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秀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上午听了优秀教师刘彩文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她那一心只为教育的先
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也是一名教师,尽管我们的教育环境迥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
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奉献、钻研和甘做人梯。
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在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
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自
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端正态度
要想让课堂有亮点,一要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课,
能不能让课堂呈现出更多的亮点,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
平是次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教学态度,课堂
也是很难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
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不枉教师的光荣使
命。
二、练好基本功
要教给孩子一滴水那么多知识,教师就要具有一桶水那么多的知识。所以,
白天,我们不仅在学校上课,批改作业,处理一些班务,搞教研活动,还要抓紧
业余时间外出听课学习,晚上回家还得备课,看书学习,查阅资料等,当别人在
与家人聊天,朋友聚会,吃喝娱乐,享受工作之余的悠闲的时候,我们还在为明
天的的上课做准备,还在为某个学生的个体行为伤脑筋,还在为写一篇论文而冥
思苦想。是呀,可当我们看到学生的一丁点进步时,有家长向我们道谢时,自己
课堂教学闪现出一丁点火花时,工作得到同事、领导的肯定时,那种兴奋与激动
是难以言表的。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记忆
力和精力最黄金的时期却是有限的,现在的我倍感岁月的不饶人,眼看人生的黄
金时间匆匆从脚下流过,如果还不努力学习,不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淀下一
些经验的话,可能确实就要来不及了,所以,我想:现在辛苦点,累点,虽然会
失去一些娱乐时间,但我会得到一笔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解惑授业的经验。
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会收获丰硕的成果,哪怕一颗青涩的小果,我
也要为之努力奋斗,心里也觉得很甜。
三、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当家长把孩
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们要象爱自己的
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
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象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孩子身体
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
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
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
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
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
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最后,我用这句话跟大家共勉: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
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今天观看了段老师的教学经验报告光盘我深受启发。段老师一直在乡村小学
任教二十多年,默默无闻。他们没有参加教研的机会,全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孜
孜不倦的追求才取得学生、家长、领导的认可,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育人的经
验。“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生活即教育,教育也是生活。社会即学校,
学校也是社会。”段惠民老师报告的主题萦绕在我耳边,他认为“教书”和“育
人”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相连的。在学习上,我们是学生的师长。但是在生活
上,我们可以做学生的好朋友。段老师说:宽容有时比粗暴更具有震撼力,有震
撼力就有凝聚力,和谐就是教育。段老师提出班主任工作情感上倾注一个“爱”
字,做思想工作突出一个“细”字,使用方法表现一个“活”字,处理棘手问题
善用一个“巧”字。
段惠民老师用心感悟,点滴小事在他眼里都是教育的契机。最令人感动和敬
佩的是他对事业的执著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用心灵赢得心灵、数十年如一日的专
注。记忆最深刻的是段老师所讲一则关于学生犯错事件的处理——《永远的秘
密》,他介绍的是他如何使一位误入迷途的学生最后承认自己过错的故事。他采
用的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以集体来教育个体”,通过侧面手段来教育学生,
让其自己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他的讲座中,透过诸如“钓鱼”、“永远的秘密”等事例,我看到了一个
对学生充盈满腔爱意,对班主任工作充满睿智的班主任的形象。正如他所说:“孩
子渴望长大,需要民主,师生之间无距离”。他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
学生体会人生的价值,在爱的教育中感悟做事的真正目的。
从段老师身上,我学到了班主任成功的秘诀——爱,爱学生,爱自己的事业。
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乎于情”,班主任
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让他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收到良好
的效果。我们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只是一味的严厉管教,孩子会
产生逆反的心理,那时我们的教育就失败了。只有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体悟事情
的'来龙去脉,才会真正地体会其中含义。爱学生就是爱自己,就会收获爱的果
实!收获成功的快乐!
我们群众学习了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这些教师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感觉自己与
这些优秀教师相比还有差距。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
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
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
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
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
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
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成
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
比的功能的了。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
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这天,应对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应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就应进一步加
强师德修养。首先,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
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
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应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应对市场经济的遍
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
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
应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这样,朴素而平
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天天应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
每一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有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
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
第二,我们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
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决定很
难。但只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
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误往往就是因为降
低了自己的底线,只有在真实的经历中自己与自己对抗,师德素养才会有所提高。
第三,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
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所谓德者,得也。
教师师德的提升,关键还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
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
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
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
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
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
其道”,进而“乐其道”。
史烟飘过,回看这天。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礼貌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
的转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