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课 柳永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柳永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柳永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柳永词两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柳永的生平和词作风格,掌握《望海潮》和《雨霖铃》的词牌名、写作背景、内容和意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诗词朗诵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柳永词作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理解其艺术特色和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望海潮》和《雨霖铃》的词牌名、写作背景、内容和意境,理解柳永的词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理解柳永在词作中表达的复杂情感和思想内涵,掌握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望海潮》和《雨霖铃》的配乐朗诵,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介绍柳永的生平和词作风格。

2.背景介绍:分别介绍《望海潮》和《雨霖铃》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词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状况。

3.文本阅读: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阅读《望海潮》和《雨霖铃》的文本内容,尝试理解词牌名、写作背景、内容和意境。

4.意象分析: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望海潮》中的“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和《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意象,引导学生理解柳永词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5.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柳永词作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精神。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课堂讲解、角色扮演、讨论探究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等辅助工具,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柳永词作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柳永的词作进行赏析,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分析其艺术特色和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 第4课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4课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望海潮》
、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柳永。

、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你了解词人及其作品吗?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内)
(词的段落
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
“柳
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③抒发
、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①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②巧用点染。

安乐之美。

,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
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
学做思三:
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高中语文4柳永词两首_望海潮教案必修4

高中语文4柳永词两首_望海潮教案必修4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林清玄住处附近,有一家卖野蜂蜜的小店,夏日里我常到那里饮蜜茶,常觉在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蜜茶,甘凉沁脾,是人生一乐。

今年我路过小店,冬蜜已经上市,喝了一杯蜜茶,付钱的时候才知道涨了一倍有余,我说:“怎么这样责,比去年涨了一倍。

”照顾店面眉目清秀的国中小女生马上应答道:“不贵,不贵,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这句话令我大惑不解,惊问其故。

小女生说:“蜜蜂酿一滴蜜,要飞很远的地方,要采过很多花,有时候摘蜜,要飞遍一整座山头哩!还有,飞得那么远,说不定会迷路,说不定给小孩子捉了,说不定飞得疲倦,累死了。

”听了这一番话,我欣然付钱,离开小店。

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那位可爱的小女孩说的话,一任想象力奔飞,也许真是这样的,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经千辛万苦才采集得来,我们一口饮尽。

一杯蜜茶,正如饮下了几只蜜蜂的精魂。

蜜蜂飞来飞去,历遍整座山头、整个草原,搜集了花的精华,一丝一丝酝酿,很可能一只蜜蜂的一生只能酿成一杯我们喝一口的蜜茶吧!几年前,我居住在高雄县大岗山的佛寺里读书,山下就有许多养蜂人家,经常的寻访,使我对蜜蜂这种微小精致的动物有一点认识。

养蜂的人经常上山采集蜂巢,他们在蜂巢中找到体型较大的蜂王,把它装在竹筒中,一霎时,一巢嗡嗡营营的蜜蜂巢都变得温驯听话了,跟在手执蜂王的养蜂人后面飞,一直飞到蜂箱里安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感受柳永词“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魅力。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4、背诵这两首词。

【教学重难点】1、从词的章法入手,了解词的内容;2、抓词眼,详细分析关键语句,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宋词。

【教学方法】诵读法、引导法、赏析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学习《望海潮》一、导入:在北宋词坛上,有这样一个落魄的词人,怀揣着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沛,游荡于楼堂馆舍,流连于歌姬舞女之间,在及时行乐中挥洒着自己的才情,在烟花柳巷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他就是我国第一位专业词人柳永。

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两首词,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生平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北宋词人,因在家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

管至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

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后转而厌倦官场,仕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

生活潦倒,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出入歌楼舞馆,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因而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如此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他精通音律,擅长歌词谱曲,创制了许多词调。

他常把自己羁旅行役的经历和仕途苦闷的情感纳入词中,词风雅俗兼擅,俚俗自然,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

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传说,柳永的名词《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

三、《望海潮》的相关背景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想拜见两浙转运使孙何,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词的上阙极力赞美杭州自然环境之美和城市经济之繁荣,下阙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最后直接称誉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早日被召回京城。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案

四、《柳永词两首》教案汪凯内容感知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从唐代开始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柳永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期,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

在《望海潮》这首词里,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西湖的美景,钱塘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一一注于笔下,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

这画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描画出了杭州的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刻画出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

上阕主要描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之繁荣。

下阕写西湖山水、人民欢乐、盛赞孙何的声势和高雅。

《雨霖铃》这首写离情的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令人叹为观止。

上阕描写深秋的傍晚一对男女话别的场面。

选取典型的情景和动作,把离情别绪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下阕主要写别后的痛苦。

冷落清秋的时节,扁舟夜发,愁醉迷蒙,忽然醒来,想必已是拂晓。

惊起忙寻觅,情人在何处?唯有杨柳岸上晓风残月!还虚写了别后的情景。

作者离开情人,寂寞凄凉,孤独万分,从今以后即使有良辰美景,也只形同虚设,然而越是有良辰美景,就越发使人念情伤神。

恐怕今后只能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虚度余日了。

【教学目标】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体会柳永词的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学会从情感、格调上鉴赏同一题材的不同诗词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体会柳永词的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难点:比较同一题材诗词作品的异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词,认识作者。

2.整体感知,疏通词句。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宋词。

宋词是在我国诗史上继唐诗之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种诗歌体裁。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必修四,具体内容包括《柳永词两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这两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既展现了柳永的才华,又体现了宋代词人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柳永词两首》的基本内容、词牌特点以及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柳永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柳永词两首》的基本内容、词牌特点及艺术特色。

难点:对诗词意境的深入理解和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随后,提出问题:“你们对柳永了解多少?”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对柳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诗词朗读:让学生朗读《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诗词解析:详细讲解两首词的基本内容、词牌特点及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意境。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柳永的其他作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另一首柳永的词,巩固课堂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象、情感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柳永词两首》2. 内容:(1)《雨霖铃·寒蝉凄切》(2)《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3)柳永词牌特点(4)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意象、情感。

(2)比较柳永与其他词人的创作风格,谈谈你的看法。

2. 答案:(1)意象:《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意象有寒蝉、长亭、骤雨等;《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的意象有潇潇暮雨、江天、芳草等。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柳永词两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柳永词两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

第二单元第四课柳永词两首[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某某崇安)人。

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早年屡试不第,经常出入于歌楼舞馆,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时人将其推荐给宋仁宗,却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

于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通晓音律,他成为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他制作了大量的慢词长调,使词从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为词容纳更多的内容提供了相应的表现形式。

他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谐优美。

柳永的词在宋元时期流传甚广,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

他对秦观等人都有影响。

有词集《乐章集》。

[知背景]1.《望海潮》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某某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某某某某),为了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柳永写了这首词投赠他。

2.《雨霖铃》这是作者离开都城汴京(今某某某某)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师而远行,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他这种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本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而痛苦的心情。

[知常识]1.词与诗的异同同:严格的格式要求,如字数、句数固定,平仄规定严格等。

异:词有词牌;每句字数多数不相等(句子长短不齐,故称“长短句〞);多数分段(小令不分段),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用韵较自由,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间换几次韵。

诗无词牌;字数、句数固定,不分段,不换韵。

2.慢词和小令宋初的词主要是小令。

在柳永以后,长篇的慢词才开始流行。

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

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

《词谱》卷十慢词“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整体把握望海潮读《望海潮》应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

作者路经杭州,想要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就写了这一首词进献。

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的官员的,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下面就是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的铺叙。

在“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十分稠密。

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

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宝,普通人家也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祥和欢乐。

词作最后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

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升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陈振孙评柳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词是最具代表性的。

雨霖铃这首词是写作者离开京城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

笔调恣意渲染,声情哀怨缠绵,可以从中看到柳永慢词的艺术特色。

词中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

“寒蝉凄切”,点明节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

这是秋天骤雨刚停的黄昏,是舟楫齐备、急待出发的时刻。

对这些景物的描写都是为抒发离情别绪服务的。

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以“寒蝉”“长亭”“骤雨”这一系列形象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

正当离人依依难舍时,船夫偏又催促起航了,他们只有泪眼相向,“无语凝噎”,万千话语只能堵在心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者用一个“念”字引出了对别后情境的设想:行人消逝在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傍晚时分,浓重的雾气使人透不过气来,极目南望,令人不胜伤感。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望海潮雨霖铃学习目标1.体会婉约派词的语言风格。

2.反复朗诵,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3.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一)《望海潮》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请概述。

(二)阅读《雨霖铃》,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从时间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3.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哪一个是实写,哪一个是虚写?4.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二、自练自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参.差( ) 参.天( ) 沙堤.( ) 提.防( ) 天堑.( ) 珠玑.( ) 罗绮.( ) 叠( ) 嬉.笑( ) 箫.鼓( ) 千骑.( ) 骑.兵( ) 骤.雨( ) 凝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胜①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②刑人如恐不胜.( )③东南形胜.( )④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 )去①念去.去,千里烟波( )②大江东去.( )③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④沛公军霸上,相去.四十里( )⑤此去.经年( )发①兰舟催发.( )②而大声发.于水上( )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将①异日图将.好景( )②不知老之将.至(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④率疲敝之卒,将.数百之众( )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1.《望海潮》一词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三句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3.《雨霖铃》一词的词眼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

这三句话为什么为人们所欣赏?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重.湖(chónɡ)珠玑.(jī)千骑.高牙(qí)B.罗绮.(qǐ)骤.雨(zhòu)暮霭.(ǎi)C.雨霖铃.(líng)都.门(dū)无语凝噎.(yè)D.天堑.(qiàn)羌.管(jiánɡ参差.(cī)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二首》教案(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二首》教案(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二首》教案(人教版)推荐文章高中语文必修三课内作文素材汇总热度: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作文素材大盘点热度:高二语文必修三作文素材梳理热度:高二语文必修三课本作文素材整理热度: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课文解读热度: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二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分析法、诵读法第一课时一、导入。

清末最后一位学术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首句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次句出自柳永的《蝶恋花》,王国维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今天我们就从这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词人说起。

二、知人论词。

柳永,是我们的同乡,福建崇安人,也就是现在的武夷山市。

北宋婉约派创始人。

原名柳三变,字景庄。

高中语文 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4课《柳永词两首》(讲)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教案

[讲]人教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资料[教学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

2.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3.学习作者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学习“点染〞的表现手法。

4.明确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技巧。

5.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从而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学习“点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学习“点染〞的表现手法。

2.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从而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2课时[使用说明]阅读诗词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读懂。

要反复吟诵词作,准确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作品的不同风格。

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词作,通过相关链接,全面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及所处环境,探究他们的人生历程,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作者寄寓在词作中的感情,准确理解词作的主旨。

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次的一种学习活动。

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会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鉴赏诗词时,要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去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学习诗词要注意方法技巧的学习揣摩,要学会品味语言、把握意象、理解意境、鉴赏表达技巧,从而提高阅读鉴赏诗词的能力。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案[教学要点]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2.扫清文字障碍,掌握诵读要领,熟读成诵。

一、知识链接1、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宋工部侍郎柳宜的幼子。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第4课 柳永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4课 柳永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柳永词两首》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本课学习柳永词两首。

柳永(约985-1059),宋真宗、仁宗时一位杰出的词人,能自制新曲,音律谐婉。

他的词,铺叙展衍,不事雕饰,在宋词的发展中,有开疆拓土之功。

《望海潮》这首词写于1053年,柳永来到杭州,传说是他拜访当时杭州知府孙沔时写成的。

词描写了北宋时杭州的景象。

上片从“形胜”“都会”“繁华”三方面,赞美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下片以西湖为中心,从景及人,从平民百姓及达官贵人,展示了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这虽是一首投赠之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安定的社会现实。

《雨霖铃》是柳永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

柳永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因柳永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

这首词可能是柳永失意离开京都告别妓女时写的。

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欢难以割舍的离情。

上片写送别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表现话别的场面。

下片设想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

全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

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

感情真挚,词风哀婉。

学习这两首词可采用下面的方法:(1)重视诵读。

柳永词,音乐感很强,当时可以和乐而歌,现在朗诵也依然悦耳动听。

因此,要反复朗读,体会其语言特色。

(2)揣摩意象。

柳永这两首词,都采用了意象叠加的方法抒写情感。

学习时要仔细揣摩这些意象,体会其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把握特征。

这两首词在表现技巧上的突出特征就是点染手法的运用。

通过对这一手法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匠心。

课文解读望海潮东南形胜①,三吴②都会③,钱塘④自古繁华。

人教版 语文 必修四 4 柳永词两首 教案

人教版 语文 必修四   4 柳永词两首  教案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3、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4、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1、品悟词的意境,体味其中情感。

2、学习解读词的意境、情感的简单方法,会解读词的意境,情感。

【教学方法】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味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

第一课时《望海潮》【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

3、深入《望海潮》描绘的情景,体察作者的情感。

4、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课前预习相关知识二、检查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词的知识(可要求学生朗读)1.柳永,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2. 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3.关于《望海潮》传说金主完颜亮在读罢这首词后非常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后来就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高中语文 4 柳永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高中语文 4 柳永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安徽省长丰县高中语文4 柳永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长丰县高中语文4 柳永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长丰县高中语文4 柳永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柳永词两首。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4 柳永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4 柳永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教案

4 柳永词两首一、读准字音堤.沙(dī) 天堑.(qiàn) 珠玑.(jī) 叠(yǎn) 罗绮.(qǐ) 雨霖.铃(lín) 凝噎.(yē) 暮霭.(ǎi) 嬉.嬉(xī) 箫.鼓(xiāo) 二、一词多义胜⎩⎪⎨⎪⎧东南形胜.〔形容词,优越〕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动词,能承受,禁得起〕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形容词,尽〕 相⎩⎪⎨⎪⎧执手相.看泪眼〔副词,相互〕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序》〕〔副词,表示动作 偏指一方〕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并序》〕〔名词,相貌〕 将⎩⎪⎨⎪⎧异日图将.好景〔语气助词,用在动词后,不译〕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过秦论》〕〔动词,率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动词,扶持〕 发⎩⎪⎨⎪⎧留恋处,兰舟催发.〔动词,出发〕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动词,打开〕君子引而不发.〔《孟子》〕〔动词,射箭〕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名词,头发〕 三、词类活用1.云.树绕堤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嬉嬉钓叟莲.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日图.将好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都门帐.饮无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情..自古伤离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像云一样茂密的 2.名词作动词 采莲 3.名词活用为动词 画出美景图 4.名词作动词 设帐 5.形容词作名词 多情的人四、古今异义1.有三秋..桂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嬉嬉..钓叟莲娃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都门帐饮无绪..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便纵有千种风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古义:秋季。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4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推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4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推荐

第4课柳永词两首(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

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

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填词去。

”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生,死后由群伎合金才得以入葬。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品《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定风波》(自春来)、《鹤冲天》(黄金榜上)、《望海潮》(东南形胜)、《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

评价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二)人物轶事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将其名字抹去。

柳永遂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一)背景链接1.《望海潮》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路经钱塘(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作为一介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

后孙何亲自前往见面。

2.《雨霖铃》《雨霖铃》是作者晚年离开都城汴京时所作。

词人屡试不第,一生落魄,到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那时已年近半百了。

可是仕途坎坷,他并没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词两首》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音律谐婉。

他的词,铺叙展衍,不事雕饰,在宋词的发展中,有开疆拓土之功。

《望海潮》这首词写于1053年,柳永来到杭州,传说是他拜访当时杭州知府孙沔时写成的。

词描写了北宋时杭州的景象。

上片从“形胜”“都会”“繁华”三方面,赞美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下片以西湖为中心,从景及人,从平民百姓及达官贵人,展示了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这虽是一首投赠之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安定的社会现实。

《雨霖铃》是柳永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

柳永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因柳永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

这首词可能是柳永失意离开京都告别妓女时写的。

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欢难以割舍的离情。

上片写送别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表现话别的场面。

下片设想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

全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

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

感情真挚,词风哀婉。

学习这两首词可采用下面的方法:(1)重视诵读。

柳永词,音乐感很强,当时可以和乐而歌,现在朗诵也依然悦耳动听。

因此,要反复朗读,体会其语言特色。

(2)揣摩意象。

柳永这两首词,都采用了意象叠加的方法抒写情感。

学习时要仔细揣摩这些意象,体会其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把握特征。

这两首词在表现技巧上的突出特征就是点染手法的运用。

通过对这一手法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匠心。

课文解读望海潮东南形胜①,三吴②都会③,钱塘④自古繁华。

(钱塘是东南形势显要、湖山优美、风景秀丽的地方,它是三吴的都会,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①东南形胜:是说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

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

②三吴: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

这里泛指江浙一带。

③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是一座著名的大城市,当时属吴郡。

)[起句是总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一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

“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形胜”状其自然景观,“都会”赞其人文景观。

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

”词开篇三句就这样以“形胜”“都会”“繁华”六字对杭州给以概括交代,下面如数家珍,依次进行具体铺叙,形象描写。

]烟柳画桥①,风帘翠幕②,参差③十万④人家。

(如烟似雾的柳树、彩绘如画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高高低低、犬牙交错的房屋,约有十万户人家。

①烟柳画桥: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

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②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和翠绿色的帏幕。

这句写富贵人家门窗的陈设。

③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这里形容楼阁、房屋的外形。

④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确数。

)[这是上承“三吴都会”一句进行的铺展描画。

纵目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卧波,胜景似画。

这里人烟阜盛,楼阁参差,勾心斗角,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

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微风过处,风帘轻摆,翠幕荡漾。

真是人间仙境、地上天堂啊!]云树①绕堤沙,怒涛卷霜雪②,天堑无涯③。

(高耸入云的大树笼罩着沙堤,奔腾的江流翻滚着巨浪,溅起雪白的浪花,一条大江浩浩荡荡,铺天盖地,绵延无边。

①云树:树木茂密如云。

②怒涛卷霜雪:又急又高的潮头冲过来,浪涛汹涌像卷起来的白色霜雪。

怒涛,每年阴历八月钱塘江有特大的潮汛。

③天堑无涯: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这里指的是钱塘江。

天堑,险要的江河。

堑,qiàn。

涯,yá,边际。

)[这是对“东南形胜”做铺展的描写。

诗人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高耸入云的古树围绕着江堤,汹涌的海涛像发怒一样奔腾呼啸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卷起千堆雪”,钱塘江无际无涯就像一道天然的壕沟。

一“绕”字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一“卷”字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动静相映,气象万千。

]市列珠玑①,户盈罗绮②,竞豪奢③。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家户户堆积着绫罗绸缎,人人互相攀比,竞争奢华。

①市列珠玑:市场上陈列的商品尽是珍珠宝货。

玑,jī,珠子。

②户盈罗绮:大户人家穿的都是绫罗绸缎。

绮,qǐ,彩色的丝绸。

③竞豪奢:攀比豪华,赌注阔气。

)[这是就“繁华”二字进一步铺展。

诗人款步街头,走走看看,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丽豪华,互相攀比,竞相斗艳。

诗人用市场上的珠宝,泛指商品的丰富;用百姓的衣着,泛写生活的富裕,最后以“竞奢华”三字归结。

以点及面、以小见大,形象地表现了杭州经济繁荣,生活富庶。

]重湖①叠巘②清嘉③,有三秋桂子④,十里荷花。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相映相衬,清秀美丽,更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香飘云外。

①重湖:西湖白堤两侧的里湖和外湖。

重,chónɡ。

②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峰。

巘,yǎn。

③嘉:美丽。

④三秋桂子:秋天的桂花。

三秋,阴历九月。

)[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而更美的还是山中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香飘万里,陶然心醉。

诗人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了西湖之美。

“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重重叠叠。

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

“桂子”照应“叠巘”二字,“荷花”照应“重湖”二字。

“三秋”形容时间之长,“十里”突出空间之广。

这几句诗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三秋桂子”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

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抛向人间的“绣球”。

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十里荷花”,香飘万里,让人联想起杨万里的著名诗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羌管弄晴①,菱歌泛夜②,嬉嬉钓叟莲娃③。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晴空中飘荡着欢乐的羌笛声,采菱的姑娘一边划船一边放开嘹亮的歌喉: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一个个嬉笑颜开。

①羌管弄晴: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荡。

羌管,笛子。

相传笛子是羌地出产的。

羌,qiānɡ,我国古代西北方的一个民族。

弄,吹奏。

②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歌声一片。

泛,漂浮。

③嬉嬉钓叟莲娃:形容人们都游玩得很快乐。

钓叟,钓鱼的老翁。

莲娃,采莲的姑娘。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

因此词由景及人。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互文见义,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

“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泛舟湖中自由地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

“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千骑拥高牙①,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②。

(知府大人由庞大的仪仗队簇拥着出巡,乘着酒兴听着吹箫击鼓,观看欢歌燕舞,一边吟诗一边观赏美丽风光。

①千骑拥高牙:形容孙沔与大官僚游湖时前呼后拥的排场。

千骑,大批的马队。

骑,jì。

高牙,大官僚的仪仗旗帜。

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②吟赏烟霞:一面赏景,一面吟诗。

烟霞,指代美丽的自然风景。

)[权贵出行气派威风,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呼百应,声势暄赫。

公务闲暇,携酒游湖,品酒赏音,吟诗作画,啸傲山水,儒雅风流。

]异日图将好景①,归去凤池②夸。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①图将好景:把杭州美景描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②凤池:凤凰池,古代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借指朝廷。

)[日后把这美景画出来,回到朝廷,足可以向同僚夸耀。

至此,诗人彰显本意,“归去凤池”是对孙沔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这足以向朝廷“夸”的“好景”,显然是赞美孙沔治杭的政绩。

这首词为赠献之作,故以恭维、夸张之语作结。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

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北宋的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词的下片,写杭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诗人以西湖为中心,由景及人,由平民百姓及达官贵人,多侧面,多角度,层层铺展,落笔“好景”二字。

关于这首词,有一则趣闻。

传说金主完颜亮拜听此曲后,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也想到江南“吟赏烟霞”,享受人生。

于是宋朝上下把金兵入侵的这场兵祸怪罪于柳永,说他千不该万不该写这么好的词。

谢处厚竟写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但是,罗大经却不赞成,他在《鹤林玉露卷十三》云:“余谓此词虽牵动长江之愁,然卒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

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大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也。

”罗大经认为“万里愁”一语是统治者推卸责任的伪装。

妖娆江山秀丽风物本无关情与恨,士大夫们自己歌舞欢声疏于国事,以致忘记身上的职责而亡家亡国,干柳耆卿之词何干?所以罗大经紧接着又和谢处厚诗一首:“杀胡快剑是清讴,牛渚一片依然秋;却恨荷花留玉辇,竟忘烟柳汴宫愁。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抛开历史是非之辩,此词影响之深远,于是可见一斑。

雨霖铃寒蝉①凄切,对长亭②晚,骤雨③初歇。

(傍晚时分,知了发出凄切的鸣叫,一对有情之人恋恋不舍在长亭面对面窃窃叙情,但是阵雨已经停歇,游子将要出行,这痛苦哪能够忍受!①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

蜩,tiáo。

②长亭:古时在大道旁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人休息。

人们多在长亭送行。

③骤雨:阵雨。

)[词一开头就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和景物。

知了叫声悲凉凄惨,这是写眼前的实景,也点明了秋天的时令,为全词定下悲哀的情调。

“长亭”是送别的地方。

“对”不是人对着长亭,而是离人在长亭中默默相对,“晚”点明时间已经黄昏。

“骤雨”是暴雨、急雨。

本来天公作美,下来一场暴雨,行将分别的人可以多留恋一会儿,可是现在雨停了,水涨了,就要行路了。

诗开头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渲染出一阵浓重的伤离气氛。

] 都门帐饮①无绪②,留恋处,兰舟③催发。

(心爱的人在长亭摆设宴席为我送别,哪有心思饮酒啊,两情依依,难舍难分,却不断传来船夫冷漠催行的吆喝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