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无线网络

合集下载

物联网科技导论-李梅-第6章 长距离无线通信之移动通信网络

物联网科技导论-李梅-第6章  长距离无线通信之移动通信网络
D
f1
A
f2
B
f3
C
f4
D

组网时需确定重叠区及载波/同频干扰比:
– 重叠区
• 重叠区太大,越区干扰大
f1 A
a
f2 B

重叠区小,弱电场区可能多。 a
f1 A f2 B
面状服务区
• 指服务区不呈条状而是一个宽广的平面
• 小区形状:应该是规则结构:圆形(全向天线), 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
r
• 按基站对小区的覆盖方式:
– 中心激励:
• 基站位于小区中心,有 时会有辐射阴影。
顶点激励:
• 在顶点上设置基站,并采 用三个互成120°的定向天 线,以避免辐射阴影。
• 簇(区群):
– 共同使用全部可用频率的 N个小区叫做一簇 ( 区群 )) – 若N越小,则系统中区群复制得越多,系统容量越 大,频率的利用率越高。
GSM系统的无线传输
• 语音传输 • GSM内部的传输
语音传输
2.5G-GPRS
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是在GSM系 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承载业务,目白是为GSM 用户提供分组形式的数据业务。GPRS采用与GSM同 样的无线调制标准、频带、突发结构、跳频规则以 及同样的TDMA帧结构。GPRS允许用户在端到端分 组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 模式的网络资源,从而 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无线分组数据业务。 和GSM通信网络相比,技术特点如:1、资源利用率 高;2、传输速率高(64-128Kbps);3、接入时间 短;4、支持IP协议和X.25 协议;5、低成本,以通 信的数据量为主要依据进行计费;
– N叫做区群的大小,典型值3、4、7、9、12 、……

5G移动通信 无线网络优化技术与实践 第6章 5G无线网络优化实践

5G移动通信 无线网络优化技术与实践 第6章 5G无线网络优化实践

第6章 5G无线网络优化实践
6.1 NSA组网模式下的优化实践
• 6.1.1 NSA组网模式下的测量机制
• nr-SINR-r15指测量辅同步信号获取的信噪(干扰)比,定义为在SMTC测试时间窗口之内相同 频域带宽内NR辅同步信号每个RE上平均信号线性功率(单位为瓦特)与平均噪声和干扰线性 功率(单位为瓦特)的比率,涉及SMTC测试时间窗口参数配置参见图6-2。
5G移动通信 无线网络优化技术与实践
第6章 5G无线网络优化实践
6.1 NSA组网模式下的优化实践
• 在网络建设初期,由于建设进度和投资等诸多因素可能在某些局部区域造成网络覆盖空洞或 者弱覆盖,为了保证用户使用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感知,需要通过将新建通信基础网络与已 有的通信基础网络建立系统间互操作机制,以保证用户终端的业务连续性,这称之为移动性 管理。在4G开网之初需要建立与已有23G网络的有效互操作管理机制,5G也依然存在类似的 情况,由于5G NSA模式下锚点频率是4G载波频率,情况相较SA模式下特殊复杂一些,因此需 要独立分析研究。
第6章 5G无线网络优化实践
6.1 NSA组网模式下的优化实践
• 6.1.2 NSA组网模式下的移动性管理
• 除了通过下发测量控制以及后续UE测量上报流程触发建立NR辅载波流程之外,对于特定的ERAB配置,LTE锚点载波还可以请求直接建立NR辅载波承载或者双连接承载(split bear),而 不需要率先建立锚点载波承载,同样,也可以根据策略将所有的E-RAB配置成仅NR辅载波承 载,即无锚点载波承载(参见TS 37.340 10.2.1),针对这样的策略,在RRC空口流程中不需要 下发测控对象,可以通过RRC重配信令流程直接添加NR辅载波,这种机制不通过UE进行测量 上报,完全通过基站侧估计NR辅载波小区信号覆盖从而实现添加,俗称“NR辅载波盲添加”, 添加的NR辅载波小区的信号覆盖稳定性受限,信令消息体式下的优化实践

无线网络连接技术

无线网络连接技术
掌握:宽带无线网、IEEE802.16标准。 了解:蓝牙技术的特点与工作原理。 了解:3G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了解:无线组网实例。
3
1.无线网络概述
1.无线网络定义及发展。
⑴无线网络的特点。 ⑵无线网络的分类。
⑶无线网络的标准。
4
OFDM
CCK
OFDM
主流OFDM/256子 主流OFDM/256子 QPSK/16QAM/ FM/GFSK 载波/BPSK/QPSK/ 载波/BPSK/QPSK/ 64QAM 16QAM/64QAM 16QAM/64QAM
8
2.无线LAN:802.11
⑴802.11协议栈
⑵802.11物理层 ⑶802.11MAC子层协议 ⑷802.11帧结构
SIFS SIFS DATA DATA 介质忙
介质空闲
竞争延迟
竞争窗口
IEEE802.11中CSMA/CA的工作原理
12
IEEE802.11中RTS/CTS工作机制
802.11在MAC层上引入了一个新的Send/Clear to Send(RTS/CTS)选项 ,解决“隐藏节点”问题 . 下图为MAC层 采用RTS/CTS的工作机制
PMD子层 FHSS DSSS
802.11物理层
11
IR
⑶802.11MAC子层协议
IEEE802.11采用CSMA/CA工作方式且同时推荐了两种 CSMA/C方式。一种是基于来自物理层的CA信号所采 用的CSMA/CA,另一种是带有ACK应答帧和差错恢复 的CSMA/CA 。CSMA/CA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DIFS DIFS
标准 性能参数 频率(GHz) 速率 (Mbit/s) 调制 5 54 2.4 5.5/11 2.4 20~54 2.402~ 2.480 1 10~66 32~134 2~11 75 2~ 6 15~60 IEEE802.11a IEEE802.11b IEEE802.11g 蓝牙 IEEE802.16a IEEE802.16d IEEE802.16e

《计算机网络》第6章课后习题

《计算机网络》第6章课后习题

1.与广域网相比,局域网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较小的地域范围。

2)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

3)通常为一个单位所建,并自行管理和使用。

4)可使用的传输介质较丰富。

5)较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6)有限的站点数量。

2. 局域网的3个关键技术是什么?试分析10BASE-T以太网所采用的技术。

参考答案:局域网的三个关键技术是拓扑结构、数据传输形式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0BASE-T以太网的物理拓扑结构为星型(逻辑拓扑结构为总线型),采用基带传输,使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以太网与总线网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总线网是指拓扑结构为总线的网络,而以太网是指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局域网,早期以太网的物理拓扑结构采用了总线型拓扑,也属于总线型网络,但现在的以太网大多为星型拓扑。

4.以太网与IEEE802.3网络的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有哪些?参考答案:二者都采用了总线型拓扑结构和基带传输方法,并且都使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不同之处主要有:1)帧结构有些细微的差别:帧首部的第13-14位的定义不同,IEEE802.3定义为数据字段的长度,而DIX Ethernet II定义为网络层协议类型;2)介质稍有不同,IEEE802.3标准定义了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三种介质,而DIX Ethernet II只使用同轴电缆。

5.IEEE 802标准规定了哪些层次?参考答案:IEEE 802标准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个层次。

其中又把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两个功能子层。

6.试分析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以太网中。

CSMA/CD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个站点要发送数据时,它首先监听介质:①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发送;②如果介质是忙的,则继续监听,一旦发现介质空闲,就立即发送;③站点在发送帧的同时需要继续监听是否发生冲突(碰撞),若在帧发送期间检测到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向介质发送一串阻塞信号以强化冲突,保证让总线上的其他站点都知道已发生了冲突;④发送了阻塞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返回步骤①重试。

第6章无线广域网资料

第6章无线广域网资料
All three zone-sites act as receivers for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mobile terminal.
The BS determines which of the zone-sites has the best reception from the mobile and uses that zone-site to transmit the signal on the downlink.
主要特点
微蜂窝小区结构 采用数字化技术--语音信号数字化 用户接入方式:FDMA/TDMA;调制方式:GMSK、
QPSK等 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
历史回顾:
1995年,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提出了一种采用码分 多址(CDMA)方式的数字蜂窝系统技术解决方案(IS-95 CDMA)。
The coverage of a base station antenna is restricted to part of a cell called a sector by making the antenna directional.
Lee's microcell
Lee's microcell zone technique exploits corner excited BS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handoffs and eliminate partitioning of channels between sectors of a cell.
第6章 无线广域网
主要内容
6.1 概述 6.2 3G/4G技术 6.3 卫星通信系统 6.4 802.20技术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第6章 组建无线局域网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第6章 组建无线局域网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第6章组建无线局域网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第 6 章组建无线局域网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局域网(WLAN)的组建和管理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我们能够摆脱线缆的束缚,随时随地连接到网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如何组建无线局域网。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组建无线局域网的目标和需求。

是为了满足家庭的日常上网需求,还是为了支持企业内部的大量设备连接?不同的场景对网络的覆盖范围、带宽、安全性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硬件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设备:无线接入点(AP):这是无线局域网的核心设备,负责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进行发送。

它的性能和覆盖范围直接影响着无线网络的质量。

无线路由器:通常集成了无线接入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功能。

对于家庭和小型办公环境,无线路由器是一个常见的选择。

无线网卡:安装在需要连接无线网络的设备上,如电脑、手机、平板等。

确定了硬件设备后,接下来就是进行网络规划。

频段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目前常见的无线频段有 24GHz 和5GHz。

24GHz 频段的覆盖范围较广,但容易受到干扰;5GHz 频段干扰相对较少,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但覆盖范围相对较小。

在实际组建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单一频段或同时使用两个频段。

SSID(服务集标识符)的设置也不能忽视。

SSID 是无线网络的名称,用户通过搜索这个名称来连接网络。

为了安全起见,不要使用过于简单或常见的 SSID,以免被他人轻易猜测和连接。

信道的选择同样关键。

在同一区域内,如果多个无线网络使用相同的信道,可能会导致信号干扰和网络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选择一个相对空闲的信道来优化网络性能。

接下来是安全设置。

设置强密码是保护无线网络安全的基础。

密码应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长度足够长。

启用加密方式,如 WPA2 或 WPA3,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被他人窃取。

隐藏 SSID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网络的安全性,使未经授权的用户难以发现网络。

第6章 无线自组织网络要点

第6章 无线自组织网络要点

●物理层,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计MANET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分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网络层,主要进行邻居发现、分组路由、拥塞 控制、网络互联等 ●传输层,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 ●应用层,提供面向用户的各种应用服务
12

MANET的路由协议
MANET的路由协议通常分为两大类:表驱动路 由协议、按需路由协议 ☆表驱动路由协议又称先验式,每个节点维护一 张包含到达其它节点路由信息的路由表,代表性 的有:WRP、DSDV、FSR、OLSR等 ☆按需路由协议也称反应式,需发送数据时才查 找路由,代表性的有:AODV、TORA、DSRP、 SSR等
☆节点作为主机,可运行相关应用程序,以获取
或处理数据;
☆节点作为路由器,需运行相关路由协议,进行
路由发现、路由维护等常见操作,对收到的并非 发给自身的分组予以转发。
6
A
B
C
一个简单的MANET网络
7

MANET的特点
☆拓扑结构动态变化 无固定通信设施,网络节点随机移动 ☆资源有限 节点的能量和网络带宽有限 ☆多跳通信 实现不同覆盖网络间的源与目标主机间的通信 ☆安全性较低 无线信道易受窃听、篡改、伪造等攻击的威胁
4

移动Ad Hoc网络的定义 ☆Ad Hoc网络是由若干个无线终端构成一个临时
性的、无中心的网络,网络中亦不需要任何基础 设施。
☆移动Ad Hoc网络(又称移动多跳网或移动对等
网)是一种特殊的在不借助任何中间网络设备的情 况下,可在有限范围内实现多个移动终端临时互 联互通的网络。
5

移动Ad Hoc网络中,每个节点既可作为主机,也 可作为中间路由设备。
13

DSDV路由协议

第6章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第6章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9
6.1.2 宽带无线接入特点
(1)覆盖范围灵活。 (2)应用频度范围广。 (3)频谱利用率高。 (4)灵活的链路自适应技术。 (5)介质访问机制MAC层具备调度机制。 (6)动态带宽分配能力。 (7)安全性。 (8)纯数据业务的转化。IP承载为主。 (9)应用模式从固定向移动方向转化。
10
6.2 LMDS接入技术
36
IEEE 802.20 无线WAN
WAN(广域网) 工作频段
3.5GHz以下
IEEE 802.16 无线MAN
MAN(城域网)
WiMAX
工作频段 10~66GHz
LAN(局域网) 2~11GHz
IEEE 802.11 无线LAN
WiFi 工作频段
2.4和5.8GHz
PAN(个域网)
IEEE 802.15 PC与便携式电
“本地”:基站覆盖的范围,5Km以内。 “多点”:基站到用户是点对多点的广播方式。 “分配”:基站按业务分类将信号分配给用户。 “业务”:业务提供与使用关系。
11
6.2.2 LMDS系统的组成 1.基础骨干网:基于光纤传输网、 ATM或IP
交换、IP over ATM构成交换平台,与互联网和 电信网(PSTN、ISDN、 ADSL)互联。
18
6.4 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
6.4.1 无线局域网特点与标准 1.无线局域网特点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 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安装方便、高移动性、易扩展性、可靠性
19
室内:10~100米
AP
室外:300米
5~30个用户 AP
ATM或IP交换 IP over ATM

精品课件-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雷震甲)-第6章

精品课件-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雷震甲)-第6章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HUB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源HUB,另一种是无源HUB。有源 HUB中配置了信号再生逻辑,这种电路可以接收输入链路上的信 号,经再生后向所有输出链路发送。如果多个输出链路同时有 信号输入,则向所有输出链路发送冲突信号。
无源HUB中没有信号再生电路,这种HUB只是把输入链路上 的信号分配到所有的输出链路上。如果使用的介质是光纤,则 可以把所有的输入光纤熔焊到玻璃柱的两端,如图6-4所示。当 有光信号从输入端进来时就照亮了玻璃柱,从而也照亮了所有 输出光纤,这样就起到了光信号的分配作用。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图6-3 宽带系统的两种配置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两种电路配置都需要“端头”来连接两个方向不同的通路。 双缆配置中的端头是无源端头,朝向端头的通路称为“入径”, 离开端头的通路称为“出径”。所有的站向入径上发送信号, 经端头转接后发向出径,各个站从出径上接收数据。入径和出 径上的信号使用相同的频率。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 802.6城域网(MAN)介质访问控制协议DQDB及物理层技 术规范。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由于宽带系统中需要模拟放大器,而这种放大器只能单方向 工作,所以加在宽带电缆上的信号只能单方向传播,这种方向性 决定了在同一条电缆上只能由“上游站”发送,而“下游站”接 收,相反方向的通信则必须采用特殊的技术。有两种技术可提供 双向传输:一种是双缆配置,即用两根电缆分别提供两个方向不 同的通路(图6-3(a));另一种是分裂配置,即把单根电缆的频带 分裂为两个频率不同子通道,分别传输两个方向相反的信号(图 6-3(b))。双缆配置可提供双倍的带宽,而分裂配置比双缆配置 可节约大约15%的费用。
由于环网是一系列点对点链路串接起来的,所以可使用任 何传输介质。最常用的介质是双绞线,因为它们价格较低;使 用同轴电缆可得到较高的带宽,而光纤则能提供更大的数据速 率。表6-3中表示了常用的几种传播介质的有关参数。

第6章__网络性能和带宽测试工具

第6章__网络性能和带宽测试工具

网络管理必备工具软件精解本章重点吞吐率测试工具——Qcheck组播流测试工具——mcast超限组播测试工具——MCastTestSolarWinds带宽测试——Ping Plotter Freeware测量无线网带宽——IxChariot6.1.1 吞吐率测试工具——QcheckQcheck是NetIQ公司开发的一款免费网络测试软件,被NetIQ称为“Ping命令的扩展版本”,主要功能是向TCP、UDP、IPX、SPX网络发送数据流来测试网络的吞吐率、回应时间等,从而测试网络的响应时间和数据传输率。

1. Qcheck的运行在要测试的网络两端需分别运行一台计算机,这两台计算机均安装Qcheck软件,然后分别运行Qcheck程序,如下图所示为Qcheck主界面。

2. 测试TCP响应时间(TCP Response Time)TCP响应时间(TCP Response Time)测试可以测得完成TCP通信的最短、平均与最长时间。

这个测试类似于Ping,可以让用户知道收到另一台计算机发出的信息所需要的时间。

这个测量一般称为“延缓”或“延迟(latency)”。

3. 测试网络带宽要测试从本地计算机到目标计算机之间的网络带宽,可以使用“TCP Throughput(TCP传输率)”测试,这项测试可以测量出两个节点间使用TCP协议时,每秒钟成功送出的数据量,以此来测试出网络的带宽。

4. 串流测试使用Qcheck的UDP串流传输率(UDP Streaming Throughput)测试,可以测试多媒体流通需要多少的带宽,以方便网络硬件速度和网络所能达到真正数据传输率间的比较。

6.1.2 组播流测试工具——mcastWindows Resource Kit工具软件。

Mcast.exe全称为Multicast Packet Tool,组播流测试工具。

主要功能是在局域网内测试电脑之间组播流的性能。

MCAST.exe命令参数mcast/grps:GroupAddress/srcs:SourceAddress [/numpkts:[NumberPackets]] [/intf:[InterfaceAddress]]6.1.3 超限组播测试工具——MCastTest超限组播测试工具主要应用于局域网进行组播测试,安装组播流媒体软件前最好用多个组播数据流测试组播网络压力。

物联网技术导论 总复习

物联网技术导论 总复习
多媒体

UMTS/ WCDMA

CDMA2000EVDO

TD-SCDMA WiMAX
语音业务
语音业务 低速数据业务
数据业务
宽带业务
重要概念:
1. MIMO 2. 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3. LTE(Long Term Evolution) 下行有100M, IP V6,
第5章 互联网技术
TCP/IP的5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第6章 数据融合和数据库
1,数据融合: 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按时序获得的若干观测信 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的决 策和评估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技术。
2,数据融合的分类:
低层(数据级或像素级)直接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层上进行的融合
3. 智能医疗是将物联网应用于医疗领域,借助数字化、可 视化、自动感知、智能处理技术,实现感知技术、计算 机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与医疗技术的融合,将有 限的医疗资源提供给更多的人共享
综合应用2
4. 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 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 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 5. 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 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 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第4章 定位和位置服务
位置信息的三要素:空间 时间 身份信息 四种定位系统: 1. 卫星定位:GPS的系统组成,定位原理,典型应用和优 缺点。 2. 蜂窝基站定位: 3. 无线室内环境定位技术: 基于距离(差)的定位距离测量的两种方法 ToA, TDoA的原 理和优缺点 基于测量信号接收到达角度AOA的原理 2 基于信号特征的定位 RSSI: Pr d t PGt Gr 4 d 4. 新兴定位系统:A-GPS,网络定位

物联网技术(第6章)无线自组网

物联网技术(第6章)无线自组网
1)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 2)网络的自组性 3)多跳组网方式 4)有限的无线传输带宽 5)移动终端的自主性和局限性 6)分布式控制网络 7)安全性差的网络 8)网络的可扩展性不强 9)存在单向的无线信道 510)生存时间短
自组网的应用
自组网作为现有网络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主要应用在没 有现在网络基础设施支持的环境中或现有网络不能满足 移动性、机动性等要求的情况下,例如,军事作战环境; 在救火、救生等需要紧急部署通信网络的环境;在人员 处于没有现成网络支持但又需要协同工作的商业活动中; 可“穿戴”计算机应用环境。
2
无线自组网的定义
无线自组网(Ad hoc)是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装置 的移动终端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无中心网络, 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快速构建起一个移动通信网 络,并且不需要现有信息基础网络设施的支持,网中的 每个终端可以自由移动,地位相等。
3
5个节点组成的自组网
4
无线自组网的特点
导读
本章介绍自组网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使读者了解无线 自组网的协议栈及其关键技术;了解无线自组网的路由技 术,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面临的问题、无线自组网对路由 协议的要求、主动路由协议、按需路由协议等;了解路由 协议的分类,其中主要掌握按需路由和主动路由;了解无 线自组网MAC接入面临的问题,其中主要掌握隐藏终端和 暴露终端;了解MAC接入协议的分类及发展。
11
自组网对路由协议的要求
① 收敛迅速。 ② 提供无环路由。 ③ 避免无穷计算。 ④ 控制管理开销小。 ⑤ 对终端性能无过高要求。 ⑥ 支持单向信道。 ⑦ 尽量简单实用。
12
自组网路由协议分类
13
主动路由协议
主动路由协议也被称为表驱动路由协议、先应式路由协 议,其路由发现策略类似于传统的路由协议。在主动路 由协议中,网络的每一个节点都要周期性的向其他节点 发送最新的路由信息,并且每一个节点都要保存一个或 更多的路由表来存储路由信息。当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 化时,节点就在全网内广播路由信息,这样每一个节点 就能连续不断地获得网络信息。

计算机网络_自顶向下方法_中文版课件-第六章_无线网和移动网.TopDown

计算机网络_自顶向下方法_中文版课件-第六章_无线网和移动网.TopDown

13
CDMA: 两个发送方的干扰
发送方
接收方
无线网和移动网 14
第6章 概要
6.1 概述
无线 6.2 无线链路特性

CDMA
6.3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 (“wi-fi”)
6.4 蜂窝因特网接入 体系结构 标准 (e.g., GSM)
无线网和移动网 15
IEEE 802.11 无线 LAN
无线网和移动网
9
无线链路的特征
不同于有线链路…. 衰减的信号强度:当无线电信号传播通过物质时, 信号削弱(路径损失) 来自其他源的干扰: 标准的无线网络频率 (如2.4 GHz)由其他设备共享 (如电话); 设备(发动机) 干扰 多径传播: 无线电信号反射离开物体,以稍微不同 的时间到达目的地
公共电话网 和因特网
户和BS之间的物理和 链路层协议
有线网络
无线网和移动网 29
蜂窝网: 第一跳
共享移动用户到BS无线电频谱 的两种技术 FDMA/TDMA结合: 将频谱划 分为频道,再将每个频道划 分为时隙 CDMA: 码分多址
频段
时隙
无线网和移动网
30
蜂窝标准: 简要概述
2G系统:语音信道
无线网和移动网 28
蜂窝网络体系结构的组件
移动交换中心MSC
将cells与广域网相连 管理呼叫建立(详情见后!) 处理移动 (详情见后!)
发射区cell
覆盖地理区域 基站 (BS)类比
802.11 AP

移动用户通过BS与
移动用户 交换中心
网络相连

空中接口: 在移动用
移动用户 交换中心
AP 2

2024版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教程第6章网络安全技术

2024版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教程第6章网络安全技术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教程第6章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技术基础•网络攻击与防范策略目录•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安全•应用软件与数据安全•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无线网络安全技术01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定义与重要性网络安全定义网络安全是指通过技术、管理和法律等手段,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其中的数据、应用和服务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破坏或篡改,确保网络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网络安全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还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因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威胁是指可能对网络系统造成危害的各种潜在因素,包括病毒、蠕虫、木马、恶意软件、钓鱼网站、垃圾邮件等。

攻击手段网络攻击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口令猜测、缓冲区溢出、拒绝服务攻击、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

这些攻击手段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

法律法规为了保障网络安全,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国的《网络安全法》、美国的《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安全标准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也制定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标准,如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PCI DSS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等。

这些标准为组织和企业提供了网络安全管理的最佳实践和指南。

02网络安全技术基础混合加密技术介绍混合加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结合对称和非对称加密技术的优点,实现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加密效率。

加密技术概述介绍加密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以及常见的加密算法和协议。

对称加密技术详细阐述对称加密技术的原理、特点和优缺点,包括DES 、AES 等典型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非对称加密技术深入讲解非对称加密技术的原理、特点和优缺点,包括RSA 、ECC 等典型算法的实现和应用,以及在数字签名、密钥协商等方面的应用。

网考-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程导学

网考-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程导学

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网络的概念、发展、基本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及网络的组成和功能。

• Internet基本概念
Internet的概念、作用、应用和特点,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域名的基本概念。

•网络接入
局域网、无线网络和拨号网络的使用。

教学要求: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了解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了解网络按覆盖范围的基本分类;
(3)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4)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5)了解局域网的功能与特点;
(6)理解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7)了解广域网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8)熟练掌握设置共享资源的基本操作。

(二) Internet基本概念
(1)了解Internet的发展历史;
(2)了解Internet的作用与特点;
(3)理解TCP/IP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4)了解IP地址、网关和子网掩码的基本概念;
(5)理解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
(6)了解Internet的常用服务。

(三)网络接入
(1)理解Internet的常用接入方式;
(2)掌握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
(3)掌握通过无线网络接入Internet;
(4)掌握通过拨号网络接入Internet;
(5)了解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Internet的方法;
(6)了解网络检测的简单方法。

学时建议:自学2学时,自检自测1学时
学习自测:第6章选择题在线测试。

《无线通信技术》教学课件-第6章中继与异构网络

《无线通信技术》教学课件-第6章中继与异构网络

第6章 中继与异构网络
18
中继站管理 • 功率分配
✓ 在基站、中继站和用户之间合理分配功率资源,以解决远近效应,增加 系统容量,提高系统误码率性能。
✓ 基于中继站的协作网络的功率分配的研究主要包括性能准则、功率限制、 功率分配策略、系统架构等方面。
一、中继技术
中继站管理与资源优化
资源优化
基站
第6章 中继与异构网络
第6章 中继与异构网络
1
第6章 中继与异构网络
知识点
KNOWLEDGE
第6章 中继与异构网络
2
掌握中继技术的概念,比较不同工作模 式下的中继站及其特点
掌握异构网络的概念,了解异构网络在 5G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了解中继技术及异构网络的关键技术
内容 导航
CO、中继技术
中继站的概念
中继站工作模式 • 按信号处理方式不同分类 • 按接收/发射信号的关系分类 • 选择模式
第6章 中继与异构网络
11
一、中继技术
中继站的概念
• 按信号处理方式不同分类
第6章 中继与异构网络
12
放大转发(Amplify Forward,AF)模式 解码转发(Decoding Forward,DF)模式 编码协作(Cooperative Coding,CC)模式
一、中继技术
中继站的概念
中继技术的发展
IEEE 802.16中 的中继技术研究
第6章 中继与异构网络
14
WINNER计划中的 中继技术研究
5G系统中的中继技术研 究
一、中继技术
中继站的概念
5G系统中的中继技术研究
第6章 中继与异构网络
15
内容 导航

无线与移动网络

无线与移动网络

network infrastructure
第六章: 无线和移动网络
6-8
无线网络的元素
自组织模式 没有基站 节点能够传输到链 路范围内的其他节点 节点自己组织成为 一个网络:在它们 之间路由
第六章: 无线和移动网络
6-9
第 6 章 大 纲:
6.1 概述 6.2 无线链路和网络的特征
CDMA
6.3 IEEE 802.11 无线LANs (“wi-fi”) 6.4 蜂窝因特网接入
体系结构\标准(e.g., GSM)
无线特性
6.5 6.6 6.7 6.8
原理: 编址和路由到移动用户 移动IP 蜂窝网络中管理移动性 移动性对高层协议的影响
移动性
第六章: 无线和移动网络
6-10
6.2 无线链路和网络的特征
与有线网络不同的是 : 衰减的信号强度:无线电信号在穿过物体传播时会衰 减(路径损耗) 来自其他源的干扰: 标准化的无线网络频率(如 2.4GHz)是与其他设备共享的(如电话)或者受其他 设备干扰(如马达) 多路径传播: 电磁波受物体和地面反射,导致到达目 的地的时间有些不一样 无线链路上的通信更加困难(即使是点对点链路)
space
信号衰减: B, A 能够彼此听到 B, C 能够彼此听到 A, C 不能听到它们在B的相 互干扰
第六章: 无线和移动网络 6-12
码分多址 (CDMA)
用于几种无线广播信道标准 (蜂窝, 卫星等) 唯一“编码”分配给每个用户;即代码集的划分 所有用户共享同样的频率, 但是每个有自己的“码片”序列( 即编码)用来编码数据 码片序列:M位0,1二进制数,即一个比特时隙划分成M个 微时隙。 数学上的表示: 数据1表示为+1, 数据0表示为-1) M位0,1二进制数的码片序列以矢量形式表示,其中1:+1,0:-1 编码的信息 = (原始数据) X (码片序列) 解码: 编码信息和码片序列的内积 允许多个用户“共存”, 并且同时最小干扰地传输-线性叠加

无线网络第六章移动Ad hoc网络

无线网络第六章移动Ad hoc网络
(1)由于媒介跟传输范围内其他节点数量有关,所以功率 等级决定媒介访问控制的性能; (2)功率等级选择影响网络连接,因此影响分组的交付能 力; (3)功率等级影响网络吞吐量; (4)功率控制影响媒介的竞争、转发跳数量,因此影响端 到端时延; (5)发射功率影响能量消耗的重要性能指标。
23
如何进行功率控制
19
与计算有关的功率消耗源
主要集中在协议处理方面,包括CPU和主存储器 的使用,以及在极小程度上使用磁盘或者其他组 件 数据压缩技术(用于减小分组的大小,因而减少能 量的使用)由于增加了计算而可能增加功耗 需要对计算成本和通信成本进行综合、平衡考虑。
20
6.3.2 功率控制
移动Ad Hoc网络的功率控制就是每个节点按照分 布式方式为每个分组选择发射功率。 因为功率等级的选择将从根本上影响移动Ad Hoc 网络许多方面的操作,所以功率控制是一个复杂 的问题。
8
强调两点
第一,移动Ad Hoc网络和无线Ad Hoc网络两个 概念有细微区别。 第二,无线局域网也有自组网应用模式(ad hoc mode),但是与这里移动Ad Hoc网络定义的自 组网不同,因为前者仍然是一个单跳的网络。
9
多跳Ad Hoc通信的一个例子
10
单跳Ad Hoc通信的—个例子
(1)发射功率等级决定接收节点接收信号的质量; (2)发射功率等级决定发射的传输距离; (3)发射功率等级决定干扰其他接收节点的量级。
21
不利因素
(1)功率控制影响物理层; (2)由于传输距离影响路由算法,所以功率控制影响 网络层; (3)由于干扰产生碰撞,所以功率控制影响传输层。
22
功率控制对系统总体性能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