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阎真《沧浪之水》中知识分子的堕落

合集下载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沧浪之水》是中国作家老舍的一部著名小说,以上海沧浪亭为描写背景,通过描写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身份转变,表现了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悲剧。

本文将从《沧浪之水》中悲剧性的知识分子身份转变角度展开探讨。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承载着社会的希望和责任。

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他们的身份和价值也随之受到了挑战和考验。

《沧浪之水》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就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思想开放,有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政治理想,但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他的身份和命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小说的开头,方鸿渐是一个怀揣政治理想和自由思想的年轻作家,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他的生活逐渐发生了改变。

他的作品被官方指责为反动,失去了文学创作的自由,工作和家庭也受到了重大冲击。

在这样的环境下,方鸿渐的知识分子身份开始发生了转变,他不得不在现实生活和理想信念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知识分子的悲剧性身份转变首先体现在他们思想和信念上的挣扎。

在《沧浪之水》中,方鸿渐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犹豫不决,陷入了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之中。

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他面临着对现实和理想的选择,对家庭和事业的取舍,同时也面临着公开的审查和指责。

他的知识分子身份渐渐变得模糊起来,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之中。

这种思想上的挣扎和身份的迷失,正是知识分子悲剧性转变的真实写照。

知识分子的悲剧性身份转变还表现在他们生活和工作上的困境。

方鸿渐在小说中失去了工作和事业的根基,他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审查和限制,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也面临着破裂的危机。

他被迫接受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过着平庸的生活。

这种从精英到平凡的转变,让他感到失落和沮丧,他的自尊和自信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知识分子原本高贵的身份和理想化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逐渐褪去,他们不再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而是普通人中的一员。

论《沧浪之水》中池大为良知的渐变

论《沧浪之水》中池大为良知的渐变
马洪 波
(齐齐哈 尔大学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 黑龙 江 齐齐哈 尔 1 10 ) 60 6
关键词 : 沧浪之 水 ; 知识分子 ; 良知 ; 渐变 了池大为这样一个 曾经激情的追 寻天命 但被 世俗逼迫不得 以改变 自己人生信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8— 6 8 2 1 )6— 0 6— 2 10 23 ( 0 1 0 0 9 0
二 、 大 隐 隐 于 市 ” — 良知 的退 让 “ —

“ 公正在时间的路 口等待” — 良知的坚守 —
在厅里工作的不愉快 使池大 为萌生 了调 动工 作去 中医
研究院的想法。
小说是从池大为父亲 的去世开 始 的。池大 为 的父 亲池
永昶一生清贫却 从没 有放 弃 自己 的 良知 , 守着人 格 的正 坚
股洪流将 把他带 往 一个 在他 做 出决 定 时从 未 想象 过 的地 方 。 在 中医研究 院原 本平 静 的生活 被 “ 子事 件” ” 房 打破 了。这个时代 是能人 的时代 , 大为 的 “ 池 好人 ” 得不 到 “ 好
池大为是家里唯一的希望 , 当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终 于
姗姗来迟 的时候 , 池父 只 说 了一 句 “ 正在 时 间 的路 口等 公
直, 一直以圣人们作 为 自己的榜样 , 高山仰止 , “ 景行行止 , 虽 不能至 , 心向往之 。 作 者用 短短几 句 就交代 出 了池父 的为 ”
人。
池大为的性格 由年轻时 的冲动和激情变 成 了现在 的隐 忍, 他把对 于世俗的不满 全部 都压缩成 饼干一样 大 的一 块 , 埋藏在心里 , 这正是“ 隐隐于市” 大 的表现。 然而 , 做出决定仅 仅是一件事 情的开始 。当一个人做 “ 出一项决定时 , 实际上他 就潜 身于一股 巨大 的洪流之 中 , 这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自古以来,知识分子一直被视为社会精英,他们具有超凡的智慧和见识,承担着启蒙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

知识分子的身份也常常伴随着一种特殊的悲剧性,即在时代变迁中,他们往往面临着身份的困境和价值观念的崩塌。

在鲁迅的《沧浪之水》中,正是通过主人公沈旦的命运,展现了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本文将从《沧浪之水》中的情节、人物塑造和主题等方面来探讨知识分子的悲剧性。

《沧浪之水》是鲁迅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国家民族命运为背景,通过塑造沈旦这一典型知识分子形象,展现了知识分子在时代变迁中的困惑和挣扎。

沈旦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文学和历史,具有开阔的视野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在大时代的洪流中,他的身份和价值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最终走上了一条悲剧的道路。

沈旦的身份转变在于他对知识分子角色的认知和定位的改变。

在小说中,沈旦一开始是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他投身于革命活动,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而奋斗。

随着革命运动的失败和个人命运的挫折,沈旦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他感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智慧,并不能真正改变社会和民族的命运。

他对知识分子的角色和使命感到迷茫和困惑,最终陷入了自我怀疑和否定之中。

他身份的转变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变成了一种悲观消极的状态,这种转变正是知识分子悲剧性的集中体现。

沈旦的悲剧性身份转变还在于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挣扎。

在小说中,沈旦虽然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才华,却始终无法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成功。

他经历了革命失败、家庭破裂、生活贫困等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

他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怀疑,对社会和命运感到愤怒和绝望。

最终,他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来逃避现实的困境和挣扎。

沈旦的悲剧命运无疑是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最终写照,他在时代巨变中迷失了自己,最终成为了悲剧的牺牲品。

《沧浪之水》通过沈旦这一典型知识分子形象,展现了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知识分子性格的二重性及其悲剧命运——以阎真的《沧浪之水》为例

知识分子性格的二重性及其悲剧命运——以阎真的《沧浪之水》为例
第2 4卷 第 6 期 20 0 9年 1 月 1
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RN Y YA VO TON E HNIAL OL EG OU AL OF UE NG CA I AL T C C C L E
Vo .4 12 No6 .
NO .20 V 09
感、 痛彻 肺腑 的深刻 性 、 动深 沉 的 思辩性 为我 们 灵 书写 了一 部知 识 分子 精 神沉 沦 、 值崩 溃 的 “ 灵 价 心
痛 史” 。在此 基础 上 , 者采 用归 纳推理 法 , 中国 笔 对 知 识分 子 尤其 是 《 浪之 水 》 沧 中知识 分 子 的二 重 性
《 沧浪 之水 》 的池 大为 是 一个 从 小 受 中 国传 中
统文 化熏 陶且受 过高 等教育 的青 年 . 有着 知识 分子
的人 生价值 取 向。 因此 , 家文化影 响下 的池大 为 , 儒
性格 是人 的个性 心理特 征的重 要方 面 。 种个 这
性 心理 的形成 与社会政 治 环境 、历史 文化 积淀 、 学
知识分子性格 的二重性及 其悲剧命 运
— —
以阎真的《 浪之水》 沧 为例
钟 彬 肖晓 佳
( 阳职业 技术 学 院 , 湖南 岳 岳阳 44 0 ) 1 0 0
摘 要 : 中国知 识分子 一直 活跃 在 中国社会 的历 史舞 台上 , 他们 胸 怀天 下, 注 国家前 途和 民族命运 , 关 并为之奋斗 与牺牲 。然而 , 由于各种 历史的 、 实的 因素的影 响 , 现 导致 了他们 性格具有 二重性 , 即既有 正直 、 善 良、 反抗 的一 面 , 又有懦弱 、 妥协 、 顺从 的一 面。这种性格 的二 重性 , 在传 统文化 的 负面影响 、 性格 缺陷的无

《沧浪之水》小说分析

《沧浪之水》小说分析
研究的主要内容
引言
一、坚守文化立场的知识分子
(一)传统与现代的选择
(二)女性知识分子的坚守
二.在现实中随波逐流的知识分子
(一)传统操守的放弃
(二)知识分子与官僚的身份蜕变
三.在物欲权力欲中堕落的知识分子
(一)现代知识分子的堕落的历程
(二)对知识分子堕落的文化反思
四、结语
主要研究方法:本课题以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2)实际意义
在《沧浪之水》这部小说中,阎真成功塑造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转型时期的一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形象,比如,池大为、丁小槐、刘跃进、胡一兵、晏之鹤、许小曼等等。他(她)们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展现在人生舞台上,他们虽然同为历史转轨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心路历程,他们在权力或金钱方面各有其觉醒,在这种觉醒中,他们逐渐放弃了传统操守,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毁,在这种觉醒中,让人感觉到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失落,整部小说读来毫无愉悦之感,影印在读者心底的却是深深的压抑与思考。
在池氏整整两代人的生活历程中,环境始终都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池氏父子在其中的种种应对让所有读者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究竟是环境的塑造者,还是环境塑造了人,当中转变的契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当下中国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在这个功利化的市场经济时代,日益庞大的社会精英阶层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精神状态值得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池大为们的信仰危机可能凝聚为一种社会危机。夏义生在《远方.学者作家的现实情怀――阎真访谈录[J].理论与创作》中就指出了众多知识分子在情愿或不情愿中迷失了自我,走进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在历史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意识和责任意识正在淡化,内心坚守的信念开始动摇,甚至崩溃。对于阎真的《沧浪之水》有了客观详细的分析,对本次的论文研究创作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沧浪之水》是一部反映上世纪初知识分子命运的经典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悲剧,他在经历了种种困境和抉择之后最终身不由己地加入了革命队伍,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一悲剧性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身份的困境和变迁。

在小说中,主人公薛峰是一个有着光辉过去的知识分子,但在时代的大潮下逐渐陷入了生命的困境。

他拥有着文化的底蕴和道德的追求,却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失去了人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他的师长成为官僚,他所尊敬的作家却因为身份而遭到打压,他进入了官场却发现自己能力不足,只得在边疆地区度过了漫长而孤独的岁月,最终被逼得走上了不归路。

这样的转变,充分展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

他们在面对时代浪潮和社会变革时,往往感到无助和无奈,他们对过去和传统的执着和追求,却在面对新兴的现代文明和思潮时不得不放弃。

这种身份的转变,让许多知识分子感到困惑和迷茫,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根基和坚守,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而这种转变的悲剧性,也是当时知识分子身份的典型表现。

他们在社会的角色和身份发生了变化,但却没有完全适应新的环境和时代。

他们对传统的坚持和追求,在现代社会中却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他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充满了犹豫和矛盾,也因此往往走上了失败的道路和悲剧的结局。

从《沧浪之水》中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不仅是当时的现象,而是当代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今天的社会中,知识分子的身份和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时代,拥抱现代化的文明和思潮。

但是,这种适应也必须要保持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现实所束缚,不被身份所限制。

因此,我们需要从《沧浪之水》这部作品中,汲取教益和启示。

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身份的转变和社会的变革,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尽可能地拥抱现代文明和时代潮流,不为传统和过去的束缚所累,走向成功和光明的未来。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韦可(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宁273100)摘要《沧浪之水》是阎真知名度较高的文学作品之一,刻画了八十年代的中医大学生涉世后的一系列遭遇。

主人公池大为具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双重特点,入世后的十四年里,从一名淳朴正直知识分子转变为人情练达的官员,精神世界在权力的漩涡中迷失。

在这一身份转变的过程中,不仅体现了时代同化的强制性,更可以看出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知识分子身份转变悲剧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进入新世纪的第二年,阎真出版他的第二部小说《沧浪之水》,该作品问世以来,持续受到读者关注,曾被解读为“官场小说”,一时间在文学界掀起一股“官场小说热”,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蜕变的缩影。

阎真在《为当代知识分子写心——〈沧浪之水〉写作随想》中说:“我力图写出普通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那种宿命性的同化力量,它以合情合理不动声色的强制性,逼迫每一个人就范,使他们失去身份,变成一个个仅仅活着的个体。

”显然,知识分子是《沧浪之水》的叙事主体,知识分子身份的转变是小说表现的主线,从这个主线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沧浪之水》知识分子叙事的悲剧性。

1知识分子身份的转变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往往具有淡泊名利人格清高的特点,有着肩负强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主体自觉性,池大为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继承了这个特质,这决定了他的道德目标和人生追求。

在初入工作的几年里,池大为一直保持与世独立,用拒绝同化的姿态坚守着人格尊严。

他以知识分子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鄙视追逐权力的丁小槐,不屑追逐利益的任志强,从骨子里蔑视世俗中人的奴性,算得上合格的知识分子形象,但随着入世的深入,由于种种原因,池大为无法接受知识分子坚守的代价,在困境漳扎种人格沦陷,渐渐随波逐流,与世人皆醉,其身份成功地由普通知识分子转变成体制内的官员。

怀着知识分子内心的良知,池大为看到厅里为了起草一份文件,支出经费达几万元,感到震惊和惋惜。

从阎真的《沧浪之水》看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DOC)

从阎真的《沧浪之水》看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DOC)

08秋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从阎真的《沧浪之水》看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年级 08秋姓名周丰收学号081050596目录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一、池大为 (1)二、丁小槐、晏之鹤 (4)三、刘跃进和胡一兵 (6)注释 (7)参考文献 (8)感谢语 (8)论文摘要:湖南作家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塑造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转型时期的一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受特定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冲击,其人格意识和责任意识正在谈化,逐渐蜕变,本文从中选取了池大为、丁小槐、晏之鹤、刘跃进、胡一兵等五位典型代表进行剖析,以探求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关键词沧浪之水知识分子池大为坚守心路历程从阎真的《沧浪之水》看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朋友家随手翻阅了湖南作家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便被其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命运以及其行文的犀利笔触所深深吸引,随从朋友处借回反复阅读,在研读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不断冲击着我的大脑。

在《沧浪之水》这部小说中,阎真成功塑造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转型时期的一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形象,比如,池大为、丁小槐、刘跃进、胡一兵、晏之鹤、许小曼等等。

他(她)们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展现在人生舞台上,他们虽然同为历史转轨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心路历程,他们在权力或金钱方面各有其觉醒,在这种觉醒中,他们逐渐放弃了传统操守,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毁,在这种觉醒中,让人感觉到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失落,整部小说读来毫无愉悦之感,影印在读者心底的却是深深的压抑与思考,现从原文中择取几位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代表,来探讨一下他们的心路历程。

一、池大为1、坚守本文主人公池大为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由于历史原因,其文亲池永昶一生坎坷,但却为人正直一身清白,池大为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力争做一个好人,特别是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素描》,池大为从这本书里,从孔子、孟子、屈原、司马迁、嵇康、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文天祥、曹雪芹、谭嗣同等十二人的画像及简评上更深刻领悟到父亲一生所追求的人格与信仰的根源,特别是池大为看到父亲的自画像,以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之后,更加坚定以父亲为榜样,不做“猪人”的信念,正如他自己所说“别人愿意用世俗的方式体验世界,那是他们可怜选择,我决不会走上那条路的。

论沧浪之水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论沧浪之水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权力”与"人性”夹缝中的流浪者------论<沧浪之水>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摘要: 进入现代以来,权力和金钱对人的异化和影响越来越严重!阎真的“沧浪之水’是我国典型的有关官场生存环境中的知识分子小说!面对权力和金钱的诱惑,池大为最终都选择了屈服,戴上了官场角色所需要的面具!官运亨通后的他们最终在"权力”与"人性”夹缝中迷失成为精神的流浪者!在"权力”与"人性”两极的摇摆导致他们在人格上的严重分裂,身处高位的他们不得不时刻面对心灵的煎熬和灵魂的拷问!关键词: 沧浪之水、人性、迷失、权力、分裂正文:官场小说的出现是一定社会现象的反映,是权力的异化导致官僚的腐败,它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文学有义务对此做出必要的反映; 一是商业文化的驱使,商业文化可以消费一切,当官僚腐败以文学的形式出现在文化市场的时候,事实上,它也就作为一种可供展现的奇观被消费。

【1】然而《沧浪之水》不仅仅是提供给读者一个被消费的官场奇观,它还将知识分子在官场中的生存困境推到了读者的面前。

描述了主人公池大为的沉浮,他在守护知识分子良知和道义的过程中迎来的是现实世界的冷眼和家人的不理解,可当他以知识分子的良知换取官场上的地位时,却陷入精神失落与自我价值沦丧的可怕境地!池大为作为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权力”的引诱下迷失了"人性”,沦为权力支配下的精神流浪者!面具虽然可以遮盖面部表情的扭曲,但是无法治愈他们在人格上的严重分裂,这使身处高位的他们不得不时刻面对心灵的煎熬和灵魂的拷问!1.面具: 自欺与欺人“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经历了一番仕途上的坎坷,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儿子一波的生病和上学问题的解决都和自己在官场上的地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权和钱这两个他最不在乎的俗物"硬邦邦地挡在路上,任谁也是无法绕过去的,人活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靠这两个俗物[2]为了家庭劳碌奔波的凡人只能关注他们真实的可见的平凡瞬间,而所谓的"天下意识”和"千秋情怀”对于他所在乎的现实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沧浪之水》中知识分子灵魂和人格的重构和整合分析

《沧浪之水》中知识分子灵魂和人格的重构和整合分析

映 。长篇小说《 沧浪之水》 不仅深 刻地三分 和真 实 地 再 现 了这 种异 化 过 程 的原 因 入
和异化的渐进过程中内心的痛苦挣 扎 , 而且也 通过对这种 真 实 的再现展露 了当今知识 分子 自身所 面临的精 神危机 。这
对 于从社 会和现 实 的角 度去探 索 当代 知识 分子 在时 代 、 社
里根本找不到施展才华 和抱 负的平 台和为理想斗 争的 目标 。 而挣扎 , 却成 了他现实生 活的真 实反 映。在这 里 , 为现 代 作 知识分子缩影的池大为深 刻地 感到 了现实生 活和 自己所 具
慷慨献身于社会的变革和改造的精神。然而 , 当他们进入 了 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时 , 面对真实 和理想 的巨大 反差时 , 在精 神、 信念以及行 动上便遭遇 了无法解脱的困惑 。 《 沧浪之水》 将池大为这 一知识分子 的典型放 在现代 社 会 的时空里进行铺展 , 描述 了传统教育下成 长的知识分 子本 身在走入现代生活 中直面生活现实时 , 想和现实 的背 反 以 理
及 与社 会 的趋 同 和异 化 时 的复 杂 心 路 历 程 。
神秘 的力量作一番描述 , 使它清晰起来 , 又十分 困难 ……” 却 “ 心中被钝锯子锯似 的 , 一切都顺 理成章 , ” 一切都 有另外 的
解释 , 一切都似是而非 。池大为就是在这 样 由 日常工 作生活
的各种细节 的渗入 中 , 仅找不 到生 活的 目标 , 不 而且原 有的
NO . 2 2 1 01
Ge e a n r lNo. 9 7
《 浪之水 》 沧 中知识分子灵魂和人格的重构和整合分析
王 玉 芳
( 木 斯 职 业 学院 , 佳 黑龙 江 佳 木 斯 14 0 ) 50 4

无法释怀的知识分子责任——漫谈阎真创作《沧浪之水》

无法释怀的知识分子责任——漫谈阎真创作《沧浪之水》
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 3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UR NAL O I I t I Y F J XIUN VE l T S
V 1 6 No 3 o . .
20 0 5年 6月
J n2 0 u .06
文章 编 号 :6 2— 7 8 20 )3— 0 5— 17 6 5 (0 6 0 0 9 2
一 一 一 一
争” 。与某 些 官 场 小 说 不 同 , 沧 浪 之 水 》 没有 《 中 个 人物具 有 鲜 明 的正 面 性 和 或 反 面 性 , 们都 他 在生 活 的泥淖 中精 心 计算 、 苦挣 扎 。作 者 没有 苦 虚假 地塑造 任何 一种 代表 正义 、 征光 明 的力量 , 象 没有浪 漫地 描写 任 何 一 种 英雄 主义 的 彻底 反 抗 , 同时也 拒绝 提供 任何 廉 价 的希 望 。所 以读者 在 阅 读 文本 的过程 中 , 能 在 毫不 粉 饰 的 现实 中感 到 只 心灵 体验 和人 生意义 双重 层 面 的深深 震撼 。在 处 于社 会转 型期 的此 时 此 刻 , 国家 ” “ “ 、 民族 ” “ 、 人 民” “ 、 自由 ” …一 切 原 有 的精 神 立 足 之 地 都 显 … 得漂 浮动荡 。同样 是 知识 分子 面 临抉择 时 的困惑 和痛苦 , 池大 为们 身 上 却 再 也 找 不 到 鲁迅 先 生 在 笔 下 的孤独者 魏 连 殳 式 自暴 自弃 的绝 望 反 抗 了。 魏 连 殳们 在没 有路 的地 方 还可 以 “ 进 刺 丛 姑 且 跨 走走 ” 但 在 池 大 为 们 面 前 , 连 “ 丛 ” 没有 , , 便 刺 也 道路 消失 之后 他 们 茫然不 知所 终 。从 池大 为们 的 不 断妥协 中 , 们 看 到 的更 多 的是 个 人 的渺 小 和 我 生 活的无奈 , 因为 他 们 生来 就 没 有 对 抗 虚 无 的 有 力武器 , 他们 的异 化 显 得 理 所 当然 从 而 丧 失应 有 的悲剧性。所以我们在 阅读《 沧浪之水》 对池 时, 大为们 会 寄予奇 怪 的 同情 , 佛 就 是 在 同情 我 们 仿 自己, 理解他们的“ 堕落” 就理解 了自己的生活。 , 这正是 《 浪 之 水 》 具 有 的 一 种 奇 特 的 魅 沧 所 力——它不给读者提供一个高高在上审视他人灵 魂 的机会 , 而是 不 断 迫使 读 者 不 自主地 进 行 自我 反思 。 . 池大为的蜕变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 是知 识分子 在 当代历 史转 型期 煎熬 的必 然 结果 。一方 面, 他出于对知识分子使命感的信仰 和身份敬畏 , 不愿 太扭 曲 自己 , 走 自己认 定 的 道路 。在 池 大 要 为身上 我们不 时 地 会 发 现一 些 熟 悉 的影 子 : 刚到 卫 生厅 时他 活脱 脱就 是 一个 “ 织 部 新来 的年 轻 组 人 ”真诚 而 负责 ; 遇 挫 折 后 , 对 现 实 的 种 种 , 遭 面 不 公和 妻儿老 小 的怨怒 , 他无 奈 而 自嘲 , 年轻 人 从

论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以《沧浪之水》为例

论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以《沧浪之水》为例

时, 池大为还常常思考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 他觉得 “ 那些将物 质 的享受和 占有 当作人生最高 F标 的人 只能称作 ‘ { 猪人 ’那些 , 蠹 I一 鲁裁 人格 坚守 只会讨好上级 , 摇尾乞怜的人, 应当叫做 ‘ 狗人 ”[ 他时常到“ ’。 3 1 先 贤 的生 命褶 皱 中去 访 微 探 幽 ,看 到 了不 朽 的在 虚 无 之 中盈 盈 飞 池大为出生在 2 0世纪 5 0年代的医生家庭。父亲在巨大 的 留下一道道优美飘逸的曲线 ”。 p 他以 自已的信念与理想主义 政治压力下 , 仍坚持仗义执言 , 最后反遭诬陷。 父亲一生坎坷 , 但 动 , 作 武 器 , 官场 的腐 收 与社 会 的 庸 俗做 厂顽 强 的抵 抗 。 对 却坚守着做人的准则 , 始终不悔。 的性格和操守为池大为奠定 他 了几乎是遗传学 的基础 ,这一精神血统是 由历代知识分子构筑 的。 小说写到池大为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 中同历史文化 文 二、 精神追求的怀疑 人素描》 一书 中有孑 子 、 L 孟子 、 屈原 、 司马迁 、 白、 李 苏轼 、 文天祥 、 谭嗣同等 1 2位历史名人的画像及其生平介绍的短文 , 书的最后 然而现实是无情的 、 冷酷 的 池大为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 , 页是 父 亲 自己 的 画像 ,下 面 有 一排 用 钢 笔 写 的 文 宁 :高 山仰 正如 作 品 中 晏老 师 说 的 “ 高 的 结 果 是 清 而不 高 ” “ 清 。池 大 为 的 清 止, 景行 行 止 , 能 至 , 心 向往 之 。 ” 段 文 字 是 父 亲毕 生 追 高遭 遇 了 两方 面 的 严 峻挑 战 , 就 是 权 力 和金 钱 。由于池 大 为 清 虽不 但 这 这 求 的做人准则。《 中国历 史文化文人素描》 分别在个人品格高浩 高, 不善于逢迎 巴结 , 便得不 到领 导赏 识 , 由于他凭 着知识分 更 和社会 责任 承担 两 个 方 面 展 现着 知 识 分 子 正 面 的精 神 和 价 值 取 子的 良知和责任 ,他在会 对厅 花几十万买高级轿车提出了 向。 池大为成为这一传统的继 承者 , 坚守着它规定的行事 和为人 意 见 , 又拿 H钱 给 了身 患 绝 症 来 到 卫生 厅 上访 的 赤脚 医 生 , 他 I 便 准则。他说这是血液中的东西 , 改不 了。在研究 生毕业踏人社会 得罪 丁上级领 导,他被从离权力核心较近的办公 室调到清水衙 时 ,他仍默默坚守着这样的信念 :尽管现实中有很多不动声色 的 中 医学 会 。南于 无 职 尢权 , t l 的科 长 也 可 以在 他 面 前 随 “ 连 Jl ,, 的力量笼罩着我 , 推动着我 , 似乎无 可抗 拒 , 我还是要走 自 认 意摆谱 、 趾高气扬 。 分房子打低分 .l 5 能j代同居一室 。 想把爱人 定 的道 路 , 哪怕 孤独 , 怕冷 落 , 哪 因为 我是 一 个 知识 分子 ”l I l 调 得 近一 点 却 毫 无办 法 , 孩 想 进 条件 好 的省 政 府 幼儿 园 , 小 费尽 知 识 分子 从 来 都 以 高沽 和 自尊 作 为 人生 要 素 。池 大 为敏 感 周折求人才办成,连小孩生病仔院都要请有 职权 的人出面打招 多思 的性格使他尤其看重这一价值 。 他不愿卑躬屈膝 , 鄙视奔走 呼 。 大 为清 高 的 同 时也 受 到 _金钱 的挑 战 。 襟 任志 强 可 以开 池 r 连 钻营, 甚至 对权 力 由此 派生 的 优 越感 都 有 先 天 的抗 拒 心 : 北 越来 越 好 的 车 ,『 住 口 以给 岳 母送 丰 厚 寿 礼 , 至 可 以 “ 儿 子 送 进 甚 把 京 中医学院求学时,池大为受到高级将领家庭出身的同学许小 省政府幼儿园这件难事办成” 。 曼的青睐, 但她的优越感使他乐抑 。 以当他发现许小曼要按她 所 面对这…・ 妻子开始唠叨抱怨 , 切, 这给池大为带来无尽的烦 的生活方式将他改造成一个上等人时, 毅然与她分道扬镳 在他 恼和压力。然而 , 这种烦恼 力不仅 只是来 自家庭 。毕业后的 研 究生 毕 业前 夕 ,一 个在 学 院说 话 颇 具 分 量 的姜 教 授 为 他 设 计 同学聚会 , 使得他 的北京之行非常尴尬 。昔 日的恋人 , 如今 已是 了美好 的前程 , 条件是把 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 面对这种有条件的 卫牛部某处处长的许 小曼丌车到车站接他 ,在软卧车厢怎么也 前程, 池大 为 觉得 如 果 答应 下 来 有悖 自己做 人 的 准则 。 是 断 然 找不到他 , 于 最后在硬卧车帽发删 _ r他; 这次聚会同学们都拿上几 拒绝 了 。分配 到 卫 生厅 之 后 , 又经 人 介 绍 认 识 了 屈 文琴 , 他 百几f, 他 但 而他却囊 中羞涩。 最后 , 还是许小 曼帮他报了个名。 同学 发 现屈 文 琴 的世 故 、 滑 和逢 迎 与 自己的 为 人 格格 不入 , 使 得 聚 会 的 场 面 非 常 热 闹 , 政 者 谈 为 政 秘 决 , 商 者 论 经 营 之 道 , 圆 这 从 经 他们的恋爱只能以无言而结局 。 池大 为想 到 自己 一无 杈 二 尤 钱 , 内心非 常孤 独 。 感 到 自己是 个 他 池 大 为对 自我 人 格 的 坚 守 , 仅 表 现 在恋 爱 婚 姻 上 , 不 而且 表 局外人。“ 我意识到 自己的血 液中流淌着一种异质 的东西 , 这 现在工作上 。 在初到卫生厅的一段时间 , 他不愿 意为升官低下高 是一种情感本 能 , 使我 与潮 流格格不入 , 曾为之骄傲 , 我 可这骄 贵的头。 我想坚守那一份平 民的高贵 、 “ 独立的高贵。 如果领导觉 傲越来越坚持不下去 了, 也越来越 令人怀疑 了。 “ ” 我从来没有感 得 我 可 以 , 愿 意 做一 番 事 业 , 则 我 宁 愿 寂 寞 。要 我 像 丁 小 槐 到过钱是个这么有用这么重要又这 么好 的东西 ,以前我想着钱 我 否 那 样是 不 可 能 的 。”他 不屑 于 同丁 小 槐 等蝇 营 狗苟 的人 纠 缠 在 除了满足那 几个敏感部 的呼唤 , 还有什么用 ? 一个人把钱看得太 起 ,蔑视他们骨子里 的那种奴性 ,追求 自已所理解的人牛意 重 , 他的境界就高不到哪去。可现在我 失去了说这种话的资格 。 义, 坚守 着 自己 的心 灵 自由 。 出于 知 识 分 子 的 良心 , 为 起 草 一 钱 能干 什么 ? 什 么都 能 下 , 像 睡 醒 了似 的改 变 了对 钱 的感 觉 , 他 我 份文件花几万元感 到心疼 ;他十分反感 不顾百姓死活牺牲百姓 反 而觉 得 过 去那 样 看 不 起 钱 , 是 太矫 情 了 。” 真 利益 , 对统计数据弄虚 作假 ; 他对厅 里花几 十万兀买轿 车提 了意 面对生活的各种压力 , 在权力 与金钱面前 , 池大为对 自己曾 见 ;他拿 出钱给了身患绝症到卫生厅上访的赤脚医生。 卜此 同 经坚守 的传统信念不断地反思与怀疑 , 的信念动摇 了, j 他 他所信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摘要】《沧浪之水》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小说。

作者通过对知识分子的描绘和分析,展现了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导致其身份转变的悲剧性表现。

这种转变的原因可能涉及到社会环境的变化、个人选择等多方面因素。

在结尾部分,我们将讨论这种身份转变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并展望他们的未来。

通过对这一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处境,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关键词:《沧浪之水》、知识分子、身份转变、描绘、自我认同、价值观念、社会变革、困境、悲剧性表现、原因、影响、未来展望1. 引言1.1 介绍《沧浪之水》《沧浪之水》是一部由中国作家沈从文创作的小说,曾被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以描写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所经历的种种困境和挣扎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揭示。

小说以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两代人物为背景,通过对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心理和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认知。

《沧浪之水》中饱含着对知识分子角色的深刻剖析和沉重探讨,通过对不同知识分子的家庭、事业、爱情与友情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承受的巨大压力和矛盾。

小说中的角色形象生动鲜明,他们在追求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念的改变过程中遭遇种种挫折和困难,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所处的尴尬和迷茫。

通过对这些角色的生动刻画,作者深刻揭示了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表现,引发了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和关注。

1.2 论述知识分子身份转变论述知识分子身份转变是《沧浪之水》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作品通过描绘不同阶层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变迁,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困境和挣扎。

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受到影响,他们不断面临着选择、冲突和矛盾。

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知识分子往往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危机和困惑,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受到挑战和颠覆。

《沧浪之水》中权力对知识分子信仰的侵蚀

《沧浪之水》中权力对知识分子信仰的侵蚀

《沧浪之水》中权力对知识分子信仰的侵蚀作者:周顺艳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4期周顺艳内容摘要:2001年10月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为一部官场小说,其出版后立即受到读者的关注与评论,小说描写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改革开放后的巨大转型期,由传统、清廉、持重的固定形象走向了现代、腐化与堕落的边缘。

阎真在小说中对以池大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群体给予了深刻的描绘,池大为等人经历的矛盾、挣扎与痛苦,正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从理想跌入现实所走过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沧浪之水》权力知识分子信仰缺失《沧浪之水》自与读者见面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追捧与热议,作为一部官场小说,社会上不同层面的人对其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与评论,不得不说,在这段不短的时期内,它成为了学者最关注的官场小说之一。

本论文将从权力与知识分子的缠绕展开论述,细致深入的展现知识分子在物欲化的时代潮流中被侵蚀的过程。

一、父亲的信仰伴“我”勇敢前行池大为的父亲池永昶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五六十年代被划为右派,由县城的中医院下放到贫困的三山坳,但父亲初心不改,到三山坳后,仍服务三山坳的村民,在村民心中留下了“乐于助人、宁折不屈”的好印象。

同时,他也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儿子池大为,教育儿子要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硬气与坚韧,并把自己一生珍藏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在临终前交给了儿子池大为。

父亲的厚道、善良、淳朴深深的影响了“我”,“我”认定,要学习父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的精神。

上大学后,“我”努力学习,勤苦节俭,内心肩负着父亲的期望。

“我”的座右铭是“良知和责任感是知识分子在人格上的自我命名”,基于此,“我”拒绝了高干家庭出生的贵族小姐许小曼的爱情,也因此放弃了留京的机会。

“我”回到了省卫生厅,当爱情第二次来临的时候,淡薄高傲的“我”依然选择放弃,因为太过现实与功利的屈文琴并不能与“我”形成对话。

“我”甚至把这种自律与高洁展现在领导面前,还与人人避之而不及的前任厅长打得火热,当丁小槐等人都在巴结领导的时候,“我”却像避瘟疫一样远离他们。

《沧浪之水》读书笔记

《沧浪之水》读书笔记

《沧浪之水》读书笔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水清,象征着知识分子的精神坚守;水浊,象征着知识分子精神的放弃和堕落。

阎真,中南大学教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专写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困境和命运抉择的小说家。

他也是知识分子群“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水清,象征着知识分子的精神坚守;水浊,象征着知识分子精神的放弃和堕落。

阎真,中南大学教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专写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困境和命运抉择的小说家。

他也是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员,一定也经历过“水清、水浊”的过程。

阎真教授是否能够做到“水清”,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他笔下的知识分子,《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刘跃进、胡一兵,他们都没有做到“水清”,他们的精神坚守总是在社会的打击下变得体无完肤、荡然无存。

在这样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背景下,当价值的创造是用一种实有的尺度——权、钱来衡量的时候,要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坚守着那一份精神坚守,貌似不那么可能。

我们只能期盼着社会依旧存在着一批能够坚守自己的精神坚守、走进平民、贴近人民大众的知识分子。

让他们引导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让人民群众能够拥有着一份希望,让世界存有一份光明。

池大为和他的父亲生活在一个名叫三山坳的小山村,父亲在他出生的那一年被划为右派。

虽然在六二年摘帽,但是他的父亲以后的人生却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就在三山坳这样一个贫穷的山村里待了一辈子。

尽管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里,父亲还是坚持这“做一个好人合算”的原则,并去践行一辈子。

他的父亲一直对他言传身教,他也一直坚信着这一原则。

苍天有眼,公正在时间的路口等待。

他经过三个月的苦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中医学院录取。

进入大学,池大为一直努力学习,心无旁骛,但正是这样一个没有显赫背景的、没有经济优势的、木讷的男生赢得了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校花级人物许小曼的青睐。

他和许小曼之间有着太多的不同,他特别不能苟同许小曼将人分成不同的等级,由于许小曼出生于高干家庭,一直有着优越感,而池大为不愿为了爱情而放弃自己的精神坚守,最后他们只得不欢而散。

悲哀的蜕变——由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说开

悲哀的蜕变——由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说开

作者: 姜文姬[1] 马梅萍[2]
作者机构: [1]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中文系,宁夏银川750021 [2]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出版物刊名: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54-56页
主题词: 知识分子 蜕变 民粹主义 儒家 西方话语霸权
摘要: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自问世以来,以其反映市场经济情境下知识分子被迫蜕变时艰难的心理挣扎而引起了知识界的强烈反响,知识分子蜕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知识分子的蜕变首先在于其权力、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下降,这也是近百年来的事,源于自“五四”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转型以来的反传统思潮、社会运动。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几千年文明中,传统精英知识分子“士”的地位远高于普通民众,这从“天地君亲师”、“士农工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可体现出来。

“五四”以来的启蒙先锋吸收了西方的民粹主义思想及其伴生物反智主义思潮,而正是民粹主义思潮和运动使中国知识分子逐渐地、不自觉地失
去“士”的高高在上的地位。

知识分子蜕变的第二个社会根源,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挖掘。

第三个原因应该是价值观念的转换,或者说是西方话语霸权对儒家话语霸权的入侵、置换。

知识分子往往是社会的精英和理性思考者。

一个社会失去了精英,文化由谁书写?精神由谁传递?理性何在?世俗是一种非理性的理性,是短浅的。

如果仅仅追求世俗化的理性,那么一个民族的文化就失去了精神底蕴,最终整个民族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文化意义的发展。

就连阎真都不自觉地意识到:“那些看清了真相的人实际上是在一种更高的真实中迷失了,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赢家,也是最大的输家。

”。

沧浪之水读后感

沧浪之水读后感

沧浪之水读后感沧浪之水读后感《沧浪之水》是阎真先生的乱世一部官场小说。

阎真先生以其犀利的刀笔和幽默的语言读到逗趣了一个无职无权的公务员池大为混迹于官场,其升迁之路一波三折又奥梅利,人生履历充满五味辛酸。

; ;池大为方池刚开始是一个毕业的研究生,经受了现代文明熏陶的知识分子,但他一样也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身无分文而心忧天下的人生态度,他的心智理想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那种宁折不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理想。

但是他的精神但他却失败了,在坚守分子理想中他随波逐流、融入现实,最终选择了选择退出自己的精神最终追求。

池大为的性格发展战略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以下几个阶段:在形成池大为好胜青年时的孤傲原因方面,父亲的影响是首位的。

在整理父亲留下的遗物时,发现一本他父亲遗留的书,掏出来看到是本很薄的书。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舍身取义,信善性善”已经融入池中大为父亲的血液中,即使在反右中被划为右派,他仍坚持自己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孤傲清高不与时俗合流的知识分子。

去世之后唯一留给池大为的就是那种池崇拜、精神的高贵,池大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也要有一种成见,不会非得那种逢人笑脸,阿谀奉承、世俗纤细的处世之道。

因此在池大为的骨子里有一种与时俗格格不入的因素。

此时刚刚踏入社会的池大为显得相当稚嫩,对各种不满于社会现状的事,或是不合道理的事都要说出来,更不愿参与其中。

他不懂得为什么那些手握实权的人嘴上掌有高喊为人民相关服务,但做法上有是另一种;他不用心这些人也是知识分子,为什么在那么多的不正常即便或许面前无动于衷;他不懂得为什么自己提出想法反而横遭排挤,甚至下放。

一切的原因在于,他的良知和信仰确实在,他的心里也常常在自省,反思自己到底是要做一个好人,保留知识分子仅存的一点良知还是要像丁小槐那样做一个“有进步”的人。

但是此时的池大为还是一个执着理想的知识分子,也只是此时。

即使是有着集天下大任于一身的豪情壮志,有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救世理念,但是在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社会面前,也会显得凌乱无力,因为这个国度是现实的,没有物质做基础,一切从何谈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阎真《沧浪之水》中知识分子的堕落
作者:李泳臻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7期
摘要:小说《沧浪之水》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间精神上的焦虑和心灵上所遇到的困境,小说着重解构知识分子的理想承担,价值判断,以一种犀利的笔触,独到的视角剖析并思考了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承接和现实堕落历程,丰富了知识分子终极命运这一话题内容。

关键词:池大为;知识分子;沧浪之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2
阎真的《沧浪之水》出版于2001年,一经出版便成为了文学评论界关注的焦点,而其分量也在同类小说中显得格外厚重。

这部小说通过描写知识分子池大为毕业后步入社会在省卫生厅的职场沉浮深刻的反映了当代知识分子在社会现实中的抵抗,屈服和转变的心灵历程,而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关于知识分子集体失衡以及体制下所暴露的弊端更加令人深思。

阎真在小说中很明显地表达了对于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的困惑,他是“通过池大为书写他的认识过程和自我挣扎,这本书就是他自己的呻吟和叫喊。

”[1]作为一个学者型的作家(典型的知识分子),他不仅仅倾向于把自己看到地感受到的以客观视角的叙述进行呈现,他试图对现象做出合理性的解释,渴望以知识分子的心态感同身受并进行深度的心灵剖析,《沧浪之水》中大量的心灵自我对话也重复的叠加着对于知识分子的困惑表达。

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池大为看做一个个例,要考虑其所处的整体环境和所代表的人物群体,这样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池大为的蜕变过程如此艰难,也如此顺理成章。

一、现代知识分子的堕落历程—以池大为为例
沧浪之水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池大为,“并且形象地展示了一个有志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如何在“官本位”的毒化下,一步步地放弃人格坚守,最后成为一个获得高位死了灵魂的失败的成功者。

”[2]池大为出身于农村,具有平民身份和平民意识,在其父亲池永昶的影响下,初步具备了一个知识分子坚守自我情操,心系天下苍生的高贵品质,而父亲去世时遗留下的《中国历代文人素描》则成了一种时时的寄托,这种寄托中既含有继承父亲志愿的想法也包含着鞭策监督的效用。

考上大学之后,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不管是和胡一兵和刘跃进的农村田野调查,拒绝和恋人许小曼继续在一起还是后来放弃在北京继续发展回到老家工作都反映了池大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最简单的目标和最本能的反应。

池大为在省卫生厅的经历则是其知识分子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性的集中体现,“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深刻地写出了池大为最终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艰难的心理历程。

”[3]前期池大为在省卫生厅目睹了人性的丑陋,权力的倾轧,特别是看到以丁小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放弃节操,阿谀奉承的嘴脸时,他把社会作为知识分子精神的一种磨练石,无论是马垂章态度的转变还是省卫生厅同事对他的疏远和警告他都置若罔闻,在一次次的碰壁之后他虽然感受到了马厅长“身上真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但是他还是能做到像一个斗士一样对黑暗和不公进行着英雄的反抗,因为他还有退路。

中国传统文化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念成了他捍卫自己精神清白的有力武器。

中期池大为在省卫生厅则被调到了中医学会,成为了一个边缘人角色。

“边缘人的角色意味着自由。

自由是个意蕴丰富的概念,可以说是真正知识分子的灵魂。

”[4]池大为从激烈的权利斗争中抽身而出,获得了“自我”的自由,他可以去干自己喜欢的事,琢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这种自由给他带来了隐士般的快乐,使他的知识分子情结得到了暂时性的舒缓。

于是他在这个时期变得开朗,也是在这个时期,找到了妻子董柳,生下了孩子池一波。

正是妻子和孩子的到来迫使着池大为进行着改变,如果说前期的抗争还带有着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是抱有着我毫无牵挂的心态的话,此刻他便是真正的要融入社会。

妻子的善解人意让他稍稍宽心,但是孩子的出生,岳母的到来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则打破了这种平衡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必须要认识社会的规则,必须要懂得社会的规矩。

无论是池一波被烫伤,单位房子的归属,幼儿园的安排问题,一件件现实的事情压迫着一个知识分子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在现实之存在的合理性的无情迫压之下,所有对价值理想(包括道德、良知、责任)的向往最终都被证明为虚幻和无价值。

”[5]很难说清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但是过多的压力迫使着池大为一步一步放弃了作为知识分子的操守,而他对父亲《中国历代文人素描》中孔子等人的价值取向怀疑则可以视作他最终的缴械投降,一句“孔子大概真的死了吧”不仅仅是文人毫无意义的喟叹,更是他作为对过往理念坚持和从父亲那里继承过来的道德标准的最终否定。

而其表象和堕落的背后我们也不能忽视的是他内心中究竟需要“哪种自由?”中国历史给予知识分子的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最高追求,在获取“小自由”的同时他放弃了这种“大自由”,他的心里始终也是对自己的不用于世和才不遇主耿耿于怀,所以适应社会而改变即是客观条件的需要,也是潜在主观意识的诉求。

两者一明一暗,一虚一实,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改变着池大为,最终促成了他立场的转变。

池大为立场转变的外化事件是马厅长孙女渺渺的生病,妻子董柳一针到位拉近了池大为和马垂章之间的距离,于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池大为的地位和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最终在步步为营的精心设计下获得了马垂章的位置。

他在获取权力的过程中背叛信义,献媚讨好,几乎成为了他当初最不想成为的人,池大为从清高到失守的堕落过程并不是个体案例,这是一个缩影,一个知识分子必须承担的社会道德背负的无可奈何丢弃,知识分子是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极高的专业素质,这从池大为转变立场后迅速适应环境获取成功即可得证。

但是知识分子的历史包袱和思想包袱注定了知识分子是具有社会不适性的,理想信念和残酷现实的巨大反差不得不迫使他们在生存面前低头,这种情形下,他们往往就成了社会运转中所被见证的牺牲品。

二、知识分子堕落背后的思考
书中的结尾池大为烧掉了父亲池永昶的肖像画和那本《中国历代文人素描》。

这被视作“完成了与传统道德的彻底决裂和自身人格的彻底嬗变。

”[6]《沧浪之水》中知识分子形象大致被判别为两类,一种以孔子,屈原等历代文人和池永昶为代表的形象,他们坚守着知识分子的高贵与丰满,他们不屈服于现实,做着令人热血贲张的抗争,然而都死了;一种是以池大为,胡一兵,刘跃进为代表的形象,一步一步至于堕落,丧失了应有的气节和尊严,然而却活着。

知识分子的人格规定性,在本书中以生和死明显截然不同的方式界定着。

“知识分子的人格规定性,就是更加讲究人格操守,说得大一点,是专注于君子小人之辨。

”[7]由是更加可以看出本书聚焦的并不仅仅是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焦虑及其现状,而是对中国历史几千年来固有的知识分子生态模式弊端的思考与反思,池大为那句“三千年一大变局”除了于当下的意义之外有更为辽阔的意义包涵。

知识分子为了改变这种延续至今进行着改变的尝试,从而出现了种种异变,这种异变侵蚀着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也对社会进行了严重的腐蚀。

小说结尾没有给予更多的解答和方向性指引,因为作者正为此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但是我们或许能从书中找到一点对于现世保有的期望,书页中那点最后在黑暗中跳动的光彩夺目绚烂,是否也“说明在世俗化大潮中随波逐流的当代知识分子心中对道、对精神的守望欲求一念尚存,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自守与自救就没有理由过于悲观”[8]呢?
参考文献:
[1]汤晨光.士人精神的时代性陷落—论阎真《沧浪之水》[J].南方文坛,2003年(3).
[2][6].卢学英.“官本位”意识毒化灵魂的透视[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8).
[3]黄伟林.批判现实主义的力量及其局限-论阎真长篇小说《沧浪之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10月第42卷第4期.
[4]陈子林.精神悬浮中的知识分子的焦虑和裂变—评《沧浪之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27卷第4期.
[5]梁振华.彷徨者的哀痛和归途—评《沧浪之水》[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2).
[7]阎真.为当代知识分子写心—《沧浪之水》写作随想[N].文艺报(京),2001-12-11
[8]谭桂林.知识者精神的守望与自救[J].文学评论,2003年(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