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斜纹夜蛾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合集下载

斜纹夜蛾性诱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斜纹夜蛾性诱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斜纹夜蛾性诱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歇性暴发的暴食性害虫,食性极杂,寄主范围广。

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豆类、瓜果类蔬菜及芦笋等作物,近年来在平湖市普遍发生为害[1-2]。

在夏秋蔬菜上为害较重,局部区域内大发生,虫口密度高,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为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发生与危害[3-4],2011年对斜纹夜蛾监测与防治进行了初步探究,具体情况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应用性诱剂预测法监测成虫发生规律试验在6—10月,在曹桥、新仓、广陈、新埭、林埭、独山港及市病虫测报站共设立了斜纹夜蛾性诱剂监测点进行定点监测。

监测方法是在蔬菜田中放置诱捕器,诱捕器中安装上添加斜纹夜蛾性诱剂这种特殊的仿生化合物的诱芯,在诱捕器下部放置装水的大可乐瓶,定期查看可乐瓶中诱捕到的斜纹夜蛾数量,以此来观察成虫数量消长,监测成虫发生规律。

1.2 防治斜纹夜蛾药剂选择试验试验地设在平湖市当湖街道塘桥村,供试作物品种为扁叶青。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24%氰氟虫腙悬浮剂700倍液(A),10%茚虫威·虫酰肼1 500倍液(B),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C),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D),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E),3%阿维菌素水乳剂1 000倍液(F),以喷清水为对照(CK)。

于2011年9月21日傍晚喷药,喷药时斜纹夜蛾正处于2龄高峰期。

2结果与分析对各监测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6—10月间,共出现3个蛾峰,分别为7月19日、8月18日和9月13日(表1)。

防治药剂选择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 d,以处理A效果最好,防效为86.43%;其次是处理C,防效为85.10%;处理F防效为75.33%。

药后5 d,各药剂处理的校正防效均有所提高,仍以处理A为最好,达98.64%;其次为处理D,校正防效达97.24%;其余供试药剂防效均在92.30%~96.15%,处理F校正防效为85.13%。

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作者:孙小旭赵胜园靳明辉赵慧媛李国平张浩文姜玉英杨现明吴孔明来源:《植物保护》2019年第02期摘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 Smith)是一种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已于2019年1月侵入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区,对当地主要经济作物鲜食玉米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我们调查了入侵成虫后代幼虫在鲜食玉米田的种群密度和为害情况,分析了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田呈聚集分布,聚集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环境是导致聚集分布的主要因素。

基于空间分布型的分析结果,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幼虫密度的理论抽样模型和基于幼虫密度防治指标的序贯抽样技术。

本研究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抽样方法,为通过调查田间种群密度指导幼虫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鲜食玉米;空间分布;序贯抽样中图分类号:S435.13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88/j.zwbh.2019115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 Srfith)源于美洲大陆,周年发生于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但能向北迁飞到达加拿大、向南迁飞到达阿根廷等广阔的地域。

草地贪夜蛾可取食200种植物,并分化出嗜食玉米和高梁的玉米型和主要为害水稻和牧草的水稻型,是玉米、高梁、水稻、棉花、苜蓿等农作物的重大害虫。

草地贪夜蛾在适宜温度下,一个月可完成一个世代,无滞育现象。

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迁飞能力,常常通过远距离迁移导致异地暴发为害,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难度很大。

草地贪夜蛾2016年1月首次侵入非洲尼日利亚和加纳,并在此后的2年内,在非洲44个国家暴发为害成灾。

该虫于2018年5月侵入印度,12月侵入缅甸,2019年1月侵入中国云南西南地区,目前已在6市(州)16县发生为害。

滇西南地区为热带、南亚热带气候,种植玉米、水稻、甘蔗等草地贪夜蛾嗜好寄主作物。

香蕉园斜纹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

香蕉园斜纹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

香蕉园斜纹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作者:杜浩只佳增李宗锴周劲松杨绍琼陈伟强来源:《热带作物学报》2020年第11期摘要:本研究以Iwao直線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结合3种常用聚集度指标,对香蕉园斜纹夜蛾低龄(1~2龄)、中龄(3~4龄)和高龄(5~6龄)3个龄期幼虫进行空间分布分析。

结果表明:香蕉园斜纹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幼虫龄期密切相关,且随着虫龄的增长,其聚集强度逐渐减弱;1~4龄幼虫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其聚集强度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5~6龄幼虫空间分布型由聚集分布逐渐趋向于均匀分布,且个体间存在相互排斥。

在此基础上,以中龄幼虫为依据,建立了香蕉园斜纹夜蛾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n=(t2/D2)(1.978/m+3.5119)和最佳序贯抽样公式。

关键词:香蕉园;斜纹夜蛾;分布格局;抽样技术中图分类号:S436.68+1 文献标识码:A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Sampling Technique of Spodoptera litura Larvae in Banana ParksDU Hao, ZHI Jiazeng, LI Zongkai, ZHOU Jinsong, YANG Shaoqiong, CHEN Weiqiang*Hong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Hekou, Yunnan 661300, ChinaAbstract:The Iwao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Taylor’s power law, three kinds of aggregation index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podoptera litura larvae in banana parks in three stages: low age (1-2), middle age (3-4) and old age (5-6).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 litura larvae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larval age, and the aggregation intens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larval ag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1-4 instar larvae was aggregat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aggregation intens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ensit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5-6 instar larvae gradually tended to uniform distribution from aggregation distribution, and there was mutual exclusion between individuals. The optimum theoretical sampling formula of S. litura larvae in banana parks was established n=(t2/D2)(1.978/m+3.5119) and the best sequential sampling formula .Keywords: banana parks; Spodoptera litura; distribution pattern; sampling technique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20.11.017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又名莲纹夜蛾,属鳞翅目(Lepidopetera)夜蛾科(Noctuidae),为一种多食性的世界害虫[1-2],其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包括109科、近400种植物[3]。

邯郸市夏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控技术

邯郸市夏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控技术

玉米 二 点委夜蛾 防 治处 置率达 到 9 %以上 ,总 0
体 防 治效 果达 到 8 %以上 ,危 害 损 失率 控 制在 5 5 %
以下 。根 据 二点 委夜 蛾 的发 生危害 特 点 , 以保 障夏
玉 米生 产安 全为 核心 ,以绿色 防控 技 术 为支撑 ,采
苗 ,可 以大 幅度提 高 防治效 果 。 32 物 理 诱 杀 。麦 收 时 开 始 到 玉米 6叶前 ,利 用 .
3 . 播后 苗前 喷 药 。对 未 旋耕 麦 田,在夏 玉 米播 .3 3
后 出苗 前 , 结合 玉米 田 “ ” “ ”除 草加 入 有 封 、 杀
机磷 农药 ,或选 用 有机 磷农 药 全 田喷 雾 ,尽量 选用 高压 喷雾 器打透 覆 盖 的麦秸 ,杀灭 在 麦秸上 产 卵 的
成虫 、卵 及在 小麦 自生苗上 取 食 的低龄 幼虫 。可 选 用毒 死蜱 、辛 硫磷 乳 油和 阿维 菌素 等 药剂 ,避 免 单 独使 用菊 酯类 农药 。 33 苗 后喷 药 。在 玉米 6叶期前 ,防 治二 点委夜 .4 .
量 国 回 鳃 馥

麦秸 麦糠 越 多,发 生危 害越 重 。玉米 苗 不 同时
危 害症 状 是 :在 玉米 幼 苗 3~5叶 期 ,主 要 咬 食
米 茎 基 部 , 形 成 3~4mm 圆部 玉米 心 叶萎蔫 枯 死 ;在
市 夏玉 米 田二 点委 夜蛾 防控 工作 ,特 制 定防 控方 案
如下 。
1 防 控 目标 与 策 略
31 农业 措施 .
311 播前 灭 茬 。小麦 收割 时在 收割 机上 悬 挂旋耕 .. 灭茬 装置 ,粉碎 小 麦秸 秆 ; 同时在麦 田施 用秸 秆腐 熟剂 ,既可 恶 化害 虫生 活环 境 ,有效 减轻 二 点委 夜

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Larval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sampling technique of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in maize fields
SUN Xiaoxu1,2, ZHAO Shengyuan2, JIN Minghui 3, ZHAO Huiyuan4, LI Guoping5, ZHANG Haowen2, JIANG Yuying6, YANG Xianming2, WU Kongming2
(1.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Biology of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193,China; 3.Agricultural Genomics Institute at Shenzhen,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enzhen 518120,China; 4.Hebi Jiaduo Science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Hebi 458030,China;5.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Henan
摘要 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是一种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已于2019年 1 月 侵 入 中 国云南省西部地区 ,对当地主要经济作物鲜食玉米的生 产 构 成 了 严 重 威 胁。我 们 调 查 了 入 侵 成 虫 后 代 幼 虫 在 鲜 食 玉米田的种群密度和为害情况 ,分析 了 幼 虫 种 群 的 空 间 分 布 格 局。 结 果 表 明,草 地 贪 夜 蛾 幼 虫 在 玉 米 田 呈 聚 集 分 布 ,聚集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环境是导致聚集分布的 主 要 因 素。基 于 空 间 分 布 型 的 分 析 结 果,进 一 步 研 究 提 出 了幼虫密度的理论抽样模型和基于幼虫密度防治指标的序贯抽样技术。本研究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田的 空间分布特征和抽样方法 ,为通过调查田间种群密度指导幼虫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 键 词 草 地 贪 夜 蛾 ; 鲜 食 玉 米 ; 空 间 分 布 ; 序 贯 抽 样 中 图 分 类 号 : S 435.13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OI: 10.16688/j.zwbh.2019115

夏玉米苗期二点委夜蛾高效综合防治技术

夏玉米苗期二点委夜蛾高效综合防治技术

河南农业2023年第22期高度呈正相关。

麦秸、麦糠较多的地块该虫较多,即便是同一块玉米田,麦秸、麦糠没有覆盖的地方一般没有该虫为害,麦秸、麦糠密度大的地方该虫为害较重。

玉米播种后如果出现持续的小雨天气,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其成虫和幼虫的发生及卵孵化,虫害发生往往也较重。

玉米苗期与二点委夜蛾幼虫为害期吻合度较好,小麦收获期与二点委夜蛾成虫高峰期比较接近,小麦秸秆还田率较高和二点委夜蛾成虫田间产卵环境条件较好的年份,该虫一般偏重发生;玉米播种前后降水量偏大,对该虫的发生有利,但如果出现持续数日35℃左右的高温天气,则对其产卵、卵孵化和幼虫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综合高效防治技术(一)预防措施破坏适宜二点委夜蛾栖息和为害的环境条件是防止(二)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建议采取适当调整玉米播种期、对冬闲田(三)物理防治技术利用二点委夜蛾成虫趋光和昼伏夜出的特点,于麦6叶前利用杀虫灯(每2~3 hm 2设置1盏灯) (四)化学防治技术 早防早控,如果百株玉米苗虫量6头、被害株率达3%3龄前1.毒饵法。

每667 m 2用4~5 kg 炒香的麦麸或粉碎48%毒死蜱乳油500 g 拌成毒饵,48%毒死蜱乳油毒·辛微囊悬浮剂250 mL、90%敌百虫晶g 兑水适量拌入5 kg 炒香的麦麸再加1.5 kg 的碎(具体兑水量以用手攥麦麸可成团、5 cm 处,每株一小撮即可,重点撒布在麦秸、2.毒土法。

每667 m 2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 mL 拌25 kg 细碎干土,于清晨顺垄撒于玉米苗边。

3.灌药法。

随水灌药,每667 m 2用48%毒死蜱乳油1 kg,灌溉时随水冲入田中。

对大龄二点委夜蛾幼虫发生地块可局部施药灭杀,由于常规的喷雾防治方式很难奏效,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等,将喷雾器喷头拧下,使药液逐株顺茎滴注,药液量要充足,以保证药液能渗到玉米根系周围害虫藏匿的地方。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方案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方案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方案汇报人:2023-12-08•引言•二点委夜蛾的危害及影响•玉米田二点委夜蛾的防控策略•具体防控措施及实施方案•防控效果评估及监测•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与致谢目录引言01在我国,二点委夜蛾的分布范围广泛,特别是在华北、华东和华中等地区,其危害尤为严重。

由于其幼虫具有钻蛀性,常常导致玉米缺苗断垄,对玉米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二点委夜蛾是玉米田的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背景介绍由于二点委夜蛾的繁殖能力强,种群数量大,且具有隐蔽性,给防控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化学防治方面,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二点委夜蛾产生抗药性,使得防治效果下降。

生物防治方面,缺乏高效的生物农药和天敌资源,难以有效控制二点委夜蛾的危害。

缺乏科学统一的防控方案,各地防控效果参差不齐。

01020304问题阐述二点委夜蛾的危害及影响02幼虫啃食玉米苗期心叶,形成穿孔,或蛀食玉米生长点,造成枯心苗。

幼虫还可蛀食玉米雌穗,造成玉米严重减产。

发生早且重的年份,常常造成玉米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对玉米的危害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全世界从北纬58°到南纬35°~40°之间,除南极洲外,都有玉米种植。

二点委夜蛾是玉米田的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点委夜蛾的危害不仅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还会对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对农业的影响玉米田二点委夜蛾的防控策略03在玉米种植前,彻底清除田间的杂草,以减少二点委夜蛾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种植前杂草清除合理轮作选用抗虫品种避免连续种植玉米,可以采取与其他作物的轮作方式,以降低二点委夜蛾的种群数量。

选择对二点委夜蛾具有抗性的玉米品种,提高植株的抗虫能力。

030201农业防治在田间引入二点委夜蛾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以控制其数量。

内丘县夏玉米田一二点委夜蛾发生及防治技术

内丘县夏玉米田一二点委夜蛾发生及防治技术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7期二点委夜蛾,是近几年来开始危害我县玉米田的害虫,由于其危害部位以及形态上的相似,农民习惯把二点委夜蛾误称为玉米田“地老虎”。

二点委夜蛾主要危害方式是以幼虫形态在玉米气生根处的土壤表层处危害,咬食玉米茎基部和根系,轻者玉米植株东倒西歪,重者造成植株萎蔫、枯死,导致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由于其食性杂、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失重、防控难度大,防治不好将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1 二点委夜蛾形态特征1.1 蛹和卵形态特征蛹长10mm左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色(见图1)。

卵馒头状,上有纵脊,初产黄绿色,后土黄色。

直径不到1mm;卵单产在麦秸基部。

单头雌蛾产卵量可达数百粒。

图11.2 幼虫形态特征老熟幼虫体长14~18mm,最长达20mm,黄黑色到黑褐色(见图2)。

头部褐色,额深褐色,额侧片黄色,额侧缝黄褐色。

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各体节背面前缘具有一个倒三角形的深褐色斑纹。

气门黑色,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下线白色。

体表光滑。

有假死性,受惊后蜷缩成C字形。

图21.3 成虫形态特征二点委夜蛾成虫体长10~12mm,灰褐色,前翅黑灰色,上有白点、黑点各1个。

后翅银灰色,有光泽(见图3)。

图32 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二点委夜蛾的老熟幼虫体长20mm左右,体色灰黄色,头部褐色。

幼虫1.4~1.8cm长,黄灰色或黑褐色,比较明显的特征是个体节有一个倒三角的深褐色斑纹,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

蛹长10mm左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色,老熟幼虫吐丝结白色丝茧越冬。

发生规律及习性:播种时间晚比播种时间早的严重;玉米田麦糠麦秸覆盖面积大比没有麦秸麦糠覆盖的严重;铁茬播种比翻耕灭麦茬地发生重;田间湿度大比湿度小的发生严重。

在玉米幼苗3~5叶片时,幼虫主要咬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4mm圆形或椭圆形孔洞,切断营养输送,造成地上部玉米心叶萎蔫枯死。

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要点

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要点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要点切麦玉米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大型迁飞性害虫,当前其发生规律尚未明确,且缺乏防控经验,防治难度也比较大,要从迁入期就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虫源进行压制,避免大范围扩散,降低被害率。

相关部门要树立综合防治的思想,充分利用生物、化学等措施,加强联防联控,从而保障我国玉米农作物的健康快速成长。

草地贪夜蛾是从东南亚国家入侵我国,在我国18个省份以及市县区域都出现过,贪夜蛾具备广食性的特征,玉米、水稻、甘蔗等主要农作物都会遭到严重的危害,同时,葫芦科、十字花科等植物也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每年6-8月份,会有大量贪夜蛾迁至淮海及以北地区,对各种农作物,特别是玉米的生长与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丰收情况也会对全年粮食生产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草地贪夜蛾形态特点草地贪夜蛾卵半球形,卵块聚产在叶片表面,每个卵块大约含卵在100-300粒左右,卵块表面有灰色毛所形成的类似于带状的保护层。

幼虫全身呈绿色,且具有斑点,在生长过程中,会逐渐变成浅黄色,且具有气门线,贪夜蛾种群密度比较大,当食物短缺时,幼虫迁移期为黑色。

成虫的体长在35-40mm,腹部末节有正方形排列的黑斑。

成虫比较粗壮,且呈灰棕色,雌虫前翅呈灰棕色,颜色更深,后翅呈白色,蛹为棕色,长18-20mm。

二、草地贪夜蛾的危害草地贪夜蛾幼虫食叶片,会导致落叶,大量幼虫会切断种苗以及较小的植株茎,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幼虫会钻井玉米穗当中,食玉米叶,会留下许多孔。

老龄幼虫和幼虫一样,可切断幼苗,钻入到植被穗当中,也会取食番茄类植物的花蕾,并钻入到果中,当种群数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贪夜蛾会成群扩散,在有利条件下,通常会留在杂草当中。

三、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因为草地贪夜蛾具有迁飞速度快、且适宜生长区域广、繁殖能力也比较强等优势,因此,导致防控难度也比较大,在全球大面积发生,并且导致严重的损失及后果,为了有效防止草地贪夜蛾的入侵以及大规模爆发,保障农作物健康稳定生长,就必须要切实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

玉米田有斜纹夜蛾发生要巧防治.doc

玉米田有斜纹夜蛾发生要巧防治.doc

玉米田有斜纹夜蛾发生要巧防治
玉米田有斜纹夜蛾发生要巧防治。

斜纹夜蛾发生为害受环境影响较大,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对于斜纹夜蛾的防治,目前烟农多采取以下方法,选择远离菜地的山地及闲天种烟。

田烟要注意轮作,田间的杂草有许多是斜纹夜蛾的寄主,也是斜纹夜蛾转株危害或扩散的桥梁。

因此施肥。

中耕。

铲除田间杂草。

可减轻斜纹夜蛾危害。

1、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而尚未产卵的前期,利用其趋光性用黑光灯杀成虫,利用其趋化性用杨树枝或糖醋液诱杀.捕杀。

2、清除卵块:根据成虫趋向烟株中部叶片背面产卵的习性及卵块的形态特征,在产卵盛期逐日到烟田采卵.消灭在危害以前。

3、捕杀幼虫:在初龄幼虫集中危害时,可在扩散前捕杀幼虫或采被害叶片。

这一项工作可以结合烟株打顶抹杈时进行。

对高龄幼虫用药较困难,采用人工捕捉。

4、化学防治:用药时间要掌握好,斜纹夜蛾初孵幼虫群栖,集中危害,抗药性弱,这是早期防治的有利条件,应掌握在成虫产卵及幼虫孵化盛期后4-5天,并注意将大部分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

施药最好在早晨及傍晚进行,药剂采用一些低毒而高效的农药。

在低龄幼虫期,幼虫取食量小,可选用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一般用90%敌百虫1000倍或50%辛硫磷1000倍等均有效果。

甘肃玉米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控

甘肃玉米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控

甘肃玉米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控
甘肃玉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它也存在着各种虫害,严重影响着玉
米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甘肃玉米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控方法。

一、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是甘肃玉米上最为常见的虫害之一。

它的危害表现为幼虫吃玉米叶片、穗丝
和玉米花粉等,严重时可使玉米丧失光合作用能力,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采取化学防治时,应选择效果较好、安全性高的化学农药,并注意产品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不超过标准
剂量。

二、蓟马
蓟马是一种小型昆虫,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吸食玉米植株汁液,严重时会使玉米植株
失去绿色,丧失光合作用能力,降低产量。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土壤翻耕、清除杂草、选择
抗性玉米品种、使用农药等。

农药防治时,应注意药剂安全,药剂使用后的清洗、处理等。

三、螟虫
螟虫是一种寄生在玉米棵花序内的害虫,它的危害表现为幼虫吃玉米球和玉米籽粒,
造成直接损失和品质降低。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螟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增加
灯光陷阱等。

四、玉米象
五、黑粉虱
总之,甘肃玉米虫害防治需要针对不同的虫害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并加强田间
管理、选择抗性强的品种、使用低毒性农药等,从而使玉米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产量和
品质。

同时,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斜纹夜蛾防治技术标准

斜纹夜蛾防治技术标准

斜纹夜蛾防治技术标准一、农业防治1.1 精选品种,合理布局选择抗病、抗虫性强的作物品种,如抗虫棉、抗虫玉米等。

同时,合理布局作物种植,避免同一品种或同一类作物连片种植,以降低虫害发生的风险。

1.2 翻耕灭蛹,减少越冬虫源在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土地,消灭越冬虫蛹,减少翌年虫源。

同时,对于发现的虫蛹,可采用人工捕杀或药剂防治。

1.3 清除杂草,控制虫害在作物生长期间,定期清除田间杂草,以减少虫害的发生。

此外,对于已经发生虫害的田块,应及早采取措施清除虫源,防止虫害扩散。

1.4 科学施肥,提高作物抗虫能力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增加作物的营养水平,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

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少施氮肥,以增强作物的抗病性。

二、物理防治2.1 黑光灯诱杀成虫在斜纹夜蛾成虫盛发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每2-3公顷设置一盏黑光灯,可有效减少成虫数量。

2.2 性诱剂诱捕成虫利用斜纹夜蛾的性诱剂诱捕成虫。

在斜纹夜蛾繁殖季节,将性诱剂悬挂在田间,吸引雄性成虫并集中捕杀。

此方法可干扰成虫交配,降低繁殖率。

三、生物防治3.1 天敌保护利用斜纹夜蛾的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蝇等,可通过保护和利用天敌来控制虫害。

在田间设置天敌保护设施,如寄生蜂保护器等,以增加天敌数量和种群稳定性。

3.2 生物农药应用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斜纹夜蛾。

如苏云杆菌等生物农药,可有效杀死斜纹夜蛾的幼虫和蛹。

同时,生物农药对环境友好,对天敌的危害较小。

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适时使用生物农药。

四、化学防治4.1 药剂选择与使用在化学防治中,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根据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和作物生长情况,确定合理的施药时间和用药量。

同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以延缓斜纹夜蛾产生抗药性。

对于一些重要作物或名优品种,可采用局部施药或精准施药技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和污染。

4.2 安全间隔期及停药期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和停药期的规定。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识别及防治技术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识别及防治技术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识别及防治技术一、虫态识别该害虫幼虫与黄地老虎在形态上相像。

身长约1.4-1.8厘米,黄灰色或黑褐色,各体节有一个倒三角形的深褐色斑纹,重要特征是腹部上两条褐色背线到胸节消逝。

幼虫一般缩成“C”字型。

蛹为黄褐色,老熟幼虫入土做一丝质土茧包被内化蛹。

卵馒头状,上有纵脊。

初产黄绿色,后土黄色。

直径不到一毫米。

二、危害特性目前有些资料将二点委夜蛾归入地下害虫。

实际上二点委夜蛾一般不入土,而是公开于麦秸麦糠等田间积累物下。

危害玉米的根和茎基部,一方面咬食玉米根,并是从一侧开头。

另一方面是咬食玉米茎基部,而形成孔洞。

因此田间可看到危害状有萎蔫株,枯心苗和倒伏植株。

一般是小苗萎蔫死亡,大苗倒伏。

三、发生特点早套玉米是先于贴茬玉米消失虫情。

今年受春季温度影响,小麦收割推迟5-7天,而见蛾期并未延迟,所以将消失小苗受害为主的状况,危害程度将重于往年。

麦田掩盖物是二点委夜蛾的爱护伞。

依据幼虫调查,二点委夜蛾发生为点片状。

幼虫在田间分布与麦秸有关。

没有麦田掩盖物的玉米田在田边草丛下曾查到幼虫。

发生时一株有虫1-十几头。

虫龄不整齐,大小混合。

四、准时防治依据近年的防治试验,影响药剂杀虫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二点委夜蛾被麦秸麦糠掩盖着,药液触及不到。

因此除喷雾外,可采纳诱杀和熏蒸的方法,效果较抱负。

可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菊酯类1斤,拌棉仁饼粉或麦稃100斤,傍晚撒到玉米田,杀虫效果可达90%以上。

或亩用DDV300-500毫升拌50斤细沙土,于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防效较好。

或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用直喷头喷根茎部,每株50毫升药液,也有抱负的杀虫效果。

另外可先将掩盖物麦秸麦糠清理后再用药,效果更好。

蔬菜斜纹夜蛾调查测报技术规范

蔬菜斜纹夜蛾调查测报技术规范

新卵块,同时调查幼虫数量和有卵株数,计算有卵株率、百株卵块数、卵孵化率、各龄幼虫数和百株虫
量,结果记入表 4。在发生盛期每 5d 调查 1 次,其余每 10d 调查 1 次。
表 4 斜纹夜蛾田间虫情系统调查记载表
调被有有
百株 卵
百株虫量(头)
百株
生查害卵卵
孵化 孵
调查 蔬菜
卵块
育株株株株
卵块 化 1-3 4 龄
蔬菜斜纹夜蛾调查测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蔬菜斜纹夜蛾一般调查、系统调查和预测预报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菜区斜纹夜蛾的测报、防治以及生态学研究的调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系统调查 systemic investigation
为掌握一个地区的病虫发生消长动态,采用定点、定时、定内容的方法进行的连续调查。 2.2 大田普查 field investigation
发生 为害 总面 积
表6 斜纹夜蛾年度资料汇总报表
诱蛾量(头)
灯灯
全年
夏季主
下下
夏季主
秋季主
灯下
害代百
始 终 4-6 7 8 9 10 11 害代发
害代发
总诱
株虫量
见 见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生程度
生程度
蛾量
(头)
期期
秋季主 害代百 株虫量 (头)
填报日期:
填报单位:
填报人:
7 预测预报方法
7.1 发生期预测 7.1.1 历期预测法:
性比。结果记入表 2。
表 2 斜纹夜蛾成虫灯下诱测记载表
调查日期


合计
调查地点:

斜纹夜蛾种群空间动态

斜纹夜蛾种群空间动态

斜纹夜蛾种群空间动态
蒋杰贤;梁广文
【期刊名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9(25)5
【摘要】利用频次分布法和分布型指数研究了斜纹夜蛾低中龄幼虫在菜芯BrassicaparachinensisBailey地内的种群空间分布图式,并研究了各龄幼虫在菜株上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斜纹夜蛾低中龄幼虫在菜株上呈聚集分布.频次分布拟合的结果大部分样本符合负二项分布,半数样本符合奈曼分布,而不符合泊松分布.幼虫在菜株上的分布,随幼虫虫龄的增长,其分布重心逐渐向菜株下部移动,低龄幼虫主要分布在植株的中上部,5,6龄幼虫则主要分布在地面、落叶和地下.幼虫感染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后,在菜株上的分布重心逐渐上移.
【总页数】5页(P382-386)
【关键词】斜纹夜蛾;垂重分布;空间图式;蔬菜
【作者】蒋杰贤;梁广文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昆虫生态,毒理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34
【相关文献】
1.斜纹夜蛾实验种群动态的分析 [J], 秦厚国;丁建;叶正襄;黄水金;罗任华
2.斜纹夜蛾自然种群数量动态预测研究 [J], 丁建;秦厚国;叶正襄;黄水金;罗任华
3.竹笋基夜蛾在笋用竹林中的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格局 [J], 王增华;高百龙;吕军美;华瑞富;周智峰;舒金平
4.斜纹夜蛾成虫田间种群消长动态及预测模型 [J], 姚士桐;郑永利;程勤海;陈国祥;陈利英
5.大豆田斜纹夜蛾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J], 郑永利;吴华新;蒋开杰;黄满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1 ∗ ∗ 1 1
通过聚集度指标法 ! Μ µ 回归法 法 和× 幂法则等检验测定 结果表明玉 米田斜纹夜蛾幼虫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格局 其聚集强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 ∀ 胡务 义等对大豆田斜纹夜蛾空间分布研究 未做虫 龄变化行为分析 认为其聚集分布的原因在于 其本身的群集行为所致≈ ∀ 在玉米田的斜纹夜 蛾受时空运动变化影响较大 据对内部结构分 析 在低龄幼虫期幼虫往往出现群集行为 其分 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即低龄幼虫群 个体间 相互吸引 ∀ 随着虫龄增大而吸引力减弱 进入 高龄后则表现为互相排斥 即表现扩散转株危 害 ∀ 经聚集均数 Κ 检验分析 当样方平均密 以下时 聚集是由某些环境如气 度在 1 候 !土壤湿度 !植株生长状况等所引起的 当样 以上时 其聚集是由害虫 方平均密度在 1 本身的群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 ∀ 312 通过对抽样技术分析 经多种抽样方式测 定与比较 玉米田斜纹夜蛾抽样方式以五点式 抽样为最佳 其次为跳跃式和 字型 ∀ 同时 应
扩散系数 Χ
1 1 1 1 1 1 1
样地序号
丛生指标 Ι
1 1 1 1 1 1 1
Κ 指标 1 1 1 1 1 1 1
ΧΑ 指标 1 1 1 1 1 1 1
Μ3 Π µ 指标 1 1 1 1 1 1 1
表2
样地序号 平均数 µ
1 1 1 1 1 1 1
斜纹夜蛾高龄幼虫聚集度测定结果
扩散系数 Χ
1 1 1 1 1 1 1
1 213 21311
幼虫
33
Μ 1
3
得 Α 即 Α
Α
Α Α
Α
1
表明斜纹夜蛾低龄幼虫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且个体间相互吸引 随着虫龄不断增大 幼虫群不断扩散 进入高龄 以后 个体间独立性增强 并呈现互相排斥状 态 使田间扩散转移危害显著加重 ∀ 从总体来 分析 斜纹夜蛾幼虫分布的基本成份仍是个体 群 且个体间仍相互吸引 主要在于低龄幼虫比 重大 占 幼 虫 数 的
Πµ Το ν ν? ν∀
关键词
斜纹夜蛾 鲜食玉米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年代以来 斜纹夜蛾 Π ρ οδενια λ ιτυρ αƒ ∏ 在浙江省临海市蔬菜类作物和 玉米作物上发生危害渐趋严重 大发生频率显 世纪 著提高 每年


11111
调查方法
在秋季甜玉米抽雄授粉期
正值第 代斜纹夜蛾的盛发危害期 对临海市 农业科技实验园的 块连片甜玉米样地进行调 查 以 株为 个样方 每块样地调查 方 即单行直线取样 低龄
2 1 11 3
表明 种抽样方式所得平均数与 种抽样方式均
总体平均数无显著差异 故这
可靠 ∀ 相比较而言 五点式抽样方式调查结果 更接近总体平均值 其误差率 τ 值最小 变异系 数较小 其代表性最佳 而平行跳跃式和 Ζ 字 型次 ∀
表4
抽样方式 全查
利用 × 的幂法则 拟合方差 Σ 与平均数 µ 的幂相关回归方程 式 其结果分别为 法测定 低龄 幼 虫
贯抽样理论 即设种群临界密度 防治指标 为
µ 把抽样过程中接受和拒绝的 条直线定义为
在田间调查应用序贯抽样时 凡调查 ν 株 样本的累计虫量超过上界 即判为防治对象田 而低于下界则暂不需防治 ∀ 当累计虫量在上下 界之间 则应继续进行调查 直到最大抽样数 ∀ 当 ∆
1 µ 1 µ 1 时 其最大抽样数为 1 时 其最大抽样数为
丛生指
和临海市重点科技
2 2
调查研究方法 空间分布型研究
3 浙江省重点课题资助项目
项目 收稿日期
∀ 2 2
修回日期
#
# .
昆虫知识
∞ ×

• ∞⁄ ∞
标 Ι !•
ΧΑ !
负二项分布参数 Κ !≤ 指标 3 聚块性 指 标 Μ Πµ ! 法 !× 提出的种群聚集均数 Κ

样理论 建立新序贯抽样模型 制定序贯抽样 表 并以此作防治决策 ∀
扩散系数 Χ
1 1 1 1 1 1 1
方差 σ
1 1 1 1 1 1 1
拥挤度 Μ3
1 1 1 1 1 1 1
丛生指标 Ι
1 1 1 1 1 1 1
Κ 指标 1 1 1 1 1 1 1
ΧΑ 指标 1 1 1 1 1 1 1
Μ3 Π µ 指标 1 1 1 1 1 1 1
昆虫知识
∞ ×

• ∞⁄ ∞
#
2 211 21111
法等 种方法测定其幼虫分布的内部结构及其 格局 并采用 分析其聚集原因≈
112 1 1 21 1 ∀
结果与分析 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 聚集度指标法测定
Ι
抽样技术研究 抽样方式 选有代表性的甜玉米田 五点式 每点 双对角线

测定结果显示 低
Κ ΧΑ
龄幼虫 !高龄幼虫 !幼虫三者的田间空间分布的 各项指标均达到 Χ
1 1
抽样技术 抽样方式的确定 将样地全查结果分
1 δφ
Β Β
1
Β
1
所致∀但 Β 即 Β Β
别与 种抽样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 ∀ 结果经表 显示 各抽样方式 τ 值均小于 τ 1
ν
表明斜纹夜蛾幼虫无论在低龄时期还
是高龄状态 !无论其种群在低密度下还是在高 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格局 其聚集强度是随着 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 ∀ 这与聚集度指标法测定 结果相一致 ∀
ρ ρ 1 1 1
33
×
几种抽样方式的准确度比较
τ值
Σ
1 1 1 1 µ µ β
1
µ µ µ
1
1 1 ρ β 1
即σ
Σ
抽样数 平均数 标准差 误差率 ν σ Η ΠΛ Λ或 ξ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变异系 数 χϖ
1 1 1 1 1 1
高龄 幼 虫
33
µ
1

∞2 ∏
Π λ αντ Π ρ οτεχ τ ιον Στα τ ιον οφ Λ ινηα ι Χ ιτψ Ζηεϕ ιανγ Π ρ οϖ ινχε
× ∏

∏ √ ∏ Ν Π∆
要 对秋甜玉米田的斜纹夜蛾不同发生密度田块调查 取得了 组样本资料 运用聚集度指标法 ! 法和 × 法等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 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呈聚集分布 其聚集原因经 种群聚集均数测定 当 µ 时 其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如气侯 !土壤湿度 !植株生长状况 时 其聚集是由于害虫本身的群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 ∀ 在此基础上 等所致 当 µ 通过几种抽样方式比较以五点式为最佳 并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 Ν Π∆ 摘
1 的情况下 建立 Ν 1 Πµ
影响聚集分布的原因
表5
µ 1 1 1 1 1 1 1 1
斜纹夜蛾幼虫理论抽样数
1 1 1 1 1 1 1 1 1 1
∆ ∆ ∆
# 75103 1 Ν
# 1 1 Πµ
昆虫知识
∞ ×

• ∞⁄ ∞
1
Ν
1
3 Α !Β 分别为 Μ ∗ µ 回归方程中的截
Πµ
∀ 应用上述理论抽样数模
昆虫知识
∞ ×

• ∞⁄ ∞
#
#
玉米田斜纹夜蛾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3
汪恩国 陈克松 李达林 罗桂楼
浙江省临海市植物保护站 浙江 临海
Τηε σπα τια λ δισ τρ ιβυτιον παττερν ανδ σαµ πλ ινγ τεχηνιθυε οφ Π ροδενια λ ι τυρα ιν τηε χορνφ ιε λδ ≤ ∞ Αβσ τραχτ × 2≥ ≤ × ∏ √ µ µ ∏ ∏ ∏ Πµ Κεψ ωορδσ Το ν Π ρ οδενια λ ιτυρα √ ∏ ν? √ √ ∏ ν ∏ ∏ Π λ ιτυρα ∏ √ ∏ √ × × ∏ . √ Π ρ οδενια λ ιτυρ α ∏ ∏ ∏ √ 3 ⁄2 ∏2 ∏
1 111
株 分别调查每株玉米 龄以上 幼虫数
龄 幼虫数 !高龄
并逐株记载 ∀ 测定方法 将田间调查所得数据以每 块样地为 组 分别列出低龄幼虫 !高龄幼虫及 幼虫的频次分布表 并分别计算出平均数 µ ! 方差 Σ 及平均拥挤度 Μ3 ∀ 采用聚集度指 标法 扩散系数 Χ !⁄ √


月对玉米田斜纹夜蛾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进
方差 σ
1 1 1 1 1 1 1
拥挤度 Μ3
1 1 1 1 1 1 1
丛生指标 Ι
1 1 1 1 1 1 1
Κ 指标 1 1 1 1 1 1 1
ΧΑ 指标 1 1 1 1 1 1 1
Μ3 Π µ 指标 1 1 1 1 1 1 1
表3
样地序号 平均数 µ
1 1 1 1 1 1 1
斜纹夜蛾幼虫聚集度测定结果
在特定 τ 值下抽样样本中个体总数 Τ ν 的上 ! 下界 ∀ 其通式为
Τ ν 1 µ ν? τ ν≈ Α µ µ
Β
株 当 ∆
式中取防治指标为每株 1 头幼虫 即 µ
ν 为抽样方数 τ 为自由度 ] 时的 τ 值即 τ
表6
调查株数
Τ ν 1 1 ν? ν
株 ∀ 若这时累计虫量仍在上下界之间 则可根 据它靠近哪一边限确定是否为防治对象田 ∀
11112 ∗
月对蔬菜和玉米等多种作
个样
物构成严重威胁 一般年份损失 成以上 严重 田块损失 ∗ 成 ∀ 年出现暴发危害 据 试验观察 甜玉米株害率 1 成为蔬菜和 玉米的重大灾发性害虫 ∀ 为了揭示和明确斜纹 夜蛾的田间分布信息及其种群行为特征 提高 其预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 作者于 行了调查研究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