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威廉斯与“成人教育”文化理论
雷蒙德·威廉斯国内研究综述
文 章 编 号 :63—2 1 ( oo 0 0 8 0 17 11 2 l )6— 16— 2
出版的王尔勃 、 周莉 译 《 马克 思主义 与文学 》 是笔 者能够找 到的
威廉斯作 品最 近 的中译 本 。王尔勃 在译序 中以《 回望跨世 纪 的
足 和 面 临 的 问题 进 行 梳 理 , 以期 加 深 对 这 位 思 想 巨 匠 的理 解 。
精深的思想内涵。
2国 内对 威廉斯 作 品及 其 思想研 究概况
() 1 威廉斯 作品整体评价
国内对威廉斯作 品 的批 评性文 章集 中于《 克思主义 与文 马 学》 《 、 文化 与社会》、 关键词》 《 这三本 书 中。王尔勃发 表的两篇 评论性文 章《 威廉 斯及 其晚期 代 表作《 克思主义 与文 学》 和 马 》 《 文化唯物论 与文化研究——从雷蒙德 ?威廉斯 《 马克 思主义与
丈 謦导 ・启 史砬廓
雷 蒙 德 ・ 廉斯 国 内研 究 综述 威
曹莹莹
( 国矿 业 大 学 外 文 学 院 , 苏 徐 州 2 11 ) 中 江 2 16
摘要 : 蒙德 ・ 廉 斯 是 2 雷 威 0世 纪 英 国 著 名 的 马 克 思 主 义理
文集 , 汇集了他 去世前 1 O年中撰写的 1 篇文章。20 1 0 7年凤凰 出 版传媒集团与译林 出版社 合作 出版 了丁尔苏译 的《 现代悲剧》 一
文学》 中获得 的启示》 是这方 面的代表作 ( 王尔勃 ,0 1 王尔勃 , 20 ;
20 ) 0 6 。但 是 这类 评论 性 文 章 多 集 中 对 一 本 书进 行 研 究 , 炼 出 提
文化学专业书目
文化学专业书目引言:文化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现象和文化意义的学科,它涉及了诸多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社会学等等。
作为文化学专业的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来深入了解文化学的理论和实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化学专业书目,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学习体系。
一、基础理论类书籍:1.《文化学原理》:作者约瑟夫·斯鲁斯特,是一本经典的文化学入门教材,介绍了文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2.《文化研究导论》:作者约翰·斯托尔克,是一本系统介绍文化研究领域的著作,包括文化的定义、文化研究的历史和发展、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等内容,适合深入了解文化学的学生阅读。
3.《文化学概论》:作者雷蒙德·威廉斯,是一本介绍文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经典著作,详细讲解了文化的形成、演变和意义,对于理解文化的本质有很大帮助。
二、文化史类书籍:1.《文化的故事》:作者罗伯特·达特,是一本详细介绍人类文化史的著作,从史前时代到现代社会,讲述了文化的演变和影响力,对于了解人类文化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与帝国》:作者爱德华·萨义德,是一本研究帝国与文化关系的重要著作,探讨了帝国对文化的塑造和文化对帝国的影响,对于理解文化与权力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欧洲文化史》:作者雷蒙德·韦斯特,是一本系统介绍欧洲文化史的著作,从古希腊罗马文化到现代文化,讲述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于了解欧洲文化的学生有很大帮助。
三、文化批评与研究类书籍:1.《文化批评理论导读》:作者特里·伊格尔顿,是一本介绍文化批评理论的入门书籍,涵盖了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不同的批评理论,适合对文化批评感兴趣的学生阅读。
2.《文化研究与文化理论导读》:作者约翰·斯托尔克,是一本介绍文化研究和文化理论的导论书籍,包括文化理论的不同流派和方法论,对于进行文化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雷蒙德·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观解析
雷蒙德·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观解析雷蒙德.威廉斯在批判英国的精英主义文化传统和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基础上,大量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提出了“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这使他成为二战后英国重要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
威廉斯通过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理解,围绕着文化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重塑了自己的文化观,他把对文化的理解放在物质条件和物质生产语境中来进行,强调文化是一种关于社会整体的文化理论,把构成社会整体生活方式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进而突出文化的整体性、实践性和动态性。
具体来说,这一思想是通过对“基础——上层建筑”命题的修正、对“文化”概念的“唯物主义”诠释以及对其独创的情感结构和文化霸权概念的分析来完成的。
也正是基于威廉斯所提出“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们可以窥见到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的独特意义和价值,特别是他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的贡献可见一斑。
文化唯物主义视角出发,文化被重新解释为一种物质的、生产性的力量,其中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意识形式而存在,它使得社会现实的全新经验得到实现和表达。
如此一来,身份的观念则并非是在政治或社会的真空中出现的,而是在两种特定的使用情境中产生的,并且发展出了两种不同的意义。
消费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孕育出了个人意义上的“身份”观念,表示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与众不同的经验。
再者是六七十年代关于种族和性别的新社会运动,特别是妇女解放运动和黑人权力运动。
“身份”在此发展出了新的“社会意义”,以表示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
文化唯物主义的“关键词”理论所揭示的是,不论是“个人意义”上还是“社会意义”上的身份观念,他们仍然可以与旧有的哲学含义共存。
因此,使用“身份”一词来描述这些经历并非是中立的或纯粹的,而是操演性的。
如此一来,身份则被理解为一种现代的分类策略,根据特定的人、特定类型的人或群体的本质进行分类。
雷蒙德·威廉斯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精要
关键 词 : 廉 斯 } 化 } 学 j 会 威 文 文 社
中 图分 类 号 : GO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O 8 20 )30 0 .5 10 一1 X(0 6 0 —0 10
雷 蒙德 ・ 廉斯 (9 11 8 ) 西方 文 化研 究 威 12—98 是
维普资讯
第2 4卷第 3 期
2006学版) 社
No 3Vo . 4 . 12 Ma y.2 00 6
junlf ohnU i ri Sc l c ne d i ) o ra o F sa n esy( i i c E i0 v t o aS e t n
和 理论创 新 。
一
种 特 殊 的 现象 , 因此 可 以把 它 作 为社 会 现 象 对
威廉斯在《 文化与社会 》 中写到 :
马 克思 对文化 只做 了些梗 概 论述 , 却没 有 系统
待 。这 样 , 文学 就成 了社 会环境 中一个 可 以分析 的 现象 。 人们对 文学 和其他 艺术形 式 的爱好 也能作 为
让关 于政 治、 经济 和历 史所得 出 的结论 马上 用在 文 是 , 见在 他重要 理论 著作 中关 于 文学 艺术 的论 断 散
收 稿 日期 :0 60一0 2 0—31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 学研究专项 任务项 目《 英国文化研究理论 及其 中国语境化问题 }OJ 5 . 790 3 (3D7o 4 —9 0 ) 作者简 介; 张平功( 99 )男 , 1 5 一, 安徽灵璧人 , 佛山科学技 术学院教授 , 英国斯泰福 大学文学博士 。
学理 论和 实践 。恩 格斯 和马 克思 在这 一方 面相 似 ,
理论 的主要奠基人, 在现代西方文化思想界 占有特 只是前 者较后 者常 常严谨 稍逊 。 但是 , 并不是 说 , 这 殊地 位 。 在其 长达 4 的思想历 程 和文化 实践 中, 马 克思在 论 述社 会 和历 史问题 时无 力把 结论 最 终 O年
解读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理论
解读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理论作者:段婷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5期摘要:雷蒙德·威廉斯对于“文化”概念的追溯和考察为当代英国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雷蒙德·威廉斯解释分析了英国社会从教育导报刊发展的主要文化制度,并从艺术形式与社会的一般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延续《文化与社会》中威廉斯提出的“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的论断,雷蒙德·威廉斯认为在文化分析中选择性传统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际社会中,社会发展、历史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选择性传统,一个社会的传统文化总会倾向于顺应时代的利益与价值体系,因此传统文化绝不是一个由作品构成的实体,而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和阐释的过程。
关键词:雷蒙德·威廉斯文化选择性传统雷蒙德·威廉斯是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奠基人,是当代最富有创造性的文化思想家之一。
他对“文化”概念的追溯和考察为当代英国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他看来,“文化”一词它“记录了我们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领域的这些变革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而持续的反映。
因此,借助“文化”本身,我们便能寻找各种意义和价值以及关于人类创造性活动的记录。
而文化分析是雷蒙德·威廉斯想要通过“文化”阐明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中或显或隐的意义和价值。
在他看来,每个时代有自己独特的感觉结构,它就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是经过选择的社会事实。
本文试图梳理雷蒙德·威廉斯“文化”概念、文化的三种定义,深入探讨雷蒙德·威廉斯提出的在文化分析中选择性传统是至关重要的论断。
1.“文化”一词历史溯源文化一词的英语词源culture源自拉丁文cultura,最初意指农作物的栽培和动物的饲养,时至今日,culture一词仍有养殖、种植的词义。
大致从16世纪早期开始,“文化”一词从自然界延伸到人类自身发展进程中,有了培育、栽培等含义,从作物的培育到人类心灵的培育。
雷蒙德_威廉斯国内研究综述
文学界雷蒙德·威廉斯国内研究综述曹莹莹(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雷蒙德·威廉斯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化研究学科的奠基人,他关于文化及文学理论的观点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20年来国内研究威廉斯的主要著述,旨在探讨目前为止这项工作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不足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威廉斯;文化;文化理论;文学理论中图分类号:B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10)06-0186-02Abstract:The cultural and literary theories of British scholar Raymond Williams is increasingly popular among Chinese scholars and marxists.This paper compile and analyzes the major books and papers in China about Raymond Williams in the past20years or so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current achievement,the shortages and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sity of further study.Key words:Raymond Williams;cultural theory;literary theory雷蒙德·威廉斯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化研究学科的奠基人,是卓有创建的文化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也是独树一帜的小说家、剧作家。
在67年的生命历程中他笔耕不辍,真正是著作等身,在国际上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他的学生、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曾将他誉为“能把理性与情感罕见地结合起来的作家”。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价值观
、
威廉斯 的文化本体价值观
1 9 5 8年 雷蒙 德 ・ 威廉斯在《 信 念》 上 发 表 了题
为《 文化是平常 的》 的文章, 提出本质上“ 文化是平 常的” 小, 是 日常生 活 的和大 众 的 , 文化 是 由下 至上
的大众 创造 和大众 传播 , 是 民主 的 。 认 为 , 社会 大
社会 意识 , 即全体社 会个 体生 活体 验相 互交 织 , 相互
融合 , 最 终汇 合成社 会共 同认 可 的 意 义 和价 值 等 体 系, 从而 形成 对应 的文 化形 态 。然而 , 大众 的文 化建 设 和参 与作 用往往 被 屏 蔽 , 文 化 被 错 误 地认 为 只是
解雷 蒙德 ・ 威 廉斯 的文 化价 值观 : 文化 的本 体价 值 、 文化 的社 会价 值 。有关 文化本 体 价值 主要指 他 的平
化传 统 的从 形 而下 至 形 而上 的过 程 , 因此 文 化 理所 当然 是平 常 的 , 是全 体 社 会 成 员 个人 和社 会 体 验 的
面“ 价值是相对 于人的, 但它们可 以在事物 的本性 中发现, 而且不是任意的” 。价值既是事物的本
体特征, 也 是人 类 的认知 产物 , 反 映人与 认知 客体 之 间 的关 系 , 即事物 的价 值 有 本 体 价值 和社 会 价 值 之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3 — 1 5 基金项 目: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 目“ 范式转换 : 雷蒙德 ・ 威廉斯 的文学研究 ” ( 1 3 WL H 4 3 ) 。 作者简介 : 李 兆前( 1 9 7 0一 ) , 女, 湖南常德人 , 讲师 , 博 士。研究方 向: 西方文论研究 、 文化研究。
众( 或者 社会 少众 ) 的概 念 只 是观 察 视 角 的 问题 , 只 是 出于或经 济或政 治 或文化 利益 目的而进 行 的社会
雷蒙·威廉斯文化思想理论的研究综述
百家述评•228雷蒙·威廉斯文化思想理论的研究综述雷蒙·威廉斯作为英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其文化理论涉及领域极为广泛,同时又重视文化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而他的有关文化观念的理论是威廉斯文化研究理论中突出的研究成果,它贯穿于威廉斯整个文化研究之中,将研究重点放在威廉斯文化观念上,可以推动进一步认识与延展威廉斯的文化研究理论,为当下文化研究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启示。
1 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学术界对其文化思想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时间上较国外晚,最早的文献可追溯1986年,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以雷蒙·威廉斯为第一主题词,文化为第二主题词,经过筛选共检索到了90篇文献,数量较少,涵盖的学科背景多为文学、哲学、文艺学、历史学及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广度及深度都有所欠缺。
关于雷蒙·威廉斯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1 “文化”概念的研究就文化本身来解释,国内外学界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都曾尝试对其下定义,但关于文化这一定义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
1.1.1 对“文化词源”的讨论田江太对其文化词义的定义表示赞同,发现文化的意义的变异性背后是社会和历史的演变过程。
乔瑞金和薛稷认为,文化从最初指“对自然生长事实管理”这种词源学的发端开始,就一直是中心消解的意识方式。
文化一词的含义是从最初对农作物的培养发展成为一种物质生活方式。
总之,学者们都给予肯定的态度,并在威廉斯对文化的概念的词源基础上进行了延展。
1.1.2 对“文化的三种定义”的讨论盛立民在《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关于文化概念的哲学阐释》一文中将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即理想状态、文献状态、社会实践状态。
周兴会和秦在东认为威廉斯的三种文化定义将经济、社会、政治紧密联系,其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总之对文化的三种定义已从字面含义上升到价值意义的探讨,悟出了要发挥文化三种定义的整体性。
文化与社会 雷蒙德·威廉斯
文化与社会雷蒙德·威廉斯简介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年)是英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家、文学评论家和社会学家。
他以其对文化的深刻研究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而闻名,被誉为现代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威廉斯的著作不仅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声誉,还对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文化的定义威廉斯的文化研究始于对文化的定义和界定的思考。
他认为,文化是一种人类创造的象征系统,包括语言、价值观、信仰、艺术和传统等方面。
文化既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又是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的表达和体现。
威廉斯将文化的概念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调文化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人们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塑造和建构的。
文化与社会关系在威廉斯的理论中,文化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反映和表达。
文化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社会发展和变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文化传递和传承,社会价值观念和标准得以形成并传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文化承载着社会意义和社会认同,通过符号和象征的方式将人们联系在一起。
其次,文化是社会变革和社会斗争的动力。
在威廉斯看来,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不断演变的。
文化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在社会斗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文化的挑战和变革,社会结构得以重新配置和重塑。
威廉斯的文化理论威廉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对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理论。
首先,他提出了“文化流动”(Culture Flow)的概念。
这一概念强调了文化是一个不断流动和交流的过程,强调了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
文化的流动使得不同的文化元素得以融合和互相影响,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
其次,威廉斯强调了文化的“结构”和“经验”之间的互动关系。
他认为文化结构是被塑造和规约的,但同时,文化经验也是在特定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文化理论,社会意图
文化理论,社会意图【关键词】雷蒙德·威廉斯;文化理论;协商系统;社会意图。
雷蒙德·威廉斯是20世纪英国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是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之一和重要成员,唯物主义文化分析方法是威廉斯的文化理论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查德·霍尔特一起被看作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人。
正是他首先把大众文化纳入文化研究领域,从而把英国文化研究引向一种丰富多元的全新开放方向。
正如他的学生、当代文化研究者伊格尔顿所说的,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地把文化研究从他发现的比较粗糙的状态改造成异常丰富、资源雄厚的研究领域,因此而不可逆转地改变了英国的思想和政治图景,使成千上万的学生和同行和读者长久地得到他的思想赐予”[1]。
雷蒙德·威廉斯一生著述丰富,其中主要的文化理论著作有:《文化与社会》(1956年)、《漫长的革命》(1961年)、《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1974年)、《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1976年)、《马克思主义与文学》(1977年)、《唯物主义和文化的若干问题》(1980年)等,这些著作构成了威廉斯不断发展完善的文化理论思想体系。
综合起来,这些理论著作主要解决两个核心的文化理论问题,一个是文化的概念,另一个是文化理论的方法。
在文化概念方面,威廉斯从一开始就持鲜明的反精英主义立场,建立了一种基于实践生活的人民大众的文化概念。
首先,威廉斯在其成名作《文化与社会》中,通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1780-1950)英国四十多位作家在不同时期对“文化”所做的不同描述的考察,探讨了文学与社会、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提出“从本质上说,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核心思想。
然后又在一系列如《漫长的革命》《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文化分析》等著作中,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详细的描述与分析,最终使“文化”的概念挣脱精英与形而上的话语限制,走向了普通大众,走向生活实践。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实践研究
因此 ,有必 要不 断扩 展文 化 的意义 ,直 至它 与 日常生 论分 析英 国工业 小 说 ,他 考察 了狄 更斯 、劳伦 斯、 哈代等 活同义 。他 在 回顾文 化概 念变迁 历 程后 指 出,文 化不 仅是 人 的小说 ,从 中追 寻一 种属 于新型 社会 的 “ 感 觉结 构” 。 感觉 结构 ”是 一种文学 化 、社会化 的表 新的 生活方 式和 新 的 “ 工、 I ”的反 应 ,也是 新 的政治 和社 由此 可以看 出, “
是卓有 创建 的文 化理 论家 、文 学批评 家 , 同时也 是独树 一 帜 的小 说家 、剧 作家 ,伊格 尔顿 曾将 他 誉为 “ 能把 理性 与
连续 性 。感觉 结构表 明文 化 内部存在 一种 创新 的机制 与原
则 ,即文化 内部 因现 实生 活世 界的变 化 ,也会 产生相 应的
情 感 罕见地 结合起 来 的作 家 ”。 因其对 文化 研究 的 巨大 贡 变化 。 因此 ,并 不只 有 一种感 觉结 构,一 种感 觉结 构不适
际社会 生活 而 自成一 统 ,乃 是 “ 文 化 ”一词 的早 期意 义 ;
学与 社会 的重 要工 具 ,阐明文 学和 文化具 有物 质性 、社会
而逐 渐 用 以指 涉 一 种整 体 的 生 活 方 式 ,则 是 文 化 一词 的 性 。 “ 感 觉结 构 ”强调 的是 主体关 于 当下的社 会生 活等方
何谓“文化理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何谓 文化理论 :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李厚羿ʌ内容提要ɔ文化概念一直存在多义杂糅㊁歧义丛生的现象,而文化理论则是以文化概念为轴心,并以理论形态呈现的针对纷繁多元文化问题论述的总称㊂在现代语境中,西方文化理论作为一套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话语登上了历史舞台,它被看作延续政治斗争的另一种手段㊂当前,马克思主义需要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理论的跨学科特征㊁多元化方法与批判性价值,并且在与后现代主义的交锋中更加鲜明地将其内在关于文化发展㊁社会变革㊁人类解放㊁历史进步等方面的宝贵理论品质彰显出来,以应对各种文化思潮的挑战㊂ʌ关键词ɔ文化 文化理论 资本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 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概念而言,一直未曾有过普遍一致的定义,但成为当前人文社科领域内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㊂事实上,以文化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种困难并不在于考察具体文化的现代实证方法和科技手段的先进或落后,而在于文化概念本身界定的模糊不清,从而导致了文化研究的各种交融混杂的局面㊂究其原因,文化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被过度地泛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心理范畴相关前沿问题研究“(16CZX01)阶段性成果㊂李厚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㊂******化使用,从而导致了其内涵和外延的严重游离,界定的模糊化正好适应了日常生活用语随意和失范的特点,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后果是后人的一切对文化进行整体性理论研究的努力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不严谨(甚至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和不周全(只是揭示出了部分属性)的遗憾㊂雷蒙德㊃威廉斯认为 文化是英语语言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 因为现在有相当多个截然不同的知识领域和思想体系,都把它当作重要的概念 ①,正因此,我们在使用文化概念时,往往探讨的不是文化的整体或者文化本身,而是潜意识地预设了文化的局部或有限的使用范围,而这一点我们并不一定知觉,这种不知觉导致了一系列的错误㊂例如, 文化哲学 被使用的次数很多,其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理性而言的㊂在研究者看来,文化哲学与理性哲学的区分上承滥觞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和理论二分的基础之上,在这里,文化被看作人的生活世界和生存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以此区分作为以数学㊁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关于外部自然世界的各种研究㊂这样的文化与理性区分没有问题,文化被限制在恰当的位置之中,然而,当文化哲学的作者又想对当下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做出说明时,却发现自己文化哲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并不能很好地包括它们,便提出了 理性文化 的内容②,这就不免自相矛盾了㊂事实上,他们没能将文化哲学的理论一以贯之,这正是文化概念的多变性造成的㊂同样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 政治㊁经济和文化 三个概念从逻辑划分的角度来看,三者的外延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这样使用没有问题,但如果作为一个纯粹的理论范畴来探讨,总不免使人感觉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㊂人们在谈 政治㊁经济和文化 三个概念的时候,就已经自觉地将三者做出了区分,但是人们同时又在使用着 行政文化 政治文化 生产文化 经济文化 等概念,这不免让人产生了混乱㊂另外,科学与文化,知识与文化,哲学与文化之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㊂这也引出了文化概念研究另一个问题,文化究竟在多大范围内使用较为合理,或者说与其对应的概念是什么?在某种程度上,文化成为日常语言中类似于 this that it 一样的指示代词,塞缪尔㊃亨廷顿认为 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 ③,这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文化如果只通过单①②③Raymond Williams,Keyword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pp.76-77.衣俊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8页㊂美 劳伦斯㊃哈里森㊁塞缪尔㊃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 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的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第3页㊂2020年第3辑总第36辑称或特称命题来解释,同样也无法推进文化理论的研究㊂所以,文化研究首要工作就是对文化概念发展历程的梳理和使用范围以及使用方式上的澄清㊂一 文化概念的历史辨析文化作为正式的研究对象被提到议事日程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不少专家认为欧美学者热衷于学科划分和实证研究的学术传统导致了理解上的侧重性和专门性,如哲学㊁心理学㊁历史学㊁文学㊁语言学㊁社会学㊁人类学甚至生物学等都以自己的学科话语来界定文化概念㊂其实不光如此,更重要的是对于文化概念而言,缺少在一种科学的范畴体系中获得整体性的把握,从而使其在理解层次上属于一种 前对象 的阶段①,从而使文化概念无法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㊂从概念的词源和发展历史来看,在英语的早期用法中, 文化 概念与对动物和农作物的 培育 (cultivation)以及宗教崇拜(cult)有关,culture一词从诞生开始,就标志着属人性质的生成㊂文化概念首先建立在与自然概念的区分基础之上㊂自然(physis)在古希腊语中意味着 产生㊁成长㊁涌现 ,凡是自身呈现都属于此㊂在最早的使用中,人和社会㊁生活和习惯㊁伦理和法律㊁灵魂和神等与日月星辰㊁山川草木㊁鸟兽鱼虫一样属于physis㊂而文化更接近于与physis相对的nomos这个概念㊂在‘法篇“中,柏拉图用 法 (nomos)的概念来区分 自然 (physis),表征着对人类伦理㊁道德㊁政治等人类活动成就的肯定;同样地,亚里士多德用 德性 (arete)来表达人类特有的活动及其价值;西塞罗(Cicero)在‘论至善和至恶“中用德性智慧来表达文化这个概念,将其视作塑造人性㊁获得知识的功能和过程;从16世纪开始, culture 一词使用频率提高,用来表征通过学习而增加人的智力和修养的过程, cultured 意味着告别了粗鄙无文开始变得有教养;进入18世纪,文化概念开始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表达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观点,文化被当作文明的同义语而使用㊂但是,不论是黑格尔的 自由历史观 ,还是兰克的 伟大民族论 ,在普遍的持有欧洲中心论调的理性主义学者眼中,文化(文明)是欧洲的专权,是人类理性① 苏 瓦维林㊁弗法诺夫:‘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范畴“,雷永生㊁邱守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第29页㊂发展的成熟形态,而亚洲则不能被纳入真正文明的框架之中,处于不自由的历史阶段,而非洲更是蛮荒时期的典型,这种倾向也伴随着文化概念在这整个时期的发展㊂然而,随着浪漫主义在工业革命中的兴起,文化概念开始专指精神上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与物质基础结构上的变化区分开来㊂而伴随着19世纪晚期浪漫民族主义的发展,文化的含义也产生了变化,强调传统和日常生活也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㊂这一时期涌现的 民间文化 和 国家文化 就是这些变化的反映㊂沿袭着这种思路,20世纪的英国文化研究开始拒斥关于狭义的文化定义,反对利维斯的精英文化路线,倡导作为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观㊂文化的外延和内涵一直处在变动之中,构成了理论研究的巨大困难㊂雷蒙德㊃威廉斯将文化的概念所指称的对象归纳为三个方面㊂①首先文化指的是个人㊁集体或社会在知识㊁精神和审美上的发展,这是把文化界定在精神或意识活动的层面;其次是一系列知识与艺术行为及其产品(电影㊁艺术㊁戏剧),这是从文化的产品形态上的界定;第三个是指一个民族㊁集体或社会的生活方式㊁行为与信仰的总和,这是把整体性的生活方式都纳入文化概念之中㊂雷蒙德㊃威廉斯在他的文化理论著作中是渗透着浓厚的意图的,首要的就是对精英主义文化观的批判㊂第一和第二种文化的界定往往合并起来使用,指代的是高雅艺术和精英文化产品,这些艺术产品能让那些接触它们的人得到教育㊁启迪和进步㊂德语中的文化概念(Kultur)也带有这种含义,它大体上将文化与文明,以及个人或整体的道德进步等同了起来,具有很强的价值判断和精英主义倾向,目的在于确立精英文化及其产品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而文化的第三种界定则是以威廉斯为代表的伯明翰学派的重要理论贡献,通过整体性生活方式的文化界定来实现使工人阶级文化觉醒的政治抱负的理论奠基,这种理论界定也开始了后世关于文化权利㊁文化资源等领域斗争和批判的序幕㊂从文化的界定方式上来看,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文化概念做出了最为全面的总结,他们列出了文化数百种定义之后,总结出了六种关于文化的界定方式㊂②第一种是描述性定义,这种定义方式认为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构成社会生活的总和㊂在这种方式下,文化被看作各个①②Raymond Williams,Keywords,p.80.A.L.Krober and Klyde Kluckhohn,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Cambridge:MA.Peadody Museum,1952,p.43.2020年第3辑总第36辑领域知识的全部内容,例如泰勒对文化的经典定义中,就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各种思想的内容(艺术㊁道德㊁法律),也有各种的活动的方式(风俗㊁习惯)㊂①第二种是历史性定义,通常将文化看作人类不断传承的历史遗产㊂例如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帕克和伯格斯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的各种遗产之总和,由于群体种族和社会特性的不同,这种遗产也具有了不同的意义㊂第三种是规范性定义,这类定义将文化在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的两种表述中展开㊂第四种是心理学定义,其强调文化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让人们能够交流㊁沟通㊁学习或者满足各种情感的需求㊂第五种是结构性定义,这类定义认为文化是一种跟具体行为相区别的抽象概念㊂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对文化做出了 行为 与 行为结果 的区分㊂第六种是发生学定义,其着眼点在于文化产生的原因和方式㊂这类定义跟生物学无关,而是旨在表明文化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其持续存在则是世代相传的结果㊂通过对上述文化概念的考察,有以下几点结论㊂第一,文化概念在日常语言中泛滥和过度的使用,导致了理论研究过程中的混乱㊂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范围,甚至在同一个语境下也出现误用的局面,文化甚至成为一个指示性的代词㊂第二,文化研究者都从不同的层面,根据自身不同的理论背景以及研究目的进行研究㊂汤普森认为,文化就是 一个大杂烩式的术语,将如此之多的行为和属性塞进一个包裹中,势必混淆或者掩盖各种差异 ②,综观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较之于在最广泛和最宏大的意义上把握文化的意义,研究者更喜欢关注文化对象的实际的具体的内容㊂第三,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往往直接与人造产品联系在一起,没有深入分析产品背后的精神属性,人的感性活动以及由此结成的丰富的社会关系,也没有深入文化背后寻找人的真正本质㊂马克思从文化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劳动异化的背景下)出发来研究文化,通过人的自由感性丰富全面性来研究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从而开启了文化研究的新境界㊂第四,传统对文化往往是做静态的分析,停留在文化活动结果之上来规约文化,事实上,文化具有动态的㊁历史的㊁社会性㊁生成性和结构性的特征㊂①②Philip Smith,Cultural Theory:An Introduction,Hoboken: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1,p.8.E.P.Thompson,Customs in Commo,London:Merlin Press,1993,p.13.综上可见,至今为止,在众多的文化界定中,文化概念仍旧没有获得相对的统一㊂从广义和狭义来区分文化的概念㊂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等同于人化或社会化的过程,这个是在最高意义上的理解,也是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无法完全涵盖的㊂郭湛教授将文化理解为 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 ,衣俊卿教授所理解的 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是人的类本质活动的对象化 等,正是在这个层面上的使用㊂哲学教科书常常将广义文化界定为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㊂可以说,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区分,是在最宏观的层面,表征着一切属人的内容,是对 人工世界 人化自然 的高度概括;而狭义的文化则将范围缩小,主要指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以此来区分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其对应的也只是广义文化中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这种活动由特定符号(语言㊁文字等)传达传导,是人类在实践中各种观念创造㊁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㊂从狭义文化概念的外延来看,文化包括风俗习惯㊁行为模式㊁道德风尚等社会心理层面的文化,政治法律思想㊁道德㊁艺术㊁宗教等思想层面的文化,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层面的文化,三种层面统称为社会的意识体系㊂这是最为常见的划分方式,在现实历史发展中,各种不同形式因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程度㊁表现方式㊁反映特征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且各个意识形式之间相互补充㊁相互渗透,形式上相互交叉㊁相互为用,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㊁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意识形态体系㊂事实上,狭义的文化概念能够相对清晰地揭示出文化产生㊁发展的过程,并且通过与物质性活动的区分,能够充分体现人类精神性活动在人类各种实践活动中的地位㊁意义和价值㊂但是,狭义的文化观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容易将人类的精神性活动与物质性活动割裂开来,从而造成了将精神性活动夸大为独立自在㊁没有束缚㊁可以脱离其他类型的活动方式(特别是物质生产方式)而单独存在的活动㊂事实上,在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文化概念并没有获得一种严格且广泛的应用,文化概念主要指抽象精神上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与物质基础结构上的变化区分开来,特别是在之前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文化更是被理解为纯粹精神活动的范畴,例如赫尔德提出的 自由意志 思想㊁康德的 理智规律和人工创造 ,以及黑格尔的 绝对精神 发展史都是在精神范畴中对文化的理解㊂所以,马克思对文化的理解不能单一机械地去从其文献中做统计学意义上的梳理,而是要从其创立的基本理论精神中去寻找文化的位置㊂有学者试图将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联系起来,认为两者之间有可2020年第3辑总第36辑以通约的内容,并且最终留下的是文化的精神特性, 一种文化一旦失去了它的精神特性,也便失去了它的文化意义 ①㊂这样的理解将文化中的精神性内容进一步强调出来,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他无法在自己的理论解释模式中说明不同理解层次的文化是怎么被通约的㊂也就是说,关于精神特性具体是什么,怎么产生的,以及起作用的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地说清楚㊂在马克思这里,文化更多指的是狭义性的内容,也就是说马克思对文化的理解是聚焦在人的精神活动这个层面的㊂但与此同时,马克思随时将人的精神活动与物质生产活动联系在一起理解,并将两种活动的相互关系和地位,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变化作为文化理论考察的重要内容㊂二 作为理论形态的文化及其发展文化理论(cultural theory)是作为理论形态出现的关于文化问题论述的总称㊂ 理论 在‘社会科学大词典“中被界定为概念㊁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在‘牛津简明英语词典“中意为用来解释某事物的一种假设或者思想体系,特指以独立事实的普遍原则为基础的假设或思想体系㊂理论不仅仅是对经验世界的描述或者归纳,还包含着抽象的㊁系统而有条理的理解和模式,人们可以利用它来解释现实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㊂文化理论跟文化概念一样没有普遍公认的界定,这是因为其本身 不是由严格规则和程序所支配的科学事物,事实上它们往往成为综合了不同主题和方法的多层话语 ②㊂从广义上来说,文化理论(cultural theory)脱胎于最广泛意义上的文化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e),凡是以文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不论是来源于哪个思想派别,或者某一学科的理论或某一思想流派的理论一旦与文化问题结合起来,都被称为文化研究,所形成的理论都被称为文化理论,例如存在主义㊁结构主义㊁哲学解释学㊁弗洛伊德主义㊁语言学的符号学等,这些理论一旦与具体的文化问题结合起来就成为一种文化理论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方文化理论可以追溯到17世纪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而文化理论发展的黄金时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这段时期,各种类型的文化研究融合了社会学理论㊁文化批判思想㊁历史学㊁哲学以及政①②胡海波㊁郭凤志:‘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第21页㊂英 丹尼㊃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1页㊂治学分析等领域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理论, 西方文化研究领域自此从单纯地解读文化概念的阶段进入了一个对文化进行理论阐述的阶段 ①㊂从狭义上来说,文化理论特指20世纪50年代的左派大众文化研究,主要是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为源头的文化研究㊂该中心于1964年成立,第一任主任是霍格特,该研究中心还包括极负盛名的雷蒙德㊃威廉斯以及爱德华㊃汤普森㊁霍尔等人, 文化与社会 激进主义 文化主义 一时成为该中心的标签㊂由伯明翰学派开创的研究方式至今仍保持着理论热度,成为一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法㊂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政治性和批判性,即通过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切入,分析批判这些现象背后文化的生产关系㊁制度和机制等,以及这些社会关系㊁社会意义和社会权力不平等的生产与再生产㊂事实上,广义的文化理论为狭义的文化理论或者说英国的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来源和思想武器,后者是文化理论的 具体应用和批判阶段 ②㊂事实上,英国的文化研究在其早期,从欧洲大陆和美国发展起来的很多理论思想流派中借鉴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从法兰克福学派㊁结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那里汲取了批判话语㊂关于文化理论,霍尔总结道: 文化理论具有多重话语,它有许多不同的历史㊂它是一个种种形态的完整体,在过去它有自己不同的发展和时机 文化理论总是一系列变动不居的形态 文化理论有许多发展轨迹,很多人过去和现在都有不同的理论立场,他们都处在争论之中㊂ ③就理论背景来看,西方文化理论主要源自现实政治问题的驱动,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理论作为一套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话语登上历史舞台㊂文化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源于二战以后西方社会形势的扭转㊂民权运动㊁学生运动㊁民族解放运动㊁反战反核运动㊁妇女运动的风起云涌,大众传媒㊁通俗文化㊁亚文化㊁青年崇拜等作为社会力量的崛起,以及社会等级制度㊁传统道德观念的摇摇欲坠,都是文化理论得以兴起的现实条件㊂事实上,文化理论可以看作延续政治斗争的另一种手段㊂文化理论可以看作以文化概念为轴心,以一系列现实文化问题的解决或者批判为目的的理论研究,这种研究将文化置于社会结构㊁社会制度和社会变迁①②③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25页㊂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第26页㊂唐维敏:‘文化研究:霍尔访谈录“,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第100页㊂2020年第3辑总第36辑之中,从而形成了各种功能主义㊁批判主义㊁价值主义等倾向的文化社会学理论㊂就研究特征来看,文化理论呈现出跨学科的特征,不同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化研究并不为某一具体学科所独有,而是一种多来源㊁多领域,包括了社会理论㊁哲学㊁经济学㊁政治学㊁史学㊁传播学㊁文学等方面在内的理论话语,其针对的是当代通俗文化中的许多重要和复杂的问题㊂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文化研究展现出反学科㊁反传统的特质,凡是在传统科学中无法获得有效说明的问题往往都成为文化研究的主题,例如传媒研究㊁性别研究㊁身体研究㊁妇女研究㊁生活研究等等,所以文化研究亦可看作对人文领域固守传统的一种挑战㊂同时,文化研究也没有固定的研究方法,更多呈现的是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文化研究者大胆借用一切现有的批判话语,并将其重组,使之适用于具体的文化分析与批判㊂总之,正如美国著名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㊃凯尔纳提到的,文化理论 能使不同的人在各个研究领域中,比一般学科更为辽阔而严谨地研究文化㊂像这样跨学科的研究工作,有助于超学科的观点发展,能锻造出一个共同的词汇㊁一组问题和观点,甚至分别跨越不同的研究领域㊂因此,对于科技资本主义社会学术分工的领域本位结果所造成的学科零碎化,提供一条超越之道 ①㊂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文化理论流派都曾在与马克思主义的极富创意的对话中获取灵感,不论是伯明翰学派㊁阿尔都塞㊁列斐伏尔㊁斯特劳斯,还是巴特㊁福柯㊁德里达㊁利奥塔,抑或是布迪厄㊁克里斯蒂娃,这些拥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学者,都在马克思主义未曾涉猎或未能深入展开论述的领域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思想㊂他们将传统左派所忽略的东西 诸如愉悦㊁欲望㊁无意识㊁艺术㊁语言㊁传媒㊁身体㊁性别㊁族群等,简言之就是文化 纳入思想视野,从而使左派运动更趋深化㊁更加丰富㊂三 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交汇文化理论作为一种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理论模式,一开始便不断受人诟病,其本身亦包含着 非理论的特征 (伊格尔顿语,意指丧失了对资①陈光兴㊁唐维敏:‘内爆麦当劳“,台湾岛屿边缘杂志社,1992,第101页㊂。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一章何为大众文化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一书的第一章中,作者主要解释了大众文化的定义以及与之相关概念的定义。
在这一章中,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为“文化”一词下了三个宽泛的定义。
另一个与大众文化紧密相联的概念就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定义方式甚多,作者介绍了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关系最的密切的五种定义。
“大众文化”一词也有许多种定义。
第一,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与喜好的文化。
这个量化的定义会有很多的赞同者,但同时一个自相矛盾的难点也随之出现,因为此种量化的工作并无实际价值。
第二种定义认为,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high culture)之外的其他文化,是一个剩余的范畴,是那些无法满足“高雅”标准的文本和实践的“栖身之所”。
第三种定义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即大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不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
第四个定义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
在该定义下,“大众文化”一词仅指属于“人民”的“本真的”文化,就等于民间文化,是一种民治、民享的文化。
大众文化的第五个定义来自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政治分析,尤其与其对“霸权”这一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
他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
在这里,被统治集团之“抵抗”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
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无论用何种方式定义大众文化,但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大众文化只有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才能出现。
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大众文化的形成,而“大众文化”这个概念本身也因分析方法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一书的第二章中,作者论述了“文化与文明”传统对文化批评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同文化大家对大众文化所持的不同的批评态度以及对美国大众文化的大讨论。
雷蒙·威廉斯“文化革命”观发微
h is o wn
C e x pe rie n ce . o m p are dw it ht h e s h o rt - t ea mr evo l u t i on * h e p a ys mo r e at t e n o t i n t o t he
o t
y a t
命 , 他 更 加 注 重 漫 长 革 命 的 总 体 性 与 彻 底 性 。 而 在 这 场 漫 长 的 革 命 中 , 他 在 肯 定 政 治
革
命
经
、
济革 命
、
文
化革命
密切
关联
的前提下
突
出文
化革命的
重要
性
。
在 他 那 里 , “ 文
化 革 命 ” 作 为 种 一 新 的 斗 争 形 式 , 是 尝 试 在 文 学 教 、 育 、 传 播 等 文 化 领 域 击 垮 资 本 主 义
ul t ur a l S tu di e s .
o weve r ,
W’
m a i ll i
s
s t h ou gh t a b o ut t he
“ c u l t u r alr evo l ut io n ”
B i s b ase d o n
h ri t i s h ist o r y a nd re a li t y a sw el l a s
雷 蒙 威 廉 斯 作 为 文 化 研 究 ?
R W (
a y m o nd
a m il l i
s,
19 21 — 19 88 )
“
”
介 [ 作 者 简
]:
李 超 文 学 博 士 河北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讲 师 主 要 研 究 西 方 文 论 与 当 代 文 化 批
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中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抗与借鉴
一、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分析的三个层次雷蒙•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指出,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
在《文化与社会》起始, 他便梳理了历史上关于“文化”含义的发展和演变, 他认为“文化”这个概念在18-19世纪初期指的是“心灵的普遍状态或者习惯”, 它的其他两层含义分别是“整个社会里知识发展的普遍状态”“各种艺术的普遍状态”到现在则变成了“整个生活方式”“文化是一种物质、知识与精神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
他通过对18-19世纪文学、思想史上重要人物生动的描述,串联起作者所始终关注的有关“文化”发展的脉络。
在《文化分析》中,雷蒙•威廉斯将用“理想型”“文献式”“社会式”三种定义来定义文化。
同时,他将文化区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在一个特定时期经历过的文化,只有生活在那个时代和地点的人才能完全理解它;各种被记录的文化,从艺术到最普通的事实:一个时期的文化;也存在把经历过的文化和时期文化相联系的因素,选择性传统的文化。
在电影《百鸟朝凤》中,我们可以找到雷蒙•威廉斯这种文化主义的观点的影子。
雷蒙•威廉斯认为:在一个特定时期经历过的文化,只有生活在那个时代和地点的人才能完全理解它。
我国对于艺术的传统传授方式是师徒式,徒弟到师父家住,行拜师礼,同时学习技艺,耳濡目染的浸泡式学习将师父的艺术技艺学到后方可出师、独立门户。
虽然现实中师徒的相处模式与焦三爷和游天鸣大同小异,所以有过此经历的受众看到焦三爷教授游天鸣时,仍会产生共鸣。
公元前3世纪,唢呐自波斯传入中国后,便一直是各种艺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无论是宫廷演奏还是民间嫁娶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笔者认为唢呐衰落的原因如下,一是随着西洋乐器传入中国和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衰落,唢呐在乐器领域的地位也开始直线下滑,在城市,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西洋乐器,即使学习中国古典民乐也会选择古琴、古筝、箫笛等。
二是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传统生活模式的瓦解,农村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多数农村学生跟随父母来到城市,没有学习唢呐的条件和欲望。
文化与政治——评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 基金 项 目]本研 究得到 中国人 民大 学研 究生科 学研究基金项 目资助 , 目 项 名称 : 葛兰西的领 导权理论及 其 当代效应
( 目编 号 :8 N 0 9 项 0X H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 如《 文化与社会> 漫长的革命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和文学> 电视 : 《 《 < 《 科技 与文化形式》 以及《 文化社会学》 等。
过对利 维斯 主 义的批 判 , 廉 斯指 出 : 威 工人 阶级 不是 “ 大众”, 人 阶级 文化 也 不 是他 们 所 贬低 的“ 明” 工 文 ,
而是 一种非 常 出色的 创造 性 文化 , 这体 现 了文化研 究所持 的政 治立场 。
[ 关键词 ] 文化 ; 础 和上 层 建筑 ; 基 决定 ; 大众 文化
整个生 活方式 ” 的新文化 观 , 这也是 伯 明翰学派
“ 化唯 物主义 ” 文 的理 论基 石 。那 么到 底 什 么是 文
化唯物主义呢?威廉斯这样表述 : 历史 唯物主义 “
注重 对文 学和 艺术 作社 会 和政 治分 析 , 它们 视为 把
二、 对传 统的马克 思 主义 文化观 的反思
建 筑 和 以经 济 为核 心 的基 础 具有 同样 重要 的意 义。 社 会 的总体 性革 命 是 经 济 、 治 、 政 文化 等 多 种 因素
作马克思主义文化分析的关键” 】 。 [ 在传统的马克思 主义理 论 中, 基础 ” “ 被理解 为不 同发展 阶 段 的 生产 方 式 。这 种 理解 忽 视 了马
[ 作者简介]殷旭辉 , 中国人 民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人文学院讲
师, 京 北 107 ; 082 王华 , 北农 林科技 大学文 学 院讲 师 , 西 陕西 成 阳 7 20 1 10
雷蒙威廉斯文化关键词分析论文
雷蒙威廉斯文化关键词分析论文一、“文化”的再定义与“大众”的再考察在雷蒙?威廉斯看来,“文化”是英语语言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具有多义性[1]101,其概念也最为模糊和混沌,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思想体系有着不同的“文化”定义。
威廉斯的研究就起步于这个多义而混沌的概念,在此后长达30多年的学术研究中,一直将“文化”这个“关键词”贯穿于其思想的始终。
劳工家庭的出身背景,长期从事成人底层教育的社会生活体验,使得威廉斯对当时英国社会占主导性地位的精英文化强烈不满。
“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反对艾略特和利维斯,以及围绕他们形成的整个文化保守主义———他们已经掏空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和文学”[2]。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的指导下,威廉斯对“文化”和“大众”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历史的审视和重新的建构。
20世纪以来,以阿诺德、艾略特、利维斯为代表的精英文化理念长期主导着英国的社会文化领域,他们习惯于按照阶级二分法,将文化划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和工人阶级的大众文化,并利用自己的话语霸权为文化艺术制定所谓的经典标准,以此来进行艺术审美和价值评判。
他反对把文化当作抽象的观念和空洞的价值理论,强调文化的物质性、社会性和日常生活性。
威廉斯认为文化不只是思想家头上的理想的光环,也不仅仅是精英人士倍加推崇的传统经典,而是与日常生活同义:“文化不只是一批知识与想象作品而已,从本质上说,文化也是一整个生活方式。
”[3]403威廉斯所强调的“文化即生活”理念,跳出了长期以来对文化的静态观察的模式,突破了将文化立于生活之上的精英文化传统,整合了剑桥“细致的文本分析”和“生活与思想”两个迥然不同的研究流派[6],超越了精英与大众的二元对立的文化模式,而将文化推进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文化”的观念。
跟“文化”一样,“大众”(masses)虽被人们经常使用,但在观念上却存在严重的偏见。
威廉斯考察“大众”这个概念时指出,在许多保守者眼里,“大众”(或者说“群众”)是个轻蔑语,具有“乌合之众”的特点:愚昧无知、趣味低下、立场不坚定、容易被蛊惑和操纵等[1]281-289。
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
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一、本文概述《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这篇文章旨在对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理论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其对文学与文化革命的独特贡献。
威廉斯作为20世纪英国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的重要人物,他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活动对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理念、文化革命观、以及他对文学与文化关系的理解等方面展开论述,全面展示威廉斯文学批评研究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我们将介绍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理念,探讨其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文学视为社会现象的反映,从而构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框架。
接着,我们将分析威廉斯的文化革命观,阐述他如何通过对文化概念的重新定义,提倡一种以普通民众为主体的文化革命,以实现文化的民主化和大众化。
我们将总结威廉斯对文学与文化关系的理解,以及他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理念,为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理论,并认识到其在文学与文化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对威廉斯理论的关注和研究,以推动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理论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是20世纪英国文学与文化理论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威廉斯的批评理论融合了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学研究的元素,构建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文学批评框架。
威廉斯坚信文学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连,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社会现象的反映和塑造者。
他提出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理论,强调文学批评应关注文学与社会、历史、文化的互动关系,而非孤立地分析文本。
这一理论为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能够更全面地揭示文学作品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在威廉斯看来,文学批评的任务不仅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评价,更是要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研究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研究20世纪以来,文化研究一直十分活跃,各个学派风云际会。
进入21世纪,文化研究继续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雷蒙德·威廉斯是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灵魂人物,他的文化理论以其独特的研究视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他的《文化与社会》堪称文化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为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在这部著作中阐述的很多文化理论观点,被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运用;他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态度也被广泛借鉴。
因此,加深对《文化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天的文化研究有着重要影响和启示意义。
文章第一部分介绍雷蒙德·威廉斯的生平、著作、研究状况,并主要从理论渊源、生活背景和他自身的具体因素这几个方面入手,简略的分析《文化与社会》的写作缘由。
第二部分研究《文化与社会》的主要内容,通过阐释民主、阶级、工业、艺术、文化这几个关键词意义上的变化,诠释了19世纪以来英国社会的变迁。
“文化”一词的用法及其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就在这社会变迁的脉络中得到了充分地理解。
文章理论总结部分是重构“大众”、“大众观察”、“传播”及大众传播、“共同文化”这几个词的观念,并站在大众的立场,肯定大众文化观,试图建立一种“共同文化”。
第三部分总结《文化与社会》的理论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威廉斯中肯、温和的批评态度,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强调“语言”的研究,和一种“开放、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的研究态度这四个方面。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文化与社会》中的理论观点及其研究方法影响了整个文化研究领域的发展,其中对伊格尔顿的思想形成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
他早年师从威廉斯,中期转向阿尔都塞,后期又回到威廉斯的理论思路中来,可以看出威廉斯的文化思想对伊格尔顿思想的形成和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也给中国的文化研究带来有益的启发。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推进,威廉斯的文化理论研究不仅在西方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而且给中国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和研究方法,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 英 国现代 化 的各 种 力 量 , 另 一 方 面为 正 在 出现 的社 会运 动 , 特别 是 劳工 运 动 或 工人 阶级 运 动 做好 准备 , 这种 成人 教 育 在 那个 时代 就 已经 兼 有 “ 社 会 慈善 和政 治宣 传 的双重 功能 ” j 。“ 成 人教 育 ” 在 整个 1 9世纪 得 到 了一 定 的发 展 , 但 是都 不 成 规 模 , 其 目的主要 为推 动 工业 革 命 的发 展 , 往 往 忽视 工 人 阶级 的 “ 阶级 诉 求 ” 和“ 文 化诉 求 ” 。直 到 2 O世 纪
中图分类号 : G O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5 6 4 2 ( 2 0 1 4 ) 1 1 德 ・ 威 廉 斯 是英 国新 左 派文 化 政 治 的 “ 精
神 领袖 ” 、 “ 创建 者” 、 “ 亲历者 ” 。他 是 享 誉 世 界 的 “ 文化 马克 思 主义理 论 家 ” , 他于 2 O世 纪 5 O年 代 以
E d u c a t i o n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 ) , 该 协会 的宗 旨主要 是 提 供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5 — 1 5
基金项 目: 2 0 0 9年度 国 家社 会科 学基金项 目《 斯 图亚特 ・ 霍 尔的文化理 论研 究》 ( 0 9 X WWO 0 1 ) , 2 0 0 9年度教 育部人 文 社会 科学研究一般项 目《 伯明翰 学派“ 文化 马克思主义” 研究》 ( 0 9 X J C 7 5 2 0 0 1 ) 。
第3 0卷
Vo 1 . 3 0
第 1 1 期
成都师范学 院学报
J OURNAL OF CHE NGDU NO RMAL UNI VER S I T Y
2 0 1 4年 l 1月
No v . 2 0 1 4
雷 蒙德 ・ 威廉 斯与“ 成 人 教 育" 文化 理 论
伏 珊 , 邹 威 华
6 1 1 1 3 0 )
( 成都 师范学院 a .教 师教 育学院. b .科技处 , 成都
摘
要: 雷 蒙德 ・ 威 廉 斯 是 英 国新 左 派 文 化 政 治 最 杰 出的 “ 文化 马 克 思主 义 理 论 家 ” 。“ 成人 教育 ” 是 他 从 事
学术研 究的发 端。他借 助《 政治与文 学》 、 新左 派文化运 动等平台把 “ 成人教 育” 的文化政 治诉 求付诸 实践 , 内容丰 富、 内涵深刻。他从 事的“ 成人教 育” 理论与 实践为英 国新左 派的勃兴、 为英 国文化研 究和“ 文化马克 思主义” 的崛
初, “ 成 人教 育 ” 才 得 到 了 长 足 的 发展 , 在 星 火 燎 原
般 出现 的成 人教 育 机构 中 , 最 引人 注 目的 是 牛津 大 学 阿尔 伯 特 ・曼 斯 布 列 齐 ( A l b e r t M a n s b r i d g e ) 于 1 9 0 3年组 织 的 英 国工 人 阶级 教 育 协 会 ( Wo r k e r ’ s
“ 成人教育 ” 为实现人 生志趣 和抱负 的大舞 台 , 以
《 政治与文学》 《 理性者》 《 新理性者》 《 大学 与左派 评论 》 《 新左派评论》 等刊物为载体 , 把 他 在 新 左 派 岁 月所 奋 斗 和 追 寻 的核 心 问题 视 为 实 现 工 人 阶级 “ 教化” 的真 正动 因 。威廉 斯 一 方 面通 过 《 政 治 与文 学》 等左派刊物从理论和实践上践行新左派的文化 批判 , 他 们 以苏联 式 的社 会 主 义 、 英法等资本主义、 美 国 的大众 消费 文化 、 利 维斯 主义 的“ 精英主义” 为 研究 对象 和批 判 的靶 子 , 站在英 国历史 的语 境 中 , 提 出 了一 系列 的 事 关 “ 文化” 和“ 意识形态” 等 方 面 的 重要 著述 , 被视 为“ 文 化 马 克 思 主义 ” 的发轫之作。 另一 方 面 , 他 充分 利 用 左 派 读 书俱 乐 部 把 新 左 派 知 识 分 子凝 聚在 新 左 派 团体 的周 围 , 通 过 对 英 国社 会 各种 问题 的深 度关 切 , 如 核裁 军运 动 、 工 人 阶级 中产 阶级 化 、 福利 制度 等 把 各 路 新 左 派 思想 成 果 汇 聚 在 起, 形 成 了一 股 强 大 的新 左 派 “ 文 化政治” 磁场 , 力 图推 动英 国社会 结构 的改 变 , 期 待 社 会 主义 在 英 国的复兴 。在 推 进 新 左 派思 想 运 动 的发 展 过 程 中 ,
起 提供 了认知平 台和 思考语境 , 这是威廉 斯的贡献。 关键词 :雷蒙德 ・ 威廉斯 ; “ 成人教 育” 文化理论 ; 文化 马克 思主 义 ; 文化霸权 ; 批评 素养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5 6 4 2 . 2 0 1 4 . 1 1 . 0 1 9
威 廉斯 发挥 了至关 重要 的作用 , 他借 “ 新左派运动” 这个 大 平 台 , 把“ 成 人教 育 ” 纳 入 新左 派 文 化政 治 的
理论 视 野之 中 , 把 工 人 阶级 的文 化 视 为 推 动社 会 发 展 和进 步 的力 量 源 泉 , 为实 现 平 民主 义 的政 治 和 价
一
值 贡献 出 自己 的力 量 , 这是威 廉斯 理论 的价 值所在 。
一
、
“ 成 人教 育” 研 究缘起
从历 史 中考 察英 国 的 “ 成人 教 育 ” 。1 8世 纪末
1 9世纪 初 , 英 国的“ 职 工讲 习 所 ” 开 展 的成 人 教 育
“
一
直是 充满对 话 与协 商 的批 评 场域 ” , 一方 面 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