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
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理性思考
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理性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大学生选择考研究生这条路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这种"考研热"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大学生们追求进步的精神和求知的欲望。
在面对考研热时,我们也需要保持理性思考。
考研不是逃避就业的唯一选择。
尽管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但是考研不是唯一的职业规划路径。
我们应该明确,考研并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唯一途径。
在就业市场上,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就业是一个综合性强的问题,我们不应该仅仅通过考研来逃避就业挑战,而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提升自己。
考研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考研不是一时冲动,而应该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做出的选择。
我们应该在大学期间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并根据自己的目标来规划考研。
考研不仅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历,更应该是为了培养我们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规划,才能在考研过程中更有动力和方向。
考研需要量力而行。
考研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我们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要盲目自信也不要盲从他人。
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选择了自己难以胜任的专业,让自己后悔。
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以及考研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做出明智的决策。
考研不应成为缺乏自信的表现。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考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实力和潜力。
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在大学期间我们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同样宝贵。
无论选择考研与否,我们都应该坚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并为之努力奋斗。
在考研热中,我们需要保持理性思考。
考研是一种为了未来发展和个人兴趣而作出的选择,它需要我们量力而行、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并为之全力以赴。
关于大学生就业与考研选择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就业与考研选择的思考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同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考虑是否选择考研继续深造。
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权衡自己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做好选择和决策。
首先,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在求职市场上,个人的能力和专业技能是最为关键的。
因此,大学生在求学之余,应该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积累实践经验,进行专业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提高,快速增强竞争力。
同时,了解市场需求、合理规划职业发展道路,也是就业成功的关键。
其次,对于选择考研的大学生来说,成功要求较高,需要有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背景。
考研成功,并不代表就业成功,而且考研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和精力投入,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建议三思而后行。
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关键是要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到目标明确,步步为营。
再次,选择考研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素质、能力和兴趣。
现在考研越来越流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考研。
对于既不喜欢研究也不擅长学术研究的学生,去考研毫无意义。
同样,对于仍然热爱学习,希望通过深造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能力的学生,去考研也是很好的选择。
最后,大学生应该注重实践和自我提升。
在求职的过程中,拥有实践经验、掌握各种技能、增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很重要。
同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探索最新技术和思维方式,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更能取得成功。
总之,在大学生就业和考研选择的问题上,应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无论选择什么道路,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追求成长和发展。
理智看待就业与考研
理智看待就业与考研马上要进入11月了,考研要确认报名,招聘会也将拉开序幕。
对于2011届毕业生而言,一个迫切需要做出决定的事情就是:考研还是就业,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就业考研难取舍目前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考研能够暂缓就业压力,扩大就业门路和增加就业砝码;其次,考研是提高学历和自身的能力的一种方式,能拓展以后的发展空间。
是直接就业好呢,还是考研好?对于这一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难以作出取舍。
不少学生道出了其中的苦衷:如果现在完全选择就业,本科学历含金量实在不高,在求职大军中竞争力不强;如果现在只作考研的打算和准备,可暂缓一时,但两三年后的形势会有什么样的变数不好预测。
考研能否规避就业风险在继大学本科生摘下天之骄子桂冠,面向人才市场,接受市场选择之后,近一,二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也正在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
一些冷门专业的硕士就业前景不如热门专业的本科生,甚至出现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工资倒挂的现象。
其实,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正常情况,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然而,一些媒体对此大肆渲染,对国内的研究生褒少贬多,并把一些著名企业强调工作经验的做法与当今读研对立起来;把理论与实践对立起来,在客观上造成了本人前面提到的大学生们的迷茫。
一份初步意向统计表明: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有86%的人表示曾经考虑过要考研。
面对如此庞大的“研民”队伍,就业指导专家们的看法并不乐观。
他们解释道,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速度的考研人数数量的增长,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义务教育。
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一部分一门心思打算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
其次,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两三年以后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未必会和现在一样,这种变化谁也不可能很准确地预料到。
关于就业和考研的思考
关于就业和考研的思考
就业和考研是大学生面临的两个重要选择。
但是,许多人在做决定时会遇到困难,因为两者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下面是一些关于就业和考研的思考。
就业:就业是许多人选择的途径,因为它可以让他们立即进入职场,获得一定的收入,并积累实践经验。
同时,就业也可以让人们在工作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并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
但是,就业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低薪、工作压力大、晋升机会有限等。
考研:考研是另一种选择,它可以让人们继续深入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学历。
另外,考研还可以让人们接触更多的知识和学术界的人士,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但是,考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需要付出高昂的费用。
综上所述,就业和考研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选择取决于个人的情况和目标。
如果你希望立即进入职场并开始赚钱,那么就业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你希望继续深入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学历,那么考研可能更适合你。
无论你做出了哪个选择,都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才能取得成功。
- 1 -。
对大学生考研还是就业的综合评价与理性分析
在备考方面,无论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首先, 要对所选专业或职业进行深入了解,明确目标和方向。其次,要积极寻求导师、 培训机构等的指导,提高备考效率。最后,要注重实践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提 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大学生在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时,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理性思考 和规划。要根据个人兴趣、专业特点、职业前景等多个因素综合判断,并充分了 解备选路径的优劣和风险,避免盲目跟风。无论选择哪种路径,都需要在备考过 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提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身素质和能力。
二、就业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直接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兼 职等方式提前了解社会,积累实践经验,为日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其次,就业 可以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提升。最后,就业可 以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说,选择就业可以减轻 家庭的经济压力。
二、就业分析
1、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选择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很 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因素。一方面,一些专业的就业前景 比较好,比如计算机、金融、人工智能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具备较高 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专业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如哲学、历史学、法学等 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
做好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是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首先,大学 生应该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其次, 大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参加招聘会、职业规划讲座等方式来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 形势,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最后,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 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理性思考
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理性思考1. 引言1.1 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就业形势的不确定性,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现象逐渐在各大学校园中蔓延开来。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报考研究生,希望通过深造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学术水平,以此来增加就业竞争力。
这种“考研热”现象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即认为通过考研可以改善自己的就业前景和未来发展。
许多大学生认为只有通过考研才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因此把考研当成是一条“必经之路”。
一些大学生也被身边同学或家人的影响,觉得考研是一种“潮流”,因此跟风报考,而非真正出于自己的兴趣和规划。
这种盲目跟风的现象也加剧了“考研热”的蔓延。
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现状主要源于就业压力和社会认知的影响,导致许多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善自己的未来。
仅仅跟风报考研究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更需要理性看待考研,量力而行。
1.2 为何普通高校大学生会存在“考研热”现象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现状已经越来越普遍,许多大学生都将考研作为自己未来的选择之一。
那么,为何普通高校大学生会存在“考研热”现象呢?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加。
许多大学生认为通过考研可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考研成为了他们提升自身素质、开辟职业道路的一种途径。
许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够明确,不确定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或行业。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考研可以延长学业时间,同时也能为将来的职业选择提供更多可能性。
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也是导致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现象的原因之一。
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考研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社会也存在一定的“升学热”氛围,这些因素都会促使大学生选择考研作为自己的出路。
普通高校大学生存在“考研热”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现实生活中,考研确实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考研,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来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论文[推荐阅读]
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论文[推荐阅读]第一篇: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论文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摘要:考研与就业问题,无论是对社会、高校还是大学生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分析来考研导向与就业导向的利弊后,以考研为动力,以就业为压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考研就业人才培养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考试以来,“考研”逐渐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焦点,特别是“十五”以来,考研人数逐年增加。
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达到140万人,创2001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新高。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应届毕业生选择通过考研避开就业压力。
有关人士提醒,大学生考研之前应该明确目标,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选择,而不应该盲目跟风。
迫于就业压力选择考研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上升,大学生的就业显得愈加艰难,其中不少人选择通过考研避开就业压力。
“决定考研之后,至少我现在不用为找工作而烦恼,只要专心致志复习准备考研就行了。
”广州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林告诉记者,从9月份开学后,她便为考研的事举棋不定,最后她为了避开就业难的问题,还是选择了考研。
广东商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小敏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班有20来个同学报名考研,他们考研的原因有很多,如缓解就业压力、考名校、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为以后找份好工作打好基础等,而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迫于就业压力才打算考研。
除了应届毕业生,不少往届毕业生也加入了考研大军。
小陈是去年毕业的,当时也参加考研,不过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之后也没有打算找工作,而是在家专心复习。
他说:“因为家庭经济允许,经过和父母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先不找工作,再搏一搏。
”原本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小严半年前也辞职投入到考研复习中,他说:“因为原来的公司发展空间有限,本来想跳槽的,但是如果找大企业的话又多数都要求研究生学历,好工作实在难找。
”被采访的准备考研的大学生中,多数都是就业压力所致。
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理性思考
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理性思考我国的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现象日益普遍,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考研,而不是直接就业。
这背后存在一些原因和动力,但我们需要理性思考这种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考研热”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需要理解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
一方面,考研可以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知识水平,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考研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以目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选择考研也是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和竞争力。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考研并不是所有人的最佳选择。
考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对于那些并不适合学术研究或对未来职业规划不明确的学生来说,考研可能只是一种盲目跟风的选择,并不能真正实现他们的发展目标。
考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存在一定的压力,导致一些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在对待“考研热”现象时,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
学生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路线,不要盲目跟风选择考研。
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加理性地进行决策。
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不仅仅局限于考研,例如职业技能培训、实习经验等对于就业和职业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对于那些选择考研的学生来说,他们也应该保持理性思考的态度。
他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动力,确保自己真正有充足的热情和动力去投入考研学习。
他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好学习准备,提前了解和规划,增加自己的备考效率。
他们还应该对考研结果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要把考研结果作为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唯一评价标准,要有心理准备面对各种可能的结果。
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考研热”现象,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考的态度。
无论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就业,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动力,并为之努力奋斗。
我们应该鼓励并支持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理性思考
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理性思考近年来,考研热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中越发火热起来。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尤其是一些名校本科生。
虽然考研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自己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的途径,但我们需要理性思考考研热的背后原因。
考研热与就业压力密不可分。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本科学历已经逐渐失去了一些独特的竞争力。
考研被许多学生看作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捷径。
通过考研,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学历,更好的学术背景,增加就业的机会。
考研热也与家长和社会的期望有关。
在中国社会,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研究生,获得更好的学业成绩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很多大学生在考研的选择上受到了家长的影响,他们会听从家长的建议,选择参加考研,以满足家庭和社会的期望。
尽管考研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也需要理性思考考研热的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
考研并不是每个学生的最佳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
对于一些对学术研究和理论深度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可能并不是一件明智的选择。
他们可能在其他领域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考研并非是绝对能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方法。
虽然研究生学历对一些特定的职业或行业可能有一定的加分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职位都对学历有着明确的要求。
许多企业雇主更加看重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而非学历。
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不能在考试中获得很好的成绩,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机会。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我们不能过分追求研究生学历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不要被外界的声音和压力所左右。
在考虑是否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时,我们应该充分权衡利弊,理性思考,而不是盲目跟风。
考研热的背后既有合理的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理性思考,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选择是否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大学考研和就业选择的困惑与出路
大学考研和就业选择的困惑与出路随着教育水平的普及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这个选择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人生决策,也是一个潜藏着困惑和挑战的时刻。
本文将讨论大学考研和就业的困惑,并探讨出路。
一、大学考研的困惑1.1 升学压力面临毕业后的升学考试,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
考研的竞争激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考。
有的学生因为考研而放弃了就业机会,而最终没有考上研究生,对于他们来说,选择考研可能成为一种遗憾。
1.2 经济负担考研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相应的经济支持。
报名费用、培训班费用以及生活费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来说,这可能成为选择考研的一大困扰。
1.3 缺乏明确目标有的大学生往往选择考研,但却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他们只是因为被社会舆论和同学的选择所影响而选择继续深造。
然而,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选择考研可能只是一种逃避就业和面对社会的方式。
二、就业选择的困惑2.1 就业竞争激烈如今,就业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面临着许多困难。
不论是求职经验还是专业背景,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找工作的障碍。
与此同时,大学生们面对着社会岗位和自身兴趣的矛盾,很难找到一个满意的就业机会。
2.2 就业压力就业不仅是一个个人能力的考验,还是社会压力的体现。
家庭和社会的期望,让大学生感到肩上的压力沉重。
找工作的压力带来了焦虑和困惑,他们常常感到自己缺乏竞争力和资历。
2.3 对未来的担忧在就业选择的困惑中,大学生们也会担忧自己的未来。
他们担心自己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也担心在职场中无法获得发展和提升的机会。
这种担忧让许多大学生无法选择就业,进而增加了他们对考研的期望。
三、大学考研和就业选择的出路3.1 深入调研在面临考研和就业的选择时,大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进行深入调研。
了解研究生教育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便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考研与就业心得体会
考研与就业心得体会考研与就业心得体会(通用6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考研与就业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考研与就业心得体会篇1对于我们来说就业是一个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切地感受到所面对的就业压力。
学校就业指导课正好为我们这样迷茫着的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通过在就业指导课上的学习,我觉得,我们就更应该好好考虑就业这个问题,那样才不会被将来的就业打个措手不及,我有如下几点感想:就业是决定一个人以后要干什么的,要从事什么行业,要走什么的样的道路的事,所以它是一个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想,我们最开始意识到就业之难,是在高考志愿的取舍中。
众多的高校、各种各样的专业,一大堆的志愿,一大堆的选择,一股脑而全摆在眼前,无从下手、无从抉择。
脑海里浮想着多年后的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工作,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
经过深思熟虑,工工整整、虔诚地填写好志愿,那应该是人生就业指导的第一部分了。
进入大学后,渐渐褪去来时的一腔热血、踌躇满志。
心绪开始慢慢沉淀,也开始认认真真的替自己的未来考虑了。
那些不着边际的理想、空想也从我身上蒸发。
我们所关心的不再是乌托邦,而是现实的世界。
大学,一个从理想世界到残酷社会的跳板,让我们有幸生在理想之中,又可以目睹社会现实的残酷的一面。
我觉得,人生和做事一样,要有计划、有规划、有步骤,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有条不紊,尽善尽美,永远打胜仗。
上完老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很有感触。
似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原先的天真烂漫的想法从脑海中浮现,又消失,替代的是新的观念,稳重了,踏实了,似有惊醒梦中之人。
这才发觉,现实不如理想般美好,我们也不应该对现实渴求什么,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路,理想和现实是有着不可越过的鸿沟,但经过细心经营也会别有洞天,让人痴迷、让人向往。
上老师您的课,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不是理论部分,现在想想,理论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似乎荡然无存。
大学生考研就业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
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投身职场,实现自我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考研与就业两个方面,结合自身经历,为大家阐述我的观点。
一、考研的利与弊考研,即考取研究生,是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一条途径。
以下是考研的利与弊:1. 利:(1)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考研期间,我们可以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
(2)拓宽就业渠道:许多企业在招聘时,对学历有一定要求。
考研可以提高我们的学历,拓宽就业渠道。
(3)实现人生价值:通过考研,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实现人生价值。
2. 弊:(1)时间成本:考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个人生活、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2)经济压力:考研期间,我们需要承担学费、生活费等经济压力。
(3)就业压力:研究生毕业后,仍需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二、就业的利与弊相较于考研,就业是另一种选择。
以下是就业的利与弊:1. 利:(1)尽早实现经济独立:就业后,我们可以通过工作赚取收入,实现经济独立。
(2)积累实践经验:在工作中,我们可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拓展人际关系:职场中,我们可以结识各类人士,拓展人际关系。
2. 弊:(1)学历压力: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学历可能成为我们的短板。
(2)职业发展受限:一些行业对学历有较高要求,就业后可能面临职业发展受限的问题。
(3)生活压力:就业后,我们需要承担房贷、车贷等生活压力。
三、考研与就业的选择面对考研与就业的选择,我们应该如何抉择呢?1. 了解自身需求: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
是希望从事学术研究,还是追求职场发展?2. 分析自身优势: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如果你对某一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考虑考研;如果你更注重实践,希望尽快实现经济独立,可以选择就业。
就业考研心得体会
就业考研心得体会在我比较长的求职过程中,我也尝试过考研。
虽然最终并没有选择考研这条路,但其中的心路历程和经验收获,对我选择就业方向也有很大的启示。
以下是我就业考研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1.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动力每个人选择考研的动机不同,有的可能是因为对专业的兴趣或者是为了职业发展。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要明确自己的动力,仔细想清楚考研是否适合自己。
同样,在就业的选择上也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不能盲目跟风或者随便选一个行业,这会给自己的未来造成不必要的误导和浪费。
2.做好充分的准备考研需要充分准备,要熟悉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还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充足的耐心。
同样,在求职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准备,包括完善自己的简历、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情况等。
只有充分准备,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好的就业机会。
3.坚持努力奋斗考研和求职都需要坚持努力奋斗,不仅要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哪怕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放弃。
只有坚持努力奋斗,才能让自己更加成熟和进步。
4.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和方向考研和求职之所以很难,很大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不少人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千篇一律地申请所有的岗位,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反而会令自己不知所措,丢失更多的机会。
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和方向,避免无效的浪费和流浪。
总之,在选择考研或者就业的道路上,需要充分准备、坚持努力和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态度,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无论选择哪条路,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收获更多的经验,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考研和就业选择之间的困惑
考研和就业选择之间的困惑在当今社会,考研和就业成为了大学生们最为关注的两个话题之一。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选择考研还是选择就业成了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毕业季即将到来,我也面临着这样的困扰。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考研的好处。
对于那些追求学术研究的人来说,考研是他们实现自己理想的重要途径。
通过考研,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学术领域,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
同时,考研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比如能够获得助学金、博士生导师的指导等等。
此外,考研也被普遍认为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一种途径。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研究生学历往往被用人单位看重,被认为具备了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然而,考研的选择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
首先,考研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学习和准备。
面对繁重的复习任务,不少人可能会感到压力倍增。
而且,考研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它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耐心。
此外,考研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人来说,考研可能是一项不小的负担。
而对于家庭有着经济压力的人来说,就业可能是更切实可行的选择。
相反,就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
就业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经济收入,还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专业技能。
通过就业,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人和事,丰富人生阅历,拓展人脉。
同时,就业还可以让我们更早地融入社会,学会独立生活和处理各种事务。
然而,就业也有其困扰和挑战。
目前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找到满意的工作并非易事。
许多大学生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这使得就业选择变得更加困扰。
此外,就业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应对能力。
对于那些内向的人来说,就业可能是一种挑战。
而且,一旦就业,工作的压力和责任可能会让我们失去追求自己兴趣和梦想的机会。
综上所述,考研和就业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困扰。
对于我们个体来说,选择什么取决于我们的兴趣、能力以及家庭和经济状况。
考研与就业的选择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考研与就业的选择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在现代社会中,考研和就业一直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关注的焦点。
考研意味着追逐更高的学术成就,而就业则代表着进入职业生涯的开端。
然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如何在考研与就业之间做出选择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一些方法和原则,帮助人们在考虑这两种选项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首先,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非常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爱好,而这些特点在选择考研或就业方向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兴趣所在。
如果你对继续深造更感兴趣,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研究特定领域的知识,那么考研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反,如果你对实际工作和职业相关的技能更感兴趣,并且渴望在工作中获得实际经验和成就感,那么毕业后就业可能会更适合你。
其次,考虑个人能力和背景也是重要的因素。
在选择考研或就业时,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能力和背景有清楚的了解。
如果你在学术方面表现出色,有较强的自律性和研究能力,那么考研可能是更适合你的选择。
相反,如果你在实践中表现出色,具备与职业相关的技能和经验,那么就业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个人的经济状况和家庭背景。
如果你有财务压力或责任,毕业后就业可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同时,了解就业市场和学术环境也是必要的。
在做出决策之前,我们应该对就业市场和学术环境有充分的了解。
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就业市场对你的专业和技能有高度需求,那就业可能是一个较为安全和明智的选择。
另一方面,学术环境对于考研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了解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和研究方向,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研究生阶段是否适合自己,并且是否有机会在该领域取得更高的学术成就。
最后,多方面的咨询和信息获取也是决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在做出选择之前,我们应该广泛听取不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包括老师、家人、朋友和行业专家等。
就业考研心得体会
就业考研心得体会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与考研的选择。
就业和考研都是人生中重要的抉择,它们都会对个人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在我大学毕业后,我也经历了就业与考研之间的纠结和思考。
通过这段经历,我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可以给正在面临这个选择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就业和考研虽然最终目的不同,但实际上都是为了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我们都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专业背景、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都是决策的重要因素。
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不要盲从他人的选择或者受到外界的压力干扰。
其次,就业和考研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准备和努力。
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去追求成功。
就业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包括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
而考研则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复习,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能力。
无论哪种选择,都需要我们在取得更高学历或者就业的过程中努力不懈,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都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再次,就业和考研都需要我们对自己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
可以通过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接触各种工作岗位和领域,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适应性。
同时,可以通过与导师、老师、同学等进行交流和咨询,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对于考研的选择,可以通过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自己是否有条件和兴趣从事科研工作。
最后,就业和考研都是一个自我超越和成长的过程。
无论选择哪一条路,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个机会,不断提升自己。
就业考验我们的能力和实践经验,培养我们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考研则考验我们的学术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我们的科研素养和学术氛围。
无论哪种选择,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探索和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综上所述,就业和考研都是人生中重要的选择,都需要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和理性决策。
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理性思考
普通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理性思考
随着社会竞争逐渐加剧,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开始向考研方向发展。
考研对于
他们来说不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然而,在追求所
谓“升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思考。
首先,考研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最佳选择。
我们应该先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再考虑是否需要考研。
与其盲目跟风,不如先多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考虑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深造。
其次,考研并不是能够保证未来就业和成功的必要条件。
虽然考研是提升竞争力的有
效途径,但是它并不等同于成功,也不是未来就业的铁证。
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全部希望寄
托在考研上,还需要注重培养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
再次,考研追求“升学”并不等同于人生的全部。
升学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我们不
能因为升学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人生需要平衡发展,除了学习之外,我们还应
该注重生活、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培养。
最后,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考研态度。
考研既不是避免就业压力的避风港,也不是证
明自己的“价值”的唯一途径。
我们应该坚持理性思考,树立自信心态,注重实际能力的
培养,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总之,考研是人生中的一段旅程,我们需要在旅途中坚持理性思考,根据自己的实际
情况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仅凭考研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是不够的,我们
还需要注重其他方面的成长和发展,以全面的视角去看待美好的人生。
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牲思考徐体高胡效亚摘要:考研与就业问题,无论是对社会、高校还是大学生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分析了考研导向与就业导向的利弊后,提出必须科学处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口”问题,以考研为动力,以就业为压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考研;就业;人才培养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大学生培养与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十分重要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实践中,有的高校一味强调考研导向,学校成了“考研基地”;有的高校一味强调就业导向,以就业为核心来评价一切。
考研导向与就业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思路。
那么,高校到底如何处理考研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呢?依笔者之见,我们必须以考研为动力,以就业为压力,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
一、考研导向的利与弊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入学考试以来,“考研”逐渐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焦点,特别是“十五”以来,考研人数逐年递增。
教育部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扩招达34.4万人,报考人数为127.5万人,比2005年同比增长9%。
据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考研热将继续“高温”。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研究生就业形势的相对看好,是考研不断升温的直接原因;本科生就业压力的日趋增大与学生增加就业砝码的需要,是考研不断升温的间接原因。
所谓“考研导向”,就是通过研究生的“报考率”和“录取率”来评价教学质量或促使和激励本科生规避正常就业,而转向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
据权威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占了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半壁江山”。
考研导向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有诸多有利的方面:首先,可以暂缓就业压力,有利于学生增加就业砝码和扩大就业门路;第二二,学生可以提高学历和自身能力,有利于拓展以后的发展空间;第三,学生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利于营造优良的学风和校风。
就业考研心得体会
就业考研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就业考研的人,我深知其中的艰辛和收获。
下面,就我个人的经历和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就业考研的看法和体会。
一、明确自己的目标与动力考研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在考研之前,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动力,激发内心的热情和决心。
无论是出于对学术研究的热爱还是为了实现职业规划,对考研持有积极的态度是成功的基础。
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考研是一项全方位的任务,不仅要复习专业知识,还要备考英语和政治等科目。
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钟。
建议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将每天的时间分配给不同的科目,并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偷懒,不拖延。
三、选择适合的复习方法和工具复习方法和工具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果。
针对不同的科目,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例如,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以通过刷题、总结笔记等方式巩固知识;对于英语、政治等科目,可以通过背单词、刷题、阅读政治报刊等方式提高分数。
此外,借助一些高质量的复习资料和工具,如优质教材、在线课程和备考软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备考。
四、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考研期间,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都会不断增加。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压力,增加精力,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我们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实力和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
五、多参加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考研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业的进展,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可以利用寒暑假参加实习,拓宽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社团组织、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
这些实践经历不仅能够丰富简历,还可以在面试时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六、合理把握复习的进度和节奏考研的复习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合理把握进度和节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教研究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牲思考徐体高胡效亚摘要:考研与就业问题,无论是对社会、高校还是大学生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分析了考研导向与就业导向的利弊后,提出必须科学处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口”问题,以考研为动力,以就业为压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考研;就业;人才培养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大学生培养与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十分重要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实践中,有的高校一味强调考研导向,学校成了“考研基地”;有的高校一味强调就业导向,以就业为核心来评价一切。
考研导向与就业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思路。
那么,高校到底如何处理考研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呢?依笔者之见,我们必须以考研为动力,以就业为压力,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
一、考研导向的利与弊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入学考试以来,“考研”逐渐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焦点,特别是“十五”以来,考研人数逐年递增。
教育部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扩招达34.4万人,报考人数为127.5万人,比2005年同比增长9%。
据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考研热将继续“高温”。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研究生就业形势的相对看好,是考研不断升温的直接原因;本科生就业压力的日趋增大与学生增加就业砝码的需要,是考研不断升温的间接原因。
所谓“考研导向”,就是通过研究生的“报考率”和“录取率”来评价教学质量或促使和激励本科生规避正常就业,而转向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
据权威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占了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半壁江山”。
考研导向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有诸多有利的方面:首先,可以暂缓就业压力,有利于学生增加就业砝码和扩大就业门路;第二二,学生可以提高学历和自身能力,有利于拓展以后的发展空间;第三,学生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利于营造优良的学风和校风。
但是,如果一一味追求考研,也会出现许多弊端和误区,我们对此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是考研不是回避就业压力的“绿色通道”,学历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
考研不一定能规避就业压力。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些地方高校“特别能考研”,如某校20()4年考研报考率高达76%,平均录取率达到36%。
这些“考研基地”、“考研学校”的出现,一者反映学校对考研导向的推波助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r就业压力;二者反映了高校在适应现实方面的无奈选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本科毕业生考研,的确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主观上的盲目和从众、客观上的被63动和无奈。
有学者认为,这些死记硬背的学生越过了考研的独木桥,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缓期三年再执行,将会导致“缓就业——考研——再就业”的恶性循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指出:“学位=工作”的公式已不再成立,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并不仅仅是一个“求职者”,更应该是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过分注重考研率,会忽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教学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也会成为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延续,从而会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不科学、不合理。
学历文凭已不再是检验一个人所学专业知识状况的唯一指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
二是考研成本太高,研究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据资料显示:全国每年考研消费的总额至少超过30亿元。
所以,有专家建议,本科生在考研前不妨先算清四笔账——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理性分析各种机会和成本后再看看考研是否适合自己。
据教育部门统计,2005届全国毕业研究生数量在20万人左右,2006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突破413万人,比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以致2006年将有80万甚至更多大学毕业生待业。
毕业研究生数量在增加,丽用人单位的需求并未扩大。
2006年初针对复旦、同济等知名高校5000余名毕业研究生的心理状况调查显示:有67.1%的研究生认为压力来自于“就业”。
统计信息表明。
研究生就业率只比本科生就业率略高一点,而且很多单位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很多研究生毕业后做的是本科生的工作,拿的也是本科生的薪酬。
研究生就业期望值偏高、目标短期化和趋向功利化,导致研究生就业屡屡碰壁。
所以从总体趋势来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趋于务实,研究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二、就业导向的利与弊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难题。
满足社会需求和充分落实就业应当成为当前教育和学习的重要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入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许多高校将学生就业状况作为办学的“导向仪”,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金石”;许多高校将大学生就业视为大众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目的与方向。
所谓“就业导向”,就是运用就业供求关系中的职业供给。
即由经济社会发展所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中的人才需求,来 万方数据中国高教研究指导教育的类型、层次及其专业的供给,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显示度为高校“就业率”的高低。
本科毕业生直接选择就业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首先,本科生就业率的提高,有利于缓僻社会、家庭的双重压力;其次,学生将高校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直接应用于工作实践,有利于及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但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偏差,造成了近几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突出。
如果一味强调就业导向,难免会出现以下弊端和误区,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一是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不广不深,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不强。
社会需要的人才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
调查资料表明,当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现在的应届本科生跟过去的毕业生相比整体素质有所降低。
中国航天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总书记王心阔先生一番话发人深省:“如今的学生吃苦太少,动手能力也比较差,走上社会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愿做。
”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武小锋卖糖葫芦等事象的出现,引起社会及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也充分说明:“学历≠能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就是知识面不广、创新能力不强、社会适应性不强。
我国将在近几年逐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见习期为6—12个月,以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理念,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是学生偏重于资格技能的培训,忽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
”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许多本科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参加各种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有调查显示,一个大学本科生平均要考2—3个证书,多者甚至7—8个。
职业资格证书正成为规范和评价教育与教学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及市场发展的重要尺度。
但是,仅仅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不够的,一定要着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健全的人,应该是大学的首要使命,是比职业资格技能更具根本性的任务。
现在许多高校在大力推行“研究性教学”,积极鼓励“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三、科学处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口”问题我们在分析了考研导向与就业导向的利弊后不难看出,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考研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是要重视宽口径培养人才,不断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无论考研还是就业,打好基础都是最重要的。
高校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体现教育创新精神,全面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要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推行“双学位”、“主副修”等培养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扩充知识,增强本领,拓宽就业面;还要积极改革招生和教学方式,扩大以专业大类招生的范围,一、二年级学习基础及应用基础课,三、四年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各专业需求确定专业方向及人数,从而形成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的自我调适机制,宽专统一,宽专适度,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要不断更新办学理念,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育。
对考研与就业的选择,就学生而言,说到底就是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对办学者来说,是一个办学理念的选择。
考研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就业后也可以在职考研,二者并不冲突,二者的核心是一样的——做人。
国外非常重视教育学生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从中小学开始就向学生讲授职业规划的知识。
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校开设“创业学”课程。
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是世界上很多大学就业指导机构的典范。
而我们国内高校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且重视程度不够,最近一项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规划不明确。
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育已迫在眉睫。
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时,我们必须把握其两个基本特性:一是层次性,即能根据大学生的年级、年龄、个性特征,在内容与形式上有针对性地展开;二是系统性,既包括技能的传授,也包括观念的引导和心理的塑造,并且将其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让学生尽早地认识到自我规划的重要性,及时进行知识累积、能力锻炼和素质培养,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实现最优的选择。
总之,考研与就业问题,无论是对社会、高校还是大学生个体来说,都是一个沉重而又无法回避的话题,选择困境的出现,既凸显出考研与就业导向与教学管理秩序维护的矛盾,也凸显着社会发展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带来的严峻就业现实。
我们必须对此高度关注,正视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口”问题,尽快走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作者徐体高系扬州大学教务处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胡效亚系该校教务处处长、教授,江苏扬州225009)参考文献【1】郑军,阳光.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5(02).【2]周其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操作方法【J】.中国大学就业.2006(09). 万方数据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作者:徐体高, 胡效亚作者单位:徐体高(扬州大学教务处办公室,江苏,扬州,225009), 胡效亚(扬州大学教务处,江苏,扬州,225009)刊名:中国高教研究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2006,""(11)被引用次数:10次1.郑军.阳光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期刊论文]-湖北社会科学 2005(02)2.周其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操作方法[期刊论文]-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09)1.期刊论文窦震海考研VS就业——浅析当前大学生的考研误区-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本文根据大量的统计数据以及多角度的调查结果,从现实角度分析了当前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当代大学生就业与考研问题的考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期刊论文崔吉.潘宁.周生虎面对金融风暴,本科生应如何选择"就业"和"考研"-出国与就业2009,""(11)2008年的金融风暴给全球就业形势带来很大的冲击,尤其是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面对金融风暴,高校本科生在就业和考研的十字路口犹豫徘徊.本文通过分析介绍目前就业率偏低的原因及就业渠道的多元化,指出本科毕业生应积极面对就业形势,转变就业思想来择业.同时通过分析考研动机和个人能力对考研成功的影响,指出考研未必能躲避就业的压力,毕业生要慎重选择考研.3.期刊论文路瑞峰对大学生考研或就业的理性思考-教育与职业2008,""(6)"就业还是考研"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生并非理智地加入了考研大军,形成了高校的"考研热","考研热"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应正确看待考研和就业,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智选择未来的道路.4.期刊论文胡文笳.成青鉴.韦婷婷浅述临床医学生实习、考研和就业的矛盾及对策-中外医疗2008,27(32)当今社会,对于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医学生来说,是就业还是考研,一直是困扰他们学程后期的主要问题.在选择就业或是考研的过程中,他们对于临床实习的心理偏向和完成的质量就各有不同.同时在此过程中常常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他们的实习、考研和就业, 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为探讨学生实习、考研和就业之间的矛盾,我们对已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做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5.学位论文李冰仙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基于职业地位获得目标的理性选择视角2006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校的招生政策与就业制度正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