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解析(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热学问题求解方法】专题解析及答案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热学问题求解方法】专题解析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在两个相同的杯子内盛有质量相等的热水和冷水,将一半热水倒入冷水杯内,冷水杯内的温度升高21℃,若再将热水杯内剩余热水的一半再次倒入冷水杯内,冷水杯内的水温会升高()A.9℃B. 8℃C. 6℃D. 5℃【答案】C【解析】【详解】设一杯水的质量为m,热水的初温为t热,冷水的初温t冷,将一半的热水倒入容器中后共同的温度为t,因不计热损失,所以,由Q=cm△t可得:Q放=Q吸,即:c 12m△t热=cm△t冷,解得:△t热=2△t冷=2×21℃=42℃,据此可设t冷=0℃,则t=21℃,t热=21℃+42℃=63℃,若再将热水杯内剩余热水的一半再次倒入冷水杯内时,相当于同时向冷水中倒34杯热水,则:c 34m(t热-t′)=cm(t′-t冷)即34(63℃-t′)=t′-0解得:t′=27℃,所以,冷水温度将再升高:△t=t′-t=27℃-21℃=6℃。

故C符合题意。

2.2019年12月27日晚,“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如图所示。

该火箭的起飞质量约为870t,起飞升力约为1.05×107N,关于该火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利用“流体中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的原理获得升力B.火箭尾部喷气口热得发红,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火箭尾部的内能C.火箭发射时腾起的“白气”是液态水吸热汽化形成的D.火箭起飞时受到向上的合力约为1.8×106 N(g取10 N/k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火箭发射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来升空的,与流速小压强大没有关系,故A错误;B.火箭尾部喷气口热得发红,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火箭尾部的内能,故B错误;C.图中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的“白气”,是因为尾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故C 错误;D.火箭的起飞质量约为870t,重力56==⨯⨯=⨯8.710kg10N/kg8.710NG mg<,所以二力的合力方向向上,大小为由于G竖直向下,起飞升力F竖直向上,且G F766=-=⨯-⨯=⨯1.0510N8.710N 1.810NF F G合故D正确。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附参考答案)热学实验题重点考查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水的沸腾、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等实验,侧重考查温度计等仪器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归纳实验结论、用图像描述规律等。

一、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规律 1.图像中若有一段线段与“时间轴”平行,则该物体是晶体否则是非晶体。

2.晶体熔化(凝固)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且继续吸(放)热。

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持续吸(放)热。

3.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

晶体熔化(凝固)过程中持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吸(放)热,温度不断变化.此类题考查学生对固体熔化(凝固)实验的掌握情况、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固体熔化时的规律.根据温度计的使用的注意事项: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不能碰到容器底,也不能碰到容器壁.知道怎样才能使试管中的晶体均匀受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同时需要不断搅拌物体。

水浴加热,可以使加热比较均匀,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固体颗粒越小,受热越充分,熔化的就越快.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Q吸和比热容c一定时,升高的温度△t和水的质量m成反比,因此当水的质量m越大时,水的温度升高的就会越小,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就不太显著.在相同的时间内(吸热相同),若物质固态时温度升高多,而液态时升高少,由此可知温度变化越大,比热容就越小.例1 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2)实验时,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而且物体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①;②.(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向一大桶温度为1t 的冷水中倒入一小桶温度为2t 的热水,混合后的温度为t ,下面关于温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122t t t +=B .122t t t +<C .122t t t +>D .212t t t -=【答案】B 【解析】 【详解】冷水吸收的热量:11Q cm t t =-吸() 热水放出的热量:22Q cm t t =-放()由题意知,Q Q =吸放;则有:1122cm t t cm t t -=-()()解得:1221m t tm t t --= 因为冷水是一大桶,热水是一小桶,所以12m m >,即21t t t t -->,所以122t t t +<;故B 项正确、ACD 项错误;2.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0℃和70℃,现将一温度为80℃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0℃,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以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 A .65℃ B .60℃C .55℃D .50℃【答案】B 【解析】 【详解】当将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时,金属球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 金=Q 水设金属球的质量为m 金、比热容为c 金、水的质量为m 水、水的比热容为c 水,则:Q 金=c 金m 金(80℃-40℃) Q 水=c 水m 水(40℃-20℃)因为Q 金=Q 水,所以c 金m 金(80℃-40℃)=c 水m 水(40℃-20℃)化简得:2=1c m c m 水水金金; 当将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时,乙容器中的水放出的热量与金属球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 水′=Q 金′由于甲乙容器中的水的质量相等,又是同一个金属球,所以仍设金属球的质量为m 金、比热容为c 金、水的质量为m 水、水的比热容为c 水,此时两者共同的温度为t ℃,则:Q 水′=m 水c 水(70℃-t ℃) Q 金′=m 金c 金(t ℃-40℃)因为:Q 水′=Q 金′所以m 水c 水(70℃-t ℃)=m 金c 金(t ℃-40℃)由于:2=1c m c m 水水金金 可得:2(70℃-t ℃)=t ℃-40℃解得t =60℃,故选B .3.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先测得甲的体温正常。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甲所示为超市一款电饭煲,在额定电压为220V 的电路中能正常工作,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R 2=160Ω,其加热功率与保温功率之间的关系为P 加热=5P 保温,试求:(1)电阻R 1的阻值;(2)用电高峰时段,电源电压变为200V ,此时电饭煲的保温功率为多少;(3)电源电压为200V 时,标准气压下将3L 的汤从20℃加热至100℃,需要20min ,电饭煲的加热效率是多少。

(31.010ρ=⨯汤kg/m 3,34.010c =⨯汤J/(kg ·℃))【答案】(1)40Ω;(2)200W ;(3)80%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图乙可知,当闭合S 、1S 拨至2时,电路为1R 的简单电路,当闭合S 、1S 拨至1时,电阻1R 与2R 串联,根据P =2U R可知,电阻越小,功率越大,可知当闭合S 、1S 拨至2时,是加热档位,当闭合S 、1S 拨至1时,是保温档位,由P =UI 、I =U R得 P 加热=21U R ,P 保温=212U R R +则加热功率与保温功率之比为P P 加热保温=121R R R +=51电阻R 1的阻值R 1=14R 2=14×160Ω=40Ω (2)电源电压变为200V ,此时电饭煲的保温功率为P '保温=212U R R +=()2200V 40Ω160Ω+=200W (3)加热功率P '加热=21U R =()2200V 40Ω=1000W 由P =Wt得,20min 电饭煲消耗的电能 W 电=P '加热t =1000W ×20×60s =1.2×106J 由ρ=mV得水的质量 m =ρV =1.0×103kg/m 3×3×10-3m 3=3 kg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t -t 0)=4.0×103J/(kg ℃)⨯3kg (⨯100-℃20℃)=9.6×105J电饭煲的加热效率η=Q W 吸电=569.610J 1.210J⨯⨯=80% 答:(1)电阻R 1的阻值为40Ω。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某款电磁炉广告称该款电磁炉的热效率可达65%以上,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

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好奇”小组想测量该款电磁炉的加热效率以验证其广告的准确性,于是他们找来一台全新的电磁炉,包装盒中产品参数数据如下表所示:(1)若电磁炉正常工作20min ,刚好将锅内5kg 、20℃的水,加热到80℃,求此电磁炉烧水时的效率[已知c 水=4.2×103J/(kg·℃)];(2)小明家装有如图乙所示的电能表,某个时间段,仅有此电磁炉工作,在3min 内电能表表盘转了210圈,求此时电磁炉的实际功率。

【答案】(1)70%;(2)1400W 【解析】 【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温度的变化,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已知电磁炉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和通电时间,利用WPt =计算消耗的电能;水吸热为有用的能量,电流消耗的电能为总的能量,据此求电磁炉的效率。

(2)若仅有此电磁炉工作时观察电能表,在3min 内电能表表盘要转了210圈,利用电能表的参数“3000r/(kW ·h)”求电磁炉工作3min 消耗的电能;利用WP t=求电磁炉的实际功率。

【详解】 (1)水吸收的热量360(4.210J/kg 5kg 80201J ((.2)10))6Q cm t t =-=⨯⋅⨯⨯-=⨯吸℃℃℃电磁炉正常工作20min ,消耗的电能61500W 2060s 1.810J W Pt ==⨯⨯=⨯则此电磁炉烧水时的效率661.2610J 100%100%70%1.810JQ W η⨯=⨯=⨯=⨯吸 (2)3min 内电路中消耗的电能210r0.07kW h 3000r/(kW h)W '==⋅⋅电磁炉的实际功率0.07kW h1.4kW 1400W3h 60W P t '⋅===='实 答:(1)此电磁炉烧水时的效率是70%;(2)此时电磁炉的功率为1400W 。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热学问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热学问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小明打开装有一定量“干冰”的月饼包装盒,发现空气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升华过程中需___________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气体在液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_热量,所以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要严重。

【答案】吸收放出【解析】【分析】【详解】[1]这是因为干冰在升华过程中需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气体在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所以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要严重。

2.图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时间/min (01234567891011)水温/℃ (909192939495969798989898)(1)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由________到 ______的顺序。

(2)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3)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上图中的 ______(甲/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升高/不变/降低)。

(4)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_________ ℃。

(5)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_________)(6)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杯中的水蒸气 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过程要_____(吸热/放热)(7)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答案】下上温度计接触容器底(或视线未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乙不变 98液化放热水的初始温度太低或质量太大【解析】【详解】(1)[1][2]在组装器材时应该由下到上的顺序组装;(2)[3]由图可知有一处错误是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面的最低处相平;(3)[4][5]水沸腾时气泡越来越大,最后到达液面破裂,故水沸腾时的现象为图乙所示。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计算题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计算题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教版初中物理热学计算题复习题(含答案解析)2020年⼈教版初中物理热学计算题复习题1.⽤燃⽓灶烧⽔,燃烧0.5kg的煤⽓,使50kg的⽔从20℃升⾼到70℃.已知⽔的⽐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为4.2×107J/kg。

求:(1)0.5kg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吸收的热量。

(3)燃⽓灶烧⽔的效率。

【答案】解:(1)0.5kg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煤⽓q=0.5kg×4.2×107J/kg=2.1×107J;(2)⽔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50kg×(70℃?20℃) =1.05×107J;(3)煤⽓灶的效率:η=Q吸Q放=1.05×107J2.1×107J×100%=50%。

答:(1)0.5kg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1×107J;(2)⽔吸收的热量为1.05×107J;(3)燃⽓灶烧⽔的效率为50%。

【解析】(1)已知煤⽓的质量和热值,可利⽤公式Q放=mq计算这些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总能量)。

(2)知道⽔的⽐热容、⽔的质量、⽔的初温和末温,利⽤公式Q吸=cm(t?t0)计算⽔吸收的热量(有⽤能量)。

(3)求出了⽔吸收的热量和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利⽤公式η=Q吸计算煤⽓灶的效率。

本题考查学⽣对热传递过程中的吸热公式、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公式、热效率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知道哪些是有⽤能量、哪些是总能量是关键。

2.可燃冰是⼀种新型能源,它是⽔和天然⽓在⾼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开采是世界难题,据中央电视台2017年5⽉18⽇报道,我国可燃冰已试采成功,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燃⽓锅炉烧⽔时,把质量为500kg,初温为20℃的⽔加热到100℃,共燃烧了12m3天然⽓,已知⽔的⽐热容c⽔=4.2×103J/(kg?℃),天然⽓热值q=4.2×107J/m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的160倍,求:(1)⽔吸收的热量;(2)燃⽓锅炉烧⽔时的效率;(3)若换⽤可燃冰,应使⽤多少m3可燃冰。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甲所示为大家常见的普通煤炉,通过燃烧煤将壶中的水进行加热。

为提高煤炉效率,某大学创意小组设计了双加热煤炉,如图乙所示,在炉壁的夹层中也加入水,在给壶中水加热的同时,也给炉壁夹层中的水加热。

现在1标准大气压下,壶中装有质量为4.5kg 温度为20℃的水,己知q 煤=3×107J/kg ,c 水=4.2×103J/(kg•℃),求:(1)如果烧开壶中的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已知甲图煤炉烧水效率为28%,若用甲图煤炉烧开壶中的水,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是多少?(3)在乙图煤炉加热过程中,在消耗等量煤的情况下,除烧开壶中的水外,还可把炉壁夹层中10kg 的水从20℃加热至40℃,则改进后乙图煤炉的烧水效率是多大? 【答案】(1)1.512×106J ;(2)0.18kg ;(3)43.56%。

【解析】 【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初温和末温、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2)知道普通煤炉的烧水效率,利用100%Q Q η=⨯吸放可得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已知煤的热值,利用Q mq =放可得普通煤炉完全燃烧煤的质量;(3)由题知,双加热煤炉还可额外把炉壁间10kg 水从20℃加热至40℃,根据吸热公式求出炉壁间水吸收的热量;由题意可知,壶内水吸收热量不变,则可求出双加热煤炉中水吸收的总热量(有用能量);由题意可知,双加热煤炉中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变,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改进后乙图煤炉的烧水效率。

【详解】(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把壶内20℃,4.5kg 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361 4.210J/kg 4.5kg 10020 1.51210J Q c m t =∆=⨯⋅⨯⨯-=⨯吸水水℃℃℃;(2)普通煤炉的烧水效率为28%,由100%Q Q η=⨯吸放可得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Q η吸=61.51210J28%⨯=5.4×106J ,由Q mq =放可得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m 煤=Q q 放=675.410J310J⨯⨯=0.18kg ; (3)改进后乙图双加热煤炉还可额外把炉壁间10kg 水从20℃加热至40℃,则炉壁间水吸收的热量:()()2354.210J/kg 10kg 40208.410J Q c m t ''=∆=⨯⋅⨯⨯-=⨯吸水水℃℃℃, 而壶内水的初温、末温以及质量均不变,则壶内水吸收热量不变,则双加热煤炉中水吸收的总热量:6561.51210J 8.410J 2.35210J Q Q Q '=+=⨯+⨯=⨯吸吸吸总, 由题意可知,双加热煤炉与普通煤炉消耗煤的质量相等,则这些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变,则双加热煤炉的烧水效率:η′=Q Q 吸总放=662.35210J5.410J⨯⨯×100%≈43.56%。

2020-2021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 的沙子和水加热。

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问:(1)图a 、b 中,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像? (2)加热2min ,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答案】(1)图a ;(1)4.2×104J ;(1)0.9×103J/(kg·℃)。

【解析】 【分析】(1)用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再利用公式Qt cm∆=进行分析;(2)从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从而可知和水的温度变化,已知水的质量和比热容,可利用公式Q cm t =∆吸计算水吸收的热量;(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所以2min 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也相同,由图a 得出沙子温度的变化量,再根据Qc m t=∆计算沙子的比热容。

【详解】(1)由题知,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且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热量时(加热相同时间),由公式Qt cm∆=可知,沙子升高的温度多,所以图a 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2)由b 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时,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则加热满2min 时水吸收的热量:()()344.210J/kg 0.2kg 7020 4.210J Q c m t =∆=⨯⋅⨯⨯-=⨯水吸水水水℃℃℃;(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在2分钟的时间内,沙子吸收的热量:44.210J Q Q ==⨯沙吸水吸,因加热2min ,沙子的温度从20℃上升到250℃,由Q cm t =∆吸可得,沙子的比热容:()()434.210J 0.910J/kg 0.2kg 25020Q c m t ⨯==≈⨯⋅∆⨯-沙吸沙℃℃℃。

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解析(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解析(含答案)

扩散、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多考简单填空或单选题目,重要度1)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选填“A”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固态物质分子间排列比液态和气态分子间排列要紧密得多,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填“强”或“弱”),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形状。

\王安石在一首诗《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诗人根据远处飘来的淡淡的梅花香味判断出“是梅而非雪”,而他从远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间存在间隙来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将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C.一根细铁丝很难被拉断D.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内能及其改变(多考单选和多选,概念模糊个别选项会比较困难,难度中等,重要度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在下列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变热B.电炉丝通电后变热C.晒太阳感到暖和。

D.一壶水在煤气炉上加热,温度升高关于热量、内能、温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能是物体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也会增大D.0℃的冰没有内能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会.这是由于弯折铁丝时手对铁丝,使它的内能,温度,在这个过程中转化为能.中午放学后,小华跨进家门就闻见香喷喷的鸡汤味,看见女儿回家,妈妈急忙端上精心准备的鸡汤.小华用手摸汤钵很烫手,“闻见鸡汤的香味”是现象;“汤钵烫手”是汤钵和手之间发生了,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小华喝汤时的汤勺是杠杆.比热容和吸放热(主要考计算题,此类题注意分析热平衡会看温度变化图,重要度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水的比热容c=×103J/(kg•℃)].A.×105J B.×105JC.×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小华同学家原来是用液化石油气烧水的,最近家里刚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小华阅读说明书了解到,这台太阳能热水器在晴好天气时,平均每天可将100kg水温度从15℃升高到65℃.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107J/kg,水的比热容是×103J/(kg•℃)(1)这台热水器中的水平均每天吸收多少热量.(2)若液化石油气燃烧时放出热量的60%被水吸收,改用太阳能热水器后,平均每天可节省液化石油气多少千克.(3)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比使用燃料烧水,除了节约能源外,还有哪些优点(写出一点即可){冷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1,吸收一定热量后,温度升高到t;另有质量为2m的热水,放出同样多的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那么热水原来的温度为()A.B.C.D.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B.若ma=mb,则ca<cbA.若ma=mb,则ca>cbC.若ca=cb,则ma<mb D.若ca=cb,则ma>mb如图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象.若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了相同的热量后,将其混合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热量是由传递到.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吸热能力强.(3)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法.热机(主要考查计算和填空,记住热机的分类和四个冲程的相关知识,应会分析冲程图,重要度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图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A.】B.C.D.汽车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一般分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在这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的转速为1200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次.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气缸中混合气体的温度、内能和体积变化情况是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体积缩小B.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体积增大C.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体积缩小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体积增大!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图.燃料热值与热机效率(主要考查计算,多与比热容吸热问题联合出题,注意建立等量关系,重要度3)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C.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大,热值越大D.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定值,与外界条件无关下列有关内能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C.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D.热机的工作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在压縮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髙,内能增大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长期静置在室外的铁块比木块温度低B.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能量转化两次,对外做功一次C.由比热容公式可知,比热容跟Q成正比,跟m、△t成反比D.炒菜时,食用油倒掉一半后,剩余的食用油质量、密度、比热容、热值均不变汽车已进入百姓家庭,汽车发动机性能的好坏倍受人们关注.在汽车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能量的有效利用,又要考虑发动机的冷却问题.[汽油热值为×107 J/kg,汽油密度为×103 kg/m3,水的比热容为×103 J/(kg•℃)](1)为了防止发动机过热,汽车的冷却系统常用水的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6kg水在冷却系统中温度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15L汽油在汽车发动机汽缸内燃烧40min,可以释放出多少能量(假设汽油完全燃烧)若发动机输出的功率为6×104 W,则此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汽车发动机效率的计算结果精确到%)|液化石油气的热值高达×107J/kg,一些不法商贩为谋取暴利,常将液化石油气与价格低廉、热值仅为×107J/kg的二甲醚混合装入钢瓶内销售给客户.常州市质监局对某液化石油气站销售的瓶装燃气进行检测:将质量为100kg、初始温度为31℃的水装入容器内,用高效炉灶燃烧瓶内燃气加热容器中的水直至100℃恰好沸腾,瓶内燃气消耗了.通过高效炉灶,水能吸收燃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75%.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103J/(kg•℃),问:(1)瓶内燃气的热值是多少?(2)该液化石油气站销售的瓶装液化石油气有无掺混二甲醚<右表中所列为几种常见燃料的热值。

2020-2021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3.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____.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③第3min温பைடு நூலகம்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上面戊图中的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④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有同学认为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沸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_______(填“高”或“低”);
(2)如图乙所示是3 min时小敏小组的温度计示数,则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____℃。
(3)小敏的其他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85
86
87
91
93
95
97
99
101
101
10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可以推测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于标准大气压。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含答案)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含答案)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含答案)第一篇: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含答案)一、热学的初步知识(一)热现象1、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有部分浸入液体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后在读数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需要将A、火烧旺些B、水量减少些C、将容器移到高山上去烧D、给容器加密封盖3、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要A、将水量减少写B、给容器加密封盖C、将火烧旺些D、将容器移到高山上加热4、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A、密封性好,减少了热损失B、增大压强,提高了沸腾温度C、增大压强,降低了沸腾温度D、传热快,缩短了沸腾时间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B、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变模糊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6、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C、冰块慢慢地融化成水D、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变小7、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这是属于下列哪一种现象?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8、在下列过程中,一定要放热的是A、凝华B、汽化C、升华D、熔化9、下列各种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升华现象?A、夏天湿的衣服变干B、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后变小C、霜的形成D、露的形成10、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A、铁的密度比锡小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D、铁的熔点比锡高11、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A、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B、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C、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达到100ºC水才能沸腾B、冰吸收了热量不一定熔化C、汽化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D、温度达到熔点时晶体一定熔化(二)分子动理论内能13、扩散现象表明A、分子间有作用力B、分子有一定的质量C、分子有一定的大小D、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4、室温下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红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水的温度为0ºC,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B、这是扩散现象,它只能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C、这是扩散现象,它只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只有液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现象C、只有固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现象D、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热学部分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热学部分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热学部分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物态变化、分子热运动、内能的改变、比热容及热机)(一)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主要要弄清楚初始物态,弄清楚末了物态;知道常见的雾、白气是小液滴;会画三态图,标明吸放热特点。

例(2022)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

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A.露生成B.雾产生B.霜形成 D.冰消融分析:雪的初始状态是水蒸气,是气态,末了状态为固态,所以是凝华,与霜的形成相同故选B练习1.“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A.凝华 B.液化 C.凝固 D.升华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B.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液化现象C.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D.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3.下列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河道冰雪消融 B.夏天,山间云雾蒸腾C.秋天,花草凝结“露珠” D.冬天,草木挂满白霜4.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湖水结成冰B.樟脑丸变小 C.露珠的形成D.雾凇的形成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液化的是A.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C.钢水铸成钢锭D.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6.下列几种现象①霜的形成;②樟脑丸变小;③湖水结冰;④雾的形成;⑤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⑥冰封的河面消融。

其中属于吸热的有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B.盛夏,阳光下湿衣服晒干C.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D.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冰花8.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A.凝固 B.凝华 C.汽化 D.液化9.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复习专题试题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复习专题试题

热学复习专题(一)自主复习忆基础1、分子运动:物质由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运动,这种运动和温度有关,所以又叫做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单位是。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

改变内能的方法有(1)(2)。

3、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它的物理意义是:。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等因素。

物体吸热公式是:;4、热机是把能转化为的机器,内燃机课分为和机。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分别是:、、、。

其中对外做功的冲程是,将能转化为能;对内做功的是,将能转化为能;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返次,曲轴转次,曲轴转周,对外做功。

5、q煤=3.0×107J/kg的物理意义是,燃料完全燃烧放热的公式为Q= ;对于气体公式为Q= 。

热机效率指得是的能量与的能量之比。

例题讲解例1 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哪些解释是正确的()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分子间有空隙C、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大——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例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例3 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热量总是自发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D.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例3 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1)把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2)完全燃烧0.8kg的煤气时放出的热量;(3)此煤气灶烧水的效率.1.烟花三月,瘦西湖的万花园,花香袭人,这是因为 ( )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存在引力B.C.分子间存在斥力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对热学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0C),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0C吸收 4.2×103J的热量B.热量是指物体具有能量的多少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D.热傎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D.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4.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5.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加热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6.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 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C. 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 0.5kg煤油和 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7.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8.初春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正确做法是 ( )A.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B.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C.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D.早晨和傍晚都不要灌水9.如图,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说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题910.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关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图。

初中物理热力学复习 题集附答案

初中物理热力学复习 题集附答案

初中物理热力学复习题集附答案初中物理热力学复习题集附答案1. 在力学中,力可以对物体产生作用,使物体发生位移和变形;而在热力学中,热是能量的一种转移方式,它可以使物体变热,但不能对物体产生位移和变形。

2.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1焦耳的热量,可以使1克纯水的温度提高1摄氏度。

3. 温度是物体内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它不同于热量,热量是能量的传递方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4. 热平衡是指两个物体或两个系统之间不存在热量的流动,它们的温度相等。

5. 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热量的过程,它通过物体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碰撞和振动传递热能。

6. 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辐射传递热能的过程,无需通过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例如太阳的光和热就是通过热辐射传递到地球上的。

7. 热对流是指在液体和气体中,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物质运动和传热现象,它是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热能。

8. 物体的热膨胀是指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增大的现象。

根据热膨胀原理,大部分物体在受热时都会发生膨胀。

9. 热功定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它表明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对外做的功加上物体内能的增加。

10. 热效率是指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中,所转化的有用能量占总热能的比例。

热效率越高,能源利用效果越好。

11. 热容是指物体单位质量在温度变化1摄氏度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单位是焦耳/(克·摄氏度)。

12. 热传导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物体沿热传导方向的热流量与温度梯度之比。

热传导率越大,说明物质的导热性能越好。

13. 球面上的热传导方程可以表示为:Q = kA (ΔT/Δx),其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球面的热流量,k表示热传导率,A表示球面的面积,ΔT/Δx表示温度梯度。

14. 传热的时间与温度变化的速率有关,传热速率快的物体,其温度变化会更快。

15. 热传导的规律包括:传热方向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热速率与温度梯度成正比例,传热速率与物质的导热性能成正比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13.3比热容专项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13.3比热容专项练习(附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教材考点梳理一、比热容(c)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降低)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

用符号c表示。

(比值法下定义)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3.物理意义:(1)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2)也可以这样理解:物质比热容越大,温度越不容易改变。

比热容越小,温度越容易改变。

4.性质: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5.水的比热容及应用:(1)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2)水的比热容最大:A.水吸(放)热本领强,所以用水做冷却剂或取暖介质。

如:热机用水冷却发动机。

暖气片内用热水供暖。

B.水的温度很难改变,对生物起到保护作用。

如:在炎热的夏季,农作物没有被晒死。

修建人工湖调节气温。

6.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现象: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变化小。

二、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 实验主要仪器及作用:(1)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2)停表:记录加热时间。

(3)温度计:测温度。

(4)搅拌器:使物质受热均匀。

(5)完全相同的热源:保证相同加热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2. 装置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

3.实验方法:(1)转换法: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判断吸热多少。

(2)控制变量法:控制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

或者控制质量和吸热多少相同。

4. 物质吸热多少的判断方法: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5.实验方案:方法一:让等质量的水和油吸收相同热量(即:加热时间相同),比较物体升高的温度,升温快的比热容小。

方法二:让等质量的水和油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即:加热时间长短),吸收热量多的比热容大。

6.实验现象:方法一:质量相等的油和水加热相同时间,油比水温度升高的快(即:油温度变化量大,升温快)方法二:质量相等的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油比水加热的时间短(即:油比水吸收的热量少)7.实验结论:(1)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量越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

人教版初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氦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V T -图像。

已知该氦气所含的氦分子总数为N ,氦气的摩尔质量为M ,在状态A 时的压强为0p 。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氦气分子的质量为M NB .B 状态时氦气的压强为02pC .B→C 过程中氦气向外界放热D .C 状态时氦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03AV d N =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系列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从外界吸热B .b c →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从外界吸热C .c a →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向外界放热D .c a →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大,向外界放热3.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水蒸发越快B .物体的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D .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大于910m -处逐渐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到零,再增大4.关于元器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B .电热水壶烧水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C.电容器是用来储存电荷的装置D.微波炉加热食物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子力不计),体积由V1膨胀到V2,如果通过压强不变的过程实现,对外做功大小为W1,传递热量的值为Q1,内能变化为∆U1;如果通过温度不变的过程来实现,对外做功大小为W2,传递热量的值为Q2,内能变化为∆U2。

则()A.W1>W2,Q1<Q2,∆U1> ∆U2B.W1>W2,Q1>Q2,∆U1> ∆U2C.W1<W2,Q1=Q2,∆U1< ∆U2D.W1=W2,Q1>Q2,∆U1> ∆U26.“绿色、环保、低碳”是当今世界的关键词,“低碳”要求我们节约及高效利用能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14.1热机专项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14.1热机专项练习(附答案)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教材考点梳理一、热机1.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原理:燃料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

3.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

4.内燃机:(1)定义: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从而产生动力的热机。

(2)分类: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二、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相同点1.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2.四冲程内燃机:每一个工作循环都分为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3.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4.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活塞往复2次,飞轮转动2周,对外只做1次功,其它3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小试牛刀:一个四冲程柴油机的铭牌上标有“1200r/min”,则该柴油机每秒钟可以进行个冲程,对外做功次。

压缩程度较小较大点火方式点燃式压燃式效率较低较高应用轻型机械重型机械重难点突破1、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B.所有的热机都是用汽油作燃料C.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是有毒气体D.热机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消除2、如图所示的四种交通工具,不用热机作为动力机械的是( )A.自行车B.轮船C.卡车D.飞机3、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汽油机、柴油机都有火花塞这个关键部件C.四冲程内燃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D.冬天用暖水袋取暖,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5、如图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B. C. D.6、如图为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某个冲程,关于此冲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B.喷油嘴喷出雾状汽油C.靠飞轮的惯性完成D.内能转化为机械能7、在做功冲程中,汽油机燃气的压强可达51.010Pa⨯,如⨯,柴油机燃气的压强可达65.010Pa果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活塞面积、活塞运动的距离都相同,则在一个做功冲程中柴油机与汽油机做功之比是()A.1:2B.1:1C.2:1D.4:18、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B.汽油机用压燃式点火,柴油机用点燃式点火C.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只吸入空气D.小汽车、摩托车通常用汽油机作发动机,卡车、挖掘机用柴油机作发动机9、“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成功完成了几十次国际商业发射,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散、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多考简单填空或单选题目,重要度1)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选填“A”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固态物质分子间排列比液态和气态分子间排列要紧密得多,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填“强”或“弱”),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形状。

王安石在一首诗《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诗人根据远处飘来的淡淡的梅花香味判断出“是梅而非雪”,而他从远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间存在间隙来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将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C.一根细铁丝很难被拉断D.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内能及其改变(多考单选和多选,概念模糊个别选项会比较困难,难度中等,重要度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在下列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变热B.电炉丝通电后变热C.晒太阳感到暖和】D.一壶水在煤气炉上加热,温度升高关于热量、内能、温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能是物体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也会增大D.0℃的冰没有内能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会.这是由于弯折铁丝时手对铁丝,使它的内能,温度,在这个过程中转化为能.中午放学后,小华跨进家门就闻见香喷喷的鸡汤味,看见女儿回家,妈妈急忙端上精心准备的鸡汤.小华用手摸汤钵很烫手,“闻见鸡汤的香味”是现象;“汤钵烫手”是汤钵和手之间发生了,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小华喝汤时的汤勺是杠杆.,比热容和吸放热(主要考计算题,此类题注意分析热平衡会看温度变化图,重要度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水的比热容c=4.2×103J/(kg•℃)].A.5.04×105J B.4.2×105J—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C.2.52×105J小华同学家原来是用液化石油气烧水的,最近家里刚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小华阅读说明书了解到,这台太阳能热水器在晴好天气时,平均每天可将100kg水温度从15℃升高到65℃.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7.0×107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1)这台热水器中的水平均每天吸收多少热量?.(2)若液化石油气燃烧时放出热量的60%被水吸收,改用太阳能热水器后,平均每天可节省液化石油气多少千克?.(3)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比使用燃料烧水,除了节约能源外,还有哪些优点?(写出一点即可)"冷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1,吸收一定热量后,温度升高到t;另有质量为2m的热水,放出同样多的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那么热水原来的温度为()A.B.C.D.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B.若ma=mb,则ca<cbA.若ma=mb,则ca>cbC.若ca=cb,则ma<mb D.若ca=cb,则ma>mb如图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象.若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了相同的热量后,将其混合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热量是由传递到.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吸热能力强.(3)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法.热机(主要考查计算和填空,记住热机的分类和四个冲程的相关知识,应会分析冲程图,重要度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图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A.B.C.D.汽车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一般分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在这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的转速为1200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次.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气缸中混合气体的温度、内能和体积变化情况是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体积缩小《B.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体积增大C.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体积缩小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体积增大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图.燃料热值与热机效率(主要考查计算,多与比热容吸热问题联合出题,注意建立等量关系,重要度3)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C.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大,热值越大D.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定值,与外界条件无关下列有关内能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C.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D.热机的工作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在压縮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髙,内能增大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长期静置在室外的铁块比木块温度低B.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能量转化两次,对外做功一次C.由比热容公式可知,比热容跟Q成正比,跟m、△t成反比D.炒菜时,食用油倒掉一半后,剩余的食用油质量、密度、比热容、热值均不变汽车已进入百姓家庭,汽车发动机性能的好坏倍受人们关注.在汽车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能量的有效利用,又要考虑发动机的冷却问题.[汽油热值为 4.6×107J/kg,汽油密度为0.7×103kg/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为了防止发动机过热,汽车的冷却系统常用水的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6kg水在冷却系统中温度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15L汽油在汽车发动机汽缸内燃烧40min,可以释放出多少能量(假设汽油完全燃烧)?若发动机输出的功率为6×104W,则此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汽车发动机效率的计算结果精确到0.1%)|液化石油气的热值高达4.6×107J/kg,一些不法商贩为谋取暴利,常将液化石油气与价格低廉、热值仅为2.9×107J/kg的二甲醚混合装入钢瓶内销售给客户.常州市质监局对某液化石油气站销售的瓶装燃气进行检测:将质量为100kg、初始温度为31℃的水装入容器内,用高效炉灶燃烧瓶内燃气加热容器中的水直至100℃恰好沸腾,瓶内燃气消耗了0.84kg.通过高效炉灶,水能吸收燃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75%.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问:(1)瓶内燃气的热值是多少?(2)该液化石油气站销售的瓶装液化石油气有无掺混二甲醚?{右表中所列为几种常见燃料的热值。

学校在室温10℃时,每天向学生供100kg开水,若使用表中所示的燃料烧这些水,则所需燃料最少的是几种常见燃料的热值/(J•kg-1)汽油、酒精无烟煤烟煤4.6×1073.0×1073.4×1072.9×107A.汽油B.酒精C.无烟煤D.烟煤(近期煤价节节攀升,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使用这种煤之后会导致经营成本增加.为防止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煤的()A.比热容B.质量C.温度D.热值如图所示为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A.η=×100%B.η=×100%C.η=×100% D.η=×100%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B.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发电机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图乙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的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图丙中,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

D.图丁中,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小明家买了一辆以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如图所示。

经查阅资料,小明了解到以下信息;“该车如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780N,百公里油耗:8L/100km”。

(温馨提示:“百公里油耗:8L/100 km”是指汽车行驶100km,需要消耗8L汽油。

)已知:1L=10—3m3,汽油密度ρ=0.7×103kg/m3,汽油热值g=4.6×107J/kg。

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8L汽油质量是多少kg?(2)完全燃烧8L汽油所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计算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3)该车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它的发动机效率是多少?#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