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进宇:在亲子教育中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

合集下载

著名教育专家董进宇:告诉你教育孩子的秘笈和奥秘

著名教育专家董进宇:告诉你教育孩子的秘笈和奥秘

著名教育专家董进宇:告诉你教育孩子的秘笈和奥秘在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上,有一个著名的博士之家,兄弟三人都是博士,人称董大博士、董二博士、董三博士。

可是,严格地说,董二博士和董三博士都是在哥哥董大博士董进宇的帮助下成才的。

董进宇的二弟董相廷当年在高中的时候,化学成绩曾经不及格。

后来在哥哥董进宇的帮助下,不但考上了大学化学专业,而且还一直读到化学专业的博士,成为化学学院的院长。

董进宇对于帮助二弟学习化学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锦囊妙计呢?董进宇的三弟董玉廷从小贪玩,高考曾两次落榜,最后也只是考取了一个专科学校。

在哥哥的帮助下,他从专科跨专业考取了法律专业研究生,并且一直读到法学博士后,现在是国内计算机犯罪研究领域的专家。

董进宇对于三弟到底用了什么独特的教育方法呢?现在的家庭里,特别是城市家庭中,孩子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但是出现问题的孩子却是越来越多。

这令家长们感到非常困惑。

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日前,有“中国亲子教育第一人”之称的董进宇博士走进《天下父母》,向广大家长揭开了这些谜底。

董二博士:从“不是学化学的料”到化学学院院长“董二博士”董相廷1982年考大学,化学没有及格。

回家一见到大哥董进宇就哭了。

董进宇说,你个大小伙子哭什么呀?他说:哥,我们老师说我这辈子就不是学化学的料。

董进宇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

他认识那个老师,那老师有两个门牙挺大,他说,他除了会呲大板牙还会啥?大年三十晚上,妈妈在厨房里煮饺子,爸爸跟未来的董三博士在外面放鞭炮,董进宇在在房间里给二弟讲化学。

他把高中三年的化学从头到尾帮他讲了一遍,又把初高中英语从头到尾给他讲了一遍。

他告诉二弟,人家能学会,你一定能行;别人能做到,你也能做到。

后来二弟考硕士头一年也是没考上。

又工作了两年。

哥哥董进宇一直鼓励他,说硕士没什么太难的,只要认真学,肯定能考上。

董进宇还专程到二弟那儿去了几次,与二弟交流,给二弟送书。

董进宇的亲子教育理论讲解

董进宇的亲子教育理论讲解

董进宇的亲子教育理论学习好不一定要吃苦“孩子只有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无数家长信奉的“真理”,但董博士却认为这是个误区。

他表示,只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才能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董进宇表示,他曾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痛苦的。

在这些“痛苦”的学生心中,现在的受苦是为了将来的“解脱”,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不用学习”。

董博士指出,自古以来对孩子的教导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种痛苦式教育被家长奉为经典名言,殊不知给无数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下恐惧学习的烙印,学习自然不能尽如家长之意。

董博士表示,学习最重要的是有兴趣,而快乐则是兴趣的源泉。

“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

孩子晚上看书看到一两点是因为有兴趣,这凭意志力是做不到的。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小孩不够努力,经过调查,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想努力学习,但却努不上力,为什么?因为孩子没能在这种努力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董博士表示,只有在快乐的心境下,孩子的身体很松弛,而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却高度集中,学习才有可能有效。

一个认为学习很难很苦的孩子,往往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身体却很紧张,难怪坐不住。

对家长而言,要给孩子传达“学习是快乐”的观念———引导孩子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和激励———继续引导孩子学习下去,找到学习的规律———继续给予孩子奖励———最终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相连,越学习越快乐!表扬是孩子成长的阳光在总结为什么孩子学习不好的七大原因时,董博士将孩子自我观念的局限排在了首位。

他认为,自我观念的局限就是主观地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学习很难、做不来、记忆力不好、反应慢、无法学好等等,正是这些恶性的自我观念直接制约着孩子的学习,导致他真的学不好。

董博士表示,人在3岁之前还没有“我”的概念,到7岁就渐渐有一个自我评价的雏形。

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教你怎样教育孩子

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教你怎样教育孩子

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教你怎样教育孩子董进宇:我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成功学教育专家、心理咨询专家,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形象大使,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是国内最早推广“学习型家庭”理念的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

他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被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接受和赞叹,被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

董进宇“理论”:学习好不一定要吃苦“孩子只有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无数家长信奉的“真理”,但董博士却认为这是个误区。

他表示,只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才能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董进宇表示,他曾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痛苦的。

在这些“痛苦”的学生心中,现在的受苦是为了将来的“解脱”,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不用学习”。

董博士指出,自古以来对孩子的教导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种痛苦式教育被家长奉为经典名言,殊不知给无数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下恐惧学习的烙印,学习自然不能尽如家长之意。

董博士表示,学习最重要的是有兴趣,而快乐则是兴趣的源泉。

“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

孩子晚上看书看到一两点是因为有兴趣,这凭意志力是做不到的。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小孩不够努力,经过调查,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想努力学习,但却努不上力,为什么?因为孩子没能在这种努力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董博士表示,只有在快乐的心境下,孩子的身体很松弛,而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却高度集中,学习才有可能有效。

一个认为学习很难很苦的孩子,往往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身体却很紧张,难怪坐不住。

对家长而言,要给孩子传达“学习是快乐”的观念———引导孩子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和激励———继续引导孩子学习下去,找到学习的规律———继续给予孩子奖励———最终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相连,越学习越快乐!表扬是孩子成长的阳光在总结为什么孩子学习不好的七大原因时,董博士将孩子自我观念的局限排在了首位。

董进宇教授谈家庭教育

董进宇教授谈家庭教育

董进宇教授谈家庭教育育儿宝典02-22 1354我校邀请我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人生激励导师、成功学教育专家,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被众多的媒体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到校为初中部分家长做《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大型报告会。

在报告中,董进宇博士以浅显的语言诠释了什么是教育,进而告诉我们什么是子女教育的正确观念,并以生动的事例告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的误区。

董进宇博士详细阐述了其教育理念:1、孩子有问题,百分百是家长有问题;2、调整亲子关系是教子成功的真正奥秘;3、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方法;4、教育重在心灵教育;5、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亮点原则是改掉孩子缺点的唯一渠道;7、天才是被教育出来的;8、父母的确认、表扬与鼓励是孩子上进的原动力;9、人的身体、智力、心灵必须同步成长;10、爱是孩子生命的阳光。

董博士用一个例子开始讲座:不要拿你的孩子跟更优秀的孩子比,你要知道人和人之间是不能比的,美国有两个孩子,都12岁在同一个班级,一个是比利,一个约翰,比利是第一名,约翰是第35名(全班就35人),而这个孩子的爸爸都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有一天比利的爸爸谈起自己的儿子特别自豪,同事们都很羡慕他,羡慕他的同时,话题到约翰的父亲身上,父亲当时特恼火,回到家看见儿子在看电视,就把他叫过来批评了他一顿,我真为你感到羞耻,然后儿子说老爸你说什么,然后老爸更生气说了,说为什么同样是12岁的男孩,你学习那么差,人家学习那么好,这孩子终于听明白了,这儿子说老爸看电视,老爸说那不是克林顿讲话,有什么看的,儿子说同样都是46岁的男人,为什么克林顿做总统了,你怎么还是个小职员。

任何人都不喜欢批评,批评于事无补,解决不了问题。

一定要知道批评是绝对不会让人发奋学习的。

要想把你的孩子激励起来,只有指着孩子的脑门说,在爸爸、妈妈眼中你就是最好的,我绝对相信你,这样你才能把他激励起来。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董进宇:掌握这七种艺术,让你轻松应对家教问题

董进宇:掌握这七种艺术,让你轻松应对家教问题

董进宇博士掌握这七种艺术,让你轻松应对家教问题一、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谈。

交谈的质量,跟交谈的艺术有密切关系。

交谈,是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娓娓谈心。

交谈的时机应该是恰当的,交谈的话题应该是有益的、孩子是感兴趣的。

交谈之前,家长应该诱导孩子无拘无束地把心里话倾吐出来,然后,再把自己高于孩子的见解作为一份礼物回赠给孩子。

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诲和启迪。

单纯的家长讲、孩子听,没有反馈切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

至于家长借交谈对孩子进行挖苦训斥,抓住一件小事唠叨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厌,则更是不可取的了。

交谈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交谈时机的捕捉和交谈方式的运用上。

一般地说,家长和孩子双方在情绪不佳时,特别是在气头上,不要交谈;在事情的原委还没有搞清楚时,不要交谈;有局外人特别是有客人在场时,请不要做批评性的交谈;在饭桌上,在孩子睡觉前,也不宜做批评性的交谈。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遇物则诲”,所以教育的时机要灵活掌握,一切从教育的需要,特别是教育的效果出发,以孩子能接受为准则。

交谈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漫谈式、调查式、激励式、严肃批评教育式等都可采用。

其中的漫谈式,即不拘时间、地点、内容,海阔天空、轻松愉快地交谈,常常是孩子欢迎交谈方式。

成功的交谈,似春风化雨,孩子是会受到教益的。

二、跟孩子一同活动的艺术家庭气氛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动,就是创造家庭良好气氛的有效做法之一。

在生活中,家长跟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是很多的。

跟孩子一起去野外游玩。

大自然是美的:春天的百花,夏日的蝉鸣,秋季的落叶,寒冬的白雪,对孩子都会有无穷的吸引力。

家长掐着时令带孩子郊游,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会带给孩子美好的遐想和憧憬,唤回家长对童年趣事的回忆。

共同的心境和语言,使长幼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消失了,多少教育内容都可以在此时此刻进行。

跟孩子一起去参观游览。

假期若能带孩子到外地旅游,孩子是最开心的。

董进宇博士: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董进宇博士: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有着其自然的规律。

家长的职责是顺应其自然规律,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

一个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心灵是舒展满足的,这样的孩子自然会成为阳光孩子。

倘若孩子的心理需求总是无法得到满足,他的内心深处就会有很强的匮乏感,倘若孩子的心理需求被压抑、被扭曲,孩子就会有受挫和受伤害的感觉,从而孕育出抑郁、自卑等种种问题。

孩子最初的心理需求是依恋,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在寻求一个依恋对象,渴望这个依恋对象能够无条件地陪伴他、关心他、爱护他,这就是依恋的心理需求,小时候他会把这种依恋需求投射到父母身上,结婚后则把这种依恋需求投射到配偶身上。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得不到父母无条件地陪伴、关心、爱护,他就无法把自己的依恋需求建构在父母身上,他会缺乏安全感,不安和恐惧的情绪会不断在他的内心扰动,使他的心无法安宁。

法国心理学A·瓦隆指出:“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

如果儿童没有这种依恋心,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将产生精神萎缩现象,这种现象的痕迹可以保留一生,并影响到儿童的爱好和意志。

”问题就是这么严重,遗憾的是懂得并重视满足孩子依恋需求的父母很少,以至于许多孩子小时候的依恋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岁半以前的婴儿处于依恋期,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婴儿需要一个可以全身心托付和依恋的人,当他需要和召唤的时候这个人能随时出现,并给予他良好的回馈。

显然,母亲是婴儿依恋的最佳人选。

婴儿初来乍到这个世界,就如同我们孤身一人进入太空,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个人的感觉是何等弱小而且无助的啊!设想一下,当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从未到过的星球,吃喝拉撒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一个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人给予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我自然会强烈依恋和依赖于他。

在我需要的时候,我希望他能随叫随到,如果我所需要的一切都能因他的出现而得以满足,那会感到幸福和快乐。

董进宇博士:有效的亲子沟通,成功培养优秀孩子!

董进宇博士:有效的亲子沟通,成功培养优秀孩子!

董进宇博士有效的亲子沟通,成功培养优秀孩子!一个共同的症结:没办法和孩子有效沟通!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不理解父母。

这个阶段孩子的问题与青春期的叛逆有关,更多的却是从小到大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存在问题。

从孩子小时候就能够进行良性沟通的父母,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会少很多!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

”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

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

孩子学会宽容。

二、孩子考试不及格。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

”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

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

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写作业慢,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

(孩子作业多,孩子没磨,不在此列)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

”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写不完有我妈呢。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四、孩子作业写得潦草。

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的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脾气大的会三把两把把孩子作业撕了。

教育子女的根本规律 董进宇博士

教育子女的根本规律 董进宇博士

教育子女的根本规律家长的责任的转变在传统社会,家长的责任就是教会孩子做人。

用我们现在语言叫塑造孩子的精神人格。

至于孩子学习,学得好与坏,那是学校的事情,老师的事情。

在旧社会是私塾的事情,先生的事情。

而对于家长来说,并不是他的主要责任。

在今天,教会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上升为家长的第二责任。

家长的第一大责任是塑造孩子的精神人格,第二大责任就是教会孩子学习即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

着名教育家董进宇博士认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约等于他的生存能力。

所以,一个人学什么东西并不重要,学多少也不重要,但学会学习的能力要比学知识重要一百倍。

如果各位想做一个真正有智慧聪明的家长,想要你的孩子在十年,二十年后,他真正能在这个高度发达、知识爆炸、高度信息化,高度科技化的社会,能够求得生存的话,你必须教给他学习的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就业率低?不是人才过剩而是大学生们很需要工作,但很多大学生却不是工作所需要的人。

在大学学过的知识很快就过时了,又缺乏学习的能力,难以和用人单位对接。

所以,教会孩子学习,比教会孩子学习什么知识要重要一百倍。

另外,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现在开学了,我们有八个东西是相同的。

相同的学校、相同的老师、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大脑、相同的智商、相同的作业、相同的课堂、相同的试卷。

3个月后,同班同学的差距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把这种差异看作是老师的问题,看作是学生的问题,都不对。

真正的原因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下面我用四个公式解释一下学生学习差异的形成规律:不同的家庭教育产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不同的学习习惯产生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方法产生不同的基础知识;不同的基础知识决定不同的学习成绩。

所以作为家长来说,要高度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家长责任的转变。

真知与符号的关系要教会孩子学习,家长首先要了解学习的内部规律。

这就是了解真知与符号的关系。

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来说,你必须要知道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符号,以及知识和符号的关系。

董进宇博士: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

董进宇博士: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

董进宇博士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孩子上了中学,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他们怎么老是喜欢跟老师和家长唱反调”。

这是好多初高中学生家长对孩子变化的感受,却不知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

其实这一切都是孩子青春叛逆期到来的表现。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喜欢以成人自居。

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面对这种状况,家长要更加耐心、细心和用心。

首先要避免两极教育误区:一、是全面打击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

于是采取了强硬措施,非打即骂。

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却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

二、放任自流某些家长面对难管的孩子,在几度交锋而无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

孩子的言行、想法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

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到真的出了问题,才发现为时已晚。

三、要下放权利给孩子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

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逐渐从幼稚向成熟过渡。

“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之类的话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

建议家长们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少说这种话,内心认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不会接受这命令式的口吻。

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将孩子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满满的,要尽量将时间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

家中的一些大事,如搬家、买房之类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

有着民主氛围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动向父母靠近。

春雷德育专家指出:对于叛逆较明显的孩子,家长会感觉到与之不好沟通。

以下是几条比较实用的亲子沟通技巧。

技巧一、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 董进宇博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

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亲子”钥匙打开孩子的心

“亲子”钥匙打开孩子的心

孩子,原谅我的私心和专横,曾经那么不通情理地逼你学习,让最美好的学习留给你的全是痛哭的记忆……”“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成功学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谈亲子关系,希望很多中国父母能取得孩子的原谅。

早专家档案董进宇,博士,现任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中国亲子教育专家,成功学教育专家,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导师,中国家庭教育“形象大使”,心理咨询专家,个人生涯导师和人生激励导师。

兼任中国一汽、平安保险、中国人寿保险、太平洋保险、中国电信公司、长春国商、华龙集团、国际商业中心、中国信合联社等大型企业的法律顾问和培训顾问。

“……孩子,请原谅我的无知和愚蠢,曾经那么粗暴地打骂你,而我还理直气壮地认为都是为你好,我在爱的美丽旗帜下,残酷地摧毁了你娇嫩的生命花蕾。

孩子,原谅我的私心和专横,曾经那么不通情理地逼你学习,让最美好的学习留给你的全是痛哭的记忆……”———董进宇希望很多中国父母能为孩子朗诵自己创作的诗作《原谅》,取得孩子的原谅。

保住孩子的自尊孩子才能成人爱唠叨的妈妈“闭嘴”了奇迹发生了7年前,长春中学生王红宇的母亲找到董博士咨询,一坐下来就泪流满面,儿子上初中,因厌学好几周没去上课,母亲求助董博士。

哭诉40分钟的内容全是数落孩子,听完,董进宇一拍桌子称:“行了别哭了,你按照我说的做,保证40天后,你儿子上学!”然后用粗笔在纸上写了两个大字,告诉她家教的秘诀:“闭嘴!”董博士认为,孩子没毛病,病根在母亲身上,天天埋怨、数落孩子,没见效继续批评,越批评孩子越笨,孩子压力过大、放弃了。

17天后,这位母亲受不了,又开始唠叨儿子,并再次求助董进宇,董答:继续闭嘴。

20天后,儿子主动跟妈妈说:“想念同学和老师,想去上学。

”7年过去了,王红宇现在是吉林大学计算机系大四学生。

跟领导怎么说话就跟孩子怎么沟通怎么还在看电视,快去做作业!怎么只考了这点分,100分的全班有几个?作为家长,你会用这种口吻在单位跟领导讲话吗?如果不是,请从现在开始,用那种方式跟孩子沟通”。

董进宇博士-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摘要)

董进宇博士-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摘要)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1、不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家比,易引起抵触情绪。

2、不随便批评孩子,批评让孩子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

3、沟通的四个基本目的孩子看待世界与成人不同,孩子不理解是父母的错,教育孩子从孩子角度出发。

教育孩子80%是沟通,20%是引导;沟通的层次:与自己沟通,与别人的沟通,与上帝的沟通。

⑴沟通能满足孩子被了解的欲望,孩子最希望被父母了解,摆脱孤立无援的状态;孩子缺少沟通,会自闭,精神产生障碍;⑵沟通给孩子提供精神的营养;通过爱孩子、接纳孩子,让孩子消除恐惧、建立安全感,向善发展,向上发展。

⑶沟通能释放孩子的压力⑷沟通能给孩子正确的指导4、理解的前提是具备基本相同的背景知识,孩子的理解与成年人不同,对事物的理解是慢慢增长的。

5、怎样打开与孩子沟通的大门⑴与孩子平等相处,处理好亲子关系,让孩子愿意听你说话;⑵无条件的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才愿意和你沟通;爱:一个生命喜爱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有平等关系、爱本意是无条件的、爱是整体接纳(优点和缺点)、爱的有无是有孩子感受的。

表达爱方式:a)表达:直接说:我爱你b)行为表达:拥抱、拍打肩膀、抚摩头发c)眼神:我爱你d)感觉:综合表达爱意e)礼物:用物表达f)文字:信和纸条g)电话:我爱你h)录音:表达我爱你i)手机短信:我爱你j)表达无条件的爱的要领:你爱孩子,没有其他理由,只因为他是你的孩子。

⑶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绝对不能只接纳孩子的优点,而不接纳孩子的缺点。

当一个孩子被完全地接纳时,他才感到自尊。

⑷无条件的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⑸站位要准确。

引导孩子自己做事,不能越俎代庖。

⑹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

⑺孩子的话无论对错,都不要直接反驳,否则下次就不说了。

⑻孩子无论说什么内心的想法,都不能贬低孩子的人格。

一直把他当好孩子看待。

⑼答应为孩子保守秘密,遵守诺言。

孩子有事,引导他自己说。

⑽给孩子留下私人空间,孩子不想说的事,不要逼他说。

不查孩子手机、翻孩子书包、偷听孩子的电话。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语录、如何培养优秀孩子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语录、如何培养优秀孩子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语录:
教育孩子三件事——成人(培养自尊心)→成才(培养自信心)→成功(培养责任心)
鼓励孩子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你想让孩子有什么优点,经常说孩子有这个优点,时间长了孩子就有了这个优点)。

主动学习(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比被动学习(认为学习是为别人学的)的效率高五倍。

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人生主体三脚架。

董进宇“如何培养优秀孩子”?
1、培养自尊心←家长要象对待领导一样对待孩子。

2、培养自信心←鼓励孩子(让孩子相信“我能行”)。

3、培养责任心←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同时让孩子
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影响他人。

4、培养进取心←及时表扬(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

5、培养学习兴趣←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联系到一起。

6、培养良好习惯。

董进宇博士谈亲子教育

董进宇博士谈亲子教育

董进宇博士谈亲子教育董进宇博士,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一位文理兼修的学者,大学本科学数学,硕士学经济法、博士读刑法;一位称职的兄长,辅导其弟董玉庭、董相庭分别获得法学、化学博士;一位亲子关系的传播者,在大江南北一年巡回演讲489场,受众50万人;一位卓越的家庭教育专家、成功学教育专家、目前国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

孩子成长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一)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忙于监督孩子、帮助孩子做作业,这其实是一种不务正业。

作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

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尊重自己,进而也会尊重别人。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第二个重要方法是无条件地爱孩子,这样孩子的自我价值就会上升,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产生寻求更好的动力。

第二个软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有了自信心,他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也至少是孩子25岁以前的任务。

比如,一个自信的小学生面对试题时,大脑会深入题的部,去寻找条件和结果间的因果关系,把题做对。

缺少自信的孩子,看到试题会停留在题的表面,感受试题带来的压力,产生焦躁情绪,然后会想:这题怎么这么难?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我做不出爸爸妈妈会怎么批评我?结果20分钟过去了,他根本没做题,而在想别的东西。

最后他得出结论:你看我数学不好吧,我还是不行!第三个软件是“责任心”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痛苦或快乐产生了因果联系,自己对这种联系很看重的时候,就产生了责任心。

正面的亲子关系让你和孩子心连心

正面的亲子关系让你和孩子心连心

正面的亲子关系让您和孩子心连心
何谓亲子关系,“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说,父母和孩子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彼此留下印象,基于印象会形成一些看法,通过这些看法会形成相对固定的对待方法。

“在他创立的‘亲子关系模型图’中,‘大人’和‘小人’的‘心’由一条管道连起来,如果亲子关系是正面的,那么父母和孩子的心灵管道就能畅通,相反,这条管道就会堵塞,父母和孩子就无法交流沟通。


要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首先父母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满足家长虚荣心的一个物品,或者延续父母意志的复制品;其次要明白培养的唯一方式就是引发孩子自身的成长力,让他有意识地自己去成长,而不是让他为了父母或者别的什么去成长。

在亲子关系的建立中,有“三条高压线”和“两个陷阱”是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

“三条高压线”分别是忽略孩子的存在、破坏性地批评和强迫,它们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意识,破坏亲子关系。

“两个陷阱”是“有条件的爱”和“输不起的心态”。

千万不要用物质奖励去激发孩子做某件事的动力,这是交易而不是爱,在这种条件下,您无论做什么,孩子都不会感受到您的爱,他不会感激您,他认为这是有条件的交换。

调查数据显示,仍然有23%的家长保有此种心态,他们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

“输不起的心态”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信任孩子,想知道孩子的所有事情,甚至希望时刻监视孩子,知道他(她)的一举一动,这会让孩子非常反感,破坏您们之间的信任和关系。

现场调查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关于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想知道,这说明,至少近一半的家长都可能陷入了“输不起的心态”这个陷阱中。

亲子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

亲子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

亲子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教授说,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棵树的根,是孩子成长的根本,如果孩子的心理不健康,就直接影响到这棵树的生根发芽,比如他经不起挫折,比如他不懂人际交往,这样的孩子根本不会成功成才。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呢?创设良好环境如新小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之分开时,会有或多或少的分离焦虑。

同时有的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哭、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

这时,我们会给孩子们准备一些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比如色彩鲜艳的毛绒玩具等等,或者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

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幼儿,帮幼儿穿好衣物、脱鞋子,拍着幼儿睡觉,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爱抚,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使幼儿身心需要持续得到满足,这样孩子就不会哭闹,反而会喜欢幼儿园的生活。

发挥游戏功能在实践中,我们理解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升合作的水平。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得到良好发展。

积极地正面引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及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并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

在教育活动中多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地指导幼儿,使幼儿表现得自信、主动。

教师要广泛搜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中相关的信息,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幼儿。

如利用入园、离园、家访、开放活动等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即时肯定幼儿的优点。

日常活动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

同时引导幼儿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

亲子教育:家庭教育的真相就是让孩子看到他自己

亲子教育:家庭教育的真相就是让孩子看到他自己

亲子教育:家庭教育的真相就是让孩子看到他自己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教授说,教育孩子其实是一个轻松愉悦的过程,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体会到轻松愉悦,那么表明你用错了方法,同时你也需要学习了。

教育有真相,有方法,如果你能看到教育的真相,掌握有效的方法,那么你自然就会成为轻松、智慧的父母。

【家庭教育的真相之一】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董老师说,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最成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但是绝大部分父母,都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发展,这样孩子逐步的就忘记了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慢慢的就忘记了那个最真实的自我,这样孩子的灵性也就泯灭了,潜能也就阻滞了。

董进宇教授说,越是会教育孩子的父母越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加注在孩子身上,他们有勇气让孩子做自己,绝不干涉、替代孩子。

【家庭教育的真相之二】孩子在“慧性”层面是父母的老师父母期望着将自己一生所学毫无保留的教给孩子,但是那些东西适不适合孩子,那就另说了。

孩子很多时候是不需要被教育的,教育孩子是家长的需要,家长要通过教育孩子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其实,父母在“知性”和“智性”层面可能是孩子的老师,而在“慧性”层面,孩子有可能是父母的老师。

因为,父母知道的多是道理,而孩子知道的却是真理和真相。

【家庭教育的真相之三】教育孩子是个情绪传递的过程董教授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教给孩子的知识、道理、规则,孩子可能会忘记,甚至还会造成孩子逆反;而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情绪状态则会传递给孩子,并被孩子内化到自己的生命中,成为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模式,这同时也是孩子的命运。

容易情绪化的父母根本无法协助孩子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只会培养出情绪化的孩子。

父母只有在平静时候做的教育,孩子才能接受的到,才能转化成孩子的生命能量。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平静、喜悦的过程,平静、喜悦的状态就是爱,爱就是的教育!这些就是家庭教育的真相,如果你看到了家庭教育的真相,你就不会把焦点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放在自身的成长上,自身的学习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进宇博士在亲子教育中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
在亲子教育中,孩子的想法往往与父母都不一样,这常常会导致亲子间的沟通出现问题。

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说,在亲子教育中,要想和孩子打成真正的沟通,父母必须学会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
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董进宇博士总结了下面七条经验。

1、把自己也变成孩子。

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

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才能更好地接纳孩子。

当你接纳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纳你。

和孩子密切相处。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

2、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

所以,往往没有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孩子感觉与父母难以沟通,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3、体会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

父母却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

”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4、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

这不仅让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

5、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6、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

这样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发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不到地球……”等问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
董进宇博士
乐”更能吸引孩子。

7、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亲子对谈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孩子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

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等,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孩子的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