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通过比较,弄清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两步应用题的理解,并学会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来自某某,那你们知道刘老师来自哪里吗?(不知道)我来自中国蜜桔脐橙之乡——寻乌。

【出示图片】师:在我的家乡寻乌,家家户户都有果园,漫山遍野都是果树,同学们看:【播放果园图片】师:这节课我们就边欣赏果园图片边解决数学问题。

同学们看:这片果园就是我的邻居张大爷家的。

【出示图片一】果园里种有桔子树和脐橙树。

出示复习1、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师:这个问题你能直接解答吗?(不能)为什么?(没有已知条件或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棵树没有告诉我们)师:对了,要解答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问题,题目的已知条件必需要告诉我们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数量,现在我给这道题补上2个已知条件。

桔子树有340棵,脐橙树有400棵,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让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指名说出算式和答案。

二、新授(一)【出示图二】师:看,这是李大伯家的果园,这片果园里有那些数学问题呢?出示例1:桔子树340棵,脐橙树比桔子树多60棵,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指两名读题,说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讨论例题的解法,师问。

(1)根据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能直接计算出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已知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脐橙树的数量。

)(2)师:要解答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我们必需知道什么?(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数量)师:桔子树的数量第一个已知条件直接告诉了,脐橙树的数量第二个已知条件没有直接告诉,但我们可以根据第二个已知条件给出的信息先算出脐橙树的数量。

小学数学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要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数学爱数学,必须进行改革用新课标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思路。

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1、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2、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

这节课的导入我设计了听儿歌,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

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我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探究正比例的意义,教学正比例的图象时又以自主探索为主。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

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这样列式是合理的。

但基于数学上的规定,提示这样的算式不用加小括号,并完整地呈现了含与不含小括号的两个算式的对比,可以使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规定用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及追求简洁的数学表达的目的。

他们很在乎别人对他评价,能在别人对他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当受到表扬、奖励、鼓励的时候,产生兴奋感,自豪感自信心会大增。

反之,如果某些方面表现不好,成绩欠佳,别人的评价很低,就会产生自卑情绪,对自己丧失信心。

第5单元混合运算——两步式题填一填,你能把它写成脱式计算的形式吗?(1)==(2)==答案提示:(1)28+8-12=36-12=24(2)12÷4×7=3×7=21教材分析混合运算例2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范本四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范本四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补充问题,再解答1.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________?24-20=4(个)答:还剩4个。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________?6×4=24(个)答:一共有24个皮球。

师说:刚才同学们这两道题做得很好,请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一下,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师说:这道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2,你们会解答吗?(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2例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问: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干什么?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

(指名一同学读题)问:读懂题意再干吗?生答:划出已知、求。

师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生答:第1个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

第2个已知条件是:每盒6个。

第3个已知条件是:卖出20个。

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个?(同时打出相应的投影图或P7实物图)教师问: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教师问: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讨论,教师板书:(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6×4=24(个)(2)还剩多少个?24-20=4(个)答:还剩4个。

教师总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数学教案-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对两种解题方法的比较,学生对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3.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选择最佳解题方案.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最佳方案.教学过程一、做一做,说一说.“一个缝纫组运来98米布,做儿童服用了48米,做婴儿装用了45米,还剩多少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课堂巡视,然后请两名学生板演(每人一种方法).学生甲 98-48=50(米)学生乙 48+45=93(米)50-45=5(米) 98-93=5(米)学生解答后,教师可请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二、设疑激发兴趣.教师谈话:刚才这道题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进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一般只要求同学用一种方法解答,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方法的选择问题,就是选择比较简便的解答方法,怎样选择呢?下面请同学们研究两道题,请你分别选择一种简便方法进行解答.1.光明小学艺术小组做了96个风车,送给第一幼儿园16个,第二幼儿园38个,还剩多少个?2.妈妈给小红买了一双鞋25元,又买了一双袜子5元,给售货员50元,请你算一算应该找回多少元钱?经过认真思考审题后,大部分学生第一道题选择第一种方法解答,如下:96-16=80(个) 80-38=42(个)答:还剩42元.第二道题选择第二种方法解答,如下:25+5=30(元) 50-30=20(元)答:应该找回20元.学生解答后,教师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对两种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识别能力,教师可再出一组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方法做.3.王老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4.河里有40只鸭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这时河里有多少只鸭子?教师要求同学全体动笔,列式计算解答.教师课堂巡视,尤其要照顾一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请中、下等水平学生说一说解答过程.三、巩固发展.1.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请同学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分别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如:学生可能做出如下几种解法.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对于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学生要给予鼓励.2.铅笔每支4角钱,小刚买了3支,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钱?请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在课堂练习本上.同学们可能做出以下几种方法:学生完成后,进行订正,并请同学们叙述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同时在比较中指出解法二为最简便解法.四、比较沟通联系.通过上述几道题的研究可让学生讨论一下两种解答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种解答方法是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即两次求剩余;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减去第二个数.第二种解答方法是减去两个数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两种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回事,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其结果不变.这一知识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减法性质),以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五、试着做一做.1.一支铅笔4角钱,一块橡皮2角钱,小华买了2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2.铅笔每支4角钱,小红有1元钱,要买3支,还差多少钱?3.看图解答下题.(想一想,怎样解答比较简便.)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本节课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综合练习课,重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课堂设计从整体设计上注意: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在亲自思考解答中比较两种方法区别与联系进而加深和理解两种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法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法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

新宁一小课堂导学案八单元第( 2 )课时2011 年月日课题乘法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练习二十三的第5、6、7、8题)课型新授主备人舒元忠审核教学目标进-步理解,掌握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教学难点教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补充一、基本练习口算。

3×86 710×2 532×4 4×563×8 25×6 78×2 310×3二、专项练习1、一个工人1小时加工零件5个。

按这样计算:(1)一个工人2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8小时呢?(理解加工零件的个数与时间有关系)。

(2)2个工人l小时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理解加工零件的个数与人数有关系)。

如果是8个工人,那么1小时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3)8个工人2小时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理解加工零件个数不仅与人数有关系,而且与加工的时间有关系)。

学生思考后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积极回答:5×2, 5×8学生回答:5×2学生答:5×85×8×2=80(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补充那么5×8表示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5×8×2(再乘2)解决了什么问题?5×2×2的每一步各表示什么?2、练习二十三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教师评价,激发学生权极性,增强自信心。

三、课堂练习1、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6、7、8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

(2)、交流评价:你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表示8个工人1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学生:表示8个工人2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学生:表示2个工人2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学生独立完成,并思考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做,后集体讲评。

让同学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所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答方法。

即求两次剩余。

(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第一种方法。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意义。

教具和学具写有复习准备的翻转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口算下面应用题(要求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出算式)1.一个星期上5天课,4个星期一共上多少天课?2.4个同学一共画了24张画,平均每个同学画几张画?3.一本故事书有96页,已经看了18页,还剩多少页?4.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学生解答后,教师把第4题添上一个条件“做小旗用去9张”。

这道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题。

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2.设疑引入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默读题,理解题意,接着教师设疑:“这道题和前面学习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有所不同,该怎样解答呢?”教师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试着分析解答,根据学生分析,教师同时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并边画线段图边分析。

(1)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30-11=19(张))(2)还剩多少张?(19-9=10(张))接着教师追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同时将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分别写在算式上面。

并请同学在图上亲自指一指“30-11=19”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19-9=10”是从哪一段去掉哪一段,剩下的又是哪一段。

可多让同学们说说思路。

3.试一试,做一做教师出示一个与例题同类题,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先根据图示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

幼儿园买来30个苹果,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先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计算:30-12=18(个)18-9=9(个)答:还有9个。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_1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_1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1一、教学内容:P68~69二、教学目标:1、熟记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出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乐于交流,合作的意识。

3、培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放大镜和一块手表。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角的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1、完成练习题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习题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怎样判断。

3、完成习题3: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仪出示答案4、指导学生完成习题4:收集学生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口述方法。

5、指导完成习题5:(1)观察3:00与9:00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角是否一样大。

(2)分组拨一拨,找出哪两个时刻时针、分针所成的角是一样大,并把角的名称写下来。

(3)发现什么规律,两个时刻相加正好是126、完成习题6、7(三)全课总结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复习巩固小数的读、写及其大小比较,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并列出正确的加减算式。

3.能够利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应用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完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初步认识了小数并会进行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练习课教学。

在练习中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复习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及其计算,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上,看学生是否能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同时,应注意学生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其计算的策略。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生基本上________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但这些家庭的大部分孩子又因为父母的“忙”而缺乏家庭所给予的学习上的必要辅导。

作为一所民办学校,从开始课改实验,学生都比较喜欢上数学课。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二:探究解决问题的关键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二:探究解决问题的关键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二:探究解决问题的关键引言: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

而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数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一个“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案中,这种学习更具有挑战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解决这种挑战性的问题。

一、问题描述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二描述的问题如下:小明有10个樱桃和7个苹果,小明把8个樱桃分给小李,再把2个樱桃分给小红,小明把剩下的樱桃和7个苹果,分给了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了几个水果?二、问题分析在解决这道题目的时候,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步骤来分析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这道题目的背景和目的。

据题目所述,这道题目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并探究解决问题的关键。

接着,我们需要评估问题的难度。

这道题目需要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提前学会加减法,并且需要进行“两步计算”。

同时,这道题目涉及到分数的计算和应用,难度较高,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储备。

我们需要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解决:1. 计算小明总共有多少个樱桃。

这个问题的计算公式为:10个樱桃+7个苹果=17个水果。

2. 计算小明给小李分了多少个樱桃。

这个问题的计算公式为:10个樱桃-8个樱桃=2个樱桃。

3. 计算小明给小红分了多少个樱桃。

这个问题的计算公式为:2个樱桃-2个樱桃=0个樱桃。

4. 计算5个小朋友每人分到了多少水果。

这个问题的计算公式为:(17个水果-8个樱桃-2个樱桃)÷ 5= 5个水果。

三、问题解决通过以上的问题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解法:小明总共有17个水果,小明给小李分了8个樱桃,剩下2个樱桃;小明给小红分了2个樱桃,剩下的水果数量不变,为7个苹果和剩下的8个樱桃,共15个水果。

将这15个水果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15÷5)个水果=3个水果。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教案(5篇)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教案(5篇)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教案(5篇)三班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教案1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9-12题。

教学目标:熟悉和解答先求两个数的总数〔或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求它与另一部分的相差数〔或和,倍数〕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会用分析法思路分析这类应用题,提高分析推理和举一反三的力量。

教具预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出示:〔1〕学校卖了15个足球,还买了4盒皮球,每盒6个,足球和皮球一共买了多少个?〔2〕学校买了15个足球,还买了4盒皮球,每盒6个,足球比皮球少买了多少个?〔1〕同学读题〔2〕思索: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做在自备本上。

集体订正时,同学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解答两步应用题,可以看问题,想需要的条件,确定先要求的中间问题,求出中间问题后,再依据求题里问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的结果。

3、出示〔1〕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2〕花和黄花一共多少朵?〔3〕红花朵数是黄花的多少倍?让同学说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4、揭示课题:我们依据看问题想条件的方法,可以找到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要怎样算。

这节课,就用这样的方法,连续练习两步计算应用题。

二、进展题练习〔一〕1、出示:少先队员种了24棵蓖麻,还种了2行向日葵,每行4棵。

1、同学读题,思索:这题有几个条件?2、缺少一个什么?〔问题〕3、商量:可以提出哪些问题?4、同学列式解答,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二〕第98页第10题1、同学读题2、思索:要求“楼上的座位比楼下少多少个?”必需知道哪两个条件?3、同学列式解答。

〔三〕书第98页第12题1、同学说图意2、图中告知我们哪些条件?3、思索商量:〔1〕戴眼镜男孩和扎辫子女孩各用了多少钱?必需要知道哪些条件?〔2〕要求戴帽子男孩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必需先算什么?三、作业:第98页第11题。

三班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教案2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4-8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列方程,不计算。

(1)每支钢笔x元,购买4支钢笔要60元.(2)小明有x张邮票,小军邮票的张数比小明的.3倍还少5张,小军有邮票55张.(3)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0.6千米.(4)商店运来苹果a千克,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5倍,运来橘子200千克.2.我当包公,判一判.(1)0.5是方程3x+0.7=1.6解(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3)方程3x+3=27与方程2x+2=18的解相同(4)X+2=2+x是方程3.择优录取,选一选(1)方程4x-2=10的解是()A.x=2B.x=3C.x=32D.x=48(2)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 千米.不正确的方程是()A.654+4x=480B.4x=480-65C.65+x=4804D.(65+x)4=480(3)六(1)班植树68棵,比六(2)班植树棵数2倍少8棵,六(2)班植树多少棵?解:设六(2)班植数x棵,下列方程错误的是()A.2x-8=68B.2x=68+8C.68=2x+8(4)张强今年a岁,李东今年(a-7)岁,再过c年,他们的年龄相差()岁.A.7B.cC.c+7(5)x=1.5不是方程()的解。

A.5x+6x=165B.105-6x=41C.3x-1.8=2.7二、综合训练1.P12第9题解方程下面3条2.解决问题,我能行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独立解方程(1)P12第11-12题小瓶容量3=1.5大瓶单价-3.2=1.8此题出现了两个未知数,怎么办?学生说一说:一个用x表示,另一个用y表示学生独立列方程,并解方程(2)p12第14题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方程12个墨水的价格+1个文件夹价格=25.1(3)P12第15题读题理解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四、课堂作业1.P12第9题上面3条。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把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明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四则运算概念的明白得,运算顺序及小括号的应用的训练.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适应.进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维.教学重点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样二步应用题.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小括号解答一样二步应用题.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1)8+23(2)45-(3+7)(3)(26-14)6 (4)18932.列出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并口算出结果.350减去240,差是多少?270乘以3,积是多少?72与28的和是多少?75除以15商是多少?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3.导入:刚才复习了一步文字题,熟悉了和、差、积、商的含义及加、减、乘、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今天我们要在那个基础上连续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第一层:讨论探究,初步认识.1.学习例3.(1)出示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分组讨论:这道题最后求什么?能一步解答吗?被减数是谁?减数是谁?题目直截了当给了吗?必须先算什么?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什么缘故?(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巡视,把握信息进行指导.)讨论后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板书: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最后求差是多少?被减数直截了当给出,减数没有直截了当给出,要先算出来.列综合算式时被减数350写在前面,减数803写在后面.(教师板书350-803=350-240=110)教师指出:象如此由几个式子合并在一起写成一个式子叫综合算式,与分步运算道理一样,但书写过程简单了.(2)反馈练习.第二层:试做探究,初步把握.教师提问:假如把上题改成: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如何列式呢?学生试做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巡视中发觉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板演.学生可能显现两种解法:小组讨论:以上两种解法哪个对,什么缘故?教师说明:这道题最后求积是多少,就要先确定谁是第一个因数,谁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没有直截了当给出,要用350-80作第一个因数.要先算出减法,求出第一个因数,再乘以3.因此必须加上小括号.假如不加上小括号,即第二种解法,最后求出的是差是多少,不符合题意.第三层:分析比较,加深明白得.请学生看书,对例3和改编的题进行比较.小组讨论:例3和改编的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补充概括:相同点:数相同,运算符号相同.三、反馈调剂,总结归纳.1.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2.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师问:第二题什么缘故要加小括号?四、巩固练习,进展提高.1.列出综合算式,不运算.(1)42乘以5,加上36,积是多少?(2)800减去18乘以16的积,差是多少?(3)525加上525除以25的商,和是多少?(4)57与43的和,乘以87,积是多少?(5)930除以48与42的差,商是多少?2.先在□里填上数,再列出综合算式.3.正确答案.(使用手势表示)(1)75加上25乘以3的积,和是多少?①75+253 ②(75+25)3 ③75+(253)(2)75加上25的和,再乘以3的,积是多少?①75+253 ②(75+25)3(3)400除以25减去21的差,商是多少?①40025-21 ②400(25-21)(4)400加上25减去21的差,和是多少?①400+25-21 ②400+(25-21)说明:第1题中③中的括号是余外的,按照运算顺序先乘后加,没必要加小括号.五、看书质疑,总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解答时应注意:从问题入手,弄清最后求什么?哪部分是直截了当的,哪部分是要先算的,列式时哪部分应写在前面,哪部分应写在后面,注意正确使用小括号,并检验列出的综合算式是否符合题意,运确实是否正确.六、布置作业.列出综合算式,并算出结果.1.42乘5,再加上36,和是多少?2.800减去18乘15的积,差是多少?3.625加上625除以25的商,和是多少?“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教学重点: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的解题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答:在一个混合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如果混合算式里含有小括号,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2、把下面的每一组算式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

(1)17+18=35 357=245(2)454=180 280+180=460(3)2706=45 99045=2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后,引入新课。

二、新授。

1、教学例4。

三年级学生要浇300棵树,已经烧了180棵。

剩下的分三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1)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训练;三年级浇300棵树,分两次完成:先浇180棵;再把剩下的分三次浇完。

求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2)让学生独立分步列式解答。

①还剩下多少棵树没浇? 300-180=120(棵)②平均每次要烧多少棵? 1203=40(棵)答:平均每次要烧40棵树。

(3)引导列综合算式。

先由学生把分步解答的顺序说一说。

然后提问:第一步算式的计算结果到第二步算式中做了什么?(被除数)那么,列综合算式时可以用以式代数的方法。

如300-180=120,1203=40。

第一式的结果是第二式的被除数,把第二式中的120换作算式300-180,即把300-180的差平均分成3份。

(4)议论并指导列综合算式。

议论300-1804:①在这个混合算式中,按照混合运算的顺序,有除有减应该先算什么?(先算除法)②按照题目的意思要先算什么?(先算减法,也就是要先算剩下的棵数)③题目要求先、后算的顺序和混合运算的顺序不一致,怎么办?(加小括号)2、小结。

前一段我们已经学过用分步列式解答应用题,今天教学例4,先分步列式解答,再把两步计算的算式组合起来,这就叫列综合算式解答。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教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教学教案

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教学教案课题: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同学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同学解容许用题的力量.2.培育和开展同学连贯、有挨次地进行思维的力量和综合力量.3.初步培育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容许用题的力量和思维的机敏性.教学重点如何列综合算式正确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教学难点如何依据题意正确使用小括号列出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1.用综合算式解答下面各题.〔1〕500减去150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2〕500减去150的差,再除以5,商是多少〔同学独立列式计算.〕订正:老师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第〔2〕题的“500—150〞为什么要加小括号2.以旧引新.出示:三班级要浇300棵树,已经浇了180棵.剩下的分3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独立审题,列出分步算式.300—180=120〔棵〕120÷3=40〔棵〕答:平均每次要浇40棵.老师提问:说说你是怎么分析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一步的结果在其次步的算式中作什么数依据分步解答的过程,这道题还可以用综合算式解答,怎么列综合算式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板书课题〕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1.争辩探究,初步生疏.2.出例如4:三班级要浇300棵树,已经浇了180棵.剩下的分3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先分步解答,再列综合算式解答.〕老师让同学再次审题,争辩探究.引导同学思考:分步计算应当怎样列式观看上面的分步算式,小组争辩:分步算式中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这两步之间有什么关系老师提问:你能试用文字题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引导同学说出:分步算式中第一步求的是还剩多少棵数;其次步求的是平均每次种多少棵树.第一步的结果在其次步中做被除数.用文字题概括是300减去180的差,再除以3,商是多少〕老师提问:该怎样列出综合算式呢〔同学独立动手列式〕订正并且板书:〔300-180〕÷3=120÷3=40〔棵〕老师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表示的是什么“300-180〞不加小括号行吗为什么〔引导同学说出:由于依据题意用文字题概括成“300减去180的差,再除以3,商是多少〞所以这样列式.算式表示是剩下的平均每次种多少棵.“300-180〞不加小括号不行,由于依据题意,必需先求出剩下的棵数,并且在分步算式中300-180的结果在其次步中作被除数,所以列综合算式时,必需加小括号.〕3.再次尝试,领悟规律.将例4改为“三班级要浇300棵杨树,浇180柳棵.分3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1〕让同学争辩:“把哪些树分3次浇完〞〔2〕独立列出综合算式.〔300+180〕÷3 300+180÷3〔3〕开小辩论会:哪个算式对说说为什么〔引导同学说出:由于题目要求的是300与180的和,把“和〞的两种棵数分成3次浇完,所以要给“300+180〞加上小括号,这样符合题意了.〕三、反应调整,总结归纳.1.用综合算式解答下面各题.同学们栽树.一班要栽58棵,二班要栽67棵.平均栽5行,每行栽多少棵组织同学去博物馆参观.三班级去了62人,四班级去的人数是三班级的2倍.两个班级一共去了多少人订正:老师提问:说说怎么想的第〔2〕题还有别的解法吗2.做一做.〔1〕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2〕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老师提问:其次题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四、稳固练习,开展提高.1.选择正确答案.〔可用反应牌〕王左乡今年修水渠1800米,相当于去年修的3倍,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A.1800÷3-1800 B.1800-1800÷3 C.1800×3-1800同学们到果园摘梨,一班摘了8筐,比二班少摘了3筐,每筐梨重40千克.二班摘了多少千克A.40×〔8+3〕B.40×〔8-3〕C.40×8+32.列综合算式解答.纺织厂一、二两车间工人听科学报告.一车间有工人83人参与,二车间参与的人数是一车间的2倍.听报告一共多少人花市电影院原来每天放映4场电影,现在每天多放映3场.每场买票930张,现在每天可以买票多少张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3小时,每小时批改12篇.还剩多少篇五、看书质疑,总结全课.今日我们学习了用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的方法,期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依据题意正确使用小括号列出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六、布置作业.1.中、高班级同学听科学家作报告.中班级有84人参与,高年参与的人数是中班级的3倍.听报告的一共有多少人2.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假如每小时批改6篇,剩下的作文要多少小时批改完板书设计探究活动猜年龄玩耍目的训练同学四那么计算的速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爱好.玩耍程序1.设疑引趣.老师说,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把你的年龄乘以10、加上5、又乘以10、加上你诞生的月份,然后减去152,这样运算以后,把结果告知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的年龄和诞生月份.试验几位同学之后,老师叙述其中的微妙〔把算得的结果加上102,所得的和,前一位数表示年龄数,后两位数即诞生的月份〕,并请同学想想其中的道理.2.生疏运算挨次,请一同学说出自己的年龄和诞生月份,其余同学集体加以验算.3.同学之间按规那么互猜年龄.4.全班同学猜老师的年龄.考前须知1.提示同学记住正确的运算挨次.2.想一想“102〞是怎么来的.错题诊室活动目的1.通过对“病题〞的诊治,加强辨析,使同学进一步稳固四那么混合运算的挨次.2.丰富练习形式,培育同学的学习爱好,削减做题错误,提高计算力量.活动过程请2位同学扮演病人,分别手持下面各题来到讲台前,请其他同学扮演小医生为病人会诊.全班或分组争辩错题缘由,找到病因病改正错误为治好,病人回家〔回座位〕.36+64÷64×0130+60-90×2=100÷64×0=190-90×2=0=100×2=200注:老师批改同学作业时要留心查找具有普遍性的错例,供应出来更有实际意义.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一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补充问题,再解答1.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________?24-20=4(个)答:还剩4个。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________?6×4=24(个)答:一共有24个皮球。

师说:刚才同学们这两道题做得很好,请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一下,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师说:这道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2,你们会解答吗?(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2例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问: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干什么?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

(指名一同学读题)问:读懂题意再干吗?生答:划出已知、求。

师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生答:第1个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

第2个已知条件是:每盒6个。

第3个已知条件是:卖出20个。

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个?(同时打出相应的投影图或P7实物图)教师问: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教师问: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讨论,教师板书:(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6×4=24(个)(2)还剩多少个?24-20=4(个)答:还剩4个。

教师总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

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

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

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
标题: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概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新知讲解:
-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和类型:先让学生观察题目,总结出这类问题的特点,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引导。

- 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步骤:首先明确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待求量;然后分析问题,确定解题策略;最后是解答问题,写出答案并检验。

3. 练习巩固:设计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供学生练习,包括基础题和挑战题,以此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深化理解。

4. 小结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包括复习今天所学内容和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和解答简单文字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的文字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为进一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作好准备。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和文字题结构及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教学关键:为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递等式计算。

(1)942-136divide;8times;20 (2)146times;13-360divide;6(3)73586-16940+40780-50245先要求学生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哪几步可以同时脱式,然后集体练习,三人极演。

2、文字式题。

(口答,要求列式并算出得数)(1)37加上16的和是多少?(2)37加上16,得多少?(3)350减去80,差是多少?(4)350减去80,得多少?比较第(1)与(2),(3)与(4)题在列式上有没有区别?(5)35个2是多少?70里面有几个2?(6)11的6倍是多少?66是11的几倍?(7)48除以6的商是多少?8与6的积是多少?(8)60减去49,差是多少?17乘以3,积是多少?二、新授。

1、引言。

一步计算的文字题,我们可以根据和、差、积、商的意义直接列式计算。

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怎样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文字题呢?这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

2、教学例3。

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列出综合算式)(1)读题,理解积,差等术语。

(2)提问:这一道题与刚才口算的第(3)题比较有什么不同?350减去了什么?减去了多少?怎样列式?被减数减数350-80times;3归纳:因为这题的要求是求差,必须找到被减数与减数,被减数是350,减数是80乘以3的积,所以列式是350-80times;3。

从运算的顺序来看:80times;3应该先计算,这样列式是完全符合题目要求的。

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

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

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1教材分析: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减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时学习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由求总数和求剩余两个一步计算应用题合并而成的。

教材通过两道有联系的一步计算应用题过渡到例题,由于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应用题情节的发展顺序一致,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教学处理:情境导入时,从学生日常的生活问题坐公车出发,贴近学生,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新课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充分发表的自己的意见,做到反馈交流;练习时,安排了两种类型:1、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2、提高练习,通过补条件,加深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理解。

练习中,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方法。

2、能正确地分步列式解答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要用到数学。

今天老师在上班的路上也遇到了,出示例1(改编)公交车上有乘客40名,开到武林广场下车16人,上车8人。

现在车上有乘客多少人?独立解答。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例1没有什么困难。

2、板书:各种情况(1)40-16=2424+8=32(2)40-16+8=32(3)40+8=4848-16=32(4)16-8=840-8=323、弄清每一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1)(2)同一思路,只是一个分步列式、一个综合列式。

(3)先求上车后,再算下车的。

请学生按生活实际,一般先下后上。

(4)不做特别要求,16-8即抵消了8位上下车的乘客。

4、选择一种你认为最为合适、简单的方法再进行解答。

5、组织讨论:读题后要先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式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连减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连减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连减应用题
ndash;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两部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3.充分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应用知识做铺垫
教学重、难点:能够从生活中找到这类应用题的雏形,并能正确解决
教学关键: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自然生动的生活情境
师:今天老师可忙坏了,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学生:想!
师:早晨,老师的闹钟罢工了,竟然没有响,害的我没有赶上接送车,为了上班不迟到,所以我只好打面的到车站,再坐公共汽车过来了。

今天早晨我出门的时候,一共带了50元钱。

我先从家里出发,打面的到车站花了4元钱。

然后我又用了3元钱乘车到旧县。

(教师
简要板书)
二、解决可能遇到的生活问题
师:根据我提供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交汽车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虞老师到旧县后还剩多少钱?
生:虞老师打完面的后还剩多少钱?
生:坐面的比坐公共汽车多用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
生:坐公共汽车比做面的少用多少钱?
师:还有其他问题?(学生表示没有了)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一块儿解决不好办,咱们一个一个来解决,怎么样?
师:坐面的比坐公共汽车多用多少钱?谁来解决?
生:4-3=1(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种解题方法的比较,学生对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3.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选择最佳解题方案.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说一说.
“一个缝纫组运来98米布,做儿童服用了48米,做婴儿装用了45米,还剩多少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课堂巡视,然后请两名学生板演(每人一种方法).
学生甲 98-48=50(米)学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学生解答后,教师可请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二、设疑激发兴趣.
教师谈话:刚才这道题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进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一般只要求同学用一种方法解答,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方法的选择问题,就是选择比较简便的解答方法,怎样选择呢?下面请同学们研究两道题,请你分别选择一种简便方法进行解答.
1.光明小学艺术小组做了96个风车,送给第一幼儿园16个,第二幼儿园38个,还剩多少个?
2.妈妈给小红买了一双鞋25元,又买了一双袜子5元,给售货员50元,请你算一算应该找回多少元钱?
经过认真思考审题后,大部分学生第一道题选择第一种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个) 80-38=42(个)
答:还剩42元.
第二道题选择第二种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应该找回20元.
学生解答后,教师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对两种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识别能力,教师可再出一组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方法做.
3.王老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4.河里有40只鸭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这时河里有多少只鸭子?
教师要求同学全体动笔,列式计算解答.教师课堂巡视,尤其要照顾一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请中、下等水平学生说一说解答过程.
三、巩固发展.
1.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
请同学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分别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如:学生可能做出如下几种解法.
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对于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2.铅笔每支4角钱,小刚买了3支,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钱?请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在课堂练习本上.
同学们可能做出以下几种方法:
学生完成后,进行订正,并请同学们叙述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同时在比较中指出解法二为最简便解法.
四、比较沟通联系.
通过上述几道题的研究可让学生讨论一下两种解答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种解答方法是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即两次求剩余;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减去第二个数.第二种解答方法是减去两个数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两种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回事,
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其结果不变.这一知识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减法性质),以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五、试着做一做.
1.一支铅笔4角钱,一块橡皮2角钱,小华买了2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2.铅笔每支4角钱,小红有1元钱,要买3支,还差多少钱?
3.看图解答下题.
(想一想,怎样解答比较简便.)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综合练习课,重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课堂设计从整体设计上注意: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在亲自思考解答中比较两种方法区别与联系进而加深和理解两种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课堂设计用了四个教学环节完成上述任务,即,“做一做、说一说”,“设疑激发兴趣”、“巩固发展”、“比较沟通联系”,从而使学生在逐步理解、比较中强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