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曙山教授简历成果.doc

合集下载

信息与计算科学(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070102)一、专业的历史沿革自我校2000年升格于本科院校后的第二年,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淡化专业,拓宽基础”的办学思想,我院在开办34年历史的专科专业“数学教育”和12年历史的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基础上,申报并获批了“数学与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至今已招收15届,毕业学生11届,共计毕业生人数600多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于2001年秋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现有有生212人。

在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于2004申报并获批,将于2005年秋季招生。

二、专业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一个方向三、专业与学科建设条件1.师资队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科研骨干/优秀主讲教师情况2.实验及设备3.图书资料本系图书资料1万多册。

四、专业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按一级学科办学,办学思路为“厚基础、宽口径、突出应用型”。

参照国内一流高校中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设臵,具体课程既照顾专业基础和学生考研需要,又尽量拓展学生选课空间,同时兼顾学生兴趣。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特别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及提供较强实践能力的保障。

五、人才培养1.招生、就业2005年秋季开始招生2.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本专业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经过严格的数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训练,使毕业生成为能解决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控制和自动化、规划决策等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在工程建设、商业公司、软件开发、网络电信、工矿企业、科技、教育和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竞争性的碳青霉烯抗生素终端市场

竞争性的碳青霉烯抗生素终端市场

销售额(亿美元) 增长率%
全球主要七大药品市场(美、英、法、意、 全球主要七大药品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 德、西、日)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全球500强畅销药物中,抗感染药物为 487.46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1.80%。 2005~2010年的五年间,增长了40%,年平均 ~ 增长率为8%。预计2011年,将突破500亿美元。 从抗感染药物产品结构分析,青霉素类、半合 成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用药金额呈现出缓慢下降 趋势。而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占 据了主要份额。 一方面是国外在使用抗生素药物较为规范,严 格控制了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另外一方面是已从治 疗性用药,逐步向预防用药转移,近几年疫苗市场 的快速增长,解释了这一现象。
-18
销售额(亿美元) 增长率%
在国外抗生素市场高度饱和、大量仿制 品渗透、生命周期较短、耐药菌增长四大因 素影响下,不但对大公司失去吸引力,而且 呈现出市场低增长率的特点。 因此,欧美发达国家已推出新的政策, 进一步提高和强化抗感染药物研发线。 值得注意的是: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2009年抗病毒制剂 和疫苗市场用药金额同比上一年增长了 20.35%,已达到357亿美元(见图4) ,占 抗感染用药市场的70%以上。
图3.
60 50 40 30 20 10 0
全球青霉素、 全球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市场分析
0 -2 -4 -6 -8 -10 -12 -14 -16
2005年 54.71 -2.44
2006年 45.78 -16.32
2007年 39.95 -12.73
2008年 34.99 -12.42
2009年 30.88 -11.75
据IMS Health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七大药品市场 Health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七大药品市场 领先的500强畅销药物中,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销售额为20.97 领先的500强畅销药物中,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销售额为20.97 亿美元,全球总体市场已超过了30亿美元。 亿美元,全球总体市场已超过了30亿美元。

探索自然奥秘 凝结西部情缘 访潮籍中科院院士、自然地理学家郑度

探索自然奥秘 凝结西部情缘 访潮籍中科院院士、自然地理学家郑度

探索自然奥秘凝结西部情缘访潮籍中科院院士、自然地理学
家郑度
蔡毓生; 李凯
【期刊名称】《《潮商》》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1987年至1992年,他负责主持国家基金委与中科院重大项目"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率队考察了藏北羌塘高原无人区等研究程度低、条件恶劣的高海拔区域。

1992年起,他任国家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1999年至2003年,他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项目首席科学家。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蔡毓生; 李凯
【作者单位】《潮商》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6.1
【相关文献】
1.探索脑科学的奥秘--记中科院院士、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吴建屏 [J], 徐晏
2.一个科学家的家乡情缘追忆潮籍中科院资深院士郭慕孙 [J], 蔡毓生;李凯
3.纵览风云穷九天长怀壮志报家国访潮籍中科院院士、大气科学家吴国雄 [J], 蔡毓生;李凯
4.矢志探索电子运动奥秘的科学家--记桂林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雷啸霖[J], 苏理立
5.探索自然奥秘凝结西部情缘访潮籍中科院院士、自然地理学家郑度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2903061_佛子岭群逆时针P-T轨迹对大别碰撞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探究

22903061_佛子岭群逆时针P-T轨迹对大别碰撞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探究

1000 0569/2020/036(12) 3654 72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0 12 06佛子岭群逆时针P T轨迹对大别碰撞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探究杨根山1,2 石永红1 唐虎3,4 李秋立3,4 侯振辉5YANGGenShan1,2,SHIYongHong1 ,TANGHu3,4,LIQiuLi3,4andHOUZhenHui5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2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铜陵 244033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4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 2300091 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Hefei230009,China2 No 321GeologicalTeam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ExplorationofAnhuiProvince,Tongling244033,China3 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4 College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5 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Hefei230009,China2020 09 11收稿,2020 09 29改回YangGS,ShiYH,TangH,LiQLandHouZH 2020 TheanticlockwiseP TpathfromtheFozilingGroup:ConstrainttothetectonicevolutionoftheDabieorogen ActaPetrologicaSinica,36(12):3654-3672,doi:10 18654/1000 0569/2020 12 06Abstract TheFozilingGroup(FZG)islocatedinthenorthernmostmarginoftheDabieorogen,atthejunctionoftheNorthChinaandtheYangtzeplates,whichoccupiesthepivotaltectonicposition,andisanimportantunitforanalyzingthesubtlecouplingprocessofthetwoplatesandprobingtheLatePaleozoictectoniceventsoftheDabieorogen However,theFZGhaslongbeenregardedasa“lower grademetamorphic”flyschsedimentaryunit,sotheanalysisofitsmetamorphicevolutionisrelativelyweak,whichrestrictsthe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theformationprocessofDabieorogen BasedonthecarefulfieldtripofthegeologicalprofileacrossLaohuchang Gongdiang,andthefinepetrologicalobservation,mineralchemicalanalysis,thermodynamicevaluationandchronologyresearchforthegarnet biotitegneiss,aanticlockwiseP TpathhasbeenestablishedfortheFZG FourmetamorphicⅠ,Ⅱ,ⅢandⅣ stageshavebeendisplayedintheFZG,andthetemperatureandpressurevariesinsequenceasfollows:①T=658~663℃andP=1 08~1 16GPa→②T=755~762℃andP=1 21~1 45GPa→③T=549~554℃andP=1 08~1 19GPa→④Pcalibration=0 3~0 6GPaandT=477~499℃ Thenear isobaricwarmingandthenear isobariccoolinghavebeenshownfrom①to③,respectively Thenear isothermaldepressionhasbeendefinedbetween③and④ Theagesofthethreegroupshavebeenconfirmedas1484±64Ma~1180±192Ma,995±35Ma~606±14Maand370±14Ma~331±8MabytheU Pbdatingofthezircons Thefirsttwogroupsrepresenttheagesofthedetritalzircons,whilethethirdgroupcontainsatotalofsevenzirconswithconcentratedagesandTh/Uratioof0 01~0 03,theweightedaverageageis344±11Ma,representingtheageofthemainmetamorphism Combinedwiththeconstructionandtherocktypeinthisthegeologicalprofile,andtheprevious270~255Mametamorphicageofthemuscovite40Ar 39Ar,theFZGhasrecordedtwometamorphicevents,theearlyeventhasreflectedtherootmetamorphismofislandarcundertensionbackgroundattheLatePaleozoic,andthelaterhasrepresentedtherelativelyrapidupliftattheendoftheLatePaleozoic Hence,theDabieorogenmaybeinferredasacomplexorogenicbeltmadeupofcollisionalandaccretionaryorogensKeywords FozilingGroup;Lowergrademetamorphism;AnticlockwiseP Tpath;ZirconU Pb;Islandarcextensionalenvironment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059)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杨根山,男,1988年生,硕士,岩石学专业,E mail:18255186351@163.com通讯作者:石永红,男,1968年生,博士,教授,岩石学专业,E mail:yonghongshi3110@sohu.com摘 要 佛子岭群位于大别造山带最北缘,处于华北和扬子两大板块结合部位,构造位置十分关键,是解析两大板块精细耦合过程和探究大别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事件的重要单元。

精英在当代社会的转型和培育——《特权》中新精英再生产模式解读

精英在当代社会的转型和培育——《特权》中新精英再生产模式解读
2021 年 7 月 第18卷第7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ul.2021 Vol.18 No.7
精英在当代社会的转型和培育
——《特权》中新精英再生产模式解读
作者简介:程千(1984-),女,湖南长沙人,国家开放大学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远 程教育、社会心理学;胡立峰(1972-),男,河北宁晋人,国家开放大学副教授,农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远程 教育和农业生态。
-18 -
优秀的强调只是为了给权力和特权的传播以合法地位的“再 制策略系统”冋。
这种全新传承方式带来了今天新精英身上发生的种种变 化,如果留意的话人们会惊异的发现,我们身边的精英已经与 几十年前的精英大相径庭:他们个人能力出众、拥有让人惊艳 的学术背景和经历;他们对一切抱有开放态度、兼容并包、能 上能下;他们理解这个世界、在不同文化中自如穿梭、恰如其 分的沟通”他们不再是仅仅凭借自己的家族与姓氏即可坐拥 一切的天之骄子”这就是“新精英”,一个完全不同的精英群 体,他们正在以全方位的优势毫无缝隙的碾压这个群体之外 的人们,一些变化正在他们身上悄无声息的发生”
这些问题在《特权:精英教育的秘密》(以下简称《特权》) 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毫无疑问,世界的开放、流动和包容趋 势影响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平民到优势阶层,所有人都在 更平等的背景和呼唤下调整自身和世界相处的方式”然而, 处于社会最优势阶层的精英们对自身地位的维持和保护从未 松懈,他们找到了与之前全然不同的全新传承方式适应这个 时代,这种新方式不仅达到了加固和维持阶层的目的,更重要 的是实现了对新世界的文明而美好的承诺”

传统蓝染的植物和染法及其工艺简史

传统蓝染的植物和染法及其工艺简史

历史与文化丝绸JOURNALOFSILK传统蓝染的植物和染法及其工艺简史Traditionalindigo ̄dyedplantsanddyeingmethodsandthecrafthistory郑巨欣(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ꎬ杭州310002)摘要:蓝染是一种传统工艺ꎬ适用于不同社会阶层与各种纤维染色ꎬ也是世界许多民族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ꎮ蓼蓝㊁木蓝㊁菘蓝㊁马蓝(板蓝)是其常用染材ꎬ而别名吴蓝㊁苋蓝则为此四类所涵括ꎮ植物虽有差别ꎬ却皆含有靛苷成分ꎬ故可以直接染色法㊁水煮染色法㊁发酵还原染色法等ꎬ将靛蓝附着在织物纤维上ꎮ千百年来ꎬ人们就地取材不断积累经验ꎬ更是在融入社会生活㊁习俗与政治㊁经济因素的同时ꎬ通过广泛地交流形成独具特色的蓝染文化圈ꎮ关键词:蓝草ꎻ传统染色ꎻ染织工艺史ꎻ染色方法ꎻ蓝染文化圈中图分类号:TS193.5ꎻJ523.2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7003(2024)01010911DOI:10.3969/j.issn.1001 ̄7003.2024.01.013收稿日期:20230831ꎻ修回日期:202312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项目(22VJXT004)作者简介:郑巨欣(1964)ꎬ男ꎬ教授ꎬ博导ꎬ主要从事工艺美术历史与理论的研究ꎮ㊀㊀ 蓝 最初指某种染蓝的植物ꎬ如«诗经 采绿» 终朝采蓝ꎬ不盈一襜 ㊁«荀子 劝学» 青ꎬ取之于蓝ꎬ而青于蓝 里的 蓝 ꎮ后来ꎬ用 蓝 染色的植物品种陆续增加ꎬ且不限于中国原产ꎮ蓝染适用于动物纤维㊁植物纤维ꎬ其色彩亮丽ꎬ耐水洗和日晒俱佳ꎬ故而受到几乎世界各族人民的喜爱ꎮ如果说地球上最广阔的色彩是天空和海洋的蔚蓝ꎬ那么来自于植物的靛蓝便是自然给予人类最广泛的馈赠ꎮ蓝染虽然遍布世界各国ꎬ但人们对其工艺的了解仍还不够全面和深入ꎬ总体来说是历史与理论的研究跟不上实践的探索ꎮ这是因为从事染色实践的人往往不擅历史与理论ꎬ而擅长历史与理论的人又未必具有实践经验ꎮ蓝染的研究不是单纯的植物学研究ꎬ未必与染色实践相通ꎬ也非书面文章ꎬ而是需要将原理与实践相结合ꎮ在蓝染工艺中ꎬ有些神奇且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东西ꎬ如果没有染色的经验则难以触及要点ꎮ所以ꎬ蓝染是一门综合的学问ꎬ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ꎮ1㊀文献记载中的吴蓝和苋蓝在自然界ꎬ染蓝植物很多ꎬ但有些虽可染蓝却不常用ꎮ例如ꎬ«本草纲目»«二如亭群芳谱»中提到的 甘蓝 可用ꎬ但靛苷成分少ꎬ染色不稳定ꎬ所以不常用ꎮ«中国植物志»介绍的夹竹桃科蓝树㊁萝蘑科蓝叶藤㊁绒毛蓝叶藤㊁海南牛奶菜和假大青蓝等[1]ꎬ也可以染蓝ꎬ却不是传统的染蓝植物ꎮ本文讨论的是靛苷㊁色牢度和稳定性等达到一定程度且从古至今使用的植物ꎮ北宋苏颂«本草图经»载:木蓝㊁菘蓝㊁蓼蓝㊁马蓝㊁吴蓝[2]ꎻ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蓼蓝㊁菘蓝㊁马蓝㊁吴蓝㊁木蓝[3]ꎻ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茶蓝㊁蓼蓝㊁马蓝㊁吴蓝㊁苋蓝[4]ꎻ近现代杜燕孙«国产植物染料染色法»载ꎬ木蓝㊁蓼蓝㊁菘蓝㊁山蓝㊁青蓝[5]ꎮ其中ꎬ青蓝的学名杜燕孙写作Isatisinmdigoticaꎬ笔者过去曾以其为南美木蓝IndigoferasuffruticosaMill之讹[6]ꎬ其实是中国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多了个 m 的笔误ꎮ问题是ꎬ文献记载五种中的 吴蓝 苋蓝 ꎬ从植物学角度难以确认ꎬ故而成为学术史上的悬念ꎮ1.1㊀吴㊀蓝吴蓝ꎬ«本草图经»载: 又江宁有一种吴蓝ꎬ二㊁三月内生ꎬ如蒿状ꎬ叶青ꎬ花白ꎮ性寒ꎬ去热解毒ꎬ止吐血ꎮ «本草纲目»载: 吴蓝长茎如蒿而花白ꎬ吴人种之ꎮ «天工开物»载: 蓼蓝㊁马蓝㊁吴蓝等皆撒子生ꎮ 这三处记载ꎬ尽管详略不一ꎬ所指却是同物ꎮ在已有研究中ꎬ以赵丰的观点最为学界认同ꎬ即 木蓝ꎬ别称吴蓝 [7]ꎮ不过ꎬ对照«本草纲目»: 吴蓝长茎如蒿而花白ꎬ吴人种之ꎮ木蓝长茎如决明ꎬ高者三四尺ꎬ分枝布叶ꎬ叶如槐叶ꎮ 吴蓝㊁木蓝二者显然有所不同ꎮ再结合吴蓝开白花ꎬ木蓝开蓝紫色花来看ꎬ以吴蓝为木蓝之说便值得再商榷了ꎮ其他观点如以吴蓝为蓼蓝优选后的变种ꎬ或豆科野百合等ꎬ大致不足信[8 ̄9]ꎮ结合文献ꎬ笔者以为 吴人种之 ꎬ值得细加推敲ꎮ理由如下:其一ꎬ既然吴蓝分见于宋明时期文献ꎬ说明其由来已久ꎮ而吴人种之ꎬ表明吴蓝产于江苏一带ꎮ其二ꎬ«本草纲目»载木蓝ꎬ而«天工开物»独无ꎮ此处有两种可能:一是与宋应星的疏忽有关ꎻ二是因为宋应星生活的年代已鲜见种植木蓝ꎮ笔者以为ꎬ后者可能性大些ꎮ据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 吴地种之木蓝ꎬ俗谓之槐叶蓝ꎬ亦901Vol.61㊀No.1Traditionalindigo ̄dyedplantsanddyeingmethodsandthecrafthistory间种之ꎮ [10]所谓 亦间种之 ꎬ意思是不经常ꎬ有时候没有种植ꎬ想必在宋应星年代也有这种情况ꎬ故而未被载入书中ꎮ其三ꎬ最重要的直接佐证ꎬ是«本草图经»所载 如蒿状ꎬ叶青ꎬ花白 ꎬ及其吴蓝植物附图ꎮ察其图ꎬ特征与卵形尖叶蓼蓝相仿ꎬ全然不同于木蓝(图1)ꎮ北宋药学家唐慎微或以其不谬ꎬ故在所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沿用了这一图说ꎮ图1㊀«本草图经»的吴蓝Fig.1㊀IllustrationsofWuindigoinBencaoTujing1.2㊀苋㊀蓝苋蓝ꎬ«天工开物 彰施»曰: 近又出蓼蓝小叶者ꎬ俗名苋蓝ꎬ种更佳ꎮ 可见宋应星认为苋蓝即蓼蓝ꎬ而赵丰[7]355相对谨慎地认为 疑似蓼蓝 ꎬ榕嘉从赵说[11]30ꎮ其他ꎬ如杜燕孙 十字花科芸苔属 系供食用之蔬菜ꎬ叶中含有靛质ꎬ此物不及上列诸种之重要 ꎬ是将染材和食材的苋蓝混淆了ꎮ还有赵翰生㊁王越平引唐慎微«证类本草» 苋实当是白苋ꎬ所以云细苋亦同ꎬ叶如蓝也 ꎬ以为今不言苋蓝是因为苋蓝非良材ꎬ与以上 种更佳 相违ꎮ其实ꎬ蓼蓝以 苋蓝 命名ꎬ除表示区别外ꎬ可能还有以下两层意思:其一ꎬ蓼蓝以叶大小区分ꎬ原因在于中国原产椭圆形宽叶蓼蓝一般长10~15cmꎬ宽7~10cmꎮ而小叶卵形尖叶蓼蓝原产于中南半岛ꎬ叶长2~8cmꎬ宽1.5~5.5cmꎮ其二ꎬ苋蓝谓近又出蓼蓝小叶者ꎬ是其比较的对象为原产于中南半岛的卵形尖叶蓼蓝ꎮ«天工开物»初刊于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ꎬ 近又出 可理解为在崇祯十年之前ꎬ已引入种植中南半岛的蓼蓝ꎬ而约于明崇祯十年又有属性相同的蓼蓝引进ꎮ其三ꎬ«天工开物»提到的 蓼蓝 吴蓝 苋蓝 ꎬ其实都是蓼蓝ꎬ只是品种有所不同ꎮ其中 蓼蓝 指叶大偏圆的中国原产蓼蓝ꎻ 吴蓝 苋蓝 皆为原产于中南半岛的卵形尖叶蓼蓝ꎬ前者开白花ꎬ而后者开红花ꎬ这就是为什么宋应星将其作两种区分的原因ꎮ2㊀常用蓝染植物四种通过以上说明ꎬ人们知道了古代文献记载的蓝染植物尽管分为五种ꎬ但从植物学角度实则只有四种ꎮ不过ꎬ四种以下又可再细分若干ꎮ种植蓝草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农事的一部分ꎬ与时令㊁节气紧密相关ꎬ天然地保留着手工作业特征ꎮ对于工艺史研究和手工艺创作者来说ꎬ最需要了解的是它们的基本形态㊁属性㊁分布和物候特征ꎮ2.1㊀蓼㊀蓝蓼科ꎬ蓼属ꎮ主要分布在东南亚ꎬ日本也有ꎬ中国南北普遍种植ꎮ一年生草本ꎬ撒籽种ꎬ插枝亦活ꎮ旧时采摘蓼蓝一年三获ꎬ后二获ꎬ再一获ꎮ收获次数逐减与需求量有关ꎬ但各地又有不同ꎮ中国台湾种植蓼蓝ꎬ仍一年二获(5月㊁6月)ꎬ大陆则多一年一获(7㊁8月间)ꎮ染色用的蓼蓝枝叶采摘ꎬ要求在花开之前的8月左右ꎮ因为花谢之后ꎬ叶子色素锐减ꎬ不宜制靛ꎮ蓼蓝品种分开白㊁红花卵形尖叶蓼蓝ꎬ以及中国原产椭圆形宽叶蓼蓝(图2)ꎮ中国原产蓼蓝以北方种植为主ꎬ所以«诗经»«夏小正»记载的 蓝 ꎬ大抵指这个品种ꎮ但需要注意的是ꎬ«汉官仪» 葼ꎬ小蓝也 ꎬ虽以 小 称ꎬ却不同于明代«群芳谱» 小蓝 ꎮ前者是指相较菘蓝叶小的椭圆形宽叶中国原产蓼蓝ꎬ而后者是相较于中国原产蓼蓝叶小的卵形尖叶蓼蓝ꎮ图2㊀三种蓼蓝植物Fig.2㊀ThreespeciesofPolygonumtinctoriumAit011第61卷㊀第1期传统蓝染的植物和染法及其工艺简史㊀㊀日本的蓼蓝包括移植自中国的三种蓼蓝ꎬ主要种植地在德岛ꎬ统称 阿波蓝 ꎬ具体分 百贯种 和 椿叶种 ꎮ前者对应卵形尖叶蓼蓝ꎬ又分红㊁白花蓼蓝等ꎻ后者对应椭圆形宽叶的蓼蓝ꎮ2.2㊀木㊀蓝豆科ꎬ木蓝属ꎬ广泛分布于亚洲㊁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ꎮ小灌木ꎬ小枝扭曲ꎬ开粉紫色花朵ꎬ花期几乎全年ꎬ果期10月ꎮ生长周期通常在一年以上ꎬ甚至更长ꎮ因其花㊁叶㊁果与槐树相仿ꎬ别称槐蓝ꎮ撒籽种ꎬ染色用木蓝一般取上半枝为佳ꎬ一年一获或二获ꎮ木蓝亦有很多品种ꎬ但用于染色的木蓝以印度产和南美洲产最著名(图3)ꎮ印度安得拉邦的古德伯和卡努尔ꎬ一般是每年是2 3月播种ꎬ在7月或8月未等开花便收割ꎬ取上枝制靛ꎮ南美木蓝的主产地在墨西哥和秘鲁ꎬ其与印度木蓝同种ꎬ形态亦相仿ꎮ但是相较而言ꎬ南美洲木蓝的枝略高ꎬ茎偏灰绿ꎬ荚果不是像印度木蓝的荚果那样为线形(背缝线具皮刺)ꎬ而是镰状弯曲(镰刀状三棱形)ꎮ图3㊀二种木蓝Fig.3㊀TwospeciesofIndigoferatinctoriaLinn郭义恭«广志»载 有木蓝 ꎬ与贾思勰«齐民要术»载 今世有苃赭蓝也 ꎬ二者或有联系ꎮ过去有人认为苃赭蓝是蓼蓝ꎬ笔者也曾以为是ꎬ但仔细想来却未必如此ꎮ«广志»记载的是岭南木蓝ꎬ«齐民要术»的意思是ꎬ岭南有木蓝ꎬ黄河下游也有ꎬ只不过名叫 苃赭蓝 而已ꎮ苃即草根ꎬ赭即红褐色ꎬ符合木蓝的根部特征ꎮ2.3㊀马㊀蓝爵床科ꎬ板蓝属ꎮ多见于马来西亚和中国南方山地ꎬ故有南板蓝㊁山蓝之谓ꎮ日本也栽马蓝ꎬ称琉球蓝ꎮ马蓝为灌木状草本ꎬ多年生ꎬ一次性结实ꎬ可种籽繁殖亦可栽种(图4)ꎮ栽种马蓝在年前收种ꎬ开春以宿根育苗ꎮ留蔸栽培ꎬ能连续生长三年ꎮ花期9 11月ꎬ腋生淡紫色ꎬ用作染材要于开花前ꎮ目前台湾㊁贵州等地一年二获(6月㊁10月)ꎬ浙江一年一获(10 11月)ꎮ马蓝的记载较少ꎬ名物错杂ꎮ如«尔雅 释草»曰 葴ꎬ马蓝 ꎬ郭璞注: 今大叶冬蓝也ꎮ 又ꎬ«本草图经»云: 有菘蓝ꎬ可以为淀者ꎬ亦名马蓝ꎮ [2]其实ꎬ此二马蓝者ꎬ皆非今谓之马蓝ꎮ李时珍曰: 苏恭以马蓝为木蓝ꎬ苏颂以菘蓝为马蓝ꎬ宗奭以蓝实为大叶蓝之实ꎬ皆非矣ꎮ 原因是ꎬ古人之谓 马 ꎬ是如图4㊀马蓝Fig.4㊀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ek罗愿所释: 凡物大于其类者ꎬ多以马名之ꎬ今人言亦然ꎮ [12]所以ꎬ«尔雅» 马蓝 本义是大叶的蓝草ꎬ非植物的马蓝ꎮ而郭璞注ꎬ则又将菘蓝与马蓝混淆了ꎮ马蓝在«天工开物»中有明确说明: 近来出产ꎬ闽人种山ꎬ皆茶蓝ꎬ其数倍于诸蓝ꎮ 此处的茶蓝ꎬ即今之所谓马蓝ꎮ马蓝从植物学角度或可更名为板蓝ꎬ前者为别称[8ꎬ13]ꎬ不过从历史学角度ꎬ将板蓝称马蓝ꎬ已然约定俗成ꎮ2.4㊀菘㊀蓝十字花科菘蓝属ꎬ欧亚大陆和非洲都有ꎮ二年生草本ꎬ种籽繁殖ꎬ露地越冬ꎮ第一年生长的菘蓝形如生菜ꎬ古代中国人称白菜㊁菘ꎮ第二年经过春化后抽茎㊁开花ꎬ花色嫩黄ꎬ如油菜花ꎮ果期在5 7月ꎬ形为短角㊁扁平㊁矩圆形ꎬ结实后枯死ꎮ中国原产菘蓝与欧洲菘蓝的形态有所不同(图5)ꎮ二者的根㊁叶统称板蓝根㊁大青叶ꎬ只是中国原产菘蓝的根就叫板蓝根ꎬ欧洲菘蓝的根另有小叶板蓝根的叫法[14]ꎮ国产菘蓝上部多分枝ꎬ光滑无毛ꎬ基生叶具柄较大ꎬ叶片为长椭圆形ꎮ«本草纲目»载 菘蓝ꎬ叶如白菘 ꎬ«农政全书»载 大蓝 ꎬ皆指中国原产菘蓝ꎮ其中ꎬ 大蓝 或指是菘蓝栽培品种中叶较大者ꎮ欧洲的菘蓝全株有白色柔毛ꎬ基生叶为深绿色ꎬ叶质相对肥厚ꎬ叶子长势稍有向下弯曲ꎬ果实相对短小ꎮ考虑到二者的种间过渡杂交与渐渗现象比较明显ꎬ现在已不太强调将中国原产与欧洲菘蓝加以专门区分ꎮ图5㊀三种菘蓝Fig.5㊀ThreespeciesofIsatisindigoticaFortune111Vol.61㊀No.1Traditionalindigo ̄dyedplantsanddyeingmethodsandthecrafthistory用作染材的欧洲菘蓝略优于中国菘蓝ꎬ染色用菘蓝叶ꎮ在欧洲ꎬ菘蓝采摘的时间通常在第一年的6 10月ꎬ一般可采摘4~6次ꎬ以第一批品质最好ꎮ次年抽茎开花后再长叶ꎬ含靛量明显减少ꎮ唐代«新修本草»载: 菘蓝为淀ꎬ惟堪染青ꎮ蓼蓝不堪为淀ꎬ惟作碧色尔ꎮ 可能就是因为菘蓝相较蓼蓝的靛苷不易于在水中酶解ꎮ3㊀蓝染的原理与方法蓼蓝㊁木蓝㊁菘蓝和马蓝四种蓝草都拥有足够用作染色的靛苷含量ꎮ靛苷是吲哚酚和葡萄糖的缩合物ꎬ也叫配糖体ꎬ透明无色ꎮ其中用于染色的是吲哚酚ꎬ所以制取染料需要将靛苷上面的苷健断开ꎮ靛苷能溶解于水ꎬ在水中浸泡时ꎬ靛苷上的葡萄糖会水解产生糖酶和稀酸ꎬ促使苷键断开ꎬ让吲哚酚从植物细胞中游离出来ꎬ故而制靛采用将蓝草置于水中浸泡发酵的方法ꎮ游离出来的吲哚酚在热水或者弱碱性溶液中会迅速氧化成靛蓝ꎬ呈现为不溶于水的悬浮物状态ꎬ最终徐徐下沉积淀ꎮ«天工开物»载: 每水浆一石ꎬ下石灰五升ꎬ搅冲数十下ꎬ淀信即结ꎮ水性定时ꎬ淀沉于底ꎮ [4]93即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ꎮ然而ꎬ靛蓝只有微弱的溶水性ꎬ染色时需要将其还原为靛苷ꎮ传统方法是用酒糟㊁草木灰与靛蓝在水里混合进行还原ꎬ其中酒糟的作用是通过发酵令靛蓝还原出靛苷ꎬ草木灰的作用是创造碱性环境使靛苷处于活态中ꎮ在此条件下ꎬ微生物在发酵产生的氢气ꎬ能让靛苷成为可溶于水的隐色体靛白ꎮ隐色体靛白在弱碱环境里呈豆绿色ꎬ接触空气后发生氧化作用ꎬ遂重新还原成为靛蓝而附在织物纤维上ꎮ所谓的 青ꎬ取之于蓝ꎬ而青于蓝 ꎬ就是通过观察染色过程的变化所得出的结论ꎮ尽管蓝染的原理相通ꎬ但具体方法还是有一定的灵活性ꎮ3.1㊀直接染色法直接用生鲜蓝草叶子染色的方法又叫缩合染色法[15]91ꎮ具体操作可以将蓝草叶子与织物一同揉搓ꎬ或是将蓝草叶子放在织物上加以锤打ꎬ或是先将蓝汁榨出来用以浸泡织物ꎮ其目的是通过破坏蓝叶的叶绿体ꎬ让靛苷从叶绿体细胞的破损处游离出来进行染色ꎮ此时ꎬ缩合在靛苷里的β ̄葡糖苷酶(BGL)会水解葡萄糖基团ꎬ释放出吲哚酚并在空气里被氧化ꎬ变为靛蓝ꎮ木蓝㊁菘蓝㊁马蓝和蓼蓝皆可用鲜叶直接染色ꎬ在笔者为协助复原唐代缭绫染色的研究中ꎬ发现采用蓼蓝鲜叶直接染色ꎬ可以染出碧绿和靛蓝的色彩ꎮ相对来说ꎬ染出碧绿的技术难度较大ꎮ本文以染碧色的缭绫织物为例(图6)ꎬ具体步骤是:取蓼蓝鲜叶捡摘27gꎬ加水270mLꎬ进行榨汁㊁过滤ꎻ织物浸泡ң明矾前媒染ң拧干ꎮ织物与蓝叶之重比为1︰3ꎬ织物与染液比为1︰100ꎻ浸揉时间约8minꎮ染后清洗晾干ꎬ注意用吹风速干ꎬ不宜日晒ꎮ如果染蓝色ꎬ相对容易ꎬ只需加大蓝叶配比ꎬ多更换几次新鲜染液便可以染成不同深浅色阶的蓝色ꎮ相对于制靛染色ꎬ用生鲜蓝叶染的蓝色和绿色较为清丽透彻ꎮ图6㊀直接染色的步骤Fig.6㊀Stepsfordirectdyeing3.2㊀水煮染色法水煮鲜叶染色自古就有ꎬ但现今已少见采用ꎮ如«天工开物 诸色质料»载: 月白㊁草白二色ꎮ(俱靛水微染ꎮ今法用苋蓝煎水ꎬ半生半熟染ꎮ) 王像晋纂辑«二如亭群芳谱»载: 小蓝每担用水一担ꎮ将叶茎细切ꎬ锅内煮数百沸ꎬ去渣ꎬ盛汁于缸ꎮ每熟蓝三停ꎬ用生蓝一停ꎮ摘叶于瓦盆内ꎬ手揉三次ꎬ用熟汁浇ꎬ挼滤相合ꎮ以净缸盛用以染衣ꎬ或绿或蓝或沙绿蓝ꎬ染工俱于生熟蓝汁内斟酌ꎮ [16]均为水煮染色法(图7)ꎮ20世纪70年代ꎬ吉岡常雄[17]㊁松本宗久[18]㊁山崎和树等在复原«延喜式»中的深缥㊁中缥㊁次缥㊁浅缥色的染色实验中都用过这种方法ꎮ吉岡常雄的实验是:取蓼蓝鲜叶500g捣碎ꎬ加15L水静置约1hꎬ用过滤出的染液可染约6m丝织物ꎮ常温下染带灰的浅蓝色ꎬ徐徐加温至60ħ时放入织物ꎬ再继续加温到70ħ可染带有紫光的靛青色ꎮ山崎和树的实验是:用20L水煮1000g鲜叶ꎬ染200~300g丝织物ꎬ染出浅缥色ꎬ添加鲜叶可染深缥色ꎮ杨建军等[19]15 ̄16煮染真丝绡的工序是:前处理(4L㊁70ħ水加10mL中性洗衣)ң煮鲜叶的染液(织物质量与蓝叶质量之比为1︰12ꎬ4L水ꎬ沸后煮10min)ң榨取鲜叶汁(700mL水ꎬ40g蓼蓝鲜叶ꎬ搅拌1min)ң浸染(把211第61卷㊀第1期传统蓝染的植物和染法及其工艺简史鲜叶汁倒入已冷却至40ħ的染液里充分搅拌ꎬ浸入真丝绡染色30min)ң氧化ң水洗ң晾晒ꎮ用水煮染色法的染色量和色牢度较好ꎬ但蓝色的光泽鲜亮㊁明快程度又略逊于生鲜叶直接染色法ꎮ图7㊀«二如亭群芳谱»书影Fig.7㊀PictureofErrutingQunfangpu3.3㊀自然发酵还原染色法发酵制靛方法有沤水发酵制靛㊁堆积发酵制靛两种ꎮ前者以印度为代表[20]ꎬ中国(浙江温州)[21]也有类似方法ꎮ后者以法国酵制菘蓝球为代表ꎬ日本(以德岛阿波蓝堆肥法为例)有类似方法ꎬ但各自又有所差别ꎮ沤水发酵制靛工序大体是(图8㊁图9):建池(印度建池有蓄水池㊁浸泡池㊁打靛池㊁蓄靛池ꎻ中国则将浸泡㊁打靛合一使用ꎬ另建蓄腐叶池)ң浸泡鲜叶(将鲜叶放入浸泡池ꎬ注水溢过鲜叶ꎮ印度做法是ꎬ在鲜叶上面压放横木桩加以固定ꎻ中国则用竹耙子挤压鲜叶让水没过后ꎬ放任浸泡ꎮ待发酵完毕)ң击打靛水(印度做法是将浸泡池里的发酵水排放至打靛池里后ꎬ人进入靛池内用脚击水ꎻ中国则是将浸泡池内的腐叶捞至蓄腐叶池后ꎬ用木耙击打浸泡池里的发酵水)ң制作蓝靛(印度做法是ꎬ将靛水排入打靛池外的小坑ꎬ然后舀出过滤ꎬ再将泥状靛放在钢锅内沸煮ꎬ再次取出过滤后放进压榨机挤去水分ꎬ再经切块㊁晒干㊁存放ꎻ中国则通过在靛水池里加蛎灰ꎬ沉淀蓝靛ꎬ然后排去浮水ꎬ舀出淀泥ꎬ经过滤后ꎬ直接保存)ꎮ图8㊀印度靛蓝工艺流程(一)Fig.8㊀Indianindigoprocessflow(Ⅰ)图9㊀印度靛蓝工艺流程(二)Fig.9㊀Indianindigoprocessflow(Ⅱ)㊀㊀堆积发酵制靛工序大体是(图10㊁图11):收割蓝草(法国每年6 10月收割菘蓝ꎬ其间多次ꎻ日本收割蓼蓝也每年6月份左右ꎬ但要看蓝叶长势后再定第二次㊁第三次收割)ң蓝草加工(法国做法是ꎬ将蓝草置于通风处晾干ꎬ再碾碎ꎬ然后堆积候其干燥ꎬ再后续加工ꎻ日本则将蓝草自然晾干㊁切碎后ꎬ借风吹分离茎㊁叶ꎬ取其叶用草袋装好ꎬ然后等秋天取用)ң蓝草自然发酵(法国做法是ꎬ堆积蓝草期间ꎬ择时浇水约一周时间ꎬ令其发酵至黑褐色后ꎬ用木模或手工揉成圆球状ꎬ晒干ꎻ日本则将蓝叶堆积ꎬ每隔四五天一次ꎬ适量洒水浸醒ꎬ维持堆积状态)ң添加发酵料制作靛蓝(法国做法是ꎬ将菘蓝球碾碎ꎬ加入石灰㊁粪水或尿搅拌ꎬ由糊状结成块状ꎬ晒干并制成小碎块的靛蓝成品ꎻ日本则拌以草木灰或石灰等ꎬ通过不断翻搅来提升蓝草的发酵温度ꎬ之后用土炼机将其制成方块的靛蓝成品)ꎮ法国和日本堆积发酵㊁制靛的工序有些不同ꎬ主要原因与所用蓝草不同有很大关系ꎬ因为法国用的是菘蓝ꎬ而日本用的是蓼蓝ꎮ311Vol.61㊀No.1Traditionalindigo ̄dyedplantsanddyeingmethodsandthecrafthistory图10㊀法国制靛工艺流程Fig.10㊀Frenchindigoproductionprocessflow图11㊀日本制靛工艺流程Fig.11㊀ProcessflowofJapaneseindigoproduction㊀㊀中国古代先有类似堆积发酵制靛的制药丸法ꎬ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 七月七日ꎬ遂作曲ꎬ是日也ꎬ可合蓝丸及蜀漆丸ꎮ 缪启愉辑释作 蓝靛或蓝烧灰或蓝根晒干为末ꎬ均可为散剂或丸剂 [22]ꎮ不过此与染色无关ꎬ另见«玉烛宝典»«初学记»«太平御览»等记载ꎮ明代有堆积发酵制靛法的记载ꎬ如«本草纲目»载: 亦可干收ꎬ用染青碧ꎮ 更具体的记载见于«北京地名典»: 明永乐年间ꎬ这里地洼水清ꎬ宫内派力役在此种植大片的蓼蓝㊁山蓝和菘蓝草ꎬ草出后ꎬ将其叶子铺在板上ꎬ渍之以水ꎬ使起酵发热ꎬ待至干燥ꎬ上下搅和ꎬ又渍水发酵ꎬ如是多次ꎬ至酵全息ꎬ则呈暗青黑色ꎬ谓之蓝靛ꎮ该地因加工蓝草制作颜料ꎬ故称靛园厂㊁打靛厂和蓝靛厂ꎮ [23]类似还见于清代杨巩撰«中外农学合编»等ꎮ还原染色以中国多见使用的靛泥为例ꎮ建蓝气温适宜在20~30ħ条件下进行ꎬ制作染料使用的缸ꎬ分地面置缸和挖地埋瓮两种方式ꎬ后者和好处是即使冬天里也能维持保暖ꎮ原料的配置ꎬ以靛泥2kgꎬ合灰汁(草木灰与石灰质量以5︰1比例混合)20kgꎬ麦芽糖200gꎬ米酒100g的原料为例ꎮ将以上原料放入缸底(靛泥捏开用水兑解后加入)ң添加少量合灰汁㊁麦芽糖㊁米酒ң第三㊁四天发酵ң继续每天搅拌3次ң第六㊁七天搅拌时会浮起大量泡花(染液变为豆绿色ꎬ泡花蓝紫色ꎬpH值维持在10~12)ꎮ建缸过程中要观察染液的变化ꎬ如果染液为明显的绿色或紫黑色则表明发酵出现问题了ꎮ新缸建成后ꎬ如有旧缸ꎬ可与在使用中浓度较高的蓝缸交换液体ꎮ旧蓝缸习惯称 主缸 ꎬ交换液约为新建染液量的1/5ꎮ交换完毕ꎬ需在新㊁旧染缸中各加少量煮过的麦麸水ꎮ旧缸是搅拌后加麦麸ꎬ新缸不用搅拌ꎬ直接加入麦麸水即可ꎬ不过这道工序最好在液体交换后6h进行ꎮ4㊀养缸与蓝染的美建蓝之后ꎬ养缸颇不易ꎬ不过真正掌握染色本领是涉及从培育蓝草㊁生产靛泥㊁建蓝到养缸的一整套工夫ꎬ忽略其中一个环节ꎬ便无从区别多种显色不同的原因ꎮ一般来说ꎬ工坊一次建成的蓝缸不是一次用完ꎬ每次染布后ꎬ都要根据用量大小适量补充靛泥㊁烧酒补充营养ꎮ为使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继续活跃繁衍ꎬ停工期间要每天搅缸ꎮ妥善管理蓝缸能真正体现匠人价值ꎮ诚如志村福美所言: 每个蓝瓮ꎬ都蕴蓄着蓝的一生ꎮ从木灰水的选择 那代表了蓝的体液ꎬ抑或血液 到蓝靛原料(发酵的蓼蓝叶)的状态ꎬ建蓝之人的心态㊁天候㊁季节 无以计数的条件聚合在一起ꎬ构成了一个蓝瓮的一生ꎮ蓝从诞生走向终焉ꎬ与人的一生何其相似ꎮ [24]旧时每人管理缸的数量为16个左右ꎬ如果有缸100个左右ꎬ需专职人员5~6人ꎮ管缸的人在每天结束染色后要检查这16个缸的状态ꎬ如果碱量不足(标准为pH10~12)要补充营养ꎬ同时还要通过添加石灰抑制杂菌繁殖以维持温度ꎮ如果要交换液体ꎬ要及时交换ꎬ以保证缸内发酵正常ꎮ夏天室内温度迅速升高时就要打开门窗㊁放下遮光帘调节ꎮ染色时ꎬ坯布要先过水ꎬ晾至半干后入缸ꎬ这样易于染匀ꎮ坯布要徐徐浸入染缸ꎬ缓缓舒展开并翻动ꎮ染色深浅㊁色泽等ꎬ取决于时间长短㊁次数与蓝液发酵程度ꎮ然而ꎬ即使想染淡的蓝色ꎬ用一411第61卷㊀第1期传统蓝染的植物和染法及其工艺简史两次染成也是不行的ꎮ高品质的淡蓝色要用专门染浅色的缸ꎬ先预染2次ꎬ水洗干燥后ꎬ再在浅色缸中染色3次ꎬ如此才能染出较好的淡蓝来ꎮ如果染绀色ꎬ最好也从色浅缸开始ꎬ再用深色缸ꎬ再用更深的缸ꎬ最后用最深的缸ꎬ至少染20多次ꎮ其间要重复进行7~8次水洗㊁干燥工序ꎮ靛蓝的色相大致区分为青㊁蓝㊁碧色ꎮ青即靛青ꎬ一种蓝中带紫或偏紫的蓝色ꎻ蓝即靛蓝ꎬ一种普蓝中略含黑㊁苹果绿的蓝ꎻ碧也即碧绿ꎬ是一种青绿或蓝绿的颜色ꎮ不过ꎬ蓝染的色阶远不止于此ꎮ最浅的蓝接近白色ꎬ如映青的淡水蓝色ꎻ稍深的蓝色ꎬ如隐含在薄冰中的葱茎色ꎬ可谓冰青蓝ꎻ再深的蓝ꎬ湖山相依的湖水ꎬ于冰青蓝中略显微黄ꎬ称碧水色ꎻ较碧水色更深的蓝ꎬ如尼罗河深处的水色ꎬ为绿中带青的尼罗蓝ꎻ较尼罗蓝还要深的深蓝叫缥色ꎬ具有东方情调ꎬ色彩介于葱绿和青紫之间ꎬ属于典型的中国蓝ꎻ较缥色再深的蓝叫绀色ꎬ其由蓝与黑过渡ꎬ是与普鲁士蓝相仿的藏青色ꎮ一般来说ꎬ染蓝至绀色已经是极致ꎬ再深就成接近于黑的深绀色ꎮ不过ꎬ每个人内心向往的蓝色是没有统一名称的ꎬ理想的蓝色需要经历等待ꎬ这种蓝不妨称作 伺蓝 [25]ꎮ5㊀蓝染工艺的源流蓝染起源于何时何地ꎬ至今还是一个谜ꎮ通常认为ꎬ它可能与生活和劳动有关ꎬ也可能与某种信仰有关ꎮ不过ꎬ在生产劳动中偶然发现损坏的蓝草叶从绿色变成蓝色ꎬ一定会让人感到惊诧ꎬ或此即为起源的契机ꎮ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蓝染织物ꎬ来自于秘鲁北部海岸线附近的普雷塔遗址(图12)ꎬ它表明早在约公元前4000年的南美原住民已经在进行蓝染尝试ꎮJeffSplitstoser和JanWouters的测试证实了若干标本带有靛蓝与靛玉红分子ꎬ它来自于一种由豌豆科灌木叶子的靛蓝染料ꎮ欧洲的蓝染历史也非常悠久ꎬ如德国多瑙河河谷中部霍赫多夫墓葬ꎬ出土有古代凯尔特文化时期的菘蓝织物残片ꎬ法国罗讷河口省的阿达伍斯特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发现有使用过菘蓝的证据ꎮ此外ꎬ流行于南亚地区的印花布纹样图12㊀公元前4000年秘鲁的蓝染布Fig.12㊀Blue ̄dyedclothfromPeruaround4ꎬ000BC(图13)ꎬ其与巴基斯坦境内摩亨佐达罗文化遗址出土 祭司国王 服装上的 星星 纹相仿(图14)ꎬ后者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ꎮ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埃及室陈列有古埃及第十一王朝贵族所穿过的套头衣ꎮ套头衣由亚麻材料制成ꎬ纤细的质地洁白㊁纯净令人赞叹ꎬ而蓝染是作为套头衣的装饰条纹部分出现的ꎬ表明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古埃及也已出现蓝染ꎮ但是并不清楚以上蓝染织物所采用的是何种染色工艺ꎬ但概率比较大的是直接染色工艺ꎮ图13㊀近现代南亚民间印花布图案Fig.13㊀FolkfloralclothpatternsinModernSouthAsian图14㊀摩亨佐达罗遗址出土的 祭司国王 Fig.14㊀The PriestKing unearthedfromtheArchaeologicalRuinsatMohenjo ̄daro直接染色法或是蓝草叶捣碎涂染在织物纤维上ꎬ或是将纤维与鲜叶放在一起搓揉ꎬ或将鲜叶放在布面上碾压捶打染色等ꎮ但是ꎬ为了避免损伤纤维ꎬ染色不匀及清洗黏附在纤维表面的蓝叶渣杂质等ꎬ可能是先将蓝草鲜叶放在容器内捣碎ꎬ再加水合成染液进行浸染的方法ꎮ但是从蓝草种植到采摘染色是一整套需要连续作业的工艺流程ꎮ植物染色在中国一直是与物候㊁节气相关的农事的重要组成部分ꎬ为此中国很早就建立了染料生产管理方面的制度ꎮ如«周礼 天官» 染人 (图15)ꎬ其职事为: 掌染丝帛ꎮ凡染ꎬ春暴练ꎬ夏纁玄ꎬ秋染夏ꎬ冬献功ꎮ «周礼 地官» 掌染草 的职事是: 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ꎬ以权量受之ꎬ以待时人而颁之ꎮ [26]前者是治掌事务的官ꎬ后者是具体指导事务的官ꎮ可见最晚到汉代初期ꎬ中国已经有了指导征收蓝草ꎬ令其用秤称量轻重而后收纳ꎬ以待用时交给染人的专门分工ꎬ较为完备的管理植物染色生产的系统ꎮ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诗经 采绿»: 终朝采蓝ꎬ不盈一襜ꎮ 很多人认为ꎬ«采绿»描写的是妇人思夫ꎬ期逝不至而怨511。

蔡曙山教授简历成果

蔡曙山教授简历成果

蔡曙山教授简历成果1. 基本数据姓名:蔡曙山性别:男出生地:贵州省贵阳市所在单位: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通信地址: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新斋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电话:8610-62773687 (办)传真:8610-62786250电邮:sscai@2. 教育背景(1) 学士学位:贵州大学,1982。

(2) 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1987。

(3) 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2。

3. 访问学者(1)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04-2005。

(2) 德国汉堡大学访问研究,2006,2008。

(3)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研究,2007。

4. 现任工作和职务国内(1)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 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3) 中国教育部985重大创新基地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创新基地主任;(4) 中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当代认识科学重大理论与应用研究”首席专家;(5) 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6) 中国逻辑学会逻辑符号学专业委员会主任;(7) 北京市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顾问。

国际(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历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下属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协会协理(Assessor of International Union of History & Philosophy of Science/ Division of Logic,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IUHPS/ DLMPSDLMPS);(2) 国际符号学研究会理事(Council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emiotics Studies, IASS/AIS);(3) 国际符号交际学院会士(Fellow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ology Institute, ICI);(4) 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组委会第一副主席(First Vice-Chairman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13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ogic,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教师简介【模板】

教师简介【模板】

教师简介
一、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王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2.09
民族:汉
职称职务:讲师
政治面貌:共产党员
最后学历:博士
最高学位:博士
工作单位:**大学
通信地址:浙江省**市茶山高教园区**大学南小区数电学院
邮政编码:******
E—Mail :wangming@
二、从事研究的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的专业领域:
计算机图形学。

主要研究方向:
三维重建技术是是计算机图形学下几何建模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标是在计算机中再现逼真的物体模型,通过自然交互给用户
以直观的感受。

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跨越空间的限制,呈现潜在的物体形态。

该技术在医学、教育和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主要工作经历
2014.09至今**大学
四、近年来主持的主要教学科研项目
**市公益性工业科技项目,G********,户型快速重建与虚拟展示技术的研究,2017/01-2018/12,2.5万元,主持。

五、近年完成的主要教学科研成果目录(含论文、课题、科研获奖、教学成果)无
六、研究生培养情况
非硕士生导师。

(2018年3月更新)。

蔡曙山 认知科学导论

蔡曙山 认知科学导论

蔡曙山认知科学导论
《认知科学导论》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语言、思维、文化层级的高阶认知研究”(15ZDB017)的阶段性成果,是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蔡曙山在清华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约30轮次的课程实践的总结。

全书以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为指导,从脑与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五个部分共17章,展开对人类心智和认知的研究。

资料翔实,成果丰硕,体现了交叉学科的丰富性,涵盖认知科学五个层级重要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认知科学导论》的出版,对我国认知科学及交叉学科的建设产生积极推动作用,适合认知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用作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亦可供以上领域科研人员参考。

我国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_重点和难点

我国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_重点和难点

2001年9月,我向党中央、国务院递交的《坚持“三位一体”深化农村改革: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关于我国下一步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的五十条政策建议》中提出:“我国20多年来的农村改革,都是单项突破、孤军深入而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上下连动性,由此造成了某项改革措施一经出台,又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产生,结果导致了无序、混乱、失控、垄断、内耗和低效等滞后效应。

下一步应坚持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按照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协调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三位一体的综合性配套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2001年11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给我的回信中说:“当前我国正处在结构转型和制度转型的交叉时期,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的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滞后现象,由此导致结构转型得不到制度转型的有效支持,成为制约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深层次体制障碍。

您在来信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和政策建议确有价值,中央领导已作出重要批示,让我们把它转交给党的十六大报告起草小组和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筹备组参考”。

[2]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相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多予、少取、放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大政方针,连续出台了三个指导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配套政策措施,因此“近两年农村形势比较好,主要标志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群众高兴”。

[3]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要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解决“三农”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探索。

【突出贡献奖事迹材料】个人突出贡献奖材料

【突出贡献奖事迹材料】个人突出贡献奖材料

【突出贡献奖事迹材料】个人突出贡献奖材料曾呈奎,福建厦门人,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我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和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之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87),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世界水产养殖学会终身荣誉会员(1991),国际藻类学会终身荣誉会员(1999).第三届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呈奎193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植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任厦门大学植物系任讲师,1935年起先后在xx大学和岭南大学任讲师和副教授.这期间,他只身一人开始了对祖国海藻资源的调查研究.194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生院奖学金,1942年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和拉克哈姆博士后工作;194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任副研究员,负责海藻研究工作,特别是琼胶及琼胶海藻的资源及增养殖的研究;1946年底回国在xx大学植物系任教授、系主任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1958年xx大学由青岛迁到济南时,曾呈奎留在青岛海洋研究所,后任该所所长.在1935年8月到1938年3月期间,曾先生在xx大学生物系任教并兼任海洋生物研究室的主任时,为了发展海藻事业,他就经常顶风披月追潮逐流,成年累月地采集标本和研究海藻.他曾撰写的论文《海南岛海产绿藻之研究》,在当时的海藻研究方面就已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他不辞千辛万苦,走遍了北自大连、北戴河,南至广东、东沙群岛,采集了大量的标本.但由于 __文化教育事业的封闭落后,致使他的研究工作步履维艰.1946年,曾呈奎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决定回国任xx大学植物系主任、教授.1947年,他与童第周一起办起了xx大学海洋研究所并兼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他认真教学,积极为国家培养海洋科技人才,但由于政府腐败,缺人员、无经费,科研工作未能开展.曾呈奎先生20世纪50年代就是xx大学著名的教授之一.他性格开朗,十分健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悉心培育人才;在科学研究上更有一种执著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1950年1月,青岛市召开了首届各界人民 __会议,xx大学有十多位教授参加,其中有罗竹风、王统照、冯沅君、童第周、曾呈奎、吴富恒等.曾呈奎先生不论是小组会还是在大会上,他都争先发言,抒发自己对新中国的激奋之情,对海洋科学事业开拓发展的迫切之情,并凭借他多年研究考察的实情,绘出了我国沿海水产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本篇文章管理下载.他的这些设想和意见,得到了大会代表的一致赞同,有些意见还被采纳而写进大会决议中,为加速恢复与发展青岛的经济建设作出来积极的贡献.中华人民 __成立后,1950年曾呈奎和童弟周、张玺受国家之托,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曾呈奎任副主任.从此,海洋生物研究有了更稳固的基础,并且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海洋研究活动.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中国海洋科学全面、系统、规模化发展的开端.195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改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曾呈奎均任副主任、研究员.1957年,该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1959年再度扩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都是任第一副所长.1978年,曾呈奎任该所所长,1984年起任名誉所长.60年以来,该所取得了9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奖成果403项,包括国家一等奖6项,国家二等奖2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4项,国家其他奖48项,省部委一等奖和省科技最高奖127项,省部委其他奖189项;国际奖12项,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曾呈奎有一句诺言:“我要给人们饭桌上添几道菜.”他,确实办到了.中国原本不产海带,主要靠从日本等国进口.这是因为海带是一种喜欢低温的孢子植物,我国海区由于夏天水温高,又加上北方海区是少氮的瘦水区,海带自然无法生存.曾呈奎教授便组织了海带南移试验,一举成功,不久后便形成了大规模养殖.从1952年冬季开始,曾呈奎教授又带领他的助手和大学生,在青岛、烟台、大连等地近海内,用人工培植的方法,建起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海带生产田.他们还不断栽培技术,进一步研究其生长规律和环境习性,并大胆采用农作物密植方法,大大提高了海带的单位面积产量.50年代初,中国海带产量仅有60吨,每年要进口十数吨,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到1985年,中国年产海带干品已达250万吨,占海带植物世界年产量的80%,成为世界头号海带养殖生产大国,每年都有大量产品销往世界各国.从1958年起,青岛市掀起了海带养殖的第一次浪潮,改变了渔业生产单一捕捞的历史,使我国海带养殖从零开始,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的海带产量占世界的95%.曾呈奎也被誉为“中国海带之父”.他与吴超之教授一起于1958年主编出版了国际间第一部海带栽培的专著《海带养殖学》.曾呈奎领导的海带养殖学原理研究,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曾呈奎还是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1943年,受美国政府之托,曾呈奎负责主持开展了对琼胶原料的生产和加工方法的研究.他除了经常去美国沿海调查海藻资源外,还经常去琼胶工厂考查技术,研究改进措施.同时他对褐藻胶和卡拉胶的资源和加工方法也进行了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资料,写出了一些研究报告.1946年发表了《美国的海藻产品及其用途》和《藻胶:有用的海藻多糖类》报告,1947年发表了《北美的海藻资源及其利用》报告和《琼胶》,撰写了美国化工大百科全书两词条——“琼胶”“褐藻胶”.从1950年下半年开始,曾呈奎教授培养并组织了一批藻类分类学家(包括自己所教的学生),有计划地对包括中国沿海在内的北太平洋西部的底栖海藻作了全面调查,开展了中国海藻资源和分类体系的研究.1952年,他与纪明侯、张峻甫在《中国植物学杂志》上发表《琼胶与琼胶工业》一文,介绍了琼胶的发展历史、原料产地、制造工艺及用途,建议国家尽快调查原料资源,进行人工养殖;呼吁国家组织人员研究海藻化学,迅速建立琼胶工业.1956年,他在青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产褐藻胶的车间.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对海藻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用海藻生产出褐藻胶、琼胶、碘等,并将这些产品用于药品、食品和饲料生产,使我国成为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的褐藻胶生产大国.20世纪70年代初,他与周百成、郑舜琴合作继续研究这一课题.1974年,他们在《植物学报》上发表了研究《几种绿藻、褐藻和红藻的吸收光谱的比较研究》.他们认为,海洋植物在登陆前进化的主要动力是光合作用,而光合生物的进化同光合作用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光合生物进化的系统发育理论.1980年3月,他率队考察西沙群岛,在我国首次发现了原绿藻.他与周百成对原绿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查明了藻类进化的三条途径,揭示出光合生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直接证明了他们于1974年提出的光合生物进化系统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藻类的分类系统,开拓了海藻比较光合作用和进化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生物进化论.他们的进化理论与国际上流行的内共生学说是不一致的,他们提出的进化系统也不同于一度流行的五界系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公认为我国进化论研究的三项重要成果之一.七十多年来,曾呈奎与张峻甫等合作,对海藻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许多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他们发现了数十个海藻新种,几个新属,一个新科;发表研究报告和论文几十篇;1962年他主编的《中国经济海洋志》出版;1983年他主编的《中国常见海藻》英文版出版,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他主持的“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曾先生曾先后赴苏联、民主德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十几个国家进行访问、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并以组织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于1983年6月在青岛成功地组织了第十一届国际海藻学术探讨会.曾先生曾是国际海藻类学会理事长、国际海藻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被许多国外学者誉为“中国的海藻大王”.他领导的海藻栽培原理的研究,于1979年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在50年代初,曾呈奎还领导进行紫菜生活史的研究并获得了显著成果.50代以前,紫菜的生长史和孢子一直是个谜,所以无法人工采苗和养殖.曾呈奎教授与助手们进行孢种研究,破解了其中的“秘密”,正式了完全可以依靠人工生产壳孢子,用于紫菜的人工养殖,从而结束了养殖紫菜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开始了科学种植紫菜的 __.他们的驯种成果在沿海推广后,人工栽培紫菜业迅速发展起来,使中国紫菜年产量达到了一千多万吨干品,成为世界第三紫菜国.在此期间,曾先生还与有关人员攻克了紫菜苗种一直没有苗源的难题,阐明了通过培养紫菜丝状体可以获得生产上所需的壳孢子.紫菜生活史的研究获得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除了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呈奎还积极参与国家有关海洋方面的其他工作.1956年, __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负责制订我国科学发展规划.本篇资料管理下载.曾呈奎被任命为该委员会气象海洋学科组副组长.他参与制订出的《1956~1967年中国海洋的综合调查及其开发方案》,列入《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的第七项重点任务.此后,曾呈奎又被任命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海洋专业学科组副组长,参与了多次海洋科学规划和重大计划的制订.通过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曾呈奎与其他领导和专家们都深深感到,国家应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国家的海洋.1963年,曾呈奎和部分海洋学家提出成立国家 __的建议,并委托曾呈奎、赫崇本等7人起草报告,29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建议.中央接受科学家们的建议,于1964年成立了国家 __.国家 __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80年代初,xx省,特别是青岛市,是全国海洋科研、教学和生产最为集中的地方.但是,这些单位隶属的系统不同,相互间联系和交流较少,协作不利,致使没能发挥出集中的优势.对此,曾呈奎联合了一批科学家联名向xx省人民政崐府建议成立xx海洋开发中心,以协调各海洋单位之间的业务关系.xx省人民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于1981年在青岛成立了xx海洋技术开发中心,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台湾海峡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海洋特点,曾呈奎1957年就指出,应该在厦门建立海洋研究机构.1978年曾呈奎积极支持福建省在厦门建立福建海洋研究所.他亲自推荐所长,并选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一批中青年人员支援该所.1981年,他积极支持青岛医药科学研究所改建成xx省海洋药物科学研究所,使其成为国家唯一的专业海洋药物研究机构.为此,他向全国人大和xx省人大提交了议案,被xx省人民政府接受,并下达文件,付诸实施,推动了全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发展.1988年,他积极支持并亲自批准了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药物学分会的成立,为海洋药物研究、教学和生产工崐作者提供了开展学术交流的园地和场所,推动了全国海洋药物科学的发展.1980年1月8日,曾先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入党之后,他更觉得像是焕发了青春,起来经常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之外,他担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科学卷的主编、《海洋和湖沼》和《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版)的主编,以及在国外出版的《海洋植物学》和《海洋生态学发展》中国方面的编委.他为祖国的海藻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专门技术人才.曾呈奎院士在76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中,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发表370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12部学术专著,并获得国内外一个又一个殊荣.他一生为推动我国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始终活跃在国际海洋科技前沿.1989年被评为首届新时期全国侨界十大新闻.1991年11月,被xx省委、 __授“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5年6月在举行的第十八届太平洋科学大会上被授予“烟井新喜志奖(shinkishi hatai medal)”.1996年8月荣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997年9月荣获香港“何梁何利科技基金会”颁发的“科技进步奖”.xx年,国家 __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展了“海洋成就奖”评选活动,曾呈奎当选为新中国成立60年“十洋人物”.xx 年4月荣获美国藻类学会“杰出贡献奖”.xx年10月8日,以“曾呈奎”命名设立的“曾呈奎海洋科技奖”在xx青岛举行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60周年大会上揭晓,这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科学家命名的科技奖项.内容仅供参考。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研究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研究

■I龙江咅教斫宪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No.8,2019 Serial No.3042019年第8期总第304期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研老蔡文伯,黄晋生(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832003)摘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注重资源的投入一产出效率,研究采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技术效率水平总体较低,规模效率不足是导致西部地区技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从动态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上升期,高校内部的管理技术革新是推动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各省份要在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地方优势学科,加速对先进教学管理技术的引入和消化。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配置效率;数据包络分析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2614(2019)08-0079-06一、问题的提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集约性,如何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能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国内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存在不同呼声。

一方面,部分学者对髙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持肯定态度。

例如,钟卫、姜万军(2017)分析了扩招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办学效率,在肯定高校办学效率的同时,也指出扩招后效率增速下降的问题,从技术效率衰退以及追赶效应弱化层面解释了效率放缓的原因巳。

闫超栋、马静(2017)以非径向SBM模型测算了我国30个省区的高等教育效率,对不同时期高等教育效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总体上对高等教育效率的变化持积极态度⑵。

胡德鑫、王轶玮(2017)对“985”高校的科研产出效率进行比较,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了效率下降的原因⑶。

彭莉君等人(2018)采用DEA交叉效率模型对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非“985”高校和西部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效率相对较高⑷。

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倾弱向分析与对策——基于福建省大学生初次创业的实证调研

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倾弱向分析与对策——基于福建省大学生初次创业的实证调研

第18卷第5期2020年10月福建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ofFuj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Vol.18No.5Oct.2020doi:10.3969/j.issn.1672-4348.2020.05.016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倾弱向分析与对策基于福建省大学生初次创业的实证调研曾宪枢(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商学院ꎬ福建泉州362000)摘要:以大学生初创期的创新型创业能力为研究对象ꎬ以文献法㊁行为事件访谈法㊁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为基础ꎬ提出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形成机理ꎬ构建基于大学生自身能力二级评价指标体系ꎮ结合实证研究ꎬ揭示其能力的倾向与弱项:多渠道的交叉创新模式已逐渐获得大学生创业者关注ꎻ多数学生初创期机会创新方式相对单一ꎬ市场创新复合能力尚余空间ꎻ半数学生意识到创意㊁品牌㊁法律与公益在创业中的正效应ꎻ资金来源与政策受益度多样化ꎮ建议重视模块化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学理念ꎬ搭建虚拟与实体并行的实践平台ꎻ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支持ꎬ提升政策的适用性与受益率ꎻ多方合作ꎬ构建良好的创新型创业生态系统ꎮ关键词:大学生ꎻ创新型创业ꎻ案例研究ꎻ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4348(2020)05-0491-07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ofthetendenciesandweaknessesofcollegestudents 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ability:empiricalresearchbasedontheinitialentrepreneurialventuresofcollegestudentsinFujianProvinceZENGXianshu(TANSIULINBusinessSchoolꎬQuanzhouNormalUniversityꎬQuanzhou362000ꎬChina)Abstract:Takingthe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abilityofcollegestudentsintheirstartingstageastheresearchobjectꎬbasedontheLiteratureMethodꎬBehavioralEventInterviewMethodꎬCaseAnalysisandotherresearchmethodsꎬtheconnotationandformationmechanismofcollegestudents 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a ̄bilitywereputforwardꎬandatwo ̄levelevaluationindexsystemwasconstructedbasedontheirownability.Empiricalresearchwascombinedtorevealthetendenciesandweaknessesoftheirability:themulti ̄channelcross ̄innovationmodehasgraduallyattractedtheattentionofcollegeentrepreneursꎻmoststudentshaverela ̄tivelylimitedopportunitiesandinnovationmodesinthestart ̄upstageꎬandthereisstillroomfortheircom ̄poundabilityformarketinnovationꎻhalfofthestudentsareawareofthepositiveeffectsofcreativityꎬbrandꎬlawandpublicwelfareinstartingabusinessꎻthesourcesoffundsandpolicybenefitsarediversified.Finallyꎬthecorrespondingsuggestionsareputforward:attachimportancetotheteachingconceptofmodularandhu ̄manisticeducationꎬandbuildplatformsforbothon ̄lineandoff ̄linepracticeinparallelꎻstrengthentheguid ̄anceandsupportofthegovernmenttoimprovetheapplicabilityandbenefitrateofthepolicyꎻcooperatewithvariouspartiestobuildasupportivelyinnovativeentrepreneurshipecosystem.Keywords:collegestudentsꎻinnovativeentrepreneurshipꎻcasestudiesꎻevaluationindex收稿日期:2020-09-07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T180373)ꎻ2019年度泉州师范学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2019MSK02)作者简介:曾宪枢(1986 )ꎬ女ꎬ福建泉州人ꎬ讲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ꎮ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18卷㊀㊀创新是未来创业的新常态ꎬ创新型创业是高质量创业活动的典型模式ꎬ同时也是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ꎮ[1]对此ꎬMARTINEZA认为:创新型创业以新技术㊁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基础ꎬ此类创新将会产生 链式反应 ꎬ有助于扩大社会生产领域ꎬ实现就业扩容效应ꎬ促进经济增长ꎮ[2]学者陈毅俊与董耀武基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实证检验了贵州省2005年至2015年间创新型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ꎬ发现二者间的耦合效果良好ꎮ[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ꎬ西方经济出现低通胀率的高效经济增长模式ꎬ也正是创新型企业带动的结果ꎮ当前ꎬ国内大量模仿型企业产生的供需矛盾㊁重复性建设及产能过剩等弊端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障碍石ꎮ经济发展史表明ꎬ经济结构变革的微观基础是创业活动ꎬ而以创新为导向的创业活动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ꎮ因此ꎬ要实现 调结构ꎬ去产能 ꎬ离不开创新型创业的支持ꎮ但何为创新型创业?其能力又该如何定义?对此ꎬ学界的说法不一ꎮMATTHIASP以风险性㊁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作为其评判标准ꎮ[4]学者刘沁玲从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角度对其能力进行界定: 应表现出创造新技术㊁新产品㊁新市场㊁新模式或新服务的创业活动能力ꎮ [5]张秀娥则认为ꎬ创新型创业体现为创新与创业之间共存关系:创新是本质与源泉ꎬ而创业是实践与外在表现ꎮ[6]据此可知ꎬ创新型创业能力即为创业者依据环境变化ꎬ利用已有知识ꎬ实现多方技术融合以及商业模式变迁的能力ꎬ并表现为创新产品㊁创新服务或创新盈利模式的能力ꎮ2018年ꎬ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 双创 升级版的意见»ꎬ指出要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ꎬ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ꎬ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ꎬ这也正是对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的呼应ꎮ高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ꎬ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ꎮ但如何培养ꎬ培养的标准是什么?为有效了解当前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评价的研究状况ꎬ通过文献查阅ꎬ发现当前国内外对创新型创业的评价指标主要立足于大学生自身能力之外的教育与环境㊁团队这两种研究视角:一是教育及支持环境的角度ꎮ如ISENBERGD提出包括具有导向作用的文化㊁高质量的人力资本㊁有效的政策和领导者㊁经济来源㊁风险有利的市场以及区域内机构支持在内的六方面评价指标ꎮ[7]我国学者李晓峰以创业知识㊁创业技能两个一级指标为基础ꎬ构建了11个二级评价指标ꎮ[8]蒋文贤构建了以创业品质㊁创新能力㊁学习能力㊁在校表现四个维度为核心的评价指标ꎮ[9]沈铭以环境㊁教育㊁实践㊁成果等四个层次作为主要关注点ꎬ运用㊁协同粗糙集理论和可拓理论ꎬ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复合评价方法ꎮ[10]王兴立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解释结构模型ꎬ构建3ˑ4网状结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ꎮ[11]二是团队的视角ꎮ如CHENC等学者从市场㊁管理㊁财务控制㊁创新㊁风险接受五个维度说明创业的自我效能ꎮ[12]马鸿佳等人认为角色定位能力及关系管理能力对创业能力有正向作用ꎮ[13]黄建桥㊁黄炜㊁程钰㊁李岳峰从创业者自身属性㊁动机㊁团队㊁资源㊁环境等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ꎮ[14]以上对于创新型创业的研究ꎬ主要基于理论角度ꎬ虽然角度各异ꎬ但其研究视野始终局限于已有企业ꎬ并未涉及高等教育ꎮ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研究中ꎬ学者们多关注于一般创业能力的评价ꎬ少有针对创新型创业能力评价的研究ꎮ全球创业观察报告指出ꎬ虽然我国创业活动已成为全球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ꎬ但作为创业质量重要标志之一的创新型创业活动还相当缺乏ꎮ[15]与此同时ꎬ大学生出现创业失败率高㊁创业质量不佳等状况ꎮ虽然近年各高校大力推动 双创 教育ꎬ但却主要借以比赛等外力推进ꎮ这一切的关注点都聚焦于 外力如何推进培养 ꎬ对于培养的质量标准 关注者却很少ꎬ特别是基于大学生自身能力研究视角更是少之又少ꎮ能力的形成与应用是教育的归旨ꎬ人才的质量标准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ꎬ更是实施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关键所在ꎬ而其前提则是基于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ꎮ因此ꎬ建立基于大学生自身能力的评价体系ꎬ将关注点聚焦于学生自身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形成与应用应为当下实施 双创 教育的核心ꎮ为此ꎬ本研究以大学生初创期创新型创业能力为研究对象ꎬ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ꎬ以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其能力形成的机理模型ꎬ构建基于大学生自身能力的指标体系ꎬ最后以福建省大学生初创期的创新型创业案例调查分析294第5期曾宪枢: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倾弱向分析与对策为例ꎬ厘清相应的能力弱项与倾向ꎬ对高校 双创 教育提出建议ꎬ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研究提供一定借鉴ꎮ一㊁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形成机理及评价指标的构建㊀㊀厘清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形成机理ꎬ并基于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研究的基础ꎮ(一)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形成机理分析影响创新型创业能力形成的相关因素ꎬ采用实证归纳法ꎬ借以访谈法㊁内容分析法ꎬ对相关因素进行提取㊁归纳ꎬ构建出机理模型ꎮ参照以上对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定义ꎬ以是否具备服务创新㊁产品创新或盈利模式创新作为区分模仿型创业与创新型创业的标准ꎮ通过与创业比赛评委㊁创业导师㊁高校创业部门工作者及创新型创业项目负责人等39位相关人员访谈ꎬ提取访谈中频次较高的因素ꎬ结合相关文献资料ꎬ构建出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形成的机理模型ꎮ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是在政策㊁行业㊁社会及学校等多种外部环境及学生自身组织管理㊁资源调配及知识应用等内部因素这两种张力共同作用下的产物ꎮ在此过程中ꎬ内外各因素相互作用ꎬ以产品创新㊁服务创新㊁盈利模式创新等为表征的能力逐步体现ꎬ并以成就或风险的形式实现外化ꎬ最终体现为盈利状况ꎮ由于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ꎬ学生在实现盈利或亏损后将通过内部及外部的多渠道反馈机制实现反馈ꎬ最终实现能力提升的再形成ꎮ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ꎮ图1㊀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形成的机理模型Fig.1㊀Mechanismoftheformationofcollegestudents 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ability(二)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评价指标的构建㊀㊀依据上述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形成的机理模型ꎬ结合教学经验ꎬ根据大学生初创时期的身心与能力特征对指标及指标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ꎬ通过与多位各类创业大赛评委㊁创业导师㊁高校创业部门工作者及多位创新型创业的项目负责人交流ꎬ结合当前创新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ꎬ对刘沁玲教授之前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6]进行修缮ꎬ构建当前大学生初创时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指标体系ꎮ首先ꎬ对二级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正:按照适用性原则ꎬ略去 创造就业 服务流程标准化 与 电子商务(网络创业) 三个指标ꎮ因为模仿型创业也创造就业ꎬ标准化并不意味创新ꎬ而电子商务是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模式ꎬ已不具有创新性ꎻ将 助学 赞助学术会议 改为赞助文化教育事业 资助社会福利事业 ꎮ因为目前公益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ꎬ创业者已不局限于学术公益ꎮ按照同类合并的原则ꎬ将二级指标中的 资金支持 归类到一级指标 资金来源 中ꎮ将 产品创新 与 工艺㊁技术创新 整合到 创意产品与 改良传统产品 中ꎬ因为产品创新与工艺㊁技术创新都可归类为创意产品与改良传统产品ꎮ按照指标的具体化原则ꎬ将抽象的 市场创新 服务创新 模式创新 具体化为 开创新市场 盈利模式创新 新的经营模式 ꎻ将 管理创新 具体化为 创新管理 与 完善管理方式 两项ꎮ在现代企业中ꎬ良好的服务是获取盈利的方394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18卷式之一ꎬ故以 盈利模式创新 取代 服务创新 ꎮ其次ꎬ在对二级指标进行梳理㊁归类与整合的基础上ꎬ对一级指标进行修正ꎮ资金是创业的重要资源ꎬ因此增设 资金来源 指标ꎮ将 服务创新 与 商业模式创新 整合为 模式创新 ꎮ根据机理模型ꎬ能否依据环境的变化适时而变获得外界支持也是大学生能力的重要部分ꎮ因此ꎬ将一级指标 创新环境 分解为 政府政策支持 学校政策支持 行业政策支持 及 社会支持 4个二级指标ꎮ修正后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ꎬ共11个一级指标ꎬ33个二级指标ꎮ结合一㊁二级指标ꎬ表1对一级指标给予释义ꎮ表1㊀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Tab.1㊀Evaluationindexsystemofthe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abilityofcollegestudents一级指标释义二级指标创造性组织资源创业启动时期由于资源严重稀缺性所采用资源组织方式收购租用废物利用机会创新通过产业整合㊁创新ꎬ创造了市场上新的创业机会打破传统行业产业整合带动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创新通过创意ꎬ改良和品牌打造的方式进行产品创新产品打造品牌创意产品改良传统产品团队创新组织创新团队或者吸收创新人才启动新企业组建创新团队吸引创新成员市场创新开辟了新市场㊁满足了顾客的新需求㊁创新了营销方式开辟新市场创造新需求营销创新模式创新创造了新的经营模式或盈利模式新的经营模式新的盈利模式管理创新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创业绩效或者完善原有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方式获得知识产权申请专利㊁注册商标等创新方式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公益创新盈利后资助的公益活动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赞助文化教育事业资助社会福利事业资金来源创新型创业活动的资金来源获得创业竞赛基金孵化中心支持天使基金支持政府基金支持大学生创业贷款自有资金创新环境创新型创业活动所获得的政策与环境支持政府政策支持学校政策支持行业政策支持社会支持494第5期曾宪枢: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倾弱向分析与对策二㊁基于多选问卷调研的指标统计结果㊀㊀为有效区分当前大学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倾向与弱项ꎬ本研究以近年福建高校初次进行创新型创业的大学生为例ꎬ进行多选问卷调查ꎬ参与人员主要包括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项目或已实现盈利的项目ꎮ最后ꎬ回收问卷116份ꎬ无效问卷4份ꎬ有效问卷112份ꎮ参与调查的目标包括厦门大学的 身临其境 项目㊁华侨大学的 汉安文化 项目㊁闽江学院的 来自未来的音乐教育 项目㊁泉州师范学院的 万有引力 项目等116个福建省不同本科高校的大学生初次创业项目ꎮ调查涉及福建多数本科高校ꎬ包括教育培训㊁蔬菜㊁餐饮㊁软件㊁图书㊁工艺品㊁文化传媒㊁医疗用品㊁家政服务㊁跨境电商㊁电子㊁金融㊁旅游㊁游戏㊁网络㊁服装㊁皮鞋㊁养殖机械㊁新能源㊁生物科技㊁知识产权服务㊁咨询服务㊁人力资源㊁五金产品等25个行业ꎮ问卷以一级指标为分析的基点ꎬ通过excel对各二级指标进行统计ꎬ结果如图2所示:图2㊀福建高校初次创新型创业多选问卷调查统计结果Fig.2㊀Statisticalresultsofthemultiple ̄choicequestionnairesurveyforthefirstinnovativeentrepreneurshipinuniversitiesinFujianProvince㊀㊀根据以上数据分析ꎬ可知:(一)多渠道的交叉创新模式已越来越受大学生创业者的关注㊀㊀在创新类型上ꎬ服务创新的选项为53ꎬ其比例最高ꎬ且存在交叉选择的情况ꎬ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创业项目的创新倾向于以服务创新为主ꎬ且不局限于局部创新ꎬ多渠道的交叉创新模式已经渐渐受到大学生创业者的关注ꎻ在资源的组织方式上ꎬ约三分之二的大学生以租用方式获取资源ꎬ少部分学生存在交叉选择ꎮ说明在创业初期ꎬ多数学生倾向于以租用方式组织资源ꎬ且少数学生以多渠道方式组织资源ꎮ(二)多数学生初创期机会创新方式相对单一ꎬ市场创新复合能力尚余空间㊀㊀在机会创新上ꎬ打破传统行业与产业整合带动的选项分别为52项ꎬ且交叉选项较少ꎬ说明目前大学生创业倾向于以打破传统行业或以产业整合带动的方式进行机会创新ꎬ且创新方式倾向于单一性ꎬ反映了当前大多学生初创时期经验㊁资金㊁人脉不足ꎬ无力实现多渠道的交叉式机会创新ꎮ而在市场创新上ꎬ开辟新市场与创造新需求的选项分别为64与61ꎬ超过有效问卷的一半ꎬ营销创新的48个选项也近于问卷半数ꎬ说明大半的学生创业倾向于开拓新市场ꎬ这也体现了当代青年学生敢想㊁敢闯的精神ꎮ但与此同时ꎬ各选项的交叉选择数都只占总数的20%左右ꎬ说明大学生市场创新的复合能力尚余提升的空间ꎮ(三)半数学生意识到创意㊁品牌㊁法律与公益在创业中的正效应㊀㊀在产品创新上ꎬ首选创意产品58项ꎬ超过问卷数的一半ꎬ反映了青年学生喜欢新事物㊁追求个性的心态ꎬ也说明了大半的学生倾向于创意式的创业ꎻ其次选择打造品牌与改良原有产品的选项分别为48与42ꎬ都近于问卷数的一半ꎬ说明近半的大学生有品牌意识ꎬ已经将品牌同创新相联系ꎬ且采取渐进式的创新方式进行创业ꎮ其中ꎬ同时选择打造品牌与创意产品22项ꎬ占总数的20%ꎬ说明尚有80%的学生还未意识到品牌打造与创意产品组合对创新型创业的重要性ꎮ在模式创新与管理创新上ꎬ创立新的经营模式与创立新的盈利模式分别为69%与57%ꎻ创立新管理方式与完善原有管理方式分别为63%与60%ꎮ594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18卷说明大半的学生注重模式与管理方式的创新ꎬ反映了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创业时已不局限于对他人模式的模仿ꎬ具备敢于创新的精神ꎮ在获得知识产权与公益创新上ꎬ选择申请专利与注册商标分别为48%与76%ꎮ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下ꎬ大半的学生已意识到法律在创业中的作用ꎬ并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ꎻ而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㊁赞助文化教育事业及资助社会福利事业的选项分别为45%㊁36%㊁48%ꎬ且存在少量交叉选择ꎬ说明近半数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社会责任感的作用ꎬ在创业中注重参与各类公益活动ꎬ且意识到公益活动对创业的正效益ꎮ(四)资金来源与政策受益度多样化在资金来源上ꎬ自有资金㊁创业竞赛基金㊁大学生创业贷款㊁政府基金支持㊁天使基金支持及孵化中心支持分别为73㊁45㊁38㊁22㊁19㊁14项ꎬ说明大部分学生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ꎮ其中自有资金是主要来源ꎬ创业竞赛基金与贷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ꎬ其他资金也起到辅助作用ꎻ在创新环境上ꎬ政府政策支持与学校政策支持分别占比约50%与59%ꎮ而行业政策支持与社会支持分别占比约为41%与35%ꎬ且大部分学生多项并选ꎮ说明虽然政府与高校制定了各类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ꎬ但在大学生创新型创业的初创时期受益率并不高ꎮ与此同时ꎬ行业政策支持与社会支持并不会太低ꎬ也说明了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校外行业与社会的支持ꎬ这说明学生创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ꎬ而是已经逐步走向社会ꎮ以上统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福建省高校大学生知识型创新型创业在初创时期的能力倾向及弱项ꎬ也反映了社会㊁政府㊁高校在大学生创业中的现实角色ꎮ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及调查结果对于以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意义ꎮ三㊁建议和对策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ꎬ厘清了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形成机理ꎬ并基于此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ꎬ构建出基于学生自身能力的一㊁二级评价指标体系ꎬ最后通过实证调研ꎬ得出学生在创新型创业初创时期的能力倾向及弱项ꎮ结果显示:第一ꎬ多渠道的交叉创新模式已经逐渐受到大学生创业者的关注ꎬ学生倾向于以服务创新为主的产品创意并开辟新市场ꎬ且多数学生倾向于以租用方式组织资源ꎬ少数学生以多渠道方式组织资源ꎻ第二ꎬ受经验㊁资金㊁人脉等因素的限制ꎬ多数学生无力进行多方式机会创新ꎬ且大半数学生创业倾向于开拓新市场ꎬ但市场创新复合能力尚余开发的空间ꎻ第三ꎬ半数学生意识到创意㊁品牌㊁法律与公益在创业中的正效应ꎬ且大半的学生注重模式与管理方式的创新ꎬ但多数学生还未意识到品牌打造与创意产品组合对创新型创业的重要性ꎻ第四ꎬ大部分学生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ꎬ且行业政策支持与社会支持并不会太低ꎬ这反映了学生创新型创业的空间在社会维度的拓展ꎬ但各类创业扶持政策的受益率并不高ꎬ也反映了政策的普及率及相对的针对性ꎮ从评价体系可知ꎬ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培育ꎬ其实质是复合能力的提升ꎮ这种复合能力ꎬ一方面是创业者个人的复合能力ꎬ另一方面是团队的复合能力ꎮ但无论是个人能力的培养ꎬ还是团队能力的提升ꎬ都需要高校㊁政府及社会各方力量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角色进行正确定位ꎬ并基于学生的能力倾向及弱项ꎬ从实际出发ꎬ因材施教ꎬ因势利导ꎬ通力合作ꎮ因此ꎬ提出以下建议:(一)重视模块化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学理念ꎬ搭建虚拟与实体并行的实践平台㊀㊀高校是大学生生活㊁学习的主战场ꎬ在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培育中高校应担任主角ꎮ目前ꎬ多数高校都已经开设创新创业课程ꎬ但在课外内容的延伸㊁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等方面ꎬ多数高校尚不完善ꎮ一方面ꎬ建议高校注重 第一课堂 与 第二课堂 的结合ꎬ提升人文社科教育在创新意识㊁法律意识㊁创新管理㊁政策运用能力方面的作用ꎻ另一方面ꎬ针对学生能力的弱项ꎬ组织针对单向能力的模块化教学ꎬ并结合产业链中产品研发㊁工业设计等跨领域的合作方式ꎬ搭建虚拟与实体创业结合的实践平台ꎬ将虚拟世界的仿真模拟与现实世界中的创业园㊁孵化基地结合起来ꎬ从而在虚实结合的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复合能力ꎮ(二)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ꎬ提升政策的适用性与受益率㊀㊀创业是市场行为ꎬ因此ꎬ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言ꎬ政府在此的角色是引导与支持ꎮ一方面ꎬ80%的学生还未意识到品牌打造与创意产品组合的重要性ꎬ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对成果的保护力度ꎬ凸显品牌作用ꎮ但只有近半数的学生参加公益活694第5期曾宪枢: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倾弱向分析与对策动ꎬ说明仍有近半数学生未认识到公益对创业的正效应ꎬ或者说尚未意识到社会责任感ꎮ究其根源ꎬ实质是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ꎮ作为市场之外第三方的政府ꎬ调和利益矛盾ꎬ将企业家的社会精神与经济利益融合为 社会产品 ꎬ以此提升品牌的影响力ꎬ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ꎬ是政府在此过程中的实现宏观调控的角色ꎮ另一方面ꎬ创业扶持政策的受益率不高ꎬ反映出政策的适用性与宣传度不足的问题ꎮ建议政府借助众创空间等创业生态系统的物理空间优势ꎬ加强宣传ꎬ同时因地制宜㊁精准定位ꎬ提取该创业生态的核心要素与机制规律ꎬ提升政策的普及率与适用性ꎮ(三)多方合作ꎬ构建良好的创新型创业生态系统㊀㊀大学生是社会人ꎬ离不开政府的管理㊁高校的培养ꎬ更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土壤ꎮ从以上实证数据可知ꎬ虽然政策的受益率不高ꎬ但学生所获得的行业政策支持与社会支持并不会太低ꎬ这反映了政府㊁高校与行业㊁社会的合作度不足的问题ꎮ因此ꎬ建议政府㊁高校及社会多方合作ꎬ立足于当前众创经济的社会背景ꎬ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产业结构特征ꎬ以众创空间为平台ꎬ构建良好的创新型创业生态体系ꎮ通过协同合作ꎬ形成创新网络ꎬ实现网络的互利共生ꎬ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ꎬ从而实现生态系统输出开放耗散的适应性ꎬ最终实现生态体系的裂变ꎮ当然ꎬ大学生能力的培育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ꎬ因此与之相关的培育活动也非一次性活动ꎮ无论是高校的教育改革ꎬ还是政府的引导与支持ꎬ抑或是社会参与的多方合作ꎬ皆以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提升为导向ꎮ因此ꎬ通过能力评价实现结果反馈ꎬ促进能力的再提升是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ꎮ四㊁结语在创新驱动战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面对 新常态 重要战略的时代背景下ꎬ创新型创业已成为当下时代教育的主题之一ꎮ从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内涵入手ꎬ提出能力形成的机理模型ꎬ并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ꎬ构建基于学生自身能力的评价体系ꎬ最终结合实证ꎬ得出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倾向与弱项ꎬ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ꎮ但受限于研究条件ꎬ大学生创新型创业的机理模型的具体化程度不足ꎬ因此ꎬ借鉴实证分析㊁提升理论水平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ꎮ参考文献:[1]余维臻ꎬ刘锋.创新型创业研究框架的构建与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ꎬ2020(4):37-44.[2]MARTINEZA.Theroleofgovernmentpolicyonentrepreneurialactivity:productiveꎬunproductiveꎬordestructive[J].En ̄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ꎬ2001ꎬ32(5):779-790.[3]陈毅俊ꎬ董耀武.创新型创业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ꎬ2017ꎬ30(12):12-14. [4]MATTHIASP.Leanstartup-addinganexperimentallearningperspectivetotheentrepreneurialprocess[D].Netherlands.UniversityofTwente.2013:1-4.[5]刘沁玲.创新型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中国大学生初次创业案例的调研[J].科技管理研究ꎬ2013ꎬ33(24):65-69.[6]张秀娥ꎬ赵敏慧.创新与创业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创新与创业管理ꎬ2016(2):1-15.[7]ISENBERGD.Theentrepreneurshipecosystemstrategyasanewparadigmforeconomicpolicy:principlesforcultivatingEn ̄trepreneurship[J].TheBasonEntrepreneurshipEcosystemProjectꎬ2011(5):7.[8]李晓峰ꎬ张莉ꎬ徐玖平.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的多维可拓物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J].软科学ꎬ2013ꎬ27(10):135-138. [9]蒋文贤.基于可拓论的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机制构建[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ꎬ2017(3):98-100. [10]沈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基于粗糙可拓复合理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ꎬ2019(7):23-28. [11]王兴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矛盾困境㊁体系优化及创新举措[J].教育与职业ꎬ2018(4):68-72. [12]CHENCꎬGREENEPꎬCRICKA.Doesentrepreneurialself ̄efficacydistinguishentrepreneursfrommanagers?[J].Jour ̄nalofBusinessVenturingꎬ1998ꎬ13(4):295-316.[13]马鸿佳ꎬ董保宝ꎬ常冠群.网络能力与创业能力:基于东北地区新创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ꎬ2010ꎬ28(7):1008-1014.[14]黄建桥ꎬ黄炜ꎬ程钰ꎬ等. 互联网+ 大学生创业模式的评价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ꎬ2017ꎬ56(1):181-186. [15]张秀娥ꎬ孟乔.中国创业制度环境分析:基于与创新驱动经济体的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ꎬ2018ꎬ32(6):5-11.(责任编辑:王圆圆)794。

认知科学:世界的和中国的

认知科学:世界的和中国的

作者: 蔡曙山[1]
作者机构: [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出版物刊名: 学术界
页码: 7-19页
主题词: 人类认知组计划;人类心智;认知科学;学科建设
摘要:本文全面介绍美国两大科学计划之一的人类认知组计划和21世纪的四大带头学
科“NBCI”,分析认知科学在其中的核心地位,指出认知科学的两大目标是探索人类心智和奥秘以及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本文还介绍世界一流大学开展认知科学研究的现状,并以清华大学开展认知科学研究为例,分析了国内认知科学的发展。

心理与逻辑:人类认知的两个重要通道

心理与逻辑:人类认知的两个重要通道

作者: 蔡曙山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出版物刊名: 科学中国人
页码: 16-20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2期
主题词: 人类大脑 逻辑学 心理学 通道 统一过程 认知科学 交叉融合 科学研究
摘要:认知科学研究发现,心理与逻辑作为人类大脑进行信息加工两种基本功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但作为人类心智统一过程的心理与逻辑,在20世纪却被心理学与逻辑学人为地分隔开来。

认知科学诞生以后,心理学与逻辑学面对重大挑战,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著名的沃森选择任务实验和卡尼曼面对风险决策的前景理论为我们理解心理与逻辑的关系提供了帮助。

在认知科学背景下,心理学与逻辑学重新交叉融合,并共同回归于人类心智与认知的统一过程。

心理学与逻辑学的交叉融合与发展需要合理的学科框架,认知逻辑就是这样的学科框架,它为逻辑学的发展提供了认知科学的背景与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21世纪,我们要从认识自己的脑与心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做一个心理健全、逻辑严密的能够正确思维和有效行动的人。

整体及其认识方法

整体及其认识方法

整体及其认识方法吴石山【摘要】整体是不可分割的独立实在.整体具有独立实在性、不可分割性、全息性、经验性和不可逆的历史性.认识整体的过程包含着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专门的认识方法.这些认识方法包括:认识质料的还原论方法;认识整体的形式内容的系统论方法;认识整体的生成机制的生成论方法;认识整体的内在本质的智性直观方法.【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46)001【总页数】7页(P35-41)【关键词】整体;还原论;系统论;生成论;智性直观【作者】吴石山【作者单位】Chindirus Institute,首尔 136-7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25.3整体论思想的兴起已逾半个世纪。

但是,“很多人对系统论目前这种描述式的流于空泛的现状持批评态度,认为它在哲学上和方法论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仅仅是‘术语大战’而已。

那么,为什么整体论会陷入这样尴尬的境地呢?是由于本体论方面的不成熟,还是由于科学方法论本身的限制?”[1]要认识某个事物,必须掌握关于该事物的认识方法。

而关于事物的正确有效的认识方法只能建立在对该事物的深刻理解之上。

本体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本质上是二而一的问题,两者必须一起得到解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巴姆把整体分为三种类型:集合体、机械整体与有机整体。

集合体指的是像一个盒子内的几个乒乓球一样在功能上和存在上都是彼此无关的一堆事物。

机械整体指的是像机械钟表一样各个部分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结合体。

在集合体和机械整体中,各个部分在存在上都是彼此无关的。

但是,在像有机生命体那样的有机整体中,“部分与整体是完全互相依赖的……有机整体完全依赖于它的部分,部分同样完全依赖于整体”。

[2]“仔细分析有机整体,我们就会发现,有两种类型的整体:一类整体是部分组成的整体,一类整体即有机整体,它包括既有部分构成的整体又有整体的部分二者所构成的整体。

这后一类整体,我们称为‘机体’。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写作背景和经过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写作背景和经过

作者: 蔡曙先
出版物刊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9-102页
主题词: 私有制;恩格斯;起源;原始社会;家庭;十九世纪;五十周年;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八十年代
摘要: <正> 今年,是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我国翻译出版五十周年(1929—1979)。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这部著作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论述了原始社会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揭示了家庭、私有制的产生以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客观规律,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它的实质,阐明了国家将随着没有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归于消亡的历史必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曙山教授简历成果1. 基本数据姓名:蔡曙山性别:男出生地:贵州省贵阳市所在单位: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通信地址: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新斋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电话:8610-62773687 (办)传真:8610-62786250电邮:sscai@2. 教育背景(1) 学士学位:贵州大学,1982。

(2) 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1987。

(3) 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2。

3. 访问学者(1)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04-2005。

(2) 德国汉堡大学访问研究,2006,2008。

(3)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研究,2007。

4. 现任工作和职务国内(1)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 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3) 中国教育部985重大创新基地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创新基地主任;(4) 中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当代认识科学重大理论与应用研究”首席专家;(5) 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6) 中国逻辑学会逻辑符号学专业委员会主任;(7) 北京市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顾问。

国际(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历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下属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协会协理(Assessor of International Union of History & Philosophy of Science/ Division of Logic,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IUHPS/ DLMPSDLMPS);(2) 国际符号学研究会理事(Council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emiotics Studies, IASS/AIS);(3) 国际符号交际学院会士(Fellow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ology Institute, ICI);(4) 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组委会第一副主席(First Vice-Chairman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13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ogic,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5. 以前的工作和职务(1) 清华大学文科工作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首任处长,2000-2005。

(2)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规划处处长,1992-2000。

6. 现任学术兼职(1) 《科学中国人》编委;(2) 《学术界》学术委员;(3) 《逻辑学研究》编委;(4)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编委;(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

7. 现任与曾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 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2) 中山大学兼职教授;(3) 苏州大学兼职教授;(4) 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5) 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6) 重庆大学客座教授;(7) 天津商业大学兼职教授;(8) 深圳市行政学院、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客座教授;(9)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客座教授8. 教学经历和已经开设的课程(仅列清华大学部分)逻辑学(1) 数学逻辑(2) 模态逻辑(3) 多值逻辑(4) 现代逻辑和形式化方法逻辑学和语言学(5) 语言逻辑(6) 自然语言的形式理论(7) 语用学和自然语言理解语言哲学(8) 言语行为理论(9) 语言哲学认知科学和交叉学科(10) 认知逻辑(11) 心理逻辑(12) 心智哲学(13) 心理学哲学(14) 认知科学系列讲座9. 研究生、博士后培养(1) 指导美国普度大学留学生1名(Natalie Beltz,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Purdue University, 2008, Major Psychology and Chinese Culture)(2)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人,其中1人获得清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唐芳芳,2005)(3) 已毕业博士研究生4人,其中1人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并被评为优秀博士毕业生(王志栋,2008)(4) 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其中1人已出站,获博士后优秀论文(张寅生,2006);正在指导2名博士后均为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回国博士(衣新发,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心理学博士,目前研究课题认知心理学;白晨,日本东北大学信息学博士,目前研究课题认知心理学)10. 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计划研究领域(1) 逻辑学(主要研究方向:数学逻辑;模态逻辑;多值逻辑;哲学逻辑;语言逻辑等)(2) 哲学(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哲学;心智哲学;科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等)(3) 认知科学的一些领域(主要研究领域:认知逻辑;心理逻辑等)研究计划(1) 认知科学的重大理论和应用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研究项目,任首席专家,2007年至今。

(2) 认知科学研究,教育部985重大创新基地项目,任基地主任,2004至今。

(3) 数字化的逻辑基地理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2001-2005。

(4) 语言逻辑及其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负责人,2001-2005。

(5) 语言逻辑及其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中的应用,教育部重大项目,负责人,2001-2005。

11. 合作研究经历(1) 清华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哲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合作项目(PNP Program),项目负责人,2006年至今。

(2) 自然与人工认知系统跨模型交互研究计划参加者(Cross-modal Interac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Cognitive Systems, CINACS),中德博士生交流计划,清华大学与德国汉堡大学合作项目,2005年至今。

(3) 中国教育部认知科学创新研究基地负责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信息学院、医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合作项目,2005年以后。

12. 代表性学术成果专著(1) 蔡曙山(2008) 《自然语言的形式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蔡曙山(2007) 《语言、逻辑和认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蔡曙山(1998) 《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2000年重印。

作者改进了英、美著名语言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塞尔(John R. Searle)等人的工作,建立了语用逻辑形式系统,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语言和行为的分析。

这项研究受到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科学国家总统奖章获得者、著名语言哲学家塞尔的赞誉。

本书被University of Alberta Libraries等美国和加拿大一些大学图书馆列入“语言学和哲学”(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类推荐书目。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该书书评。

《中国哲学年鉴》(1999)“新书选介”对该书作专门介绍,并连续多年对该书及相关成果作专门介绍和评论。

《哲学动态》等多家杂志发文评介这一方向的发展和作者的贡献。

本书被国家图书馆、国内各大学图书馆和香港、台湾地区各大学图书馆收藏,被国家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选为浏览书目,并入选哲学·心理类常备书架(Standing Bookcase)。

本书还被国内多所高等院校指定为逻辑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研究生参考书。

编、译著(1) 米黑尔·罗科、威廉·班布里奇编(2003),蔡曙山等译(2008) 《聚合四大技术力量,促进人类生存发展: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Cai, Shushan, editor in chief (2008) Proceeding of 13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Logic,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2007, London: King’s College Publications, 2008.(3) Cai, Shushan, editor in chief (2008) Mind and Cognition, Beijing: Tsinghua-Springer Press, 2008.论文(已发表学术论文约100篇,被中国期刊网全文选用60篇,此处选36篇)(1) 论心理学与逻辑学统一性的认知科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已采用,近期刊出。

CSSCI。

(2) Cai, Shushan (2007) The Language Preferred Models in Cognition, Proceeding of CINACS, Hamburg University, 2008. ISSTP。

(3) 从语言到心智和认知:20世纪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的发展,以塞尔为例,石家庄:《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

CSSCI。

(4) Cai, Shushan (2007) Logics in a New Frame of Cognitive Science: On Cognitive Logic, its Objects, Methods and Systems, Proceeding of 13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ogic,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Vol.1. London: King’s College Publications, 2008. ISSTP.(5) Cai, Shushan (2007) A Cognitive Model with Two Structures of Language and World, Mind and Cognition, Tsinghua-Springer, 2008.(6) 蔡曙山(2007) 论形式化,北京:《哲学研究》,2007(7): 97-105。

CSSCI。

(7) 蔡曙山(2007) 认知科学:世界的和中国的,合肥:《学术界》,2007(4): 7-19。

北京:《新华文摘》转载,2007(19):27-31。

CSSCI。

(8) 蔡曙山(2007) 认知科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发展,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07(4): 243-248,CSSC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