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公曰:“从筮。

”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

一薰一莸(yóu),十年尚犹有臭。

’必不可!”弗听,立之。

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

姬渭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

公田,姬置诸宫六日。

公至,毒而献之。

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

姬泣曰:“贼由大子。

”大子奔新城。

公杀其傅杜原款。

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

”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

我辞,姬必有罪。

君老矣,吾又不乐。

”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

——以上僖公四年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

”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初,晋侯使士蔿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

夷吾诉之。

公使让之。

士蔿(wěi)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

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

’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②,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及难,公使寺人披③伐蒲。

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

”乃徇曰:“校者,吾仇也。

”逾垣而走。

披斩其祛,遂出奔狄。

——以上僖公五年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

夷吾不能守,盟而行。

将奔狄,卻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

梁近秦而幸焉。

”乃之梁。

【注释】①齐姜:太子申生的母亲。

②尨茸:méng róng,蓬乱的样子。

③寺人披:叫披的寺人,寺人为内官,即后来的宦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专之渝,攘公之羭坚贞B. 归胙于公祭肉C. 公祭之地,地坟隆起D. 被此名也以出蒙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既与中大夫成谋谷与鱼鳖不可胜食B. 子其行乎其皆出于此乎C. 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吴之民方痛心焉D. 乃之梁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分别用龟甲、蓍草进行了占卜,占卜结果相反,他只相信了吉利的结果,没听从卜人的劝说。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莹,华阴人也。

梁龙德中,始解褐为康延孝从事。

后唐同光中,延孝镇陕州,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

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明宗即位,以高祖为陕府两使留后,莹时在郡,以前官谒之,一见如旧相识,即奏署管记。

高祖历诸镇皆从之,累使阙下,官至御史大夫,赐金紫。

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以粗縗随幕,人或短之。

及入相,以敦让汲引为务。

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

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

明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

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

及契丹陷京城,契丹主迁少帝于北塞,莹与冯玉、李彦韬俱从。

契丹永康王代立,授莹太子太保。

周广顺初,遣尚书左丞田敏报命于契丹,遇莹于幽州。

莹得见华人,悲怅不已,谓田敏曰:“老身漂零寄于此,近闻室家丧逝,弱子无恙,蒙中朝皇帝倍加存恤,东京旧第本属公家,亦闻优恩特给善价,老夫至死无以报效。

”于是南望稽首,涕泗横流。

未几,莹卒于幽州,时年六十七。

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使羁魂幸复乡里。

契丹主闵而许之。

及卒,遣其子易从、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

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节选自《旧五代史·赵莹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B.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C.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D.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解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始任官职。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伊尹论苏轼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

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

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则天下之大节有不足立,而大事有不足办者矣。

今夫匹夫匹妇皆知洁廉忠信之为美也,使其果洁廉而忠信,则其智虑未始不如王公大人之能也。

惟其所争者,止于箪食豆羹,而箪食豆羹足以动其心,则宜其智虑之不出乎此也。

箪食豆羹,非其道不取,则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矣。

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而不能办一乡之事者,未之有也。

推此而上,其不取者愈大,则其所办者愈远矣。

让天下与让箪食豆羹,无以异也。

治天下与治一乡,亦无以异也。

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

天下之富,是箪食豆羹之积也。

天下之大,是一乡之推也。

非千金之子,不能运千金之资。

贩夫贩妇得一金而不知其所措,非智不若,所居之卑也。

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虽禄之天下,弗受也。

”夫天下不能动其心,是故其才全。

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

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非苟求为异而已。

卿相之位,千金之富,有所不屑,将以自广其心,使穷达利害不能为之芥蒂,以全其才,而欲有所为耳。

后之君子,盖亦尝有其志矣,得失乱其中,而荣辱夺其外,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亦足悲矣。

孔子叙书至于舜、禹、皋陶相让之际,盖未尝不太息也。

夫以朝廷之尊,而行匹夫之让,孔子安取哉?取其不汲汲于富贵,有以大服天下之心焉耳。

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

何则?其素所不屑者,足以取信于天下也。

彼其视天下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群起而诮之。

不知求其素,而以为古今之变时有所不可者,亦已过矣夫。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苏轼卷)(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狭:使……狭小B. 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蔽:蒙蔽C. 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役役:劳苦不息D. 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蹈:遵循(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到则披草而坐B.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C. 则天下群起而诮之士大夫之族D. 以其全才而制天下君何以知燕王(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苏轼从儒家的伦理标准出发,要求人们的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并提出了“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的观点。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练(附参考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练(附参考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练(附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节选自《孙子兵法》)材料二: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

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

乐毅畏诛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齐人所惧,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毅。

毅归赵,燕军共忿。

单复宣言曰:“君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

”燕人闻之,如其言。

城中人见齐诸降者悉劓,皆坚守,唯恐见得。

单又宣言:“君惧燕人掘君城外冢墓,戮先人,可为寒心。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

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锸,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

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

燕皆呼“万岁”。

田单乃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妻妾。

”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

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文,束兵刃于其角。

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

牛尾热,怒而奔,燕军夜大惊。

牛尾炬火光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遂杀骑劫。

(摘编自《智囊·兵智部·田单》)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牛尾A炬B火光C炫耀D燕军E视之F皆龙文G所触H尽死伤。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重到沭阳图记袁枚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

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

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①。

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

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

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

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

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

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

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

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

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

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

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

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

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

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

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

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②,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释】①白下:南京的别称。

②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余宰沭阳二年宰:治理B. 说当时决某狱决:打开C. 代为治筐箧治:备办D. 朅来旧邦朅:离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往往于旧治之所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 与谈乃父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 身之老且衰彼且恶乎待哉D. 离而合襟三江而带五湖(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注],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论语·里仁》)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朱熹《论语集注》)【注释】约:贫困。

(1)按照朱熹的解读,孔子用“水”“山”来说“知者”“仁者”,使用的是________手法。

孔子弟子中“处约”“安仁”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2)综合上述材料,从环境影响角度谈谈“仁德”修养对个人的作用。

【答案】(1)比喻;颜渊(2)①孔子认为具备“仁德”的人容易克服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有“仁德”的人容易受环境影响,会变得胡作非为。

②因为具有“仁德”修养的人“安于仁”“安于义理”,天性就接近仁,能如同山一样沉稳,安于穷困,不受环境影响。

【解析】【分析】(1)首句翻译为“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故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

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

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所以孔子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水”“山”来说“知者”“仁者”。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灵岩记姚鼐(清)①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

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

如垒石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环而缺其南。

重嶂蔽之,事溪络帝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

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澈,寒光动寺壁。

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

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

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的以饮余。

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日“政和”云。

②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

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

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

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

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

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③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

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

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簏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

张峡夜宿,姚鼐记。

【注释】①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②殊骛而诡趣:山势如万马奔驰般奇形怪状。

诡,怪异。

趣通趋,急速地奔驰。

③政和:北宋徽宗年号。

(1)赏析第①段画线句的描写手法。

(2)对第①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灵岩山很高大,群峰环绕像个玉环,在南面有个缺口,缺口南面有重迭的山岭。

B. 柏树覆盖着高高的山岭,塞满了深深的崖谷而灵岩寺就在这片茂密的柏林中。

C. 灵岩寺后的山崖极其陡峭,不可直上只有有时横行、有时侧身攀援才能上去。

D. 灵岩山崖下有军队驻扎行动,还有泉水,皇帝巡视时,亲自命名为“甘露之泉”。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文言文阅读)好题练习(附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文言文阅读)好题练习(附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文言文阅读)好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

若天下义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

上曰:“公不欲朕封禅,以社稷..未安邪?”曰:“安矣。

”“四夷..未服邪?”曰:“服矣。

”“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数者,然今户口未复,仓廪尚虚,且远夷君长,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内且示以虚弱也。

况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

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

十二月,癸丑..,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

中书令温彦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贞观初,则善矣。

”帝曰:“朕比来怠于为政乎?”魏征曰:“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拊掌大笑曰:“诚有是事。

”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

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贞观七年,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是岁,公卿以下复请封禅者前后相属,上谕以“旧有气疾,恐登高增剧,公等勿复言”。

贞观十四年,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谩骂陈仓尉刘仁轨,仁轨杖杀之。

上怒,命追至长安面诘之。

仁轨曰:“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

”征曰:“陛下知隋所以亡乎?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

”上悦,擢仁轨为栎阳丞。

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

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

”上赐玺书嘉纳之,寻迁新安令。

(节选自《资治通鉴ꞏ唐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B.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C.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D.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后借指国家。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纵囚论①(宋)欧阳修①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刑入于死者,□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②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

此岂近于人情哉?③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

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②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

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④“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

然此必无之事也。

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释】①纵囚: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囚犯人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最终赦免了他们。

②贼:指窥察。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 且B. 则C. 乃D. 而(2)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3)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以唐太宗纵囚的事例,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

B. 引用唐太宗纵囚的史料,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

C. 将君子和死囚进行对比,证明死囚应约的表现违背人情。

D. 将君子和死囚进行类比,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

(4)概括第③段驳论的思路。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①郭原平字长泰,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穷,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飧盐饭而已。

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籴买,然后举爨。

父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

父亡哭踊恸绝。

②高阳许瑶之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之,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

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①耳。

”原平乃拜而受之。

③及母终,毁瘠弥甚。

墓前有数十亩田,不属原平,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乃贩质家资,贵买此田。

每出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

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

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④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

⑤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

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

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终不肯纳。

﹣﹣《南史》(有删改)【注释】①尊上,对人父母的敬称。

(1)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父笃疾弥年________②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__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要使微贱________A.细小 B.低下 C.稍微 D.没有②己自引船________A.领 B.拉 C.征引 D.退却(3)第①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B. 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C. 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D. 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4)把第⑤段划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5)对第③段郭原平卖物时的情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卖物时常常会有人拦腰砍价。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

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

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②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

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

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

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

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

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鼎革③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

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

贼大恨,卒杀公。

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

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

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

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

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注释】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

②乡望公:对徐谦尊父亲的尊称。

③鼎革:指改朝换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①纠里中壮士为守御________ ②没葬而岁祀之__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君一言折之()A.使……屈服B.指责C.使……折服D.证明②全活甚众()A. 全、都B.保全C.成全D.整个(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 民殣于道路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C. 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D. 其庶几于是者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4)翻译以下句子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德,字崇一,泰和人。

甫冠举乡试。

之赣州,从王守仁学。

不应会试者再。

嘉靖二年策问论守仁,德与魏良弼等直发师训无所阿,竟登第。

除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聚生徒论学。

入为刑部员外郎。

六年诏简朝士有学行者为翰林,乃改德编修。

迁南京国子司业,作讲亭,进诸生与四方学者论道其中。

寻改南京尚宝卿。

召为太仆少卿。

以便养,复改南京鸿胪卿。

父忧,服阕,留养其母,与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日讲学。

以荐起故官。

累迁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掌詹事府。

母忧归服未阕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想见”之说讳言建储徳恳请会有诏,二王出邸同日婚。

德以裕王储贰不当出外,疏言:“曩太祖以父婚子,诸王皆处禁中;宣宗、孝宗以兄婚弟,始出外府。

今事与太祖同,请从初制。

”帝不许。

德又言:“《会典》礁词,主器则曰承宗,分藩则曰・承家”。

今裕王当何从?”帝不悦曰:“既云王礼,自有典制。

如若言,何不竟行册立耶?”德即具册立仪。

帝滋不悦,然终谅其诚。

裕王母康妃杜氏薨,德请用成化朝纪淑妃故事,不从。

德遏事侃侃,藏制诸宗藩尤有执。

或当利害,众相顾色战,德意气自如。

当是时,德与徐阶、聂豹、程文德并以宿学都显位。

于是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宫与论“良知”之学。

赴者五千人。

都城讲学之会,于斯为盛。

德器宇温粹,学务实践,不尚空虚。

晚见知于帝,将柄用,而德遽卒。

赠太子少保,谥文庄。

(节选自《明史》)(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B.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C.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D.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注],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论语·里仁》)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朱熹《论语集注》)【注释】约:贫困。

(1)按照朱熹的解读,孔子用“水”“山”来说“知者”“仁者”,使用的是________手法。

孔子弟子中“处约”“安仁”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2)综合上述材料,从环境影响角度谈谈“仁德”修养对个人的作用。

【答案】(1)比喻;颜渊(2)①孔子认为具备“仁德”的人容易克服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有“仁德”的人容易受环境影响,会变得胡作非为。

②因为具有“仁德”修养的人“安于仁”“安于义理”,天性就接近仁,能如同山一样沉稳,安于穷困,不受环境影响。

【解析】【分析】(1)首句翻译为“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故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

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

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所以孔子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水”“山”来说“知者”“仁者”。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子路问:“闻斯①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注释:①斯:就。

②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答案】概述:孔子对子路和冉有同样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答案(一个是听到不能马上去做,要询问父兄;一个是听到就去做),通过回答公西华解释了原因(二人性格进退有别)。

(括号里的内容可有可无)思想: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概括回答的内容,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作答,同一问题,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做出不同的回答,体现的因材施教的思想。

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回答不同自然有原因的。

关于合于义理的事,孔子三次回答不同:要求子路要向父亲兄长请教,因为子路胆大,需要约束。

主张冉立刻做到,因为冉求做事易退缩,需要鼓励。

通过孔子向公西华做出的解释,考生明白了为何同样的事不同的人问会有不同回答。

而孔子的回答恰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故答案为:概述:孔子对子路和冉有同样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答案(一个是听到不能马上去做,要询问父兄;一个是听到就去做),通过回答公西华解释了原因(二人性格进退有别)。

(括号里的内容可有可无)思想: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与概括能力,作答的关键是理解文本内容。

题有两问,属于递进关系,第一问的答案是作答第二问的基础。

作答第一问关键是在于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主要是孔子对两个学生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回答,对于子路,孔子要求他不要冒进,对于冉求则鼓励他不要退缩。

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再结合公西华和孔子的对话,可知孔子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此可以概括为“因材施教”。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遗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

甚奇之,与交结。

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

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

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

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

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颛之可也。

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偃穷诎,服罪当死。

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①。

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

”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弃繻而去。

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繙生也。

”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

还奏事,上甚说。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

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石前行。

驾下不匀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

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诏问画吉凶之状,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一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之。

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

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终军列传》)【注】①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丈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土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B.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C.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D.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矫制,指假托帝王的命令,出于歹意假托帝王命令行事者才会获罪。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进学斋记张耒①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为徳无须臾而不进。

鸡鸣而兴,莫夜而休,出则莅官治民、事师友、对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幼贱,无须臾之间不习其事、学其礼。

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徳之微妙,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徳日进而不可止。

②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

士会①食而问肴烝,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曾晳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曾子病而易大夫箦,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攘掇其土苴②,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

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

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

③元丰之乙丑,余官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

既洁()新矣,于是取《诗》、《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朝夕处乎其中。

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

【注释】①士会:春秋时晋国卿士。

②土苴:糟粕。

(1)可填入第3段括号处的虚词是()A. 之B. 其C. 则D. 以(2)对第1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列举生活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

B. 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从古人为学和道德日进两方面来阐述。

C. 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出入之际坚持“进学”的事实来阐述。

D. 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古人仰观俯察探究事理的事实来阐述。

(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后世君子为官数年后言行志趣迥异于前。

B. 后世君子往往留恋官场,无意追求修身进学。

C. 后世君子大多数会贪求世俗享乐,忘记本心。

D. 后世君子踏入仕途往往进学之心消磨殆尽。

(4)分析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

(5)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1)D(2)B(3)A(4)论证了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都在进学修身的观点;再以后世君子与古之君子作对比,论证了后世君子不如古之君子能坚持进学修身。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

父仲礼,为梁将,败归周,复家本土。

彧少好学,颇涉经史。

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

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

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

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上嘉其婞直,谓彧曰:“大丈夫当立名于世,无容容而已。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

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

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

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

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

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

至尊思治,无忘寝兴,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

”上善之,干子竟免。

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

”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

尝以少谴,敕送南台。

素恃贵,坐彧床。

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

”素遽下。

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

素由是衔之。

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

彧尝得博陵李文博所撰《治道集》十卷,蜀王秀遣人求之。

彧送之于秀,秀复赐彧奴婢十口。

及秀得罪,杨素奏彧以内臣交通诸侯,除名为民,配戍怀远镇。

行达高阳,有诏征还。

至晋阳,值汉王谅作乱,遣使驰召彧,将与计事。

彧为使所逼,初不知谅反,将入城而谅反形已露。

彧度不得免,遂诈中恶不食,自称危笃。

谅怒,囚之。

及谅败,杨素奏彧心怀两端,以候事变,迹虽不反,心实同逆,坐徙敦煌。

杨素卒后,有诏征还京师,卒于道。

(《隋书•列传第二十七》)(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B.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C.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D.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母忧,母亲的丧事,也称丁忧。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精选5篇]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精选5篇]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精选5篇]第一篇: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一)于公平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

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

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曰“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

其姑告邻人之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

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

”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

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

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

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

”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

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

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

”及子,封为西平侯。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狱:案件B.郡中离文法者文法:法令条文 C.我老,久累丁壮奈何丁减:年轻男子 D.其后,母自经死自经:上吊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B.其姑告邻人之曰旦曰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C.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 D.郡中离文法者不赂者以赂者丧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B.昨夜洞房停红烛,侍晓堂前拜舅姑C.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 D.姑妄言之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于公”执法公正的一组是()①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②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③郡中离文法者,皆不敢隐情④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

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⑥及子,封为西平侯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丞相西平侯于定国的爸爸曾作过县里的狱吏,后来升为郡里的狱官,他断案执法公正,从未有过被冤枉的。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

宝庆二年进士,调新喻主簿,已有能名。

移浙两提点刑狱,时暂兼权浙西提举常平。

拜户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

始至官,即以常例公用器皿钱二十万缗支犒军民,减租税,养鳏寡孤疾无告之人,招兵置砦,给钱助诸军昏嫁。

兴学校,礼贤才,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

拜端明殿学士、知江陵府,去而建康之民思之不已。

帝闻,命以资政殿学士再知建康,士女相庆。

光祖益思宽养民力,兴废起坏,知无不为,蠲除前政逋负钱百余万缗,鱼利税课悉罢减予民,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

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

修饬武备,防拓要害,边赖以安。

其为政宽猛适宜,事存大体。

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

召赴行在,迁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

会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廩,光祖谒王,辞以故。

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

光祖厉声曰:“天下孰不知大王子为储君,大王不于此时收人心乎?”王以无粟辞;光祖探怀中文书曰:“某庄某仓若干。

”王无以辞,得粟活民甚多。

再以江安抚使知建康,郡民为建祠六所。

乞致仕,不许。

咸淳五年,拜知枢密院事兼参如政事,以监察御史曾渊子言罢。

给事中卢钺复缴奏新命,以全紫光禄大夫致仕,卒,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马光祖传》,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B.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C.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D.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权,官职调动词语,指兼任官职。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邰,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

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

邰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

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

县召署幕门侯吏。

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

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邰候舍。

时夏夕露坐,邰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

”问何以知之。

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邰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

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

邰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太守固遣之,邰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

邰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

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

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

邰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

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

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

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

及北乡侯病,邰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

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

将作大匠翟酺上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邰涉都侯,辞让不受。

年八十余,卒于家。

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邰传》)(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B.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C.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D.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博士”是汉代官职,官属祭酒,主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

宝庆二年进士,调新喻主簿,已有能名。

移浙两提点刑狱,时暂兼权浙西提举常平。

拜户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

始至官,即以常例公用器皿钱二十万缗支犒军民,减租税,养鳏寡孤疾无告之人,招兵置砦,给钱助诸军昏嫁。

兴学校,礼贤才,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

拜端明殿学士、知江陵府,去而建康之民思之不已。

帝闻,命以资政殿学士再知建康,士女相庆。

光祖益思宽养民力,兴废起坏,知无不为,蠲除前政逋负钱百余万缗,鱼利税课悉罢减予民,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

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

修饬武备,防拓要害,边赖以安。

其为政宽猛适宜,事存大体。

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

召赴行在,迁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

会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廩,光祖谒王,辞以故。

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

光祖厉声曰:“天下孰不知大王子为储君,大王不于此时收人心乎?”王以无粟辞;光祖探怀中文书曰:“某庄某仓若干。

”王无以辞,得粟活民甚多。

再以江安抚使知建康,郡民为建祠六所。

乞致仕,不许。

咸淳五年,拜知枢密院事兼参如政事,以监察御史曾渊子言罢。

给事中卢钺复缴奏新命,以全紫光禄大夫致仕,卒,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马光祖传》,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B.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C.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D.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权,官职调动词语,指兼任官职。

除此之外同样可以表示兼任官职的词语还有兼、领、假、摄、守等。

B.户部,古代官署名。

掌管全国土地、军需、赋税、户籍、俸禄、粮饷、财政收支,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C.鳏寡,及鳏夫和寡妇。

鳏,指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指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鳏寡,可泛指老弱孤苦的人。

D.建祠,文中指为纪念官员功德,表达对造福当地的官员的感激之情而在其生前所立的祠堂,即建生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兴祖兴办教育,重视贤才。

他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此外他对贤才也以礼相待,所征召的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

B.马兴祖加强边防,以固境安。

他在建康任上曾招兵设寨,甚至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还曾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得以安定。

C.马光祖广施仁政,深受爱戴。

他第二次担任建康知府时,兴修废坏,免除前任拖欠钱款,减免鱼利赋税,以至于离任后建康百姓对他思念不止。

D.马光祖为民请命,不畏权贵。

他写信给贾似道说如果定要在江东实行公田法,除非罢免自己:任临安知府期间,他厉声指责荣王,获得粮食,存活百姓。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

②会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廩,光祖谒王,辞以故。

【答案】(1)C(2)A(3)C(4)①(马光祖)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

②适逢这年饥荒,荣王府存积粮食不打开粮仓(赈济),马光祖拜见荣王,荣王借故(用理由)推辞。

【解析】【分析】(1)“入觐”,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A 项、B项;“艰食”,指粮食匮乏;“和籴”,指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

京师艰、食和籴在语意逻辑上不合理,同时从主谓短语、句子结构对称、三个事件成并列关系等角度考虑,排除D项。

该句语意: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马光祖)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

故选C。

(2)A项,“假、摄”不表示兼任职务。

“权”,暂时代理官职。

“兼”,兼任官职;领,兼任(较低职务);假,暂时代理官职;摄,代理职务;守,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

故选A。

(3)C项,“他第二次担任建康知府时,兴修废坏,免除前任拖欠钱款,减免鱼利赋税,以至于离任后建康百姓对他思念不止”错误。

“百姓对他思念不已”是在马光祖第一次担任建康知府的时候,时间错误。

故选C。

(4)①补充主语“马光祖”;“撙节”,节省;“减于市价”(状语后置),比市价低;“发籴”,发卖藏米、发卖之前买入的米;“以”,连词,表目的,来;“利”,使动,使……获得好处。

②“会”,适逢,正赶上;“发廪”,打开粮仓;“谒”,拜见;“以”,介词,用;“辞以故”补充主语“荣王”,状语后置句。

故答案为:⑴C;⑵A;⑶C;⑷①(马光祖)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

②适逢这年饥荒,荣王府存积粮食不打开粮仓(赈济),马光祖拜见荣王,荣王借故(用理由)推辞。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

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

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

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

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

宝庆二年进士,调任新喻县主簿,已经有能干的名声。

调任淅西提点刑狱,当时暂且兼仼代理浙西提举常平。

拜仼户部尚书兼临安府知府、渐西安抚使。

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

……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

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建康府知府兼行宫留守。

刚到任上,就将通常定的公用器皿钱二十万支付犒赏军民,减少租税,赡养鰥夫寡妇孤儿患病没有依靠的人,招兵设寨,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

兴建学校,礼待贤才,征召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

拜授端明殿学士、江陵府知府,离任以后建康的百姓思念不止。

皇帝听后,命他以资政殿学士再任建康知府,男男女女互相庆贺。

马光祖更加想着宽舒滋养百姓财力,兴修废坏,知道的没有不去实行的,免除前任拖欠钱款一百多万缗,鱼利赋税全部减免给予百姓,修建明道、南轩书院以及上元县学。

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

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靠他得以安定。

他治政宽严恰当,处事全大体。

公田法推行,马光祖写信给贾似道说公田法不合适,请求不要推广到江东,如果定要实行,罢了马光祖的职才行。

召他前往皇帝所在地,迁为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

适逢这年饥荒荣王府存积粮食不打开粮仓(赈济),光祖拜见荣王,荣王用理由推辞。

第二天前往,也是这样,又过一天再去,躺在会客处,王没有办法才见他。

马光祖声音严厉地说:“天下谁不知道大王的儿子是太子,大王还不在这时候收服民心吗?”王以没有粮食为由推辞;马光祖取出怀中文书说:“某庄某仓有多少。

王没有办法推辞,获得粮食救活了很多百姓。

再次以江东安抚使为建康知府,郡民给他建了六座生祠。

请求退休,不允许。

咸淳五年,拜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因遭到监察御史曾渊子弹劾罢职。

给事中卢钺又驳回新的任命,以金紫光禄大夫退休,去世,谥号庄敏。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马仙琕,字灵敌,扶风眉人也。

仙琕少以果敢闻,遭父忧,毁瘠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

起家郢州主簿,迁武骑常侍,为小将,随齐安陆王萧緬。

缅卒,事明帝永元中,萧遥光、崔慧景乱,累有战功,以勋至前将军。

出为龙骧将军、南汝阴、谯二郡太守会寿阳新陷,魏将王肃侵边,仙琕力战,以寡克众,魏人甚惮之,复以功迁宁朔将军、豫州刺史。

义师起,四方多响应,高祖使仙琕故人姚仲宾说之,仙琕于军斩仲宾以徇。

义师至新林,仙琕犹持兵于江西,日钞运漕,建康城陷,仙琕号哭经宿,乃解兵归罪。

高祖劳之曰:“射钩斩祛,昔人弗忌。

卿勿以戮使断运苟自绝也。

”仙琕谢曰:“小人如失主,后主饲之,便复为用。

”高祖笑而美之。

俄而仙琕母卒,高祖知其贫,赙给甚厚。

仙琕号泣,谓弟仲艾曰:“蒙大造之恩,未获上报。

今复荷殊泽,当与尔以心力自效耳。

”天监四年,王师北讨,仙琕每战,勇冠三军。

当其冲者,莫不摧破,与诸将论议,口未尝功。

人问其故,仙琕曰:“丈夫为时所知,当进不求名,退不逃罪,乃平生愿也何功可论!”授辅国将军、宋安、安蛮二郡太守,迁南义阳太守累破山蛮,郡境清谧。

以功封洭县伯,邑四百户,仍迁都督司州诸军事、司州刺史,辅国将军如故。

俄进号贞威将军。

十年,朐山民杀琅邪太守刘断,以城降魏,诏假仙琕节,讨之。

魏徐州刺史卢昶以众十余万赴焉。

仙琕与战,累破之,昶遁走。

仙琕纵兵乘之,魏众免者十一二,振旅还京师,迁太子左卫率。

初,仙琕幼名仙婢,及长,以“婢”名不典,乃以“玉代女”因成“琕”云。

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其在边境,常单身潜入敌庭,伺知壁垒村落险要处所,故战多克捷,士卒亦甘心为之用,高祖雅爱仗之。

在州四年,卒。

赠左卫将军,谥曰刚。

(《梁书∙卷七》)【注释】①“射钩斩祛”:是关于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典故,用来借代英明君主的不计前嫌。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仙琕于军斩仲宾以徇。

徇:示众B. 仙琕谢曰谢:谢绝,拒绝C. 今复荷殊泽荷:蒙受,受到D. 诏假仙琕节,讨之假:授予,给予(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B. 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C. 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D. 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3)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起家”有起之于家而任官职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