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咸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合集下载

咸阳市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咸阳市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区域经济咸阳市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阮班录,仝玉琴,许 兵(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摘要]咸阳是陕西桃的主要产区,桃种植业已经成为本区域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分析了咸阳桃产业现状,从生产、品种、加工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咸阳桃生产面临的问题,并从改变种植经营模式、推广新优品种、提升栽培管理技术、发展加工产业、增强品牌意识等七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桃;生产现状;提质增效;推广新优品种;提升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62.1 [文献标识码]A咸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跨东经107o38′53〞-109o10′30〞、北纬34o11′56〞-35o32′41〞,是陕西果业的主要产区。

多年来,桃作为咸阳除了苹果外的第二大水果,对于提高群众收益,发展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桃产业的不断扩张和市场要求的变化,普遍存在品种落后、管理粗放、品质不高、品牌不亮等,制约着当地桃产业的发展,实施产业提升发展势在必行。

1 咸阳市桃生产现状咸阳地形南低北高,南部为关中平原、北部为渭北旱塬及沟壑区,海拔在366~1855m之间、平均890m,近5年年均降雨量533.4mm、年均日照时数2076.9h、年均气温14.3℃、年均无霜期223d,关中灌区以垆土为主、渭北旱塬黄绵土为主,均适合桃的生长,是陕西桃的主要生产基地。

从2015年以来,咸阳桃的面积、产量快速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良好。

据《2018年咸阳统计年鉴》数据分析,2017 年咸阳市桃园面积、产量分别为1.021万hm2 和30.266万t (见表),分别占全市水果总产量和面积的3.77%、5.27%,其中主产县分别是灌区的礼泉、三原、乾县、泾阳、兴平和塬区的淳化,分别占全市总产量的47.4%、15.7%、9.4%、7.6%、5.6%和9.3%,共占全市桃总产的95%,其它县区栽培较少、产量仅占全市的5%。

就桃在水果面积中的占比来看,依次为灌区的泾阳、三原、兴平、秦都、礼泉等;塬区淳化占2.99%,其余都不超过1%。

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5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亿元,较2010年的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较2010年提高个百分点。

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彬县、兴平市、秦都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

2015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亿元,较2010年增加亿元。

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2010年的倍,年均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2010年的倍,年均增长 %。

各县(市区)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持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持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持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9.26•【字号】咸政办发〔2021〕66号•【施行日期】2021.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持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咸政办发〔2021〕6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五主导、四特色、四新兴”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21〕15号),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升重点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为引领,坚持“龙头引领、专业配套、区域联动、产供销一体”,着力构建“五主导、四特色、四新兴”现代产业体系,为咸阳高质量发展培育新优势、蓄积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到2025年,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和富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优势产品和产业集群,全市重点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明显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增加值能耗明显低于规上工业平均单位增加值能耗,龙头企业配套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形成千亿级、五百亿级产业梯次发展格局。

二、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1、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链。

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现状,考虑现有产业规模、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筛选出电子显示、智能制造等7条优势产业链和输配电、氢能等18条特色产业链,结合省上23条重点产业链,加强企业产业协作配套,着力补链、延链、强链,积极培育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各市区县参照市级重点产业链,围绕“一县一业”梳理明确本辖区重点产业链,不断提升县域产业首位度。

对我国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挑战的理解与看法

对我国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挑战的理解与看法

一、当前我国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我国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升级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工业强国。

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大中小企业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我国产业体系建设也面临一些严峻挑战。

二、我国产业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1. 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我国产业结构中仍然存在着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的问题,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产业布局和结构依然较为严重。

2. 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尽管我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核心技术领域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3. 企业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我国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步伐。

4. 产业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

我国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三、对我国产业体系建设现状与挑战的理解与看法1.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要强化基础研究,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搭建创新评台,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

3. 改善企业发展环境。

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

4.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要加强国际合作,走出去,引进来,提升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我国制造。

四、结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产业体系建设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要认清产业体系建设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改善企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我国产业体系建设走向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16•【字号】咸政发〔2022〕4号•【施行日期】2022.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咸政发〔2022〕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为深入落实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现就《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提出部门分工意见如下:一、今后五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一)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要求,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绘就的蓝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扎实实施“十四五”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加快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人民至上,促进共同富裕,全面从严治党,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市内和市外,深化西安—咸阳一体化,加速动力潜能释放和产业优势再造,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

(市政府各部门负责)2.年均经济增速7%左右,到2026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8000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经济综合实力力争挺进西部地级市十强,共同富裕取得更大进展,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市政府各部门负责)(二)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在蓄积动能中推动高质量发展3.以秦创原咸阳核心区建设为总抓手,发挥咸阳高新区“桥头堡”作用,实施人才兴咸计划、科技企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新型研发平台,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中领跑示范,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西咸一体化过程中咸阳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西咸一体化过程中咸阳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 2 产 业 发 展 各 县 市 差 异 明 显 经济 区中西安 国际 化大 都 市 中心 市 区 的重 点 组 成 部分 , 所 2 从 2 0 1 2年 咸 阳 个 县 区 G D P分 析 得 出 , 成 阳 市 各 县 域 发 以西咸 一体化 过程对咸 阳的产业布局具 有较 大 的影响 。 1 . 1 区域 内产业发展迅 速 。 产 业 逐 步 向 开 发 区 或 工 业 园 区 集 聚
展 呈 现 出 中间 低 、 两 头 高 的 态 势 。 中 部 地 区 的 整 体 发 展 水
平 要 明 显 低 于 北 部 地 区 和 南 部 地 区 。 这 一 差 异 出 现 主 要 是 咸 阳市产业 加速发 展 , 产业 结构 不 断调 整 。从 2 0 0 9年 由 于各 区 县 产 业 空 闲 的分 布 格 局 有 关 。南 部 地 区 产 业 格 局 资 金密集 型 , 而 北 部 为 资源 街集 型 , 这 两 种 区 域 优 实施西咸 一体化 战略至今 , 咸 阳是 全年 生产 总 值不 断 上升 , 为技术 、 P的 出现 。相 比 之 下 , 中 部 是 传 统 的 劳 动 密 集 但 生 产 总 值 增 速 在 缓 慢 下 降 。2 0 1 2年 达 1 6 1 6 . 2 1亿 元 , 比 势 造 就 高 GD 阻 碍 了 新 型 产 业 的 发 展 和 整 体 经 济 水 平 的 提 上年 增 长 1 4 . 5 。第 一 产 业 增 加 值 2 8 3 . 1亿 元 , 增 长 型 产 业 结 构 , 高 。另 外 , 咸 阳 市 的劳 动 力 素 质 在 各 区 县 域 也 有 所 不 同 , 与 6 . 1 , 占生产 总值 的 比重为 1 7 . 5 ; 第 二 产 业 增 加 值 产 业 布 局 的 空 间 结 构 趋 同 。 9 1 9 . 3 1 亿元, 增长 l 9 . 8 %, 占生 产 总 值 的 比重 为 5 6 . 9 ; 第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18•【字号】咸政发〔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4.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咸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咸阳市人民政府2022年4月18日咸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181万吨以上,能耗强度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

重点工作任务:(一)夯实发展基础,稳定经济增长。

一是足额兑现政策。

梳理落实国家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创新方式将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全面落实中省稳增长和纾困解难惠企举措,开展“三送一解”活动,足额兑现规上工业企业、限上消费企业奖补资金、国有和民营企业减免房租等政策,最大限度为市场主体减负让利,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活力。

二是实施高质量项目年行动。

出台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工作方案》,聚焦项目全流程管理,分级分类建立项目谋划、前期、开工、建设、投产清单,加强全过程、各环节调度协调,缩短前期工作、狠抓施工进度、促进尽快投产,形成项目接续滚动的工作机制,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三是全产业链精准招商。

突出电子显示、智能制造等7条优势产业链和输配电、氢能等18条特色产业链,加强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和补链延链强链,跟进龙头企业、细化产业图谱、组建招商小分队精准招商,推进平台招商、以商引商,引进一批含金量高、含绿量足、含新量多的好项目。

咸阳市食品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咸阳市食品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关键词】成阳 食品工业
产业链
发展对 策

一 .引言
食 品工业的发展一直是各个国家和地 区普遍关注的焦点 .中
3 是 洞庭 湖 区人 口、经 济 、资源 与环 境 协调 发 展 的需要 .
国是一个人 口大国 , 品工业更是关系 国计民生 的重要支柱产业。 食
发展咸阳市食品工业 . 提高农 副产 品附加 洞 庭湖 区是 国家重 要 的商 品粮 基 地 ,洞庭 湖是 我 国第 二大 淡 水 从咸阳市实际状况看 . 湖泊 .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由于洞庭湖 值 .加速农副产品深加工步伐 .对推动农业产业化 .解决三农问
地区 的经 济粗 放 式发展 .洞 庭湖 区存 在环 境 污 染 、湿 地退 化 和生 物 题 ,实现贸工农有机结合 .具 有重大 的战略意义。 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 ( 例如 , 洞庭湖 内洄游性或半洄游性鱼 类资源急剧减少.大型经济鱼类如青、草、鲢、鳙等数量锐减 .已
二 .咸阳食 品工业简介 目前 .咸阳食 品工业通过 技术 改造 和多渠道资金投入 . 形成
维普资讯
区 域 经 ; 斋
域 经 济协 调发 展 。
2 是 以科 技 支撑 和引 领 洞庭 湖 区农业 产 业化 的重 要途 径 农 业产 业 化是 以市 场 为导 向 .以提 高经 济 效益 为 中心 .以资源 开 发 为基础 。对 当地 农业 的 支柱 产业 和 主导 产 品 .通 过各 种 组织 形 式 .实 施 区域化 布 局 、专业 化 生产 、一体 化 经 营 、社 会化 服 务 、企 业化管 理 .逐步 形 成种 养 加 、产供销 、农 工商 、内外 贸 、农 科教 一 体 化 的农业 生 产 经营 组织体 系 。 力 发展 农 业产业 化 经营 是 解决 农 大 业和 农村 发展 问题 、实现 农 业增 效 农 民增 收 的根 本 途径 . 是 促进 也 工业化 和城 镇 化 的重 要基 础 。 总体 上 来 看 .洞 庭湖 区 农业 内部 结 构不 优 .农业产 业 化 龙头 企 业 规模 小 农产 品深 加工 增 值效 益不 明显 工业经 济 对农 业 的带 动 作 用不 强 农业 、工 业和 第 三产 业 问的 关联 度不 强 .其重要 原因是 农 业产 业规 模较 弱 .其 中 .区域 科技 创 新能 力不足 成 为制 约农 业产 业化 的重要 因 素 。实现 农 业 产业 化 .关键就 是 要 充分 发挥 洞 庭湖 区 农 业 资源 的优 势 和湖南 省 的科 技优 势 . 以科 技 进步 促进 洞庭 湖 区农

咸阳涉农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咸阳涉农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4 1 8亿 元 , 按 可 比价计 算 较上 年 同期增 长 7 . 5 , 首次 突破 4 0 0亿 元 。果 、 畜、 菜 三 大 产 业 产 值
家, 其 中规 模 以上企 业 1 2 5 家, 建 成 国家级 重点龙
头企 业 4家 、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3 1 、 市 级 重 点 龙 头 企业 7 5家 。但 农 产 品加 工 企 业 规 模 小 、 实 力 弱、 加工 转化 能力 和市 场拉 动能 力不 强 ; 优 势农 产 品在加 工 、 储藏 、 包装 、 品牌 建设 以及 市 场 营销 等
我 国涉农 产 业 集 群 在推 动 区域 经 济 发 展 、 提
高 农村 城镇 化水 平 、 推 动农 村劳 动力 转移 、 促 进农
1 . 2 基 地 建 设 初 具 规 模
近几年 , 咸 阳通 过积极 推 广优 质苹 果生产 “ 大
民增 收 、 完 善农业 产业 体 系 等 方 面 具有 着 重 要 意
作者简介 : 王艳利( 1 9 6 8 一 ) , 女, 陕西泾阳人 , 成 阳 职 业 技术 学 院经 济 管理 系讲 师 , 大学本科 , 主 要 从 事 经 济 管 理 的 教 学 与研 究 工 作 。
少、 商 品 率不 高 , 中早 熟 品种 比例偏 低 ; 设 施 蔬 菜 产 业规 模过 小 , 特色 不 明显 , 反 季节 精细 菜供应 不
足, 品种不 多 ; 畜 牧业 发展 缓慢 , 生产 水平 不高 , 在 大农业 中比例偏 小 , 对种植 业 支撑作 用 不强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0 5
品加 工业 。全 市涉农 企业 的龙 头企 业 发 展 到 2 3 0
1 咸 阳涉 农 企 业 产 业 集群 发展 现 状

千军昌同志在市第六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千军昌同志在市第六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过去的五年,我们着眼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以“双创”为抓手,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坚持规划立市,推动城区沿渭河东进、顺沣河南扩,中心城区总面积从50平方公里增加到82.5平方公里。完善城市功能,统一广场、钟楼广场、兰池大道、渭河横桥等一批重大城建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逐步增强。提升城市品位,“三万”工程扎实推进,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小品亮点纷呈,咸阳湖沿线成为集现代、自然、生态为一体的特色城市景观。加强环境保护,“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朝阳、安全”六大民生环保工程成效显著,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县县都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不断加快县城、重点镇、新村建设步伐,创建全国卫生县城2个、省级卫生县城8个,一批体现地域特色、彰显民俗风情的现代城镇相继建成,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标,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五年的生动实践,我们不仅取得了改革发展的喜人成就,也积累了极为宝贵的工作经验: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市,必须把握大势,做好结合文章。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市,必须着眼长远,按照规律办事。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市,必须牢记宗旨,顺应群众期盼。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市,必须建强队伍,激发创业活力。
过去的五年,我们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提升发展境界,走出了一条符合咸阳实际的新路子。市委始终把驾驭全局、科学决策作为执政兴咸的首要任务,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咸阳”到“加快推进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战略目标的确定,从“四个为先”到“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发展思路的调整,从“保增长、调结构、提效益、促和谐”到“调结构、强板块、促统筹、惠民生”总体要求的变化,从“实现八大提升”到“三个千亿”阶段性发展任务的完成,这一系列决策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咸阳实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引领咸阳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咸阳加快城镇化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的SWOT分析

咸阳加快城镇化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的SWOT分析
咸 阳加快 城 镇 化 背 景 下农 产 品流 通 的 S WO T分 析
杨艳萍
农产 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 , 在农业 生产 过程中 发挥重要 的媒介作用。完善 的农产 品流通体系 , 是农产 品高效流通的关 键 ,也是农产品价值与使用价值双重实现的根本保 障。从咸 阳的实践来 看,农产 品流通是整个流通领域效率最低的环节,因此 ,探 索完善农产 品流通体 系的途径成为当前 陕西经济 社会发展 中亟待解决 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 ,陕西大力推进城乡统筹 ,加快城镇化进程 ,为拓展 农产品产业 链 ,扩大农产 品消费市场 ,提高农产 品生产流通组织化程 度提供了 快背景下研究陕西农产品流通的优势 、劣势以及面对 的机遇与挑战 ,具



摊位租金 、房屋租金、油价不断上涨 等影响 ,陕西农 产品流通成本也越 来越高 。例如礼泉的苹果 ,在产地的收购价 是每斤 1 .3元左 右 ,但通 过包装和运输到达珠海后 ,超市销售 价格为每斤 5元左右 ,价格涨 幅约 为2 .8 倍。据相关资料估算 ,我 国农 产品的流通成本 是世界平 均水平 的3 倍左右 。 三是农产品流通组织化发展滞后 。 目 前 ,陕西农产品的产销方式 以 散户经 营为主 ,农民的水果 、蔬菜基本通过商家在 田间地头收购 ,组织 化程度较低 ,很少与购买方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 ,限制了农 民自我保 护 能力的提高。龙头企业 能够在农产品流通组织化 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咸 阳的农业龙头企业大部分 为生产J j  ̄ - r 型企业 ,部分兼营农产 品销 售 , 带 动农户组织化流通的作用发挥有限。 (三)机遇分析 是城镇化进程加快 ,扩大 了农产品流通市场范围。首先 ,从 2 0 1 3 年起 ,该市将用 l O 年 引导旱 腰带地 区约 2 .2 万户8 .7万人 搬迁进社 区集中居住 ,以解决泾阳、三原 、乾县、礼泉 四县北部的旱腰 带地 区3 5 万贫困人 口,占区域总人口的4 3 % 的农民的脱贫致 富问题.突出发展农 产品深加工 ,全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 。外抓招商引 资,内强培 育壮大 , 精心包装一批农产 品深加工项 目,引导和激励企业组建果 汁加 工、粮食加工 、乳品加工、食 品加工 、饲料生产 、蔬菜营销 、果 品冷藏 等十大农产 品加工流通企业群 ,年 内新增农 业产业 化龙 头企业 2 O家以 上 ,突出抓管理 、抓服务、抓产业等措施 , 重点培育 民主管理好 、经营 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 量优 、社 会反 响好 的规 范合作 社 5 0家 。 其次 ,随着咸 阳经济社会 的发展 ,群众的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 , 尤其 是城 镇居民对生活必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有利 于促进农产 品加工 深度的 提高。再 次,城镇化进程本身也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转 移,必然有 部分转移劳动力会从事农产 品流通业. 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 , 促进 了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 的完 善。城镇化 进程的推进,必然伴 随着农村 和城镇基 础设施 的完善 。陕 西省 “ 十二 五”期 间,将 以城镇设施配建 、提升为重点 ,加强县城和重点镇 的公共 服务设施 配套建设 ,包括农产 品流通所需的农 贸市场 、镇村超市 等场所 的扩建和改建 ; 交通运力条件也将显著提高,将构建都市 区对外 2小时 辐射圈、内部 1 小时通勤圈和主城 区半小时通达圈,基础条件的改善将 会有效缩短农产 品流通时间 , 提高流通效率。同时,城镇化 也有 益于加 快农业信息化进程 ,提高农民选择信息 、运用信息 的能力 ,提升农产品 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 三是咸阳的农产 品流通发展拥有 良好的政策机 遇。2 0 1 1 年 ,陕西省 被列入 国家农产 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省份 ,这无疑对 于咸 阳农产品流通 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另外咸 阳的 “ 万村 千乡” 、“ 农超对 接” 等模式 以及借助于杨凌农高会 的独特平台优势 ,很大程度上促进 了咸阳农产 品

西咸一体化过程中咸阳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西咸一体化过程中咸阳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西咸一体化过程中咸阳产业布局现状分析作者:刘志文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16期摘要:通过对西咸一体化对咸阳产业布局产生影响的现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在整个西咸一体化过程中西安-咸阳产业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产业布局优化的方向。

通过对产业发展的分析,选择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路径,减少布局带来的负外部性,构建西咸一体化合理的产业布局。

关键词:西咸一体化;产业;布局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49011咸阳产业布局的现状目前,咸阳-西安主城区基本连为一体,是关中-天水经济区中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市区的重点组成部分,所以西咸一体化过程对咸阳的产业布局具有较大的影响。

1.1区域内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逐步向开发区或工业园区集聚咸阳市产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从2009年实施西咸一体化战略至今,咸阳是全年生产总值不断上升,但生产总值增速在缓慢下降。

2012年达1616.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第一产业增加值283.1亿元,增长6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5%;第二产业增加值91931亿元,增长19.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第三产业增加值413.8亿元,增长9.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6%。

咸阳市工业园区主要以各类产业为聚集载体,在此基础上设立了30多个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年产值300亿元,占咸阳工业产值的近60%。

其中彬县、三原县和秦都区等达到70%以上,兴平更是高达90%,逐步成为拉动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1.2支柱产业发展迅猛七大支柱全面增长,能化工业、食品工业、装备制造工业、电子工业、建材工业、医药制造工业和纺织服装工业等支柱产业产值大度提高,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

同时,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起步,具有咸阳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构建。

图1咸阳市七大支柱产业2012年总产值及增长率变化2产业发展存在问题2.1各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步调不一致各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业基础薄弱。

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含义与作用的认识

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含义与作用的认识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概念及特点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指以现代科技、管理和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依托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全面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产业体系。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度集约化: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资源、资本和劳动的高度集约化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2. 知识密集型: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科技和信息技术,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培养,具备高度的知识密集型特征。

3. 灵活性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灵活的生产和管理机制,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生产和供应链。

4.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作用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经济增长: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和高效生产方式推动了经济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2. 优化产业结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了传统产业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先进、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优化了产业结构。

3. 提高经济效益: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4. 促进就业: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5. 促进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科技和信息技术,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发展。

6. 提高综合国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我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1. 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2. 产业升级空间有限: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高端产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存在一定的难度。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05•【字号】咸政办发[2011]163号•【施行日期】2011.1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咸政办发〔2011〕16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取向,确定了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指导纲领,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行动准则,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为了扎实做好《纲要》实施工作,经市政府同意,将《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县市区。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工原则推动《纲要》顺利实施,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健全市场保障体系,确保如期完成《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明确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

充分体现政府与市场在《纲要》实施中的不同功能,对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合理确定责任分工。

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将《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市级有关部门,部分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政府。

(三)突出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紧扣《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在全面落实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任务的同时,重点分解《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

二、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分工安排(一)约束性指标。

千军昌同志在全市工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千军昌同志在全市工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千军昌同志在全市工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全市工业发展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我市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理清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努力开创我市工业发展新局面。

市委、市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从去年10月份开始邀请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单位,就我市工业结构与布局进行战略规划研究,同时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工业强市的决定》、《咸阳市振兴工业经济发展纲要》,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分别进行了研究,为召开这次会议作了充分准备。

全市“两会”刚一结束,我们召开的第一个大会,就是工业发展工作会议,全体在家市级领导出席,各县市区、市级有关工作部门、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这足以说明市委、市政府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心。

后面,立勇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务必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加快推进工业化、建设现代工业强市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十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截止去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41户,总资产达327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占三次产业的比重达36.7%,工业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二是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电子、能化、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纺织、建材七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主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0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

彬长旬东煤田开发快速推进,大佛寺、亭南、下沟等一批新建、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

农业发展现状——以咸阳市为例

农业发展现状——以咸阳市为例

资金、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咸阳的农业产业并不完善,尽 牛和 100 万只肉羊生产基地。
管绝大多数农户有改变的决心,但却苦于没有方法和专业的
最后,突出发展设施蔬菜。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指导。
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蔬菜又是民生正常生活中必不可
2 咸阳市农业发展策略
缺的食物之一,所以,原有一成不变的蔬菜种植方式无法满
2.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特色高效产业体系 首先,调 足需求日益增长的民生市场。基于此,咸阳应大力推广设施
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相关职能单位要深入农田,了解自身 蔬菜产业,通过人工设施,改善原有不适应的天气情况,进
区域的环境能力,突出自身特色,力求做到高质量的粮食出产、 行更有针对性的农产品培育工作,其典型即为反季节蔬菜的
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1]。
等现代化循环养殖模式。就养殖畜牧产业而言,良好完善的
再次,咸阳市的农业集体过于分散,组织程度不高。尽 畜牧业与完善的农业息息相关,目前咸阳市畜牧业的升级改
管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但咸阳地区的 造重点,应当以牛羊产业为主,力求将原有的传统产业升级
发展水平总体上仍然与其他农业发达地区存在不小的差距, 成为新型标准化养殖场。而为了达到更高质量、高产量的畜
阳市农业发展过程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之一。一旦遭到了恶劣 而在环境相对较为完善的南部区域,可具体种植油桃、蜜
天气影响,如冰雹、强风等天气,都会对农作物产生较大的 桃等时令水果。根据目前咸阳市政府提出的规划和要求,
影响与经济财产上的损失。同时,咸阳市的土地资源较为贫瘠, 到 2020 年,咸阳应当建成 66 667 hm2 优质出口苹果基地,
农业发展现状
——以咸阳市为例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3.06•【字号】咸政办发〔2015〕13号•【施行日期】2015.03.06•【效力等级】•【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咸政办发〔2015〕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为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陕政办发〔2015〕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省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分类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新型经营主体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农业经营体系。

(二)目标任务。

围绕“四化同步”发展的总要求,以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为发展方向,以确保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农业效益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基本目标,按照“培育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重点发展民主管理好、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到2020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0%以上,主要农作物规模化种植达到30%以上,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达到80%以上,农业生产农机化率达到60%以上,主要环节基本实现社会化服务,农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和生产经营效益明显提升。

二、工作重点(一)支持发展专业大户。

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能手、农村致富带头人和返乡大学生发展适度规模生产经营,逐步培育为专业种养大户。

关于打造咸阳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调研报告

关于打造咸阳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调研报告

关于打造咸阳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调研报告全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决策部署,咸阳市抓住机遇,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聚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笔者对咸阳秦创原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咸阳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是抢抓机遇,先行区建设氛围日渐浓厚。

制定了《推进西安—咸阳创新驱动一体化打造咸阳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了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推进举措。

编制了《咸阳市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4)》。

参与编制了《西安—咸阳一体化创新驱动发展规划》,全面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纵深发展。

正在起草《打造咸阳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实施方案》《咸阳建设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环境,着力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

二是抓平台建设,创业孵化体系不断完善。

开展创建省级高新区调研,带领7个创建县市区赴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在兴平、武功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将创建工作纳入市委重点督查内容。

制定了《咸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服务办法》,着力在咸阳高新区、咸阳经开区打造“301”(入驻速度“0”时限,入驻企业“0”干扰,三年之内“0”负担,100万资金支持)科创特区试点,创建咸阳科技孵化新样板。

与沣东新城签订合作协议,在西咸新区设立咸阳飞地孵化器,积极探索“西安总部+咸阳基地” “西安研发+咸阳制造”“西安孵化+咸阳产业化”等合作共建模式。

加快建设“秦创原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等特色示范“三器”平台,努力形成秦创原项目产业聚集示范效应。

持续与陕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西北大学、锐镜国际创新中心等开展合作,已落地科技项目51个,投资总额6亿元。

三是抓企业培育,创新主体快速增长。

截至目前,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46家,是2021年的1.33倍,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3家,技术合同交易额25.2亿元,居全省第二,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逐步形成。

西安咸阳实施经济一体化战略方案规划纲要

西安咸阳实施经济一体化战略方案规划纲要

实施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战略,是基于两市历史发展渊源和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决策,是落实我省“一线两带”建设的重大举措, 也是促进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手段,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西部大开发的总体部署。

对于增强两市国内外市场竞争实力,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在关中地区乃至全省和西北地区发挥核心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实现关中率先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精神,按照《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书》,提出本规划纲要。

一、战略意义和基础(一)战略意义1、西咸经济一体化体现了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必然促成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的流动和配置。

发展中的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几个大的地区经济圈,正是这一规律的体现。

西安、咸阳同属内陆城市,两市的空间距离和联合发展的基础是国内任何地区都无法比拟的,具有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绝对优势。

所以提前谋划,以行政推动的手段,通过规划协调一致,实现互惠互利发展,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

2、西咸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两市做大做强城市发展需要空间拓展和内涵提高的相互作用。

西咸经济一体化是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集约发展的现实选择。

对西安来讲,西咸经济一体化会迅速拉大城市骨架,将以西安为轴心的300平方公里纳入市区范围,形成西接咸阳、东连临潼、北跨渭河、南拓长安的格局,从而在关中形成一个以西安为中心的密度大、网络全、渗透力强的城市群,为西安的集约发展提供外围基础。

对咸阳来讲,西咸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接受西安城市外溢效应,分散西安的部分城市功能,充分利用西安的人才、技术、信息、金融、科技、文化、基础设施等多方面优势,扩大咸阳城市规模,加快咸阳城市化进程,增强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实力,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吸引力,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使咸阳城市化水平在较短时间进入西部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咸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摘要:随着“西咸经济一体化”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深入,面对咸阳市境内社会科技资源优势缺乏有效集成,科技资源利用率低,开放流动性差,缺乏社会科技资源为区域产业经济服务的内在动力和有效机制,影响着科技创新资源潜在作用的发挥和高效利用。

如何挖掘整合利用优化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着力改变产业结构和合理转变增长方式,增强提升产业发展的空间和动能、效果和效率,基于对区域社会科技创新资源的挖掘利用、产业现状和发展环境的科学分析,提出若干推进咸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希望为咸阳产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06-01
咸阳市境内社会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明显,具备创新创业的基础条件。

长期以来,在依靠现有科技资源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作用发挥不充分,中小企业利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规避创新风险意识不强,科技优势尚未转化为区域产业优势。

突出表现在:一是“二元结构”突出。

现有科技资源及产业呈现“布局性”特征,科技供给和经济需求不完全匹配,受条块分割与体制性障碍,致使科技力量分散,缺乏有效集成,科技资源利用率低,开放流动性差,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尚未形成。

缺乏产学研结合内生机制,缺乏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机制,缺乏社会科技资源为区
域产业经济服务的内在动力和有效机制。

大量科技创新资源的溢出效应在咸阳并不明显,研发成果和全市产业没有有效对接,部分技术成果难以在咸阳实现产业化。

二是创新创业社会氛围不浓。

创新资金来源单一,缺乏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环境,区域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西安大量创新资源无法实现与咸阳相关产业有效对接。

三是科技人员分布不合理。

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而企业科技人员总体数量较少,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四是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全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弱,影响着科技创新资源潜在作用的发挥和高效利用。

成果推广、技术转移、科技企业孵化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西咸经济一体化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对咸阳的科技资源优势、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等提出了新要求。

基于此,笔者提出若干推进咸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希望为咸阳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以提升咸阳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格局中的贡献力和影响力。

一、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一是依靠科技拉动区域产业经济,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级。

咸阳应主动出击,应充分利用西安的科技优势,以“西咸全域大科
技”的理念,直指西咸两地产业同构所需,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作与共享平台,不断提升咸阳对西咸全域科技创新资源的盘活、聚集、融合及转化能力,加快西咸创新集群的培育和完善,不断促进科技创新能级的提高。

二是加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成长性科技企业培育,提高全市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重点抓好技术创新、科技创业、成果转化、科技公共服务等科技基础条件与创新平台建设。

对已经建成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小企业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及机械行业技术检测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应用,有效解决社会科技资源利用率低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矛盾。

同时,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化工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中筛选出若干项目或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鼓励企业自建或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二、强化科技资源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度
大力倡导科技资源管理观念的转变,要能够把西安乃至全国的科技资源很好的利用起来。

牢固确立“大科技”的观念,善于挖掘那些隐形的知识和富有价值的、潜在的智力资源及科技成果,加快构建统一的科技资源共享网络。

通过调控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进一步发挥现有科技优势对新兴产业发展及传统产业提升的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实现产业要素在区域内的快速集中和自由流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
流畅有序的产业技术链与产业价值链。

围绕核心技术及大型企业主动搞好服务与项目对接,积极发展上下游产品,按照产业技术发展规律搞好配套加工,形成若干特色产业集群。

使得工业陶瓷、橡胶制品、光伏玻璃、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化仪器仪表、半导体发光材料、汽车电池材料、复合金属材料、工业窑炉、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及大型成套装备等现有技术优势与科技产业化项目支撑我市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不断提高西咸产业分工体系及关天经济区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尽快形成产业集聚与企业集群的产业空间布局
目前咸阳有不少产业园区在某种程度上仅是同类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企业之间竞争多于互补,交流与协作不足,以至于园区产业链相对较短,延伸能力较弱,总量扩张幅度偏小,辐射功能不强。

各园区应实行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在功能定位、运行模式、产业规划、项目孵化、企业培育及服务平台等方面要加强前瞻性研究并提出具体措施方案,形成生产集聚、品牌集聚、物流中心、文化中心等多种功能,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同时,积极推行名牌兴业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内涵,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扩大行业认知度,增加市场占有率。

通过争取获得国家有关部委赋予区域的特定荣誉、采取举办国际性博览会、研讨会、兴建特色商品展览馆、发掘商品的本地文化内涵等,激励并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化。

四、用“两化融合”提升现有产业技术升级
产业体系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离不开信息化的推动,只有通过在传统产业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要把以信息技术代表的高新技术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水平的重要举措。

以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纺织服装、制药、食品、建材等支柱产业为重点,抓好示范项目和企业,从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入手,大力推广应用关键共性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要加快工业从生产型制造向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服务型制造的转变,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金融保险业、管理咨询业、信息服务业的紧密结合,打造创作、加工知识的非物质产业。

五、把产业新势力培育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促进工业与物流业的对接与联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大物流培育。

加快建设空港物流园等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设施建设。

同时按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将企业内部物流与企业上下游及社会物流连接起来,实现精益生产与精益物流,从而实现工业与现代物流业的对接,加速供应链企业群体的发展,从整体上提升全市工业效益。

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应紧紧围绕工业生产、加工、装配所开展的服务活动来构造生产性服务业的业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会展及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咸阳工业体系从价值链的低端逐渐走向高端,从而实现工业转型和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