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论语》流传及其地位
《论语》经典地位变化过程探析
《论语》经典地位变化过程探析
中国古代儒学的经典著作《论语》,其经典地位也一直在变化。
《论语》被尊为儒学的经典,有自己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精神文化审美,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从古至今,《论语》的经典地位一直都占据着重要位置。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就已经被尊为典籍,被称为“三经”之一,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经典,影响着儒家文化的发展进程。
《论语》在汉代也有着很高的地位,属于“五经”之一,是汉朝官方教材,究竟其中的名言、故事等,影响了汉朝的思想文化。
汉朝到了唐朝,《论语》的经典地位又得到提升,它成为了科举制度的考试科目,这也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论语》,它的经典性也得到了提升。
至宋朝,宋代的儒家学者们非常重视《论语》,他们把它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经典,大量的注释也使得它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入人心。
到了明清时期,《论语》依然是儒家学说的精神源泉,其对社会的影响也一直在变化。
明清时期,《论语》被广泛传播,成为民间的信仰,在家庭教育中,也成为重要的教材,影响着人们的品德修养。
今天,随着新时期的到来,《论语》的经典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它不仅仅是儒家学说的精神源泉,更是人们在生活中得到启发和指导的经典著作。
它虽然不是官方的教科书,但仍旧被广泛流传,仍旧是一部重要的文化经典。
总而言之,《论语》一直以来都具有重要的经典地位,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精神文化审美,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和文化价值,今天,它仍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是人们在生活中获取启发和指导的经典著作。
《论语》源流考述
《论语》源流考述刘觅知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儒学在先秦即为显学,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即进”(《汉书·董仲舒传》)的对策之后,更上升为官方思想。
两千余年来儒学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其影响之深刻是其他任何学派的思想和外来思想无法比拟的。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深入透彻地研究和了解,而研究孔子的思想,主要的材料就是儒学经典――《论语》。
时至今日,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论语》版本很多,各家的注释也各有不同。
本篇拙文打算对《论语》的版本源流做一个粗略的考证,以咨能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论语》的精义。
(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论语》不同于其他先秦子书,有个很怪的名字,后世学者因此很费脑筋。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殁,仲尼之徒追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从这两段话里,可以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
(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不过,对此论述最为详细的是郑玄。
北宋初年,刑昺受诏为魏人何晏的《论语集解》作疏,他在序中引郑玄说“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
以次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蕴含万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贤集定,故曰撰也。
”郑玄在注《周礼》中也谈及《论语》的名称,他说:“答述曰‘语’。
以此书所载皆仲尼应答弟子及时人之辞,故曰‘语’。
而在‘论’下者,必经论撰,然后载之,以示非妄谬也。
以其口相传授,故经焚书而独存也”。
论语简介
• 《论语》八寸
三、《论语》的流传
• 《论语》在汉代的流变:
• 齐《论》、鲁《论》、古《论》 • 张(禹)侯《论》 • 郑玄注本《论语》
《論語》傳承图
齊論語
齊人所傳,多《問王》、 《知道》二篇,王吉、 朱畸、王卿、貢禹、五 鹿充宗、庸生並傳之。
魯論語
魯人所傳,即今所行篇次是也。 龔奮、夏侯勝、韋賢及子玄成、 夏侯建 、蕭望之並傳之。
论述题等。
授课进度
• 第一周: • 第一讲:《论语》简介 • 作业:阅读:学而、为政、八佾
• 第二周: • 第二讲:原文选读:为学 • 作业:阅读:里仁、公冶长、雍也
授课进度
• 第三周: • 第三讲:原文选读:德行:孝 • 第四讲:原文选读:德行:仁 • 作业:阅读:述而、泰伯、子罕
• 第四周: • 第五讲:原文选读:德行:君子 • 作业:阅读:乡党、先进、颜渊
之黼,黑与青谓之黻 。
1、先秦时期文学观念的演进:文
• 修饰性的东西 : • 《论语》:“言之不文,行而不远。” • 《国语·鲁语》:“服,心之文也。” • 《国语·晋语》:“言,身之文也。”
• 文学: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等 。
•
《论语》: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
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富而好礼者也。”
• 语:
•
1·3子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
三、《论语》的流传
• 《汉书·艺文志》:“凡《论语》十二家, 二百二十九篇。”
• 主要的有三家:
• 齐《论语》二十二篇(多《问王》和《知道》 二篇)
• 鲁《论语》二十篇,同于现行《论语》 • 古《论语》二十一篇;
中国人的“圣经”—《论语》
后,依靠法家治国,先是“焚书”,后是“坑儒”。《论
简单明了,切中本质。爱人,可以解释为:爱护别人,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91
也可以解释为:热爱周围的人。虽然“爱人”仅仅两 个字,但却给我们透露了在孔子关于“仁”的概念中, 包含的三个方面重要信息:
子提问、回答当时的君王、世人的言论,以及孔子弟 了,几乎 包含了 与社会伦理、日常行事与人生哲理,直至谈古与论
子们相互之间的言论,而这些言论都是从孔子那里 孔 子 全 部 的 思 今、为政与治国,有关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孔子都有
学习和听到的。孔子已经去世,孔子的门人弟子相互 想精华。
拿出自己的记录,共同分析评定,并编纂起来。所以
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句话 说,涵盖了儒学各 个方面的理念 和观 点。《论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译 但《论 语》一 书 语》的内涵之博大,是任何其他书籍都不能替代的。
成白话是说:《论语》这本书,记录的是孔子应对弟 的重要内容太多 从教育与学习、人格与修养、行为与礼节、个人道德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个重要信息是:孔子把“仁”定位在了人与 人的关系上;
第二个重要信息是:孔子认定的“仁”就是“爱 人”,首先是要有爱,向内修为自己,以产生爱心;向 外实践仁德,把这种爱心奉献给别人;
《论语》在各个朝代的命运
《论语》在各个朝代的命运舒可文《史记•艺文志》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但真正有《论语》这个书名是在汉武帝时,这是王充在《论衡》里记述的,他说,汉武帝时,孔子的后代孔安国用辑纂成册的孔子言论来教学生,从那时开始称之为《论语》。
钱穆考证,《论语》中所记其实不仅是出于孔子弟子,也有出于再传弟子之手的部分,最后的编定者并没有记载。
柳宗元之后,很多人认为是孔门弟子曾参的学生编定,其中理由之一是,《论语》里竟称曾参为曾子,而且有太多的“曾子曰”。
在汉朝时《论语》有三个版本,流传的有两个版本来自鲁国和齐国,这两个版本被张禹合二为一,因为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因此张禹版成为一般儒生所尊奉的读本。
第三个版本是古文论语,传说是汉景帝时在孔子旧宅的墙壁上发现的,当时只有孔子的后代孔安国研究它,一直并没有传授,因为当时谁都不能确定是否伪作,这一官司一直没有真正了断。
我们现在所读的还是张禹的版本。
“儒”是何意对于后世儒学也是一段公案,章太炎说是求雨的巫祝,《说文》说儒是术士之称;胡适说,儒是主持礼仪的教师,出于殷商后代,专以司礼为周朝人服务所形成的一个特殊人群。
这个字在后世使用中,那种研习五经孔学并成一时气候的人被称为大儒,而衍生出的儒雅、腐儒等词汇,大概还是与拘礼仪有关联,现在它又落在了主张复兴传统文化的人口中。
《论语》中的孔子崇周公,周公重六艺,不知孔子因为崇周公而以六艺教人,还是因为他教六艺,而追述周公,当时诸子百家各自所依据的文化资源是如何被使用的?孔子以教人六艺著名,而“六艺”之名并提却见于《庄子•天下篇》:《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六艺中的《诗》、《书》、《礼》、《易》、《春秋》相传是孔子所作,更严谨的研究说,是经孔子编辑过的。
其实,相隔2000多年来想象孔子的时代根本没有可能,根据《论语》来揣摩孔子的原意也是少有确证,但是其中的议论,时时会忽然穿越时空出现在今天的某一个场合,其时其景似乎遥远地对应补充着《论语》中那些没有被记录的上下文。
论语 学而篇第一
总之,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统率着忠、 恕、孝、悌、宽、恭、信、敏、智、勇、刚、毅 等诸多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不仅有着极为 普遍的进步意义,而且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其实,《论语》中阐述的这些基本规范,与其说 是道德,不如说是智慧,一种从极朴素的自然法 则中演绎出的生命的大智慧。
当然,《论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的潮流相背离 的,如他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 调,他的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不容否认的都 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 意识对之加以修正。但《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瑕不掩瑜,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 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这些 后人为之骄傲的。《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 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我们应 该用现代人的眼光好好审视它,自觉地去汲取其精华, 剔除其糟粕,让祖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1· 7】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 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 ②贤贤:第一个“贤”做动词用,表示敬重,尊崇;第二 个“贤”是名词,即“圣贤”的“贤”,指有道德有学问 尚的人。易:轻视,不看重。一说,“易”释为“移”, 好色之心而好贤德。 ③ 致:做出奉献。 【今译】子夏说:“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的女 色;事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 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这样的人即 使是说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说到为政治国,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 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要勤政、节用、有信、不 烦政扰民。他尖锐得指出“苛政猛于虎”,鲁国遭遇灾 害,国库空虚,鲁哀公问孔子该怎么办,孔子说可以 减税。哀公不解,孔子说:“百姓足,君熟与不足?百 姓不足,君熟与足?”(《颜渊》)他还要求最高统治 者在选拔任用官吏时,一定要慎重,不仅要“听其言”, 还要“观其行”。强调无论什么法律法规,统治者都要 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施政原则,时值今 日不是仍为人们所奉行吗?
《论语》学演变历程综述
《论语》学演变历程综述[摘要]《论语》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和传承《论语》的学科,是儒家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在西汉出现以后,经历了形成、发展、休眠、复盛、总结的演变进程。
熟知《论语》和《论语》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和传承儒家经学思想,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关键词]经学思想;《论语》学;儒家经学;演变历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西汉以来,众多研究者和注释者纷纷投入到对《论语》的研究和传承上,逐步形成了一个经学的分支——《论语》学。
《论语》学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复杂的演变进程。
一、《论语》及《论语》学1.《论语》书名的由来。
关于《论语》一名的由来,皇侃在《论语义疏叙》提到:“……义既不定于一方,名故难求乎诸类,因题‘论语’二字,以为此书之名也。
”2.《论语》书名命名时代。
《论语》书名定于何时?古代先贤各执一词。
笔者在收集了大量文献后归总为两种观点。
1)成书时即用此名。
持此观点的研究者又可分为两派:第一派是坚称《论语》一名是孔子的弟子所命,陆德明就认为《论语》是成书时其弟子所题。
他在《经典释文·叙录》记载道“……因辑时贤与古明王之语,合成一法,谓之‘论语’。
”第二派认为“论语”一名由孔子的再传弟子所命,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曾指出《论语》乃出自曾子门人之手。
2)先成书后命名。
朋星在《<论语>书名之谜》一文中指出,书名是由秦汉之间的儒学继承者所命。
3.《论语》学的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论语》学”三个字始见于梁启超的《中国三百年学术史》一书,在该书的第十三章中说:“《论语》学在汉代有《齐》、《鲁》、《古》三家,自张禹合《齐》于《鲁》,郑康成复合《齐》、《鲁》于《古》,师法不可复辨。
”但梁翁仅是提及尚未深论。
随后当代著名的经学研究大师周予同在《经典研究》的第四章中论述到有关《论语》学的传本,后来杜松柏在《论语学之形成》的论文里着重论述了《论语》成书和“论语”的含义、篇数与作者、研究它的基本篇目以及《论语》的特性等诸方面的内容。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思想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两千多年前儒家学派出现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政治、文化、道德、社会和教育等方面。
儒家思想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精神纽带,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理论基础。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生活在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化名流。
孔子的著作《论语》是儒家思想的标志性作品,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教育和文化等思想。
汉代刘向对《论语》进行编辑整理,使之成为后代儒者必读的经典之一。
在孔子之后,历代的儒家学者不断地学习、发扬和完善儒家思想。
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囊括了孔子门下弟子及其弟子的学说,形成了以《易传》、《诗经》、《尚书》、《礼记》等经典为基础的儒家经典体系。
到了汉代,汉武帝下令编撰的《礼记》注,更进一步丰富了儒家经典体系,成为后来儒家学者研究的重要文献。
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朱熹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儒家学者,都有各自的思想见解和解读方法,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二、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1、仁爱思想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孔子所倡导的伦理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儒家把仁解释为“人之本性”,认为人性本善,人之所以犯错是因为追求功名利禄而背离了自己的真实本性。
因此,儒家主张要恪守“仁”的道德标准,以仁爱之心对待人,助人为乐和善待万物,以此造福于人类社会。
2、礼仪思想儒家学派推崇“礼仪”之道,认为这是身为一名“君子”必须熟记的核心道德准则。
在社会方面,儒家提倡“礼”作为行为准则,推崇合适恰当的礼节和规矩,以此维系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
在个人方面,儒家强调个人修养以达到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目的。
3、教育思想在儒家看来,教育是塑造人格和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
儒家思想强调学问、修养、修身、明德、笃行等方面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广泛学习和互相交流,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汉代《论语》在边疆的传播
汉代《论语》在边疆的传播作者:郝树声《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8日16版)西北汉简中关于儒家文化典籍的简文同朝鲜半岛发现的《论语》简两相辉映,昭示了汉武帝以后,儒家的大一统文化随着政权的建立而推广到边疆,政治、军事和文化三位一体,成为汉王朝建构国家认同的基本形态。
一悬泉汉简是20世纪90年代出自敦煌悬泉置遗址的大宗地下出土文献,所出20000多枚汉简中,除了反映中西交通、丝绸之路、西北边疆的主要内容外,还有一些儒家经典保存了下来,《论语》简就是其中之一。
比如:□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V92DXT1812②:215)乎张也难与并而为仁矣·曾子曰吾闻诸子人未有自致也者必也亲丧乎·曾子曰吾闻诸子孟庄子之孝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V92DXT1812②:119)此两简应是编连在一起的一份册书,为《论语·子张》篇的部分内容。
包括分章符有字57个。
每章之间连续抄录,章与章之间用墨点隔开。
今本《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子张》篇总共25章842字,按此字数再加25个分章符,应有867个字符。
如每简按57字计算,全部《子张》篇的内容大约需要15支简才能抄录完毕。
也就是说,《子张》篇的内容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是上述两简,而其另外13简已经散佚不知去向。
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初有《鲁论语》20篇,有《齐论语》22篇,后者除比前者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外,其他内容大致相同。
后来又有《古论语》21篇,是景帝时鲁恭王刘余在孔子壁中发现的。
将《尧曰》篇“子张问”处再分为一篇,故有两《子张》篇。
篇次也与鲁、齐二论不一样,文字不同者有400多处。
鲁论和齐论最初各有师传,到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以鲁论为基础,吸纳齐论,“采获所安,最后出而尊贵”,号为《张侯论》。
“由是学者多从张氏,余家寝微。
”东汉灵帝时所刻熹平石经,就是用的《张侯论》,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本也是《张侯论》。
名著导读《论语》
篇章结构
主题明确
01
每篇《论语》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孔
子的思想。
条理清晰
02
每篇《论语》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把握住
主题的逻辑关系。
结尾寓意深远
03
每篇《论语》的结尾都有寓意深刻的语句,使读者在理解主题
的同时得到启示。
04
《论语》的影响与价值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孔子在论述严肃的主题时 ,常常以幽默诙谐的方式 表达,使读者在轻松的氛 围中领悟道理。
修辞手法
对偶工整
孔子在论述中常用对偶句 ,以工整的形式增强表达 效果,使读者印象深刻。
用典恰当
孔子在论述中常引用经典 语句或历史故事,以此加 强论点的说服力。
排比铺陈
孔子在论述中常运用排比 句式,以铺陈的方式增强 气势,使读者感受到思想 的冲击力。名著Biblioteka 读《论语》2023-11-04
contents
目录
• 《论语》简介 • 《论语》的思想内容 • 《论语》的文学特点 • 《论语》的影响与价值 • 《论语》的相关研究 • 总结与展望
01
《论语》简介
背景介绍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 理念。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论语》就是在这 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当代《论语》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和国际化,对《论语》的 研究也日益繁荣,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论语》进行解 读和研究,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论语》的主要研究方法
文本研究
对《论语》的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探讨其中的语言、文学 、哲学等问题,分析其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论语文献综述
• 文章首先对语域和语篇体裁的基本概念进行勾画,重点讨论语言的 “变异”与翻译的“变译”问题,并结合《论语》英译实例进行分析。 分析认为,译文变异存在三种情况:文本的语域变异、文本的语篇结构 变异、文本的语言变异
• 评价:该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变异”出发探讨论语的英译本,视
角比较新颖,而且最后得出的结论相对比较全面,文章结构的安排也
感言、《论语》翻译的传播史研究、《论语》中关键词翻译的研究
• 就研究视角而言, 国内研究许多属于语言层面的研究, 主要关注翻译 中对等的实现。其中有印象式的赏析和点评(如袁锦翔1990 ;刘重德 1994 ,2001 ;何刚强2005 , 2007), 也有运用一些理论从字、词、句
层面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的系统性总结 (如柳颖2000 ;杨天旻2002 ;
Philosophede la China,1688)。根据Leites(1978:155)的观点,
该法文翻译版本又被转译成英文版(1691:The Morals of Confucius, AChinese Philosophy),但法文版与英文版并不完全对等。到了1809
年,Joshua Marshman出版了《论语》上卷(前10篇的节译),英文的
• 随着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 人们的视角突破了语言层面, 文本外的 因素被纳入研究视野, 一些研究者也开始从外部因素来审视《论语》 英译(如王辉2004 , 2007 ;王芳2006 ;杨平2008a)
• 还有一些研究采取了综合性的视角, 如阎振瀛的《理雅各英译论语之 研究》。该书是目前唯一的《论语》英译研究专著, 于1971 年出版, 系统研究了理雅各(James Legge , 1815-1897)译本, 并附有《论语》
一句流传千古的谎言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一句流传千古的谎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导语:“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流传甚久,相传出北宋宰相赵普,《辞源》(商务印书馆)引用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解释“半部《论语》”,称“典“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流传甚久,相传出北宋宰相赵普,《辞源》(商务印书馆)引用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解释“半部《论语》”,称“典出于此”。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赵普”条称:“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经常出现在各类文章著作中,这句话真是因赵普而出么?赵普(公元922—992年),五代后周至北宋时人,参与策划宋太祖、太宗兄弟建立宋朝的陈桥兵变,太祖在位时任过十年宰相。
他建议太祖逐步削夺地方将领的财权、兵权,选拔各地精兵到中央作禁军以削弱藩镇武力;实行更戍法,军队经常变换驻地,使兵卒和将领互不认识;又“杯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等大将兵权,防止他们率军谋反。
史称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但太祖称其为“书生”,赵普也自称“书生”。
宋太祖于乾德三年(965年)灭蜀后,见蜀宫女持有乾德四年铸造的铜镜,问身边大臣何故,无人知晓究竟,叫来学士窦仪,才知蜀王衍曾用乾德年号,太祖遂有“宰相须用读书人”之语。
当时赵普恰在朝为相,可见太祖并不将他看作读书人,否则不应出此言。
至太祖晚年,赵普因挑拨赵匡胤兄弟关系、违法经商牟利、包庇犯法属下等劣迹被罢相职,离开京城。
太宗时,赵普又两度短暂入朝为相,一手策划了除掉太宗弟秦王廷美和政敌卢多逊的大狱,迫死多人。
992年去世前封魏国公,真宗时封韩王。
朱熹撰《五朝名臣言行录》以赵普居首,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生活常识分享。
《论语》是本怎样的书?
二、成书·书籍装帧演变
二、成书
《论语》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儒 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 而成。
首创 “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为政》
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三、影响·文学宝藏
yì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这个;孰:那个。 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 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三、影响·文学宝藏
“朽木不可雕也,
wū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论语·公冶长》
朽木不可雕
也称“朽木粪土”, 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三、影响·文学宝藏
fěi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反:类推。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 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三、影响·文学宝藏
“夫子风采, 溢于格言。 ”
三、影响·文学宝藏
颜回
子路
曾皙 子贡
三、流传
《论语注》
《论语注疏》
《论语集注》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 不 亦 乐 乎 ?
谢 谢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 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 “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二、成书·书籍装帧演变
本义:竹简。 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为保持前后完整, 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篇”。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书。
“半部《论语》治天下”感悟《论语》修身为政之道
半部《论语》治天下”感悟《论语》修身为政之道摘 要: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编纂而成的中华文化传世经典。
《论语》中的“学而不厌,学致其道” 、“诲人不倦,善竭其才” 、“修己安人,君子方面,集中体现出修身为政之道。
在研读《论语》时,应心 存敬畏之心,读其书知其为人,力求融会贯通,善于吸取其华而无求备于一书一人。
研读《论语》 ,对滋润心灵,滋养人格,对确立高校办学理念,领悟高教管理之道,必有助 益。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修身; 为政; 尚中贵和1673-8381(2008)04-0065-07管在今看来,这似乎为溢美之言,但足以引发我们的深思, 加深对书中修身为政之道的感悟。
《论语》涉及为人处世、 为学育人、为政惠民等问题,它所反映出来的人生智慧,富 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积淀。
研读论语》,想必有益于滋润心灵, 滋养人格, 启迪育人智慧, 人格”、“为政以德,讲信修睦” 、“尚中贵和, 以贯之”诸中图分类 t=r.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相传,宋代宰相赵普尝言: “半部《论语》治天下。
”尽领悟管理之道,成就高教事业。
、《论语》的成书及名义论语》主要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事迹,是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和行为的重要资料,也是儒家思想和中华文化之经典。
至于《论语》本义,班固《汉书•艺文志》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 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刘熙《释名•释典艺》认为:“《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
论,伦也,有伦理也。
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
”刘向《别录》载:“《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
儒家经典四书的地位大学
《中庸》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 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 子思 之手。
《中庸》论述的也是修身养性之 道,但更侧重于人与社会和自然的 和谐相处。
《中庸》赏析
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的天赋禀性叫做“性”,遵循天性做事叫做“道”,依照“道”的原则修养叫 做“教”)
2、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 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根本问题没有抓好, 而要把其他枝节问题解决好,那是不可能的。他 所重视的反而薄弱,他所轻视的反而厚重,从来 没有这样的事情。
内容分析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 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 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 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 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 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 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 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 学最主要的经典。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 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 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 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 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论语》赏析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中华经典
《大学》曾参、《论语》孔子、 《孟子》孟子、《中庸 》子思
——四书
《诗经》 、《尚书》、 《易经》 、 《礼记》、《春秋》
——五经
四书简介
《四书》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 人物孔子、孟子、子思、曾参,所以称为《四 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 漳州将《礼记》中 《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 《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 一套经书刊刻问世。
从《史记》、《汉书》、《后汉书》看《论语》在两汉的流传的开题报告
从《史记》、《汉书》、《后汉书》看《论语》在两汉的流传的开题报告《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在两汉时期也有着广泛的流传和传承。
本文将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著作中对《论语》在两汉时期的流传进行探究,以了解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史记》中的《论语》流传《史记》是我国汉代史书的代表作,其中关于《论语》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先秦诸子儒林七家》和《儒林世传》两篇中。
其中,《先秦诸子儒林七家》一章中提到:“孔子之学,《论语》为其大旨,”明确了《论语》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而《儒林世传》中也有关于《论语》在两汉时期的流传和传承的描述。
据《儒林世传》记载,汉代儒家经学师承之中,《论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其中对《论语》的评价更是高度评价,对其思想内涵的阐述也十分深入。
同时,《儒林世传》还记载了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郑玄在《论语注》中的研究成果,成为后来《论语》的重要注解之一。
二、《汉书》中的《论语》流传《汉书》是我们国家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中也有关于《论语》在汉代的流传和传承的记录。
《汉书·艺文志》中,列举了当时儒家经典著作和注解,其中《论语正义》就是其中之一。
据《汉书》所载,汉代儒学界对《论语》的研究和传承颇为繁荣。
那时的儒家经学教育也是围绕《论语》等儒家经典进行的。
三、《后汉书》中的《论语》流传《后汉书》是东汉时期的官修史书,其中也有关于《论语》的流传和传承的历史纪录。
据《后汉书·儒林传》记载,东汉后期出现了一批传承《论语》学说的杰出学者,如班固和王充等。
在这一时期,儒家经典的传承和研究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文化,厚重的儒学思想也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具有影响力的学说之一。
在此基础之上,《论语》的流传和传承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保障,为后来的儒家传统思想奠定了基础。
综上可知,《论语》在两汉时期的流传极为广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成果。
同时,这也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承,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论语》流传及其地位
作者:肖斗林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2期
摘要:作为记录孔子言行思想最可靠的书籍,《论语》一直以来颇受关注。
但是在不同时期,《论语》的受关注程度并不相同,人们对《论语》的重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对于《论语》的流传情况,学者们也众说纷纭。
本文将以《汉书》、《史记》等作品为基础,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汉代《论语》的流传和地位进行考证。
关键词:《论语》;汉代;流传
作者简介:肖斗林(1990-),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文学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02
一、《论语》的生成及流传。
《论语》和先秦大部分典籍一样,并非成于个人之手,成书时间也比较复杂。
但是《论语》又并不像先秦诸子那样,给自己学派的经典作品贯以“某子”的名称,“论语”一词究竟为何意,这也值得考察。
(一)《论语》名称的由来
在先秦及汉初,《论语》称为《传》、《语》、《记》。
《史记·封禅书》:“《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1]。
此处《传》即后世所谓《论语》。
班固认为《论语》是孔子门人“相与辑而论篡,故谓之《论语》。
”[2]王充《论衡·正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始曰《论语》。
”[3]《论语》一名还与《传》等名称一同使用了一段时间,这从《史记》中对《论语》的不同称呼可以看出来。
班固对《论语》名称的解释是就字解字,后世亦有类似解释[4],可备一说。
“论”和“语”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分别是“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论难曰语”。
《说文解字》本就是帮助理解五经之作,因此,这种说法比较可信。
孔子死后,儒家分化,弟子各持己见,应该没有讨论的意思,相反地,相互问难的成分要更多。
因此,综合来看,《论语》倒可以说成是相互论难之语。
(二)《论语》的成书及其流传
班固认为《论语》由孔子弟子及门人辑而成书,郑玄认为是仲弓、子游、子夏等撰,然而这些也只是推测。
今本《论语》中仍然还有很多重复的地方,这可以说明曾经应该有诸多弟子,各有所记,作者甚多。
《论语》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而且不止一种版本。
曹聚仁认为《论语》是弟子的笔记[5],不同弟子的笔记就成了不同版本的《论语》,在汉代,还有所谓的逸《论语》。
[6]
后人在这些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的整理合并。
今本《论语》中,对于孔子的称呼就存在差异,有时候直呼“子”,有时候又附姓于前,称“孔子”。
对于弟子的称呼有不完全一致,有直呼弟子名者,如子路,公西华等,也有尊称“某子”者,如闵子,曾子等。
这说明,《论语》是后来门人以其师之笔记为本,再加以整理的。
另外,《论语》中还有很多重复的地方:
《学而第一》: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里仁第四》: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第一》: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阳货第十七》: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7]
先秦典籍大多文辞简约,少有重复。
一方面是语言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是当时以竹简为主要载体,若文辞重复过多,则会造成竹简的浪费。
但是《论语》中重复句子却非常多,而且并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那么这些重复还保留下来的原因应该就是这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有众多弟子都曾编纂。
但是这些重复为什么直到今天还被保留下来,并没有被删除呢?经过秦火以后,很多版本都已经失传了,只有部分散见于先秦的典籍中。
到了汉代,《论语》只有三个流行版本,《古论语》、《鲁论语》、《齐论语》。
《古论语》以古文写就,《鲁论语》和《齐论语》以汉隶写就,是今文《论语》。
除了上述三个版本外,汉代还曾经有过其他的《论语》版本。
《汉书·艺文志》中还有“《燕传说》三卷”的记录,姚振宗认为“按此殆燕人相传之说,或疑为‘传’字,谓燕人傅会其说,不得详而已。
”[8]王充《论衡》中还记载了河间九篇《论语》的事迹,可见,河间《论语》也是汉代曾经流传过的版本。
在西汉末年,张禹对三个版本的《论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合并,这成为了今本《论语》的基础。
《论语》正是他传授给帝王的课程之一。
张禹在给皇帝传授时,对《论语》进行加工,如此,《论语》中那些重复的内容被保存下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有意保存,用以强调某些观念以服务王朝统治。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出现两次,意在强调“孝”,这正是汉王朝所强调以孝治天下的结果。
汉朝帝王死后谥号为“孝xx”,如孝文帝、孝武帝等。
“孝廉”是汉代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亦强调了“孝”的重要性。
可见,张禹对《论语》的修改并没有删除那些重复的部分,反而还有意保存了下来。
晃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批评了这一行为:“禹身不知王凤之邪正,其不知此固宜,然势位足以轩轾一世,使斯文遂丧,惜哉!”[9]
东汉末年,郑玄又对《论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合并,将三家《论语》揉为一体。
他以《张侯论》为本,同时参考《齐论语》和《古论语》进行注解,除此而外,他还采取了东汉其他大家对《论语》的注解。
“郑玄就《鲁论》,张、包、周之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焉。
”[10]郑玄的注本成为了今本《论语》的主要来源。
二、《论语》在汉代的地位
《论语》在汉代受到重视,但是没有上升到“经”的高度。
在汉初,《论语》都是以“传”(非解经之传)、“语”等名称出现的,连专名都没有,这说明《论语》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并不见得很高。
在先秦时期,儒家还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论语》也有众多版本,因此,它并没有很高的地位。
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家被确定为官方思想。
武帝时设“五经博士”,《论语》也被广泛学习,成为修习五经前的必读经典之一。
《论语》的学习者包括帝王,经师等。
汉昭帝自称通《论语》,宣帝十八岁以前亦师受《论语》,元帝以张禹为师学《论语》,张禹本人也从胶东庸生问《论语》。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论语》列入“六艺略”一类,将同是儒家思想经典作品的《孟子》却纳入了诸子类,同时也不把它纳入配合解经的“传”类(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解经之传附于经后,而《论语》是单独列出来的),这也突出了论语的特殊地位。
赵岐说:“汉兴,除秦虐禁,开延道德。
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
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
”[11]可见,《论语》在汉初较之先秦地位有所上升,由诸子作品上升为附于经之后帮助理解儒家思想的参考性读物了,而且还立博士。
总的说来,《论语》地位在汉初已经很高了,而且普及范围比五经还要广。
但是还没有被尊为“经”。
到东汉时,《论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几乎与经同样的高度了。
汉宣帝在石渠阁召集群儒讨论五经异同,《论语》作为五经之外的作品,也被纳入了讨论之列,这说明《论语》地位已经与经平齐了。
而且,在东汉,已经出现“六经”、“七经”之称。
当然,普遍将《论语》视作“经”在后代了,不过在汉代已经有这样的趋势。
三、总结
《论语》在汉代是随着汉王朝官方思想的转变而获得上升空间的,而《论语》本身的内容也是造成其在汉代处于如此地位的原因,毕竟,它承载了大量的孔子思想,是学习和研究儒家思想的入门作品,因此,赵岐说:“论语者,五经之錧鎋,六艺之喉矜。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内容使得《论语》在整个汉王朝都没有完全摆脱依附于儒家“经”而存在的尴尬局面,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半经半传”。
注释:
[1](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1623.
[2]王承略、刘心明.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一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2.
[3]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1138.
[4]例如袁枚认为“论”就是“议论”的意思。
[5]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M].香港:,三联书店,1986:153一154.
[6]郭沂.《论语》源流再考察[J].孔子研究,1990,04:32-40.
[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013重印).
[8]同[2].
[9]同[2].
[10](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
[11]同[10],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