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财政基础工作,深化公共财政改革 以全面整合财政业务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全面整合财政业务系统为手段

做实财政基础工作,深化公共财政改革

近年来,区财政部门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技术已成为财政改革的基础和依托。如何借助信息化技术,整合财政业务系统,解决公共财政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围绕这一课题,作初步探讨。

一、关于“金财工程”与财政改革的关系

“金财工程”主要含义有两层:一方面“金财工程”是建设我国“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工程,具有信息资源重要、信息覆盖全面、信息联系广泛等特点;另一方面“金财工程”建设的真正核心意义在于推动财政管理改革,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管理模式。从实现的层面来说,财政改革是从实质上实现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标准化原则、规范化原则、权力制衡原则和效率原则,而“金财工程”则是从形式上去实现这四个原则。总之,“金财工程”是一个带有“事前”控制的“资源型”财政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将彻底改变旧有的工作方式。因此,“金财工程”不是提供一种简单的数字化作业方式,而是建立一个理念先进、设计科学、运行规范的系统,是实现科学理财、规范聚财、高效用财的手段和基础。

然而,“金财工程”建设绝非一日之功,自2002年东城“金财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财政干部的艰苦努力下,区财政陆续推出了预算编审、预算执行、工资统发、银行账户管理和财政基础资料数据库等一系列应用系统,对推动区级公共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财政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原有相对分散、独立的“金财工程”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开发模式已无法全面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了。因此,整合“金财工程”业务应用系统,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软件互联、管理互动的区级财政业务应用系统网络,是区财政认真落实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措施,做实财政基础工作,全面提高区财政理财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区财政运用“金财工程”推动全区公共财政改革的情况

(一)部门预算改革进展情况

区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系统于200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一套用于财政预算业务管理的信息处理平台。该系统能够按照部门预算改革的需要,实现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人大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全部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任务。以部门预算编审系统的应用为基础,东城区部门预算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依托部门预算编审系统,由各预算单位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将本单位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入制年度预算,细化到具体支出项目,实现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增强了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意识以及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提高了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便于人大、政府和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审查。

二是实行综合预算。在完善基本支出预算定额标准和取消收支挂钩的传统预算核定方法的基础上,运用预算编审系统的资金配比、总额控制、项目管理和审核汇总等功能,将预算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按照“预算内资金优先保证基本支出、预算外资金及其他资金优先安排项目支出”的资金配比原则,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发挥了资金的合力作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建立并完善东城区预算单位人、财、物基础资料数据库和专项资金项目库,建立了按月动态更新、实时维护、资源共享的信息报送管理机制,为确保年度预算编制到个人和具体项目,提高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展情况

一是依托财政预算执行系统,出台了《东城区区级预算资金拨付管理暂行办法》和《东城区预算资金拨付管理局内操作规程》,对财政内部资金管理程序重新梳理规范,杜绝拨款随意性,保证财政资金拨付及时、准确,增强了资金拨付透明度,提高了预算执行水平。

二是充分发挥“预算执行系统”智能化、网络化的特点,将各种部门预算指标自动生成拨款通知单、会计记账和预算拨款等凭证,保证了数据安全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通过不断开发完善财政工资统发系统,建立了“编制、人事、财政管理三结合,核编、核人、核钱三联动”的联审内控机制,实现了错误信息自动预警功能,工资管理模式由事后监督变成事前控制、事中跟踪;研发与金融机构的接口系统,增加工资信息自动核对功能,保障工资发放安全,截至目前,财政工资统发保持“零”差错率。

四是通过研发运行“财政专户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将所有非税收入按照单位、项目上缴财政专户,实现逐单位逐项目即时统计和月度分析,确保非税收入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杜绝隐瞒、截留、挤占和挪用政府资金。截至2005年11月底,各预算单位上缴财政专户收入30927万元,同比增长56.6%。

五是相继研发了“工资统发接口”、“财政专户收入接口”和“银行账户管理接口”。充分利用数据接口的功能,建立连接各个系统之间的“桥梁”,实现各个系统“横向”连接。达到“数据一次录入,多方共享”的目的,减少了数据信息的“人工”流通环节,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

六是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规范了各部门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实现了网络“无纸化”办公,夯实了财政基础工作。

(三)财政基础工作的信息化推进情况

1、财政基础资料数据库不断完善

财政基础数据系统是区财政于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一套用于财政基础数据统计的信息处理平台。该系统能够按照财政部门的需要,实现基层预算单位的基础数据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基本满足各类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所需的基础数据和资产管理等不同方面的业务需求。

目前,基于这套财政基础数据系统,可以基本实现各预算单位的基础数据统计工作,并按照一定的模式生成各单位基础数据统计表。通过几年来财政部门对财政基础资料数据库系统不断完善和扩充,财政基础信息近年来不断细化、不断完善,基础资料数据库对整个财政系统支持力度逐年加大。

2、财政日常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1999年至2005年,结合财政实际工作开发并两次升级了局办公系统(OA)。经过几年的运行,区财政OA系统基本涵盖了财政各项基础工作,形成一个工作流程科学化、职能实现高效化、财政管理规范化、监督考核数字化的综合智能信息平台。通过OA系统的开发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干部职工网络办公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强化了干部的信息化意识和网络化思维方式,为“金财工程”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继续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完善了以光纤和ADSL拨号相结合的财政横向、纵向网络通讯平台建设,与全区所有与财政有业务往来的单位联网,初步建成了财政信息网络体系;三是围绕人、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规划并逐步建设安全体系,完善防病毒体系,完成本地灾难备份中心建设,落实防火墙、安全认证等措施,保证网络、系统以及数据的安全。

三、当前区财政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改革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财政体系,其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以财政管理信息化为手段,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监控,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从现实情况看,我区现有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在促进公共财政改革、创新理财机制、夯实基础工作、提高理财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系统开发时财政管理机制尚处于转型初期以及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尚不成熟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至目前已显现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在全国财政系统中极具普遍性。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加速,客观上要求只有整合、升级现有财政业务应用系统,才能逐步解决财政管理和系统应用中的问题,才能不断适应深化公共财政改革的需要。

(一)现有系统难以实现全部财政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要求

以往进行的财政信息化建设,受财政改革的渐次性和阶段性影响较大。由于部门预算改革在前,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改革在后,且各个时期的改革认知度和侧重点不同,特别是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在改革初期尚不成熟,使财政业务系统建设难以按照公共财政改革的基本框架,做到统一规划,从而出现系统建设相对分散、各项业务流程间衔接不畅的现象,难以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