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写出新颖独特的作文呢?只有始终保持一双慧眼,在芸芸众生中选取独特的素材,然后对素材进行锤炼、再创新,才会有“自己”的文章跃然纸上,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训练和鼓励学生的这种创新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一、作文启蒙求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1、提倡模仿。

“模仿是艺术的本质,一切艺术总的来说都是模仿”。

小学生由于阅历浅,他们往往在身边寻找模仿的样板。

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作文指导应联系范文,启发学生思考”、“应将范文与学生的习作进行比较”,找出学生常犯错误的症结所在,在改正错误的基础上,力求有自己的新构思。

显然,通过范文模仿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其中模仿的内容有:语言的模仿,结构的模仿,表达方式的模仿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模仿。

但模仿不等于照搬照抄,死搬硬套,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学到的原作方法和技巧,对已有的素材进行提炼,创新,为表现自己的观点服务。

2、汲取社会营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写作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所以,教师在提出作文要求后,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和积累素材的时间和空间。

首先,鼓励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入社会生活,开展调查和研究,增加生活积累,从而获取第一手材料,即做生活的“热心人”;其次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材料,如摘抄好的词句,剪贴优秀的篇目等途径,解决学生“无米之炊”的难题。

3、“下水作文”示范。

语文教师对学生具有偶像作用,自己躬亲示范写“下水作文”,对学生作文启蒙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师写下水作文,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下水作文”要有代表性,不是每次都写,而是针对学生的困难;写“下水作文”要把握时机,最好安排在作文之后。

此时的下水作文针对性更强,老师要另辟蹊径,扬长避短,给以新的境界和启发,给予必要充实和升华。

浅谈小学生习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习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习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小学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习作学习来说显得比较重要。

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论述了小学生习作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指出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现在全国范围内都在开展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活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下的教学发展需要,在各个阶段的学科教学里面,都在尝试着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一点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里面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老师开始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习作学习来说显得比较重要。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1.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所采取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对写作训练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找到习作的一些方法与技巧,这样可以保护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习作知识有切身的体会与认识,可以从习作训练中了解更多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有助于学生的习作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能够保持好奇心,能够对所学习的习作内容有所认识与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加明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定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为其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有助于学生的习作学习效率的提高。

2.启发与激励学生兴趣在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时候,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意让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习作内容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认识,能够快速地对习作的学习进行理解与认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习作训练效率的提高,让学生对新知识有自己的理解与体悟,能够认识清楚习作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习作训练中找到一些乐趣与快乐,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习作学习效率的提高,在之后遇到一些习作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加快速地加以解决。

习作教学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习作教学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习作教学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者:范作飞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53期语文教育的核心——作文教学,在我的印象中,从小学都中学毕业,作文教学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作文教学时应该受到重视。

作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为作文教学是训练学生的观察、想象、记忆、逻辑和操作能力的课程。

作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素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与创新能力,它能为学生将来成为时代的先锋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就谈谈我在多年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应该在想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而创造性思维自始至终伴随着创造性想象。

它不断地改造旧表象,创造新表象,赋予抽象思维独特的形式。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注重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

神话中的嫦娥奔月,天使插上翅膀在空中飞翔等等,在科技发达今天几乎都成为现实,因此培养创造性想象,既要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充分展开想象,特别是展开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在作文课中,多让学生写一些富有想象力的题材,比如神话、童话之类非现实主义的,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章,能让他们的脑海出现万象驰骋、文字璀璨的形象。

创造性想象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组织丰富多彩的参观,游览活动,充实写作材料,如我指导写“雨中的校园”。

就把学生组织好分批带到校园里,让学生去观察雨中校园的花草、树木、教学楼等景物。

并且引导学生把雨中看到的情物与晴天看到的景物进行比较,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看到“校园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创新能力作者:胡锋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6期【摘要】作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积累习作素材,培养习作兴趣,回归生活体验,借助习作讲评,让学生想写、会写、乐写,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习作创新能力。

【关键词】培养;习作;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09-02作文教学,要提高学生思维、想象、写作、交流、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我结合作文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的习作创新能力进行如下总结:一、注重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勤于习作《语文新课标》:让学生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生活的见闻感受,珍惜生活的体验,积累习作素材。

1.注重积累,加强阅读指导。

欧阳修:“写好文章:无它术,唯勤读书而且多为之,自工”。

学生在学习中,勤于读书,善于积累,陶冶情操,拓宽视野,活跃思维,灵活运用,做到“取之左右逢源”,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创新能力。

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引导学生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含义,明白“精彩极了”是母亲的鼓励和表扬,“糟糕透了”是父亲的批评和指正,这两种“爱”的形式不同,但对我“正确把握人生的航向”的作用是相同的。

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生活有了更理性、更深刻地认识,厚积薄发,轻而易举地完成以“爱”为主题的语文学习和习作练习。

2.课文引路,积淀语感,抒发情感。

“阅读是汲取营养,升华情感的过程,从阅读中可以领会到别人的经验,接触到别人的心情,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互动。

”小学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抒发的真情实感,我们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和育人价值。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引导学生体会“父爱如山”的深沉与厚重,理解父子之间的诺言,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是父子间的情感纽带,也是阿曼达在废墟中坚强活下去的信念。

新视野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新视野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新视野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一、引言语文习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习作的过程,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习作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习作教学的目标、策略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指导。

二、目标设置语文习作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在新视野下,语文习作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习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使他们能够正确、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习作的教学,引导学生具备审美、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合作写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三、策略选择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习作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展示各种优秀的习作作品,开展有趣的写作游戏,组织写作比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见解。

同时,教师也应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3.提供充分的练习机会。

语文习作是一个需要反复实践和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机会。

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写作分享、互评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写作实践。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构建“四个一”训练模式,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构建“四个一”训练模式,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构建“四个一”训练模式,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摘要]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科研课题实验,在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初步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四个一”作文训练模式,学生的作文兴趣和作文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关键词]构建作文训练模式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培养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实验,在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拓宽作文训练的时空,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激发创新动机和创新热情,构建开放而充满生命活力的作文训练体系,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乐意写→自由写→学会写→独立写”的训练序列,初步构建了“四个一”作文训练模式,即“一课”、“一报”、“一刊”、“一社”,习作教学正在形成“兴趣---写作---兴趣---写作”的良性循环局面,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具体做法如下:一、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一课”),优化教师的作文教学过程,构建开放而充满生命活力的作文教学体系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和习作能力的主渠道。

我们首先从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习作教学研究入手,培养学生语感,丰富积累,感知写作方法,训练习作技能,为学生创新作文能力的培养夯实基础。

1.改革阅读教学,要求做到读写结合,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有创意的表达。

要求落实“课标”,完成规定的阅读量和诵读量。

班级制定阅读计划,建立图书角,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学校开放图书馆,为学生提供阅读的书籍和时间。

教师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做好词好句、佳篇或片断摘抄积累。

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等,相互推荐好书,交流读书体会,激发读书兴趣。

为配合实验工作,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了优秀古诗文诵读活动,丰富学生的积累,以求得熟读成“吟”的效果。

一、二年级《三字经》、《弟子规》;三、四年级古诗,五、六年级词、曲、古文。

学期末组织验收,评比奖励,活动收到实效。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tk.doc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tk.doc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在语文学科中,写作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作文教学,去帮助学生开启想象、创新的大门。

一、生活和阅读是学生培养作文创新意识的源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來”,不用说,学生创新的源头就是学生课外的生活体验和阅读。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

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

学生的习作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作文课时才产生。

如果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定在作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兴趣而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

因此,作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从血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积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良方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生读的不多,胸无积累, 自然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教师除了上好教材中的阅读课外,还耍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从中汲取养料。

除了借阅图书室的图书外,班级和学生订阅一些报刊,同时发动学生把家中的一些书籍带来,相互交换着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如指导学半写读书笔记,或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段篇,或写读后感,以求读后总有收获。

学生积累素材多了,练笔的机会多了,作文思路就会更加开阔。

古人云:“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水流,无以成江河。

”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

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

在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对周围事物未能认真观察,所以遇到写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

因此, 作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教会学生积累词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求真和想象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创新作文耍求求真和想象并存。

求真,就是写生活,写真情实感。

作文是反映学生情感的一个载体。

我们的时代是向上的, 社会是健康的,学生的生活是真实的、多彩的。

也谈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论文

也谈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论文

也谈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习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是充满人性美,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生需要想象,新课程为学生的这种需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因为新课标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

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倡导实现习作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由新课标看作文教学改革,我认为只有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闪现学生作文创新的火花。

一、挖掘文源,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1、结合精读课文教学进行想象作文习作的想象能力培养也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的进行训练。

比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时,第五自然段描写了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贝壳的样子。

学生的想象力真丰富。

有的说:“贝壳像蜗牛”,有的说:“贝壳像一把扇子”,还有的说:“贝壳像猫的耳朵”……接着我让学生补充下面的句子:“秋天的菊花形态万千,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学生回答的很精彩,爆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结合课文进行想象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有:①情节扩展式。

例如:学了《凡卡》一文后,可让学生发挥想象——扩展凡卡受虐待的“情节”。

②文尾续写式。

如:学了《穷人》一课,结尾写道:“桑娜拉开帐子说:“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可启发学生想象——以《桑娜拉开帐子后》为题,进行续写。

③多向改写式。

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

④相关迁移式。

例如:学了《“糟糕透了”和“精彩极了”》这篇课文以后,让学生写一写《父爱》或《母爱》。

2、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超文本阅读孩子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而现代教育技术集图、文、声、色、形为一体,提供生动形象、充满感情的立体画面,广阔的绚丽多姿的阅读空间,让学生想象的翅膀飞扬起来。

统编教材习作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习作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习作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统编教材是教育部统一编写的面向全国中小学教育的教材。

统编教材的习作编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从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编写特点1. 系统性:统编教材习作编写具有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特点。

在不同年级或不同学段中,习作的难度和要求有所不同,但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排,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知识性:统编教材习作编写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学生的知识积累。

习作的题材选择涵盖了语文教材中的各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3. 实用性:统编教材习作编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习作题目的选择和要求的设定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理解并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4. 创新性:统编教材习作编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习作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思辨、观察、联想和想象,便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建议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有所不同,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选择适合学生的习作题目和要求。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习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技巧、阅读优秀作品、进行写作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4. 开展互动探究式教学。

习作教学可以采用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习作的过程中,通过互动、探究、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注重写作评价和指导。

习作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习作产出,还要注重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和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表扬、指导修改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统编教材习作编写具有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采用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写作评价和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故事新编》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习作,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经典故事进行改编。

本次教学内容为引导学生学习改编经典故事,通过创新思维,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典故事改编的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经典故事,把握故事主旨。

2. 如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故事情节。

3.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1. 经典故事改编案例。

2. 写作素材及范文。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经典故事改编的意义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经典故事。

二、案例分析1. 老师呈现经典故事改编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改编技巧。

2. 学生讨论改编案例中的亮点和不足。

三、创意启发1. 老师提出改编要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故事情节。

2. 学生分组讨论,构思改编方案。

四、写作指导1. 老师针对学生构思的改编方案,给予写作指导。

2. 学生根据指导,进行写作实践。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改编作品。

2. 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 经典故事改编的意义和作用。

2. 改编技巧:人物、情节、背景、语言。

3. 创新思维:想象、创意、趣味。

4. 写作指导:结构、表达、修辞。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主改编一个经典故事。

2. 写作要求:内容充实,情节生动,语言流畅。

3.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经典故事改编,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 案例分析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改编技巧和方法。

2. 创意启发环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故事情节。

3. 写作指导环节,针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作,提高学生的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和思考的能力。

3. 研究常用写作技巧,如描述、描写和夸张等。

4.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 研究写作中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2. 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 掌握夸张手法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研究作的基本要素,如写作主题的确定、素材的收集和整理、文段结构的组织等。

2. 研究描述和描写的方法,如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形容词和副词等。

3. 研究夸张手法的应用,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4. 采用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和实践操作等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作,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研究描述和描写的技巧,进行实践操作。

3. 研究夸张手法的应用,进行实践操作。

4. 设计作主题,进行写作实践。

5. 课堂展示和点评,评价学生的写作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能够正确地应用描述、描写和夸张等技巧。

2. 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能够独立完成作创作,达到一定的文学水平。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但是,在夸张手法的应用过程中,学生有时倾向于过度使用,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予以调整和引导。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成果的点评和指导,促进其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让小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开启他们的写作之窗,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笔者认为应从激发学生作文的写作兴趣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入手,抓学生的片段描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日记和练笔的形式锤炼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写作之窗生活兴趣积累创新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正式接触作文,这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和过渡期。

如何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這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耐心的教学,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从激发学生作文的写作兴趣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入手,开启学生的思维,擦亮学生心灵的眼睛,让兴趣和健康美好的情感成为最好的老师和直接学习的动力。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一、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的源泉,让学生在熟悉生活中改变无话可说的现状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常常会感到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从什么地方下手。

而习作时动辄要求写二三百字,这对学生来说如老虎吃天无法下爪。

这时候就需要教会学生在观察上多下功夫,多给学生观察的时间与空间,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生活,仔细观察周围人、事、物等。

比如在写《第一次购物》的习作时,大多数学生只三言两语就写完了。

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今天早上,我没有钢笔了就去门口商店买了一支。

我对阿姨说:“谢谢。

”阿姨对我说:“不用谢!”其实,生活中每位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只是在写作时不知从哪下手。

于是,我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亲自去购物,要求学生将这次购物经历记录下来,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及神态。

结束后让他们在作文课上互相交流,显然他们有话可说了。

这一次尽管是初试,学生多以记流水账的多,能写出思想的少;平淡的多,突出中心的少。

但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净化,加深了对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创新精神

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创新精神

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考虑趋向以及学习方式,即以“创新性学习”方式去学习。

作文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

作文教学应该成为我们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适应21世纪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的重要途径。

我们必须在作文训练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对作文教学的命题、立意、题材、布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

一、创新命题作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克服求全观、守旧观。

面对多年填鸭式教学形成的学生创新性思维缺乏的现状,出于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目的,作文命题应起到迫使学生去创新的作用。

具体地说就是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使之形成“异想天开”的想法,并通过细密的构思,在文章中使之合理化。

进行这种具有创新思维的训练,教师在作文命题上应有新的突破。

首先,注重命题的新颖性,促使学生开启创新性思维。

好的作文题目,会像鲜花吸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可命为:《亲情故事》《假若我失去了父母》《我长大了》等。

这样的题目,每学期补充一些,学生也喜欢写。

因为,题目有助于学生创新想象,使他们感到有事可说、有话可写。

其次,要克服公式化,注意多样化。

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多拟制能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题目,在命题时还要注意命题的多样性,使命题努力做到:第一,新、奇、活、趣;第二,难易适度;第三,贴近学生的生活;第四,具有导向性。

由此可见,文题拟得好,有新的突破,会对读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同样,在作文训练中,命出一个好题,学生也会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兴趣顿生,跃跃欲试,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二、创新立意作文立意要创新,必须解除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如何教学生在习作中创新论文

如何教学生在习作中创新论文

如何教学生在习作中创新新课标指导下的现代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的个性融入习作中,且得以全面发展,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习作中,不少小学生常常会对着作文题目发呆,原因是选不到新颖的题材,只好选一些老掉牙的素材来写。

这除了他们本身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较少参与实践活动之外,恐怕也与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不当有一定的关系。

有的教师习惯于按作文教学的“三步曲”指导作文——先指导审题,再读范文,最后让学生仿写。

这样会导致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内容形式老一套。

久而久之,学生不可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笔者认为,只有充分重视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会写、爱写、乐写”,写出有新意的好作文。

要使学生觉得有新颖的内容可写,首先要具有发现新内容的意识,然后再为学生作文引进一些新内容,使学生感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都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而且有许多新的内容。

学生的作文要有所创新,必须有教师加以引导。

那么,怎么引导学生在作文中不断创新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根据教材中的习作要求,有意识地引进有关的新内容1.确定作文的题目,讲求“新颖”。

好的作文命题可以唤起学生以往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中。

鲜明、简洁、醒目的题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果现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统一题目,有时学生对这个题目没有感受,不是“情动而辞发”,只是奉命作文,往往缺少表达的欲望,再加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长期影响着任课教师,他们在出题时常常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犯主观主义毛病,要学生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于是学生只得敷衍成文。

笔者认为,首先,命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叶圣陶在《论作文教学》一文中说:“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爱好,惟据平时对于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是这个范围之内拟定题目。

学生遇到这种题目,正触着他们胸中所积蓄,发表的欲望引起来了,对于表达的技术自当尽力用功夫;即使发表的欲望还没有到不吐不快的境界,只有按题作去,总之是把积蓄的拿出来,绝不用将无作有,强不知以为知,勉强的成分既少,技术上的观摩也就绰绰有余裕,题目虽是教师临时出的,而积蓄却是学生的。

习作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习作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浅谈习作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要使学生习作写得好,关键在于教师变革习作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把“老师要我学,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学,我要写”,提高习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模式,内容,评价,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

1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

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授之以鱼或授之以渔为主,也就是说老师只注重对学生提供固定的概念和结果,再先进一点就是老师传授学生掌握或考虑问题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要运用这些方法等问题则与学生无关,这样既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给学生造成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也大大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不敢想,甚至不去想的局面。

例如在习作《我敬佩的一个人》时,教师出示要求后提问:“习作题目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敬佩。

”那么,为什么会使人敬佩呢?学生说因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刻苦学习、勤劳俭朴、认真工作等品格,我说:“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请大家看一看,当你提出与其他同学不同的答案时,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这样学生明白什么是创新,更懂得了其实创新就在你身边,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处处都有创新,创新并不难。

从而使学生能逐步有意识地开展创新活动,并从中体会到创新的乐趣。

22 1 让学生亲自观察。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而实践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基础。

只有多创造机会给学生,使之成为自主学习知识的主人,才能调动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而亲自观察是学生发现和掌握知识的最佳最有效的方法。

如我在指导《记一次活动的场面》习作中,不论学生怎样努力,写出来的仍是简单的过程。

于是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拔河比赛。

学生们分组后轮流上场。

这样使学生们既能观察拔河的场面,又能体会到拔河的快乐,活动后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反而比平时写得更快,场面描写也更加细腻了。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创新学生习作思路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创新学生习作思路
很期待语 文课 ,改变以前学生畏惧写作课 的现象 。在这样 的情况下 ,
学生便不会再讨 厌习作课 ,为他们今后写作 文打下 坚实的基础 。
五 、强化基本功 ,认真做好 习作准备 。广开写作思路 在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过程 中, 为 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 老师便应该不断提高 自身的写作 水平 ,才能更好 的指导学生 。比如
样学 生便 能够增加学生 的真实题材 ,写 出活动过程 中的亲身感受 ; 在写 活动过程 时也会写得更加真实 ,更具感染力。因此 ,通过创新 多样化 的教学形式 ,对创新学生的教学思路有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
四 、设 置 鼓 励 措 施 ,激 发 兴趣 。开发 学 生思 维
作氛 围足 习作教学 的前提 。因此 ,老师应该根据学 生的实际情况 ,
激发 学 生 习作 兴趣 创 新 学 生 习作 思路
湖北省襄 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新学生的思罡 各 1 乍 简单的 阐述 。
关键词 :创新思路 ;习作兴趣 ;生活情趣 :增加题材
徐浩然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 作文写作在整个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激发 学生的 习作兴趣 ,创
为学 生创设一个 良好的情境 ,模拟实际生活情境 ,这样学生便有写 作 的题材 ,从而促使学生在写作 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 。其 中老师
可 以通过语 言描述 、情境再现 、网画再现来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 。 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过程 中, 亲身去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能够从学生 的灵魂深处受到教 育。 语文 习作 的学 习过程 ,就是学生对外面世界的感知过程 。对世 界认 识了多少 ,感 受了多少,就是习作教学的根本 。小学生一般 对 图画较为敏感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便可 以根据学生的这个 特点来 为学 生创设情境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而达到习作教 学 预期 的目标 。

创新能力是学生习作的源泉

创新能力是学生习作的源泉

让学生根据有关动物的歇后语编 童话 故事 , 开了学生记 打 忆 的 闸 门 , 的 选 了 “ 鼠狼 给 鸡 拜 年 — — 没 安 好 心 ” 有 有 黄 ; 的选 了“ 鼻 子插 葱——装 象 ” 有 的选 了 “ 背 上放 马 猪 ; 牛 鞍一 乱套了” 等等。先进 行表 演再 动手 写, 生兴趣 盎 学 然 。有的几个学生 自由结合在 台下做 短暂 的准备 , 然后上 台表演 , 最后动笔写 , 生有 了亲身体 会 , 学 自然就 会一气呵 成, 出口成章。学生的想象力 , 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 。 想象与童心 相伴 , 孩 子 的 自由言说 给 予过 多 的限 对 制, 对孩子充满诗意的灵感 和幼稚天真的话语进行 自以为 是 的封杀 , 用成人的眼光批 评孩子 的创造 , 就像被掐 掉 那 了花蕾的植物一样 , 别指望 在未来还会开 出五彩缤纷 的花 朵来 。平时 只有俯下身子和学生站在 同一高度 , 来思考 问 题, 才能真正了解学生 , 才能 真正走进 学生 的心里 。我 们 的教 育 才 最 有 效 。
第 l 4卷第 1期
21 0 0年 3月
岱 宗 学 刊 J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NAL 0F DAI 0N OU Z G
Vo . 4 NO . 1 1 1
Ma . 2 0 t 01
创 新 能 力 是 学 生 习作 的 源 泉
张学来 , 冯春 梅
( 安师范 附属小学 , 东 泰安 泰 山 2 10 ) 70 0
三 、 文实践 活动是 习作 创新 的本 源 语
叶圣 陶先 生 说 过 : 做 文 章 这 件 事 离 不 开 生 活 , 活 充 “ 生 实到什么程度 , 会做 成什 么文字。 不断组织丰富多彩的 才 ” 语文实践活动 , 学生在不 知不觉 的活动 中, 丰富 了生 使 既 活 , 得 了 一 定 的 生 活 体验 , 陶 冶 了情 操 , 重 要 的是 贮 获 又 更 存 了七彩 的作文素材 。这时再适时练习写活动作文 , 使 就 习作 教 学 成 了教 师 指 导 下 学 生 的 主 动 倾 吐 。结 合 语 文 教 学 实 际 , 开 展 了 如下 活动 : 我 ( 转 第 10页 ) 下 2

举例论述小学习作教学中应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举例论述小学习作教学中应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举例论述小学习作教学中应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谈及小学学习作业教学中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思维风格的多样性;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让学生做到自主,独立思考;四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五是多提供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思维风格的多样性学习作业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创造潜能,首先要培养学生思维风格的多样性,让学生习惯于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够拓展到不同的学科领域,以更宽广的视野展示学习的特点。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尝试将不同的课堂活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使用绘画、文字叙述等方式,引导学生把图形、代数等数学知识以多种思维风格进行思考和表达,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法,结合当前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发探究,引导学生实施设计活动,让学生了解、思考和表达所学知识,以及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

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一小组由一位负责人带领几位同学进行学习工作,使学生更有动力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让学生做到自主、独立思考此外,还要让学生做到自主、独立思考,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教学活动的回答中,而是要通过独自思考进一步探索学习的理解、把握学习的要点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完整、更深入的学习理解和把握。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示、真实情境中的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自主、独立地思考问题。

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另外,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观点。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研讨会等形式,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分享和互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多提供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学习作业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潜能,还需要多提供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中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中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中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培养摘要:习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阶段的习作,一般以场景构设或话题导引为主,对学生展开综合能力的训练。

想要取得良好的习作训练效果,教师可以从对学生的创意能力培养着手,进行综合性的有序习作指导。

本文就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以期可以为习作教学带来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学生;创意表达能力前言:小学中高段学生正处于习作教学的启蒙与发展时期,这个阶段习作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特别是创意表达能力,这是学生进行创新习作内容的重要能力,对整个习作构思、习作写作等过程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给予重视,并借助习作教学中多媒体情境教学、生活实际观察教学、教师习作评价指导三个环节,展开培养活动。

一、多媒体情境教学,培养习作创意表达能力培养小学中高段学生习作创意表达能力,离不开启发式的教学引导。

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灵动直观性能,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引导,以创意启发的内容展示形式,引导学生与习作题目或习作场景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激发出创新灵感,以此为引导目标,有效完成习作。

故此,教师应针对习作教学内容,设计可以出发学生灵感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有效地完成习作,并借助创意表达能力,写出具有创新性的文章,达成有效的对学生创意能力培养教学目标。

如,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针对这样以介绍自己做过的小实验为主习作内容,教师就可依据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做过的小实验内容,而后将这些内容整理到多媒体课件中,引导学生观看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做过的实验内容,并经过画面演示,与实验演示的效果产生共鸣,激发出写作的灵感,以此有效的梳理出实验的信息,并将这些内容信息进行梳理,融入自己的创意性心得体会,借助习作过程表达出来。

同时,透过多媒体展示,将实验的名称、准备、过程、结论表达清楚,并运用创意思维,融入自己的实验过程中心情的抒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