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2
教学设计
题目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总课时
2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杨春丽
年级
八年
学科
地理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1年9月13日—9月16日
教
材
分
析
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人口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学情分析
学生对我国人口这方面的知识早有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非常容易。
教
学
目
标
掌握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总结:我国的人口分布可能是东多西少。
3、出示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学生读图。
三、引导学生认识人口稠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为缓解东部压力,同时发展西部,可否进行人口迁移?
总结: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有限,不适宜大量移民。适合的办法应进行计划生育。
四、填充图册
学生讨论、回答
2、掌握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3、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重
点
1、我国人口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我国人口的分布。
难
点
理解正确的人口观: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课前准备
地图册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通过计算四省人口密度进一步推断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读图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教学计划(5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培养学生“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三、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的编写,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建立新的教材结构。
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本册教科书始终如一地注意巩固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表达、交流等能力的训练。
教科书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
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共分四节。
主要学习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等。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
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
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共分四节。
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
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指出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共分三节。
介绍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影响交通、农业和工业分布的因素。
四、教学任务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初中地理 人口 教案
初中地理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概况。
2. 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3. 学会阅读和分析人口统计图表,提高地理数据素养。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特点。
2. 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教学难点:1. 结合相关资料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2. 学会阅读和分析人口统计图表。
教学准备:1. 人口统计图表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国人口数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1. 教师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并结合书上11页内容,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课堂预设: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人口总数是多少?生: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
师:占世界人口的多大比例?生:约占1/5。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
3. 教师讲解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4.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人口统计图表,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如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等。
5. 教师讲解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及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计划生育政策。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上台展示答案,并给予评价。
四、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强调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
五、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历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人口统计图表、分析人口增长原因及影响、讲解计划生育政策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了我国人口增长的概况,掌握了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八年级地理《人口》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人口》说课稿首先,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是学生在七年级学习有关地球、地图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后,开始学习的中国地理的第一章,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我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与人口国策。
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所以说它在中国地理的学习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节——众多的人口是本章第二节,通过“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东多西少”两项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突出,学习本节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现状,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形成正确的人口发展观,要引导学生学好本节内容。
根据本课的知识量和难易程度,本节教学计划在1-2课时内完成。
然后,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2 知道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黑河——腾冲”这一人口地理分界线3 理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会读“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观察分析能力。
2. 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图表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口发展观。
第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基础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基础,也是学好地理的基础。
结合本节教材的内容特点,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分析归纳能力,探询知识的热情高涨,但知识储备有限,思维的深度不够,逻辑推导、分析、鉴别能力需要提高的情况下,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知道我国的人口国情和人口分布特点2、理解计划生育政策,特别计划生育政策和九年级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相关性,所以把它们设为重点。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第二节人口和民族——中国的人口厚德中学陈红梅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水平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及由此产生的人口问题;2、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3、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特点;4、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用相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2、使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3、通过让学生收集计划生育标语,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关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理解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2、准确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树立准确的人口观;3、培养学生参与国家大事的意识和辨证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水平。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导入:在《中国的疆域》一课中我们知道了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那有谁知道我国的人口情况?有多少人?居世界第几位?生: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总数居世界第一。
一、世界人口大国师:这位同学说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到底是不是呢?下面我们用数据说话。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11页活动题1:根据表1-2,分别计算不同年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并绘制成形象统计图。
)(知识拓展):同学们知道形象统计图有哪几种吗?生:主要有饼状图、条形图、折线图。
(根据回答,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种类,指导学生画图,对制作规范的实行展示)(学生亲手制作统计图,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并在自己制作的图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结论: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总数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人口在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5以上。
过渡:知道了我国人口的比例,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五十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
我国已经实行了五次人口普查,请同学们根据我国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数绘制“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众多的人口》(第1课时)(科学普及出版社)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是学生在七年级学习有关地球、地图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后,开始学习的中国地理的第一章,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我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与人口国策。
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所以说它在中国地理的学习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节——众多的人口是本章第二节,通过“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东多西少”两项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突出,学习本节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现状,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形成正确的人口发展观,要引导学生学好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分析归纳能力,探询知识的热情高涨,但知识储备有限,思维的深度不够,逻辑推导、分析、鉴别能力需要提高。
这部分内容虽然在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接触过,但针对初二学生认识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有限的特点,仍需教师引导补充。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观察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结合教材,分析其原因。
2.通过资料分析,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现阶段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到中国的人口,大家能用怎样的关键词形容它呢?为什么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2亿人!(转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很多西方国家针对中国的人口政策说三道四,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人口的特点,通过深入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用事实来驳斥外国的不当言论。
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教学设计
4.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设计一道与人口问题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包含问题、分析和解答,以锻炼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5.拍摄一组反映家乡人口问题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展示家乡在人口分布、城市化等方面的现状,以PPT或Word文档形式提交。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国家的人口密度,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2.提问:“为什么有些地方人口密集,而有些地方人口稀少?”让学生思考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众多的人口。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地理学科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口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及政策,学会分析人口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设计实践活动,如调查当地人口分布、人口密度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地理研究方法。
4.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口问题及政策。
初中地理课众多的人口教案和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课众多的人口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教材分析
1.本节是在中国疆域根底上、行政区划根底上学习人口特点。
2.本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
1.学生有肯定的人口知识,但是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不强。
2.本节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利用“人口曲线图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我国的人口总数和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
②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
①运用我国人口增长图和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②运用有关数据计算人口密度,并结合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③通过查找、搜寻资料信息,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分析、处理、运用信息和言语
表达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了解方案生育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②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掌握肯定的
读图技能。
2、树立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开展相适应,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
教学反思
1. 利用画面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 利用折线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效果好。
3.人口国策这里,如果可让学生课前找些资料效果更好。
初中地理人教版人口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2. 掌握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效果;3. 理解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2. 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效果;3. 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分析人口政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材;2. 相关图表和数据;3.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人数,思考人数的多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等;2. 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3. 讲解我国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4. 分析人口政策的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读图分析(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人口地理分界线;2. 分析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的人口特点;3. 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原因和影响;2. 强调人口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人口增长对家乡的影响;2.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讨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原因和影响,掌握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众多的人口》参赛教学设计
题目:《众多的人口》授课人:孙丙银单位:秦皇岛市第十五中学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秦皇岛市海港区第十五中学“预学练作”一体化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地理学科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编者:孙丙银教材说明1、教材编排说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是劳动者,但同时还是消费者。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不均,已出现了严峻的人口问题。
这是我国非常突出的人口国情。
本节教材以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为主线,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也是今后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2、知识技能与育人目标说明本节要求识记的知识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增长过快;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是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 折线图、“我国人口密度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能简要分析形成原因;育人目标是通过分析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正确理解我国的人口国情,增强执行、宣传我国人口国策的自觉性。
3、学情分析对于我国的人口,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个人的观点,对分析人口分布特点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和方法。
但对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对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缺乏感性认识。
因此将本课设计成以探究为主线的课型,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利于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也便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重难点重点:我国的人口基本国情;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难点: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及其基本国策。
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请看图,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人多)对,我们的祖国不仅拥有辽阔的疆域,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可谓“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人多、增长快的基本国情;2.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带来的巨大压力;3.正确认识计划生育政策;4、知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3、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理解其原因。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理解我国人口政策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1、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
2、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
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
填充图册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这学期地理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地理。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首先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让学生对中国有所了解。
这一节则是从人文角度讲述中国人口的现状,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增长曲线和人口分布的特点。
从内容的难度来讲并不大。
但要指导学生正确读图、用数据、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于人口数量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读课文直接获取信息。
同时列举几个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的人口数量以此来让学生对人口大国有深刻认识。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约1700万,所以
我国在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的平衡方面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让学生对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有正确的认识。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会运用有关数据描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能结合实例说明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3.能准确说出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并比较我国西北、东南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利用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锻炼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案例资料,学会提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压力。
2.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与特点,以及人口分界线。
【难点】人口压力的表现,以及造成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地图法、谈话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教师展示:人流如潮的火车站、异常拥挤的求职场景、摩肩接踵的小学课堂直观图片,配合具体的数字图表直接导入,让学生对我国人口产生心灵震撼。
我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人口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这就这这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众多的人口》环节二:新课教学一、人口最多的国家承转: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说出这一数字是?学生: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问】读课本 P11 页图 1-2-1“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分析:①比较 2010 年和 1949 年统计数据,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变化。
②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时期。
【图片展示】:指导学生读图:人口增长率高低与增长量的多少的相对关系。
【质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每年的净增长人口反而比较少,这是什么原因啊?【启发式讲述】:在相同人口基数的基础上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的数量就越多。
众多的人口-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吉林省蛟河市漂河九年制学校李玉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人口基本国情和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和人口基本国策。
(2)知道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过程与方法:利用有关数据和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增长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2)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重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难点:(1)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2)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与学过程:一.关心地理事件,认识国家,认识中国省级单位:提问:最近国际和国内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情?(钓鱼岛问题、云南地震)再问:钓鱼岛事件涉及到哪几个国家?你都知道它们在哪里?云贵交界地震,你能在地图中找到这两个省份吗?二.导语:前两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在这片辽阔的疆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节新课: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三.探究新课:过渡:上学期我们学习世界人口时,曾经点到过中国人口在世界中的地位,谁还记得?(学生回答: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板书)过渡:那么我想请同学用课文中的数据告诉老师,我国现阶段人口数量。
1.现阶段我国人口的数量需要掌握的数据:13.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板书)过渡:在座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这13.7亿分之一,我们与之相比简直是太渺小了,因为这个数太大了。
点明一个人口基本国情:基数大(板书)●小结:世界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强调中国人口之多)过渡:中国人口一直都这么多吗?(不是的)那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中国人口的增长状况。
2.人口增长趋势(1)先阅读11页人口增长曲线图,从图中获取2个人口增长高峰期的时间。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4、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各种示意图、图表,记住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有不断加快的趋势,掌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别;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主要形式;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世界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等地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4.提高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教学建议“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的教材分析关于人口的密度问题,首先,教材给出一道计算题,甲、乙两城市,面积2000平方千米。
甲城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要学生算出甲、乙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多少人?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即算出两城市的人口密度。
配上甲乙两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图,有助于学生深刻、直观的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
通过列表计算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人口密度,使学生对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之大有了更深的认识。
为学习世界人口分布图,理解图例上的人口密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世界的人口的分布的情况,主要是通过阅读世界的人口分布图获得。
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进一步参考“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方,这些地区从自然条件上和社会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世界人口的迁移”的教材分析人口的迁移,主要从三方面讲述,一、人口为什么会迁移?(为了生存和发展)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的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美洲大陆发现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征服并移民欧洲和地中海;阿拉伯人移民北非;美洲大陆发现后,主要从欧洲向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非洲向美洲移民和亚洲向外移民)三、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技术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众多的人口(0001)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内容点析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现状、人口问题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等都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主要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完成。
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既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又是今后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为突出教学重点,本节教材未涉及"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农村人口比重大"等方面的人口内容。
2.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亿(xx年),占世界人口1/5以上,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与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和区域经济差异密切相关。
如何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是学生在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伊通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
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报刊、上网查询、调查采访等途径找出相关资料,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进行辩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
比较法、小组讨论辩论等。
教具准备:中国人口密度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
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数量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请大家齐读这一行。
(板书)12.95亿(2000年),占世界1/5,最多。
(承转)大家还记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大约是多少吗?
(活动)挂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算一算:
1、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本别是多少?
(可以请几个同学上黑板上分别计算)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三国人口总和的2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增长
(活动)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公元初到1860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2、从公元初到2000年,我国有几次人口增长高峰?哪一次增长得更快?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中华大地有人类以来到1858年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
但到1858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每一次高峰。
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12.95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我们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
祖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的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中国人口多好还是少好?
活动过程:
①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分为正反两个小组,即“多而强”和“少而精”组。
②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的观点。
③正反方各选出4人小组代表,并确定主辩手、副辩手、三辩手和四辩手。
④双方展开辩论。
⑤教师综合评价辩论双方的观点及论据。
⑥辩证统一。
辩论结论: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少有人少的优势,合理的人口发展是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发展必须以建设和谐人口为目标,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承转)那么人口应如何发展呢?我国是怎样做的呢?
(板书)三、人口政策
请大家读P1课文最后一段及P12图1.10“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1代人”,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一致,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三方面问题。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虽然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净增人口数仍很庞大,因此计划生育工作仍不得放松;同时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板书设计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12.951/5,最多
858
二、人口增长:较快两次人口增长高峰
三、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教学反思: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
口素质
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