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发展

合集下载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

邓小平 理论 、三 个代表 ” 要思想 、 学发展 观构 成的 “ 重 科 中 国特 色社 会主 义理 论体 系是马 克思 主义中 国化 的最 新成 果, 是党 和全 国人 民经 过多年 的社会实 践 , 历经无 数 曲折总
结 出来 的伟 大经 验 , 我 国经济 、 是 政治 、 文化 、 会发展 的指 社 导 思想 , 是树 立和改造 大学 生正确世 界观 、 值观 和人生观 价
第 2 卷第 3 5 期 2 1年 3 02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 u a o Ch n c u iest f ce c n e h o o y ( o il ce c s i o o r l f a g h nUnv ri o S in ea dT c n l g S ca in e t n) n y S Ed i
心 的时代 精神 、 会主 义荣辱观 ” 社 。建设社 会主 义核心价 值
体 系是 以胡锦 涛同志 为总书记 的党 中央在 思想文 化建设 上 的一个重 大理论 创新 。党的 十七大报 告强调 :切 实把社会 “
主 义核心价值体 系融人 国民教 育和精神文 明建设全 过程 , 转
化 为人 民的 自觉追求 。 当今 世界 正在发 生广泛 而深刻 的变 ” 化, 当代 中国正在发生 广泛而深刻 的变革 。社会主义基 本制 度 能否 在中 国经 久不 衰 , 会 主义事业 能否兴 旺发达 , 接 社 直
课 程 和 辅 导 员 来 完 成 。对 于 政 治 课 程 , 生 更 多 地 是 为 了 完 学
成学分 的修取 。高校 辅导员 往往 是几十 或上百 的学生 配备

名, 因此 , 他们面对 如此众 多 的学 生 , 只注重 整体 , 法全 无 面地顾 及个体 , 们主要 是注重普 遍性 , 他 忽略特殊 性 。对 于 接触并 不是很 多的学 生来说 , 导员并 不太 了解 , 以不 善 辅 所 于挖掘 大学 生的 内心世界 和潜在 思想意识 。对 大学生 这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与结合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与结合方法

89作者简介:黄旭(1988— ),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原理深入与中国发展、实践、文化与历史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其不仅凝聚党与全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引领党与人民伟大事业的规划,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局面。

我国高校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而思政教育是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环节。

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的高度和战略的视角,提出了各高校政治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向与理论指导。

因此,各高校应当优化教育策略,积极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方法。

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用的成果,在思政教育中举例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改革的历史经验,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引导意义,全面贯彻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用的结合,既能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又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用。

一、意义分析(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逐渐多元化,大学生也接触和接受许多外国的主流文化。

当中国思想文化与外国思想文化发生碰撞,不同意识形态的思想相互碰撞,而大学生未形成明确的政治思想观念与是非观,极易受到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和错误言论的误导,不利于形成较好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政治思想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含义,帮助学生明确中国发展现状,并认识到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中国国力发展铮铮向荣之时,高校更应当注重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时时关注我国在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并利用显性和隐形相结合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向大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的巨大作用,让他们认识和了解中国化的正确方针。

尤其是在当代物欲横飞,大学生较容积受激进行为和错误言论的影响,高校更有责任教育学生坚持党的方针和立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利,积极抵制错误言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展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展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展望【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陈旧等。

展望未来,可以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重点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

可以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索,建立多元化、灵活性强的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需要制定有效的实施策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大学生。

最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等,有望为我国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展望、重要性、存在问题、改革方向、新模式探索、实施策略、发展前景、政策建议、总结1. 引言1.1 现状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一些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持有较为消极的态度,缺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和重视。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相对落后,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有必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1.2 问题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育内容单一化和僵化化的问题。

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灌输和书本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入了解,使得教育内容显得单一化和僵化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是教育形式机械化和固化化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传统的课堂授课和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缺乏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托 付 不 当 承 担 责 任 ,而 被 信 任 的 人 则 要 对 自 己 的 承 诺 所 带 来 的 后 果 负 责 。但 是 教 育 环 境 是 十 分 复 杂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者 认 为 可 以 把 某 事 托 .F-t给 某 个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对 象 去 做 时 ,该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对 象 虽 然 做 出 了 可 以 完 成 的 承 诺 , 但 是 受 自己 的 能 力 的 不 足 、完 成 该 事 情 所 需 要 的 条 件 的 变 化 的 制 约 ,完 全 有 可 能 无 法 完 成 所 托 付 之 事 。这 时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对 象 确 实 应 该 为 自 己 无 法 兑 现 承 诺 负 责 ,但 是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者 也 不 能 免 除 自 己 的 责 任 。 一 个 信 任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对 象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者 不 应 该 也 不 能 把 所 有 的 责 任 都 推 到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对 象 身 上 ,何 况 一 味 责 怪 也 于 事 无 补 .最 好 的 办 法 还 是 对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对 象 坦 诚 以 待 ,让 其 放 下 思 想 包 袱 ,给 其 以 爱 的 关 怀 ,以 及 强 有 力 的 支 持 .以 免 损 伤 教 育 者 和 教 育 对 象 之 间 建 立 起 来 的 信 任 。
克 大 治教 育 的 必要 性 入 手 。回 答 了什 么 是 最 新 成 果 融 入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需 解 决 的 问 题 ,并 指 出 了最 新 成 果 融 入 大 学
思学 生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 具 体 途 径 .以做 好 新 形 势 下 的 大 学 生 思

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摘要:时代变了,对象变了,教育也必须跟着变。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和新趋势,探索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着力构建充满时代性的教育内容体系。

关键词: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拓展和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创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新内容,保持时代特色,完善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素质结构和构建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教育体系。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新的实践模式,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社会主义新时代化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对新的时代要求: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本大计是后继有人。

新的格局体系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被注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形成“三全育人”的格局体系、新的课程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阵地建设呈现出三个新变化。

新变化之一指推进学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新变化之二指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阵地从思政课拓展到课程思政。

新变化之三指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阵地从思政课拓展到大思政课。

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形成的新经验,有助于进一步展望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数字化趋势:个性化做好网上思想政治教育。

跨界化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融入国际对话圈。

国际化趋势:对外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

赋能化趋势:在化解风险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拓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教育体系(一)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构建主题教育体系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激励人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的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以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为导向,“四有”标准是我国才培养的基本标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涵为“三结合说”和“综合素质说”。

试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试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试 论 马 克 思 主义 大 众 化 与
大 学 生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 内在 关 系
丁 海 丽
( 哈尔滨金融 学院 思 政部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3 0 )
摘要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 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 由抽 象枯燥 到生动具体 、 由晦 涩难 懂到通俗 易知 、 由被 少数 人理 解和
掌握到为广 大民众所理解和 掌握 的过程 。它决 定着马克 思主义在 中国的发展和命 运 , 更决定 着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建设 的进
程 与 成 果 。 大 学生 作 为 广 大 民众 中的 先 进 群 体 , 既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化 的 主 体 , 更 是 中 国 特 色社 会 主 义 建设 的 主 力 军 , 强 化 大 学 生对 马 克 思主 义 大众 化 理 论 成 果 的理 解 、 接 受 和 实践 效 果 就 成 为 马 克 思 主 义 大众 化 问题 的 重 中之 重 。
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化 内 涵 的界 定 还 存 在 很 大 的 分 歧 与 差
异 。在这 里 , 笔 者更 倾 向于这 样 一种 理 解 方式 : “ 从 狭义 上看 ,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就 是 当 代 中 国马克思 主义 , 把 这 个 理 论 体 系 大 众 化 就 是 在 当 代 中国把 马克思 主义 大 众 化 ; 其次 , 从 广 义上 看 , 它 泛 指 在 当代 中 国 条 件 下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化 。这 就 不
仅 包 括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 而 且 包 括 马 克
思 主义 基 本 原 理 , 以 及 其 他 方 面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研 究。 ” …大体说 来 , 马克 思 主 义 大众 化 的 内 涵 主要 体

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而大学生代表着我们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意义重大。

本文试图从原因、意义和目标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为什么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一)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有很多的困难,很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

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众所周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否则人们的思想阵地就会被消极、腐朽、没落的思想所占领,进而影响人们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影响和武装,才使一代进步青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才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使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研究

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研究

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研究摘要:当前国内高校的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成长期,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够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并且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进而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应积极开展党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协同发展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

新时期下,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接班人和创新者,其思想政治水平与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未来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建工作,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概述新时代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的入党积极分子,坚持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成效,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但是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的多样化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党组织要与时俱进,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好党建工作的主导力量,使其成为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现状分析目前,部分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当中,这就使得一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较差,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三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三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命题 的 内涵意蕴 , 的着力点是 最终
培养什 么样 的人 , 用什 么培养 人的 问题 , 就要 不断 这 推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理论创新 和实践创新 , 让 大学生们对 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学 以致用 。 2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理 .
念创新 在 理论上 ,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是指 大学 生思想政
况问题 , 系到如何 应用 马克思 主义普 遍真理于 中国 关
治教育 工作者 , 运用 马克思 主义 的世界 观 、 法论 、 方 认
识论 及其基本原理 ,结合 中国大学生 的思想困惑 、 现 状 追求等 具体实 际 , 创造 出具 有 中国思维 、 中国影响 的马克 思主义思想政治教 育 , 中国化 马克思 主义思 即 想政治 教育或中 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 换 句话说 ,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在 指导思想教育理 论创新 包括 了两个方面 的内涵 : 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在指 一 导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核心地位 ; 二是用 马克思主
理论和实践两方 面的意蕴 。一般说来 , 没有先进 的科 学理论就没有积极 的实践行动 。从这 个意义上来谈 ,
“ 理论 ”意蕴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 治教育 中国化 即中
会群体 的经 济利益和政 治诉求 ,有着明显 的社会意识 形态倾 向。 在这样 的背景下 ,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必
定受到社会上各种社会意识 的影响 。 因此 , 研究并思考
大学生 思想 政治教育 的立场必须 要更加坚定 明确 , 思
路必须进一步清晰 , 领域必须切实有效地拓宽 , 用马克 思主义理论 中国化 、 时代化 、 大众化 的最新成果对大学 生进 行宣传 、 解 , 讲 尤其是 对思想 政 治教 育 的理论 进 行创新 , 具有其 内在 的必然性 、 必要性及重 大意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体系之一,在中国经过了与本国情况相结合的改造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包括了一系列重要概念和原则,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深刻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问题。

在中国长期的文化传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这一体系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2 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及挑战高校思政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学生对思政课程缺乏兴趣和动力,认为这些课程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没有直接关联。

一些高校思政教育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一些高校思政教育缺乏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作为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理论积淀,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路径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点和方法是指导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具有强大的理论感召力和思想引领力。

在新时代,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使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历史责任、了解时代使命,增强文化自信,坚定追求真理、正义和美好生活的信念,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精神。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精神的指引下,才能完成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实现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1.2 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和深远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在教育领域,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指导着教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观点,认为教育应当促进人的智力、道德、体质、美感等多方面的发展,使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具备全面的发展能力。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可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觉悟和意识形态基础,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深化“四个自信”的教育探究

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深化“四个自信”的教育探究

LIBERAL ARTS FANS2022年第18期教育教学3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深化“四个自信”的教育探究*杨 雯(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摘 要】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可控因素明显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要求、新困境、新问题,“四个自信”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化“四个自信”教育,是培养勇担时代重任的青年学生的根本要求,是强化青年学生的抵御错误思潮的能力的迫切需要,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在教育实践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四个自信”的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占领网络阵地,使“四个自信”渗透到青年学生的血液中、灵魂里,使其最终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四个自信”【中图分类号】C936;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8-0009-04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担负着强国富民的特殊历史使命,坚定“四个自信”是其完成使命的重要根基与必然要求。

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新时代下挑战与机遇并存。

复杂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全球经济形势,都需要青年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

高校是青年学生走进社会之前全面、系统地接受思政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紧迫形势,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阵地作用,因材施教,创新模式,革新思路,将“四个自信”教育与思政课程教学深度、紧密融合,寻找到可靠、可行、有效的实施路径,将“四个自信”教育落到实处。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化“四个自信”教育的必要性(一)培养勇担时代重任青年学生的根本要求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可以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烈认同转化为加入社会主义建设大军的动力,进而转化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崇高理想。

恩格斯认为,“理想的意图”会经过意识形态的加工,最终成为“理想的力量”[1]。

新中国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新中国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难以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
03
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价主要依赖于考试成绩和课堂表
现等传统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
思想变化。
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挑 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大 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 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
效率。
教育效果和评价的反馈
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 量化指标来衡量大学生的思想政 治教育效果,如学生的德育成绩
、社会实践表现等。
反馈机制
通过定期的调查问卷、学生座谈会 等方式,收集学生和教师对思想政 治教育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 整教育内容和方式。
社会认可度
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 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大学生 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得到 了明显提升。
研究背景和意义
要点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国家的发 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增强 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 障。
要点二
研究现状及问题
目前,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不够深入,对于其现状和 问题的分析不够全面等。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深入探讨,为改进和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具备伟大的历史意义和实际价值。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十分重要,必须高度重视。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我们得到感悟与启迪,并将这种启示应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文正是以此为论述主线,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文章重点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和理论成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指导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全党、全国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理论纲领与行动路线,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图,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理论和原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观。

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定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养,把他们培养成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有用之才。

一、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何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实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变化和实践应用。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理和基本原则是可以应用到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工作中的,可以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但是哲学理论告诉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要“因地制宜”。

我国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实际情况和疑难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要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要和实际相结合,辩证的看。

所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这种理论是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是加强大学生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考验的科学指导。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到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人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中。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深刻指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让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地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当前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始终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而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两个结合”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

“两个结合”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因此,“两 个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两个结合”融入新时代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1、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 同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通 过将“两个结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同时,也可以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魅 力,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认同感。
3、加强实践环节建设
高校劳动教育应该注重实践环节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场 所。首先,高校应该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设施。 其次,高校应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 实践环境和机会。此外,高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 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首先,高校 应该选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实际经验的教师担任劳动课程的教学工作。其次, 高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此外, 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和反馈,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 力水平
将“两个结合”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能力水平。一方面,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 化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中国具体实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力。这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民族的 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核心要素及实践路径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核心要素及实践路径

2024年4月第41卷 第2期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pr. 2024V ol. 41 No. 2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核心要素及实践路径王 娇(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摘要】新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探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构建理论框架、明确核心要素,提出实践路径,以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通过阐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分析并得出两者融合的理论依据,进而构建融合发展的理论模型。

在核心要素方面,重点关注教学内容融合、教学方法创新、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等关键点。

融合发展的有效实施,可通过顶层设计、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评价机制完善的实践路径。

总结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24)02-0103-06收稿日期:2023-11-12 修返日期:2024-01-10 作者简介:王 娇(1988-),女,汉族,甘肃金昌人,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This study is supported by the 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NO. 2021YFG0031;中国(绵阳)科技城网络应急管理研究中心课题:移动互联网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体系研究,项目编号:WLYJGL2023YB01。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

PRWORLD \ 公关世界 125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落实立德树人目标,这就需要高校给予思想政治教学足够的重视,明确思想政治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满足广大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提升高校育人效果,为社会输送大量合格人才。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课教学,融合目标,具体举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文/赵银祥1 刘立伟2 朱新华1(1华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2华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河北 唐山 06321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深厚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相融合,切实保障高校思政教学与时俱进属性,以科学的思想理论引导和说服学生,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效果。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教材建设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教材建设关键和难点在于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实践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政教材建设方面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现实需求,实现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转化,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和权威性[1]。

首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完全可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指导思想。

教师紧跟社会时政热点为学生带来最前沿的思想动态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教学研究,积极构建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学习,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号召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
杜晗葳
【期刊名称】《秦智》
【年(卷),期】2023()2
【摘要】如今的中国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不断完善,如何引导学生跟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高校思政教学方案应该与实际情况严密连接,结合最新的中国社会发展特征,将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时代内涵,建立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思想体系,满足中国发展新征程的人才需求。

本文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特点以及思政教育的
深刻内涵,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代化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以供参考。

【总页数】3页(P0086-0088)
【作者】杜晗葳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
【相关文献】
1.发挥马克思主义研究事业的助推器作用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大众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2.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
题研究》3.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时代化研究》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评《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探究

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探究

2022年第7期第38卷(总第499期)No.7,2021Vol.38Total No.499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探究周金凤摘要:本文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未来发展,围绕大思政格局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的融合发展展开了深入的探究。

首先,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相关内涵、关联、价值等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整体情况,分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现状,在以案例的形式对个别院校的成功经验进行介绍的同时,也对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最后,积极发挥问题导向价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扎实师资基础、健全保障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完善监督评价等四个不同的方面,对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策略进行了详细而完整的介绍。

希望通过研究可以进一步拉近教育工作者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内在逻辑关系的了解,从而引导教师树立大思政思维格局,促进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改革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对策doi:10.16083/ki.1671-1580.2022.07.024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22)07—0110—04新时代背景下,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越加明显,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都建立起了多边合作关系,这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但也造成了社会发展形势的复杂化,导致大学生所生活的校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大学生正确“三观”思想的养成受到了一定的干扰。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各专业优势互补的作用下,增强思政育人内驱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以此来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融合发展
张怡婷
(辽宁科技大学,鞍山 114000)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教育的主要阵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今天,将其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不仅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以及未来发展提供根本的保障作用,更能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中将探究新时代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发展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路径
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大学生的意义
(一)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每个中国人的使命,也是大学生的责任。

一个社会的青年的质量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力量,充满巨大的潜力,也是推动中国不断进步的中坚力量。

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还处在不断变化中,中国也是如此,正在一步步发生蜕变。

中国在这变化的世界中脱颖而出并且站稳脚跟,需要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培养一代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

中国最近的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需要当代青年的努力,更需要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大学生的努力,需要我们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优秀的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牢记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的未来不断拼搏、奋斗。

(二)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大学生应当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

我们必须明确当下中国的社会局势,当代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各种主流文化相继涌入中国,已经不仅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甚至还会涉及思想领域,不同意识形态的思想相互碰撞,不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也不利于我国主流思想的传播。

而且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确立,也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很容易受到社会中错误言论的影响,甚至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

所以,高校应当加强思想教育,积极传播正确导向,帮助大学生端正态度,增强对非主流的错误言论的抵制力,提高辨是非的能力。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发展的途径探析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理念
强调教育的实际价值固然重要,但在实施教育时使用的方法也同样重要,而由于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教育方式的固有弊端,在实施教育时也会出现偏差。

传统上,教师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多是填鸭式教育,大学生被动接受,甚至遇到无法理解的内容,教师会告诫其先记忆,这本就是错误的教育理念,而且中国学生由于受到严厉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表现内敛,不会直接表明自己的想法,这种教育形式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中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的。

对此,在大学生教育时应当调整教育模式,始终坚持将大学生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大学生的看法,并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想法,真正从思想上调整观念,促进马克思主义走入大学生的心中。

(二)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使命,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理论和责任使命,在新时代发展要求下,在当今的时代发展过程中,作为新一代的发展人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面临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一现实的冲击下,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教育是保障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健康成长和发育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结合不同时代发展特征对青年大学生的素质需求,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前新时代下的时代使命,以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平台,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理论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

(三)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由于传统的尊师重道理念的根深蒂固,教育者在大多数大学生心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其言行会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甚至是大学生效仿的榜样。

所以,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也尤为重要。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时刻谨记自己为人师表的责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时刻保持正确的举止。

此外,高校也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管理,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引入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注重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真正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做到以德立学和以德施教,让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知识时如沐春风,用自己的行为感化学生,感召学生,共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结 语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已经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长期的实践问题。

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功指导大学生实践,同时用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温彦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 2018, 5(46):199-200.
[2]孟璠.小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才智,2018(23):145.
[3]周彤.浅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58-59.□
152活力201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