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课程设计(终定版)

合集下载

采矿与矿山课程设计

采矿与矿山课程设计

采矿与矿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采矿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开发状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矿山地质条件,提出合理的采矿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分析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交流等方式,提高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2. 学生能够培养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正确认识,关注国家矿产资源政策。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对地质、采矿等领域的兴趣,提高职业规划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结合地理、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课程目标进行,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矿山基本概念:矿物、矿石、矿山、采矿方法等。

2. 矿山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构造、岩性、矿床类型等。

3. 采矿技术:露天采矿、地下采矿、溶浸采矿等。

4. 矿山环境保护:矿山开发对土地、水资源、大气、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5. 我国矿产资源特点与分布:主要矿种、分布规律、开发状况。

6. 矿产资源政策与法律法规: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矿山基本概念及地质条件分析。

第二课时:采矿技术及环境保护。

第三课时:我国矿产资源特点与分布。

第四课时:矿产资源政策与法律法规。

教材章节:第一章 矿山与采矿第一节 矿山基本概念第二节 矿山地质条件分析第二章 采矿技术第一节 露天采矿第二节 地下采矿第三节 溶浸采矿第三章 矿山环境保护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第一节 矿产资源特点与分布第二节 矿产资源政策与法律法规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有序推进教学进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

矿场课课程设计模板

矿场课课程设计模板

矿场课课程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场的基本知识,包括矿场的类型、矿物的特征和矿场的开发与保护。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的矿物,了解矿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掌握矿物的提取和加工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矿物进行鉴定和分析,能够进行简单的矿物实验和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矿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对矿场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场的类型和特征、矿物的识别和提取方法以及矿场的开发与保护。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矿场的类型和特征:介绍不同类型的矿山,如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和能源矿山,以及它们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2.矿物的识别和提取方法:教授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识别矿物,以及常见的矿物提取和加工方法。

3.矿场的开发与保护:介绍矿场的开发过程和环境影响,如何进行矿场的规划和设计,以及矿场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矿场的知识和理论。

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深入探讨矿场的相关问题,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矿场案例,让学生了解矿场的实际情况和解决方法。

4.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亲身体验和验证矿物的特征和提取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矿场教材,提供系统的矿物知识和解题方法。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展示矿场的图像和信息。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地操作和观察。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元化的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矿山建设工程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矿山建设工程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矿山建设工程二、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需求日益增长,矿山建设工程作为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矿山建设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目标1. 理论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矿山建设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相关法规。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矿山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综合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内容1. 矿山建设工程概述- 矿山建设工程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矿山建设工程的发展历程及趋势2. 矿山地质与水文地质- 矿山地质条件分析-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3. 矿山设计与规划- 矿山设计原则及程序- 矿山总体布局设计- 矿山开采方案设计4. 矿山施工技术- 矿山施工组织设计- 矿山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矿山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5. 矿山施工监理- 矿山施工监理制度及程序- 矿山施工监理方法及措施- 矿山施工监理效果评价6. 矿山工程经济与管理- 矿山工程造价管理- 矿山工程招投标管理- 矿山工程项目管理7. 矿山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 矿山环境保护法规及措施- 矿山职业健康法规及措施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矿山建设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相关法规。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实习、设计实践、课程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核: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设计:结合实际工程,完成矿山建设工程的设计任务。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七、课程资源1. 教材:《矿山建设工程》2. 教学课件、参考资料、工程案例等。

矿山开采的课程设计

矿山开采的课程设计

矿山开采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2. 使学生掌握矿山开采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知识、环境保护措施;3. 帮助学生理解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地质知识分析矿山开采条件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矿山开采设备、工具的技能;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矿山开采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2. 增强学生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激发学生为国家资源事业作贡献的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地理、地质学科相关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地质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突出课程重点,合理设置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矿山开采知识;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矿山开采基本概念- 矿山定义、分类及特点- 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利用2. 矿山开采原理及方法- 地质构造与矿床成因- 开采工艺流程及方法- 矿山安全技术与设备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法规与政策- 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措施4. 矿山开采实践操作- 实地考察矿山开采现场- 操作模拟矿山开采设备- 分析矿山开采案例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矿山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矿产资源分布与利用第二课时:地质构造与矿床成因,开采工艺流程及方法第三课时:矿山安全技术与设备,环保法规与政策第四课时: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措施,实地考察矿山开采现场第五课时:操作模拟矿山开采设备,分析矿山开采案例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地理》、《地质》教材中关于矿产资源、地质构造、环境保护等相关章节紧密关联,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矿山开采知识。

矿山开采课程设计实例

矿山开采课程设计实例

矿山开采课程设计实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生产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矿山开采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工艺流程。

(2)掌握矿山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措施。

(3)熟悉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矿山开采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2)具备矿山开采环境影响评价和治理的能力。

(3)掌握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处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矿山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矿山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注重安全生产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生产的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工艺流程。

2.矿山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措施。

3.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

4.矿山开采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

5.矿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讲授法:用于传授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矿山开采的环境影响和安全生产的知识。

4.实验法:进行矿山开采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矿山开采技术》、《矿山环境保护》等。

2.参考书:《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矿山应急预案》等。

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图片等。

矿山的课程设计

矿山的课程设计

矿山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矿山的形成、种类、开采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一定的矿山地质学基本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对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矿山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开采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掌握矿山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质学知识对矿山进行简单的评价和分析;具备一定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矿山资源的重要性,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矿山资源的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关注社会、珍惜资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山地质学基本概念、矿山的形成与演化、矿山开采技术、矿山环境保护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矿山地质学基本概念:矿山的定义、分类及其特征;矿山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2.矿山的形成与演化:矿床的形成过程、成因类型及其演化规律;主要矿物的特征和识别方法。

3.矿山开采技术:矿山开采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矿山环境保护:矿山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矿山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矿山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矿山案例,使学生了解矿山开采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

3.实地考察法:学生参观矿山,亲身体验矿山开采和环境保护的工作。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将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矿山地质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购置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矿山井巷工程课程设计

矿山井巷工程课程设计

矿山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矿山井巷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矿山井巷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理解矿山井巷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3)熟悉矿山井巷工程的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要点。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矿山井巷工程实际问题;(2)具备较强的矿山井巷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矿山井巷工程的模拟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对矿山井巷工程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3)引导学生关注矿山井巷工程的发展趋势,具备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山井巷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施工技术、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矿山井巷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矿山井巷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3.矿山井巷工程的安全防护措施;4.矿山井巷工程的 quality control 要点;5.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运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2.讨论法:用于探讨矿山井巷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矿山井巷工程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矿山井巷工程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完整word版)采矿学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采矿学课程设计)

序论一、目的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经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着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某采〔带〕区自下而上开采K1、 K2 和 K3 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

该采〔带〕区走向长度3000m,倾斜长度1100m,采〔带〕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和K2煤层属简单构造煤层,硬度系数f=2 ,各煤层瓦斯涌出量也较小。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 米,煤层露头为-30m。

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效劳的一条运输大街部署在K3 煤层底版下方25m处的牢固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依照采煤方法不相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 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12°〔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平均倾角为16°三、课程设计内容1、采区巷道部署设计;2、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绕道线路和装车站线路〕线路设计。

四、进行方式学生按设计大纲领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 1 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知识,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

设计者之间可以谈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本课程设计要求方案进行技术解析与经济比较。

第一章采区巷道部署表一:采区综合柱状图序号13 12 11 9 8 76 54 3 2 1岩柱厚度〔 m〕岩性描述灰色泥质页岩,砂页岩互层-----------泥质细砂岩,碳质页岩互层---------------------碳质页岩,柔嫩K1 煤层,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坚硬------------灰色砂质泥岩------------K2 煤层---------薄层泥质细砂岩,牢固---------·······灰色细砂岩,中硬、牢固·······K3 煤层,煤质中硬,。

矿山建设课程设计

矿山建设课程设计

矿山建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矿山建设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关键技术,掌握矿山建设的安全、环保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矿山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勘探、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等阶段。

2.解释矿山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如矿山地质、矿井设计、矿山机械化等。

3.分析矿山建设的安全、环保和经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评估矿山建设的可行性,包括资源评价、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矿山建设的基本概念,包括矿山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矿山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勘探、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等阶段。

3.矿山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如矿山地质、矿井设计、矿山机械化等。

4.矿山建设的安全、环保和经济问题,包括安全法规、环保要求和经济效益等。

5.矿山建设的可行性评估,包括资源评价、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矿山建设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关键技术。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矿山建设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4.实验法:进行矿山建设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矿山建设的过程和技术。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矿山建设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扩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矿山建设相关的实验设备,进行实地操作和模拟实验。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矿山建设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矿山安全课程设计

矿山安全课程设计
本设计是长春建筑学院城建学院高倩茹在温海燕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提出批评意见,指出不足之处!
摘要
前言
1概述
1.1矿内空气的主要成分
地面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干空气和水蒸气组合而成的混合气体。通常情况下,干空气各组成的数量基本不变。一般将大气组成分分为恒定组分、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1]。
2局部通风设计
2.1通风设计的原则
矿井通风设计分为新建矿井与改建、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新建矿井的通风设计,既要考虑矿井前期的需要,又要考虑矿井的长远发展与改扩建的可能。对于改建或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必须对矿井原有的生产和通风现状作出详细的调研,分析通风存在的问题及对该扩建的要求,考虑矿井生产的特点,充分利用
长春建筑学院
矿山安全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高倩茹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学号:112300202
指导教师:温海燕
日期:2014.6.20
城建学院
摘要
矿山安全工程是伴随着矿山生产的出现而出现的,又随着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工业革命以后,矿山生产中广泛使用机械、电力及烈性炸药等新技术、新设备、新能源,是矿山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不安全因素,使矿山事故频繁发生。
2.计算、分配矿井总需风量。根据矿井设计规范规定,按照回采、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的实际需风量进行计算,同时按照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小于4m³进行验算。
3.计算通风系统短的矿井,应选出全矿井通风容易和通风困难两个时期的通风网络计算最小和最大通风负压;如服务年限较长的大型矿井,应选择计算达到设计产量和通风机最大使用年限内通风容易和通风困难两个时期的最小和最大负压,并将计算结果列入负压计算总表。

矿山开采课程设计

矿山开采课程设计

矿山开采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了解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矿山的定义、分类和分布规律;•掌握矿山开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质学知识进行矿山勘查;•能够运用矿山开采技术进行矿产资源开发;•能够分析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矿山资源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培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支持。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以及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1.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矿山的定义、分类和分布规律;•矿山开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矿山开采的技术:•地下开采技术:钻探、爆破、支护等;•露天开采技术:挖掘、破碎、运输等。

3.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土地破坏和水资源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4.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社会经济发展和利益分配公平。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以及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矿山开采案例,使学生了解矿山开采的实际操作和环境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矿山开采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深入探讨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矿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矿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矿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矿山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了解矿山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及工作原理;3. 熟悉矿山机械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4. 掌握矿山机械设计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资料和工程图纸的查阅与绘制。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矿山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机械设备的方案设计;2.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矿山机械设备并进行参数计算;3. 能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矿山机械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程图纸绘制;4. 能够分析和解决矿山机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山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 增强学生对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 引导学生树立绿色设计、环保生产的观念,关注矿山机械对环境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矿山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制图技能,对矿山机械设计有一定的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矿山机械设计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二、教学内容1. 矿山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矿山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教材章节:第一章 矿山机械设计概述。

2. 矿山机械设备的结构与性能:分析各类矿山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教材章节:第二章 矿山机械设备结构与性能。

3. 矿山机械设计规范与标准:学习我国矿山机械设计的相关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教材章节:第三章 矿山机械设计规范与标准。

4. 矿山机械设计计算方法:掌握矿山机械设计中的力学计算、参数计算和结构计算方法;教材章节:第四章 矿山机械设计计算。

矿山安全课程设计最终版

矿山安全课程设计最终版
随着采掘技术的进步和煤矿采深的加大,现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多采用综采技术,综采技术要求巷道布置最大特点除了底板外四周均为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煤层突然变厚就可能会形成高冒区。高冒区内孔隙率很大,漏风也大,为煤的氧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巷道高冒区自然发火就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部的采空区进行灌浆。这种灌浆方法适用于开采老窑多的易自燃、特厚煤层。
、随采随灌:就是随采煤工作面推进同时向采空区灌浆。在
灌浆过程中,灌浆与回采保持有适当的距离,以免灌浆影响回采工作,随采随灌用于自然发火期短的煤层。
、采后封闭灌浆:可以利用钻孔向工作面后部采空区内注浆;
采空区封闭后,在密闭墙上插管灌浆,防止停采线遗煤自燃。
大于2mm加少量水就能制成浆液且细小颗粒应占大部分对于粘土d小于或等于01mm的颗粒应占60到70页岩d小于或等于0077mm者应该占70到75固体混合物浓度一般在2530选取的灌浆材料除满足以上的基本性能要求以外还要求其来源丰富运输和加工成本低尽量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和良田我国煤矿灌浆材料多为黄土为主且此矿地表有丰富的黄土可供利用
浆材的选取:
材料不含可燃物或可以阻燃。
大于2mm,加少量水就能制成浆液,且细小颗粒应占大部分,对于粘土,d小于或等于0.1mm的颗粒应占60%到70%,页岩d小于或等于0.077mm者应该占70%到75%
a)易脱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b)收缩率小。
c)便于开采,运输和制备,来源广,成本低。
d)不含催化物质。
⑴南回轨联巷上口冒顶高12米,木充顶。冒顶三处,2-3口,冒高3.5米,7口处,长8.0米,冒高3.0米,10口处冒高2.0米。
⑵北回联巷口向北42米下帮口石闭,再向北40米上帮口石闭,再30米后,共48米顶空0.5-1.0米,再后30米顶空4.0-5.0米。U型钢支护为喷浆。

矿山课程设计总结

矿山课程设计总结

矿山课程设计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矿山的基本概念、矿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矿山的类型和分布规律等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地质学知识分析矿山问题、解决矿山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矿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矿山资源的保护意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矿山的基本概念,了解矿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掌握矿山的类型和分布规律,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了解矿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技能目标包括:1.能运用地质学知识分析矿山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运用矿山知识进行矿山资源的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了解矿山资源的有限性,提高学生对矿山资源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兴趣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山的基本概念、矿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矿山的类型和分布规律等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矿山的基本概念:矿山的定义、矿山的组成、矿山的分类等。

2.矿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矿山的形成条件、矿山的形成机制、矿山的演化过程等。

3.矿山的类型和分布规律:砂矿、岩矿、粘土矿、煤炭等主要矿种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4.矿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矿山资源的开采技术、矿山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矿山的基本概念、矿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矿山的类型和分布规律等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矿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矿山资源的保护意识。

3.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矿山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大学智慧矿山课程设计教案

大学智慧矿山课程设计教案

课时安排:8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智慧矿山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2. 掌握智慧矿山的主要技术及其应用。

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智慧矿山课程设计。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智慧矿山概述2. 智慧矿山关键技术3. 智慧矿山案例分析4. 智慧矿山课程设计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智慧矿山概述1. 介绍智慧矿山的概念、发展背景和意义。

2. 分析智慧矿山与传统矿山的区别。

3. 讲解智慧矿山的发展趋势。

第二课时:智慧矿山关键技术1. 讲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

2. 分析这些技术在智慧矿山中的应用。

3. 介绍矿山物联网、矿山机器人等关键技术。

第三课时:智慧矿山案例分析1. 介绍国内外典型的智慧矿山案例。

2. 分析案例中的关键技术、实施过程和成果。

3. 引导学生思考智慧矿山的发展前景。

第四课时:智慧矿山课程设计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明确课程设计主题。

2. 每组学生提出初步设计方案,并进行小组内部讨论。

3. 教师对设计方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课时:智慧矿山课程设计(一)1. 学生根据教师意见,完善设计方案。

2. 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汇报,展示设计成果。

3. 教师点评各组设计方案,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六课时:智慧矿山课程设计(二)1. 学生根据教师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

2. 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展示设计成果。

3. 教师点评各组答辩,提出改进意见。

第七课时:课程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总结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指出不足。

3. 学生提出改进建议,为后续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第八课时:课程评价与反馈1. 学生填写课程评价表,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师收集学生反馈,对课程进行改进。

3. 课程结束,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成果展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智慧矿山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矿山天井课程设计

矿山天井课程设计

矿山天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矿山天井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与功能;2. 学习矿山天井的开采原理,了解其对矿产资源利用的影响;3. 掌握矿山天井的安全知识,提高对矿山安全意识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矿山天井分布及影响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矿山天井开采过程及安全措施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2. 增强学生对矿山工人劳动的尊重,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探究自然、认识自然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矿山天井案例,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探究,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为后续地理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矿山天井基本概念:介绍矿山天井的定义、分类及在我国矿山分布情况,对应教材第四章第二节。

- 天井的结构与功能- 天井在矿山开采中的作用2. 矿山天井开采原理:讲解矿山天井的开采技术、方法及其对矿产资源利用的影响,对应教材第四章第三节。

- 开采过程及原理- 矿产资源利用效率3. 矿山天井安全知识:学习矿山天井的安全措施、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方法,对应教材第四章第四节。

- 矿山安全法律法规- 安全措施及事故预防- 应急处理方法及逃生技巧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提高学生对矿山天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实地考察矿山天井- 模拟实验:矿山天井开采过程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矿山天井事故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对应教材第四章第五节。

课程设计矿山

课程设计矿山

课程设计矿山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理解矿山的形成、种类、开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矿山的基本概念、矿物的形成和分类、矿山的开采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评估矿山的开发潜力、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合理开发矿山、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山的形成、种类、开采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首先,介绍矿山的基本概念,包括矿物的形成和分类。

然后,详细讲解各种开采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地表开采、地下开采和海洋开采等。

最后,探讨矿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资源合理利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然后,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矿山的实际案例,提高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身参与矿山的模拟开采和环境保护等实践操作,增强其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用权威、实用的矿山学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

参考书方面,将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矿山学著作,以丰富其知识体系。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收集一些与矿山相关的视频、图片和图表等,以直观地展示矿山的实际情况。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一些模拟矿山开采和环境保护的设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占课程总评的30%,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矿业课程设计

矿业课程设计

矿业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矿业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开采方法,了解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对矿业的兴趣和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

1.了解矿业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掌握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方法;3.知道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4.理解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6.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途径获取矿业相关信息;7.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矿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矿产资源的保护意识;2.引导学生认识矿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业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开采方法,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矿产资源的保护措施。

1.矿业的基本概念和类型:介绍矿业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矿业的基本情况。

2.开采方法:讲解矿产资源的开采方法,包括地面开采、地下开采和水力开采等,使学生了解不同开采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3.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矿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包括提供原材料、促进就业、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矿业的价值。

4.矿产资源的保护措施:介绍矿产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讲解保护措施,如合理规划、科学开采、节约利用等,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矿业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开采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矿产资源开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学生参观矿山或进行模拟实验,直观了解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炮眼密集系数0.8-1.0和周边眼眼距593mm,可以计算出最外圈辅助眼与周边眼的距离为593÷0.9=658mm,取700mm。又根据其余辅助眼圈距取600-1000mm,这里取700mm,这样就可以计算出辅助眼圈数一共[(8500÷2﹣700﹣850)÷700]+1=5圈,按同心圆布置,眼距取1000mm。
1.5施工条件
(1)、矿区内公路畅通。
(2)、供电:矿井主变电所设备已形成,在井口安装临时变电所、铺设井下电缆。
(3)、通讯:目前矿井已具备通讯能力 。
(4)、供水:利用工广水源井,根据需要增设供水设备和管路。
第二章井筒基岩段施工方案
2.1立井井筒基岩段施工方案分析
立井施工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井内、井上所需凿井设备的数量,劳动力的多少,受到合理利用立井井筒的有效作业空间和作业时间,充分发挥各种凿井设备的生产能力的限制。目前我国立井井筒施工的主要形式有:
1.14
2.06
1.79
2.60
2.43
3.17
2.05
1.07
2.74
1.20
6.0
0.67
1.62
1.12
2.05
1.75
2.53
2.37
3.08
2.01
1.01
2.64
1.14
6.5
0.65
1.55
1.08
1.96
1.68
2.44
2.28
2.93
1.94
0.97
2.55
1.10
7.0
0.64
1.53
(3)围岩能及时封闭,可改善作业条件,保证了施工操作的安全;
(4)节省了长段单行作业中掘、砌转换时间,减去了集中排水、清理井底落灰以及吊盘、管路反复起落、接拆所消耗的辅助工时。
2.缺点:
(1)掘、砌交替频繁;
(2)井壁接茬多,封水性能差;
(3)适用条件局限性大;
(4)井帮管理制度要求严格。
第三章钻眼爆破工作
(3-3)
式中:
——圈径为 的辅助眼数目;
——布置辅助眼的圈直径,
——圈直径为 的辅助眼眼距,取1000mm。
代入(3)式可得:
(个) ,取10个
(个) ,取15个
(个) ,取19个
(个) ,取23个
所以辅助眼数目= 个
3.3.4炮眼数目的确定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掏槽眼数目为9个,周边眼数目为45个,辅助眼数目为67个。
采用伞钻打眼,采用55mm的炮眼直径以增加装药集中度,提高爆破效率,装药为直径45mm的水胶炸药。
3.3.3掏槽方式及炮眼的布置
掏槽方式采用直眼掏槽,考虑到在中硬以上岩层中进行深孔爆破,受岩石的夹制,难于保证良好效果。为此,采用二阶掏槽,布置两圈掏槽,并按圈分次爆破,相邻每圈间距为200~500mm左右,由里向外逐圈扩大加深,各圈眼数分别控制在4~9个左右。由于分阶掏槽圈距较小,炮眼中的装药顶端,应低于先爆眼底位置,并要填塞较长的泡泥,以提高爆破效果。
1.3 地温
井田内地温梯度变化不大,全矿井煤层赋存深度变化不大。井田内恒温带深度约为40m,温度为9.5℃,略高于该地区常年平均气温(8.9℃),本井田平均地温梯度为1.8℃/100m,全井田煤层赋存范围均为地温正常区。
1.4煤与瓦斯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实验室对瓦斯参数测定结果, 3#煤层瓦斯含量为16.38m3/t,本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可能有突出危险。瓦斯抽采难易度为较难抽采到可以抽采类型。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3#煤层属于不自燃煤层。
表3-2 导轨式独立回转凿岩机YGZ-70
项目
单位
技术参数
项目
单位
技术参数
机重
k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0
耗风量
m3/min
7.5
凿岩直径
mm
38-55
水压
MPa
0.4-0.6
凿岩深度
m
8
配气方式
无阀
气缸直径
mm
110
风管内径
mm
冲击38;回转19
活塞行程
mm
45
水管内径
mm
15
冲击功
J
100
钎尾规格
mm
B25×159
2、-470.7~-481.9m,厚约11.2m,岩性为细粒砂岩,浅灰色,细粒砂质结构,薄~厚层状,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次为暗色矿物,圆状、砂质不均,钙质胶结,分选性好,上、下部夹泥质条纹,水平层理,局部层面黑灰色,见白云母片,下部见泥质包体,底部见裂隙。岩层含水性为中等含水层。
基岩段含水层为承压含水层,根据混合抽水试验,综合渗透系数K=0.018m/d,与地表水之间无联系。各承压含水层之间因为有隔水层,互相之间无联系。地下水接受垂直补给不明显,以水平径流为主,运动较缓,向下游排泄。经井筒检查孔地质资料计算井筒最大涌水量为17.63m3/h。
冲击频率
次/分
2300-
2700
推进器
专用推进器
扭力矩
N•m
65
注油器
FY-500A
3.2爆破器材的选择
由于立井施工中工作面有积水,因而采用2号岩石水胶炸药。抗杂毫秒延期铁质脚线(揭煤期间用铜质)电雷管,脚线长度6.5m。
3.3爆破参数的确定
3.3.1炮眼深度的确定
炮眼深度根据月进度计划计算出来,但计算出来的炮眼深度只能作为参考,还需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确定。最佳的炮眼深度,应以一定的岩石和施工机具条件下才能获得最高的掘进速度和最低的工时消耗为主要标准。
1.2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测井资料,结合钻孔揭露岩层情况和岩性及裂隙情况,参照抽水试验资料,并结合附近矿井已揭露的水文地质情况,各含水层具体描述如下:
1、-215.13~-229.93m,厚约14.8m,岩性为中粒砂岩,浅灰~灰白色,巨厚层状,中粒砂状结构,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次为暗色矿物,次圆状~次棱角状,分选性一般,钙质胶结,含泥质夹泥质条纹及薄层,层面见云母片,底部含大量以石英为主的细砾岩,层含水性为中等含水层。
C35
1.1地质概况
根据余吾煤业进风立井井筒检查钻孔、地质报告所推断回风井揭露的地层,-196m~-577m位于上石盒子组和下石盒子组地层。上石盒子组主要由中细砂岩和泥岩互层组成,厚度为252.20m;下石盒子组主要由砂岩和泥岩互层夹煤线、煤层组成,厚度139.8m;岩体稳定性中等,岩石坚固性系数f=4~6。
周边眼数计算公式为:
(3-2)
式中:
—周边眼数目,个;
—周边眼距,取0.6m;
—井筒荒径,取8.5m
代(2)式可得: (个),取45个
则周边眼眼间距为:
③辅助眼
辅助眼(崩落眼)界于掏槽眼与周边眼之间,可多圈布置,其最外圈与周边眼的距离要满足光爆层要求,一般以500~700mm为宜。也可根据岩石条件与炸药类型,按光面爆破要求进行计算。其余崩落眼圈距取600~l000mm,按同心圆布置,眼距为800~1200mm左右。
1.06
1.91
1.62
2.34
2.17
2.78
1.89
0.93
2.53
1.09
7.5
0.63
1.49
1.04
1.88
1.57
2.27
2.09
2.66
1.85
0.90
2.47
1.06
8.0
0.61
1.43
1.00
1.84
1.56
2.23
2.06
2.60
1.78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矿山建设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 院: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班 级:土木工程2011-10班
*************
学 号:********
********
中国矿业大学
二○一四年十二月
第一章概况
1.矿井概况
南回风立井场地位于山西省屯留县麟绛镇高店村,距离原屯留煤矿4KM,位于工广西侧,根据现场实测回风立井井口标高为+960.4m。南回风立井井筒深557.66m,净直径7.5m,净断面44.16m2,表土及风化基岩段双层井壁支护厚度1200mm,,基岩单层井壁段支护厚度500mm,复合支护厚度600mm,井内含壁座2个。
炮眼深度
(3-1)
式中L—井筒计划月进尺m,取90m;
N—每月实际作业天数,考虑设备检修等因素,取26天
n—日完成掘进循环数,一天循环数取1;
—炮眼利用率,一般取0.85~0.9,取0.9;
—月规循环率,一般取0.85~0.9,取0.9;
为保证井筒施工进度计划,炮眼深度取4.5m。
3.3.2炮眼直径及药卷直径确定
炸药/kg
雷管/个
炸药/kg
雷管/个
4.0
0.81
2.06
1.32
2.33
2.05
2.97
2.68
3.62
4.5
0.77
1.91
1.24
2.21
1.90
2.77
2.59
3.45
5.0
0.73
1.87
1.21
2.17
1.84
2.69
2.53
3.36
2.10
1.09
2.83
1.24
5.5
0.70
1.68
3.1钻眼机具的选择
立井掘进的钻眼工作配备伞形钻架打眼,用伞形钻架打眼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钻眼速度快和工作安全等优点。设备采用FJD-9A型伞钻配YGZ-70型凿岩机,B25×5500mm六角中空合金钢钎,Φ55mm十字型合金钻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