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造船硬实力必须立足全面建模

合集下载

以建模为抓手促进造船企业降本增效

以建模为抓手促进造船企业降本增效
造 船企业 难 以独 善其 身 。
深化 。据有关 资 料初 步 分 析 , 中小 船 厂其 建 造 周期
平 均将 延长 2 左右 , O 造船成 本平 均将 增加 1 % ~2 左 右 。I MO海 上环境 保 护委 员 会第 5 9次会 议 新 近 通 过 了新 船 能 效 设 计 指 数 ( n r y E f i c e E eg fie y D — cn s nI d x E D ) 式临 时导则 , E D 公 式进入 i n e , E I公 g 即 E I 试 验验证 阶段 , 在行业 内强 制应用 已成必然 趋 势 , 该 公式 进一 步强 调 了 国 际船舶 的节 能 减 排 增 效 目标 ,
工作 。
t e o t g 船舶 专用 海 水压 载 舱 和散 货 船 双 弦侧 i ai , vC n
处所保 护涂 层性 能标准 ) 的实施 , 涉及 造船 企业 的 就 喷涂设 施 ( ) 生 产设 计 、 船 工 艺 流程 、 料 及 涂 备 、 造 涂
2 形势 和 任 务
由美 国次 贷危机 引发 的新一 轮世 界金 融危 机 正
装工 艺 、 验测试 设 备 、 查 人 员 资质 等 ; 试 检 涉及 企 业 “ 设计 、 生产 、 管理 ” “ 、 、 两 个 一体 化 内涵 的 、壳 舾 涂”
在席卷全 球 , 随 国际航 运 和 未来 船 市 诸 多 不 确定 伴 不 稳定 因素越来 越 多 , 于 全球 经 济 一 体 化 的 中 国 处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举 措 , 实 现 中 国 船 舶 工 业 跨 越 发 展 的 是 迫 切 需 要 , 是 积 极 应 对 当 前 金 融 危 机 的 最 有 效 的 更
途径。

船舶海工产业以三大创新促转型升级

船舶海工产业以三大创新促转型升级

船舶海工产业以三大创新促转型升级作者:佚名来源:《珠江水运》2015年第21期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船舶与海工装备作为兴海之器,已成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我国制造业体系中船海工业有望率先做强,企业应尽快对接国家战略,通过技术、设计和金融服务三大创新,突破产业发展困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船海工业绿色发展与智能制造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缪国平表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发展,我国基本建立门类齐全的船舶工业体系,造船产量持续增长,船海工业成为机电行业中重要的出口支柱。

当前,除豪华邮轮等一些特殊船型外,我国已具备设计建造各类军用舰艇和民用船舶的能力,如 LNG船、超大型原油船等。

其中,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海工装备制造方面,3000米水深作业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成功打破国外在深水钻探领域的技术垄断。

因此,到2025年我国有望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的领先国家,实现船海工业由大到强的质的飞越。

“当前全球经济放缓导致我国船海工业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探索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已成为船海企业转型突围的重中之重。

”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指出,船海企业亟需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在科技、管理、设计、产品、环境、文化、人才、服务、体制机制等环节实现一系列的变革。

一是技术创新用互联网技术重塑船海产业格局,推进智能化制造。

具体包括:搭建船海工业的大数据信息平台,研发标准统一、内容全面的数据搜索、挖掘、分析、建模、评估和应用的服务系统;加强船海企业、互联网企业和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建立跨单位、跨行业、跨界联合的船海工业创新中心;用物联网技术再造船海工业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推进船海工业4.0 和智能制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
的通知
正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推进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提升我国船用设备
配套能力和水平,支撑造船强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年)》,现予印发。

请结合工作实际,做好落实,切实推进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发展。

附件: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5年12月30日
——结束——。

推进七项工作 建设造船强国

推进七项工作 建设造船强国

推进七项工作建设造船强国作者:来源:《珠江水运》2014年第07期为深入贯彻《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10日在浙江舟山召开全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行业的工作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主题报告。

他指出,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船舶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对船舶工业发展高度重视,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3年出台了《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各有关部委和金融机构按照国务院部署,协调落实了一系列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印发了《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海洋工程装备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下,全行业经受住了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船市需求大幅下跌、全球造船产能严重过剩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综合竞争力逆势提升,国际市场份额稳居前列,自主研发能力大幅提升,海工装备发展明显提速,配套自主化取得新突破,优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世界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坚实步伐。

苏波同时表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船舶工业还是大而不强,产业高速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全方位深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回顾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不断升级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船舶工业建立了门类齐全的以军为主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船舶工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

1978年到上世纪末,船舶工业实现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重大战略转型,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以扩大开放、走向世界为标志的船舶工业1.0时代;从上世纪末至新世纪前10年,我国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这一时期又可以称之为以高速发展、规模壮大为标志的船舶工业2.0时代;当前至未来10~20年,船舶工业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变,最终将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强国,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以调整转型、全面做强为标志的船舶工业3.0时代。

“要成为造船强国更是标准的全面竞争”——造船质量新标编制者有话说

“要成为造船强国更是标准的全面竞争”——造船质量新标编制者有话说

《 中国制造 2 0 2 5 》总体要求 , 2 0 1 6 年1 0 月 ,中船纺冶 院还全面梳理了我国船舶工 标准体 系中与新版 《 中
国造船质量标准》相关的现有标准,旨在优化标准体系 , 提升标准水平 , 与现有的技术 、箭 k 平相适应。 — F _步 ,中船综合5 - 完 吉 合船舶工 l 标准集中复审结论,对现有标准逆 主 彳 亍 精简整合和优化浞升 。
保持优势、同步提升 ,确保了我国标准实现国际接轨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主动顺 页 应国际海事公约规则 新要求 ,增加了质量控制要求 , 有效降低了市场准 入风险 ;三是统筹兼顾高技术船舶建造质量要求 ,旧版标 准主要适用于油船、散货自 口 集装箱船等常规船型 , 新版标准扩大了适用范围 , 能够满足大 由 j } 台 、大型集 装箱船、 液化气体船 、 化学品及成品油船、 滚装船等f I 台 型的建造需要;四是加速适应现佑 靶 专 化要求 , 对标准章节设置进行了调整 , 使新版标准更加有助于提升造船总装化 、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 ,助力 i 磊 量和管理效率双重提升 ;五是实现了多个首次,如首次从国家标准层面 ,对i 台 工作提出系统 陆赁量 要求 , 被国内大多数船企接受和认可;首次同时征求了国内外行 l 专家的意见建议 ,得到了广泛认可 ;首次 实现了国家标准中英文版同步发布 ,增加了国家标准外文版的有效供给 ,为中外专家进行有效交流、使用标 准提供了有力支撑。
整和转型升级 。
碴 际准 》 是反映中国i 骺韪垦 水平的新 “ 名片” , 为船舶建造质量控制和管
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船东、船检 、船企相互间质量意见肋调提供了有效依据 ,有效推动了船舶工业结构调 他介绍 , 新版 《 中国i 准》 在五大方面进行了改进 , —是全面对标国际先进造船国家质量标准 ,

关于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引言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对于提升国家航运能力、保障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高质量发展,制定相关的指导意见迫在眉睫。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旨在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质量提升。

一、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应当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团队。

同时,要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和吸纳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研发资源,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装备质量提高装备质量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应当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布局,加大对高端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同时,要加强质量管理,推动全行业持续改进,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人才是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应当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

同时,要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和留住力度,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和待遇。

四、加强标准规范,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标准规范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应当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推动相关标准与国际接轨。

同时,要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力。

五、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有序竞争市场监管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应当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结论为了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企业要加强创新能力和质量意识,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社会各界要加强支持和宣传,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船舶建造工艺现代造船模式

船舶建造工艺现代造船模式

船舶建造工艺现代造船模式概述船舶建造工艺现代造船模式是指在船舶制造领域中,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和工艺,通过系统化、模块化的组织方式进行船舶的建造。

这种模式注重效率、质量和安全,能够提高船舶的建造速度和质量。

模块化建造现代造船模式的核心是模块化建造。

传统的船舶建造方式是采用序列化建造方式,即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建造。

而模块化建造将船舶的结构划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模块,这些模块可以独立设计、制造和测试,然后在船坞中组装成船舶的整体结构。

模块化建造可以大幅度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

数字化设计现代造船模式还注重数字化设计。

传统的船舶设计是基于手绘图纸进行的,设计师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详细的图纸。

而数字化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快速地完成船舶的设计工作。

数字化设计不仅能够大大缩短设计周期,还能够减少设计错误和整体成本,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

先进材料应用现代造船模式还借鉴了先进材料的应用。

传统的船舶建造主要使用钢材,而现代造船模式中,逐渐加入了一些新型材料,如复合材料、高强度钢等。

这些先进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性好等优点,能够提高船舶的载重能力和航行性能。

自动化装备现代造船模式强调自动化装备的应用。

传统的船舶制造过程中,大部分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

现代造船模式中,通过引入自动化装备和机器人技术,能够实现船舶建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使用机械臂进行焊接、激光切割技术进行切割等,都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数据化管理现代造船模式强调数据化管理。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监控系统采集大量的数据,然后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这些数据包括船体结构、材料性能、工人操作等多个方面,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船舶建造的质量和安全性。

现代造船模式带来的优势船舶建造工艺现代造船模式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优势:1.提高了船舶建造的效率和质量,缩短了建造周期。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全文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全文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全文一、背景分析。

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的造船业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行业之一。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造船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造船业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推进造船强国战略的实施。

二、实施方案。

1.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在推进造船强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吸引和培养一批造船领域的高端人才,推动船舶设计、建造、维修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提高我国造船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完善产业链条。

其次,要完善造船产业链条,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包括船舶配套设备、船舶维修、船舶拆解等相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加强管理水平。

在推进造船强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还要加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优化企业内部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拓展国际市场。

最后,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我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加大对外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实现我国造船业由大向强的跨越。

三、实施路径。

1. 政策支持。

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对推进造船强国战略给予支持和鼓励。

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2. 加强研发投入。

企业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吸引和培养一批造船领域的高端人才,推动船舶设计、建造、维修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3. 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要加强管理水平的提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优化企业内部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拓展国际市场。

企业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我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加大对外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实现我国造船业由大向强的跨越。

海洋船舶制造中的数字化建模与仿真

海洋船舶制造中的数字化建模与仿真

海洋船舶制造中的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海洋船舶制造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它涉及到各种船舶类型和规模的设计、制造和运营。

在过去,这一行业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和物理实验来进行设计和测试。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技术成为了海洋船舶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方法来模拟和预测物理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它可以帮助船舶设计师和制造商更准确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降低设计错误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首先,数字化建模与仿真可以在船舶设计阶段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过去,船舶设计师主要依靠手绘图纸和样机来制定设计方案。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着许多限制,如设计过程繁琐、成本高昂和时间周期长。

而现在,通过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计算机上创建船舶的三维模型,并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和行为。

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下一步的制造和测试提供参考。

其次,数字化建模与仿真可以加速船舶制造的过程。

在传统的制造方法中,往往需要建造大量的物理原型来进行测试和验证。

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高昂。

而通过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制造商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测试和优化,以减少物理实验的次数和时间。

这不仅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还可以缩短制造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数字化建模与仿真也可以提高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

通过对船舶进行全面的仿真测试,设计师可以评估和优化船舶的结构、船体水动力特性、稳性和操纵性等。

这可以帮助设计师找到性能瓶颈并进行改进,以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稳定性和燃油效率,同时确保船舶的安全性。

此外,数字化建模与仿真还可以在船舶运营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不同运行条件的仿真模拟,船舶的运营人员可以更好地预测和优化船舶的性能和燃油消耗。

他们可以根据模拟数据调整船舶的航行计划、航线和速度,以降低运营成本和环境影响。

然而,数字化建模与仿真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浅谈船体完整性建模

浅谈船体完整性建模

浅谈船体完整性建模
浅谈船体完整性建模
在船舶的生产设计中,船体结构建模不但作为每条船舶正式启动的第一环节,而且船体模型还将作为机电专业和舾装专业的载体.为其提供工作平台.为了更好地完成船体建模的工作.船体建模的完整性问题尤为重要.船体建模的完整性主要包括结构完整性建模、精度完整性建模和装配完整性建模等三大方面.船体完整性建模要求所有船体构件的基本信息、焊接信息、精度信息完整地输入到系统中,完成的模型中必须包含各种生产制造所需要的产品信息以及建造过程中需要的工艺信息等.完整性建模是现代造船的基本条件,设计人员还需要关注现代造船的装配流程及焊接工艺等等,紧跟时代步伐.这样设计的模型不仅完整而且符合最新工艺要求.
作者:周彩芳于开超 Zhou Caifang Yu Kaichao 作者单位: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海,200032 刊名:船舶设计通讯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P DESIGN 年,卷(期):2009 ""(1) 分类号:U662.2 关键词:TRIBON 建模完整性。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全文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全文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全文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造船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造船业的重要力量。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造船业在技术创新、品质提升等方面仍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推进造船强国战略,实施更加明确、有力的方案。

二、总体目标。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我国造船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全球造船业的重要引领者和参与者。

三、关键任务。

1.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加大对船舶设计、制造、检测等关键领域的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核心技术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完善产业链条。

优化造船产业布局,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

3. 提高品质标准。

加强质量管理,推动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产品品质,确保造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培育人才队伍。

加强对造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团队。

5. 拓展国际市场。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船东、船厂的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全球化发展。

四、政策支持。

1.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 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降低企业制度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握能力。

4. 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国际市场的开拓。

五、保障措施。

1. 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造船产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 加强对关键技术的保护,防止技术泄露和侵权行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3.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决心。

六、实施路径。

1.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分工和责任人。

2. 加强对各项政策的宣传和解读,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

3. 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七、结语。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国造船业的跨越式发展。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

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当前,我国造船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实现造船强国的目标,必须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推进方案。

本文将就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现代造船业已经进入了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我国必须加强对船舶设计、船舶建造、船舶运输等领域的科技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其次,我们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推动造船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国应加大对造船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投身造船业,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与国际合作。

造船业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船舶制造企业的合作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造船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推动船舶制造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究。

市场需求是推动造船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应加强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需求的研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我国造船业的整体竞争力。

总之,推进造船强国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环境保护和市场需求研究的综合推进,才能实现造船强国的目标,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推动我国造船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造船业的重要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工作的指导意见(全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工作的指导意见(全文)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船舶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级社,有关企业,有关院校: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十一五”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工作的成果,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根据《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以下简称“建模”)是促进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对提升船舶制造技术水平,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推动我国船舶工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发布以来,我国船舶工业的建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骨干企业基本建立起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基本特征的总装造船模式,造船技术、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明显提高,造船周期明显缩短,与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建模工作成效显著。

但是,建模工作对产业发展的整体贡献程度仍然不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未能与产业规模实现同步提升,以注重要素投入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方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我国船舶工业在建模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十二五”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

在国际船舶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世界造船业竞争日趋激烈、船舶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国际海事新规则新规范频繁出台的多重压力下,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将建模作为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在巩固“十一五”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建模工作在深度、广度和精度三方面使建模工作进入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推进产业由大转强。

有关企业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建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入开展建模工作。

二、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方针贯彻落实《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行“精益造船”和“绿色造船”,以“两化融合”为重要手段,进一步提升造船总装化、管理精细化、信息集成化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船舶工业实现由大变强。

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

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

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2023年3月31日一、总体要求 (1)(一)指导思想 (1)(二)基本原则 (1)(三)建设目标 (1)二、编制说明 (2)(一)编制目的 (2)(二)编制依据 (2)(三)编制思路 (2)三、标准体系结构图 (11)四、标准明细表 (12)五、标准统计表 (35)六、组织实施 (36)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紧密围绕制造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目标,落实《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2019-2021年)》,针对船舶智能制造高度集成、系统融合的特点,以提升船舶总装建造效率、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满足国内船舶工业发展需求为重点,构建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船厂应用等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加快先进适用的船舶智能制造标准研究和制定,发挥标准在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科学设计,先进适用。

针对船舶制造多品种、小批量、离散性等特点,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目标,构建结构合理、界面清晰、操作性强的标准体系。

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覆盖船舶设计、制造和管理等领域,着力化解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中的痛点难点,强化标准体系在夯实基础、补齐短板中的支撑作用。

开放包容,动态更新。

保持体系的开放性,鼓励探索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的提升,及时纳入智能制造最新技术发展成果,保持标准体系的动态更新。

(三)建设目标到2021年,初步建立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制定30项以上船舶智能制造急需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船厂应用等领域,与国际先进造船国家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全面覆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船厂应用等领域,基本达到国际先进造船国家同等水平。

二、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对推动船舶总装建造技术进步,提高船舶总装建造技术水平,优化运输船舶结构、智能化标准化发展,提高船舶通航设施利用率,减少船舶污染,保障水上交通运输安全,降低船舶运输成本,提高船舶总装建造竞争力,促进船舶行业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船舶绘制强国蓝图

中国船舶绘制强国蓝图

中国船舶绘制强国蓝图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船检》
【年(卷),期】2007(000)009
【摘要】2007年8月30~31日,在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船舶工业战略转型,把发展的目标从主要追求做大向全面推进做强转变。

此前,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的《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绘制出中国船舶强国蓝图。

在未来的5到10年间,中国船舶工业将围绕下述目标,向造船强国冲刺。

【总页数】4页(P24-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74
【相关文献】
1.创新铸就造船强国梦——中国船舶工业60年的辉煌成就 [J], 杨久炎
2.中国造船强国建设需要CCS发挥技术引领作用——专访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 [J], 李晓川
3.绘制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 [J], 本刊编辑部
4.绘制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教育部负责人就《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答记者
问 [J], 新华网;
5.中国船舶七二二所开展"国防科普进校园同心共筑强国梦"活动 [J], 所团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船舶焊接与结构设计优化_2

浅析船舶焊接与结构设计优化_2

浅析船舶焊接与结构设计优化发布时间:2022-08-16T01:30:54.50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4月第7期作者:董凯亮[导读] 目前,经济朝着全球化的趋势发展,要想促进我国船舶行业的稳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董凯亮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目前,经济朝着全球化的趋势发展,要想促进我国船舶行业的稳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就需要重视船舶焊接技术和结构设计,将智能化作为持续发展方向,积极创新焊接技术,优化结构设计。

除此之外,要想促进我国造船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加大投资力度,积极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实现自动化的工业生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造船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也是发展的机遇,要想把握住这一发展机遇,就要对现有的船舶焊接技术和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优化,以振兴我国船舶工业。

基于此,对浅析船舶焊接与结构设计优化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焊接;结构设计;优化策略引言在实施焊材全过程管理的同时,也对焊材保管的库房进行了全面改善,增加了相应的保温除湿设备和大量的木质托盘,对托盘距离墙面和地面的距离有作出了明确规定。

通过这些举措,保证焊工作业时使用的焊材都是保质的,将导致薄板焊接变形的隐患大大降低。

1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概念近些年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应用到了造船行业中,也促使建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目前在船舶设计建造中,必须要保证其安全性、稳定性,这是船舶建造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最后再深入挖掘船舶设计的经济效益。

因此船舶结构优化设计,就是在满足建造质量等条件的情况下,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且可以创新船舶设计结构形式,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全面发展。

其次船舶建造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到诸多的环节,包含尺寸、外形等,还需要达到预期的重量标准、质量标准,想要满足这些条件,必须要加强结构优化设计,确保船舶框架形式、结构尺寸、强度刚性,以获得最佳的设计方案。

2焊接技术在船舶制造业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船舶制造业朝着现代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对于船舶制造而言,焊接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每个制造环节都需要广泛应用,焊接技术影响着焊接处焊缝接口的稳定性,还会影响后期投入使用过程中船体的强度和韧性。

智能造船要提防“大而全”

智能造船要提防“大而全”

智能造船要提防“大而全”作者:***来源:《广东造船》2022年第04期“ 十三五” 期间,我国船舶工业提出了智能制造“ 三步走” 的战略发展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发布了《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 2019-2021年)》,旨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促进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还组织制定了《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构建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船厂应用等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在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进入“十四五”,工信部又发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規划》,指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转型为主要抓手,加快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制定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体系。

针对船舶工业,《规划》要求聚焦优化、提升从船舶设计、研发、生产、管理到服务的全链条质量效益,以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化延伸为切入点,从设计协同化、制造智能化、管理精益化、融资在线化、产品服务化等方向进行数字化转型。

高度离散化的现实制约目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建设发展比较快的行业有家电、轻工、汽车、飞机等零部件相对稳定、装配流程化制造行业。

这些行业零部件数量较少,但批量大,较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或外购,装配环节可以实现流程式作业。

其工位固定,工序间进行皮带输送,节拍稳定,所以机器人等工装容易被采用,数字化转型也就相应容易。

船舶制造行业是典型的小批量多品种离散型制造企业:首先,船舶的零部件主要有船体零件、管子零件、舾装零件等,采购时都是按厂家标准生产全球采购,很难实行标准化。

虽然舾装零件部分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但大量铁舾装是单件设计制作,设备与舾装件一般归总装船厂外部供应链管理,属于物流智能管控范畴。

船体零件和管子零件生产是典型的按图单件生产,且数量庞大,制造、加工复杂,涉及到船体车间、管子加工两个车间,有几十条生产线、数百个工序工位,而舾装安装、试验涉及的场地和资源更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造船硬实力必须立足全面建模
现代造船模式的精髓就是讲究精准、精良、精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大量准确、实时的基础数据做支撑。

长期以来对基础工作的忽视,严重影响了我国船企建模的成效。

“国内某先进船厂每修正总吨工时为22.9,而韩国现代重工为16.7,日本三井造船为8.1”,业内专家在日前召开的一次建模相关会议上披露的数据,给了国内船企负责人当头一棒。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船企的造船周期大幅缩短,生产线布置更加合理,在硬件方面与日韩船企已相差无几,但为什么生产效率方面的差距仍如此之大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长期以来对基础工作的忽视,严重影响了我国船企建模的成效。

现代造船模式的精髓就是讲究精准、精良、精细,不断消除产品多余功能,降低资源无益消耗,减少多余库存,压缩无效作业时间。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大量准确、实时的基础数据做支撑。

国内很多船企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因此只是学到了现代造船模式的外形,远未掌握其精髓。

参观过日本船厂的国内专家感触最深的是日企精准的计划管理体系,他们能把一年的计划细化到月、周、日。

执行期间虽有变动,但通常都不大,计划工时与完成工时相差不多,材料配件库存极少,按需按量按时配送。

日本船厂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地记录每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人、每天的作业内容和物耗等信息,并不断优化和改进管理;而且在实现信息化后,其管理效率更高,所有数据都可被快速、准确地提取和分析,甚至某一个小项发生变化了,与之相关的所有项目都能及时得到修正。

反观我国船企,管理粗放,基础薄弱,如造船效率最重要的考量指标——工时的安排和统计普遍不精确,计划工时与实动工时相差甚远。

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我国船企对劳务工管理实行以包代管的方式,使其实动工时无从谈起。

而对正式职工的管理,很多企业也只是用简单的考勤代替实动工时的统计,由于工时与收入挂钩,所以即使实动工时少于计划工时,职工一般也不愿意说明。

这使实动工时难以准确统计,压缩无效作业时间就成了一句空话。

至于计划精细性欠缺,物流与生产流程难以同步,同样是因为大量具体的基础统计工作和标准化工作不到位所致。

我国船舶企业的建模基础工作之所以被长期忽视,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缺乏科学的考核办法,习惯用简单的规模和完工量等“看得见”的指标考核工作,习惯依靠要素投入实现总量增长;另一方面,做好基础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在短期内难见成效,在人心浮躁的当下,在基础管理跟着干部一起轮换的当下,企业往往难以坚持下去。

然而,建模的基础工作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当我们一年还只能造几艘船时,当船价高企足以确保获得较大利润时,计划不准也罢,以包代管也罢,并不影响企
业的生存。

如今,很多船企一年要建造十几艘甚至几十艘船舶,而利润已被日益上升的人工、材料、汇率成本和急剧下跌的船价挤压得所剩无几,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调度随意、计划粗放、工时掺水的水平,基础工作影响的就不是利润的多少,而是企业存亡的大局。

同时,还应该看到,整个社会对船舶企业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得不精细地测算每一个细小环节的物耗、能耗、排放、工时,来达到综合减排效果。

这时候,每天各种物耗、工时等的精确统计和反馈就显得格外重要。

否则,即便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管理软件,也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对提升生产效率一点帮助都没有。

“万丈高楼平地起”。

基础工作很繁琐,很辛苦,但它是建模的根基和起点。

希望船舶行业和企业真正认识到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从“一把手”抓起,坚决“啃”下其中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工作,船企在生产管理中才能真正做到精准、精良、精细,进而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