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从公民文化到大众文化
公民文化
积极促进中国的公民文化发展2012级MPA姓名:黄双寅学号:P1*******阿尔蒙德的著作《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是一本西方比较政治文化研究方面划时代的巨著,而且也是一本对该领域研究具有引导指向性的学术成果。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研究的首要贡献是他的公民文化理论,他和他的同事在对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美国和英国五个国家的政治文化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公民文化理论体系。
阿尔蒙德对公民文化的界定是:“既不是传统文化也不是现代文化,而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它是一种建立在沟通和说服基础上的多元文化,它是一致性和多样性共存的文化,它是允许变革,但必须有节制地进行的文化:这就是公民文化。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探讨的核心议题在于:“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有利于维持民主制的稳定”、“为什么有的民主体制比其他民主体制更有效”。
其选择的理论途径是从政治文化入手,通过辨别和分析不同国家政治文化模式的差异,发现归纳出稳定有效的民主体制所需要的政治文化模式。
他选择英、美、德、墨西哥、意大利等5个国家,以问卷和交谈方式的方式对5000人进行了调查访问,并将结果汇总,认为在美国和英国的政治文化中,参与者的作用高度发展,但仍存在着较为消极的臣民和村民,这种政治文化模式也就类似于他所说的公民文化。
阿尔蒙德集中分析了公民文化的三大特征:公民文化是一种混合文化,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文化,公民文化是一种参与者文化。
本人关注的重点是公民文化的参与性,没有参与就无法构成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结构相互协调的参与者政治文化,公民文化这一概念在古希腊思想家那里是指公民的一种精神和美德,只有公民具有了这种精神和美德,才能使得民主政治成为一种稳定的和有效的政治体制,“公民文化适合于保持一种稳定的和有效的民主政治过程”,因此,应该积极发展公民文化。
中国公民社会生存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其内部的结构和职能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课后习题-政治文化与社会资本)【圣才出品】
第十章政治文化与社会资本一、关键术语1.政治文化答:政治文化,即主观价值范畴,是指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
2.大众文化答:大众文化是指在政治生活中的一般成员依据社会条件和个人地位的不同对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所持有的不同态度。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叛》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大众文化具有属性的商品化、传播的媒介化、制作的标准化、审美的日常化、形式的娱乐化、趣味的时尚化的特征。
3.精英文化答:精英文化是指在政治系统中占有一定地位,或是能够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精英对政治体系、政治行为的认知、情感、价值取向等在政治文化的研究。
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草根文化、山寨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4.社会资本答:社会资本有狭义、过渡和扩展这三种定义。
狭义社会资本观是指个人的“联系”或“关系”,将社会资本看作是社会关系的功能和形式,即一个人与朋友、同事的关系或者更一般的联系。
过渡社会资本观是指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定义,强调社会资本的公共产品性质。
扩展的社会资本观是指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定义,将社会资本与集体行动和公共政策联系起来。
5.政治社会化答:政治社会化是指政治文化传递与社会资本再生的过程,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是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是个人与系统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元、持续的过程。
二、复习思考题1.政治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是什么?答:《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将“政治文化”定义为“关于一种旧观念的相当新的术语”,其研究对象是既有的、传统的,但研究方法却是全新的、现代的。
政治文化研究最核心的问题意识是民主制度的稳定问题,即民主的政治制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环境来配套?什么样的政治文化类型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关于这一问题的解释,阿尔蒙德和维巴合著在《公民文化》指出,公民文化这项研究开始于对政治民主发展的关心。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复习必备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复习必备知识点一、是什么?(文化与生活)1.含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意识形态部分,也包括非意识形态部分2.特点: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形成的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长跑离不开物质载体3.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人认识世界和世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中。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表现为:(1)科技与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2)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4.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影响个人的表现为: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3)文化影响个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面对世界激烈的文化竞争我国应该怎么办?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大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与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为什么?(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横向:多样性1、主要表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2、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3、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原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依托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低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现实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3第四单元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3第四单元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在产生阶级对立和产生国家的时候,并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国家相联系。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3第四单元,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3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目录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多样性)的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影响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所以,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文化生活“喜”与“忧”的原因)净化文化环境的措施(国家、企业、个人)发展大众文化A.含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我国的主导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B.为什么要倡导大众文化: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求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C.怎样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1)弘扬“一个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努力“三贴近”和“三创新”,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1、基本内涵: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章+政治文化,行政管理
第三章政治文化【在以前政治学基础中政治文化从来也没出过题,但是现在政治文化是老师上课也重点讲的,这一点要注意】一、概念(一)中西历史中的文化因素文化:1956年年出现民情民族性格《菊与刀》(二)政治文化的提出:阿尔蒙德1956《比较政治体系》1960《公民文化》(三)提出的原因1、国际政治的发展:即制度的效仿2、学术自身的发展:比较政治学的发展(四)政治文化的不同看法1、(1)政治体系的心里方面即人对政治体系的心理:认知、情感、评价(2)所有的主观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3)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2、政治文化的含义【重点,理解并记忆】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即学习)政治实践(1)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认知情感意志价值判断(2)自发与自觉的统一(3)相对稳定:前代政治文化、特定政治环境双重影响(4)发展性(5)结构性(五)政治文化与大众舆论政治文化大众舆论1、研究的对象:关于政府与政治的普通性具体的领导人等等2、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当前问题的反应3、合法性的获得与失去前任现任之间的比较4、相对稳定变化较快5、可以用社会学与人类学分析借助媒体与调查问卷二、政治文化的结构性(一)政治亚文化、主流文化在一段时间一直存在的大众的态度分布类型(二)整合型文化极化型文化(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三、政治文化的能容1、认知(政治政治体系输入输出自身)2、政治情感性成分3第二节政治文化的类型与功能一、政治文化的类型【重点,这部分老师上课重点讲过,如果考客观题,可能会从这里出题】1、狭隘型文化:没有成熟的公共体、角色;没有独立的政治取向;缺乏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2、顺从型文化臣民型文化(1)公民情感服从(2)不以政体与国家为荣(3)关心地区政治即小范围的政治(4)参与度低(5)不以选举为自豪3、参与型文化美国:参与型英国:参与与顺从的有效平衡潜在的参与政治文化信任间歇性参与心理合法性二、作为新型文化的社会资本【重点】物质——技术——人力——社会1、政治文化的缺陷(1)问卷的不全面性(2)脱离了客观而完全集中于主观(3)所有无法解释的东西都由文化来解释2、概念【要记住】: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任和规范。
3-1 政治文化精品PPT课件
政治认知性成分
政治心理倾向
政治情感性成分
政治价值取向:政治评价性成分
• 三种成分——政治态度——政治习 俗——政治行为模式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类型及功能
• (一)政治文化的分类
– 统治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 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参与型文化 – 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
1、认知、情感、态度为标准
• 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 • 狭隘型(地域型,parochial):成员无国
家公民概念,对国家政治体制无自豪感与 尊敬,无政治知识,无参政,在政治制度 面前无权力;
– ——发展民主制的双重困难:制度、情感。
• 顺从型(臣属型,subject):知道其公民 身份,被动卷入政治,对国家政治体制无 自豪感,也无忠诚,对政治的影响力仅限 于谈论当地官员,虽参加选举,但并无期 望影响政治。
• 任何国家都是三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混合体。
– 三种政治文化结合,民主才能找到稳定点:地 区型关注家庭、教会、个人的工作;顺从型给 予政治体系以服从和支持;参与型则使领袖倍 加小心,时刻注意着人民的态度。
• 以参与型文化为主,地域型和顺从型文化 为辅的社会——稳定的民主政治——公民 文化(civic culture)。
• 政治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关于政治生活的心 理学。
相关1:政治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
• 意识形态是一套理论学说,政治文化是一种态度 分布状态。
• 一定的政治文化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折射出意识形 态的内涵。
• 意识形态的变化相对较快,而政治文化的变迁则 相对缓慢。
相关2:政治文化与大众舆论?
• 联系:均是关于政治的态度。 • 区别: • (1)政治文化——关于政府与政治的情
政治文化的知识点总结
政治文化的知识点总结政治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政治行为的方式和制度、政治观念和信仰、政治组织和领导人物、政治活动和习俗等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的总和,是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政治传统和价值观念。
1.政治文化的概念政治文化是政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是政治活动和制度发展的基础、民主政治成功运行的基础,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文化源自政治和文化两个领域,它是政治和文化相互作用、互相渗透后形成的一个复合概念。
政治文化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政治文化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国家政治的实践和制度的建设。
政治文化在国家范围内对政治生活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是政治文化是与特定历史条件、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其他文化要素相结合,具有一定历史性、地域性和群体性。
2.政治文化的要素政治文化具有三个基本要素:政治观念、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
政治观念是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它包括政治认识、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
政治观念是人们对政治世界认识和判断的基本观点和主张,是个人或集体对政治事物的思想内容和认识水平。
政治价值观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对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的价值取向、对社会制度和社会进步的理想以及对统一团结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等。
政治价值观是社会各阶层对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评价标准,是人们对政治目标和政治手段的选择和取舍。
政治行为是政治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指个体或集体在政治领域内所展开的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活动,包括政治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管理等。
3.政治文化的特点政治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历史性。
政治文化是由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群体所形成的,它反映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实践。
(2)地域性。
政治文化是根植于一定地域环境和民族传统之中的,它具有一定地域的特色和独特的地方色彩。
(3)群体性。
政治文化是由特定的民族群体所共同遵循和传承的,它具有一定的社会群体性和民族性。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考研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独家资料
第7章政治文化一、政府的环境:政治文化1、政治文化:一个民族关于政治生活的心理学。
每个社会都有着自身特色的规范和价值传给它们的成员,人们反过来又有着既定的一套观念,希望政治系统是如何动作的,什么是政府对他们做的和为他们作的,以及他们自己针对政治系统的要求和义务,这些有关政治系统的信念、象征、价值就组成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受到社会多个层面的影响:经济、宗教、传统等。
2、什么是政治文化:维巴将其定义为“由得自经验的信念、表意符号和价值观组成的体系,这个体系规定了政治行为所由发生的主观环境。
”如个人对于政府角色的概念,即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合适关系的看法对于政治系统影响就极大。
A:政治文化与大众舆论:共同点在于:①两者都是有关政治的态度;②研究方法也有重叠之处。
不同点在于:①政治文化指向基本的、普遍的关于政府和政治的情感;而大众舆论则关注于具体领导人和具体政策;②政治文化寻求合法性基础,以及维持一个政治体系的基本态度;而大众舆论则寻求对当前问题的反应。
③研究时所问的问题不同,侧重点不同;④政治文化可以不用社会调查的方法而采用人类学的方法等,但大众舆论研究很少脱离数据的范畴。
⑤政治文化几近恒久,或变化得非常缓慢,而大众舆论则是不稳定的,变化得很快。
3、公民文化:阿尔蒙德和维巴提出三个变量来衡量:政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公民应对政府履行哪些义务?他们希望从政府那里得到什么?由此区分出三类政治文化:A:参与型:人们知道他们是国家的“公民”,对政治非常关心,显示出较高程度的“政治能力”(知道如何以政治方式达成自己的意愿)和“政治功效”(感到他们至少还有一点政治权力),这种政治文化是保持民主制的理想土壤。
B:臣属型:比参与型稍低一些,人们也知道自己是“公民”,但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来卷入政治,他们关于政治能力与政治功效的感觉是低层次的,人们习惯于把自己视为驯服的客体而非积极的参与者。
C:地区型:更低一些,人们从来没有感到自己是“公民”,只认同于身边的事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三,民主政治发展应当采取“选 举民主优先,兼顾协商民主和自由民 主” 的策略。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发 展的基础性工程,只有打牢这个基础, 民主政治大厦才能稳固。选举民主发 展的策略应当是发展基层民主重于发 展高层民主。
第四,民主政治发展应当采取“党内 民主优先、兼顾人民民主”的策略。中 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内民主对人民民 主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 对于开发体制内资源,激活现行体制和 文本制度中的民主基因,增强执政党的 凝聚力,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发展 党内民主的核心是实行党内民主选举制 度,引入竞争机制。
党内民主选举应当从基层和地方做 起。党内民主选举本身不是目的,而 是为了使党组织向政权机关提名领导 人的方式民主化,真正将党内优秀分 子推荐到政权机关中担任领导人。因 此,应当将党内民主选举同政权机关 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内部的民主选举 连接起来,从基层做起,实行二选联 动,实现执政党依法选举执政。
前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现俄罗斯共 产党中央总书记久加诺夫在一次谈话中 坦诚地说:“苏联共产党垮台的真实原 因是它的三垄断制度:即共产党以为自 己想说的都是对的——垄断真理的意识 形态制度;以为自己的权力是神圣至上 的——垄断权力的政治法律制度;以为 自己有没有做不到的特权——垄断利益 的封建特权制度”。
—— 最关键的是“改革和完善党的 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通过体制 创新来建构新型的党政关系
执政党中央 管 理 选 举 领 导
领 导 授权、监督 全国人大 选 举
管 理
中央政
党
中
央
政
府
人
大
两 院
人 民 群 众
我国原来政治体制是“双重双轨 制”……(伞状结构,客观上存在着一 府两院对党负责和对人大负责的矛盾, 从权力授受关系上讲,应对人大负责; 但由于党管干部,所以实际上是对党委 负责;就是党委决策、政府贯彻,人大 虚设) 其主要弊端是:权力高度集中、以党代 政(党政不分)和“人治”,根子在党 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浅谈两种文化——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
浅谈两种文化——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群众文化和大众文化是当前社会中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
群众文化起源于群众,是普通人群在实践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文化体系。
而大众文化则是经过媒体传播、商业推广而形成的一种普及广泛的文化形态。
两者在内容、传播方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
群众文化的内容多样且具有地方特色。
群众文化的形成是群众生活的反映,它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节日习俗、民间传说、口头文学等。
不同地区的群众文化也因地域差异而各有特色,有利于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
而大众文化则倾向于通俗化、商业化的内容,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和商业利益为导向,内容相对单一且同质化。
群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要依赖于口口相传和亲身经历。
群众文化往往是通过人际关系和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具有直接性和亲密性,有利于群众之间的交流和传承。
而大众文化则借助于现代媒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向广大人群传播。
大众传媒的普及和便利性使得大众文化得以快速传播和接受。
群众文化和大众文化在社会影响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群众文化在社会中起到了凝聚人心、传承传统和增进社会认同感的作用。
它是普通人群的精神寄托,代表着民间的智慧和风俗,有助于构建社会和谐。
而大众文化在商业化的推动下,更多地关注市场需求和商业利益,其影响力更容易被商业化和消费主义所左右。
群众文化体现了民众的创造力和智慧,它具有多样性和地方性的特点;而大众文化则是受到商业利益和媒体力量影响的一种普及化形态。
两者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也不同,但都是当前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传承群众文化,同时合理引导和塑造大众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公民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必修三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二必修三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高二必修三政治重点知识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大众文化—落后腐朽文化---精神文明(四有公民;公益文化;和谐文化)—道德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两种素质1、实践: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2、先进文化:牢牢把握前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全面认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保持民族性,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性,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4、外来文化:着眼于世界优秀的文化发展前沿,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5、大众文化: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前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6、落后腐朽文化: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7、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培育四有公民(四有公民;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公益性文化权益;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造活动,弘扬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8、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9、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话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第五章_政治文化
2.政治文化的分布
个体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整体的政治文化
一个社会整体的政治文化总是表现为特定的个体 文化,总是分布在每一个特定的人身上的。当一 个社会的整体文化表现为个体的政治取向时,它 实际上就是个体意义上的政治文化。
2.政治文化的分布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政治精英往往掌握着绝大部分政治资源,并以此为
念,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
一套政治态度、信仰与感情,由本民族的历史和
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
关于政治文化
维巴(S. verba):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 由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信念、符号、 历史记忆和价值所构成,它决定了人们行 为的条件,为人们提供了参与政治的主观 意向。
生,对政治制度的认同程度非常高,对政治活动非
常热衷,并且能够一直保持这种热情。但普通民众
的生计往往在政治之外,没有足够的资源使他们能
够长时间关心政治、参与政治。 趋势:精英文化逐渐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精英政 治文化与大众政治文化的协调至关重要。
政治文化的分布 从横向来讲,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政治文化可能 是高度一致的,也可能是两极分化甚至是多极分 化的。 在两极分化中,多数公民处于极端的两头。政治
系也有着同样密切的关系。它实际是一个中央集 权政治体系建立初期的现象。 顺从—参与型的政治文化:从顺从型文化向参与 型文化过渡的形态。在新兴国家,最重要的是向
国民反复灌输对国家的忠诚和荣誉感,以及服从
中央政府法令的倾向。
政治文化的类型
地域—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大多数新兴国家的政 治文化都是地域型的,但政治结构的准则则是参 与型的。为了支撑这种政治结构,就需要一个参 与型的政治文化。要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关键 在于打破地域系统,确保政治体系不损害被统治 者的利益,并且使被统治者积极参与政治,在政 治参与过程中形成建设性的利益集团。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总结1.文化的的内涵〔1〕含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征: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逐步培养而来;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影响〔1②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通过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来使自己价值观念向外推销而实现的〕〔3: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影响的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实践和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③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的特点〔无形的、主动的〕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三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很难改变〕;④文化塑造人生〔对人的作用〕: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等素质〕。
3.民族文化〔1〕含义:每个民族、国家自己的文化。
〔2〕地位: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3〕表现:①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作用〕。
4.文化多样性的内涵〔1〕地位及作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①民族性: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不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②世界性: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各民族间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存在普遍的规律,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政治文化
(1) 阿尔蒙德: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 行 的一套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
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
(2)派伊: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对政治行为的感觉、认 识和情感取向。
(3)佛巴:政治文化是指有关政治互动模式和政治制 度的信仰系统。
2、我国政治学界对政治文化两种基本观点
- 政治心理作为隐型文化,是政治文化中的深 层因素。
政治意识形态是政治文化结构中最为活跃的层
次,政治文化的变异首先是从这一层次开始的。
政治心理层次的变动过程则非常缓慢,往往成
为阻碍政治发展的滞后性因素。
五、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是指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即一 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 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1)广义的角度来解释政治文化 : 政治文化具有观念和实体的二重性
(2)狭义的角度来解释政治文化: 观念形态的政治文化
3、政治文化概念: 政治文化指的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 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 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
4、政治文化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在特定时期的政治体系作用下,一个国家的国民会形成一种价值取向
上述三种政治文化属于纯粹的理论模式。 在实际生活中,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一 般都是混合型的,或者是某一种类型占 据主导地位。
问题:
即便在美国,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 参与政治,那么,为什么阿尔蒙德和维 巴要把美国作为“公民文化”的典范?
要使民主正常运作,参与应该是“间歇的和潜 在的”,所谓民主政治中“睡着的狗”这一说 法。
英国女王伊丽莎
政治文化的民族性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之路在线测试题(二)
二百多所
四百多所
一百多所
三百多所
四位一体
五位一体
三位一体
六位一体
差异性强
多元化
同质化
个性化
政府的文化认同群体的文化认同民间的文化认同领导的文化认同
国内与国外
公平与效率
传统与现代
个人与集体
远古社会
工业社会
知识经济社会
农业社会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都主要依靠市场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都主要依靠政府
文化事业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文化事业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文化资源大国,文化产业小国
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大国
文化资源小国,文化产业大国
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效果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十七届三中全会
十七届六中全会
十七届四中全会
十七届五中全会
由量到质
只注重质量
由质到量
只注重数量
近代文化
当代文化
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主流文化
传统文化
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道德素质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十七届六中全会
十七届三中全会
十七届五中全会
十七届四中全会
是否否是否是否是是否。
第四章 政治文化
支持政治体系
有助于维持政治体系 有助于使政治体系和政府合法化
第四节
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一、世俗化和参与革命
英格尔斯:“现代人” 英格尔斯:“现代人”的九个特点 政治文化世俗化:
政策层次:政治精英政策考虑更慎重,更受社会需 求影响;人们倾向于干预政治,期望通过政治参与 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过程层次:人们通过政治参与来影响自己的命运; 人们对政治体系的顺从性和参与性不断增强;政府 更容易通过动员争取民众的政治支持。 体系层次:削弱奇里斯马型和传统型的合法性标准 的影响力,而以政府绩效作为合法性的基础。
第四章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内涵 政治文化的构成 政治社会化 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第一节
一、含义
政治文化的内涵
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的主流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 和政治评价。
二、政治文化的分布
政治认知:个体关于政治体系、政治体系的功能及功能的履行者、 政治体系的输入和输出方面的知识和信仰。 政治情感:个体对政治体系、政治体系的功能及功能的的履行者、 政治体系的输入和输出的情感。 政治评价:个体凭借认知和情感对政治所做的判断和评价。 个人对政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态度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 致的。如果是一致的,人们就可以说他们的政治态度是强制性的; 如果是不一致的,人们则可以说他们的政治态度是非强迫性的。
二、政治文化与政治结构
地域型文化——传统型的政治结构 地域型文化——传统型的政治结构 顺从型文化——中央集权专制结构 顺从型文化——中央集权专制结构 参与型文化——民主的政治结构 参与型文化——民主的政治结构
三、稳定民主的文化基础
公民文化,即以参与文化为主,兼有顺从型、地域型文化的政治 文化,是稳定民主制度的政治文化前提。 民主制度需要的公民:
高中政治 什么是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材 新人教版必修3
什么是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由人民大众建设的、属于人民大众的文化。
也就是说,人民大众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的客体,通俗地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人民大众自己的事情。
于是,“文化”与“大众”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互动有什么特点,就成为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给与高度关注的问题。
青少年学生,是构成“人民大众”最大比例的群体,也是对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最为敏感最为积极的群体,同时也是在文化上较为幼稚的群体。
教材把这个问题列为文化生活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引导青少年在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面前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从而能够正确地辨别和取舍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问题解析】大众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里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是借助现代传媒,依照市场运作规则批量生产,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的都市消费文化,是现代社会高速运转的生活方式的产物。
它一方面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另一方面也同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
大众文化最早出现于率先完成现代工业化进程的西方社会。
现代大都市的形成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构成大众文化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
我国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同步,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又为其日益壮大提供了温床和养料。
广播、电视的普及和互联网走进家庭的技术背景,更使这支文化新军的发展如虎添翼。
大众文化平民化的风格、精神抚慰的温情和势不可挡的娱乐功能迅速获得庞大的受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影响。
它的崛起为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缓解紧张生活造成的心理压力,开拓人们的视野,张扬个体价值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众文化面向庞大的消费群体。
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吸引更多的受众是它的第一要旨。
11秋期末公民文化复习题汇总6
1.填空题:1.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目的就在于至善理想和公民的优良生活,培养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结构的“全称公民”。
2.柏拉图讨论社会分工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整体主义的,他利用“黄金”、“白银”和“铜铁”这三个词形象化地将城邦成员分为三个等级。
3.政治文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主要包括地域性文化、臣民型文化、参与型文化。
4.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文化,实现由“政治角色”、“政治人意识”向“公民文化”、“公民意识”的转型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5.主体意识、自由理性意识以及理性论辩能力是公民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所在。
6.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处于高速转型期,社会分化加剧,国家本位管理模式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化。
7.“市民社会”的英文字母为“Civil Society”。
8.“公民大会”与“五百人议事会”等公共性政治活动,造成了雅典人以政治为职业的生活图景。
9.哈贝马斯提出新型的“程序主义法治范式”,以走出“公共自主”和“私人自主”的两难境地。
10.西方的发展路径是在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自由复兴道路上摇摆探寻,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法制模式,其中主要包括自由主义法治范式、福利国家法治范式以及程序主义法治范式等。
11.公共领域形成的公共舆论和价值导向,构成了国家权力运行的合法性源泉和社会基础。
12.对于公民文化来说,民主参与和公共精神是其最为明显的表现形式。
14.公民共同体构成了法治理念的主体基础。
2.名词解释1.城邦:就是一个城市连同其周围不大的一片乡村区域,就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2.柏拉图的民主政体: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态,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的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3.市民社会:是相对于国家的私人领域,是相对于普遍利益的私人利益,意味着多元利益,多元权力、多元自由和理性自律精神。
4.公民文化:就是民主政治体系中的政治文化,在民主制度下,无论掌权者还是普通大众,其政治角色都是公民,公民文化就是公民们的政治取向,或者公民们在其认知、情感和评价中被内化了的政治制度。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塑造研究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塑造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众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塑造公民意识的重要因素。
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必然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
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塑造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就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塑造展开研究探讨。
一、大众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大众文化对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产生影响。
随着大众文化的传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价值取向逐渐被新的价值观所替代,学校的思政教育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
人们对于性别平等、多元文化、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思政教育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加入相关的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娱乐文化、消费主义文化等也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影响,思政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文化现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众文化对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产生影响。
在当今社会,大众文化形式多样,年轻人喜欢接受的信息也更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思政教育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融入更多的大众文化元素,比如利用网络课程、情景模拟等形式,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大众文化也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案例,以便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
大众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产生影响。
大众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传媒从业人员的努力,这也使得当代的青年教师对大众文化有着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大众文化,并且在思政教育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
大众文化的影响也会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需要他们更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进行思政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大众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这三个方面。
理解和把握大众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litical Culture–from Civic Culture to Mass Culture
John Street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 Volume 24 / Issue 01 / January 1994, pp 95 113 DOI: 10.1017/S0007123400006803, Published online: 27 January 2009
Link to this article: /abstract_S0007123400006803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John Street (1994). Political Culture–from Civic Culture to Mass Cultur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4, pp 95113 doi:10.1017/S0007123400006803 Request Permissions : Click here
Review Article: Political Culture - from Civic Culture to Mass Culture
JOHncy within political science to treat political culture like a familiar piece of furniture. Everyone is vaguely aware of its existence, but only rarely do they comment upon it (usually when they bump into it accidentally); and few bother to ask how it came to be there in the first place. Textbooks on British politics typically regard political culture as part of the backdrop, against which the main dramatic activity takes place. Political culture appears as secondary, something which, while enrich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life, is not deemed essential to our comprehension of it. The intellectual roots of this attitude can be found in Marxism and functionalism. Both treat culture as subservient to material forces or systemic requirements. Such positions do not necessarily deny all relevance to the ideas and values which constitute political culture, but they do limit severely its role in explaining political activity. And even those who, like Brian Barry, belong to neither methodological camp believe that, compared to political culture, there are usually more parsimonious explanations for political action.' Other thinkers, however, make political culture a core idea. Early in the second volume of Democracy in America, de Tocqueville writes: In order that society should exist and, a fortiori, that a society should prosper,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mind of all the citizens should be rallied and held together by certain predominant ideas; and this cannot be the case unless each of them sometimes draws his opinions from the common source and consents to accept certain matters of belief already formed.2 This broad suggestion, that society is forged in the interaction of beliefs, inspires those who place political culture at the centre of their analysis. Thus, Aaron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JPS Additional services for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Email alerts: Click here Subscriptions: Click here Commercial reprints: Click here Terms of use : Click here
Downloaded from /JPS, IP address: 202.116.81.135 on 08 Feb 2013
B.J.Pol.S. 24,95-114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Copyright © 199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The author thanks Keith Dowding, Martin Hollis, David Marsh, Steve Smith, Albert Weale and an anonymous referee for their comments on the first version of this review. They were justly sceptical and generously constructive. 1 B. Barry, Sociologists, Economists, and Democrac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p. 51. 2 A. de Tocqueville, Democracy in America, Volume II (New York: Knopf, 1945), p. 8. It is a view whose origins are most frequently ascribed to J. G. Herder, see Reflections on the Philosophy of the History of Mank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791).
96
JOHN STREET
Wildavsky argues that it is culture which generates people's preferences, and that these, in turn, drive the political process.3 In 1963, the argument over the explanatory usefulness of political culture was galvanized by the publication of Gabriel Almond and Sidney Verba's The Civic Culture* Its focus on culture meshed with challenges to Marxist materialism and mechanical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while its empirical methodology clashed with an emerging doubt about posi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Thirty years later, there are signs that culture is again becoming an important concern of political scientists. The collapse of Marxist regimes and the rise of nationalism have drawn attention to the way regimes legitimate themselves and the way citizens identify themselves, both processes which suggest an important mediating role for culture. Political culture is also implicated in the debate over the effect of mass communications on political behaviour.5 At the same time, there has been a theoretical turn within the social sciences towards postmodernism, which, in its disdain for grand narratives and first causes, has placed increasing weight on cultural accounts of human action.6 To observe these events and trends does not, of course, make an incontrovertible case for the reinstatement of political culture, but they do suggest that this is a good moment to re-examine its usefulness to political science. Thus, this review asks whether political culture provides more than background colour to an account of political action.7 If political culture has a useful role, then we need, first, to know what the term means; we then need to be able to say what role - if any - it plays in explaining behaviour. For political culture to have any explanatory force it must do more than simply fill out the details of political action; it must actually shape (or even determine) the character and intention of that action. A cultural theory must account for action more persuasively than do, say, materialist or rational choice theories. Or more weakly, it must demonst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