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全国2卷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全国2卷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2卷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卷II高考生物试题解析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答案】A【解析】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B【解析】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正确;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C错误;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D错误。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 ﹢-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答案】C【解析】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根据题意可知,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值明显下降,说明即H+含量增加,进而推知: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A正确;对比②中两组实验可知,蓝光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通过H+-ATPase,且原先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因此该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B正确;由题意可知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C错误;由①中的实验可知,最初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但暗处理后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

2019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全国卷1、2、3全套真题答案)

2019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全国卷1、2、3全套真题答案)

2019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 I、II、III 卷)及答案I卷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种类。

以下对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消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2. 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志的多肽链,所需的资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志的 tRNA ② 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 同位素标志的苯丙氨酸④ 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掉了 DNA 和 mRNA 的细胞裂解液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③⑤3. 将一株质量为20g 的黄瓜幼苗种植在光照等适合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 40g,其增添的质量来自于()A. 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 光、矿质元素和水C. 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 光、矿质元素和空气4.动物遇到惊吓刺激时,喜悦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入迷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喜悦还经过传入迷经作用于心脏。

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喜悦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能够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觉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理、也可经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理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添会使动物警备性提升、呼吸频次减慢、心率减慢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种类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 X 染色体上,含有基因 b 的花粉不育。

下列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窄叶性状只好出此刻雄株中,不行能出此刻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资料来研究不一样条件下种群增添的特色,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同样数目的细菌甲后进行培育,培育过程中准时更新培育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 10h、 23h,获取a、 b、 c 三条种群增添曲线,以下图。

2019年全国II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K12教育文档)

2019年全国II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K12教育文档)

2019年全国II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全国II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全国II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3 P 31 S 32 Mn 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高考理综全国Ⅱ卷(解析版)

高考理综全国Ⅱ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全国Ⅱ卷)原卷+解析一、选择题1.(2019•全国Ⅱ)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 脂质,RNAB. 氨基酸,蛋白质C. RNA,DNAD. DNA,蛋白质【答案】 A【考点】其它细胞器的主要功能,细胞核的功能【解析】【解答】A、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RNA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其次还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合成,A符合题意;B、氨基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内合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B不符合题意;C、RNA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其次还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合成,DNA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其次还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合成,C不符合题意;D、DNA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其次还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合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2019•全国Ⅱ)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 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 B【考点】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葡萄糖,A不符合题意;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B符合题意;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能产生少量ATP,C不符合题意;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抑制无氧呼吸,减少酸味的产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1)动物细胞、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茎、乳酸菌等,进行有氧呼吸时,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

(2)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3.(2019•全国Ⅱ)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精品解析】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精品解析】

2019 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精品解析】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答案】A【解析】【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 ,A 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 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 ,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 和RNA ,C 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 错误。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 的过程。

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 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 正确;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C 错误;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D 错误。

3.某种H﹢-ATPase 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 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 H不变。

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2卷)(生物部分)答案详解(附试卷)

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2卷)(生物部分)答案详解(附试卷)
传递到大顶皮层产生渴感:由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下,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增强,以减少水分随尿液流失,D 项符合题意。
【考点】人体内环境稳态中的水盐平衡调节 【考查能力】理解
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解析】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原料而不是产物,A 选项错误; B:在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第二阶段在相应酶的催化下, 丙酮酸转化为乳酸,B 选项正确; C:在马铃客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1 分子葡萄糖分解成 2 分子丙酮酸,并且释放出少量 能量,C 选项错误; D:一般来说,氧气浓度的升高会抑制细胞的无氧呼吸,故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不 会增加酸味的产生,D 选项错误。
【答案】(1)太阳能;初级消费者、分解者 (2)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生产者呼吸
【解析】(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其自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的能量可直接流向初 级消费者和分解者。
(2)若干小时后,添光的乙瓶中的氧气含量(C)与水样中氧气的初始含量(A)的差值表示这一 时间段内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水样中氧气的初始含量(A)与不透光的甲瓶中的氧气含量 (B)的差值表示这一时间段内生产者呼吸作用的耗氧量:C 与 B 的差值表示这一时间段内生产者 光合作用的总产氧量。 【考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考查能力】理解、综合运用 32.(12分) 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 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 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 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精品版】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精品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3 P 31 S 32 Mn 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1、2、3卷)(生物部分)答案详解

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1、2、3卷)(生物部分)答案详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答案详解(选择题36分;必做题39分;选做题15分;共90分)题型题号考察知识点1卷2卷3卷选择题1细胞凋亡和坏死细胞结构及功能细胞结构及功能2蛋白质体外合成细胞呼吸细胞核3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物质的跨膜转运体温调节4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内环境及水平衡调节呼吸作用5伴性遗传遗传规律及应用内环境、稳态6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分离定律非选择题(必考题)29光合作用生长素运输、胚芽鞘生长组成细胞的分子30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免疫调节3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种群数量增长32遗传定律遗传规律遗传规律选考题37微生物培养土壤中目标菌的筛选生物培养基38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生物组织培养一、选择题(36分)(全国卷1)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解析】A.胎儿手发育的过程中,手指间隙的细胞会发生细胞凋亡,A错误;B.小肠上皮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将会发生细胞凋亡,不断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B正确;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靶细胞,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死亡,D错误。

【分析】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常见的类型有: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成熟个体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

细胞凋亡的意义:可以保证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全国卷1)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解析】①合成多肽链时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但不需要同位素标记的tRNA,①错误;②⑤合成多肽链时需要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这其中有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因此不需要额外添加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②错误;⑤正确;③要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③正确;④要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需要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陡核苷酸作为模板,④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 脂质、RNAB. 氨基酸、蛋白质C. RNA、DNAD. DNA、蛋白质【答案】A【解析】【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 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正确;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C错误;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D错误。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 ﹢-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 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 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 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跨膜运输的方式根据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根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的水解。

【详解】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根据题意可知,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值明显下降,说明即H+含量增加,进而推知: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A正确;对比②中两组实验可知,蓝光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通过H+-ATPase,且原先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因此该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B正确;由题意可知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C错误;由①中的实验可知,最初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但暗处理后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

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 血浆渗透压升高B. 产生渴感C. 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值和温度,其中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水分的流失相当于无机盐与蛋白质含量增加。

【详解】当人体失水过多时,血浆浓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A正确;人体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还会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使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B、C正确;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升高,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D错误。

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 ①或②B. ①或④C. ②或③D. ③或④【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

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详解】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①正确;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②错误;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③错误;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④正确。

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正确,A、C、D均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以及常见分离比的应用,测交不能用来判断显隐性,但能检验待测个体的基因组成,因此可用测交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答案】A【解析】【分析】1、生态金字塔包括三种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

2、能量金字塔是以能量为单位构成的生态金字塔;数量金字塔是以数量为单位构成的生态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是以生物量为单位构成的金字塔。

3、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有正金字塔形,也有倒金字塔形,而能量金字塔只有正金字塔形。

【详解】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可能出现正金字塔形,也可能出现倒金字塔形。

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则牧草的数量比羊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正金字塔形;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一棵树上可以有很多昆虫,因此,昆虫的数目比乔木的数量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形。

综上分析,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A 正确,B、C、D均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金字塔的种类和特点,数量金字塔可能是正金字塔形,也可能是倒金字塔形,再根据题意作答。

三、非选择题7.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断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

据此回答问题。

分组甲乙琼脂块左右α角/度20.4 9.0 9.1(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

(2)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 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2).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3). 乙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解析】【分析】分析图表:甲、乙两组的自变量为胚芽鞘尖端是否被云母片完全阻隔。

甲组的胚芽鞘尖端无云母片阻隔,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既能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也能从尖端向下运输到琼脂块;乙组的胚芽鞘尖端因云母片的完全阻隔,导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但能从尖端向下运输到琼脂块,所以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基本相同,但明显低于甲组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胚芽鞘之所以弯曲生长,是因为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沿着与胚芽鞘的接触面向下运输,造成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分布不均匀。

【详解】(1)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2)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沿着与胚芽鞘的接触面向下运输。

图示中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切面的左侧,导致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细胞的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

(3)表中信息显示:乙组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组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导致乙组琼脂块左、右部分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左侧的量几乎相同,但明显小于甲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左侧的量,所以乙组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①有生长素的来源则可能生长;②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沿着与胚芽鞘的接触面向下运输;③生长素若均匀分布,则直立生长;若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

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与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8.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是与某种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的物质,对小鼠的内分泌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机体内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______________,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会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