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_解放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
事例2
战略思想
针对1947年国民党的进攻,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 露出来了。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 头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指出: 1)两个拳头指什么地方? 山东、陕北解放区 2)插上一刀指什么军事行动?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 幕
千里跃进大别山
战略思想
三 大 战 役 概 况 战役 指挥 参战部 结 果 作战方针 名称 者 队 辽沈 林、 东北 占锦州,关 解放东北全境 罗 战役 门打狗 解放军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刘、 中原、华 徐州为中 基本解放长江以 北的华东和中原 陈邓、 心 东解放军 等 先打两头 地区 林、 东北、华 (张家口、 华北全境解放 罗 北解放军 天津)后 北平和平解放 聂 取中间 (傅作义) (北平)
3.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通过的协议 体现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和民主的原则 (否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二.主要经过(五个阶段)
阶段
战略防御
时间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战例与意义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运动战,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对山东、 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 初)。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事例4体现中共的战略思想是什么? 人民战争 人民的支持与中共什么措施有关? 土地改革
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
主要内容:没收地主土地,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意义:激发了农民革命 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 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 靠的保证。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标志:新中国成立。
于是,国共两党的斗争由战场上移到谈判桌 上
1949年北平和谈情景
渡江战役示意图
第17课解放战争 公开课PPT课件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条件、概况、意义) (48.9—49.1)
最后胜利
三大战役情况表
战役 名称
参战部队
重要地点 战役特点
战果
辽沈
48.9-11
淮海
48.11 -49.1
东北解放军
中原、华东 解放军
锦州 长\沈
关门打狗
徐州,碾庄 双堆集 陈官庄
内战爆发:46.6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 战略防御 作战方针: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6.6—47.6)作战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反攻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7.6—48秋)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条件、概况、意义) (48.9—49.1)北平谈判 背景、目的、结果
最后胜利 渡江战役 4.23蒋家王朝灭亡
以张治中为首席谈 判代表的南京国民 政府和平谈判代表 团飞抵北平。来到 下榻的北平六国饭 店时,一幅大标语 映入眼帘:“欢迎 真和平,反对假和 平”。
1945年4月20日,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5年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P79学思之窗)
1.目的: 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内容: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制订《中国土地法大纲》 3.结果: 解放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 4.意义:成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2.战争阶段:
内战爆发:46.6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 战略防御 作战方针: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6.6—47.6)作战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第17课 解放战争
㈡可能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政治较量和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国民党反动派和人民革命力量对比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向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的条件。
⑶战略反攻的展开(时间、人物、部队、标志)
★选定中原为战略反攻主攻方向的原因
①国民党军队主力集中在陕北和山东,此地是国民党军队兵力空虚之地。②此地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西扼武汉,东下南京,所以,出击中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②第二次机遇
㈠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并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中国再次出现建立民主政治的良机。
㈡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
③第三次机遇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⑴背景: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①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发展或解决将决定中国的命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共18张PPT)
战略决战阶段
(1948.9---1949.10)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国统基区本任务是:举行全
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
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
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
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区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分别 是什么?外线指什么?内线又指什么?
课本剧
第一幕 时间:1945年8月14日 地点:重庆蒋介石办公室 人物:蒋介石 陈诚
第二幕 时间: 1945年8月23日 地点:延安会议室 人物:毛泽东 周恩来
蒋介石为什么要发动内战?
蒋介石为什么不马上发动内战?他为什 么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毛泽东为什么要赴这场“鸿门宴”?
第17课
1948年,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 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 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 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 “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 还是“民意”?
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 还是“民意”?
战略防御阶段
(1946.6---1947.6)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陕北 山东
战略反攻阶段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6---1948.9)
战略决战阶段 三大战役 北平谈判 渡江战役 (1948.9---1949.10) 占领南京 新中国成立
1948年,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 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 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 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 “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内战的爆发1. 1945年10月10日,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2.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3. 全面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4. 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 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2. 决战:1948年秋,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1941年1月发起总攻➢平津战役:1941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结果: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 1949年4月,《国内和平协定》,和谈破裂2.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23日,占领南京。
3. 意义:➢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前言: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
国民党特务使用暴力破坏了这次集会。
较场口事件后,国民党不顾政协协议和人民的反对,发动了内战。
总结: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内战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后,1947年6月开始战略反攻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努力?进行重庆谈判,进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意义?➢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十七课
第17课解放战争【基础知识梳理】一、战争背景1.重庆谈判(1)原因: ①蒋介石采取“”的策略,电邀 __________赴重庆谈判。
②中共为争取。
(2)成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订《》。
其主要内容是①,坚决避免内战。
②召开,保证人民权利。
(3)不足:对和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1)时间、地点:年初,。
(2)成果:通过了有利于的政协协议。
二、战争经过1.战略防御(1) 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年月,国民党进攻 ___解放区。
(2)战况①粉碎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___ _____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歼敌七十多万。
②粉碎重点进攻: 1947年,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 ____和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l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
3.战略决战⑴条件: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⑵概况①辽沈战役:年月打响。
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解放长春。
最后东北全境解放。
②淮海战役:以为中心开始,先后在碾庄、宿县歼灭、黄维兵团;1949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杜聿明敌军。
③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同华北解放军共同作战,傅作义率军投诚,和平解放。
⑶意义:国民党军队的基本上被消灭了。
三、战争胜利1.北平和平谈判⑴背景:①蒋介石在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②毛泽东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⑵结果:达成《》最后修正案。
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 (1)时间:年月21日至23日。
(2)结果:解放军占领,统治中国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3.进军全国,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4. 胜利意义(1)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国际:改变了世界,壮大了世界、和【知识拓展】1、为什么说内战是不可避免的?(1)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反共反人民是其阶级本质,内战是不可能改变的政策。
第17课 解放战争最全版
第17课解放战争【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导入: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付出巨大民族牺牲,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但对中国民主革命来说,无论反帝的任务,还是反封建的任务,都还没有完成。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它最后一个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最后一个时期。
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解放战争的进程:1945.8------和谈时期--------46.6------战略防御----------47.6-----反攻----------48.9-----决战-----49.1----------49.4渡江战役-------49.10.1---46.6-------------49.4为战争时期问:抗战胜利后,人民的迫切要求是什么?和平民主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化为国内阶级矛盾,准确的表述应为:中国人民同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之间的矛盾。
要结合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形势来理解这句话。
抗战胜利即为二战结束,世界形势基本是一方面在东欧和亚洲一些新型人民民主政权即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运动和人民民主运动在壮大。
另一方面是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旧的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这些是对中国革命有利的方面。
不利的世界形势则是美国的全球扩张和扶蒋反共政策。
战后的美国,仗强大的实力,到处扩张,想称霸世界。
而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控制中国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愿看到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就采取了扶蒋反共政策。
具体做法是:帮国民党装备军队、运兵[飞机、军舰]、训练军事人员、提供贷款和物资。
人民要求和平民主,蒋的对内政策则是独裁内战,那么他为什么要打“和平建国”的纲领呢?基于两点原因:一是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没有完成,二是迫于人民的和平呼声和国内舆论压力。
这时候,国民党数百万军队还在大西南、大西北,发动内战的军事部署没有完成,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反对内战是极不得人心的。
第17课 解放战争
(1945—1949年)
学习目标
1、了解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国民党全面进攻和 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及渡江战 役。 2、背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3、探究重庆谈判的背景、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选择。
自主学习
1、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努力 2、解放战争的三大阶段及主要事件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东北野战军
)
52万
作用 解放了东北全境, 此后我军总数首次 超过国民党军
奠定了解放长 江以南的基础
解放华北全境, 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变国民党军队一百五 十多万人,是战争史上空前的决战,国民党军 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外线作战:人民解放军将主力打到国统区,属进攻性质。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1946年6月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7年6月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8年秋
三、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示意图
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淮海战役示意图
宿县
杜聿明
渡江战役。
(2015·北京文综·18) 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 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 中空白处应该是( )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
二十 二十三
三十 三十二
四十
目录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筹建新中国
第十七课解放战争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 八国侵华
1937 日本侵华
19世纪末
1919
1921
1949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 中共 新民主主义 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 运动 成立 革命胜利 (农民阶级)(民族资 (无产阶级) 产阶级)
阶级
探索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主张
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双十协定的內容:
1.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建 立独立、自主、富强的新中国
2.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行宪政
3.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4.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但人民军队、解放区政权的合 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定
二、解放战争的经过
战略防御阶段 (1946年6月~1947年6月) 战略反攻阶段 (1947年6月~1948年秋)
毅、粟裕指挥华东 野战军主力挺进豫 皖苏边地区。图为 到达豫皖苏的骑兵 部队。
“两翼牵制”
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解 放军在陕北出击榆林,调动胡 宗南军北上。1948 年又收复了 延安。
谭的 进攻。
华北
其他解放区的军民反攻 林彪、罗荣桓指 挥东北解放军,解放 了东北广大地区,使 东北敌军完全孤立。
结果
为什 么党 领导 人民 走社 会主 义道 路是 历史 的选 择?
近 代 前 期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党派 国民党 反动派 民主党派 共产党
近 代 后 期
专制独裁 继续半殖半封道路 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失败 失败
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
成功
结论:
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要点
第17课解放战争过渡时期(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时期)(1945.8—1946.6)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最后胜利阶段(1949.1—1949.9)一、解放战争前1、抗战胜利后国际形势:(内战爆发的必然性)①社会主义力量壮大,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②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积极向全球扩张国内形势:①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中共争取和平民主,准备武装斗争;②美蒋勾结准备内战A.战后美国的对华基本政策是“扶蒋反共”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反动方针中日民族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A、1945年,参加重庆谈判,签《双十协定》。
B、1946年初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重庆谈判原因:国内外和平舆论的压力;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抗战胜利后国内外人民要求和平国民党: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一面准备内战;一面邀毛商讨和平问题)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假和平阴谋,毛泽东毅然前往谈判目的:通过谈判拖延时间,准备内战;把内战的责任推在中共方面.时间:1945.8.28—10.10成果:1945.10.10.签《双十协定》【“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问题未达成协议】意义:①对人民:内容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和和平建国②对中共: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了影响③对国民党:被迫承认,再发动内战陷于被动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比较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相同点:①背景:都是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②内容:都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定;③影响:都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和平民主的诚意,使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处于被动;④结果:成果都被国民党破坏,没有带来和平与民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7课_解放战争(共47张PPT)
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土地改革: 学思之窗)(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
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经济上:土地改革( 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30万人
1946年6月
1948年秋
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增到280万人,实力有很
大的提高;建立了相当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掌握了攻坚
技术;刘不邓仅大能军打运过用大战别,山而且的能战打略阵反地战攻。有解成放效区土;地 改参军革支的解基前放更本区踊完土跃成地, 。改生各产主革的要基迅解本速放完发区展相成继,。连使成后一方片更加,巩可固作战,
• 国内意义:结束了半殖半封社会的屈辱历 史,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 国际意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 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 迫民民族的解放斗争。
• 思想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复习与回顾: 中共成立后领导进行革命的史实有哪些呢?
1.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渡江战役(时间)、 解放南京(革命胜利标志)时间、意义。
(3)追剿残余部队。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 占领南京。 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 上的日历永远定格在了这 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 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国社会主要 矛盾的变化来理解内战的爆发,掌握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 平民主而进行的斗争。 2.运用图示法理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用数字归纳法总 结解放战争的历程,分析其胜利的原因,总结其基本经验。
史料一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①,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
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
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注:①指日本投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思考 (1)依据史料指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 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和平建国。
知识点二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_邓__小__平__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2.战略决战 (1)条件:1948年秋,__敌__我__力__量___发生重大变化。 (2)战况
战役 辽沈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1月
战果 攻占_锦__州__,长春解放,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二、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时代
地方管理制度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 周代
向崩溃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秦朝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 汉朝 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17课 解放战争
材料四 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 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 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
1945年8月14日~23日,蒋介石
1945年的《双十协定》 和1946年初召开的重庆 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 有利于和平民主建国的 协议,但不久后就被国 民党撕毁,和谈破裂。
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1946年6月)
国民党 拥有军队 武器装备 拥有人口 拥有地区 430万人 世界先进(日军、美援) 3亿多 大城市和主要铁路交通线 共产党 130万人 小米加步枪 1亿多 偏远农村为主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中共损失惨重,革命转 入低潮。 1930—1933年,蒋介石先后对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中共被迫长 征。 1941年,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中共新四军军部遭到重创。
歼敌55万,基本解放长江 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1948.11 中原逐鹿
平津战役
1948.11 瓮中捉鳖
歼敌52万,基本解放华 北全境
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 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包 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 地名。由此可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次战役 A. 台儿庄战役 B. 淮海战役 C. 辽沈战役 D. 平津战役 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翁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针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 是: 1.战术上:以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打 歼灭战。(“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 2.战略上:藐视敌人。(“一切反动派都是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
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2)、 反攻主方向-- 中原
外线作战 --三路突进
(3)、战况
内线作战 --两翼牵制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1947.6)
刘伯承 邓小平 陈赓 晋冀鲁豫 太岳兵团 谢富治 华东解放 陈毅 军主力 粟裕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 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 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重
点
南京
武汉
--战略反攻阶段
(1)、反攻的原因 必要性: 减轻解放区的消耗; 毛泽东曾说过:“如果我 们能够普遍地解决土地问 减轻陕北、山东战场的压力 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
(1947.6——1948.9)
3、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
(1)北平和平谈判
4、胜利阶段 (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3)追歼残余
北平谈判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 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 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 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4、胜利阶段 (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3)追歼残余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0)
3、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1948.9——1948.11) 战略决战方向明,东北战场克群雄 淮海战役(1948.11——1949.1) 千军万马战淮海,运筹帷幄展英才 平津战役(1948.11——1949.1) 神兵天降围平津,解决方式各不同
石家庄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辽沈 时间
1948.9—11
必修一第17课讲课稿解放战争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蒋介石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目的: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 策略:假和平,真内战
“ 和 平 民 主 团 结 ”
1945年8月,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 表张治中来延安接蒋介石赴重庆谈判
纪 要年 ,, 即国 《共 双双 十方 协签 定署 》会 谈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东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 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 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1948年 9月-11 月 1948年 11月 -1949 年 1月 1948年 11月 --1949 年 1月
47万 多人 55 万多 人 52万 多人
三大战役简况
战役名 称 作战部队和指挥员 战役 时间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
解放地 区
歼灭或俘 获 敌指挥官
范汉杰 廖耀湘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东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 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1948年 9月-11 月 1948年 11月 -1949 年 1月
47万 多人 55 万多 人
长 春
锦 州
沈阳
营口
中共进行战略决战,为什么首选东北战场? 经济上:当时东北是全国产粮最多的地区,其中大 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国的 80%。铁路1.4万公里,占全国的50%以上,公路占全 国的50%,另外还有广阔的航运网,许多优良的港湾。
战略上:如控制了东北就可以使东北和华北各解放 区连成一片,并有一个兵源充足,物资雄厚的后方, 摆脱长期以来被国民党分割包围的局面。 军事上,中共在东北的力量强于国民党。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推荐文章山西历史会考必背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袁世凯的独裁统治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上册第四章知识点热度: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导航1.首先要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注意社会主要矛盾已由民族矛盾变为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矛盾,中国出现了两种命运和前途的激烈斗争,国共两党的关系也由抗日战争的合作转为对抗。
2.本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可按解放战争发展的线索来建立知识体系:内战前,围绕着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和共产党及广大民主人士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等整理知识点;国民党发动内战,先后进行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粉碎敌人的进攻等内容较为突出;人民解放军反攻直至国民政府覆灭阶段,可围绕国共双方政治、军事、外交几方面整理知识点。
并适当联系相关的世界史内容,形成中外知识网络。
3.分析比较整合教材通过了解战局变化,从对比中区别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历史意义;从装备优劣、兵力众寡、战局起伏等方面分析对比国共双方军力的发展演变,归纳出蒋家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重点讲解一、比较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1.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
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动求和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时间,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
2.从结果来看,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
第17课__解放战争练习题
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事关国际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恳盼之至。
蒋中正。
”下列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蒋介石希望建立国共联合政府B.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C.和平民主成为民心所向D.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2.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是()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B.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全国性政权C.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D.缓和美苏矛盾,划分势力范围3.三大战役为何首选东北作为战役的开始①可粉碎国民党的战略收缩企图②可使东北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③战争取胜即可利用东北工业来支援全国解放④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④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 挺进大西南B. 百万雄师过长江C.千里跃进大别山D. 挥师大西北5.2011年大陆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中,对蒋介石追随孙中山,推倒北洋军阀,尤其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应有的肯定。
但对他发动政变、导致国共关系破裂,以及内外政策的保守性和个人独裁,抗战胜利后违背民意、发动内战的责任,也予以充分的揭露和批评。
这体现了作者的()A.文明史观B.整体史观C.革命史观 D.唯物史观6.史学家胡绳指出,国共两党之间还有一大片很重要的中间势力,“革命能胜利,是因为我们党把中间势力拉过来了”。
以下史实中有利于中共争取是中间势力的有①八七会议纠正党内右倾错误②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③促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④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材料题7.阅读下列材料:《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6年6月
1948年秋
(2)三大战役概况:
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的 顺序?
淮海战役
三 大 战 役
辽沈战役示意图
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示意图
黄百韬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敌55万余人
黄维
杜聿明
平津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灭和改编敌52万余人 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 离开延安飞赴重庆。
毛泽东和周恩来 在重庆机场合影
谈判地点 重庆桂园
(1)重庆谈判(1945.8-10)
内容: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等。
斗争焦点: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意义: 政治上取得主动权, 赢得民心。
《双十协定》
一、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南京
江阴 江阴
湖口 湖口
1949年4月 23日,人民解放 军占领南京总统 府。
统治中国22 年的国民政府 覆灭了。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毛泽东写了一首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
战役 名称
时间
大
战
役
概
况
战果 歼敌 47万 意义 解放东 北全境
指挥
参战部队
战略方针
1948.9— 辽沈 11.2(52 天)
1948.11 —1949.1. (65天) 1948.12— 1949.1.13 (64天)
林、罗 东北野战军 关门打狗 刘、邓 陈、粟 谭
淮海
中原、华东 中间突破、歼敌 长江以北 分割歼灭 55.5万 的华东和 野战军 中原地区
1.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 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 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 泽东思想的胜利。
课 标 解 读
1.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的主要史实 2.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 人民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和平、民主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一、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945、8——1946、6)
(1)重庆谈判(1945.8-10)
材料一: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 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 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将拒绝谈 判,我们更有文章可做。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材料二: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 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 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思考: 蒋介石发起谈判的原因和 目的是什么?由此可知,他采取 了什么策略?
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 基本经验。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根本原因) 。 (2)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 灵魂), 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方向)。 (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中坚)。 (4)组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保障)。 (5)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基础)。
(1945、8——1946、6)
(1)重庆谈判(1945.8-10)
(2)政治协商会议(1946.1)
蒋介石对谈判没有诚意:
1.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没达成 协议。共产党作出了让步,蒋介石执意要取 消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 2.谈判前夕,国民党在美国帮助下运输军队 到内战前线,协定刚刚签定,蒋介石下达进 攻解放区的密令。
中华民国政府︰延安边区政府= ?
蒋介石十杜鲁门︰毛泽东十0 =?
战略思想:“战略上藐视敌人,战 术上重视敌人” 作战方针:方针---歼灭有生力量 方法---运动战
(1946.6-1947.6)
解 放 战 争 防 御 阶 段
山 东
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全面进攻被粉碎
几个月后,重点 进攻被粉碎
(2)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秋)
国统区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 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 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 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 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 解放区 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3.制造重庆较场口事件。
4.撕毁政协协议,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 放区。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0) 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1)内战全面爆发:标志:1946年6月,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内战爆发初期,蒋介石给不喜数学的毛泽东出了一道难 解的数学题: 430 ︰ 127 =? 飞机十坦克十大炮十美元︰步枪十手榴弹十小米十0 =?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分别 是什么?外线指什么?内线又指什么?
三 路 大 军 挺 进 中 原
陈赓 兵团
陈粟 大军
大 刘邓 别1949.1) (1)战略决战时机的成熟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365万人
280万人
决战时机已经到来 130万人
平津
三大 战役 合计
改编、 解放华 林、罗、东北、华北 先打两头、 歼敌 北全境 后取中间 52万 野战军 聂 国民党主 1948.9. 共150 力基本被 —1949.1. 四大野战军 多万 消灭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民工 160万 150万 180万 担架 13800副 30.5万副 20000副 大小车 6750辆 88万辆 40万辆
中华民国拉壮丁的告示 翻身农民积极参军, 支援解放战争
• 蒋介石:我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 是被国民党打倒的。
• 毛泽东:中正言之不理,但只说对 了一半。
5、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渡江战役或占领南京 ___________ 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鼓足勇气,乘胜追击,把革命进行到底 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历史上曾称 “虎踞龙盘”之地.请列举近代曾定都于 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此的政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民的支持与中共什么措施有关?
土地改革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4、胜利阶段(1949.1-10) • (1) 北平和谈(1949.4) (2)渡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