚至连计算机基本操作都相当陌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教育极不平衡,而且,这种状况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二)虽然上机实践环境提高了,但是学生表现出来的操作水平却差强人意。

有的学生对计算机学习比较盲目,重视程度不够,以过级为最终目的;有的学生,虽然花费的时间很多,但是多数时间都是在上网或打游戏。

不利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推进。

(三)《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优化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的探索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优化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的探索
mo e .Th s p p r p e e t a n w i d o e c i g mo e wh c s c l d mu t l — a s o e c i g mo e n o t p l h s e ds i a e r s n s e k n f t a h n d i h i al l p o me n f ta h n d ,a d h w o a p y t i e i n w t a h n d i x e me tl ta h n , c iv s o t z d ef c n ta h n f c mp t r b s o r e e c i g mo e n e p r n a e c i g a h e e p i e f t o e c ig o o u e a i c u . i mi e c s Ke r s Mu t l - a s o e c i g mo e C mp tr b sc o re;E p r na e c i g y wo d : l p e me n f ta h n d ; o u e a i i c u s x e me tl ta h n i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
科 教 文化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优化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的探索
宁晓梅 陈爽爽 ( 东海 洋大学实验教 学部 , 广 广东 湛江 5 4 8 ) 2 0 8

要 : 了当前新形势 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现状 , 阐述 分析现有教 学模 式的局 限性 , 出一种 多元化教 学模式 , 提 以及该模 式在 实验
的操作。 这部分学生在入学 新生中占主要部分 。 对于这级别 的学生 , 大学计算机 基础课是面 向非 计算机专 业所设置 的计算机 相关 主要是鼓励 他们在原先 的基础上进一步 的 自学能力 和摸索创新 精 另外就是实施 “ 作业驱动法” 即老师学 生布 置一些有一定难度 , , 课 程。在 当今计算机技术 高速 发展 的信 息社 会 , 计算机 与各 学科领 神。 域 的结 合 日趋紧密 , 计算机 的运用能力 已经成 为了各行 各业的用人 但又在其能力范围之内的作业模块 、 知识模块 。 其中的作业 , 既要蕴 单 位对大学生能力的一项 基本 要求 。因此 , 培养学 生的计算机文化 涵学生应 该掌握 的知识 与技能 ,也要蕴 涵学生应该 获得 的能 力训 信 息素质 , 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 、 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 解决 为将来解 练 。所设 计的作业 应该 给学 生留有思考 、 、 分析 探索 、 流及 拓展的 交 决 本专业领 域问题 、 具有终身学 习新知识新技术 的复合型人才是高 空间等。 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者的最终 目标。 而以前 的那种单一 的计算机教学 c级学生的基础 比 较差 ,可能基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这类学 模 式已经和这个 高速发展 的信 息社会格 格不入 , 现出了越来越多 生 , 显 是我们重点辅导帮助 的对象 , 可以以集 中讲 解演示 , 进行 有针对 的局 限性 , 因此 积极探索计算 基础课 的特 点与规律 , 改进实 验教学 性 的指导 , 鼓励学生 间( 尤其是 B级学生对 C级学 生 ) 互帮助 , 相 并 以尽快 帮助他们 掌握 最基础的计算机 方法 , 以优化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 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 参加机房 的开放补习的模式 , 2建立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技能 。 21学生水平 参差 不齐 . ‘ 合理 的分层 次教学模 式 , 能充分 考虑到学生 的实 际的知识水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发展和普及 , 不少 来 自经济发达 的大 中城市 和接 受能力 , 一方面有效 避免 了基础好 的学生 的“ 骄傲 自满 ” 不专 、 的入学新生 已经掌握 了一定程度计 算机基本知识 和操作 , 且他们具 心听 、 小动作甚 至逃课现象 , 搞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 主动性 , 有 体掌握 的程度 , 个体差异又很大 。如果简单地 把他们安排在一起授 利 于他们结合 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 深层次知识 的学习和 自学能力 课, 基础好 的学生往往对重 复的东西没兴趣没 热情 , 上课不 专心 ; 而 的提 高 ; 一方面也有利 于减轻基础薄 弱学生 的 自 、 另 卑 恐怖 的心理 有些来 之偏 远落后新 生的第一次 真正接触 电脑 可能就是大 学里 的 负担 , 序渐 进地学习 , 循 从而改善 了教学效果 , 很好地达到了教学 目 第一节上机操作课 , 面对如此大 的差距 , 易失去信心 。所 以 , 这就导 标 。 致 了学生 的起点不同 , 接受 能力 不同 , 整体水平参差不 齐 , 以单一齐 3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实施 . 进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 上难以奏效。 校 园网及现 代化多媒体网络机房 的建设 , 为开展多媒体 网络教 22实验学时不足 . 学打下 了良好基础 , 如服务器 、 例 投影机 、 简 、 话 耳麦 、 音箱等 的充分 计算机基础课涉及的 内容较为广泛 , 操作性强 。 但是 , 方面在 运用 , 一 使得利 用网络进行 教学 、 管理和辅助教 学具有传统教 学无法 现行 的教学计划 中 , 的整体课时就少 , 它 相应 的学生操作学 时 自然 比拟 的优势 。我校 计算中心机房 的“ 光多媒体教学软 件” 海 功能强 就少 了; 另~方 面 , 的课堂授课学时和实验学 时不协 调。因此 , 它 往 大 ,I I 信息提醒学生 , II发 收发 作业 、 控制学生上 网断网等 , 更重要 往在课 程快结束 了 , 面的一些操作又 生疏 了; 前 尤其是一些 基础 薄 的是 能通过 “ 教师演示 ” 这项功能 , 中进 行声 音 、 、 集 文字 影像的操作 弱、 动手 能力差 的学生 , 更是难 以做到熟练掌握。 讲解 演示 , 学生 的屏幕 和老师 的屏幕 同步 , 使 坐在后面 的学 生也不 23扩招带来师资不足 , - 大班教学效果不理想 用担心看不清老师在操作什么 。 老师还 能把 刚才 的演示通过多媒体 由于近年来高校 的扩招 , 生规模不断 扩大 , 招 基础课 的师资力 教学 软件随时 录下来 , 在服务器共享 , 放 使还不是 很明 白的学生可 量却没 同步跟上 , 大班授课 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很普遍 。 因此 但是 , 以反复调用和访问 。尤其是学到 Wod中“ 目符号和编号” “ 这 r 项 、查找 种教学 手段 , 以教师授课 为主 , 内容多 , 印象不深 刻 , 以调动学 生 和替 换”Ecl 难 、xe中的“ 高级筛选 ” 等看 似简单 的操作 , 往往 还是大 但 学 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 课堂上似乎 明 白了, 真正操作起来 却力不 部分 同学做不 出来 。在鼓励学生们先摸索实践交流 的基础上 , 我们 从心 , 因此 , 以达到优化实验教学 的目的 。 难 可 以通过多媒体 的教学环境 , 实现老师 和学生 的屏幕 同步 , 运用这 3 多元化教学模 式在 优化 实验教学 中的运用 种交 互的方式进行 教学 ,轻而 易举 地克服 了同样 问题有 多人问 的 多元化教学模式 , 其实质就是利用新 教育理念 、 新技术 手段 、 新 对多 ” 困境 , 实现 了“ 一对一 ” 的教学方式 , 大大弥补 了实验学时 教学方法 , 教师和学 生 、 将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 教学与考核 紧密结 的不足 , 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 合起来 , 构建 一个 完整的教学模 式 , 丰富课程 内容 , 增加互动性 。面 33 以案例教学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方法 . 对 当前计 算机基础 教育 的现状 , 再结合 近几年 的探索 与实践 , 我们 对 于计算机教 学方法 的选择 , 从计 算机课程 特点来看 , 大部分 提 出了以多角度 、 多层 次 、 多元化 的教学模式 , 去实现优化实验教 学 偏重 于应用 , 而突出应用的一个 好的办法是 目前广泛应用于各学科 的 目的。 领域 的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老师 的精 心策 划和指导下 , 把 31分层次教学模式 . 学 习内容巧妙地融合在案例 中, 通过设 置与当前学习主题 的真实情 本着 以学生 为本 、 因材施教的教育宗 旨, 我们 通过考试软件 , 对 景 , 引导学生对具体 的实际案例体会论 证 , 学生 的学 习直观化 和 使 刚入学的新 生 , 组织统一 的计算机“ 水平摸底考试 +学生 自愿选择 ” 形象化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 解决实际 问题 的一种方法 。 这就要求我 的方式 , 进行 A级 、 、 �

如何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如何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试论如何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摘要: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文章主要从强化计算机工具性出发,提出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考试等方面的改革见解。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工具性理论教学教学改革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面对的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在将来的各种工作岗位上,多数人都仅仅把计算机作为服务工作的一种工具来使用,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重点是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这个现化工具,学会准确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学习、工作及日常事务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的应用上。

近几年来,为了切实搞好计算机基础的教育,我校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坚持从我校的实情出发,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精减理论教学内容、体现计算机的工具性中职教育以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也是应用为目标,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服务于所学专业,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根据中职教育特点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以理论授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我们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精减:一是删去了原教学内容中对计算机常见硬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主要的性能指标的介绍,取而代之是让学生能认识常见的硬件,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和主机等,了解它们的主要功能即可;二是操作系统部分删去了操作系统工作原理的介绍,主要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三是计算机网络部分删去计算机网络协议、网络连接结构和传输媒体的介绍,重点放在如何使用internet和如何使用电子邮件。

二、改革教学模式、强化计算机的工具性、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一)调整知识模块的授课次序以前,我校计算机基础的授课次序是与文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表”中“序号”一致的。

据笔者的多年教学经验知,先讲授理论性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性强的windows操作系统,会给学生造成误觉——计算机好难学,易引起学生厌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杜超群氾宝应县水高级中学新课程改革下,各种创新、高效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互动式教学模式便是其中一种。

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显著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高中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互动式教学模式加以高度重视,本文针对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在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课堂沉闷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改善这些问题。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同学的影响下,可深化知识理解能力、强化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高效学习和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重理论轻实践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自身为主导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填鸭,而不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样背景下,学生主体位置不被重视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实践机会少导致对计算机学习产生一定排斥心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教学课堂沉闷在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氛围沉闷同样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2种。

首先就是课堂互动少,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即教师一味地对学生灌输知识并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同时也没有组织学生彼此互动。

其次就是,略带功利性的教学目标,即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让学生埋头苦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问题引导,师生互动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至关重要。

高中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即通过问题的提出、探讨和解决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构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信息技术在新课改中的角色定位、如何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实现个性化教学、助力教学内容创新以及挑战与机遇。

通过对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现高效课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为高中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推动教育改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角色定位、教学效果、个性化教学、创新、挑战、机遇、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的定义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不再只是简单地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而是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实际能力的提升。

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定义,不仅包括了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需要涵盖更加深入的内容,例如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素养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新课改将高中信息技术纳入综合素质教育的范畴,要求信息技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2 高效课堂的重要性高效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更深入地理解概念。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高效课堂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新课程理念视域下高中计算机课教学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视域下高中计算机课教学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视域下高中计算机课教学的探讨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只有充分贯彻相关标准要求,方能优化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

因此本文基于新课程理念,探讨了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策略,对促进教学课程的创新发展,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新时期人才,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计算机课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152-01一、基于新课程理念更新教学思路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现代化信息技术,形成优质全面的信息意识素养。

同时,高中计算机课程涉及较多基础概念、理论知识,学生只有全面的掌握、深入的理解,才能巩固实践技能水平。

而该部分知识的传授,倘若无法掌握良好的教学技巧,则较容易令学生感到乏味单一,无法提起学习兴趣,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厌学情绪,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高中计算机教师应更新教学思路,摒弃传统灌输式、应试教育弊端,科学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树立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主体发展为基础。

不应单一滞后,仅拿分数说话,这样只会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无法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引入信息安全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的教学实例,令学生深感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无处不在,这样学生便会自然而然的体味到计算机课程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树立安全意识,自主的投入到实践学习活动中,掌握丰富的本领技巧。

新课程视域下,高中计算机教师应在开展基础应用技能教学的基础上,逐步渗透高深层次知识教学,令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学会举一反三,掌握难点技巧、重点核心知识单元,进而拓宽学习思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基于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手段信息时代,各类网络、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其迅猛提升态势则对当前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作者:马国俊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37期【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056-03在新课改的形势背景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信息技术素养是学生未来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之一,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较为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明确其所担当的教学责任,加强对自身专业技术的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思想,应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以此能够将最新的技术理念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应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继而可以建立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

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问题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岗位上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结合创新的教育理念以及专业知识,才可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下是具体分析:1.1专业师资力量欠缺目前在一些高中学校中,还存在着由其他学科教师代教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这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较少,教材相对简单,学校为减少师资成本,而选择代课的方式。

由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缺少专业的教学经验,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其上学期间所学的知识,以至于在代讲信息技术课程时,缺少规范性的教学规划,只简单进行Word、Excel、PPT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当前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学生对以上知识都有所了解,所以究其根本是由于专业师资力量的欠缺造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专业性较差。

1.2缺少明确的教学方向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课程教学内容以应对考试为主,尚未针对高中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出详细的分级讲解内容。

教师缺少明确的教学规划,学生也缺少学习目标,因此在信息技术操作课程中,学生不会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专业知识的练习上,而是应用操作课时间浏览网页、操作小游戏或网络聊天等,继而难以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A b s t r a c t : B a s / c s‘ I j C o m p u t e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s a p u b l i c f u n d a me n t a l c o u se r o p e n t o t h e w h o l e s c h o o 1 .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t h e
摘要 :科 算机应用基 础 是 面向全院开设的一 门公 共基础课程 , 在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 的能力不仅要求有很 强的理论基础 , 更 要求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 学生特点和 目前教学 中存在 的一些 问题, 结合多年教 学经验,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 学做 了一些思考 , 提 出了案例导入 、 任务驱动 、 教 学做三合一 的教学新方法 , 同时, 试论 了 将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 学与考证相 结合 , 施 行 以证代考, 以考促 学的考核新模式。通 过改革 , 收到 了很好的教 学效果。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a n d t h e c u r r e n t p r o b l e ms i n t e a c h i n g a n d c o mb i n e d wi t h y e a r s o f t e a c h i n g e x p e ie r n c e ,t h i s
a b i l i t y o f c o mp u t e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c l u d e s n o t o n l y a s t r o n g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 b u t a l s o s o l i d a n d s k i l l e d a c t u a l o p e r a t i o n a b i l i t y .Ai mi n g a t t h e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论文有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论文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一、加大多媒体的有效使用,提高辅助教学的效率我们知道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更需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是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的有机统一。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说,确实是显得比较抽象,学生学习也比较枯燥。

仅靠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使抽象理论内容形象有趣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加利于接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改变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必然的选择。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有两种不同的方式:1.使用课件组织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多媒体课件使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为学生呈现图片、视频、声音等在多个方面给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刺激,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有效理解。

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将教学所需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的融为一体,制作成相应的课件后,既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按照教学的需要随时调整课件各部分的组合。

一个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难的知识简单化、把复杂的知识步骤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可操作性,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2.在机房利用教学软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在机房里上课主要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把教学步骤展示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教师在教师机上的操作过程通过软件同步显示在学生机上,每个学生都可以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

当教师演示操作完成后,学生可以立即模仿老师的操作过程,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摘要: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已越来越为各方面所重视,然而,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必须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性、实用性和实时性的公共课程,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突出网络教育,培养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的专业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各领域,这门基础课程受到很大冲击。

如何开好该课程适应形势需要成为当前计算机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课程的现状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作为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操作使用方法和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具有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知识面广等特点,学生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具备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组织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在线学习、交流、办公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道德和行为习惯,建立电子信息安全意识。

为培养适应现代科技需求的人才,我校对计算机基础教学高度重视,面向全校新生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完后参加北京市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达到达标水平,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

同时我校还十分重视计算机教学环境的改善,不断增加投入,扩大计算机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规模,为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然而当前我校学生对这门课程忽视现状令人担忧的,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在初高中甚至小学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可由于对社会的认知及知识的局限性,往往只停留在娱乐或着学习的基础上。

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就是讲键盘操作,讲office的应用,及网页制作等等。

而在中学阶段这些都学过了,所以不愿在进行系统的学习。

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优化理论与途径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优化理论与途径


自从 15 年美国 IM公 司研制成功第一个 C I 99 B A 系统 , 而宣告人 从 “ 任务驱动 ” 教学模式 , 学生提 供具体的 目标 以及为达到 目标 要给 类开始进入计算机教育应 用时代 以来 , 计算机教 育应用 的理论基 础 曾 而使用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 教学中及B 发现 问题和解 决 在 寸 有过三次大的演变 : 第一次在 6 0年代初至 7 O年代末 , 以行 为主义学 问题 , 足 同时教师也就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对 知识 的掌握情况 , 并针对 出现 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 这是计算机教 育应用 的初 级阶段。第二 次在 7 的问题对 自己的教学作进一步的调整 O 年代末至 8 年代未 , O 是以认 知主义学 习理论作 为理论基 础 , 这是计 算 机教育应用的发展阶段。计算机教育应 用的理论基础 由行 为主义学习 理论转向认知学习理论。人们开始注意学 习者的心理过程 , 开始研 究、
2 利 用 网络 平 台 , 、 自主 和 协 作 相 结合 的教 学模 式
教师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 , 更要教会学 生如何学习 , 即注重学 生学
习能力的培养。随着计算机网络 技术的广 泛应用 , 习资源愈 加丰 富 学 强调学习者 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 。第 三次从 9 O年代初至今 , 以建 多样 , 是 以前学生从书本上或从 教师那 里得到 的知识 , 在可以通过计算 现 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 , 这是计 算机教育应 用的成 熟阶段 。建构 主义 学 机网络获取 , 教师可以鼓励 学生充分发挥自 己的 主观能动性 , 对自己感 习理论认为 , 学习过程不是学 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 , 是积极地建构知 兴趣的问题可 以充分利 用网络等各种途径自行深入探讨 并予 以解决。 而 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 以学习者为 中心 , 教学 的中心 开始 由 3 分 级 教 学模 式 、 教师转 向学生 , 这就要求我们彻底 地改变传 统的知 识观、 习观 、 学 教学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 和部 署 , 计算 机基 础教 育应在 中学 阶段完 成。 观、 学生观和教师观 。可见在 建构 主义学 习环 境下 , 师和 学生 的地 但由于地区的差异 , 教 有的学校 在中学 阶段 就已经 开设 了计算 机基础 课 位、 作用和传统教学相 比已经发 生了很大变化 。这 就意 味着教师应 当 程 , 而部分地 区的中学阶段没有开设或只开设部分计算机基础课 程 , 这 在教学中采用全新 的教学模式 、 全新的教学方法。 样,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必然出现 学生计 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的状况 。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和 学生 一起 讨 论 如 何 制 作 该 成 绩 表 , 如 何 完 成 总 评 成 绩 的
计 算 ,如 何 统计 各 分
数 段 的人 数 等 。通 过 该练 习 ,让 学 生 学 习 并掌握在E c l x e 中如
何输 入 数据 ,如 何使
用 函数 求和 、统 计 人
数 、求 最 高 分 、最低 另 外 , 除 了现 有 内 容 可 适 当 是 被 动 的接 受知 识 ,要 实施 创 新教 分 ,如何 排序 、筛选 等 方法 。
和业 务水 平 的标准 之一 。
大的挑战 。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
伴 随 着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因 此 ,计 算 机 应 用 能 力 成 为 过 程 中 的一些 实 践和 体 会 ,就 计 算 2 计 算机 基 础教 学 的现 状及 存 .
2 1思想上 存在 误 区 .
霸 、W n a 、U B l a e 等 ) ,这 题 ,鼓 励 学 生 自己探索 ,找 出 问题 自主寻 找 素 材 资料 、 自主设 计 ,并 iR r S C e nr 些 内容 不 但 能提 高 学 生 的实 际应用 的原 因及 解 决的 方法 。
制 作完 成 ,之 后 由同学 和老 师 共 同
增 加 一 些 实 用 或 者 流 行 软 件 的 介 育 ,必须 发挥 教 师 的主 导 作用 ,第
3 4 2 电子 作 品创作 法 ,培 养 .. 电子 作 品创 作 法 ,将 信 息 技术
绍 , 如 系 统 工 具 ( 盘 克 隆 工 具 硬
Got h s 、优 化大 师 、超 级 兔 子等 ) ,

2 闷文 ・12 2 4一 ’啄 /01
对 电子作品进行赏析评价 。学生们 带着任务去学习,将任务化解在 自

高校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研究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

本文阐明了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采用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旨在发掘计算机分层教学的最大潜力,力求把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随着学校计算机教学硬件环境的改善,信息化教学的逐步普及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等原因,入校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很大,如果所有学生按照同一个起点,使用同一本教材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

一、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反思由于进入大学以前各地区学生接受计算机教育的差别非常大,使得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知识水平呈现多样性,对于那些来自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面对与以往差别很大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没有科学的学习技巧和方法,知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学习进度相对较慢;而对于有一定计算机文化知识基础的学生来说,课堂上计算机老师还是在重复地讲授他们早已熟知的东西,时间久了,这部分同学就会产生一种厌学情绪,逐渐失去对计算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除此以外,在课程的安排上,大量的概念和术语等理论性的知识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而不是一些具体的面向应用的操作,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认为计算机课程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必要性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

分层教学强调学生有个性地学习,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同时也能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实行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知识容量及深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

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

试论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毕业之后的就业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而如今科技信息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并没有紧随科技发展步伐,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这里根据笔者从教经验,对高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与意见,以期跟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探讨;高职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02-0204-01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学模式要不断改进,突破传统模式,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结合的培养,那么如何做好计算机教学,以下便就个人从教经验对高职计算机教学谈论一些想法与建议。

一、确定明确培养目标,打破传统教学思维计算机的优势是信息含量大、传递迅速及时,可以开阔人的思维与视野,可以很大程度激发人的创造力。

正因为如此种种,计算机便成为人们日常交流沟通、工作与生活最重要的工具。

而对于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开设依然是为了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因而,我们应摒弃传统思想,不要为了学计算机应用课而去教与学,要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改革教材,更新教学内容高职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实用与时效性,而不应将一年又一年的教材照搬或简单剪裁,应按照不同专业需求,对教材做相应改编,对课程安排做合理的规划,切合实际的安排好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

将个别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材与其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而不是不分情况地实行一体化。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教育总是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时代发展的新形式必然促使高校对计算机教材与课程做出符合实际的安排。

科学的计算机教材应是及时更新,囊括多种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应用方法的,既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学习能力,又便于应用提问式引导学生应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便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去探索、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消 费 电子
技 术 交 流 C o n s u me r E l e c t r o n i c s M ̄ l g a z i n e 2 0 1 3 年 1 O月 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易辉艳
( 广东技 术师 范学院天河学院 ,广州 5 1 0 5 4 0 )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 术的发展 以及计 算机 网络 的普及 ,计算机广 泛的应用到各领域 ,掌握 计算机基本技 能已 经逐渐成为各行 业的基本要求 。人们频繁 地使用计算机 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为提 高学生计算机使 用技 能,培养 学生信 息素 养 ,拓展 学生 专业 能力 ,高等院校开设计 算机基 础课程作为所有 专业新 生的公共必修课 ,同时,这 门课 程也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 。 关键词 :计 算机基础 ;教 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T P 3 - 4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7 1 2( 2 0 1 3 ) 2 0 - 0 1 8 2 — 0 1




内 容 以及 学 习方 法 。 ( 二 )根据不 同专业学 生学习特 点,明确 计算机基础 教 学 目标 。各 专业计算机 基础教学应 考虑其 专业领域特 点,把 计 算机基础 教学与 该专业教 学联 成一体 ,在 案例选取上考 虑 结合其专业 知识 ,以激 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 ,促成学 以致 用 。 同时,对不 同的专业 分别 开设侧重点不 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 比如,文科专业 的计算机基 础教学就 可 以省略专 业性较强 的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现 状分 析 根据调 查,绝大部 分高等 院校 的计 算机基础 课程教学 安 排在 新生入 学的第一个 学期 , “ 课 时少, 内容 多”是该课程 教学 的主要特 点。这给计算 机基础教 学任务 的完 成增加 了难 度 ,尽 管现在 教学方式上 不断改革优化 ,但 问题还 是没有完 全得到解决 。以下 是和 教学相关的几个事项分析 。 ( 一) 对教学对象的分析。 高校的生源大多来 自普通高 中。 方面,来 自不 同地域的学生 ,接触电脑 的情况不同,一些学 生来 自经济发达地区,接触 电脑早,具备一定的操作水平 ;另 些学生来 自偏远地区则很少接触 电脑 , 基本操作知识约等于 零, 如此形成教学起 点 “ 参差不齐 ”的局面 。另一方面 ,计算 机 课程异于数理化等基础课程 ,少受重视 ,学生的计算机知识 普遍欠缺 。然而 , 受整个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进入高等院 校 的各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 习颇为重视。 ( 二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 内容及教材 的分析。计算机基础 课 程的主要 内容有计算 机基础知 识、W i n d o w s 、W o r d 、E x c e l 、 P o w e r P o i n t 、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等 。计算机 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部分 内容专业性较强,大部分 的学生 都不太容易理解 。 对于应用软件的学习, 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 , 但实践性质的课程如果不熟练掌握很容易出现遗忘 。本课程 使 用 的教材 , 主要以陈述知识点为主 , 内容 比较简单、 形式偏零散 。 课本知识、 软件版本的更新速度也远远跟不上现实水平的发展。 ( 三)对教学方式的分析 。教师 的教学方式大 多是:先列 出每章节知识点,然后 以案例 驱动 的形式讲解 知识 点,同时用 多媒体设备进行操作演示,最后是学生上机实训。然而这种模 式 中普遍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讲授知识点时,很难做到生 动形象 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演示时,学生虽 能看懂,但 是记不住操作方法 ,也难 以理解其过程 ;实际上, 学生真正有 收获 的是上机 实训 的时间。计算机课程教学的 目的 是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上机实训 是达到教学 目的尤为重要的一环 。然而近些年 由于高校扩招 , 学生数量不断增加 , “ 实训机房不够用”已成普遍现象,这也 意味着学生上机 实践 的次数少 , 学生应用水平 的提高受到 限制。 二 、计 算机 基础 教学改革的建议 ( 一 )入学后 对学生进 行摸底 。可 以通过 问卷调 查或者 访谈 的形式, 了解 学生对计算机 基础学 习的看法 ,对 计算机 知识 的储 备情况 ,以及学 习计 算机基础 的态度 。另外 ,开始 这 门课程 的教学前 ,要 向学生介 绍计算机基 础课程 的特 点、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 收稿 日 期 ] 2 1 —0 0 2 3—1 2 [ 金 项 目 ] 2 1 黑 龙 江 省 高 等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十 二 五 规 划 课 题 ( 基 0 1年 HGJ XHB 1 10 。 2 0 6 ) 1 [ 者 简介 ]倪 红梅 ( 9 5一 ,女 ,1 9 大 学毕 业 ,硕 士 ,副 教 授 ,现 主 要 从 事 进 化 算 法 、优 化 设 计 方 面 的 教 学 与 研 究 工 作 。 作 17 ) 98年
d i 0 3 6 /.sn 1 7 —4 9 ( o :1 . 9 9 ji . 6 31 0 N) . 0 2 0 . 6 s 2 1. 60 2
高 校 计 算 机 基 础 课 程 立 体 化 教 学模 式探 讨
倪 红 梅 ,衣 治 安 ,刘 华 蓥 江 大庆 131) 黑龙 38 6
[ 要 ] 鉴 于 传 统 教 学模 式 不 利 于 培 养 创 新 型 人 才 ,根 据 高 校 《 算 机 基 础 》 课 程 的 特 点 ,提 出 了立 体 化 摘 计 教 学模 式 , 对该 教 学 模 式 的构 建 和 实 施 进 行 了探 讨 。 实 践 表 明 ,采 用 该 教 学 模 式 能 够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长 江 大 学 学 报 ( 然 科 学 版 )理 工 21 年 6 第 9 第 6 自 02 月 卷 期 J un l f a gz nvri ( a Si dt Si n J n 2 1 ,Vo. . o ra o n t U i sy N t c E i c&E g u .0 2 Y e e t ) 19No 6
积 极 主动地 参 与到 学 习过程 中。
2 2 教 学 资 源 立 体 化 .
计 算机 技 术 的发 展 和 网络 的 日益普及 ,为学 生 获取 知识 提供 了重 要 渠道 。教 学资 源立 体化 是根 据 学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三级优化”策略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三级优化”策略

殊 性 。 以 笔者 所 在 的桂 林 山水 职 业 学 院为 例 . 生 存 在 四个 方 学 面 的特 点 : 一 , 生 文 化 基 础 知 识 低 , 且 层 次 参 差 不 齐 ; 第 学 而 第 二, 自我 要 求 不 高 。 良习气 较 重 。 乏 责 任 感 ; 不 缺 第 , 有 养成 没 课 前 预 习 、 后 复 习 总 结 的 良好 学 习 习惯 : 四 。 理 科 学 生 混 课 第 文 合 编 班学 习 。对 于 这 样 特 殊 的学 生 群 体 . 育 上 依 然 采 用 与 本 教 他 们 的 心理 承 受 能 力
f1 1 张新 德 . 高职 教 育 的 目标 定 位及 离
最 高境界
记 得 有 人 曾 说 过 :忘 记 了课
在 今后 的高 职数 学 改 革 中 .教 育 者 要 朝 着 这 个方 向不 懈 地努 力 .让 我 们 的 学 生 在 毕业 多年 以后 , 管 那 些 公 式 、 理 他 尽 定 们 早 就 不 记 得 了 .但 是 在 数 学 课 上 学 到 的 一些 分 析 问 题 的 方 法 却 能 随 时 取 用 . 正 是 这 些 方 法 能够 使 他 们 长 期 受 益 。 高 职 数 学 教 学 前 进 的 道路 会 遇 到 这 样 或 那 样 的 问 题 .不 可 能 有 一 劳永 逸 的

篡 臻 曩 搿

定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研
究 成果 。其 中最 为 典 型 的 有 分级 教 学法 的 探 索 和 网络 教 学 初探 。也 有
关 键 教
: 船 …。
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占很
大 比 重 。 在 学 历 和 职 称 上 , 布 也 分 存 在 极 大 不 平 衡 现 象 . l为 我 校 图

大数据时代如何提升高中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

大数据时代如何提升高中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

大数据时代如何提升高中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为了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全面发展,学校引进了许多新的设备和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积极投入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由此,文章就“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展开探究,希望能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引言本文结合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作用,提出了高中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优化措施。

1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作用1.1提高学生信息灵敏度在“互联网+”时代,为了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全面发展,学校引进了许多新的设备和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积极投入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获取与处理信息期间,信息灵敏度十分重要,其代表在相同信息量基础上,反应速度快,获取的信息内容多。

这方面能力对当前学生发展十分重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妥善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信息灵敏度。

1.2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在网络时代,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若人们不能正确辨别,很容易被其中的信息蒙蔽,最终给自己带来较大损失。

所以,高中阶段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判断能力,便于学生在知识海洋高中会正确筛选信息。

2大数据时代高中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提升策略2.1革新教学手段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应充分考虑和关注学生的需求,做到“知己知彼无危”,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手段。

例如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班级微信群,为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借助网络监控功能,来观察学生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以及进度,为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提供素材;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评价功能,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恰如其分的点评。

2.2积极开展课后实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单纯地运用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高中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优化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
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的数学学科的教学,二者若能有机地结合,会很好地发挥计算机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特有功能”。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教学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的数学学科的教学,二者若能有机地结合,会很好地发挥计算机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特有功能”。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普遍开设,教学内容已涵盖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部分课程,这就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中原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生计算机水平因地区不同、城乡不同差别较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起点如何定位,如何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衔接,如何解决各层次学生的要求,怎样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

部分学生自控力差,学习习惯不好有的学生在中学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而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课程,进入大学后,这两种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两种极端心理:前者在学习简单内容时认为计算机非常简单,认为不用花太多心思就能学懂而最终不能达到目的;后者在遇到稍微难学或难懂的知识时就立即松懈,认为计算机非常难,因而在学习中形成自身障碍。

整个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中心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但也仅仅作为辅助传统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授课时大部分时间为“幻灯片放映”,制约了教师个人风格的展现。

计算机基础教学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学科,新的应用系统、新的应用方式层出不穷,但由于计算机基础教育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已明显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

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对这一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准确把握任务驱动的实质。

任务驱动的其实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的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三、分级教学模式
分级教学是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面向全体学
生,承认学生差异,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
学计划,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

分级教学是对非计算机专
业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上给出一个合适的定位,并制订出
具有各自专业特色的分层教学计划和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分级教育模式,改革不
同层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以适应新的教学体制的要求。

四、改革方案与分析
根据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信息技术教育的
形势与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优化教师知识结构,科学指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飞速发展,教师只有及时了解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才能在教学中应用和
发挥。

因此,要多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学术交流活动,参加有关计算机方面的技术
研讨会,定期组织教师参观、观摩其他学校成功的教学模式,有计划、有目的地
参加培训。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使之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才能确保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应既设计自己的“教”,
又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学”。

整合多个学科,实现多学科交叉教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目的在于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及相关知识,使他们能够分析和处理本专业的信
息需求和应用管理问题。

面对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挑战,非计算机
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一方面要做好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衔接,另一方面应调
整原有的教学模式,体现自身的应用特色,提倡与专业学科整合,将计算机技术
融入相应学科的教学活动和实际应用中,使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本学科的
知识处理和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这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充分利用校园网,创建网络课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校园网络平台,创建一
种实时交互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全新的信息交流模式,这样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
学习的要求。

学生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下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改变了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学习,还可以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也可以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形成多方交流的
合作学习氛围,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这既是对教学内容本身的改进,也是对
网络操作的一种实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
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治国.浅谈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3):37-38.
[2]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3,(2):79-82.
[3]方向.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2004,(5):101-103.
[4]覃毅;;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