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信道与噪声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简答题答案2(个人整理)

通信原理简答题答案2(个人整理)

第一章绪论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值仅可能取有限个值。

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

两者的根本区别是携带信号的参量是连续取值还是离散取值。

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偶哪些优缺点?答:利用数字信号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为数字通信系统。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储存;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一般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系统设备较复杂。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信源编码: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通过数字压缩技术降低码速率),完成A/D转换。

信道编码/译码: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加密与解密:认为扰乱数字序列,加上密码。

数字调制与解调: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同步: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1-5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传输系统。

1-6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7 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FDM,TDM,CDM。

1-8 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方式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解释他们的工作方式。

答:按照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分类。

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向传输。

半双工: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收发消息。

1-9 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哪两种通信方式?他们的适用场合及特点?答: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方式。

并行传输一般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行传输使用与远距离数据的传输。

1-10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有效性和可靠性。

1-11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有效性: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

通信原理(第四章)

通信原理(第四章)

27
第4章 信 道 章
四进制编码信道模型
0 0
1 送


1
收 端

2
2
3
3
2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4章 信 道 章
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恒参信道的影响 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是确定的或者 是变化极其缓慢的。因此,其传输特性可以 等效为一个线性时不变网络。 只要知道网络 的传输特性,就可以采用信号分析方法,分 析信号及其网络特性。 线性网络的传输特性可以用幅度频率特 性和相位频率特性来表征。 现在我们首先讨论 理想情况下的恒参信道特性。
平流层 60 km 对流层 10 km 0 km 地 面
6
第4章 信 道 章
电离层对于传播的影响 反射 散射
7
第4章 信 道 章
电磁波的分类: 电磁波的分类: 地波 频率 < 2 MHz 有绕射能力 距离: 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 天波 频率: 频率:2 ~ 30 MHz 特点: 特点:被电离层反射 一次反射距离: 一次反射距离:< 4000 km 寂静区: 寂静区:
13
第4章 信 道 章
4.2 有线信道
明线
14
第4章 信 道 章
对称电缆:由许多对双绞线组成, 对称电缆:由许多对双绞线组成,分非屏蔽 (UTP)和屏蔽(STP)两种。 )和屏蔽( )两种。
塑料外皮
双绞线( 5对)
图4-9 双绞线
15
第4章 信 道 章
同轴电缆
16
第4章 信 道 章
n2 n1 折射率
25
第4章 信 道 章
4.3.2 编码信道模型
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通过k(t)和 使已调信号发生波形 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通过 和n(t)使已调信号发生波形 失真。 失真。 编码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则是一种数字序列的变换, ฀ 编码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则是一种数字序列的变换,即将 一种数字序列变成另一种数字序列。 一种数字序列变成另一种数字序列。误码 输入、输出都是数字信号, ฀ 输入、输出都是数字信号,关心的是误码率而不是信号 失真情况,但误码与调制信道有关, 失真情况,但误码与调制信道有关,无调制解调器时误码由 发滤波器设计不当及n(t)引起 引起。 收、发滤波器设计不当及 引起。 编码信道模型是用数字的转移概率来描述。 ฀ 编码信道模型是用数字的转移概率来描述。

通信原理第4章信道

通信原理第4章信道
1
第4章 信道
4.0 信道的定义及分类 4.1 无线信道 4.2 有线信道 4.3 信道数学模型 4.4 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5 信道中的噪声 4.6 信道容量
2
本章教学目的:了解各种实际信道、信
道的数学模型和信道容量的概念。

本章的讨论思路:通过介绍实际信道的例
子,在此基础上归纳信道的特性,阐述信道的 数学模型,最后简介了信道容量的概念。
信道模型的分类: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码 加 密 信 道 编 码 数 字 调 制 数 字 解 调 信 道 译 码 解 密 信 源 译 码 受 信 者
信道 噪声源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31
4.3.1 调制信道模型
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一对(或多对)输出端; 绝大多数的信道都是线性的,即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41
相位-频率畸变
指相位-频率特性偏离线性关系所引起的畸变。
1、理想相频特性是一直线
群延迟-频率特性
|H( )|
d ( ) ( ) d

( ) td
O (b) td
K0
O (a)

O (c)

42
2、实际电话信道的群延迟特性 一种典型的音频电话信道的群延迟特性。
25
光纤呈圆柱形,由芯、封套和外套三部分组成(如 图所示)。芯是光纤最中心的部分,它由一条或多 条非常细的玻璃或塑料纤维线构成,每根纤维线都 有它自己的封套。由于这一玻璃或塑料封套涂层的 折射率比芯线低,因此可使光波保持在芯线内。环 绕一束或多束有封套纤维的外套由若干塑料或其它 材料层构成,以防止外部的潮湿气体侵入,并可防 止磨损或挤压等伤害。

信道建模 相位噪声

信道建模 相位噪声

相位噪声,一般指振荡器产生的信号的相位随机波动的现象。

在通信系统中,信道建模是建立信道数学模型的过程,用于描述信号在通过信道时的传输特性。

而信道的噪声可以看作加性干扰,它独立于信号始终存在,无论有无信号输入,噪声都始终存在。

具体来说,信道的噪声在频谱(频域)上呈均匀分布(即白噪声),而在幅度上(时域)则表现为高斯分布。

同时,接收信号功率Pr和噪声功率谱密度(PSD)的关系决定了信噪比(SNR)。

对于每符号有 k = log_2 (M) 位的未编码 M-ary 信号方案,调制符号的信号能量由特定公式给出,从而可以计算出每符号的信噪比。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对相位噪声的影响进行建模,首先会产生零均值高斯白噪声,然后使噪声通过一个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再把滤波后的噪声添加到输入信号的角度分量中。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模拟和预测相位噪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通信原理第四章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四章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四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信道的定义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是指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之间信号传 输的通道,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内容:
第4章 信道
信道分类 信道模型 恒参/随参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按照传输媒介的不同
概述
信道的定义与分类
无线信道 ——自由空间或大气层 有线信道 ——明线、电缆、光纤
有线信道
信道频带在几百MHz至1GHz左右 主要应用: 长途通信干线,有线电视等
基带同轴电缆:
50Ω,多用于数字基带传输 速率可达10Mb/s 传输距离<几千米
宽带(射频)同轴电缆:
75Ω,用于传输模拟信号 多用于有线电视(CATV)系统 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千米
有线信道
光纤
有线信道
按照系统模型中研究对象的不同:

调制信道
码 器
——研究调制/解调问题
调 制 器
发 转 换 器
媒 质
收 转 换 器
解 调 器
译 码 器
编码信道
——研究编码/译码问题 恒参信道
按照信道中冲击响 应是否随时间变化
——特性参数变化缓慢,视为恒定值 随参信道
——特性参数随时间变化
§4.1
无线信道
光作为一种特殊的电磁波, 在人造介质(光纤)中传播, 实现大容量,高可靠性的通信 主要应用:
电信网和移动网的骨干网
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
光纤结构示意图
优点
缺点 应用
有线信道
§4.3
信道数学模型
按照系统模型中研究对象的不同:
调制信道 ——研究调制/解调问题 编码信道 ——研究编码/译码问题

第4章_信道

第4章_信道

32
4.3 信道的数学模型
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4.3.2 编码信道模型
由于信道噪声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将导致输出数字序列发生 错误,因此输入输出数字序列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组 转移概率 来表征。 转移概率:在二进制系统中,就是“0”转移为“1”的 概率和“1”转移为“0”的概率。
8
4.1 无线信道
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地波
频率在2MHz以下的电磁波,趋于沿弯曲的地球表面传 播,有一定的绕射能力。 地波在传播过程中要不断损失能量,而且频率越高损 失越大,因此传播距离不大,一般在数百千米到数千千米。
传播路径 传播路径
发射天线 发射天线
地面 地面
接收天线 接收天线
导体 绝缘层
图4-9 双绞线
21
4.2 有线信道
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传输电信号的有线信道主要有三类:
明线、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
由内外两根同心圆柱导体构成,两根导体之间用绝缘体 隔离开。内导体多为实心导线,外导体是一根空心导电管或 金属编织网,在外导体外面有一层绝缘保护层。其优点是抗 干扰特性好。
增大视线传播距离的途径 卫星中继(卫星通信)
利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可以覆盖全球,从而实现全球通信。
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能够增大一次 转发的距离,但是却增大了发射功 率和信号传输的延迟。 此外,发射卫星也是一项巨大的工 程。 故开始研究使用平流层通信。 图4-5 卫星中继
15
4.1 无线信道
发射天线 发射天线
地面 地面
接收天线 接收天线
图4-4
无线电中继
特点:容量大、发射功率小、稳定可靠等。

短波信道的噪声和干扰

短波信道的噪声和干扰

第4章 应 急 电 台 4) 信道拥挤 由于短波通信的信道拥挤、频带窄,因此要采用特殊的 调制技术,如单边带调制。这种方法比调幅节省一半带宽, 由于抑制了不携带信息的载波,因而节省了发射功率。但是, 短波信道的时变和色散特性,使通信中可用的瞬时频带变窄, 限制了传输速率。 5) 天线匹配困难 由于短波波段为1.5~30 MHz,相对波长为10~200 m, 覆盖了多个倍频程。因此,研制高速全频段跳频且阻抗匹配 良好的宽带天线的难度很大。
第4章 应 急 电 台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的更新换代更加迅速。 为了适应通信的要求,近年来软件无线电的思想迅速发展。 其基本思想是尽可能在接近天线处将信号数字化,然后,利 用DSP和大规模可编程逻辑芯片构成的统一平台,结合各种 软件来完成各种通信功能。不同的调制方式,不同体制,不 同的通信协议只需要采用不同的软件,并通过标准的接口来 实现互联。因为只需在软件上作改动,所以也大大缩短了研 制周期和经费。
第4章 应 急 电 台 4.1.1 短波通信概述
1. 短波通信的特点 1) 通信距离远 如果利用短波传播,短波单次反射最大地面传输距离可 达4000 km,多次反射可达上万千米,甚至环球传播。尤其 是在低纬度区域,短波通信可用频带较宽,最高可用频率较 高,受粒子沉降事件及地磁暴的影响较小,而卫星通信在此 区域受电离层及对流层的影响较大,所以短波通信更加实用。 在应急通信中,短波通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短波频 率自适应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短波通信的可靠性和有 效性。
第4章 应 急 电 台 人们又研制了单音串行高速调制/解调器,其关键技术 是采用了连续探测信道特性,实施自适应信道均衡技术,达 到了与短波信道的最佳匹配,从而可以在给定误码率下达到 最高信息传输速率。为了进一步降低误码率,还采用了数据 速率自适应、信号幅度自适应、分集自适应及自动请求重发 和前向纠错编码等新技术。单音串行高速调制/解调器甚至 可以在“负信噪比”信道上传输数据。预计基于单音串行高 速调制/解调器,人们还将进一步改进信道均衡技术,研究 快速收敛的跟踪算法,增强抗干扰的手段,以达到更高的传 输速率。

信道分析

信道分析

吸收


降雨率
(dB/km)
频率(GHz)
(b) 降雨的衰减
图4-6 大气衰减
5
第4章 信 道
电磁波的分类:
地波
频率 < 2 MHz 有绕射能力 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
天波
频率:2 ~ 30 MHz 特点:被电离层反射 一次反射距离:< 4000 km 寂静区:
传播路径 地面
图4-1 地波传播
地球大气层的结构
对流层:地面上 0 ~ 10 km 平流层:约10 ~ 60 km 电离层:约60 ~ 400 km
60 km
电离层 平流层
对流层
10 km
地面
0 km
4
第4章 信 道
电离层对于传播的影响

反射

(dB/km)
散射
水蒸气
氧 气
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响
散射
频率(GHz) (a) 氧气和水蒸气(浓度7.5 g/m3)的衰减
有效散射区域
地球
图4-7 对流层散射通信
8
第4章 信 道
流星流星余迹散射
流星余迹
图4-8 流星余迹散射通信
流星余迹特点 - 高度80 ~ 120 km,长度15 ~ 40 km 存留时间:小于1秒至几分钟
频率 - 30 ~ 10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特点 - 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
换,反映了物理信道的特性,当然不同物理信道有不同 的特性. 若设f[ei(t)]=k(t)*ei(t)<=>Eo(ω)= K(ω)Ei(ω)
则有eo(t)= k(t)*ei(t)+ n(t) K(ω)依赖于信道特性,可以看成是乘性噪声

通信原理第7版第4章(樊昌信版)课件

通信原理第7版第4章(樊昌信版)课件

正确
错误
Pe P(0)P(1/ 0) P(1)P(0 /1)
学习交流PPT
24
四进制 无记忆 编码信道

0
1
发 送 端2
3
学习交流PPT
0
1
接 收 2端
3
25
§4.4
恒参/随参信道特性 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学习交流PPT
26
恒参信道 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线性时不变系统
• 特点:传输特性随时间缓变或不变。
传播路径 天波传播方式
学习交流PPT
6
无线信道
视线传播 line-of-sight
d
频率: > 30 MHz
h
发射
特性:直线传播、穿透电离层 天线 r
用途:卫星和外太空通信
传播途径
d
D
接收 天线
r
超短波及微波通信
视线传播方式
距离:与天线高度有关
D2 D2 h (m)
8r 50
D 为收发天线间距离(km)
So()C()Si()
C n (t )
学习交流PPT
22
不同的物理信道具有不同的特性C() = 常数(可取1)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
学习交流PPT
23
§4.3.2 编码信道模型 模型: 可用 转移概率来描述。
二进制 无记忆 编码信道 模型
P(0/0) + P(1/0) = 1
P(1/1) + P(0/1) = 1
例如 设收发天线的架设 高度均为40 m,则最 远通信距离为:
D = 44.7 km
学习交流PPT
7
微波中继(微波接力) 卫星中继(静止卫星、移动卫星) 平流层通信

通信原理第7版第4章PPT(樊昌信版)选编

通信原理第7版第4章PPT(樊昌信版)选编

多径效应
n
n
r(t) ai (t) cosi cosct ai (t)sini sin ct
i 1
i 1
包络 X (t) cosct Y (t)sinct 同相 ~ 正交形式
相位 随机
V (t)cosct (t)
包络 ~ 相位形式
缓变
瑞利

分布
窄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入出关系:
r(t) s0 (t) n(t) so (t) f [si (t)] c(t) si (t)
So () C()Si ()
C 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不同的物理信道具有不同的特性C() = 常数(可取1)
电离层
平流层
对流层
地面
对流层:约 0 ~10 km 平流层:约 10~60 km 电离层:约 60~400 k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60 km 10 km 0 km
课件制作:曹丽娜
电磁波的传播方式:
地波 ground- wave
频率: < 2 MHz 特性:有绕射能力 距离:数百或数千米 用于:AM广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4.5
信道噪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1. 何谓噪声
2. 噪声类型

按 人为噪声
噪 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然噪声
来 内部噪声
源 (如热噪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按 脉冲噪声

第四章《通信原理》信道

第四章《通信原理》信道

理想无失真信道, 理想无失真信道,它的
H ( jω ) = ke
jω t d
H ( jω ) = k 幅频特性 (ω ) = ωt d 相频特性
实际的信道往往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例如电话信号 实际的信道往往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的频带在300Hz 3400Hz范围内 300Hz范围内; 的频带在300Hz-3400Hz范围内;而电话信道的幅频特性 和相频特性示于下图。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1、调制信道 指从调制器输出到解调器输入端的所有变换装置 及传输媒介。因为从调制解调角度而言, 及传输媒介。因为从调制解调角度而言,调制信道仅 对已调信号进行传输,因此可视为一个整体。 对已调信号进行传输,因此可视为一个整体。
2、编码信道 、 指从编码器输出到译码器输入端的所有变换装置 及传输媒介。因为从编译码的角度而言, 及传输媒介。因为从编译码的角度而言,它们之间的 一切环节只起了传输数字信号的作用, 一切环节只起了传输数字信号的作用,因此可视为一 个整体。 个整体。
第四章 信道
在讲通信系统模型中我们知道, 在讲通信系统模型中我们知道,信道是信息传 输的媒介。它可分为两大类: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输的媒介。它可分为两大类: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传统的固定电话网用有线信道作为传输媒介。 传统的固定电话网用有线信道作为传输媒介。而无 线电广播则是用无线信道传播电台节目。 线电广播则是用无线信道传播电台节目。 信号在信道中传输,一方面受信道特性的影响; 信号在信道中传输,一方面受信道特性的影响; 另一方面还要受到信道中噪声的影响。 另一方面还要受到信道中噪声的影响。本章简单介 绍信道特性和信道中的噪声, 绍信道特性和信道中的噪声,以及信道特性对信号 传输的影响。 传输的影响。
一、加性噪声的分类

通信原理 第五版 第4章 信 道

通信原理 第五版 第4章 信  道
(a)
n2 n1 折射率
(b)
n2 n1 折射率
125
7~10
(c)
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
15
图4-11 光纤结构示意图
第4章 信 道 章
4.3 信道的数学模型
信道模型的分类(广义):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码 加 密 信 道 编 码 数 字 调 制 数 字 解 调 信 道 译 码 解 密 信 源 译 码 受 信 者
29
第4章 信 道 章
多径效应分析: 设 发射信号为 A cos ω 0 t 接收信号为
R (t ) = ∑ µ i (t ) cos ω 0 [t − τ i (t )] = ∑ µ i (t ) cos[ω 0 t + ϕ i (t )]
i =1 it )
R(t) = ∑µi (t) cosω0[t −τ i (t)] = ∑µi (t) cos[ 0t + ϕi (t)] ω
i =1
n
R(t ) = ∑ µi (t ) cosϕi (t ) cosω0t − ∑ µi (t ) sinϕi (t ) sin ω0t (4.4-2)
i =1 i =1
2 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特性,及其对于信号
传输的影响。
3 信道容量(香农定理)
3
第4章 信 道 章
引言
信道定义与分类
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根据信道的定义, 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 如果信道仅是指信号的传输媒质,这种信道称为狭义信道 狭义信道; 狭义信道 如果信道不仅是传输媒质,而且包括通信系统中的一些转换装 置,这种信道称为广义信道 广义信道。 广义信道 狭义信道按照传输媒质的特性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两类。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纤等。

《通信原理》樊昌信曹丽娜编著第六版课件第4章信道

《通信原理》樊昌信曹丽娜编著第六版课件第4章信道

水蒸气
氧 气
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响
散射 吸收
频率(GHz) (a) 氧气和水蒸气(浓度7.5 g/m3)的衰减


降雨率
(dB/km)
频率(GHz)
(b) 降雨的衰减
图4-6 大气衰减
5
第4章 信 道
电磁波的分类:
地波
频率 < 2 MHz 有绕射能力 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
2
按照上式画出的模与角频率关系曲线:
图4-18 多径效应
曲线的最大和最小值位置决定于两条路径的相对
时延差。而 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对于给定频率的
信号,信号的强度随时间而变,这种现象称为衰落现象。 由于这种衰落和频率有关,故常称其为频率选择性衰落。
28
第4章 信 道
定义:相关带宽=1/
实际情况:有多条路径。
结论:发射信号为单频恒幅正弦波时,接收信号因多径效 应变成包络起伏的窄带信号。 这种包络起伏称为快衰落 - 衰落周期和码元周期可 以相比。 另外一种衰落:慢衰落 - 由传播条件引起的。
25
第4章 信 道
多径效应简化分析:设 发射信号为:f(t) 仅有两条路径,路径衰减相同,时延不同
两条路径的接收信号为:A f(t - 0) 和 A f(t - 0 - )
Af (t 0 ) AF ()e j(0 )
Af (t 0 ) Af (t 0 ) AF ()e j0 (1 e j )
上式两端分别是接收信号的时间函数和频谱函数 ,
故得出此多径信道的传输函数为
H () AF ()e j0 (1 e j ) Ae j0 (1 e j ) F ()

通信原理_第四章 信道

通信原理_第四章 信道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通信原理
第四章


东北大学网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1) 传播路径
地面高度为60km — 400km
反射层 入射角φo 4000km D F2 F1 E 吸收层
地球
■ □ □ □
电离层: 各个层次的高度、厚度、电子密度等都会随时间变化。 一次或多次反射的距离也会发生变化,且与入射角有关。 不同层次(F1、F2)的不同高度上都会产生反射。
通信原理
4.1 无线信道
第四章


东北大学网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通信原理
第四章


东北大学网
一 地球大气层的结构:
对流层:地面上 0 ~ 10 km 平流层:约10 ~ 60 km 电离层:约60 ~ 400 km
60 km 对流层 10 km 0 km 地 面 电离层
典型的模拟信道是调制信道。 典型的数字信道是编码信道。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通信原理
第四章


东北大学网
引言(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分别是模拟信道与数字信道的 典型例子。
自编码器
调 制 器
发 送 转 换 器
传输媒体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第四章


东北大学网
通信卫星
卫星中继信道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通信原理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课后习题(信 道)【圣才出品】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课后习题(信 道)【圣才出品】

第4章信道思考题4-1 无线信道有哪些种?答:(1)无线信道根据通讯距离、频率和位置的不同,分为:①地波传播,频率较低的电磁波趋于沿弯曲的地球表面传播,有一定的绕射能力。

②天波传播,频率较高的电磁波能够通过电离层的反射进行传播。

③视距传播,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因为穿透电离层而不能反射传播,而且没有绕射能力,只能类似于光波的传播。

(2)无线信道根据传播方式分为:①反射传播,反射传播即电磁波通过电离层的反射来传播信号的一种方式。

②散射传播,由于传播媒体的不均匀性,使电磁波产生向许多方向的折射,从而实现散射传播,散射传播具有很强的方向性。

4-2 地波传播距离能达到多远?它适用在什么频段?答:(1)地波传播在数百米到数千千米。

(2)它适用于低频和甚低频段,频率大约为2MHz以下。

4-3 天波传播距离能达到多远?它适用在什么频段?答:(1)天波传播能达到一万千米以上。

(2)它适用于中高频,频段为2MHz~30MHz。

4-4 视距传播距离和天线高度有什么关系?答:视距传播距离和天线高度的关系:天线高度越高,视距传播的距离越远,其具体关系为,其中h为天线高度,单位为米,D为视距传播距离,单位为千米。

4-5 散射传播有哪些种?各适用在什么频段?答:(1)散射传播分为:①电离层散射;②对流散射;③流星余迹散射。

(2)三种散射传播分别适用于以下频段:①电离层散射发生在30MHz~60MHz;②对流层散射发生在100MHz~4000MH;。

③流星余迹散射发生在30MHz~100MHz。

4-6 何谓多径效应?答:通信过程中,信号经过几条路径到达接收端,而且每条路径的长度(时延)和衰减都随时间而变,即存在多径传播现象。

多径传播对信号的影响称为多径效应。

4-7 什么是快衰落?什么是慢衰落?答:(1)多径传播使信号包络产生的起伏虽然比信号的周期缓慢,但是仍然可能是在秒或秒以下的数量级,衰落的周期常能和数字信号的一个码元周期相比较,故通常将由多径效应引起的衰落称为快衰落。

通信原理 樊昌信 第4章

通信原理 樊昌信 第4章

(a)
n2 n1 折射率
(b)
n2 n1 折射率
125
7~10
(c)
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
25

损耗与波长关系
1.31 m
1.55 m
0.7
0.9
1.1 1.3 光波波长(m)
1.5
1.7
图4-12光纤损耗与波长的关系

损耗最小点:1.31与1.55 m
26
信道的数学模型


调制信道: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部分。从调制 和解调的角度来看,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所有 变换装置及传输媒质,不论其过程如何,只不过是对已调 信号进行某种变换。 编码信道: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的部分。
9
天波:天波是靠电磁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来回 反射而传播的,频率范围在2~30MHz。 天波是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可以多次反射,因 而传播距离很远(可上万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 碍物阻挡。但天波传播的最大弱点是信号很不稳 定的。

天波的传播
10
电离层对于不同波长电磁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波长短于10m(30MHz)的微波能穿过电离层 波长超过3000km的长波,几乎会被电离层全部吸 收。对于中波、中短波、短波,波长越短,电离 层对它吸收得越少而反射得越多。因此,短波最 适宜以天波的形式传播。 但是,电离层是不稳定的,白天受阳光照射时电 离程度高,夜晚电离程度低。因此夜间它对中波 和中短波的吸收减弱,这时中波和中短波也能以 天波的形式传播。收音机在夜晚能够收听到许多 远地的中波或中短波电台,就是这个缘故。 11
d
接收天线
D2 D2 h 8r 50
h
D
m

通信原理第4章

通信原理第4章

人为噪声 - 例:开关火花、电台辐射
自然噪声 - 例:闪电、大气噪声、宇宙噪声、热噪声
33
4.5 信道中的噪声

热噪声
来源:来自一切电阻性元器件中电子的热运动。 12 Hz。 频率范围:均匀分布在大约 0 ~ 10 热噪声电压有效值:

V 4kTRB
(V)
式中
k = 1.38 10-23(J/K) - 波兹曼常数; T - 热力学温度(º K); R - 阻值(); B - 带宽(Hz)。 性质:高斯白噪声
4.2 无线信道--频带与电波传播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
12/52 12
4.2 无线信道--频带与电波传播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
13/52 13
4.2 无线信道

无线电视距中继信道
14
4.2 无线信道

卫星中继信道
15
4.2 无线信道

无线电广播与移动通信信道
16
4.3 信道的数学模型
广义信道:从消息传输观点出发,把信道范围扩大(包含通信系统 中某些环节)以后定义的信道。常用于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衰减随时间变化 时延随时间变化 多径效应:信号经过几条路径到达接收端,而且每条路径
的长度(时延)和衰减都随时间而变,即存在多径传播现象。
24
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产生多径效应的分析
多径传播示意图
25
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多径效应分析: 设 发射信号为 A cos0t 接收信号为
R(t):是一个包络和相位随机缓慢变化的窄带信号。
结论:发射信号为单频恒幅正弦波时,接收信号因多径效应变 成包络起伏的窄带信号。

通信原理课后简答题

通信原理课后简答题

通信原理课后简答题第一章绪论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1-1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

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

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1.抗干扰能力强;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5.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

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6.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4KHZ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所示。

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行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首发双方时间上保持一致,保证数字通信系统的有序,准确和可靠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i ( t ) —— 第i条路径的接收信号振幅
i (t ) —— 第i条路径的传输时延
i ( t ) 0 i (t )
2014-3-11 40

R(t ) U i (t ) cos i (t ) cos 0t U i (t ) sin i (t ) sin 0t
研究复杂问题的一般流程:
大量考察
总结特性
数学模型
2014-3-11 6
1. 调制信道模型
调制信道的主要特性: • 有一对(或多对)的输入端和一对(或 多对)的输出端; • 绝大多数是线性的; • 信号通过信道需要一定的迟延时间,且 会受到一定的损耗(固定或时变的); • 即使没有信号输入,在信道的输出端仍 有一定功率输出。
2014-3-11
4
狭义 编 码 器 调 制 器 发 转 换 器 收 转 换 器 解 调 器 解 码 器
媒 质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为了便于研究,不管信道过程做了什么变换,也不管用什 么传输媒质,我们只关心通过信道后的结果,即只关心输 数学模型 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
2014-3-11
返回 5
三、信道的数学模型
H(ω )
ω
+
ω
=
ω
() 为常数,不
会出现相频畸变
2014-3-11 28
结论:
恒参信道信号传输不失真的条件:
幅频特性为常数;
相频特性为线性或群迟延为常数。
注意:以上两个条件需同时满足。
2014-3-11
29
其他因素:
1、非线性失真:产生新的谐波、谐波失真 (元件的不理想) 2、频率的偏移:发送端与接收端用于调制与 解调或者频率变换的振荡器的频率误差引起 的。 3、相位的抖动:由各振荡器的频率不稳定产 生的。
H(ω )
ω
×
ω
=
ω
H() 为常数,不
会出现幅度畸变
2014-3-11
24
2. 相位—频率特性( () )
相频特性不理想会引起相频畸变,主要原因是 容性、感性负载。 相频特性经常采用群迟延—频率特性来衡量:
d() () d
它代表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的传输迟延。
如何引起畸变?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任课老师
温洪明
国防工业出版社
1
第4章 信道与噪声
• • • • • 4.1 信道的定义、分类及模型 4.2 恒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3 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4 信道的加性噪声 4.5 信道容量
2014-3-11
2
一、信道的定义
• 狭义信道:仅指信号的传输媒介。

4.1 信道的定义、分类及模型
4.2 恒参信道及其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4.3 随参信道及其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4.4 信道的加性噪声 4.5 信道容量
2014-3-11 12
一、恒参信道举例
有线电信道 光纤信道 无线电视距中继 卫星中继信道
2014-3-11
13
1. 有线电信道 ① 架空明线 优点:传输损耗低(与电缆相比)
2014-3-11 17
④ 优点: 频带宽; 抗雷击和电磁干扰;
保密性强;
传输损耗小;
重量轻。 ⑤ 缺点:太细,精确连接两根光纤比较困难
2014-3-11 18
3.无线电视距中继
工作在超短波(30~300M,米波)和微波 (300M~3G,分米波)波段。 电磁波基本沿视线传播,通信距离依靠中 继方式延伸。
假定

f[ei(t)]=k(t)ei(t)
eo(t)=k(t)ei(t) + n(t)
n(t):加性噪声,独立于ei(t)
k(t):乘性干扰,依赖于网络的特性,是由 于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造成的,它随着输入信 号的消失而消失。
2014-3-11 9
在研究信道时,根据k(t)的不同情况可把调制信
道分成两大类:
讨论:信道中的幅频为常数,相频为线性,满足无失真。
2014-3-11 31
第3章 信道与噪声

4.1 信道的定义、分类及模型
4.2 恒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3 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4 信道的加性噪声 4.5 信道容量
2014-3-11 32
一、随参信道举例
从图中可看出信号不同频率分量的衰耗不 同造成信号幅度畸变(即波形失真),若 绿:三次谐波 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则会引起相邻码元在时 红:信号(合成波) 间上相互重叠,即造成码间串扰。
白:基波
2014-3-11
23
改善 : 加线性补偿网络,即“均衡”
H1(ω ) 线性补偿网络 H2(ω )
H1 () H 2 () H()
• 广义信道:除包含传输媒介外,还包括有关的变
换装置。
• 在讨论通信的一般原理时通常采用广义信道,为
叙述方便,常把广义信道简称为信道。
2014-3-11
3
二、信道的分类
• 从定义可看出,信道大致分成两大类:狭义信道和广
义信道。
• 狭义信道按具体媒介不同分为: 有线信道:同轴电缆、明线、光缆等,传输效率较高; 无线信道:短波、卫星中继等,传输效率较低,安全 性较差。 • 广义信道按包含的功能不同分为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2014-3-11 25
信号由基波和三次 谐波组成,且幅度 比为2:1
传输后,由于 迟延不同,基 波相移π,三次 谐波相移2π
如何改善?
白:基波 绿:三次谐波 红:信号(合成波)
从图中可看出信号不同频率分量的传输迟 延不同造成信号相频畸变,波形失真了, 对于数字信号传输,它同样会引起严重的 码间串扰。
• 恒参信道:k(t)基本不随时间变化,即信道对信 号的影响是固定的或变化极为缓慢的。 • 随参信道(变参信道):k(t)随时间随机快变化 的信道。
一般情况下,有线信道为恒参信道,无线信道为
随参信道。
2014-3-11 10
2.编码信道模型
• 编码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一种数字序列的变换 (即编码),可看成数字信道。 • 编码信道模型可以用数字的转换概率来描述。
2014-3-11 35
1.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 波长为10~100米的无线电波称为短波,它既可 沿地面传播,也可由电离层反射传播,前者称 为地波传播,后者为天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 射信道显然属于后者。 • 基本原理:电离层在某一高度范围内,其电子 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则其折射率随高度增 加而减小,所以当电波在其中传输时,因逐步 折射而使轨道弯曲,从而在某一高度上发生全 反射。


P(0/0)
P(1/0)
0 1
1
P(0/1) P(1/1)
二进制编码 信道模型
p(0/0),p(1/0),p(0/1),p(1/1)为信道转换概率, 由编码信道的特性所决定。 P(0/0) + P(1/0) = 1 P(1/1) + P(0/1) = 1
2014-3-11 11
第4章 信道与噪声
终端站
中继
中继
终端站
例如:移动通信网,电力230M专网
2014-3-11 19
4.卫星中继信道
• 无线电中继信道的一种特殊形式。 • 同步卫星,距地面35860公里
缺点:传输时延大。
2014-3-11 20
• 低轨道卫星
优点:距离近,所需发射功率小,传输时延 比同步卫星小。 缺点:卫星天线覆盖区域小,地面天线必须 随时跟踪卫星。
缺点:易受气候影响,通信质量不 稳定,频带窄 传输信号类型:模拟信号
主要应用:电话系统(业务量较小 的次要传输线路)
2014-3-11 14
② 对称电缆 分类:三类线、五类线、六类线 优点:频带较明线宽,多线对采用双扭线, 减少了线对间的串扰 缺点: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干扰,且 线路本身会产生一定噪声,误码率较高 传输信号类型: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均可 主要应用:局域网、电话系统
•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 对流层散射信道
2014-3-11
33
小知识
大气层按大气的电磁特性分为3层: • 中性层:地面到60公里高度,大气成分多处 于中性(即非电离状态)。 • 电离层:60~500公里高度,由于太阳辐射影 响,大气物质开始电离,根据电子浓度不同 可分为D、E、F1、F2、G层,其中D、E层 电子密度小,短波电磁波基本不反射,但会 受到吸收损耗(即衰减)。F1、F2层是反射 层。D层在夜晚基本消失。 • 磁层:500公里以上。
2014-3-11 36
•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具有多径传播的特性
一次反射与二次反射
2014-3-11
经不同高度全反射
37
2. 对流层散射信道
基本原理:由于大气湍流运动等原因产生了不均 匀性,故引起电波的散射。
超视距传播
2014-3-11
38
二、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1. 随参信道特性 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而变化 传输的时延随时间而变化 多径传播 多径传播后的接收信号将是衰减和时延随时间 变化的各路径信号的合成
2014-3-11 30

设一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H () K 0 () t d 其中,K0和td都是常数。试确定信号s(t)通过该 信道后的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并讨论之。

4-1
H ( ) H ( ) e j ( ) K 0e -jt d h(t ) K 0 (t td ) s0 (t ) h(t ) * s (t ) h(t ) * K 0 (t td ) K 0 s (t t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