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 上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

五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

五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
一、备课目标
本学期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的目标是:
1.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整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备课内容
1.教材分析:对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进行整体分析,了解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2.教学方法:探讨适合五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创设、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习题设计: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5.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具等,为教学提供便利。

三、备课流程
1.制定计划: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明确备课目标和时间安排。

2.主题研讨:每次集体备课确定一个主题,如“几何初步认识”、“小数除法”等,针对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3.分工合作:教师们根据个人特长和教学需求,分工合作完成备课任务,如课件制作、教案撰写、习题设计等。

4.集体审议:备课成果进行集体审议,共同探讨改进方案,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整理共享:将集体备课的成果整理成资料包,共享给其他教师使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主备老师:谭汝红参与成员:沈小琴周晓妮杨剑辉甘世鹏五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谭汝红参与成员:沈小琴周晓妮杨剑辉甘世鹏五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谭汝红参与成员:沈小琴周晓妮杨剑辉甘世鹏五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谭汝红参与成员:沈小琴、周晓妮、杨剑辉、甘世鹏五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谭汝红参与成员:沈小琴、周晓妮、杨剑辉、甘世鹏五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谭汝红参与成员:沈小琴、周晓妮、杨剑辉、甘世鹏五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谭汝红参与成员:沈小琴、周晓妮、杨剑辉、甘世鹏提问:求高除了用上面的公式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三、指导练习1、教材第97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

(1)出示水渠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水渠横截面面积就是梯形的面积,渠口宽就是梯形的上底,渠底宽就是梯形的下底,渠深就是梯形的高。

(2)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6题。

3、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8题。

(1)观察这堆圆木的横截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2)学生计算验证。

(3)圆木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各是梯形的哪一部分?4、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9题。

(1)学生汇报自己测量的数据和计算结果。

(2)集体交流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5、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11*题。

(1)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比赛,看谁的方法最多。

(3)汇报交流,全班集体订正。

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哪些方面又有了提高?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梯形面积的练习h=S×2÷(a+b)方法:1140×2÷(35+25)=2280÷60=38(m)答:高是38m.25M35M?MS=1140 M2五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谭汝红参与成员:沈小琴、周晓妮、杨剑辉、甘世鹏3、引导思考:关于组合图形,你还想研究它的什么知识?适时点拨:它们的周长就是围成图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

人教版五年级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第一部分:概述1.1 单元主题介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六单元的主题是"集体备课"。

这一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1.2 编写目的本文将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背景,探讨如何进行集体备课,以及如何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些集体备课的有效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第二部分:集体备课的意义和目标2.1 集体备课的重要性集体备课是教师们进行教学活动之前的重要准备工作,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团队智慧,共同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 集体备课的目标集体备课的目标是在保证教学内容统一性的前提下,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有趣,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三部分:集体备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1 计划会议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计划会议。

在会议上,教师们可以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思考,明确教学方向。

3.2 分工合作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和内容后,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任务分工,分工合作可以使每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让备课更加高效。

3.3 资料整理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教师们需要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资源,包括课件、教学视瓶、教材等。

在资料整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

3.4 教学方案撰写根据集体备课的结果,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任务,撰写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包括课堂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等。

第四部分:如何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备课4.1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通过一些课堂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2 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备课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乘法2. 分数的除法3. 分数乘除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演示法:通过具体实例演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数乘除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分数的加减法,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运算过程。

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运算过程。

3. 练习分数乘除法的运算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分数乘除法的应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七、课后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八、教学资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PPT课件、练习题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课时: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1课时:练习分数乘除法的运算。

1课时:分组讨论分数乘除法的应用。

十、教学总结本单元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应用。

这一单元共有5个课时,分别是:《分数与除法》、《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和《实际问题中的分数应用》。

本单元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分数概念和分数运算能力,但对于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及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教学难点: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决复杂分数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应用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分数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课堂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7.课后作业: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家庭、学校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重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探究、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角等基础知识,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简单多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如足球、篮球场等,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的面积。

2.探究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1)让学生观察多边形,发现多边形可以分割成哪些基本图形。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基本图形转换成已知面积的图形进行计算。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思路和方法。

(4)教师总结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讲解。

3.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计算给出的多边形面积,教师巡回指导。

4.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校园绿化面积等。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六单元单元备课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六单元单元备课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六单元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1.事件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和计算方法。

2、教学目标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学习寻找中位数的方法。

4.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三、编排特点学生熟悉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

1. 2. 体验引入中值的必要性,并强调中值的统计意义。

3.从易到难,从旧知识中逐步深化和引出新知识。

4、具体安排标题具体内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主题图、例1~例3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会求给定数据的中位数;例4、例5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描述数据的特征。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主题图主题图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校园活动场景,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教学时应说明每个活动的游戏规则,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讨论。

注意引导学生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要过分关注游戏、活动内容本身。

例1在足球比赛开始前掷硬币决定谁开球的场景。

小精灵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掷硬币决定谁开球公平吗?”引导教学内容——公平竞争。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做抛硬币试验,并做好结果记录。

做完试验后,让学生汇报本组得到的结果。

教师把各个小组试验的情况汇总,再进行分析,使结果更加逼近理论值。

同时说明:当试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的频率和反面朝上的频率都越来越逼近。

做一做这是一个简单的转盘游戏。

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elf提出的问题上,“如何设计公平的转台”。

它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有多大?实现对可能性的理解从固定性别到定量描述的自然过渡。

例2(1)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理解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及等可能性。

(2)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即花落到每个人手里的可能性与落到男生(或女生)手里的可能性的联系。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6 多边形的面积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及解决问题五个部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推导出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等活动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奠定基础。

教科书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基本方法开展学习。

注重突出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性,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从而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同时,按照学习活动的递进性,对学生探索的要求逐步提高,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对于“转化”的思想方法也有一定的认识,因此要求学生记住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不难。

但本单元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实现过程性目标。

1.重视动手操作与实践,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

本单元中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等操作活动中的。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中,“数方格”环节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因为面积的多少就是一个个面积单位的积累,用“面积单位”铺是计算面积的基本方法,在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

在剪、拼、摆等操作活动中,利用几何直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注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在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中,都是将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另一方面,组合图形的面积也是将其转化为基本图形来计算的。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教学课件PPT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教学课件PPT
我们试一试。
操作要求: 1.前后两排 4 人小组开展活动,先商讨怎么操作可以
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2.按照商讨的方案,动手操作,验证商讨方案。 3.根据操作过程,组内说清楚怎么操作的,怎么得到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分配各小组不同的学具,有锐角三角形、钝角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1.你选择两个怎样的三角形拼图?能拼出什么图形? 2.拼出的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 3.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用 a 表示三角形的底,用 h 表示
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三角形的面
h
积公式可以写成:
a
S = ah ÷ 2
红领巾的底是 100 cm,高 33 cm,它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厘米?[教材P92 例2]
S = ah÷2 = 100×33÷2 = 1650(cm2)
答:它的面积是 1650 cm2。
1.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12 cm2,求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S = ah = 4×3 = 12(cm2)
S = ah
S = ah
= 5.2×3.6
= 2×2.4
= 18.72(cm2) = 4.8(cm2)
3.下表中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算出每个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填在空格里。[教材P89 练习十九 第3题]
底(m) 38 高(m) 21
面积(m2) 798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底 高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2 个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高 底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2 个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不规则多边形面积的方法,理解面积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集体协作中学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包括正规多边形面积计算和不规则多边形面积计算。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几个不规则多边形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的面积,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与讨论•讲解正规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如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组织学生讨论不规则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引导他们发现规律。

3. 练习与合作•分组让学生自行计算几个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各小组展示计算方法,共同探讨和纠正。

4. 总结与展示•整体梳理计算方法,总结规律;•展示各小组的计算结果,进行讨论。

五、课堂反馈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的方式,检验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六、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并写出计算过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集体备课形式,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和探索能力,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值得肯定的是学生在合作中表现出色,但仍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总结。

以上内容为本节课的集体备课教案,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祝愉快教学!。

五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景泰县喜泉学区小学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张玉秀备课组长审核小组成员单元教学内容1.知识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组合图形的面积;成长的脚印;公顷、平方千米;整理与复习等知识。

2.地位与作用:《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学习,是在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利用分割法、添补法、割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同时,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以及用公顷、平方米、平方千米来表示面积。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

(2)使学生通过计算、估算方法,解决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复杂图形分割成简单的已学的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1.组合图形的面积、估算不规则图片的面积、用公顷、平方千米表示面积;2.使学生经历将复杂图形分割成基本图形的过程,明确复杂图形面积的计算有多种方法;3.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4.掌握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单元教学难点1.把组合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

2.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3.建立“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1.组合图形的面积1课时 2.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1课时3.公顷、平方千米1课时 4.整理与复习1课时教导处审核意见景泰县喜泉学区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授课教师:主备人张玉秀组长审核课时第1课时成员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上以小组讨论为主,采取独学、对学、群学等方式,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放手学生,让他们在小组中通过探索掌握知识。
4、促进学生主动性、个性化的学习。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探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的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教学
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经历比的意义的探究过程和比的基本性质的推想过程,初步形成比较、类推、化归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在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
策略Biblioteka 1、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探索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更多地借助直观图示。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自主学习新知识。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3、全班交流,小组展示。
教师点拨内容
1、比的意义。
2、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3、有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策略。
作业
内容
教材80页第3题 教材第81页第5题
教材第82页第1011题 教材第85页第3 5题
教材第86页第9 10题
问题
困惑
备注:可以是针对一个单元或信息窗的整体备课设计,也可以是某一个课时的备课)
中心发言人发言材料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而推广到一般情况。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边形的模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多边形。

2.准备剪刀、彩纸等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多边形,并计算其面积。

3.准备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如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回顾一下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正六边形,提问:“这个正六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引导学生思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主要介绍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多边形面积的定义2.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不同类型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4.多边形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如线段、角、三角形等。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复杂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定义,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不同类型多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不同类型多边形的面积。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操作教学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不同类型的多边形模型或图片,供学生观察、操作。

3.练习题: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实例,如公园里的花坛、教室的地板等,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主要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计算多边形面积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多边形边长的理解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情境图、实践活动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多边形模型。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多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如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备课【单元名称】: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知识是整数的认识的一次拓展。

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因数与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学习公因数,公倍数的基础,也是通分的重要依据。

内容包括:2、3、5的倍数,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案例、了解2、3、5倍数特征,能找出100以内2、3、5的倍数。

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

会分解质因数。

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理解、观察、分类、猜测的规律与方法。

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有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关键】:2、3、5数倍数特征,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及措施】:加强探索活动与观察理解能力的培养、用探究法学习2、3、5倍数的特征,鼓励学生探索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预习提纲百数表。

【实践活动】:绘制百数表,找2、5、3的倍数。

【课时划分】:信息窗1: 3课时信息窗2: 3课时测试讲评:2课时合计:8课时第1 课时(总第66 课时)课题:团体操表演2、3、5倍数的特征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1—106页。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教学过程:第2 课时(总第67 课时)课题:团体操表演2、3、5倍数的特征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1—106页。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备课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备课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面积》备课教学目标: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3、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材地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了单元知识结构,从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入手,体现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必要性,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单元的重点和关键本单元的重点和关键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接触过转化思想,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要起到激活学生转化思想,初步掌握利用转化的思想研究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为学生探究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公式提供思维方法支撑。

教学建议:1、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

不能通过简单地实验观察说明某种图形的计算方法,更不能直接告诉计算公式让学生记住。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并真正使操作活动成为数学活动。

通过数一数、拼一拼、摆一摆、割一割、补一补等方式,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计算方法。

这样通过实际操作,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本单元操作性较强,要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理解掌握图形计算方法,一是图形的转化:设法把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二是公式的转化:探索研究的图形与以学过的图形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引导学生一一对应,然后完成公式的转化。

五年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备课人:于义红周成立时间:2018.11.5一、单元知识点及学生建构基础1、分数除以整数(信息窗1)(1)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已有知识基础:整数除法意义的理解;,约分方法。

2、一个数除以分数(信息窗2)(1)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已有知识基础: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除法的意义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实际问题(信息窗3)(1)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4、“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实际问题(信息窗3)(1)解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2)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二、教材处理方式信息窗1 分数除以整数红点部分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生活实际问题到分数除以整数算式;(2)理解算式的意义;(3)根据意义,画一画、分一分探究算法;(4)初步算法优化。

绿点部分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巩固和优化:借助前面基础,独立列式计算;交流优化算法(分子是除数倍数的,可以直接除,分子不是除数倍数的就乘整数的倒数);归纳总结计算方法。

教材处理建议:合理处理好红点1和红点2的关系,经历过程,突出算法。

要利用旧知(平均分)理解算理。

信息窗2 一个数除以分数红点1:(1)由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2)借助画图,探究算法红点2:(1)引出问题;(2)生活问题列式;(3)通过画图、商不变的性质常识计算;(4)总结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红点3(分数除以分数):(1)借助生活问题,列算式;(2)借助红点2 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3)观察、比较、总结算法。

教材处理建议:红点2算理的教学是难点,要充分运用红点1的解决方法迁移红点2;教学中先让找规律,再交流,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抽象算法。

信息窗3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实际问题红点1:(1)由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2)借助线段图分析理解数量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3)列式解答。

北师大五年上数学六单元集体备课

北师大五年上数学六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上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合图形的面积”,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组合图形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如何得出这类图形面积,是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面积与面积的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在四年级又研究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

本学期,学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的探索过程及在方格纸上计算图形面积的过程,它们都将成为解决这类图形面积的基础。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思维框架:经历多种探索活动积累研究不规则图形面积的经验,体会“转化”的思想会进行计算内容框架:非基本图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探索活动:成的脚印)认识比较大的面积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公顷、平方千米)(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与图形面积相关的问题中,了解组合图形,经历用割补法探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

2.能正确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

3.在探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丰富图形变化的经验,发展空间形象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点1.在解决与图形面积相关的问题中,了解组合图形,经历用割补法探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

2.能正确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

(四)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学情分析下面我们结合各自班的情况谈谈学生的对于面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于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求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少部分孩子总是忘记除以2,但是公式背得很流利,写的时候就忘了。

个别孩子计算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总是出错,自己还都能改对,都知道自己是怎么错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 泰 县 喜 泉 学 区小学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张玉秀 备课 组长 审核小组 成员单元 教学 内容1.知识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组合图形的面积;成长的脚印;公顷、平方千米;整理与复习等知识。

2.地位与作用:《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学习,是在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利用分割法、添补法、割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同时,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以及用公顷、平方米、平方千米来表示面积。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单元 教学 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

(2)使学生通过计算、估算方法,解决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复杂图形分割成简单的已学的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单元 教学 重点 1.组合图形的面积、估算不规则图片的面积、用公顷、平方千米表示面积; 2.使学生经历将复杂图形分割成基本图形的过程,明确复杂图形面积的计算有多种方法;3.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4.掌握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单元 教学 难点 1.把组合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

2.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3.建立“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空间观念。

课时 安排 1.组合图形的面积 1课时 2.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1课时 3.公顷、平方千米 1课时 4.整理与复习 1课时 教导处审核 意见景泰县喜泉学区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授课教师:主备人张玉秀组长审核课时第1课时成员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明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有多种方……教学难点把组合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

教具应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在拼图活动中认识组合图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等四边形以及三角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正方形,请你用这些图形拼一个复杂的图形,并说一说像什么。

2、请学生将拼出的各式各样的图形,介绍给大家:你拼的图形什么?二、在探索活动中寻找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图形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形,进行拼图操作活动。

学生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选出贴在黑板上。

指名回答:我拼的图形像我家楼梯的台阶,像一张方桌、客厅地面……学生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这幅图形象一张客厅的平面图。

学生讨论怎样算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通过这一操作活动,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组合图形的组成特点。

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以及特点。

让学生感受计算组合图形的必要性,并让探索的基础上,讨论得出计算组合图形请大家看一看,老师也准备了一个图形。

对,像一张客厅的平面图,现在要在上面铺地板。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应该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吗?只要求主面积,就知道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了。

那么能直接算出来吗?3、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将图形进行分割,图形割后,可以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

学生动手算一算,想一想,不能直接算怎么办,动手画图,怎样分割。

学生介绍自己探索中采用的分割方法。

学生分别按照黑板上的方法计算主客厅的地板的面积。

学生发独立观察图并且解决问题,然后,集体汇报、订正。

面积的基本方法。

从中体会到组合图形的特点。

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以及特点。

让学生感受计算组合图形的必要性。

并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讨论得出计算组合面积的基本方法。

从中体会到组合图形的特点。

布置作业完成教材89页3,4,5题板书设计组合图形的面积分割法:求和添补法:求差教导处审核意见景泰县喜泉学区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成长的脚印授课教师:主备人张玉秀组长审核课时第1课时成员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2.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具应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进行探索1、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的脚印与现在的脚印有什么变化?2、出示挂图(1)板书:淘气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每小格是1cm2)让学生数格子,先估计,再数格子,说一说怎样数格子。

(2)淘气2岁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约是46 cm2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脚印,随着年龄的增长,脚印越来越大,学生仔细观察图想,怎样才能得到淘气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数格子,估计面积的大小。

通过情境,联系自己引出新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掌握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方面。

2、估计淘气11岁的脚印面积的大小,并能用自己的脚印进行验证。

3、讨论估计淘气两个年龄段脚印面积的大小。

脚印面积的大小与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布置练习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脚印验证一下这节课的结论。

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格子算出淘气脚印面积的大小。

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自己脚印图拿出来数一数格子,约是多少面积。

学生想办法寻找验证的方法:还可以是把脚印看作长方形来计算,(近似的基本图形)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练习和测量,说说脚印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规律。

通过两个年龄段脚印大小的估计,使学生明确脚印面积的大小与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让学生借助方格子这一载体来进行估计与计算。

随着年龄的增长脚的生长速度回放慢。

板书设计: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1)淘气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每个方格是1cm2)(2)淘气2岁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3)现在11岁,用自己的脚印估计约是多少?布置作业完成教材91页1,2题目板书设计成长的脚印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方法;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所占的格数。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

教导处审核意见景泰县喜泉学区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公顷、平方千米授课教师:主备人张玉秀组长审核课时1课时成员上课时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了解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知道“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会解决关于土地面积的简单问题。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公顷与南北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空间观念。

教具应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学前准备1、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迸率是多少?2、指名完成下列的单位换算,并说出换算的方法。

700平方分米=( )平方米5平方米=( )平方分米9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二、探究新知1、引入公顷、平方千米。

大屏幕展示图片老师引入:同学们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你们会不会有书中小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呢?请学生读一读。

图片中的同学猜到了可能要用更大的面积单位测量,你想到了吗7体育场、天安门广场、首都北京面积都很大,测量这种较大的土地面积时,我们常常用到比平方米更大的单位,那就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平方千米。

老师板书课题。

2、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的大小及进率。

让学生回忆边长是多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让学生到操场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老师向学生说明围起来的面积是100平方米,100块这么大的面积就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所以1公顷=10000平方米。

而100个1公顷就是1平方千米,也就要有10000块我们围起的面积。

把学生带回教室总结归纳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让学生读进率,可以集体读、互相读、指名读,并要求学生记下来。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边回忆体验、记忆。

)老师引导学生体验:我们所在的教室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想一想多少个教室面积约是1公顷呢?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平方米,那么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1平方千米。

三、巩固练习。

1、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

是多少平方米?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平方千米)。

是多少公顷?3、2平方米=(200)平方分米9平方分米=(900)平方厘米400平方分米=(4)平方米5平方千米=(500)公顷3、练一练①一个长2000米、宽1500米的长方形果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千米?②5平方千米=()公顷42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48平方千米=()平方米6500公顷=()平方千米布置作业完成课本93页第3、4、5题。

独立完成集体定正。

板书设计公顷、平方千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教导处审核意见景泰县喜泉学区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整理和复习授课教师:主备人张玉秀组长审核课时1课时成员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明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有多种方法,感受转化思想。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3.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4.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5.知道“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会解决关于土地面积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应用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回顾相关内容1、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用字母表示出各图形面积公式。

(二)练习多媒体课件出示组合图形(大写字母H)根据图片内容,求出图形的面积。

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计算单位)提示学生注意使用的方法是哪种方法。

二、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提示:在脚印上取梯形时,割掉部分与添加部分要大致相等。

用教材附页3中图2的方格纸,估计自己脚印的面积是多少。

(鼓励学习动脑、动手)三、公顷、平方米、平方千米的换算1、学生回顾并写出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互相交流。

2、教师展示练习题,学生动手计算。

(1)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常用()作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用()作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