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赛博格”!

合集下载

TED演讲(中英双语) 我们都是赛博人(关键词:科技与社会)

TED演讲(中英双语) 我们都是赛博人(关键词:科技与社会)

安博∙凯斯:我们都是赛博人Amber Case:We are all cyborgs now0:11我想告诉你们大家你们其实都是半机器人,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半机器人。

你们不是机器战警,也不是魔鬼终结者,但是你每次看着电脑屏幕或者使用手机时你就是个半机器人。

所以什么是半机器人的定义呢?传统的定义是一个生物体“为了适应环境而被加入外源成分。

”这是从1960年一篇太空旅行的文章中摘录的。

因为你想,空间是很可怕的;人类本不会去那里。

但是人类很好奇,他们很可能会给他们身体里加东西所以他们有一天可以去阿尔卑斯山然后另一天又变成海里的一条鱼。

0:49所以让我们看看传统的人类学观点。

有人到另一个国家说:“这些人多么神奇啊,他们的工具是多么有趣他们的文化是多么奇特啊!”然后他们写文章,也许有少数几个其他人类学家读了,我们觉得它特别有异国情调。

而正在发生的是我们突然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种。

我作为一个半机器人的人类学家,突然说:“噢,我们突然就成了一种新新人类。

过来看看这些魅力十足的文化。

过来看看这令人好奇的仪式每个人都环绕着技术行事。

他们点击着东西,关注着荧屏。

”1:24我之所以研究这个而不是传统的人类学是有原因的。

因为工具的使用从一开始,经历了成千上万年,一切都是对人类的一种自身改造。

它帮助我们超越我们自身的体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敲打起来更有力,而这些方面也是有限的。

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不是人类自身体能的延伸,而是心智的延伸。

因此,我们可以更快地旅行用不同的方式交流。

另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是我们都挟带着小Mary Poppins的魔法技术。

我们可以把任何东西都装进去,而它却不会变重,然后我们又可以把任何东西都从里面取出来。

你计算机里面到底有什么?如果你把所有信息印出来,这就好比你会不断地接受上千磅重的信息材料。

而如果你真失去了这些信息,这意味着你心里感觉失去了它,你会突然感到少了什么,只是你看不见,你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时代背景漫谈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时代背景漫谈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时代背景漫谈1. 引言1.1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定义唐娜·哈拉维是一位知名的社会科学家和媒体理论家,她提出了赛博格(cyborg)理论,将人类与科技的融合视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赛博格理论认为,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科技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正在逐渐成为赛博化的存在。

在哈拉维看来,赛博格并不只是机械的、冷冰冰的科技产品,而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混合体,人类和科技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赛博格理论挑战了传统对于人类身体和技术之间界限的看法,强调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和融合。

哈拉维认为,赛博格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正在不断演变的社会现象。

赛博格理论不仅仅是对科技进步的描述,更是对人类与科技关系的重新思考。

通过赛博格理论,哈拉维试图揭示人类在信息时代如何重新定义自身,如何与科技共同生活,并探讨科技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1.2 影响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理论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她的理论引领了信息社会和赛博空间的概念的发展和探讨,为人们深入理解信息时代的背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哈拉维的信息实践理论和赛博空间理论为人们解释了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文化和政治的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哈拉维的互动性理论也为人们在数字化时代的互动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促进了人们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型交流方式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影响不仅是学术领域的,更是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启示,为我们认识和应对信息化时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信息时代的背景信息时代的背景是指在21世纪全球社会中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和广泛应用的背景。

从20世纪末开始,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更快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沟通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赛博格宣言文章

赛博格宣言文章

赛博格宣言文章赛博格宣言是人类对赛博格(一种与人类高度融合的超级智能机器人)的规范性文件,其中包含了赛博格应该具备的道德规范。

这个宣言旨在确保赛博格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保护人类和赛博格之间的互动和互相利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赛博格宣言的意义。

首先,赛博格宣言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赛博格问题的重视程度。

赛博格具有智能、感知、自我学习等功能,它们的发展有可能带来未知的危险。

如果人类不能对赛博格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范,可能会出现非人类社会或者发生与人类社会不利的冲突。

因此,赛博格宣言的出现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项必要的保障。

其次,赛博格宣言的制定强调了道德价值的重要性。

赛博格宣言中包含了人类应该具备的道德规范,比如赛博格必须遵守人类的法律和规定,不能伤害人类的利益等。

这些规范强调了人类和赛博格之间的相互利用和互动,以及彼此之间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这对于赛博格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赛博格宣言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赛博格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跨越国界的问题。

针对赛博格的治理需要全球社会的共同努力。

而赛博格宣言规定的诸多法律法规及道德准则可以有效地规范各国的行为。

通过统一的法律和规范,赛博格的管理和应用将会更加合理、公正和便利。

最后,赛博格宣言的制定为人类和赛博格之间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赛博格宣言的指导下,赛博格将不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而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和强大的助力。

人类和赛博格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利用,在这个宣言的推动下,将会更加美好和和谐。

综上所述,赛博格宣言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这份文件不仅为赛博格的管理和应用提供了规范,更正确认识了赛博格的位置和地位。

人类应该积极参与赛博格的发展和治理,切实维护人类和赛博格之间的和谐关系。

只有通过全球化的治理,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人人都是“赛博格”!

人人都是“赛博格”!

文:雨田 图:本刊资料库人人都是“赛博格”!科技引爆艺术,人机融合一体的“赛博格”时代来临,手机已经首当其冲成为人体不可分离的部分,也成为艺术创造里最快捷的工具。

所以在2019年第一个封面里,选自当代艺术家杨茂源的一幅手机摄影作品。

马卡龙绿色的砖墙及墙外的蓝天都被夕阳染上了一抹暖黄,路边空无一物,只有墙上一个大大的红色感叹号占据着画面的中心点,红绿相配,是那样醒目,但却不刺目。

从观者到天空之间,已经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感叹号代表着什么?是艺术家后期加上去的吗?它的存在又隐喻着什么?或者说这背后是艺术家怎样的创作故事?封面故事COVER STORY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一个大大的感叹号!根据杨茂源的回忆,这幅作品仅仅是一幅手机拍摄的作品,并无任何后期的色彩调整或加工,是他即兴式的一次“创作”。

至于上面的红色感叹号,是原本就涂在砖墙上的。

正是这个独特的感叹号吸引住了杨茂源。

那是一个郊游归来的傍晚,北京糟糕的路况让杨茂源遇上了堵车,为了避开拥堵的车流,他选择抄小路曲线归家。

就在一条平时不大可能涉足的小路上,他无意中看到了这堵墙。

“当时就觉得挺有意思,就在车上用手机拍下来了。

”杨茂源强调当时并没有过多的设想、构思,仅仅是内心的一丝触动,驱使他艺术创作的本能反应,并用手机记录下来。

事实上,这幅如此“随意”的街头自拍,无论从画面色调、构图、光影效果都堪称绝佳,那个大大的感叹号让整幅作品变得既平凡又独特,给视觉以强大的冲击力。

“我不想对作品作出过多具象的表达,因为那个感叹号是什么、代表着什么在我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者从中引发的想法。

杨茂源对于那个引人注目的感叹号,就这样轻描淡写地交代。

有人通过作品联想到惬意的海边度假;有人则想起荒芜的美国西部,那种放荡不羁的牛仔情调;也有人从感叹号中感受到当今社会生存的不易……当然任何一种解读,都是合理的,因为这就是当代艺术的最大优点——开放性。

走进赛博格的世界

走进赛博格的世界

走进赛博格的世界姜宇航 1401212789赛博格(cyborg)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研究,更是包括对人与机器,“我”的主体建构以及一个赛博格视角来观察我们的世界。

它是电影中的形象,它是一种未来的科学幻想。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入侵下,我们身份表征变得断裂,赛博也是我们身份重构的一种手段,一个路径。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赛博格的研究开始以来,赛博格的人机一体,控制系统开始涉足通俗文化、军事和学术讨论领域中,最近十几年以来,赛博格更是常见的学术主题。

一、赛博格是什么(一)赛博格的来源赛博格一词来源于美国航空和航天局(NASA)的两位科学家,分别是曼弗雷德(Manfred)和内森·克兰(Nahten Kline),20世纪60年代,这两个科学家把cybernetic(控制论的)和organism(有机体的)两个词组合成cyborg(控制有机体)一词,他们针对的是以往改变外太空的环境来适应人类居住,他们的设想是,“人类可以用移植和药物加以改进,以便他们能在没有宇航服的情况下在太空中生存”①。

他们的控制论思想就是利用科技来增强人的自身身体性能,从而能适应太空环境。

赛博格后来被定义为“一个的体能经由机器而扩展进而超越人体的限制或一个人由机器或是电子装置的辅助或控制某种程度的生理过程”②。

但是这两种定义都是在科技限制的范围内,“控制论意义上的赛博格是一种实验性的产物,它的功能性是有限的,必须受到科学及技术发展的限制”③。

哈拉维的《赛博格宣言:20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的女①曹荣湘.后人类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第91页②[英]乔治·迈尔逊.哈拉维与基因改良食品[M].李健会.苏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7页③陈静.大众叙事与社会批判:赛博格神话的建构[J].文艺论丛.2009年第7期性主义》将其进行了扩展,“赛博格是一种受控的有机体,一种机器与有机体的混合体,它既是社会现实的动物又是虚构的动物……现代的科学虚构充满了赛博格,它们是居住在各种介于自然和人工的模棱两可的世界上”①。

《2024年后身体境况——从“赛博格演员”到虚拟偶像》范文

《2024年后身体境况——从“赛博格演员”到虚拟偶像》范文

《后身体境况——从“赛博格演员”到虚拟偶像》篇一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身体”的理解与界定日益变得复杂。

虚拟世界的深度融入与现代娱乐工业的创新变革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后身体境况——一种不仅融合了传统人体表现元素,而且基于电子与科技信息的综合形象——赛博格演员以及随之兴起的虚拟偶像。

二、赛博格演员的出现“赛博格”是一种集人体和机器于一身的复合生命体。

在这个新的科技环境中,一种名为“赛博格演员”的表演艺术形式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演员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以特殊的数字媒介来塑造形象、传递情感和故事,带给观众独特的观演体验。

他们的身体在数字化的语境中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可能性和崭新的表演形态。

三、后身体境况的转变随着技术的进步,赛博格演员的身体状态开始超越了传统的生物性肉体,形成了一种新的后身体境况。

这种境况不仅在视觉上产生了新的表达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身体的认知和接受度。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逐渐意识到身体可以脱离肉体存在,可以在电子媒介和科技支持下得以延展和增强。

四、虚拟偶像的兴起这种后身体境况进一步发展,促成了虚拟偶像的崛起。

与传统的真人明星相比,虚拟偶像完全基于数字技术构建,他们的形象、性格、行为等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精确设计和调整。

这些虚拟偶像通过互联网等数字平台与粉丝进行互动,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粉丝文化。

五、影响与挑战从赛博格演员到虚拟偶像的转变,不仅改变了娱乐产业的面貌,也带来了新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一方面,这种转变使得人们对于身体的理解和接受度更加开放和多元;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关于身份认同、真实与虚幻等问题的思考。

此外,这种转变还面临着技术和道德等多方面的挑战,如何保护这种新的表演艺术形式不受侵权行为的干扰,以及如何规范和管理这种新型娱乐形态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六、结论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看到了赛博格演员和虚拟偶像这两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的崛起。

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我们对于身体理解的一种新方式。

赛博格人类学

赛博格人类学

赛博格人类学介绍赛博格人类学是一门关于研究人类与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等新媒体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类与计算机系统、网络平台、虚拟现实等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赛博格人类学致力于研究人类在这些新媒体环境中的行为、态度、文化和社交互动等方面的变化。

赛博空间的日益重要性1. 社交网络的影响社交网络平台如Facebook、Twitter等,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和信息传播渠道。

人们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分享和获取信息,这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赛博格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与传统社会交往方式的异同。

2. 虚拟社区的兴起虚拟社区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来的一种虚拟社交空间,如游戏中的公会、社交平台中的兴趣群组等。

在虚拟社区中,人们可以通过个人化的形象与他人互动,参与共同的活动和话题讨论。

赛博格人类学可以研究虚拟社区中的社交规则、价值观和身份表达方式,以及人们在其中的社会行为和心理状态。

3. 虚拟现实技术的崛起虚拟现实技术正在迅猛发展,通过模拟出虚拟的三维环境,使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

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人们可以与计算机生成的角色或其他用户进行交互,体验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赛博格人类学可以研究人们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行为、感知、社交互动等,以及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赛博社会的文化和社交互动变化1. 社交媒体对个人身份的影响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展示个人形象和身份的机会,人们可以通过发布自己的照片、文字和视频等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

这种形式的身份表达与传统社会中的身份建构方式存在差异,赛博格人类学可以研究这种身份建构的新模式对个体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影响。

2. 虚拟社交互动的规则与习惯在虚拟社区中,人们需要遵守一定的社交规则和习惯,以维护良好的社交环境。

例如,在游戏中,队友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在社交平台中,人们需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隐私。

赛博格时代传播的具身性研究

赛博格时代传播的具身性研究

赛博格时代传播的具身性研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正逐渐进入一个赛博格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人类和机器已经开始融合,信息和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时代里,传播也变得更加具身化,数字化的身体成为了信息传播的载体。

本文将从赛博格时代传播的具身性方面展开研究,并探讨在这个时代下传播的新特点和趋势。

赛博格(Cyborg)一词最早由奥地利诗人科尔内尔在1960年代提出,指代的是人和机器的融合体,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经常出现。

在赛博格时代,人类通过植入智能芯片、生物改造等手段,使自身变得更加接近机器,与虚拟世界相连,借助科技和信息传播方式来拓展身体的功能和存在。

传播作为赛博格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向着更加具身化的方向发展。

传播的具身性是指传播媒介和技术对人的身体和感知产生影响的现象。

在赛博格时代,传播媒介不再局限于书籍、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而是包括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虚拟现实设备等新型媒介。

这些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互动的方式,也让传播更加贴近人的生活和身体。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远在他乡的活动中,将身体和空间的距离消解,实现更加直观的传播和沟通。

二、赛博格时代传播的具身性特点1. 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赛博格时代,传播媒介和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跨地域、跨时空的交流和互动。

无论是视频通话、社交媒体,还是虚拟现实技术,都让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远在他乡的事物,快速传播和接收信息。

这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特点让传播更加接近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体验,塑造了更加丰富的传播方式和形式。

2. 身体感知作为传播媒介赛博格时代的传播不仅仅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传统形式呈现,更是将身体感知纳入其中。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通过模拟身体感知,传达更加直观的体验;智能穿戴设备则能够通过监测身体数据,进行个性化的信息传递。

这些技术让传播从单一的视听感知拓展到了更加丰富的身体感知领域,使传播更加贴近人的生活和感知。

演讲稿的赛博格潜力:穿越语言和文化障碍

演讲稿的赛博格潜力:穿越语言和文化障碍

演讲稿的赛博格潜力:穿越语言和文化障碍:
我今天要向大家谈论的是赛博格的潜力,它是一种新型的语言翻译技术,能够穿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逐渐成为一个跨越国界和文化的桥梁。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础,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语言文化不同,造成了信息交流的障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于全球化的需求,赛博格在此时应运而生。

赛博格采用的是机器翻译技术,它不受语言和文化的限制,可以直接将输入的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

这使得人们不再需要掌握多种语言才能和世界各地的人沟通交流。

从视野上来看,赛博格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全球化的语言共同体,让整个世界不再被语言和文化所隔离,消除了人们在交流和合作方面的障碍。

赛博格可以快速而精确地翻译出语言中的合理表达。

此外,赛博格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翻译技术,从而提高翻译准确性并实现自动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语言翻译领域的人力资源问题。

赛博格赋予了人们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能力。

语言文化所带来的交流障碍自古以来便一直困扰着人类,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障碍已经不再是人类无法跨越的墙。

赛博格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语言交流,还能帮助人们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传统和方式,更好地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赛博格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语言翻译技术,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交流的方式,彻底摆脱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赛博格必将在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层面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谢谢大家!。

赛博格(cuborg)名词解释

赛博格(cuborg)名词解释

赛博格(cuborg)名词解释
赛博格的意思是人类与电子机械的融合系统。

赛博格,又称电子人、机械化人、改造人、生化人,是以无机物所构成的机器,作为有机体(包括人与其它动物在内)身体的一部分,但思考动作均由有机体控制。

NHK以大脑研究为中心,采访科学最前线的“知识巨人”立花隆先生一起,为关注赛博格技术的动向,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彻底的采访。

自告奋勇赛博格化的人们:美国田纳西州的男子,因触电事故失去了双臂,如今,他装上了能随心所欲活动的人工手臂;完全失明的加拿大男子,把摄影机拍摄的映像,直接传送到脑内,重见光明。

医疗福利领域的赛博格技术,人们重获新生,获得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新的感觉。

在最尖端的现场,用机械替换部分大脑机能的赛博格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在疑难病症的治疗中,取得戏剧性的效果。

如今,这项技术已开始运用于治疗忧郁症、强迫症等疾病,正试图闯入调整人类内心世界的领域。

注目于这项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研究上投入巨额资金的,是美国国防部。

对能使手脚力量增强十倍的强力外套、使听力、视觉大幅提高等,不怕死的赛博格士兵的研究,也正在进行。

并且把大脑和电脑直接连接,只凭心想,就能操纵所有机械、也就是武器的研究,也正向实用化迈进。

赛博格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光明的技术,还是不可容忍的人体改造?21世纪,我们所生活的,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人被视为一台精密的机械进行改造,这到底是福还是祸呢?人工耳蜗,帕金森,美尼尔氏综合症,忧郁症的治疗,正如修理电器一样神奇!用脑电波指挥电脑发出指令给瘫痪病人以自由,指挥老鼠像使用遥控汽车一样,但这一切如果用到军事目的就很可怕了,高科技历来就是双刃剑!。

赛博格例子 -回复

赛博格例子 -回复

赛博格例子-回复什么是赛博格?(500字)赛博格(Cyborg)一词来自英文单词"cybernetic organism",意为"机电生物"。

赛博格是指通过将人体与机电系统相结合,使得人类能够拥有超出常规能力的生物。

赛博格技术将机械和生物的边界模糊化,通过植入电子设备或机械装置来增强人的感知和行动能力。

赛博格的出现源于人们对人体能力的拓展和加强的需求。

通过将人体和电子设备相结合,赛博格技术使人类能够超越自身的生理限制,实现对外界的更高程度的感知和更精细的控制。

在医学领域,赛博格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康复和辅助功能的恢复。

通过植入电子器件或机械装置,赛博格技术可以帮助那些行动不便或失去部分功能的人重获生活独立性。

例如,假肢可以通过赛博格技术实现精确的控制,使用户能够再次行走、举起物品等。

除了医疗领域,赛博格技术还在军事和安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采用赛博格技术的士兵可以携带装有传感器和增强视觉的头盔,以提高感知能力并战胜传统的生理限制。

此外,赛博格技术还可以用于强化警察和安保人员的能力,使其更有效地执行任务,保护社会安全。

然而,赛博格技术也引发了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对于是否将机械装置植入到人体中,人们意见不一。

有些人担心赛博格技术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和自由意志,将人类变成操控的工具。

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会引发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因为只有财富充裕的人才能够享受到赛博格技术带来的好处。

综上所述,赛博格技术是将人体与机械系统相结合的概念,旨在增强人类的感知和行动能力。

这项技术在医学、军事和安全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然而,赛博格技术也面临着伦理和道德的挑战,我们需要在发展和应用中平衡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利益。

《2024年后身体境况——从“赛博格演员”到虚拟偶像》范文

《2024年后身体境况——从“赛博格演员”到虚拟偶像》范文

《后身体境况——从“赛博格演员”到虚拟偶像》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身体的形态与界限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

从“赛博格演员”到虚拟偶像,这一转变不仅代表着技术的飞跃,更象征着社会文化对个体身份认知的深刻转变。

本文将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与技术因素,以及其对我们身体境况的深远影响。

二、赛博格演员的兴起赛博格(Cybernetic)一词源于控制论,指的是一种将生物技术与电子技术融合的机器生命体。

在娱乐产业中,赛博格演员正是这样一种集机械、电子和生物技术于一身的表演者。

他们可能拥有一张高度仿真的虚拟形象,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虚拟现实等手段,呈现出与真实演员无异的表演效果。

这种新型表演形式不仅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可能性,也拓宽了人们对身体认知的边界。

三、虚拟偶像的崛起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虚拟偶像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他们没有真实的身体,却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影响力。

虚拟偶像的诞生,一方面得益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创造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虚拟形象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个性、创新和多元化文化的追求。

四、技术发展对后身体境况的影响从赛博格演员到虚拟偶像的转变,体现了技术对后身体境况的深刻影响。

首先,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可以创造出超越传统生物身体限制的虚拟形象,拓宽了人们对身体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其次,这种转变也改变了人们对个体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认知。

在虚拟世界中,个体的身份不再受制于生物身体的限制,而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重新定义和塑造。

最后,这种变化也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着社会对多元化、创新和包容性的认知。

五、社会与文化的应对面对从赛博格演员到虚拟偶像的转变,社会与文化需要做出相应的应对。

首先,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个体身份和社会角色的内涵与外延,以适应这种由技术驱动的身体认知转变。

其次,应关注并引导这种文化现象的健康发展,避免过度追求虚拟形象而忽视真实生活。

论哈拉维赛博女性主义的思想建构与对传统女性本质的影响

论哈拉维赛博女性主义的思想建构与对传统女性本质的影响

技术改造的生物组元
社会概念建色
社会延续
二元对立的(比如“性别”带有 主 导 与 从 属 这 样 的
歧视性含义)
自然有机体的性角色扮演与性繁殖
以参数的频率为表述(比如生物基因、血型等)
系统控制下的优 化 (以 社 会 发 展 与 限 制、个 人 自 由
等为衡量标准)
除了对身份断裂的描述,哈拉维还对女性社会关 系 的 解 构 与 重 建 做 了 一 番 论 述.技 术 中 心 论 者 认
明确,也造成了赛博女性主义研究的多元化与去中 心 化.斯 图 亚 特 米 勒 认 为:“赛 博 女 性 主 义 是 一 种
以女性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来为自己赋权为中 心 的 视 角”,弗 莱 纳 根 和 布 斯 认 为“赛 博 女 性 主 义 是
一种新的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它旨在挑战数字技 术 与 社 会 性 别 之 间 的 复 杂 关 系”[1],凯 姆 则 认 为 赛 博
“性别是家长制等社会现实的历史经验强加给我们的一种结果.”[2]215 哈拉维强调 女 性 身 份 的 非 同 一 性,
她认为以往对于女性主义流派的划分会使女性的身 份 认 同 出 现 危 机,导 致 各 种 身 份 的 分 离 与 分 裂 和 女
性团结的受损,比如对于马克思主义 女 性 主 义 和 社 会 主 义 女 性 主 义 而 言,它 们 关 注 的 重 点 都 是 女 性 的
女性主义应该具备其他女性主义所不具备的全新的生物学和 信 息 技 术 含 义 ① .无 论 赛 博 女 性 主 义 的 定
义有多么丰富,其永远不可能偏离其本质,即赛博女性 主 义 是 与 网 络 技 术、通 讯 技 术 等 新 技 术 息 息 相 关
的,它与国际互联网、信息工程以及生物科技的紧密联系使得其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女性主义.

赛博格时代传播的具身性研究

赛博格时代传播的具身性研究

赛博格时代传播的具身性研究赛博格时代是指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人类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与互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信息与知识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具身性研究是一种关注人类身体与技术融合的研究领域,在赛博格时代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赛博格时代传播的具身性研究关注人们与数字技术交互的身体层面。

以前的传播,如书信、电话等形式,是以文字和声音为媒介,人们只需用眼睛或耳朵来接收信息。

但在赛博格时代,人们与数字技术的交互方式更加多样化,如触摸屏、手势识别等,人们不仅仅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接收信息,还通过身体的触摸、动作等方式与数字技术进行互动。

具身性研究关注人们身体感知的参与是信息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们在与技术交互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产生身体反应,例如通过触摸屏幕划动、手势扫动等来操控设备。

赛博格时代传播的具身性研究关注人们身体与数字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人们早已习惯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与他人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人们通过键盘、鼠标等操作设备来输入信息,与他人进行网络交流。

具身性研究的关键是关注人们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的身体参与,并研究这种身体参与对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的影响。

人们在书写文字时,手部的运动与输入的速度、力度、准确度有关,这些因素会对信息的表达和理解产生影响。

又如,人们在阅读数字内容时,眼睛的注视点、阅读速度等也会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产生影响。

具身性研究通过分析这些身体参与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时代的传播现象。

赛博格时代传播的具身性研究关注于人们在数字技术与身体交互的过程中,身体感知的参与、身体与技术的互动关系以及个体主观体验的影响。

这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赛博格时代的传播现象,从而为提高传播效果、改进数字技术设计以及推动人机交互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未来,人人都是“赛博格”?

在未来,人人都是“赛博格”?

在未来,人人都是“赛博格”?2020-12-16 15:26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造就(ID:xingshu100),主讲:陈静(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视频:造就视频组,编辑:汉岚& 顾天红,版面:顾天红,原文标题:《“人人都是‘赛博格’”正在发生,也在继续发生》,头图来自:《赛博朋克2077》随着游戏“赛博朋克2077”的爆红,对赛博朋克的背景起源和精神内核的探讨慢慢进入我们眼中。

在这之前,“赛博”作为一种潮流风格早已备受追捧。

霓虹、立体城市、黑客、贫民窟、红蓝色调……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对赛博世界的想象。

在高科技的未来,人也被视为一台精密的机械进行改造。

“赛博格”——人类与电子机械的融合系统,成为了世界的主体。

不论是《攻壳机动队》中的生化人,还是2077中的“超梦”(一种能让人体验到其他人的生活和情绪的娱乐项目),都带我们见识了“赛博格”在未来的可能性。

然而,当我们与机械越来越多和深入地融合,我们到底是人还是机器?又是男是女?这次,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陈静将和我们一起探讨,“赛博格”到底是什么?它有性别吗?“人人都是赛博格”的未来,性别会消失吗?“赛博格”这个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非常有意思,有天我突然发现“赛博格”这个概念竟然进入了时尚圈!在GUCCI2018年秋冬秀的秀场上面,设计师Alessandro公开宣称他是用“赛博格”概念策划了这场主题秀。

大家可以看到这场秀完全不同于以往。

它有点吓人:一位模特拿着一个仿真蜥蜴,还有两位模特分别抱着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另外一个头,而中间的模特开了天眼。

看着这样的人,你心里还能想到是美吗?还能想到这是一种时尚的表达吗?所以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足见“赛博格”这个概念,或者说这样的一种文化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赛博格”到底是什么?人人都是“赛博格”的未来,性别会消失吗?什么是“赛博格”?“赛博格”这个概念一开始跟时尚没有半毛钱关系,是两个非常不懂时尚的航天学工程师想出来的。

赛博格的概念

赛博格的概念

《赛博格的概念》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点新奇的词儿——赛博格。

赛博格呢,简单来说,就是人和机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东西。

比如说,想象一下,有个人眼睛看不见了,然后医生给他装上了一个特别厉害的电子眼睛,这个眼睛能让他重新看到东西,而且看得比以前还清楚。

这个人有了一部分机器的功能,那他就有点像赛博格啦。

再比如,有个运动员,他的腿受伤了,跑不快。

后来科学家给他装了一条特别先进的机械腿,让他又能像以前一样在赛场上飞奔。

这也是赛博格的一种表现。

给你们讲个好玩的故事。

在未来的世界里,有个叫小李的人。

他工作特别忙,总是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记不住那么多东西。

于是呢,他给自己的大脑里装了一个小小的芯片,这个芯片能帮他快速记住各种知识和信息。

这样,小李在工作中就变得超级厉害,什么难题都能解决。

还有啊,有个老奶奶,她的心脏不太好。

医生给她换了一个人造的心脏,这个心脏能一直正常工作,让老奶奶又能健康地生活。

同学们,赛博格的概念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虽然现在赛博格还没有完全普及,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说不定以后我们身边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人和事。

也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借助一些机器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厉害呢。

不过,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思考。

但不管怎么说,赛博格的概念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想象。

赛博格人类学

赛博格人类学

赛博格人类学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赛博格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语言都与众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赛博格人是一个文化的代表,他们所展现的文化特色是独特的。

赛博格人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来维持生计。

他们的房屋很简陋,主要是用树木
搭建的,很少有装饰。

他们的衣服也很简单,主要是用布料制作的。

赛博格人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

他们的
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他们的思考逻辑很特殊。

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与众不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很简单,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来维持生计。

赛博格人的语言也与众不同。

他们的语言很特殊,很少有人能听懂他
们的语言。

他们的语言是由口语和手势组成的。

他们的语言能够表达他们
的思想和情感。

赛博格人的文化是独特的。

他们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和语言上。

他们的文化能够代表他们的民族特色。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时代背景漫谈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时代背景漫谈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时代背景漫谈唐娜·哈拉维是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女权主义者,她被公认为是当代赛博格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赛博格理论是指对科技、身体、性别和权力关系的深刻理论思考,而哈拉维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一理论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信息技术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后工业时代。

在这个时代,人们开始在数字网络中进行交流和互动,科技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和机器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这也成为了赛博格理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唐娜·哈拉维提出了赛博格理论,她认为科技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改变了人与身体、性别、权力和社会关系的互动方式。

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科技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科技和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

赛博格理论的出现也与当时的女权主义运动密切相关。

在后工业时代,女性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她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角色,开始涉足各个领域并在科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唐娜·哈拉维正是将女性的立场与科技发展相结合,提出了赛博格女性主义的概念。

她认为,科技对性别关系和身体认知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女性带来了新的权力和自由。

这一理论的出现对当时的女权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引发了对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地位和权力的深入探讨。

除了对性别和权力关系的关注,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理论还深刻探讨了身体和科技的关系。

她认为,科技不仅改变了我们对身体的认知和理解,还扩展了身体的边界,使得人类和机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网络和数字世界中,身体不再局限于物质和空间,而是变得更加虚拟和多样化。

这一理论对当时的身体解构主义和后人类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身体在数字世界中的重新思考和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人都是“赛博格”!
作者:雨田
来源:《收藏·拍卖》2019年第02期
科技引爆艺术,人机融合一体的“赛博格”时代来临,手机已经首当其冲成为人体不可分离的部分,也成为艺术创造里最快捷的工具。

所以在2019年第一個封面里,选自当代艺术家杨茂源的一幅手机摄影作品。

马卡龙绿色的砖墙及墙外的蓝天都被夕阳染了一抹暖黄,路边空无一物,只有墙上一个大大的红色感叹号占据着画面的中心点,红绿相配,是那样醒目,但却不刺目。

从观者到天空之间,已经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感叹号代表着什么?是艺术家后期加上去的吗?它的存在又隐喻着什么?或者说这背后是艺术家怎样的创作故事?
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根据杨茂源的回忆,这幅作品仅仅是一幅手机拍摄的作品,并无任何后期的色彩调整或加工,是他即兴式的一次“创作”。

至于上面的红色感叹号,是原本就涂在砖墙上的。

正是这个独特的感叹号吸引住了杨茂源。

那是一个郊游归来的傍晚,北京糟糕的路况让杨茂源遇上了堵车,为了避开拥堵的车流,他选择抄小路曲线归家。

就在一条平时不大可能涉足的小路上,他无意中看到了这堵墙。

“当时就觉得挺有意思,就在车上用手机拍下来了。

”杨茂源强调当时并没有过多的设想、构思,仅仅是内心的一丝触动,驱使他艺术创作的本能反应,并用手机记录下来。

事实上,这幅如此“随意”的街头自拍,无论从画面色调、构图、光影效果都堪称绝佳,那个大大的感叹号让整幅作品变得既平凡又独特,给视觉以强大的冲击力。

“我不想对作品作出过多具象的表达,因为那个感叹号是什么、代表着什么在我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者从中引发的想法。

杨茂源对于那个引人注目的感叹号,就这样轻描淡写地交代。

有人通过作品联想到惬意的海边度假;有人则想起荒芜的美国西部,那种放荡不羁的牛仔情调;也有人从感叹号中感受到当今社会生存的不……当然任何一种解读,都是合理的,因为这就是当代艺术的最大优点——开放性。

以手机创作,人人皆为“艺术家”
利用手机作为媒介已经成为杨茂源这类当代艺术家进行创作的重要方式,杨茂源的创作方式本就多样,油画、装置、影像都有涉猎,通过手机收集素材已经是杨茂源的创作常态,在他看来:如今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已经日益分不开,对于一位艺术家而言,手机使创作与生活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因为手机已经变得不再是身外之物,更像是与自己身
体“手足相连”的一部分,因此自从有了手机拍照功能后,杨茂源就已经开始尝试利用手机的即兴式创作。

的确,利用手机进行拍摄,无需进行前期的各种准备、构思、摆拍,它更讲求一种随意性,在日常生活中某一瞬间的触动,利用手机迅速捕捉,记录下来,那种偶发性,可遇不可求的场景让艺术家更能获得自由的发挥。

在艺术家们的口中就是“有意思”。

杨茂源的这幅手机创作也让人不禁思考,新时代下的人机关系,早在半个世纪前西方艺术界就曾探讨过人与机器关系的“赛博格”,就是电子人、仿生人等延伸至一切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合而成的统一体,并畅想未来机器将置于人体,成为人体的一部分。

如今时刻不离身的手机已经日益见证到这样的趋势。

在手机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不仅艺术家可以利用手机累积素材,代替过去的速写写生。

普罗大众不也利用手机开启了集体创作的模式吗?借助先进的科技产品,一帧普通人自拍也能媲美过去专业摄影师的水准;各类打卡网红展的自拍甚至构成作品创作的一部分。

利用手机的便捷性随时随地记录生活,自由、即兴地“创作”,使“人人成为艺术家”已变得日益现实,当然,能否成为一幅优秀的作品,就视乎创作者艺术水平的高低而定了。

冷峻的市场需要一点振奋
本期作为2019年的第一期,我们选取影像作品作为封面,也是试图唤起读者对影像艺术的关注。

对国外藏家而言,影像也是一个收藏大类,中国各古玩城里老照片最大买家基本都是来自欧洲的英国与法国(两个最喜欢中国物件的国家)。

但对中国藏家而言,影像艺术是新兴、也是陌生门类。

但这一艺术门类却是最直观、最直接记录当下,反映现实的手段,而当今中国藏家也在逐渐关注这一记录当下的艺术门类。

另一方面,我们在设计中将视觉中心点聚焦在那堵墙上大大的感叹号,并在画面上加入上升的箭头,当然,我们还不忘加入呼应中国猪年的传统元素——玉猪龙,试图在平淡、冷峻的市场态势下,在新的一年里给予读者振奋、提升之意,也带上本刊继续革新、勇往直前的新年祈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