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施工作业防中毒措施
防中毒、灼伤,防腐蚀对策措施
防中毒、灼伤,防腐蚀对策措施
1、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要经过培训并通过有关部门的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2、在铜添加剂、酸性蚀刻液等物料投料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应佩戴橡胶手套,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注意佩戴防尘毒口罩,操作中避免扬尘。
3、有毒物质的测量仪表、管线、槽体,在检修前应有相应的隔离、冲洗、吹扫等防护措施。
4、具有腐蚀性的作业区定期对建筑物地面、墙壁(角)、设备、管道进行防腐处理,并定期更换易腐蚀的设备和管道部件,以及管道、阀门等螺纹连接处的填料,并宜优先选用聚四氟乙烯填料。
5、腐蚀性物质的测量仪表、管线、槽体,在检修前应有相应的隔离、冲洗、吹扫等防护措施。
6、强腐蚀液体的管道阀门,宜设双阀。
7、从设备及管道排放的腐蚀性气体或液体,应加以收集、中和处理,不得任意排放。
8、添加槽液或加入易产生溶解热的化学药品(如:氢氧化钠)应缓慢加入,同时进行充分搅拌。
不应用浓酸、浓碱直接加入槽液调整其PH 值。
9、应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化学灼伤个人防护用品,如:防腐蚀塑胶手套、护目镜、胶靴和皮围裙等。
10、表面高温的蒸汽加热装置一律应设在槽体远离人员走道的一侧,避免操作中误接触。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工业作业场所接触有毒有害气体职工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的效用,体现以人为本,防止职工发生急、慢性中毒,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作业场所。
本规范的执行主体是各类含有有毒作业的工矿企业。
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本规范的规定为职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监督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第三条本规范主要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标准。
第四条本规范主要对含有职业中毒危害的工作场所厂区平面布局和车间设备布置、建筑设计卫生要求、辅助卫生设施、防毒设备及设施中一般规定、毒物源控制、毒物排放控制、测试评价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作了规定。
第五条本规范可作为拟建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对已建建设项目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依据。
第六条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设计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章节,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实施效果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篇章。
第八条凡涉及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卫生工程防护监督管理的内容,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法规、条例、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第九条有毒有害作业。
有毒有害作业是指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进行的作业。
第十条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
职业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中毒三种类型。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防气体中毒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防气体中毒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责任与职责: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安全员、监理人员、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防火、防爆、防气体中毒方面的责任和职责。
2.施工现场布置: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确保消防设施、防爆设施等布置合理。
禁止在施工现场放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
3.施工现场火源管理:禁止吸烟、明火作业,火种管理要严格,设立专门的用火区域,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防爆设施管理: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配置必要的防爆设备和设施,包括可燃气体检测仪、防爆电器设备、静电接地设施等,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5.危险气体检测与防护:对施工现场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通风设备、个人防护装备等。
6.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对参与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包括火灾防护知识、防爆知识、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知识等。
7.紧急救援预案:制定施工现场的紧急救援预案,明确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等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和责任人。
8.定期检查与维护:对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爆、防气体中毒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功能完好。
施工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四篇)
施工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施工现场是一处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特别是当涉及到有毒物质的使用时,事故的发生风险更大。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我们制定了本施工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应急响应措施1. 确保施工人员的撤离一旦发生中毒事故,首先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时采取撤离措施。
项目现场应设置应急疏散标志,施工人员应立即按照标志指引撤离现场,尽快到达安全集结点。
同时,现场人员应通过扩音设备或广播等形式通知其他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撤离。
2. 按照事故类别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根据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针对不同的毒物中毒事故,我们制定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 气体中毒事故- 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增加通风,并保持人员撤离现场;- 关闭所有与气体相关的设备,并切断气源;- 对于有生命危险的情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或其他急救措施;- 迅速报警并联系专业的急救机构进行救助。
(2) 化学品中毒事故- 迅速将受害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体位正常;- 快速将受害人的衣物和皮肤上的化学品清洗干净;- 根据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应急处理方法,如用水冲洗、中和剂处理等;- 快速报警并联系专业的急救机构进行救助。
(3) 食物中毒事故- 立即停止进食该食物;- 帮助受害人将胃内容物排出,如果可能的话,保存一部分胃内容物以供检验;- 如有必要,立即进行胃洗、补液等急救措施;- 迅速报警并联系专业的急救机构进行救助。
3. 提供紧急救援一旦事故发生,应立即通知专业救援机构进行紧急救援。
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立紧急救援点,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在专业救援机构到来之前,现场有经验的人员应尽量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4. 事故调查和纠正措施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中毒窒息事故预防措施
中毒和窒息事故的预防措施
1.应加强对乙炔、二氧化碳、氩气等气瓶的巡视检查工作力度,定期对阀门接头及管道进行检查,避免乙炔、氩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可能导致人体中毒和窒息的气体泄漏。
2.在进行氧气切割或电焊时,作业人员必须佩带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做好现场通风措施,防止操作员吸入氮氧化物和其他可能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的物质。
3.作业人员在进入浸、喷、油漆干燥场所、油漆仓库及其他使用或储存油漆和有机溶剂的场所前,必须先进行通风置换空气后方可进入作业。
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保证作业场所通风顺畅。
4.作业人员进入涂漆炉、烘箱、污水处理池、压力容器及管道等密闭空间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便携式氧含量分析仪,确认受限空间内的含氧量满足安全操作条件后,方可进入密闭空间作业。
5.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在作业时必须有相应人员进行监护,作业前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施工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施工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施工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包括:
1. 了解毒物:施工人员应该了解工作现场可能接触到的毒物种类、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方法。
2. 预防来源控制: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上的毒物来源,如储存和使用毒物的正确方法。
3. 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施工人员应该按照正确的程序使用可能的毒物,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4.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施工人员应该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等。
5.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施工人员应该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以确保他们没有因接触毒物而受到损害。
施工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
1. 紧急情况通报:在发现中毒事故时,施工人员应立即向相关人员报告,并通知求救。
2. 脱离现场:如果情况允许,受伤人员应尽快离开中毒事故现场,以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3. 提供紧急救助:对于中毒人员,应立即提供紧急医疗救助,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
4. 隔离和标记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尽快将中毒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标记,以防止其他人员进入,避免二次伤害。
5. 调查和报告事故:对于中毒事故,应尽快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报告给相关的管理部门,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通信管道线路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及风险防范
一、通信管井内作业,慎防有毒气体伤害和避免二次伤害1、风险说明井下或其他封闭环境存在有毒气体,没有事先通风和检验有毒气体浓度.2、事故后果人员中毒造成人员伤亡.3、安全控制点1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2提前打开井盖通风,施工过程要确保通风畅通.3下井前先检测施工环境有毒气体的浓度.4、防范措施1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明确现场安全员.2下井前或进入其他封闭环境前要先用毒气测试仪或采用生物测试法进行检测.3在井下或其他封闭环境内施工要使用抽风设备,确保通空气流通良好.4作业发现有身体不适的立即停止作业.5发现有人中毒,采取正确措施,切忌盲目抢救,避免二次伤害.5、应急措施1人工鼓风,向施工环境补充新鲜空气,降低毒气浓度.2将出现轻微中毒症状的人员转移到通风环境.3将出现中度及以上中毒症状的人员送医院急救,并在送救过程施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手段.6、注意事项1作业前,提前打开人井通风.2确认有有害气体的浓度.3使用抽风设备对人井内有害气体进行排空,以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便于人员下井作业.4在井下或其他封闭环境内施工,要使用排气扇、鼓风机等方式做好通风工作.二、开挖管道、占道施工做好安全围蔽及警示措施,避免交通意外.1、风险说明1管道施工未设置安全警示设施,造成交通事故.2管井下作业,路面没有设置安全警示设施或留人职守,井面重物打击伤害.2、事故后果1人员伤亡2交通事故3损坏通信设施3、安全控制点1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2施工区域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围带,井下作业井口留人值守.3高速公路上施工必须在前进方向300米开始设置警示标志.4、防范措施1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明确现场安全员.2井下作业井口留人值守.3施工前检查安全警示措施是否到位.4井口附近不要放置重物.5夜间设置警示闪烁灯或红灯.5、应急措施1现场急救或打 120送伤员到医院救治.2保护现场,拨打 110和报告上级.6、注意事项1施工区域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高速公路上作业前300米开始设置警示标志和专人负责指挥交通.2设置作业区和和警示标志.3高速公路上施工必须在前进方向300米开始设置警示标志,在施工的人井现场周边设置足够的安全警示牌或者留人守候.4设置作业区和和警示标志.设施1、风险说明1开挖位置附近已敷设供排水、燃气、电力线缆、通信线路等地下设施,作业无保护措施造成重大事故.2、事故后果1人员伤亡.2通信设备、施工器具受损.3供排水、燃气、电力线缆、通信线路等地下设施受破坏,导致供给中断.3、安全控制点1查明供排水、燃气、电力线缆、通信线路等地下设施准确位置.2开挖前;设计、监理、项目负责人到现场复核后才能开挖.3不得用大型机械挖掘.4开挖时发现泄漏或有损伤电缆的必须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并向上级报告.3、防范措施1向有关部门了解施工区域市政设施分布情况.2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指定现场安全员.3对供排水、燃气、电力线缆、通信线路等地下设施做好保护措施和警示标识.4定“施工现场抢修应急预案”,备好人员、工器具、车辆等.5、应急措施1按“施工现场抢修应急预案”实施.2报告上级.6、注意事项1挖出地下管线并悬空时,在进行适当的包托后应与沟坑顶面上能承重的横梁用铁线吊起以防沉落.经路由1、风险说明1开挖、铺设、打桩、位置附近已敷通信线路等地下设施,作业无保护措施造成重大通信事故.2靠近一干二干光缆、关键客户光电缆等,因靠近重要系统作业并非直接对重要系统作业,导致重要系统中断2、事故后果1通信线路等地下设施受破坏,导致通信中断.2通信设备、施工器具受损.3、安全控制点1查明通信线路等地下设施准确位置.2开挖前;设计、监理、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到现场复核后才能开挖.3不得用大型机械挖掘.4开挖时发现泄漏或有损伤电缆的必须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并向上级报告.4、防范措施1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指定现场安全员.2向建设单位、维护部门核实情况.3对通信线路等地下设施做好保护措施和警示标识.,备好人员、工器具、车辆等.4制定“施工现场抢修应急预案”5、应急措施1按“施工现场抢修应急预案”实施.2报告上级.五、通信工程高空作业,防触电、防坠落1、风险说明1空作业未按照要求佩戴好安全带.2没有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3没有设置监护区域或无人监护导致人员高处坠落.2、事故后果1造成人员伤亡.3、安全控制点1高空作业必备:系安全带、戴安全帽、带测电笔、梯防滑套、有人扶梯.2看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3所有线路视同带电体作业.4、防范措施1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2高空作业时,必须先测试是否带电,必须使用安全带保护,安全带围杆绳放置位置应在距杆梢 50厘米以下.3在杆上作业应戴安全帽,必要时在杆周围设置护拦.4设置监护区域,专人监护.5、应急措施1现场急救或打 120送伤员到医院救治.2立即停工,启动应急预案.3立即上报上级负责人.6、注意事项1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组织的登高培训学习,并通过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才可以进行登高作业.2高空作业必备:系安全带、戴安全帽、带测电笔、梯防滑套、有人扶梯.3高空作业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竹梯要有防滑勾、穿防滑鞋、工具要放在密封好的工具袋里.4采用竹梯作业时,下面要有人扶梯,防止竹梯左右滑动 ,同时设置作业区域 ,用围带或施工警示牌围蔽.六、立杆作业注意事项1、风险说明1人力不够,造成倒下压伤人.2抬、立杆时用力不均,导致杆断伤人3立杆开挖时打洞挖断重要光/电缆或其他地下管线设备.2、事故后果1人员伤亡.2通信中断.3、安全控制点1立杆时要观察地形,设置作业区,闲杂人员严禁在作业区内观看.2开挖时查勘是否有重要光 /电缆或其他地下管线设备.3抬、立杆人员合理配备,保证杆身受力均匀,避免杆断伤人.4、防范措施1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现场安全员.2立杆开挖时,查勘是否有重要光/电缆或其他地下管线设备.3在电力线下面或附近施工时,确保与电力线的安全距离或临时停电.4立杆前应观察地形及及周围环境,根据所立电杆的粗细、长短和重量合理配备作业人员明确分工,专人指挥.5、应急措施1现场急救或打 120送伤员到医院救治.2立即停工,启动应急预案.3立即上报上级负责人.6、注意事项1抬杆尾时要注意抬杆两边人员用力均匀,用力不均匀会导致水泥杆往一边倒,致使水泥杆破裂或者压到人.2立杆时,杆头下方人员要有挡板把杆头导入杆洞里面,中间几个人水泥杆的两边用撑杆把水泥杆慢慢支撑起来.3采用杆叉叉尾时要注意抬杆两边人员用力均匀,用力不均匀会导致水泥杆往一边倒,致使水泥杆破裂或者压到人.4立杆开挖时,查勘是否有重要光/电缆或其他地下管线设备.1、风险说明1电力线路下进行立杆作业,电杆与电力线的安全距离不够,导致人员触电事故.2天气潮湿,引起强电弧触电.2、事故后果1人员伤亡.2电力中断.3、安全控制点1查看立杆地点电力线走向及距离35KV以下为 2.5m,35KV以上为 4m.2上杆作业注意头顶电力线做好防范措施,作业人员、金属材料不得高于杆梢.3临时停电措施.4、防范措施1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现场安全员2在电力线下面或附近施工时,确保与电力线的安全距离,严防与电力线靠近.3应与高压线保持国家法律规定的安全距离.4所用的工具与材料不得触及电力线及其附属设备.5施工全过程一定要佩戴安全帽.5、应急措施1现场急救或打 120送伤员到医院救治.2立即停工,启动应急预案.3立即上报上级负责人.6、注意事项1在电力线下施工作业时,离开高压线最小空距应保证:35KV以下为 2.5m,35KV以上为 4m,在不能保证安全距离时,要供电部门协助停电.2电力线下杆上作业,专人指挥、看守,确保安全距离,避免强电弧触电.3三线交叉作业,上杆前用电笔测试是否带电,专人指挥、看守,确保安全,以免触电.4上杆作业注意头顶电力线做好防范措施,作业人员、金属材料不得高于杆梢.1、风险说明1在系统割接、接续、测试时可能会出现失误操作.2未严格按照割接方案实施.2、事故后果1在用系统通信阻断.3、安全控制点1明确现场联络员和总指挥.2核对资料,待割接线缆确认;割接时间和联系方法、电话的确认.3割接一旦失败,严格按照方案恢复原状.4、防范措施1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明确现场安全员.2割接前,割接方案须经维护部门书面审核、批准.3操作前、后必须通知网管监控,并记录网管工号、时间.4操作时必须有维护人员及监理人员现场监督.5新旧缆做好明确标识,待割接缆时必须两人现场核实、确认无误.5、应急措施1立即停工.2启动应急预案.3立即上报上级负责人.6、注意事项1光缆割接作业风险高,作业前务必通过短信警示,并加强现场监督力度.2割接前,割接方案必须维护部门书面审核批准.实施割接前务必核对割接光缆的纤芯、路由等资料.3夜间割接,务必增加灯光.慎防割错.4割接后与值班机房确认通信情况,核实资料后才能退场.九、光进铜退退铜作业,切忌错剪线缆、切忌拉伤在用光缆1、风险说明1拆错电缆或影响在用管线.2损坏同路由通信设施.2、事故后果1在用系统通信阻断.3、安全控制点1确认清楚待拆电缆.分支线头线分离状态.2确认所有待拆电缆的接头和“电缆三叉”3识别同路由线缆情况,做好分离保护.4注意已拆线缆的回收速度,切忌过快.3、防范措施1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2同路由如有重要光缆,维护部门、监理到现场监督.3剪线缆前,指定专人负责线缆确认.4严格按照“电缆三叉”分支线的施工规范操作.5尽量避免触碰和踩踏现有线缆,视情况需要,对现有线缆用保护材料进行包裹保护.5、应急措施1立即停工.2启动应急预案.3立即上报上级负责人.6、注意事项1下井必须用竹梯 ,尽量避免触碰和踩踏现有线缆,对现有线缆用保护材料进行包裹保护.2施工人员必须熟练识别光缆类别.管井内有长途光缆时,拆缆作业风险为A级.3剪断电缆前,必须 2人核实确认为旧缆,不得随意剪缆,监理或维护人员必须在场督.4收缆过程时,做好对同路由光电缆做好保护措施,不得强拉、强压、强折.十、动火作业切割、封焊等,慎防引燃周边的易燃、隐燃物质1、风险说明1施工区域动火,切割、烧焊、钻孔等火屑引起火灾.2缆线接续封焊动火,可能引起火灾.2、事故后果1引起施工区域内火灾,导致通信中断或人员伤亡.3、安全控制点1对动火器具进行检查.2围蔽作业区.3做好防火安全措施.4、防范措施1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2动火作业应尽可能划定安全区域,并在安全区域内施工动火.3无法设定安全区域时,要用阻燃材料围蔽隐患物品,做足防范措施.4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5、应急措施1立即停工.2启动应急预案.3立即上报上级负责人.6、注意事项1动火作业应尽可能划定安全区域,并在安全区域内施工动火.2切割作业注意清除周围易燃物品或用阻燃材料围蔽,防止火星飞溅引起火灾.3缆线接续封焊动火时注意清除周围易燃物品或用阻燃材料围蔽.4焊接作业注意清除周围易燃物品或用阻燃材料围蔽,防止火星飞溅引起火灾.。
防止中毒与窒息伤害事故
防止中毒与窒息伤害事故1 在受限空间(如电缆沟、烟道内、管道等)内作业时,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防缺氧窒息。
受限空间与其他管道的连接处必要时应加装堵板,可靠隔离。
在沟道(池)内作业时(如电缆沟、烟道、中水前池、污水池、化粪池、阀门井、排污管道、地沟(坑)、地下室等),为防止作业人员吸入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沼气等中毒、窒息,必须做好以下措施:(1)打开沟道(池、井)的盖板或人孔门,保持良好通风,严禁关闭人孔门或盖板。
(2)进入沟道(池、井)内施工前,应用鼓风机向内进行吹风,保持空气循环,并检查沟道(池、井)内的有害气体含量不超标,氧气浓度保持在19.5%~21%范围内。
作业时,应每隔2小时检测一次有害气体含量,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应重新检测。
(3)地下维护室至少打开2个人孔,每个人孔上放置通风筒或导风板,一个正对来风方向,另一个正对去风方向,确保通风畅通。
(4)井下或池内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和安全绳,安全绳的一端必须握在监护人手中且牢固地连接到地面固定物体上,当作业人员感到身体不适,必须立即撤离现场。
(5)当受限空间内有人中毒、窒息时,施救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方准进入容器内。
(6)关闭人孔门或盖板前,必须清点人数,并喊话确认无人。
2 对容器内的有害气体置换时,吹扫必须彻底,不留残留气体,防止人员中毒。
进入容器内作业时,必须先测量气体含量,氧气含量低于规定值或有害气体含量超过规定值时不得进入;保持通风良好,同时做好逃生措施;严禁向容器内输送氧气。
容器外设专人监护且与容器内人员定时喊话联系。
3 进入粉尘较大的场所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
进入有害气体的场所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罩。
进入酸气较大的场所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套头式防毒面具。
进入液氨泄漏的场所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穿好重型防化服。
4 危险化学品应在具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商店购买,不得购买无厂家标志、无生产日期、无安全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三无”危险化学品。
施工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三篇)
施工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施工中毒事故是指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污染或操作人员个人不慎而导致中毒的事故。
中毒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还会对施工进度和项目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预防施工中毒事故并制定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施工中毒事故的预防1. 提高施工现场环境质量为减少工业噪声和空气污染,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如隔音、隔尘等,确保施工现场空气清新,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散布。
2.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危害认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指导他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 定期对施工作业区进行检查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环境,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例如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管道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清除堵塞、修复破损等。
4. 严格管理危险品对于危险品的使用和储存要进行专门管理,严格遵守使用操作规程,确保危险品不会泄露、溢出或误用,减少中毒事故的发生。
5. 预先制定施工作业方案在施工前制定小组及每项工作的负责人员,明确各种施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中毒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二、施工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1. 排查施工现场中的危险源一旦发生中毒事故,首先要迅速判断中毒事故的原因和范围,关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设备,迅速清除污染源等。
2. 紧急救护对中毒的操作人员进行紧急的救护和送往医院就诊,注意观察中毒人员的症状,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包括饮用大量清水、及时采取人工呼吸等。
3. 组织救援人员根据中毒事故的类型和规模,迅速组织调集救援人员、车辆等资源进行施救,并与医院、相关部门进行紧急联系,做好信息沟通和协调。
4. 疏散人员及时疏散中毒现场周边的其他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减少人员伤害的发生,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5. 报告和调查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要求措施要求规范(GBZT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工业作业场所接触有毒有害气体职工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的效用,体现以人为本,防止职工发生急、慢性中毒,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作业场所。
本规范的执行主体是各类含有有毒作业的工矿企业。
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本规范的规定为职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监督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第三条本规范主要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标准。
第四条本规范主要对含有职业中毒危害的工作场所厂区平面布局和车间设备布置、建筑设计卫生要求、辅助卫生设施、防毒设备及设施中一般规定、毒物源控制、毒物排放控制、测试评价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作了规定。
第五条本规范可作为拟建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对已建建设项目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依据。
第六条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设计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章节,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实施效果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篇章。
第八条凡涉及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卫生工程防护监督管理的内容,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法规、条例、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第九条有毒有害作业。
有毒有害作业是指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进行的作业。
第十条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
职业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中毒三种类型。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资料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工业作业场所接触有毒有害气体职工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的效用,体现以人为本,防止职工发生急、慢性中毒,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作业场所。
本规范的执行主体是各类含有有毒作业的工矿企业。
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本规范的规定为职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监督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第三条本规范主要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标准。
第四条本规范主要对含有职业中毒危害的工作场所厂区平面布局和车间设备布置、建筑设计卫生要求、辅助卫生设施、防毒设备及设施中一般规定、毒物源控制、毒物排放控制、测试评价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作了规定。
第五条本规范可作为拟建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对已建建设项目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依据。
第六条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设计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章节,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实施效果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篇章。
第八条凡涉及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卫生工程防护监督管理的内容,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法规、条例、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第九条有毒有害作业。
有毒有害作业是指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进行的作业。
第十条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
职业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中毒三种类型。
排水管道防止硫化氢中毒预防措施
排水管道防止硫化氢中毒预防措施一、下井作业申报关1、凡从事日常排水疏通养护和排水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建立下井作业申报制度。
在正常的生产和施工中,原则上不准人员下井作业,如确实需要下井作业项目,必须严格履行逐级申报手续,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住下井作业工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坚决杜绝不经请示和批准私自下井作业的违章违纪的现象。
2、确定下井作业项目。
应由各单位安全部门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逐级向上一级主管安全部门进行书面申请报告,每一级应有主管领导签字。
3、申报程序。
下井前,首先由单位生产和主管安全部门,管理人员进行下井作业现场的勘查,然后确定其该生产项目是否非下井作业才能解决,是否可以采取其他作业方式替代下井作业。
4、申请报告要统一模式。
报告内容必须说明施工地点、井下情况、选择的施工队伍、下井作业人员情况、作业的时间、作业的任务、采取的作业方式(潜水式面罩型)施工现场负责人以及下井作业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有关人员的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5、申请报告必须经上级安全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按下井操作安全技术规定和操作程序进行。
坚决杜绝边干边报和干后补报的严重不负责现象,未经批准不准私自盲目作业。
6、追究责任。
凡未经批准和私自下井作业的单位和人员,特别是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进行作业人员,一经发现立即停工,撤离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立即整改并进行单位通报,追究其相关人员的责任和进行处罚,严重者清退其施工队在本单位的施工资格,不再录用。
二、下井作业监测关排水疏通养护和工程的下井作业地点大都是污水管道内和检查井、泵站集水池以及工程中的新老管接口、堵口部位,管道中污水水质比较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且排水没有一定规律,因此下井作业前必须对其水质、水量、有毒有害气体(硫化氢、一氧化碳、氧气和可燃气体)和排水规律进行调查了解和检测,掌握其排水规律及水质、气体情况,以便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坚决杜绝对作业环境不清和没有采取相关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进行下井作业。
建筑施工中毒和窒息事故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中毒和窒息事故预防措施1、在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狭小或密闭的缺氧空间作业前,应检测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通风或排风,并应符合列规定:1)地下管道、烟道、涵洞施工前。
应强制送风,且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并应保持空气流通2)当挖孔桩开挖深度超过5m或有特殊要求时,下孔作业前,应采取机械送风,送风量不应小25L/s;3)当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每人供应新鲜空气量不应小3m³/min,风速不得大于6m/s,全断面开挖时风速不应小于0.15m/s,导洞内不得小于0.15m/s,风管出口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15m;作前应检测有毒有害气体;4)作业过程中,应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的变化,作业环境空气氧含量不得小于19.5%5)不得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2、在狭小或密闭空间进行电焊、油漆、明火等作业时,应保持空气流通。
3、在密闭容器内使用氩气、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氧含量不得小于19.5%。
4、在已确定为缺氧作业环境的场所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并应采取下列措施:1)无关人员不得进人缺氧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2)作业人员应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不得使用过滤式面具3)当存在因缺氧而坠落的危险时,作业人员应使用安全带,并在适当位置可靠地安装必要的安全绳网设备;4)在每次作业前,应检查呼吸器具和安全带,发现异常应立即更换,不得勉强使角5)在作业人员进入缺氧作业场所前和离开时应清点人数。
5、当进探、挖掘隧道等作业时,应采用试钻等方法进行预测调查。
当发现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有害气体逸出时,应先确定处理方法,调整作业方案,再进行作业6、在通风条件差的地下管道、烟道、涵洞等作业场所,当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将灭火器放置牢固。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有效期应符合说明书要求,放置灭火器的位置应设立明显的标志。
工程施工防中毒措施
工程施工防中毒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人中毒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给施工企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工程施工防中毒措施。
一、加强施工现场通风换气施工现场通风换气是预防中毒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通风换气方式,如设置通风管道、安装排风扇、开启窗户等,确保施工现场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作业,如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专门的通风设备进行强制通风,确保作业人员呼吸到新鲜空气。
二、加强有害气体检测与监测施工单位应配备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测,确保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国家标准。
对于一些易产生有害气体的作业,如焊接、切割、钻孔等,应做好局部通风和个人防护措施。
同时,要加强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有害气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三、严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对于一些高风险作业,如进入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作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此外,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中毒事故的能力。
四、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施工单位应加强工人安全教育培训,使工人了解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方法、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预案等。
同时,要注重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降低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风险。
五、加强施工现场卫生与环保措施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卫生与环保措施,定期清理施工现场,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对于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
总之,工程施工中毒事故的预防需要施工单位、工人和政府共同努力。
防中毒窒息的防范措施
防中毒窒息的防范措施
一、定期检查气体储存设备和管道
为了避免气体泄漏,我们需要定期检查气体储存设备和管道,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可以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并记录每次检查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二、氧气切割或电焊时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在进行氧气切割或电焊时,必须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手套、鞋等,以防止有害气体或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同时,要做好现场通风工作,将有害气体排出室外,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
三、进入相关场所前先通风置换空气
在进入浸、喷、烘漆场所及油漆库等使用或储存油漆及有机溶剂的场所前,必须先通风置换空气。
这样可以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中毒的风险。
通风时间应足够长,直到检测不到有害气体为止。
四、佩戴便携式氧含量分析仪
在进入涂漆炉、烘箱、污水处理池、压力容器及管道等密闭空间前,必须佩戴便携式氧含量分析仪,确认氧含量满足安全作业条件。
这些场所容易聚集有害气体,特别是缺氧环境,因此需要随时监测氧气含量,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五、建立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我们需要建立应急预案。
在预案中,应包括中毒窒息的应急处理措施、人员疏散方案以及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方式等。
同时,要定期组织演练,让员工了解如何应对紧急情况,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六、培训员工
对于可能接触到有害气体或物质的员工,需要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危害识别、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等。
只有掌握了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员工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
如何预防管道有害气体中毒
如何预防管道有害气体中毒概述管道有害气体中毒是指在工业生产、化工、采矿、建筑等领域中,由于管道泄漏、燃烧不完全等原因而产生的有害气体聚集在空间中,达到一定浓度后被人体吸入,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预防管道有害气体中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了解有害气体在预防管道有害气体中毒之前,首先需要对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进行了解。
常见的有害气体包括但不限于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氮氧化物和可燃气体等。
了解有害气体的性质、致害作用和浓度阈值等对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2.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在管道中可能存在有害气体的工作区域,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对工作环境、工艺过程和设备状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类型和浓度,并评估风险等级。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持续监测。
3.加强通风管理良好的通风系统是预防管道有害气体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管道工作区域应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并定期检查和清洁通风系统,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风设备应根据有害气体性质和浓度进行合理布置,保证有害气体迅速排出工作区域。
4.合理选择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可能存在有害气体的场景中,必须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面罩等。
同时,合理配备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工作人员身体接触的安全。
5.定期培训和演练定期培训和演练是预防管道有害气体中毒的重要环节。
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有害气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熟悉应急预案和逃生路线。
定期组织演练,增强员工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和逃生技巧,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行动。
6.定期检测与维护定期检测管道工作区域的空气质量,以确保没有有害气体泄漏。
配备合适的气体检测仪器,对可能存在有害气体的区域进行检测,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修复管道漏气,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2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公司根据国家、北京市、集团和公司有关的管理规定,特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如下:一、市政工程易发职业病危害的作业项目1、地下管线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2、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二、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工作业范围内,施工前应由作业人员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由安全检查人员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探测仪进行检测,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准进入地下管道进行施工作业。
2、施工前,应由施工负责人向全体参与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履行签认手续。
3、在施工区周边要设立围挡或护栏,同时设立安全警告标志。
4、一旦发生管道破裂,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施工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的撤离工作,疏散周边人员,封闭施工现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个人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带和使用各种防护用品、用具。
2、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个人体检,符合条件者方可从事地下管道的作业。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连续加班作业,进行轮换作业,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
四、对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安全检查1、检查对从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2、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可行性,检查安全交底的可操作性。
3、检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使用需要。
4、检查从事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佩带齐全、有效。
5、检查施工区域作业人员,有无遇险自救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6、对以上检查范围内如发现问题,一律采取先停工,后整改的原则,进行逐项跟踪复查落实,直到存在的问题解决完为止。
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先撤人,封闭现场,后研究补救措施,绝不允许冒险蛮干的情况发生。
五、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焊作业区内设立排烟、送风设备。
管道疏通作业谨防发生中毒
产造成 了很大的损失 为了吸取事故教 训 杜绝类似事 故的发生 ,应首先 弄清
生物 、 菌类等 ) 但绝大部分工业污水在 , 净化处理 中 . 需采用化学方法 ,也就是
加 入一些化学试剂 , 使工业污水中的有
楚地下排水管道中有毒有害物 质的来源 有哪些?为什幺在疏通作业 中会突然 出 现各种各样的有毒有害物质致 人急性 中
样的位置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干易燃易
爆 有毒有害物质的比
重不 同, 在地下管道周 目的位 置也不同 , 因此 要 在不 同位置采样 。 此 外, 取样人应戴隔离式
防毒 面具 。 要严格个人
防护 。
6 .必须有人监护
地下管道清淤 、 疏通作业是个危险 性较大 的作 业 ,为 防止 作业 中发 生意 外 ,作业前必须指定监 护人 。监护人应
作业而发生事 故。
处理 , 达到排放标准才可以排人综台下 水。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工业污水 中也还
碳等物 质。此外 . 管道中沉积的淤泥会 发生腐败 分解反应 , 也会产生硫化氢等 有毒有害的物 质。 由此 可见, 市污水管网 中的综台 城 污水会 产生 一些有毒有害物 质。当管道 通畅时 ,在地下管道中进行保 养、检修
维普资讯
人员中毒伤亡的事故 人民的生命财 给
可以采 用生物化学的方珐 ( 如加一些微
近年来在地 下管道疏通作业中曾多
次发生作业 人员中毒伤亡事故 , 中一 其 个重要原因就是 宣传 教育不够 多作 许
业人 员对此项 工作存在 的危险因素不清 楚, 缺少防毒措施 。 其是一些单位在 尤
了积极措施 , 仍会有一 些不安垒因素 但 无法排除 。 按规 定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 就可以避免这些危险 因素对人 的伤害 。
下水道施工中毒或窒息应急预案
下水道施工中毒或窒息应急预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下水道建设成为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下水道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复杂、工艺复杂等原因,可能会发生中毒或窒息等突发情况。
因此,制定一份下水道施工中毒或窒息应急预案,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毒或窒息的突发情况中毒或窒息是下水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突发情况。
可能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施工现场未进行足够的通风,导致空气流通不畅,造成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2. 未正确使用或储存化学药剂,导致泄漏产生有害气体;3. 施工现场存在误吸有害气体的可能,例如进入到污水渠道中;4. 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或工具产生有害气体。
二、应急预案为应对下水道施工中发生中毒或窒息的突发情况,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个简要示例:1. 预防措施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中毒或窒息风险,并掌握相应的防护措施。
必要时,施工现场应配备专业的安全监测设备,及时掌握空气质量状况。
2. 抢救步骤(1)应急信号:一旦发现中毒或窒息事故,施工人员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或相关管理人员报告,并迅速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2)人员疏散:为了避免事故扩大范围和造成更大的伤害,必须立即疏散施工人员。
同时,确保安全逃生通道的畅通,并指定专人负责引导人员疏散。
(3)报警求救: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专业急救人员求助,并告知事发地点和发生的突发情况。
(4)救援措施: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施工现场负责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紧急救援准备工作。
例如,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将中毒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
3. 事故调查与处理一旦中毒或窒息事故发生,施工单位应立即进行调查,并在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前提下,取证相关证据。
相关当事人应积极配合调查,协助警方、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工作,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疏通作业防中毒措施
地下排水管道一旦堵塞,需要进行清淤疏通作业。
近年来,各地在疏通地下排水管道的作业中,发生过多起作业人员中毒伤亡的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为了吸取事故教训,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应首先弄清楚地下排水管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有哪些?为什么在疏通作业中会突然出现各种各样的有毒有害物质致人急性中毒?
城市下水管网中的污水包括经过净化处理的工业污水、城市的生活污水。
这些污水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工业污水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
根据GB8978—1996《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工业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才可以排入综合下水。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工业污水中也还含有不少有毒有害的物质。
第二,为净化工业污水而使用的有毒有害的物质。
为使工业污水净化,可采用物理的方法(如离心、沉降等),也可以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如加一些微生物、菌类等),但绝大部分工业污水在净化处理中,需采用化学方法,也就是加入一些化学试剂,使工业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氧化分解或中和后达标。
第三,生活下水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城市生活下水包括有大量的洗涤下水、食物、鱼虾内脏、人类粪便等。
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蛋白质,尤其是在雨天,大量的雨水还会把地上的垃圾、泥土也一起冲入下水管道。
由于地下排水管道长期处于半封闭的状态,且通
风不畅,尤其是夏天。
地下温度较高、加之厌氧菌(嫌气性微生物)的存在,发生厌氧发酵。
以上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产生甲烷(沼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物质。
此外,管道中沉积的淤泥会发生腐败分解反应,也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的物质。
由此可见,城市污水管网中的综合污水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当管道通畅时,在地下管道中进行保养、检修一般不易发生急性中毒。
因为,一方面有毒有害的物质会随流水流动,另一方面由于是半封闭状态,有毒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不足以使人中毒。
但当管道堵塞时,污水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跑不出去,就会积聚起来。
同时,堵塞使管道全封闭,厌氧反应会加速产生,毒气会大量积聚,冲出井口或地面,使毫无防备的作业人员发生急性中毒。
因此,疏通下水管道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作业,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为保证地下管道疏通作业的安全,防止发生急性中毒事故,有关单位应采取以下几项安全措施:
1.进行全员安全培训
近年来在地下管道疏通作业中曾多次发生作业人员中毒伤亡事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宣传教育不够。
许多作业人员对此项工作存在的危险因素不清楚,缺少防毒措施。
尤其是一些单位在地下管道作业中,大量使用农民工,他们对此项作业的危险性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近乎无知状态。
为了吸取以往的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发生,必须开展对管道作业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全员安全培训。
特别是夏季、
雨季来临之前,各单位应认真地对此类作业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技术素质、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2.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
要把正确的操作程序、具体的安全措施等制定得非常详细,让作业人
员一看就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使作业人员有章可循,照章
办事。
这样就可以杜绝由于作业人员疏忽大意、违章作业而发生事故。
3.推行操作票制度。
要保证地下管道作业人员的安全,在作业前必须采取各项安全措施。
为了防止人的疏忽大意而落实安全措施,应当在作业前,采取安全确
认制的做法,推行安全操作票制度。
办理操作票的过程,就是落实责
任的过程。
操作人员、项目负责人、分析人员、监护人、单位领导各
有各的责任,每个人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在操作票上认真签字。
这样,层层负责,人人把关,就能从制度上保证作业的安全。
同时,办
理操作票的过程,又是具体落实安全措施的全过程。
各单位在下达作
业任务时,同时填写安全操作票。
从置换通风、分析、确定监护人、准备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品等一一确认落实后,领导才批准作业。
这样
就能保证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4.置换通风
地下管道长期处于半封闭的状态,缺少空气,氧气更少。
因此,即使
地下有易燃易爆气体,也不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现象。
但当井盖打开以后,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此时如果进行管道
维修和焊接等作业,就会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因此,在作业前必须先
用二氧化碳或氮气进行置换。
考虑以上两种气体为惰性气体,置换以后,为防止地下作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在作业前还必须进行通风。
通
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
一般地下管道检查采取自然通风
即可,必须打开附近3—4个井盖,通风时间至少1小时。
特殊情况下,管道疏通前,还必须采用强制通风,可用鼓风机接上风管实施管
下吹风。
5.按时进行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的项目主要有三项:①易燃易爆气体的含量分析(动火作业
前必须分析);②氧含量分析:氧含量在19%~22%(体积比)为合格;③
有毒气体含量分析:有毒气体含量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分析方法,如果单位有条件,可采用化学分析方法。
如果没有条件,可以买一些
检测管,或者还可以用小动物做实验。
在取样分析时,要注意采样的
位置。
由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比重不同,在地下管道周围的
位置也不同,因此要在不同位置采样。
此外,取样人应戴隔离式防毒
面具。
要严格个人防护。
6.必须有人监护
地下管道清淤、疏通作业是个危险性较大的作业,为防止作业中发生
意外,作业前必须指定监护人。
监护人应由熟悉作业技术、懂得安全
知识、会进行现场急救的人员担任。
监护人在作业前应检查是否办理
了审批手续,在操作票中所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和现场一致。
还要检
查作业人员对工作任务、安全措施是否明确,作业人员应使用的安全带、梯子、防毒面具等工器具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同时,
监护人要选择适当的监护地点,注意自身防护,应时刻做好处理事故
的一切准备工作,绝不能脱离现场。
7.正确使用防毒面具
地下管道疏通作业中有时尽管采取了积极措施,但仍会有一些不安全
因素无法排除。
按规定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就可以避免这些危险因素
对人的伤害。
在作业中,主要是要正确佩戴防毒面具,以防中毒。
如
前所述,下水管道一旦被疏通开,积聚在管道的硫化氢、甲烷和一氧
化碳有毒气体会突然冲出井口。
此时毒气浓度很大,必须佩戴长管面具、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防毒面具。
尤其当发现作业人员已经中毒时,
抢救人员更应戴好隔离式防毒面具再救人。
决不能因救人心切,就忘
记戴防毒面具或只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结果使施救人员也受到伤害,扩大中毒事故的人员伤亡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