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课后反思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课后反思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课后反思在课中我组织了商店购物的活动,让学生在付币、找币的活动中渗透了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

教学时,认币、换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都做到人人参与,有的是个人思考,有的是同桌合作,有的是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

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尽量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中央电视台晚上《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以下表示方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7:00 B.19:00 C.晚上7:00 D.19小时2.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B.C.D.3.下面属于方程的是()A.x+5 B.x﹣10=3 C.5+6=11 D.x÷12>204.一个长方体木块截下一段长3分米的小长方体后,剩余部分正好是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少24平方分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A.20 B.45 C.1534D.20或455.下列图形不是左面的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A.B.C.D.6.比例尺表示()。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400000。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

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 :8000007.学校买来600本练习本,总价C元,每本练习本()元.A.600C B.C×600C.C+600 D.C÷6008.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则新数比原数大56.34,则以下错误的有()个。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课后反思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课后反思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课后反思在课中我组织了商店购物的活动,让学生在付币、找币的活动中渗透了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

教学时,认币、换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都做到人人参与,有的是个人思考,有的是同桌合作,有的是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

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尽量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要使3□15能被3整除,□里最小能填( )A .9B .6C .0D .32.在图中,梯形的上底是6cm ,下底4cm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c ㎡,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c ㎡。

A.12.5B.15C.25D.503.在的上方画 ,在的下面画 ,在的左边画 ,在的右边画 。

下面正确的是( )。

A .B .C .4.一个比的比值是1,后项是3.5,前项是( )A .1B .C .D .0.355.小明用小棒搭房子,他搭的三间房子用了13根小棒.搭10间房子用( )根小棒.A .40B .41C .45D .506.六一节期间,一种儿童运动服装八折优惠,这种运动服装比原价降低了( )A .80%B .20%C .22201111222Q mv mv mv =+ 7.有一块边长200米的正方形小麦试验田,共收小麦16吨,平均每公顷收小麦( ) A .2吨 B .3吨 C .8吨D .4吨 8.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中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办,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1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1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1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反思: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这节课,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的第二课时。

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十进制关系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这一堂课是对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互化,以及前面学习的解决问题和加、减计算的综合运用。

其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计算。

这一节教材是在整学期中的过渡阶段,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为两位数相加减的计算奠定基础。

在这堂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理解计算人民币的加、减法的生活应用,加深学生对只有相同单位的钱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是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二是知道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三是进行简单的计算。

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

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

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要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

通过深入地学习,我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在交流中有所悟。

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发展。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先是以购物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

创设了春游购物这一情境,通过要购买矿泉水,怎样付钱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意识到同样的价钱有不同的拿钱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到问题解决的多样性,而且从1元2角的不同拿法中,自然而然地引出1元=10角、1角=10分,使学生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我创设了逛超市,看价格情景等等。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能够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学会爱惜人民币。

这是一节比拟枯燥的算理课,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容易分散,所以课堂环节的设置要有趣味性,要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

所以,在导入环节,我引导孩子们“猜一猜〞顺利过渡到人民币上来,使复习也先得有趣一些。

另外,在新知探究环节,“1元2角的拿法〞、“选出两种气球并提一个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对学生计算过程的指导。

学生在这里是第一次接触对单位不同的数量进行计算,有一定难度,应及时对学生的错误给予纠正和分析,使学生掌握方法、明白算理。

对于不同单位的量进行计算时,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为相同的单位再进行计算。

这些重点内容要进行反复强调和及时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通过展示贫困山区孩子的学习精神,呼吁同学们珍惜学习时机和富足的生活条件,努力学习,爱惜金钱,学会理财,把钱用在有价值的'地方,这是本节课的一个升华。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2在这堂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稳固对人民币的认识,理解计算人民币的加、减法的生活应用,加深学生对只有相同单位的钱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是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二是知道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三是进行简单的计算。

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3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人民币以及会简单的换算的根底上学习的,在上课之前了解到局部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经验,也有一局部学生从没接触过钱,要掌握存在一定困难。

新课之前设计了一个说说有多少钱,让学生知道元加元,角加角,分加分,为后面做铺垫。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授课教师】刘晶晶【教材理解】《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节的内容。

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

购买简单的文体用品是一年级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也是小学生愿意做的事情。

教材以此背景为基础,使学生在经历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人民币间的换算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把知识穿成了串,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

1.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简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也少,对人民币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补数的等价交换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

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生活上对人民币有接触,也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这点是学生学习好本节课的基础。

生活经验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将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知识,对一些学生而言还有困难。

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近一步的认识,是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认识用两位小数表示的以元为单位的商品价格,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有关元、角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1)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1)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在这堂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理解计算人民币的加、减法的生活应用,加深学生对只有相同单位的钱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是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二是知道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三是进行简单的计算。

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

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

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要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

通过深入地学习,我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在交流中有所悟。

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发展。

先是以购物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关于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

认识人民币是为了使用人民币,也只有在使用中才会熟悉人民币,才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模拟购物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使学生在思维交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不同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了“互补”,达到了共同提高,合作学习的目的,从而取得交流的实效,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本节课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人民币的换算,以及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我们这些天天用人民币购物的成人来说,算钱太容易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人民币的计算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加上课本上学的计算都比较简单,但是有时考试题目比较难,所以我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力求学生能轻松地学会人民币的计算突破难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5角+7角=12角=1元2角(重点知道:满了1个10角要变成1元)2.9元+3元=12元3.3元6角+2元=5元6角4.6元8角+1角=6元9角(第3、4种类型要让学生明确元加元,角加角)5.3元2角+4元8角=8元(3元+4元=7元,2角+8角=1元,7元+1元=8元)6.6元-4角=5元6角(可以先把6元变成60角,60角-4角=56角)7.7元-4元6角=2元4角(先用7元-4元=3元,再用3元-6角=2元4角)这7种是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还有更加复杂的,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所以解答一些题目会有些难度,只能换个角度思考、计算,否则学生有的不会计算。

这些题目如果让学生单纯反复练习,学生会感觉太机械,太枯燥,回家和家长模拟购物,多计算,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认识人民币是为了使用人民币,也只有在使用中才会熟悉人民币,才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我设计了模拟购物的活动,还让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模拟购物,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使学生在思维交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不同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了“互补”,达到了共同提高,合作学习的目的,从而取得交流的实效,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发展。

先是以购物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授课教师】刘晶晶【授课时间】2016.4.15【教材理解】《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节的内容。

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

购买简单的文体用品是一年级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也是小学生愿意做的事情。

教材以此背景为基础,使学生在经历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人民币间的换算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把知识穿成了串,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

1.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简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也少,对人民币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补数的等价交换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

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生活上对人民币有接触,也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这点是学生学习好本节课的基础。

生活经验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将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知识,对一些学生而言还有困难。

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近一步的认识,是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认识用两位小数表示的以元为单位的商品价格,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有关元、角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后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后反思这节课后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但与生活又有本质的区别,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点,并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今天我主要教学例7和例8.教学例7时,采用故事导入,激励学生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学生都很积极的提问题并列出算式,知道买哪两样物品就把它们的价钱加起来。

在教学2元+4角时,有的学生得出结果是6角。

我抓住这个错误挈机引导学生意识到2元不是2角,不能直接相加。

从而懂得计算人民币加法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并且结果要符合日常生活实际。

如结果不应该写成15角,而应该是1元5角。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教学例8时两个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两种情况用到减法:一是求找回的钱就是用付出的钱减去买东西花掉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买东西花的钱),二是比较两种价钱贵和便宜也用减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1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1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这节课,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的第二课时。

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十进制关系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这一堂课是对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互化,以及前面学习的解决问题和加、减计算的综合运用。

其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计算。

这一节教材是在整学期中的过渡阶段,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为两位数相加减的计算奠定基础。

在这堂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理解计算人民币的加、减法的生活应用,加深学生对只有相同单位的钱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是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二是知道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三是进行简单的计算。

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

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

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要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

通过深入地学习,我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在交流中有所悟。

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发展。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先是以购物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

创设了春游购物这一情境,通过要购买矿泉水,怎样付钱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意识到同样的价钱有不同的拿钱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到问题解决的多样性,而且从1元2角的不同拿法中,自然而然地引出1元=10角、1角=10分,使学生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我创设了逛超市,看价格情景等等。

使整个教学过程由春游购物——付钱——看价格——准备购物(热身训练)——购物——春游。

《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

《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

《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1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帮聪聪、明明换钱购物活动,引导学生在数学故事中学习身边的数学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力图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一、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二、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通过摆、看、拿、想、说、换、比等形式,以及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

三、突出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2今天要先表扬自己,同时再跟自己提一个要求。

表扬:根据教材,推测出了隐藏在显性知识点后的隐性思维要求,这是教材解读上的进步。

要求:重视课程标准,重视教师用书。

这两类书,应该熟读精思,利于教学重难点的掌握。

例题:16元钱正好能买下面哪两种物品?棉花糖4元不沾钩6元玩具汽车 7元童话书9元关于解决人民币“正好”问题,我的思考一.学生需要有的基础:能够正确计算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二.本节课教学的重点:1,理解“正好”就是不多不少,正好等于多少。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听课反思评课稿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听课反思评课稿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听课反思评课稿《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听课反思评课稿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二)能力目标:通过购物活动,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情感目标: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孝敬老人等人文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和玩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你们喜欢的好朋友,请看是谁?生:聪聪、明明(掌声欢迎)师:他们有一些问题不太明白,想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告诉他们吗?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按质地分为哪两类?2.1元=( )角 1角=()分3.一张1元币可以换()张5角;可以换()张2角……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评析:在教学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声形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旧知,又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新课堂。

】二、结合情境,自主学习:1、情境对话,提出问题: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去干啥去?明明:奶奶来了,我拿了12角钱,想去买一包小吃给奶奶。

聪聪:拿那么多硬币,要是丢了一个,怎么办?明明:那怎么办?你们能帮帮我吗?【评析:创设情境对话,以此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交流学习,解决问题: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大家有什么好办法?生:可以去换钱。

师:那该怎样换呢?学生讨论后发言:生1:可以换成六张2角的纸币。

生2:可以换成两张5角,一张2角。

生3:可以换成12张1角的纸币,不容易掉。

生4:我可以帮他换成一张1元和2张1角。

生5:多了,多了,还是换成一张1元和一张2角的最方便。

师:为什么?生3:因为10角=1元,所以12角就是1元2角呀。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解决“正好”问题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解决“正好”问题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解决“正好”问题教学反思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解决“正好”问题教学反思「篇一」在教学环节上,我努力做到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我放手让学生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在突破1元=10角时,我选择送红包的方式问学生“你想要哪个红包?”学生听到送红包,个个兴趣盎然,将我本节课的重点突破的同时,也将本节课的学习气氛推向了至高点。

在教学中,我增强了一名后进生自信心,碍于自己是后进,课堂上面想说,却不知怎样开口,我在耐心引导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让他感受到了我对他的重视和希望,最后,他在全班同学面前用响亮的声音证明了自己也是可以的。

不足之处:在认钱环节中,由于我的疏忽,忽略了同桌认钱这一重要环节,使学生未能体验到同桌互助的喜悦;指生利用展示台进行认钱时,只请了两名同学进行展示,未能给其他孩子们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说认钱方法过多,显得哆嗦。

改进方向:通过《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大。

首先,作为一位年轻教学经验不多的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备教材、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探索。

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学。

多点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解决“正好”问题教学反思「篇二」《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时,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时我首先通过设置情境(商店卖东西)导入“认识人民币”课题,接着多媒体出示一堆杂乱无章随意摆放的人民币,让学生思考、同座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将这些钱进行分类,同时并加以引导。

让学生充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质地(纸币、硬币)、面值、版本(第四套和第五套)等信息。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
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在这堂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先生进一步稳固对人民币
的看法,了解计算人民币的加、减法的生活运用,加深先生对只要相反单位的钱数才干直接相加减的看法。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是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二是知道商品价钱的表示方式。

三是停止复杂的计算。

同时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先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流中的作用。

让先生入手做迷信,而不是用耳朵听迷信。

在教学中要结合实践给先生创设实际的时机。

要充沛提供幽默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要多样化,出现方式也应丰厚多彩。

经过深化地学习,我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思绪,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先生在活动中有所得、在交流中有所悟。

在活动中了解和掌握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络。

使先生的运用才干和创新看法也失掉开展。

先是以购物情境导入,激起先生的猎奇心、唤起先生已有的阅历。

使先生在活动中学习关于人民币的复杂加减法计算。

看法人民币是为了运用人民币,也只要在运用中才会熟习人民币,才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模拟购物的活动,不只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
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亲密联络,使先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使先生在思想交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不同认知结构和思想方式的先生完成了〝互补〞,到达了共同提高,协作学习的目的,从而取得交流的实效,提高了探求实际才干。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05认识人民币-01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03(4篇)教学资料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05认识人民币-01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03(4篇)教学资料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人民币简单计算人教新课标这节课,我应该算是精心准备了一下。

课前还试讲了一次,可是由于试讲效果不佳导致我自信心不足,同时这节中的新知探究环节完全是一个开放的活动,教师必须通过现场活动把握整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所以上课前我对于自己灵活调控课堂的能力表示怀疑。

上完这节课,我想还是要好好进行教学反思。

一、开放的购物情境遵循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设计本节课之初,我本想根据课本的例题进行设计。

当考虑到这样会导致出现“教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的现象时,我与几个好友商量决定把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独立购物经历中去发现人民币的加法计算算理。

这样的设计让孩子把生活经验慢慢变成数学知识,降低了教学难度;更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

学生也会发现数学原来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开放的课堂对教师也是一个考验,如何把握好本节课的重难点,不被孩子牵着走。

从教学效果来看,我基本做到了灵活调控,顺势引导,但是有一个环节处理不是很好——一个学生想买共5元的商品,由于之前计算错误拿出了6元上来买东西。

我的处理方式是让他回座位再想想,并请一位同学重新计算。

现在我现在认为另外一种处理方法是问问其他同学应该怎样找钱,提醒他怎样计算。

二、合理利用教材,适当拓宽知识面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只需要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的转化,涉及元和角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但是经过我反复研读教材的“做一做”中第2题的自由提问环节,考虑到生活中学生的购物经验,我决定在本节课中将人民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作为难点进行教学。

三、学生的语言表达欠佳,教师在引导方面做得不足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如何用简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提问式的引导更是数学教师的困惑。

本节课中几处让学生自由表达的地方,几乎无人能说,最终还是让老师代替学生说了。

一方面是我平时教学很少让学生这样说说,另一方面我认为自己的提问引导做的不好。

今后在教学中要设计几个恰当的问题引领学生学习,做到“一问抵上许多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
计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第二课时,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人民币间的换算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了解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

我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帮聪聪、明明换钱购物活动,把整节课编成了一个故事,把知识穿成了串,溶于故事中,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故事中学习身边的数学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力图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一、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针对一年级学生争强好胜,乐于助人的特点,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二、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
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我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这一理念。

让学生通过摆、看、拿、想、说、换、比等形式,以及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三、突出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
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条主线,努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

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