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6e745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3.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
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一)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_0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_0](https://img.taocdn.com/s3/m/df2c7b021ed9ad51f01df27a.png)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工作计划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
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
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册的重点是: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
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
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c21c410aaea998fcd220e2a.png)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
验教学计划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实验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实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知识,培养主动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智能与实践相结合的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培养学生逻辑归纳能力和发散思维
三、实验教学措施:
1.加大实验教学力度,伴随着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师训计划课题的开展,我校的实验教学也加大了力度,根据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实验教学研究上。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开辟科学教学园地,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进实验教学。
四、实验安排:。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229672465ce0508763213e6.png)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内容分析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一个窗口。
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
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如口器、触角和翅膀,还将观察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接下来他们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平时习以为常的白糖、食盐、碱面溶液的结晶,一定会让他们惊奇万分。
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的活动。
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更大兴趣。
“环境和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
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
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
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
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
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36b8c4867ec102de2bd89b0.png)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 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
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法和学法
讲授法、实验观察法、发现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六、应注意的问题
八、辅导计划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发的教学观念。
5.合作学习,多发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九、培优辅差计划
一、优秀生培养:1.进一步加强学习目的、动机教育,培养并加强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2.进一步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在共同提高的基础上,每天出一弹性作业题,让优等生吃得饱。
4.和学生搞好沟通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二、后25%学生的转换培养:1.对于差生的教育以表扬为主,提高 他们学习的积极性。2.经常和他们谈心,多帮助他们找自己身上的优
点,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3.适量地布置作业,定时进行检查, 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的行为习惯。
二、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
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 的探究能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
三、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2.继续发展学生对对比实验中变量的识别和控制的能力,学习运用 对比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技能3.让学生学会将记录和数据转化为证据, 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建构科学概念,学会用比较和
2019-2020第二学期教学计划教科版六下
![2019-2020第二学期教学计划教科版六下](https://img.taocdn.com/s3/m/d5d7ef1bfd0a79563c1e72b1.png)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技能方法的训练。
关注对科学的理解,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方法和能量等方面的发展,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一班20人,六年级二班19人,六年三班20人。
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比较了解,很多学生探究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对科学精神和方法都有所感悟,对学习科学也有很浓厚的兴趣。
但许多学生在准备材料、资料方面做得不好,影响学习效果。
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教材分析《科学》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4篇)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d340d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6.png)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齐探究,实施真正好处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生状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____班的科学教学工作,本班学生共有____人,其中男生____人、-____人。
在本班的学生学习科学过程中,对科学现象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个性是山区学生,本身生活条件就不太好,导致对科学认识的机会就更少。
所以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我要透过现代教育技术来让学生看到,科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一门学科,从而让他们掌握到知识的应用性。
三、学习目标(一)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潜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潜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持续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三篇)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8dd53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4.png)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一、基本状况分析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用心性较高。
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资料: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
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资料,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明白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能够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用心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透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透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
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
不仅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
2019年度小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2019年度小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e2dbc28eff9aef8941e064d.png)
2019年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实验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实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知识,培养主动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智能与实践相结合的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培养学生逻辑归纳能力和发散思维
三、实验教学措施:
1.加大实验教学力度,伴随着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师训计划课题的开展,我校的实验教学也加大了力度,根据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实验教学研究上。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开辟科学教学园地,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进实验教学。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https://img.taocdn.com/s3/m/dcab7ba9bcd126fff7050baa.png)
2020年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任课教师: 叶启云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
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1)“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2)“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3)“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
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
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4)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bd90a0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4.png)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引言本教学计划旨在为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个框架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
该计划将涵盖该学期的教学目标、课程安排、评估方法和教学资源,以帮助教师有效开展科学教育。
2. 教学目标- 确保学生全面理解科学知识和概念,并能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3. 课程安排3.1 第一单元:生命的奥秘- 本单元将重点介绍生命的起源,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 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和小组活动来探索和理解生命的奥秘。
- 教师将提供适当的实验材料和资源,以支持学生的研究。
3.2 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本单元将介绍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和影响。
- 学生将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来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变化过程。
- 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并提供相关的实验报告和讨论指导。
3.3 第三单元: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本单元将重点介绍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以及其在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应用。
-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原理。
- 教师将提供相关实验和观察指导,以及扩展活动和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4 第四单元:地球与太阳系- 本单元将介绍地球及其与太阳系中其他天体的关系,以及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环境问题。
- 学生将通过观察、模拟实验和地图阅读等方式,了解地球的结构、运动和环境变化。
- 教师将提供显微镜、地图和模型等教学资源,以支持学生的研究和探索。
4. 教学评估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教学计划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课堂小测验和书面作业;- 实验报告和观察记录;- 项目和展示。
5.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和教辅资料;- 实验器材和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
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篇
![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0bd4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c.png)
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精选2篇(一)教材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教学内容安排: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安排,包括教材章节顺序、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实验、讨论等。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课堂组织与管理: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控制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注重课堂纪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作业布置与批改: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学进度,合理布置作业任务,并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正确的反馈。
评价与反馈: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学进度,定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和支持。
教学研究与改进: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总结、推理等科学方法。
3.加深学生对科学实际应用的理解。
教学内容:1.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3.天地人和社会。
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注重实验和观察。
2.运用讲解、示范、实验演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
3.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能力。
教学安排: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2.每周安排一次实验课,并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3.每周安排一次综合训练课,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表授课进度安排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表授课进度安排](https://img.taocdn.com/s3/m/95809e67e2bd960590c677b2.png)
4.2--4.6
5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2
4.9--4.13
6
三
8.微小世界和我们;
4
4.16--4.20
7
9我们身边的物质;
4.23--4.27
8
四
10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4.30--5.4
9
11.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5.7--5.11
10
中期检测
5.14--5.18
11
四
12物质变化与我们
教 学 计 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 级六年级一班
科 目科 学
科任教师xxx
教 学 计 划
教师
姓名
xxx
所带
班级
六年级一班
人数
38
男
女
17
22
学 情 分 析
我所任教的这个班大多科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科学学习体验。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儿童主动建构有关的科学知识。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科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87df0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5.png)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教科版
一、全年教学工作计划
1、开学典礼:为学生们揭开新学期科学课程的第一课;
2、教学班会:每次上完课,都会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总结班会,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学内容;
3、辅导课:为学习不足的学生和学习进度滞后的学生提供专业辅导;
4、作业认真批改:每次上完课,收集学生作业,细致入微地进行深入分析,对作业进行精心批改;
5、活动安排:定期组织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6、考评:定期针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考评,从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二、教学大纲
1、宇宙的起源:理解宇宙的起源,探究宇宙的演化,分析宇宙的发展趋势;
2、宇宙物质的成分:学习宇宙物质的成分,识别物质的组成和能量结构,充分认识物质的性质和信息承载;
3、物质环境的变化:探究物质环境即宇宙系统的任务变化以及与它们相关的理论;
4、人类行为与宇宙生态:探讨人类行为如何影响宇宙生态,以及宇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5、科学家与热爱宇宙:分析热爱宇宙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热爱宇宙的科学态度。
三、分学期教学活动安排
1、第一学期:课程以宇宙的起源、宇宙物质的成分,物质环境的变化和人类行为对宇宙生态的影响为主;
2、第二学期:课程以科学家与热爱宇宙等实践活动为主。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教科版2020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教科版2020](https://img.taocdn.com/s3/m/830836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6.png)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教科版2020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教科版一、指导思想科学教材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技能方法的训练。
关注对科学的理解,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方法和能量等方面的发展,以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以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核心。
二、学情分析通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比较了解,很多学生探究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对科学精神和方法都有所感悟,对学习科学也有很浓厚的兴趣。
但许多学生在准备材料、资料方面做得不好,影响学习效果。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围绕主题制定研究计划,能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测量、查阅、统计等方法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分析,能借助数据、文字、图表有条理地阐述自己地观点并认真倾听他人地评议、友好交换意见,尝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和科学小论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地好奇心和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地保护,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关心科技地新发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地联系。
●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生物地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人类科技发展历程等有关知识。
四、教材分析1.“生物地进化”——此单元主要引领学生围绕环境地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人类发展地历史以及驯化动物地历程展开研究,并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资料地查找让学生亲历研究地过程,初步了解进化论。
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此单元分别从污染地现状、污染地源头、污染地危害、怎样防治污染地角度并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地污水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地环保意识。
3.“宇宙探索”——此单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由近及远地了解关于太阳、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地奥秘,激发他们地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2019-2020年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 全册教案 科教版
![2019-2020年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 全册教案 科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445c18af45b307e8719760.png)
2019-2020年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科教版1 放大镜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 放大镜下的晶体4 怎样放得更大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 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我们身边的物质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 铁生锈了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 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1 地球的卫星——月球2 月相变化3 我们来造“环形山”4 日食和月食5 太阳系6 在星空中(一)7 在星空中(二)8 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 一天的垃圾2 垃圾的处理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 分类和回收利用5 一天的生活用水6 污水和污水处理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
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简析
本册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
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
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三、学生现状分析
第一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三年半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量的科学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初步地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第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
第三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比较薄弱。
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
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
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
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重难点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
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
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学措施
1、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
2、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5、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
6、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
7、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七、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时间内容课时。
模板仅供参考
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