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米与厘米》|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厘米与米-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厘米与米-教案

“米与厘米"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52页《米与厘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意图:“厘米、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

学生使用的直尺上都有厘米,接触厘米的机会较多,形成1厘米的观念,掌握以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相对比较容易。

因而教学可以从认识厘米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基础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然后再认识米,利用已经建立的米与厘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米和几米的长度观念。

在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

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厘米和米,要用它们计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编排一些测量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目标:1、学生单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2、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3、让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学会用厘米或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5、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源自生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粉笔、厘米尺、米尺教学重点: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用工具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将含有米与厘米复合单位的长度换算成厘米单位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操作多媒体课件(主题图)师:今天,让官老师带领大家走进米和厘米的世界.(板书:米与厘米)师:老师提前让大家都准备好了自己的尺子,请大家把它拿出来。

让我们来一起观察观察我们的尺子。

(刻度线,数字,单位缩写:厘米=cm)师:看来大家对尺子已经有一定了解了,接下来请大家从笔袋里拿出自己的一支笔,试试看用尺子测量你的笔的长度,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们所得的结果.(请学生汇报,写于黑板上。

)[用厘米尺量的笔的长度,要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2 几何小实践(米与厘米)▏沪教版 (共13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2 几何小实践(米与厘米)▏沪教版 (共13张PPT)

1 米= 100 厘米 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成1m。
1 m = 100 cm
量一量
在合适答案后的方框里画“√”



量一量
约( )米
( )米( )厘米
圈出合适的答案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 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cm
1大格代表10厘米
1米
米尺上的1个大格里有10 个小格,米尺上一共有10 个大格,100个小格。
米和厘米
比一我比们,来你看觉这一得是看这米1,厘是和1米米1厘米。里米。 之间到有底什有么多关少系厘?米?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米里有很多厘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 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认识米
认识米尺
米尺
cm
1米
米尺的特点:
cm
• 米尺上有刻度。 • 米尺上有0、10、20……100这些数。 • 每两个数之间的间隔是一样大的。 • 米尺也是把“0”作为尺子的起点。
二、探 究 新 知
5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
0
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小格代表1厘米

米与厘米-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米与厘米-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米与厘米-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米和厘米是长度的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

2.能够运用米和厘米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米和厘米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2.能够熟练运用米和厘米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米和厘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1.让学生回顾上学期学习的“厘米”的内容。

2.引入本课学习的“米”和“厘米”的概念。

2. 概念讲解(10分钟)1.讲解“米”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讲解“厘米”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比较和区分“米”和“厘米”。

3. 单位换算(15分钟)1.教师通过黑板上的示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米和厘米的单位换算。

2.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4. 运用实例(20分钟)1.教师出一些与米和厘米有关的实际生活问题,包括长度、面积、体积等。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利用米和厘米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分享,相互学习和提高。

5. 拓展练习(10分钟)1.教师出一些拓展题目,深化学生对米和厘米换算的理解。

2.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入新知识、概念讲解、单位换算、运用实例和拓展练习等环节,使学生逐渐理解和掌握米和厘米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米和厘米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新知识。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分米的认识》说课稿各位老师中午好,本月我们教研主题是:数学中的有效计算,单位问题的化聚问题计算。

下面我就《分米的认识》说课如下:一、说教材1、本节课是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第三节《分米的认识》第一课时。

本节课在学生们掌握千米、米、厘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长度单位的认识与理解非常重要。

2、学情分析:对于学生已经掌握千米、米、厘米、毫米的长度单位分米是中间的小分支,结合具体的情境,动手操作,学生们理解起来不太难。

3、教学目标:依据课标、学情我定了以下目标(1)、根据具体对象学会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

(2)、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分米的概念,对已经学的长度单位进行整理小结。

(3)渗透数学的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即数学生活化意识。

本课重难点:重点长度单位的进率,手指游戏歌,帮助加深分米的概念,从而熟练掌握长度单位进率。

难点:长度单位的化聚。

二、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我使用的是直观情境教学方法,操作演示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教学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使用普通教具学具,利用课件进行直观系统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总共设计了五个环节:(1)导入新课分别复习前四个长度单位及字母表示的方法,说出1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填入合适的单位名称,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新课探究一:用直尺量课桌的宽度,引出新知——分米,为本节课拉开序幕。

探究二:整理长度单位的进率,用手指游戏歌进行巩固,渗透“建模思想,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提纲挈领掌握知识。

(3)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训练学生对各长度的量感。

2)判断考察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把控,利用本班实际情况进行身高的练习彰显教学的实践性、教师的亲和力,拉近数学与孩子的距离变抽象为具体。

3)进行长度的化聚,以突破难点。

4)小结 5)作业四、效果我总体完成了任务,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思想,学生们长度的单位又有了新的认识。

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米与厘米》ppt课件2

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米与厘米》ppt课件2
ຫໍສະໝຸດ 身高可以用米和厘米作为单位记录
生活中大约1厘米的物体有 ( )。 生活中大约1米的物体有 ( )。 • 将下列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 110cm 40cm 2m 78cm 1m 40cm
< 78cm < 1m <
110cm < 2m
今天我们学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知道了: 1m=100cm 100cm=1m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请你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名称填在( )里
(1)铅笔长18( 厘米 )
(2)我的身高1( 米 )20( 厘米 )
(3)床长2( 米 ) (4)我用的课桌长45( 厘米 )宽32( 厘米 ) (5)尺长15( 厘米 ) (6)教室长7( 米 )
(7)游泳池深145( 厘米 )
比一比:
> ) 12米 21米 ( 20厘米 ( < ) 2米 99厘米 ( < ) 1米 318厘米( > )3米17厘米 > )1米18厘米 1米92厘米( < )4m30cm 4米3厘米( 5m10cm( > )5米1厘米
米和厘米
小丁丁:我的身高是1米37厘米。 ( 137 )cm 小巧:我的身高是1m28cm。 ( 128 )厘米
几米几厘米化为厘米时,要先将 几米化为几厘米,然后再加上后 面的几厘米。
小亚:我的身高是133厘米。 ( 1 )m( 33 )cm
• 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
• 1米=( • 100厘米100 =( 1 )厘米 )米
练一练
• • • • • • • • 1米35厘米=( 135 )厘米 3米6厘米=( 306 )厘米 1米8厘米=( 108 )厘米 2米14厘米=( 214 )厘米 189厘米=( 1 )米( 89 )厘米 106厘米=( 1 )米( 6 )厘米 210厘米=( 2 )米( 10 )厘米 314厘米=( 3 )米( 14 )厘米

小学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上第五单元第3课《分米的认识》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上第五单元第3课《分米的认识》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分米的认识》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学生能初步建立1分米的量感。

2、知道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学会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4、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逐步提高他们的估测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学习“度量”这一内容时,已经初步认识了米、厘米、毫米,初步知道了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掌握了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如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所指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本学期,在进一步认识、掌握长度单位千米、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引入长度单位分米的教学。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米和厘米接触的比较多,比如我校操场一圈约长200米,自己的身高是1米38厘米等等。

而对于分米的接触、应用相对较少。

尽管如此,但他们对于分米并不是一无所知,有一些学生已经知道分米的单位名称。

至于1分米有多长,并没有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表象,也不清楚为什么要使用这些单位,对于分米的认识只是一种模糊的了解,还需要深入的学习与探究。

3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学生能初步建立1分米的量感。

2、知道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学会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学习难点:
建立1分米的量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沪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沪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五章几何小实践总课时:10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联系实际,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知道1千米(km)、1米(m)、1分米(dm)、1厘米(cm)和1毫米(mm)之间的进率。

2、通过观察、具体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找出对称轴。

3、进一步认识常见的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边的关系将三角形进行分类。

4、了解常见几何形体面积的含义:(1)了解面积的含义,学会用方格的多少来表示面积。

(2)了解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的含义。

(3)了解面积单位平方米(㎡)的含义。

(4)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折、叠、画等具体操作活动,认识并初步掌握等腰、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图形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并初步掌握图形的面积的概念和面积的单位,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通过数方格的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展示1平方厘米(1c㎡)的大小,“在食指上的面积为1c㎡的正方形”,帮助学生确立1平方厘米的量感。

(3)通过测量教室地板面积大小的操作活动,感受“平方米”在较大图形面积测量中的意义和作用。

(4)通过观察、比较,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三角形的分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2、通过“图形面积”、“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有关操作活动,逐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到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并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课时安排】千米的认识2课时米与厘米1课时分米的认识1课时轴对称图形1课时三角形的分类(2) 3课时面积2课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2课时平方米1课时课本第49-51 页千米的认识(第一教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认识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进行相应的换算。

2、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1千米究竟是多长”,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第五单元 平方米(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第五单元 平方米(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平方米》的第一课时,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主要学习平方米的概念、单位换算和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方米的概念,掌握平方米与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教学难点1. 平方米的概念及其与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

2. 平方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模型或图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尺、剪刀、彩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出示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概念。

(3)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探究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换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 应用拓展(1)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方米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平方米的知识。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平方米的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 换算关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3. 应用实例:(略)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方米,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给予及时解答和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新知”环节。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平方米课件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平方米课件
平方米
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 (cm²)
1cm 1cm 1cm²
1cm 1cm
估测
1cm
1cm
橡皮 2cm
5cm
5×2=10(cm²)
10个1cm²
估测
比平方厘米大 的面积单位
1cm²
估测
长度单位
厘米
分米

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15平方米
( )平方米
什么是1平方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边长是 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4×4=16(m²)
答:菜地的面积是16m²。
2米 1米
4平方米
5米
走道
解决问题
5×5=25(m²) …… 小花园的面积
1×5×2=-1×0(1m=²)9(m²)
1米
✘ 25-91=0=161(5m(m²)²) …… 4块草地的面积
5米
(5-1)÷2=2(m) …… 1块草地的边长 2×2×4=16(m²)…… 4块草地的面积
1米
解决问题
5×5=25(m²) …… 小花园的面积
1×5×2-1×1=9(m²)
5米
走道
1米
25-9=16(m²) …… 4块草地的面积
5米
(5-1)÷2=2(m) …… 1块草地的边长 2×2×4=16(m²)…… 4块草地的面积
5-1=4(m) ……合并后草地的边长 4×4=16(m²)…… 4块草地的面积
边长是 1米 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1平方米。
1米(m) 1米(m)
课本P64
1米(m)
1平方米 (m²)
1米(m)
1平方米有多大?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米与厘米》评课稿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米与厘米》评课稿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米与厘米》评课稿一、课程背景介绍本篇评课稿是针对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堂课《米与厘米》进行评价和总结。

该课程主要教授学生米与厘米的概念、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准确理解米与厘米的概念,并能够通过简单的换算方法进行单位之间的转换。

二、教学设计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1. 教学目标的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 掌握米与厘米的概念; - 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 能够运用简单的换算方法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转换; -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米与厘米的概念。

2. 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有序,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米与厘米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首先,通过实际物品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米与厘米的长度差异,并且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亲身感受米与厘米的长度。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

最后,通过实际生活场景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米与厘米的概念。

3.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本堂课的教学方法多样,既包括教师导学,又有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独立思考。

教师通过导引和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助和合作,加深对米与厘米概念和换算关系的理解。

并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 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本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包括导入、知识展示、知识讲解、练习与巩固、课堂小结等环节。

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米与厘米的思考。

然后通过知识展示和知识讲解,详细介绍米与厘米的概念、换算关系和应用方法。

接着,通过练习与巩固环节,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通过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效果总体较好,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课堂时间掌握不够准确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导致在课堂时间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米与厘米》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米与厘米》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米与厘米》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米和厘米的用法及其换算关系;2.学会使用米和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方法;3.能够解决问题,运用米和厘米来比较长度;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米和厘米的换算;2.测量长度;3.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米与厘米》;2.教具:白板、水平尺、计量尺、各种长度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直观展示各种长度不同的物体(比如铅笔、书、校车等),让学生感受物体的长度差异。

二、学习米和厘米的换算1.让学生感受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物品长度的测量来理解;2.在黑板上绘制米和厘米的对比图;3.播放相应教学视频,在视频中,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带领学生理解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4.让学生自行解决换算问题。

三、学习怎样使用米和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1.引导学生使用水平尺、计量尺等工具来测量各种实物的长度;2.播放相应教学视频,教学视频中,老师生动地展示了如何使用计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并带领学生一起操作。

四、习题练习让学生在向导下,做一些与米和厘米相关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技巧。

五、解决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使用米和厘米的知识解决问题并总结各种运用方法。

六、课堂总结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能够感受到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学习如何使用计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掌握比较长度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在生活中运用米和厘米的方法。

课后作业1.按照老师示范使用计量尺等工具,测量自己身上的尺寸并汇报;2.在生活中寻找米和厘米的存在,并解决一个涉及长度的实际问题;3.预习下一堂课内容:米和厘米的加减法。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使用米和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比较长度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在生活中运用米和厘米的方法。

通过学生的练习,可以评估学生理解该知识点的程度。

对于评价学生的课程反应和学习效果,可以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成绩以及课堂互动等途径进行评价。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米与厘米》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米与厘米》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米与厘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米、厘米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米和厘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2.能够将厘米转换为米,并且能够进行相应的换算。

3.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测量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米、厘米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米和厘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将厘米转换为米,并且进行相应的换算。

三、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三年级上册》2.米尺、卷尺等测量工具3.长度不等的物体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来导入新知识,例如:你们平时见过和使用过米和厘米吗?它们有什么区别?怎样使用米和厘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2. 学习新知识1.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了解米和厘米的概念,并观察教材中的示例。

2.教师讲解米和厘米的概念,并给予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3. 操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并填写测量结果。

1.教师让学生拿出米尺和卷尺等测量工具,分组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并记录测量结果(单位为厘米)。

2.学生回到教室,将厘米转换为米的结果填写在纸上。

4. 讨论与总结1.学生报告自己测量的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比较。

观察是否有组员出现转换错误,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2.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复习米和厘米的概念,并强调正确的转换方法和关键点。

5. 拓展练习1.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际测量练习,将测量结果转换为米写在纸上。

2.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进行较难的挑战题,例如:某物体的长度为1808厘米,将其转换为米和厘米表示。

6. 小结与作业布置教师进行知识小结,概括本节课的要点,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米和厘米的概念,并能正确使用米和厘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拓展练习环节,难度较高的问题可能会挑战到一些学生的能力,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辅助指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米、厘米―用小数表示 沪教版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米、厘米―用小数表示  沪教版PPT

0.5km 500m
881m 119m
0.1km 900m
468m 532m
1km 0m
练习五
小胖用下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大人或小孩的身 高(卡片可以有剩余)
1 2 3 cm m
合适的身高: 123cm23m 1.32m 2.13m 2.31m 1.2m 2.1m 1.3m 2.3m 不合适的身高: 321cm 312cm 3m 1cm 2cm 3cm 3.12m 3.21m 3.1m 3.2m
2 、我希望我用我自己的脚步去走我自己的人生。不管这条道路是泥泞还是平地,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5、不要为没有达到目标而沮丧,因为你在出发前就已经明白了挫折的意义。这成长的烦恼,也正是我成长的快乐,我应该从容地面对它。唯 有挫折,才能让我进步,让我迈向成功的方向,为我修建成功的道路。
3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17 、学会下一次进步,是做大自己的有效法则。因此千万不要让自己睡在已有的成功温床上。 15、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3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11 、人都是有思想,有自尊的,尽管在地位、财富、容貌、能力方面可能千差万别,但在精神上,只要他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对别人的鄙
出生时 1岁 2岁 3岁
4岁
5岁 6岁 7岁 8岁 9岁
53cm 78cm 86cm
99cm
1m6cm
1m9cm 1m14cm 1m21cm 1m30cm 1m38cm
探究一
米 0
0 0
0 1 1 1 1 1 1 探究二
厘米 53 78
86
99 6
9
14 21 30
38 探究三
用小数表示 0.53m 0.78m

沪教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米与厘米

沪教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米与厘米

1、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A.克、千克、吨B.时、分、秒C.千米、米、分米、厘米2、小学语文课本约厚10[ ]A.分米B.厘米C.毫米D.米3、火车每小时行120[ ]A.mB.kmC.cmD.mm4、二年级小朋友1小时大约能走[ ] A.3kmB.300mC.30km5、马拉松竞赛全程长约42[ ] A.分米B.米C.千米6、一架飞机的速度可达每小时900千米,可以写作______.7、将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3平方米要比10米大.______.9、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鸡蛋重50______;我们的教学楼高8______;数学书封面约4.4______;小强身高145______;房间的面积30______;衡州到杭州的路程约是270______.10、测量从湖北到北京的距离,用______作单位合适.11、一根粉笔长8分米。

[ ] 12、妈妈比小明高20分米。

[ ] 13、丈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用“厘米”作单位。

[ ]14、小明身高135mm。

[ ] 15、从北京到南京的铁路长1157米。

[ ] 16、高速公路宽大约80千米。

[ ] 17、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分米。

[ ] 18、比1千米少30米是700米。

[ ] 19、长江约长6300□;粉笔长75□. □内应填[ ] A.米B.千米C.厘米D.毫米20、小军从家到学校,先乘公共汽车行了1千米,下车后又步行了230米,小军家距学校有多少米?往返一次,小军共行了多少米?21、毫米和千米都是长度计量单位.______.22、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______.23、特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0千米,可以写作160千米/小时.______.24、长度单位中每相邻两个的进位都要是10.______.25、弟弟的身高是142厘米,姐姐的身高是162厘米,姐姐比弟弟高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26、看图回答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十讲 长度单位 米与厘米 (无答案)沪教版(2015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十讲 长度单位 米与厘米 (无答案)沪教版(2015秋)

三数第十讲:长度单位知识点:(1)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2)1米=()厘米 1米=()分米 1米=()毫米(3)1千米=()米 1分米= ()厘米基础练习: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的高约是3( ) (2)一条公路全长400( ) (3)小胖的体重约35( ) (4)人步行每小时行4( ) (5)铅笔长16()(6)桌子高7()(7)小胖身高145()(8)高铁每小时行280()2、填空:3000米=( )千米 5千米=( )米 4000m=( )km2500m=( )km( )m 3050m=( )km( )m 8km=( )m200cm=()m 12m =()cm 4m =()dm3、算一算。

填一填:3km+5km=( )km 850m+150m=( )km4250m-870m=( )m 5km+2000m=( )km2km+40m=( )m 23km-3km=( )m8m - 600cm= ()m 1 m+30cm=()cm例1:某学校的操场跑道长250米,小胖已跑了3圈,他参加的是1000米的长跑比赛,那么他还要跑多少米?试一试(1)小巧从家出发到学校去,途中经过电影院,已知家到电影院的路长850米,电影院到学校的路长为650米,那么小巧一共要走多少米?合多少千米?(2)小亚家到学校有1200米,今天她从家出发400米后又回家取东西,然后再去学校,小亚一共走了几千米?例2:姐姐身高160厘米,妹妹身高1米5厘米,两人身高相差多少厘米?试一试:1、一根绳子长50米,第一次剪去了14米,第二次剪去了300厘米,还剩下多少米?2、出租车3千米起步价18元,超过3千米按每千米3元收费,小胖和妈妈乘出租车去外婆家,行了11千米,他们一共要付多少元?综合练习:一、填空。

1、填空:8千克=()克 700克=()千克()分米=80毫米 0.64米=()厘米5.740千克=( )克 2075g=()kg4089 m =()km 12.020km=( )m2、①一年有_____个月,___________________是大月,有__天;__________________是小月,有__天。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米与厘米(课件)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米与厘米(课件)
2米10厘米> 2米3厘米 >2米
比一比Leabharlann 3m2cm○< 320c√m 123cm○<1m32cm√ 8km8m○=8008m√
3m2cm=302cm 302cm<320cm
123cm=1m23cm 1m23cm<1m32cm
8km=8000m 8000m+8m=8008m
8008m=8000m+8m 8km 8km8m
400厘米=4米
3个1米 3个20厘米
3米
60厘米 +40厘米
1010米厘米
4米
测身高
测身高
1米30厘米

1米30



比1米多30厘米
测身高
















1米30厘米 比1米多30厘米
1米28厘米 比1米多28厘米
1米33厘米 比1米多33厘米
1米37厘米 比1米多37厘米
读身高
3米20厘米 比3米多20厘米
5米7厘米
2米50厘米
比5米多7厘米 比2米多50厘米
2m50cm=( 250 )cm

5米=500厘米 500+7=507(厘米)
想一想

90cm
1m
10cm
20cm
30cm
1米20厘米
120厘米
选一选
身高203厘米
2米=200厘米 2米10厘米=210厘米 203厘米>200厘米 203厘米<210厘米
A.长2米
√B.长2米10厘米
203厘米=200厘米+3厘米 2米

沪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4米、厘米―用小数表示》word教案 (2)

沪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4米、厘米―用小数表示》word教案 (2)

米、厘米——用小数表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会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身高,会读出以小数形式记录的身高,并说出其具体含义。

2. 能力目标:通过测量身高为题材来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

3.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情况,体验长度单位的用处。

教学重点会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身高。

教学难点会读出以小数形式记录的身高,并说出其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老师想知道你们的身高是多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生:可以估测;可以用尺进行测量。

师:好,现在我请几个同学来测量一下。

谁愿意先来测量?请一名学生上台来测量,其他学生观察。

【说明:《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近感。

也就是创设丰富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数苹果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教师抽一名小朋友上来测量,报出数据,“某某身高1米32”。

师:谁能帮忙想一想,老师该怎么记录这位小朋友的身高呢?请小组讨论一下,该如何记录。

小组讨论。

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记录的方法板演。

交流:第一种:132厘米,第二种:1.32米。

讨论两种记录方法的具体含义?小数点的左边和右边各表示什么?小结:“1米32”用小数表示就是1.32米,小数点前面的“1”表示1m,小数点后面的“32”表示32cm。

用cm作单位就是132cm。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米、厘米——用小数表示【说明:通情景的创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精彩而不在枯燥无味,让学生通过交流得出两种不同的记录身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1.填写身高:师:我们学习的好朋友小巧、小亚、小丁丁很想知道自己的身高用小数该怎么表示,请大家帮助一下?(课件演示)小巧:我的身高是1米28。

小亚:我的身高是1米33。

【沪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课一练-34米、厘米用小数表示 沪教版(含答案)

【沪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课一练-34米、厘米用小数表示 沪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4米、厘米用小数表示一、单选题1.0.1 读作()A. 零点三B. 零点一C. 一点零D. 零一2.16.1读作()A. 一六点一B. 十六点一C. 一点六一D. 十六一3.5.47的小数部分表示()个百分之一.A. 547B. 5.47C. 47D. 4704.下面小数中最接近于10的数是…()A. 10.01B. 9.998C. 9.95.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A. 200.08B. 3.006C. 5.09006.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

A. 整数B. 一位小数C. 两位小数D. 三位小数7.两个数的和是56.8,如果一个数增加13,另一个数减少15,这时两个数的和是()A. 54.8B. 57.8C. 58.8二、判断题8.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小数部分的最高位.9.1.85米就是1 米8分米5厘米。

()10.2.5与3的和是2.8。

11.0.66666是循环小数.12.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三、填空题13.填上“>”、“<”或“=”.(1)4500米________5千米(2)2300米+3000米________6千米14.小数点________边第________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三位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15.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鹏鹏的视力是四点九和五点零。

________16.直接写出得数。

8-1.56=________ 1.54-0.07=________ 47.68-7.68=________0.57-0.23=________ 5.2-1.9=________ 1-0.06=________1.36+0.47=________ 0.5+0.7=________ 47.68-7.08=________4.8+3.2=________ 0.32+0.23=________ 0.56+1.44=________17.按规律接着往下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厘米 )
4 同学们的手掌宽约5( 厘米 )
5 操场跑道长100( 7 小朋友身高1( 米 ) )28( ) ) 厘米 ) 6 一把米尺长100( 厘米 ) 米 8 一座楼房高30( 米 9一辆汽车长8( 米
比一比
5米
<
6米
8米 1米
> 8厘米 = 100厘米
<
1米
90厘米
选一选
1、一辆自行车每分钟前进100(B) A:厘米 B:米
填上“米”或“厘米。”
长 2( 米 )
长 8( 厘米 )
高70( 厘米 )
长 3( 米 )
这样说对不对吗?
1、铅笔长15米。( 厘米 )
2、课桌高70米。( ) 厘米 3、一棵树高16厘米。( 米

填 上 合 适 的 单 位
1 教室的长8( 米 ) 2 一棵圣诞树高135( 厘米 3 黑板长2( 米 )
学生用尺 卷尺
米尺 量衣尺、皮尺
这些测量工具要怎样选择呢?
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 厘米)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 米 )作单位。
2米=( 200 )厘米 5米=( 500 )厘米 300厘米=( 3 )米 800厘米=( 8 )米
做一做
• • • • 10米+35米=( 45 )米 25厘米—17厘米=( 8 )厘米 65米—30米=( 35 )米 8厘米+37厘米=( 45 )厘米 1米—20厘米=( 80 )厘米
2、数学课堂作业本长约25(A) A:厘米 B:米
20米
小鹿 小狗
算一算
小鹿从家里出发去小狗家,叫上小狗 一起去找小刺猬玩,它一共走了多少米? 天黑了,小狗小鹿回家了,小狗来回 共走了多少米?小鹿来回共走了多少米? 小刺猬Fra bibliotek厘米 米
了解尺子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尺子上每10个小格就是1厘米
图钉
长约1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
1小格代表1厘米 0 10 20 30 40
米 (m)
1 米
50 60 70 80 90 100
1大格代表10厘米
这把1米的尺子上有100厘米.
1米
1米=100厘米

4 同学们的手掌宽约5( 厘米 ) 5 一把米尺长100( 厘米
6 小朋友身高128( 厘米


厘米和米都是长度单位。
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
量较长的物体用米来作单位。
1 一张贺卡宽8( 厘米 ) 2 一棵圣诞树高1( 米 )35( 填 上 合 适 的 单 位 3 一块蛋糕厚约10( 厘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