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微观经济学-南开大学刘
南开大学内部资料—微观经济学-11
QA
QB
图11-4 外部经济与市场无效率
18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三、政府对外部性的管制 ⒈直接管制或指导 涉及到生态、环境等外部性问题,政府调节机构往往 采取行政性手段。对高污染工业的生态布局,严格限制厂 址的选择,指定生产者提供最优的产量组合。在公共资源 领域和市场上,政府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和制度,对资源的 开发使用实施统一管理。例如,强行建立休渔期,限定捕 捞作业区,规定鱼网型号;对某些生产者强令安装符合一 定标准的除污、除尘、净化设备;在某些公共场所如机场、 车站等实施类似不准吸烟等禁令和规则;对某些产品的生 产制定必须执行的质量、规格、性能等标准。
7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微观经济学
三、道德风险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⒈道德风险的产生
道德风险:指在协议达成后,信息多的一方通过改变 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 况下,达成协议的另一方无法准确地核实对方是否按照协 议办事。
仍以保险市场为例说明道德风险问题。在个人没有购 买家庭财产保险的情况下,个人会采取多种防范措施,但 在购买了全额保险之后,个人有可能不再采取防范性措施, 这些行为就是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
16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生产纸的社会成本在私人成本(供给曲线)之上,是 因为纸的生产者给社会带来了外在成本,两条曲线之差是 边际外部成本。
P MCS B A MCE
MCP(S)
D O QB QA Q
图11-3 外部不经济与市场无效率
17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十一章经济外部性与公共选择
第十一章 经济外部性与公共选择
主要内容
本章介绍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 外部性 • 公共产品 • 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提供符 合社会效率条件的商品或劳务。导致市 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种:信息不 对称、外部性、公共产品及垄断。
第一节 外部性
一、外部效应 二、外部效应与社会福利 三、政府对外部效应的反应 四、财产权与科斯定理 五、合并企业 六、公共资源的滥用
• 社会分配平等程度的衡
量方法。 • 按收水平将居民分组, 并计算每组人口收入占 总收入的比重。
收 入 数 比 重 100%
• 画出图形,即洛伦茨曲
线。 • A/A+B的值,即基尼系数。
0%
A B
家庭比重数 100%
基尼系数的值
• 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 • 0-0.2为绝对平均,0.2-0.4为比较合理,0.4以上为不平均。 • 中国在1988年农村为0.30,城市为0.23;到1995年为41.5;与美国 1994年的40.1相近。 • 最高的是拉美国家与一部分非洲国家:如巴西1995年60.1,危地 马拉1989年59.6,南非1993年58.4; • 最低的是尚未完成转形的前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党领导国家:斯 洛伐克1992年19.5;白俄罗斯1993年21.6;奥地利23.1。 • 其他发展中国家:印度1994年29.7,印度尼西亚1995年34.2,菲 律宾1994年42.9,斯里兰卡1990年30.1,泰国1992年46.2,越南 1993年35.7。
二、免费搭车与市场失灵
• 所谓免费搭车,就是指某些个人不付费 也可以同享公共产品的好处,完全依赖 于他人付费。在这种情况下,愿意支付 代价而消费的人必将大幅度减少。 • 免费搭车问题是一个“囚犯困境”问题。
微观经济学市场失灵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市场失灵名词解释1.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或达到经济效率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出现在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下。
2.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指给一个个人提供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个人使用量的产品,且无法排除非付费个人的使用。
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公共广播、公园等。
3. 外部性(Externality)- 指市场交易中的行为对无关方造成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外部性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常见的外部性包括污染、噪音、教育等。
4. 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 指市场中存在垄断、寡头垄断或其他形式的市场力量集中的情况。
不完全竞争下,市场的价格和产量不能达到最优水平,导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
5.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指在市场交易中买方和卖方之间存在信息差,一方拥有更多或更准确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分配,例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6.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指在一方在交易成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采取不利于交易对方的行为。
例如,在保险交易中,被保险人可能采取更加危险的行为,因为他们知道保险公司将为损失买单。
7.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指在市场交易中,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垃圾产品会挤占高质量产品的市场。
购买者无法判断商品质量,因而更倾向于购买低质量商品,导致市场偏向低质量产品。
8. 竞争政策(Competition policy)- 是政府通过监管和制定规则来保护公共利益,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以促进市场有效竞争和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
微观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习题
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2.外部影响3.外部经济4.外部不经济5.科斯定理6.公共物品7.逆向选择8.道德风险二、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一个购买了财产保险的人再也不耽心自己的财产安全,其行为属于逆向(不利)选择。
( ) 2.如果一个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那末就应该由政府经营或者管制。
( )3.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 ) 4.由于公共产品不存在市场交换价格于是可以任意定价。
( ) 三、判断题1。
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政府来取代市场价格机制。
( ) 2.政府干预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市场失灵。
( ) 3.政府可以采取经济、行政以及法律的手段限制垄断行为。
( ) 4.政府管理垄断的目的是降低商品价格和提高产量。
( ) 5.可以通过物品分割的方式解决公共物品问题。
( ) 6.严格监督可以杜绝公共物品的搭便车现象。
( ) 7.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来生产。
( ) 8.污染具有负的外部不经济,所以政府惟独通过行政手段来禁止这种行为 ( ) 9.外部性问题涉及经济学的规范分析。
( ) 10.解决负的外部性问题的各种手段的本质是社会成本的个人化。
( ) 11.“科斯的灯塔”属于垄断问题. ( ) 12.交易费用都是事前的费用。
( ) 13.不彻底信息是现实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它是不对称信息的一种典型情况. ( ) 14.保险市场和二手商品市场上存在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问题. ( ) 15.“劣币驱赶良币”属于道德风险问题。
( ) 16.逆向选择都是由事先的信息不对称性引起的。
( ) 17.由于不彻底信息,物品的需求曲线可能向上倾斜。
( ) 18.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具有委托——代理的性质。
( ) 19.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可以彻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 ) 20.寻租活动是腐败的经济学原因。
( ) 四、单项选择题1.当利润最大化时,垄断会降低经济效率的原因是( )。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外部性
第十一章 外部性
2. 若市场为不完全竞争的,如图11-3所示,产量为Q1,则价 格为P1,CS=Ⅰ,PS=Ⅱ+Ⅲ,CS+PS=Ⅰ+Ⅱ+Ⅲ,它比面积 ABE 如图11-4所示,若产量定为Q2,则价格为P2,此时 CS=Ⅰ+Ⅱ+Ⅲ+Ⅳ,PS=Ⅴ-Ⅲ-Ⅳ-Ⅵ。社会经济剩余=CS+PS =Ⅰ+Ⅱ+Ⅴ-Ⅵ=面积ABE-Ⅵ 由上可见,完全竞争均衡时,社会经济福利最大。若产量、
国家补贴额=Q1×|FN|=面积P2P1NF=c+d+f+g+h
第十一章 外部性
PS=面积P2FA=c+f+d+e CS=面积BEIP1=b+c+d+g 外部经济效益EE=面积BCFN=a+f+h 全社会经济剩余=PS+CS+EE-补贴=a+b+c+d+e+f=面积 ACF 即这种补贴使社会剩余达到最大,当价格一旦偏离SD曲线与S 曲线决定的P2 这时,生产者获得补贴=(P2-P0)×Q1,消费者获得补贴 =(P0-P1)×Q1
1.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效率性 如图11-3所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若均衡价格和对应产 量分别是Pe和Qe,则消费者剩余CS=Ⅰ+Ⅱ+Ⅴ PS=Ⅲ+Ⅵ,故社会经济剩余(福利指标)=CS+PS =Ⅰ+Ⅱ+Ⅲ+Ⅴ+Ⅵ=面积ABE。
第十一章 外部性
图11-2 生产者剩余
第十一章 外部性
图11-3 竞争性市场的福利状况
如果不考虑外部性等问题,利用既定资源进行生产与消费, 在完全竞争市场供需均衡时,社会经济剩余即福利最大。故从
微观第十一章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名词解释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外部性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市场失灵科斯定理二、选择题1、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哪项不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A、垄断;B、外部效应;C、公共物品;D、政府干预。
2、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A、产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B、产品价格小于边际成本;C、产品价格大于边际收益;D、产品价格小于边际收益。
3、下列哪项不是纠正外部效应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的方法()A、使用税收和津贴;B、规定财产权;C、企业合并;D、制定反托拉斯法4、当某厂商的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A、厂商产量大于帕累托最优产量;B、厂商产量小于帕累托最优产量;C、厂商产量等于帕累托最优产量;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如果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则该活动的(D)A、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B、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C、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D、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6、某人的吸烟行为会造成()A、生产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经济;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7、当一个消费者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便产生了()A、消费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C、生产的外部经济;D、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8、科斯定理假设交易成本为()A、0;B、1;C、大于1;D、介于0和1之间。
9、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问题都可妥善解决;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问题都可妥善解决;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问题都可妥善解决;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问题都可妥善解决。
10、根据科斯定理,当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时,问题的最终来源通常是()A、价格没有高到使人们不过度消费;B、价格没有低到使企业不过度生产;C、没有很好的界定产权;D、政府没有出面加以管制。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
它是研究经济学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也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
本文将从十八个方面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讲: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
第二讲: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时的价格和数量。
市场均衡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它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三讲:弹性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或供给的弹性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第四讲:成本和收益成本和收益是企业决策的基础。
企业需要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来决定生产和销售的数量。
第五讲: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和企业的行为。
第六讲:垄断垄断是指市场中只有一个企业或少数几个企业控制市场。
垄断企业能够通过控制价格和数量来获得高额利润。
第七讲: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指市场中有多个企业,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产品差异。
垄断竞争企业能够通过产品差异化来获得市场份额。
第八讲: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中只有少数几个企业控制市场。
寡头垄断企业能够通过价格协调来获得高额利润。
第九讲: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造成的影响。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第十讲: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但是没有人可以排除他人使用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供给需要政府干预。
第十一讲: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双方拥有不同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第十二讲: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市场交易双方之间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第十三讲:博弈论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理论。
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市场竞争和合作的策略。
第十四讲: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政府决策的理论。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名词解释:1.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时,把资源投入到某一种特定用途以后,在放弃其他的用途中,是指当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时,把资源投入到某一种特定用途以后,在放弃其他的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最大的利益。
=经济成本=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显性成本2.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支付而且能够购买到的商品的数量。
购买到的商品的数量。
3.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品的数量。
4.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5. 需求的价格弹性:商品需求量随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即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6.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也称为需求交叉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率的比值。
7. 供给弹性:商品供给量随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即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8. 效用: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9.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U MU M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也就是增加一个单位商):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也就是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10.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总效用是增加的,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但是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本章导读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当市场中存在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时,市场价格已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市场的内在供求关系,市场会出现失灵,所以需要政府介入来对市场进行干预以改进资源的配置效率。
本章将讲述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和不完全信息的概念、表现、成因以及它们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总结出消除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
基本概念市场失灵 垄断 外部效应 公共物品 不完全信息 科斯定理本章重点及难点1、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种类及表现形式;2、各种市场失灵的解决方式;3、不完全信息对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第一节 垄断与市场失灵前面的各章在于论述所谓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即: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下,可以导致整个经济达到一般均衡,导致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是,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并不是现实经济的真实写照,由于商品有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分,资源有公共资源与天然垄断资源之分,1因此,市场机制只能保证资源配置的边际私人收益等于边际私人成本而无法保证资源配置的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帕累托最优状态某些领域通常不能自动地实现。
对于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自动地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我们称为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
垄断主要指对某种产品市场的垄断,是通过对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来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或状态。
垄断是某个行业集中在一个操纵者手中,可以分为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也可以包括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
一、垄断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在垄断和其他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因为他们面临的是两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收益曲线,且平均收益曲线AR 和需求曲线AR D =高于边际收益曲线MR ,所以按照市场经济中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均衡点时,厂商定价会大于边际成本,造成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损失社会福利。
如图11—1所示,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为,小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产量,价格为,福利净损失为三角形abc 的面积,这部分是社会的纯损,即不论是垄断厂商还是消费者,都没有办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获得。
11微观第十一章思考题答案详解
第十一章思考题答案一、思考题A:1、选择题:1.1 A解析: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厂商有着较高的利润,而这个利润正是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而得到的。
故选A。
1.2 B解析: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产生的是不利的影响,我们称为外部不经济。
即社会付出的成本是大于个人付出的成本,才会对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故选B。
1.3 D解析:吸烟属于个人的消费行为,而他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是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故选D。
1.4 B解析:科斯定理指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产权赋予谁,经过当事人的讨价还价,市场均衡的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故选B。
1.5 B解析:存在外部不经济时,资源配置处于低效率状态,其产量肯定低于高效率状态的帕累托最优产量。
故选B。
1.6 B解析:是公共物品,由于它的特性具有非竞争性,使得每个消费者消费的数量都是该商品的总量。
故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D是个人需求曲线Da和Db的纵向加总,故选B。
1.7 C解析:政府提供的物品也有私人物品的。
如政府发放工资换取公务员的劳动。
1.8 D解析:产生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很多,A、B、C三点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故选D。
1.9 C解析:“建议”仅仅代表的是个人或某个组织的看法或认证,而“品牌”、“商标”、“合格证”是政府赋予的认证,具有强信号显示,故选C。
2.0 A解析:“免费搭便车”不是消减任何市场失灵的政策,只是市场失灵的一种现象。
故选A。
2、简答题:答:(1)厂商们在生产中排放有害气体,污染居民环境,自己却不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害,显然厂商的活动产生了负的外在性(即外部不经济)。
(2)私下讨价还价不能解决这一外在性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厂商有几家,居民也有很多,讨价还价的谈判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就是说,交易成本太高。
(3)社区可能会根据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带来的收益和减少排放有害气体的成本的比较来决定空气质量的有效水平并据此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来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
微观经济学第十一章第一节市场失灵:垄断、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价值,使得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External Benefits
Value
当存在正的外部性时,边际社会收益
MSB
MSB 大于边际收益 D.
私人最优产出是 q1 ,社会有效率的 产出是q*. 私人成本高于其收益, 使得产出小于q*.
外部不经济对外带来的危害无法进行补偿。具有外部不经 济的物品供应过多。
物品消费或生产收益>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 即物品消费或生产成本<应当支付成本(社会成本)。
外
部
性
一些人的经济活动给另一些人带来影响这种影响未计入成本和价格之中
社会边际成本 = 私人边际成本 + 外部性边际成本
生产外部不经济
消费的负外部性。消费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没有给予补 偿。吸烟。某人在三更半夜时大声唱卡拉OK。
3.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的失当
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无法得到回报。具有外部经济的 物品供应不足。例如教育和新技术。
物品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
即物品消费或生产成本>应当支付成本(社会成本)。
Government production of a public good is advantageous because the government can assess taxes or fees to pay for it.
Determining how much of a public good to provide when free riders exist is difficult.
roads
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外部性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
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
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电话对路人不安全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
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征税=社会成本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
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
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补贴=外部利益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征税。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
补贴。
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
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
限制排污,强制使用某项技术。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
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全部)
第二章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商品需求量随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即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消费者收入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供给弹性:商品供给量随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即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第三章:效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即效用可以用基数(1、2、3……)加以表示。
序数效用论:商品的效用很难准确加以度量,只能排出偏好次序。
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即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满足也就是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失灵的原因
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失灵的原因所谓市场失灵时滞市场机制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有效地配置资源,正是由于市场经济无法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就需要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以到达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关于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
1、垄断由于资源配置的稀缺性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作用,市场往往有一个或者几个厂商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垄断厂商利用其市场控制力,制定与均衡价格相背离的价格,以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
由于在垄断市场上,垄断导致了较高的价格和较低的产量,从而使得消费者剩余减少而生产者剩余增加,资源的配置难以达到帕雷托最优的状态。
还有一点就是存在垄断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寻租行为,寻租比单纯的无谓损失大得多。
政府可以采取的对垄断企业进行价格管制,通过限定价格或收益率来规范垄断企业的行为,也可以从法制上对垄断进行管制。
此外政府还可以讲垄断企业作为公共企业来经营,从整个社会福利的角度来制定其产品价格。
2、公共产品公共物品是指在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某件物品并不妨碍其他人同时使用该物品。
非排他性是指技术上无法将不为之付费的人排除在该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内。
公共物品在现实经济中是广泛存在的,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消费者都想无偿使用这些产品,于是就出现了“搭便车”现象,即不支付成本但获得利益的行为。
产品的提供者无法收回其成本,就会丧失提供产品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生产的萎缩。
这些特点使得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受益和边际社会收益的偏离,从而导致了市场的失灵。
由于公共物品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率的配置公共物品,这就需要政府介入公共物品的供给。
3、外部性外部性也称作外部效应,指的是个体的经济活动或行为给社会上其他成员造成影响而又不承担这些影响所带来的成本或利益。
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正的外部性也称作外部经济,指的是个体的经济活动或行为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
论微观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论微观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问题日益复杂,微观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个体和市场行为的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经济个体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却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
本文将从信息不对称的定义、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三个方面来探讨微观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的定义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的情况。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你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交易双方会面临不同的危险。
卖方可能会过度推销其产品,不断降低价格来应对买方的不确定性。
买方则可能因为信息不足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经济利益的损失。
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因素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个体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上存在差异。
在市场经济中,影响信息不对称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1.信息获取成本高:获取信息的成本可能会高于信息本身的价值,导致交易双方不愿意或无法获取更多的信息。
2.信息处理不精确:即使有足够的信息,但是经济个体在处理信息的能力上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信息不精确并误导决策。
3.市场规则不完善: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规则和制度,不对称的信息可能会被利用来获得不公平的收益和优势。
4.行为主体存在不道德行为:一些行为主体可能会有自身利益追求的动机,导致其在交易中使用虚假、不诚实的信息。
三、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案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学界提出了一系列有力的解决方案。
1.信息披露:对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善的解决方案是让交易双方尽可能共享更多的信息。
例如,公司可以公开其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以便投资者更好的了解其业务状况。
银行可以为贷款客户提供更详细的相关信息,帮助客户做出更明智的借贷决策。
2.博弈论:博弈论是一种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合理工具。
通过分析政策和规则对人类经济决策的影响,博弈论成为分析和解决经济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方法。
3.制度建设:市场制度和规则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关键。
经济学如何解释市场中的市场失灵
经济学如何解释市场中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或产生不公正的结果的情况。
市场经济依赖供需关系自发调节,但在一些情况下,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失效。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如何解释市场中的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影响。
一、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市场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从而带来市场失灵。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买卖双方应该是具有一样的信息基础的。
然而,在现实中,存在某些情况下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以二手车市场为例,卖方对于所售二手车的质量信息更充分,而买方则无法完全了解二手车的实际质量。
这导致买方在决策过程中存在风险,容易受到不完全信息的影响。
卖方有可能隐瞒车辆的实际问题,从而给买方带来经济损失。
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无法达到有效的资源分配和经济增长。
二、外部性(Externality)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或效益不完全由交易双方承担或享受,而是影响到第三方,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
举例来说,生产企业的污染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空气和水质的恶化。
而生产企业自身并不需要承担这些外部成本,导致其没有充分考虑环境污染问题。
外部性使得市场无法充分内化社会成本或效益,从而产生了市场失灵现象。
三、公共品(Public Goods)公共品是指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即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并且无法排除非付费者的享受。
公共品的供给通常由政府来提供,因为私人企业很难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供给。
例如,国家的防卫安全就是一个公共品。
如果一个人受到保护,其他人也会受益而无法排除,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进行有效供给。
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机构来提供和保护公共品。
公共品的存在导致市场无法有效供给或定价,从而引发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十一章外部性理
(3)奈特的观点:奈特在 1924年发表的《社 会成本解释中的一些错误》的论文,对庇古外 部性成本的计算提出了异议。奈特认为,庇古 在平均成本计算时没有把土地的费用计算在内, 而只是把可变生产要素的成本计算在内,这种 方法是错误的。其观点是:由于土地是私有的, 只有将地租计算在平均成本之内才能得出最优 的产量。此外,对于“外部不经济”产生的原 因奈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外部不 经济”源于对稀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若将稀 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则“外部不经济”将 得以克服。可见,奈特已注意到了“外部不经 济”产生的产权原因,开辟了对“外部性”问 题进行研究的新方向。
3、可转让许可证的优点:这一制度是政府 干预的一种方法,但政府的干预程度较低, 它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即可转让许可证 市场。这一方法将排放标准和排放费用的 某些优点结合起来。政府可以决定总的许 可证数目,从而决定了总的排放量,这就 像排放标准所作的那样;许可证的可销售 性又使得污染的减少以最低成本实现,这 又像排放费用所作的那样。
二、科斯定理 1、科斯定理的内容:只要法定权利可以自 由交换,且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法定权 利的最初配置状态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而言 就是无关紧要的。 2、例证:(1)相邻的牧场主和农场主(2) 化工厂排放污染 3、结论:如果只是考虑资源的最优配置的 话,将产权赋予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没有什 么差异,只要产权是明晰界定并受到法律 的有效保护,双方之间的谈判和交易会带 来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第三节 外部性与产权界定
一、外部性的产权分析 1、产权:是描述人们可以对他们的财产做什么的法律规 则。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2、产权分类: (1)公共产权:由整个社会所拥有,任何个人都不可能 使资源仅供自己使用或支配。 (2)私人产权:资源由私人拥有、按现有的法律供自己 使用支配的权利。私人产权是可以界定的,即产权的界限 是明晰的。 3、外部经济产生的原因: 科斯认为,外部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产权界定不够明确 或界定不当。所以政府不必一定要用干预的方法来试图消 除社会收益或成本与私人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政府只 需界定并保护产权,而随后产生的市场交易就能达到帕累 托最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⒉课税和补贴
利用课税或补贴的形式促进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 致,是解决外在性的另一种方法。对产生外部不经济的行 为进行课税,并对提供外部经济的行为进行补贴,让外部 性由产生者自行负担或享受,这就是外部性内部化。例如, 政府向排放污水的造纸者征税,征税的幅度能够使其供给 曲线向上移动,直到与社会成本曲线相一致,新的市场均 衡使造纸者生产适当的产量。用于纠正外部不经济影响的 税收被称为庇古税,以纪念最早提出这种税收用法的经济 学家庇古。
SF
DS 4000
E'
DF
O
500
Q(辆) O
500
Q(辆)
Ⅰ 高质量旧车市场的均衡
Ⅱ 低质量旧车市场的均衡
图11-1 信息对称时的旧车市场
5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实际上买卖双方关于旧车质量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旧 车的卖方对车的质量比买方要知道得多。在有低劣品存在 的市场,逆向选择造成了劣品驱逐良品的后果。
MCS=MCP+MCE
16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生产纸的社会成本在私人成本(供给曲线)之上,是 因为纸的生产者给社会带来了外在成本,两条曲线之差是 边际外部成本。
P MCS
B A
MCE MCP(S)
D
O
QB QA
Q
图11-3 外部不经济与市场无效率
17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18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三、政府对外部性的管制
⒈直接管制或指导 涉及到生态、环境等外部性问题,政府调节机构往往
采取行政性手段。对高污染工业的生态布局,严格限制厂 址的选择,指定生产者提供最优的产量组合。在公共资源 领域和市场上,政府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和制度,对资源的 开发使用实施统一管理。例如,强行建立休渔期,限定捕 捞作业区,规定鱼网型号;对某些生产者强令安装符合一 定标准的除污、除尘、净化设备;在某些公共场所如机场、 车站等实施类似不准吸烟等禁令和规则;对某些产品的生 产制定必须执行的质量、规格、性能等标准。
P (元)
P
S0
(元)
8000 6000
O
E E0
D 6000 4000
D'
250 500
Q(辆) O
Ⅰ 高质量旧车市场的均衡
S1 E0'
E'
D'
D"
D 500 750 Q(辆)
Ⅱ 低质量旧车市场的均衡
图11-2 信息不对称时旧车市场上需求曲线的变动
6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3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二、逆向选择
市场上的交易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息少的 一方选择信息多的一方进行交易,就是逆向选择。逆向选 择会导致高质量产品在市场上被低质量产品驱逐出去。
⒈逆向选择的产生 真正的好东西又不会按低价出售,按低价销售的东西
质量真的较差。最终的结果是所出售的东西确实低劣,消 费者出的价钱也极低,高质量的产品被驱逐出这一市场。
20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四、产权与科斯定理
⒈产权的概念 产权:指对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还包括其他许多
法定权利,例如按某种方式使用土地的权利、避免土地受 污染的权利、对事故进行赔偿的权利、按照契约行事的权 利等。或者说,产权是描述人们可以对他们的财产做什么 的法律规则。
2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
一、信息不对称的基本概念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方与卖方所掌握的信息不 对等,其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信息。
①在一些市场上,卖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买方。例如, 产品的生产者对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消费者知道得多。
②有些市场买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卖方。例如,医疗 保险的投保人肯定比保险公司更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和发病 的可能性。
⒉逆向选择的解决办法——信号传递 信号传发送信号。 生产质量较高、较可靠的产品的厂商就通过提供质量
保证或售后服务的方法来使消费者明白他们出售的产品是 可靠的。因此,消费者就能把一项内容广泛的保证书看做 是高质量的信号,并为提供保证书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一些著名商品的品牌本身也是一种信号,因为名牌是靠长 期稳定过硬的质量建立起来的,在消费者心理名牌代表优 质,为此他们愿意支付一定溢价来取得质量的保证。
在经济活动当中,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是代理人,而 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是委托人。比如在公司管理中,股东 作为委托人,并不能监督其代理人,即经理的一切行为,
10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委托—代理问题实际上是隐藏行为问题。委托—代理 问题有三个重要特征:
①委托人利益的实现取决于代理人的行为; ②委托人的目标不同于代理人的目标; ③委托人和代理人行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代理人的 信息明显要多于委托人的信息。 例如,在企业里,当经理追求他自己的目标时,可能 会造成股东的利润减少,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15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二、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无效率
⒈外部不经济与无效率
某种产品的社会成本是一个生产者支付的私人成本加 上生产中给其他人造成的外部成本。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时, 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造成了产品的不正确定价,导致 了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MCP表示产品的私人成本,MCS表示产品的社会成本。 MCE表示边际外部成本,有:
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用“走 失的牛损坏临近土地里的谷物所产生的问题”来解释他的 结论。
22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⒊产权分析 在产权明确界定条件下,外部性成本可以内部化,资
源的有效配置得以实现。如果只考虑资源的最优配置的话, 将产权赋予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没有什么差异,只要产权是 明晰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双方之间的谈判和交易 会带来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14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⒉外部不经济
当一个经济行为主体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 他人又不能得到补偿时,就产生了外部不经济。例如,工 厂排除的废水、废渣、废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使居民或 其他企业受到损害,而制造污染的厂商并未支付补偿费用; 工地施工的噪音干扰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却并未承担噪音 的全部成本。外部不经济的后果给其他人带来了非补偿性 的成本,这时,私人成本就不足以反映社会成本。
产权有两种:公共产权和私人产权。公共产权由整个 社会拥有,个人不可能使资源仅供自己使用或支配;私人 产权指资源由私人拥有、按现有的法律供自己使用支配的 权利。私人产权是可以界定的,即产权的界限是明晰的。
21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⒉科斯定理 科斯认为,外部经济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产权界定不够
例如,保险公司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可以在保险单中 加入共同保险或免赔额条款。共同保险是指一旦出现风险, 投保人要承担保险金额的一部分。
9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四、委托—代理问题
当一方当事人(即委托人)雇用另一方当事人(即代 理人)代表委托人完成某些任务时,委托人的目标和代理 人的目标并不一致,这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代理人 的行为可能源以委托人所请求,而委托人不能直接监督代 理人的行为。 ⒈委托—代理问题的内涵
8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⒉道德风险的解决办法 道德风险是在交易一方的隐藏行为无法觉察或监督的
情况下所发生的,解决的办法只能是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 具有信息优势的交易方约束自己的行动。也就是说,要求 具有私人行动或私人信息的交易方的自利行为得到激励的 引导,以符合或不违背缺乏信息的另一方的利益。
明确或界定不恰当而造成的,所以政府不必一定要用干预 的方法来试图消除社会收益或成本与私人收益或成本之间 的差异,政府只需界定并保护产权就可以了。著名的科斯 定理概括了这一思想。科斯定理表述如下:只要法定权利 可以自由交换,而且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法定权利的最 初配置状态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而言就是无关紧要的。
⒉外部经济与无效率
当存在外部经济时,个人的经济活动将使社会从中受益,
也就是有外部收益,从而使社会收益等于私人收益与外部收
益之和: P
MRS=MRP+MRE
如图11-4中,正如边际
MRE
外部收益曲线MRE所示, P0 修理给邻居带来外部收
A
B
益。
O
QA
QB
MC
MRS MRP (D)
Q
图11-4 外部经济与市场无效率
7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三、道德风险
⒈道德风险的产生 道德风险:指在协议达成后,信息多的一方通过改变
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 况下,达成协议的另一方无法准确地核实对方是否按照协 议办事。
仍以保险市场为例说明道德风险问题。在个人没有购 买家庭财产保险的情况下,个人会采取多种防范措施,但 在购买了全额保险之后,个人有可能不再采取防范性措施, 这些行为就是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
阿克洛夫的旧车市场模型: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在一 个市场上有高质量的和低质量的两种旧车出卖。
4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如果买卖双方都知道哪一辆车是高质量的,哪一辆是 低质量的,即他们对于旧车市场的信息是对称的,那么就 会出现两个分离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