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上册 伊嘉儿数学智能版(秋季班教案)第4讲:周期问题
三年级数学找周期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找周期问题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三年级数学中的“找周期”问题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周期”概念,并能够在数学问题中应用。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找出数学问题中的周期规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找周期”问题。
4.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组具有周期性的数学问题,例如:1, 2, 3, 4, 5, 1, 2, 3, 4, 5...2. 教师准备一组与周期性问题相关的实际生活例子,例如:四季交替、钟表走动、音乐律动等。
3.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周期性的概念,例如:四季交替、钟表走动等。
- 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例如:1, 2, 3, 4, 5, 1, 2, 3, 4, 5...,并询问学生是否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找出规律,并向全班汇报。
2. 探究活动(15分钟):- 教师将周期性问题呈现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
-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找出数学问题中的周期规律,并记录下来。
- 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并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探究。
3. 知识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周期性问题的规律,并提供相关的数学术语,例如:周期、循环等。
- 教师与学生一起整理归纳出解决“找周期”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 拓展练习(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类似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策略解决。
-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练习,并相互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
5. 温故知新(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与教师一起解决。
6. 课堂延伸(5分钟):- 教师提供更多的周期性问题,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解决。
-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思考和讨论,或者与家长一起探索相关问题。
周期问题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周期问题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周期问题教案周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2、使学生能掌握周期问题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较复杂的周期问题,可以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分析,找出周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理解周期问题意义,掌握正确需寻找周期数的方法与解决周期问题的公式,如何使用总量除以周期,并区分是否有余数。
情景导入:由几个简单的故事导入:如:《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而揭示周期问题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一:简单的口述游戏抢答:问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像?提示:如一周有七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的十二生肖,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每转一圈都会重复继续等等,都是周期问题。
设置悬念: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现象中,一年当中的12个月的12,12生肖中的12,一个星期7天中的7在我们的周期问题当中是什么意思呢?归纳定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一次的个数叫做周期。
通过归纳的定义让同学们找出刚刚举例的周期。
如:一周七天:***234······ 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再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 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后怎样快速寻找周期?说明:周期问题中我们首先去找重复体,重复体中有几个数,那说明周期就是几。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5.数学语言表达:学生需要能够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周期问题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培养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重点:
(1)周期概念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周期现象,例如季节变化、钟表指针的转动等,并能够识别和描述周期规律。
(2)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应掌握找出周期规律、计算周期内某个特定项的值等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学习的环境,提供舒适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讨论。
5.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思考问题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任务和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6.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周期问题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材,主要涉及“周期问题”这一章节。该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周期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例如季节变化、钟表指针的转动等。
三年级第一学期《周期问题》教案(2021年整理)
三年级第一学期《周期问题》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第一学期《周期问题》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第一学期《周期问题》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周期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沪教版三年级上《周期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知道使用除法,利用余数进行推理方法的便捷,掌握利用余数进行推理的方法。
方法与过程:1、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1、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教学难点: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引入: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秋季过了,接下去是什么季节呢?(冬季)再接着是什么季节呢?(春季、夏季)过完夏季我们又该到什么季节了?师:我想过完秋季直接过春季行吗?那能不能再继续过秋季?为什么不行?师:又如我们每个星期的学习生活是从那天开始的?(周一)接着是周几?小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星期都是按照规律依次重复出现,周而复始。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出示课题:周期问题二、动手操作,感知周期(有序排列)1、出示:下列图形发现什么规律?你能接着画吗?①○□○□○□②△□○△□○△□○③◇○○□□◇○○□□反馈交流师:哪几个在重复出现的?①每两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②每三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③每五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小结板书: “每几个一组”、“依次重复出现”三、自主探究,体会规律1、出示:想一想:这串图形中,第31个是什么图形?(在练习纸上试一试)(1)○△□○△□○△□……()……反馈:⑴:画图:⑵:计算:31÷3=10(组)……1(个)(板书) ○讨论:算式中的“31”、“3"、“10”、“1”分别表示什么?师:那么这1个它是在第几组第几个?小结:第31个是在第11组的第1个,每一组的第1个都是○,所以第31个是○。
最新三年级上册 伊嘉儿数学智能版(秋季班)第4讲:周期问题
练习二
有一列数2,2,3,1,2,2,3,1,2,2,3……一共有35 个数。请问第35个数是什么数?这些数的和一共是多少?
一个周期
35÷4=8(组)……3(个) 第35个数是3
(2+2+3+1)×8=64
2+2+3=7
64+7=71
答:第35个数是3,这些数的和一共是71。
小结
在解决周期问题时,我们先要找出几个为一 组不断重复出现的部分,然后再用除法计算,最 后再看余数。用除法解决周期问题应注意什么? ①找准除数,看几个物体为一组; ②再看余数是几,就是看每一组的第几个。
例题三
为了庆祝“六一”,学校门口插了63面彩旗,两面黄旗 中间是三面红旗,已知第一面是黄旗,你知道一共有多少面 红旗吗?
……
一个周期 1+3=4(面)
63÷4=15(组)……3(面) 15×3+2=47(面)
答:一共有47面红旗。
练习三
体育馆里面每两张黄椅子中间是一张红椅子,每பைடு நூலகம்有
50张椅子,已知第一张是黄色,那么5排一共有多少张黄椅
上表中,每一列两个符号为一组,如第一组为“a1”,第二 组为“b2”,……问第25组是什么?
25÷4=6(组)……1(个) 第25组第一列是a 25÷3=8(组)……1(个) 第25组第二列是1
第25组是a1 答:第25组是a1。
总结
在解决排列事物类周期问题的时候,我们可 以在图形中找到周期数,从而利用有余数除法解 决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余数和没有余 数这两种情况的区分。时间周期问题中,要分清 总数是总天数还是相差天数。
31÷7=4(周)……3(天)
最新三年级上册 伊嘉儿数学智能版(秋季班)第1讲:巧算(二)
(1)13×9
(2)255×9
=13×10-13
=255×10-255
=130-13
=2550-255
=117
=220-64 =6336
(4)173×99 =173×100-173 =17300-173 =17127
练习三
你能很快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小结
谨记三个特殊等式,5×2=10,25×4=100,125×8=1000, 我们在碰到有关这些等式的题目时,如果能直接找出特殊等式, 那我们就直接进行巧算,如果不能直接找出特殊等式,我们就 需要使用“拆分法”,把一个数字拆分成与特殊等式有关的数 字,再进行计算。
例题三
你能很快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2)(40-8)×25 =40×25-8×25 =1000-200 =800
(4)(30+20+4)×25 =30×25+20×25+4×25 =750+500+100 =1350
例题五(选讲)
巧算下面各题。 (1)23×101
=23×(100+1) =23×100+23×1
=2300+23 =2323
(2)25×96 =25×(100-4)
=25×100-25×4
=2500-100 =2400
练习五(选做)
巧算下面各题。 (1)25×204
=25×(200+4)
=25×200+25×4 =5000+100 =5100
(2)50×198 =50×(200-2) =50×200-50×2
=10000-100
=9900
总结
1. 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 千……的数,或者使这道计算题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口算, 从而使计算简便。 2. 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需 牢记下面几个等式:5×2=10,25×4=100,125×8=1000。 3. 学会“凑整法”、“拆数法”。
最新三年级上册 伊嘉儿数学智能版(秋季班教案)第1讲:巧算(二)
(三年级)备课教员:×××第一讲巧算(二)一、教学目标: 1. 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计算题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2. 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要先乘。
为此需牢记下面几个等式:5×2=10,25×4=100,125×8=1000;3. 学会“凑整法”、“拆数法”。
二、教学重点: 1. 利用特殊等式5×2=10,25×4=100,125×8=1000来使计算简便;2. 掌握“凑整法”和“拆数法”使得计算简便。
三、教学难点:有些题目直观上不好利用特殊等式简便计算,需灵活利用“凑整法”和“拆数法”使得等式变得更加简便。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师:同学们来看一看老师这里有2个算式,你们更喜欢哪一个呢?(1)265×656= (2)100×8=生:第二个。
(第一个)师:为什么大部分同学喜欢算式(2)呢?我请一个喜欢算式(2)的同学来讲一下。
生:因为算式(2)简便,容易计算。
师:对了,因为算式(2)是整百的数和另一个数相乘,计算比较简便。
同学们是不是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喜欢算式(2)的呢?生:是。
师:那么如果我们能将平时比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变成像算式(2)一样的题目,那大家是不是就容易计算了呢?【板书课题:巧算(二)】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3分)计算。
(1)4×7×25 (2)8×6×125(3)2×6×5×13 (4)125×4×8×25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小题,我们先不着急计算,先认真观察这个算式,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规律或者现象呢?生1:它们全都是乘法。
最新三年级上册 伊嘉儿数学智能版(秋季班教案)第5讲:千米和吨
(三年级)备课教员:×××第五讲千米和吨一、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2.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以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和吨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生: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还记得吗?生:……师: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一般我们用分米、厘米、毫米做长度单位。
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时一般用什么长度单位呢?生: 千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千米和吨。
【板书课题:千米和吨】师:你们谁知道1千米有多少长?生:……师: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
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师:大家有时间自己去感受一下1000米有多少远,1千米等于10个100米,也就是1000米,所以我们知道千米和米的进率是多少?生:1千米=1000米。
师:我们知道了它们的进率,那接下来就一起来看一下例题1。
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3分)(1)填一填。
3千米=()米 6000米=()千米5千米300米=()米 1020米=()千米()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幢楼房高40()卡尔的身高115()飞机每小时飞840()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308()师:先来看一下第1小题,这题是千米和米的换算,在单位换算时我们要知道什么呢?生: 要知道它们的进率。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教案标题: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教案目标:1. 理解什么是周期问题。
2. 学习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3. 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周期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师生共同讨论: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周期问题?有什么困扰?二、概念解释与讲解(10分钟)1. 引入周期问题的概念:周期问题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出现的问题。
2. 举例说明周期问题:例如,每周一次的数学测试、每天早上的起床问题等。
3. 解释周期问题的困扰:由于周期问题的重复性,可能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动力等。
三、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15分钟)1. 制定计划:根据周期性的出现,事先制定相应的计划,并确定具体行动步骤。
2. 设立目标:为每一个周期问题设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这能够增加动机和动力。
3. 利用工具:例如使用备忘录、日历、闹钟等工具来提醒和规划周期性的问题。
4. 寻找乐趣:通过寻找问题的乐趣和意义,能够增加自己对周期问题的兴趣和投入度。
四、练习与实践(20分钟)1. 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遇到的周期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
2. 学生们制定自己面临的周期问题的计划和目标,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3. 老师对学生们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老师进行总结:总结本堂课学到的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2. 对学生提出拓展问题:如何将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其他方面的生活中?六、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们在一周的时间内,针对一个自己面临的周期问题,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并进行实践。
2. 要求学生们在下节课开始之前,将自己的实践结果写成报告,并准备进行展示。
教具准备:1. 白板、黑板笔、擦布等写字工具。
2. 学生们的讨论和练习材料。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老师出示蝴蝶和蜜蜂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规律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
再出示学生发现下一个数字是3,让同学们找出哪些部分是依次重复不断的出现的,我们把这些部分的重复出现叫做循环。
二、新课授受一)通过引入,博士爷爷带领同学们研究周期现象以及周期的概念。
周期现象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而重复出现的一节的个数叫做周期。
例如8.……,我们可以找出循环节和周期。
二)求第几个问题的解决策略老师通过XXX家里招待客人的例子,引导学生通过周期和组数来求第几个问题。
例如,XXX拿出来的第四篮水果是怎么排的?学生可以通过周期和组数来计算,即第四篮的第一个是葡萄,葡萄又是老师拿出来的所有水果中间的第16个。
学生可以列出计算式子3×5+1=16(个)。
三)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老师通过求第100个水果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学生可以列出计算式子100÷5=20(组),第20组的最后一个水果是XXX。
四)归纳步骤博士爷爷为学生归纳了做这种题目的步骤,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不仅掌握了周期问题的规律,还学会了多种解决策略和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画展示:教师问学生几个是一组,有几组,还剩几个,剩下的一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第13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
三年级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2、使学生能掌握周期问题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较复杂的周期问题,可以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分析,找出周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理解周期问题意义,掌握正确需寻找周期数的方法与解决周期问题的公式,如何使用总量除以周期,并区分是否有余数。
情景导入:由几个简单的故事导入:如:《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而揭示周期问题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一:简单的口述游戏抢答:问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像?提示:如一周有七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的十二生肖,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每转一圈都会重复继续等等,都是周期问题。
设置悬念: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现象中,一年当中的12个月的12,12生肖中的12,一个星期7天中的7在我们的周期问题当中是什么意思呢?归纳定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一次的个数叫做周期。
通过归纳的定义让同学们找出刚刚举例的周期。
如:一周七天:123456712345671234······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再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后怎样快速寻找周期?说明:周期问题中我们首先去找重复体,重复体中有几个数,那说明周期就是几。
小学周期问题教案设计方案
小学周期问题教案设计方案教案标题:小学周期问题教案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周期问题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识别并解决与周期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周期问题的概念介绍:周期是指一系列事件或现象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的过程。
2. 周期问题的例子:例如季节变化、月亮的圆缺、植物的生长等。
3. 周期问题的应用:周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时间管理、作息规律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周期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启发学生思考:你能想到哪些周期问题?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探究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出他们所知道的周期问题,并解释其重要性。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周期问题进行展示,包括问题的定义、周期的规律以及应用。
3. 教师引导: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归纳周期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拓展活动:1. 实际问题解决:教师提供一些与周期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并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
3. 教师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解决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策略。
总结活动:1.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周期问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周期问题的例子。
2.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3. 与周期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的评估:评价学生对周期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际问题解决的评估: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3. 学生反思和回答问题的评估: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身边的周期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周期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几道与周期性问题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对解题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周期性概念,培养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理解周期性概念,掌握周期现象的特点;
2.能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周期性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4.分层练习,巩固提高: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反思,提炼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提炼解决周期性问题的方法,形成知识体系;
6.拓展延伸,提高素养:鼓励学生将周期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四季变化、星期循环等,激发学生对周期性现象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三年级周期问题(2021年整理)
小学数学三年级周期问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学数学三年级周期问题(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小学数学三年级周期问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周期问题〖知识要点〗1、什么是周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七天等等。
像这样常碰到的有一定循环出现的问题,我们称为周期问题。
2、解题步骤:(1)观察、分析数、图形或事物的变化是否重复循环出现并具有周期性。
(2)每几个数循环一次,谁开始谁结束,周期长度是多少。
(3)每个循环节按什么次序排列。
(4)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题精讲〗例1、两个小朋友比赛智力,一位小朋友画出了一组图形(排列如下),根据排列的规律。
请算出第60个图形是( ),第121个图形是( )。
〔分析与解答〕:每3个图形为一组,称为一个周期.60÷3=30(组),没有余数,说明30个图形里刚好有30个周期。
(即为)121÷3=40(组)……1(个),说明121个图形中含有40个周期多1个,所以第121个图形就是重复40个周期后的第1个图形。
〖我真行1〗按照“数学奥林匹克比赛数学奥林匹克比赛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依次排列,第100个字是()。
例2、黑珠、白珠共202个,穿成一串(如下图所示),在这串珠子中,最后一个珠子是(黑)颜色的,这种颜色的珠子共有(26)个。
……202÷4=50……2(黑色) 50+1=51(个)〖我真行2〗有一些灯泡按照“一黄三红四白"的顺序排列,第30个灯泡是()色,第260个灯泡是( )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备课教员:×××第四讲周期问题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2.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3. 知道使用除法,利用余数进行推理方法的便捷,掌握利用余数进行推理的方法;4. 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三、教学难点: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谈话引入: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秋季。
师:秋季过了,接下去是什么季节呢?生:冬季。
师:再接着是什么季节呢?生:春季、夏季。
师:过完夏季我们又该到什么季节了?生:……师:我想过完秋季直接过春季行吗?生:不行。
师:那能不能再继续过秋季?为什么不行?生:……师:又如我们每个星期的学习生活是从那天开始的?(周一)接着是周几?生:……小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星期都是按照规律依次重复出现,周而复始。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期问题。
【板书课题:周期问题】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3分)黑珠、白珠共74个,穿成一串(如下图所示),在这串珠子中,最后一个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师:大家一起来把题目读一下。
生: ……师:这里面有几种颜色的珠子呢?生:黑、白两种。
师:大家在一起观察一下图,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生:2白1黑。
师:看来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图形里是按2白1黑进行排列的,所以我们把2 白1黑看作一个周期。
师:我们把2白1黑看作一个周期,总共有多少个珠子,所以怎么求呢?生:2+1=3个。
师:很好,我们知道了一个周期是3个珠子,那74个珠子有多少个周期,怎么求?生:也就是求74里面有多少个这样的一周期。
师:是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生:用除法计算。
师: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写算式:74÷3=。
师:这个怎么计算呢?大家自已算一算。
生:74÷3=24(组)……2(个)。
师:大家算完后发现了什么?生:有余数。
师:是的。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算式,除法的商24是什么意思呢?生:有24组这样的一个周期。
师:那余数2是什么呢?生:有24组这样的一个周期还剩下2个珠子。
师:是的,还剩的2个珠子,就是74里面最后的两个珠子,所以最后一个珠子就是重复24个周期后的第2个珠子,因此我们只要看哪里就知道最后一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生:看周期里面的,因为周期里面第2个是白色,所以最后一个珠子的颜色是白色的。
板书:1+2=3(个)74÷3=24(组)……2(个)最后一个珠子的颜色是白色。
答:最后一个珠子的颜色是白色。
练习1:(6分)有一些灯泡按照“一黄三红四白”的顺序排列,第30个灯泡是什么颜色?分析:已知“一黄三红四白”,可知一个周期为1+3+4=8(个)。
30÷8=3(组)……6(个),说明30个灯泡里有3个周期多6个,所以第30个灯泡就是重复3个周期后的第6个灯泡是白色的。
板书:1+3+4=8(个)30÷8=3(组)……6(个)答:第30个灯泡是白色的。
(二)例题2:(13分)有一列数1,0,1,5,2,1,0,1,5,2,1,0……一共有72个数。
请问这些数的和一共是多少?师:已知问题是求这些数的和是多少,能一个一个地加吗?生:不能,太麻烦了。
师:是的,那怎样思考呢?生:……师:大家观察这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生:发现了1,0,1,5,2不断的重复排列。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那有几个数字为一周期呢?生:5个。
师:我们知道了有72个这样的数字,你知道几个这样的周期?用什么方法计算?生:用除法计算。
师:随机叫一个学生演板,其他的自己计算。
生:72÷5=14(组)……2(个)。
师:我们求出了有14组还剩2个,而问题是求这些数字的和是多少,那又怎么算呢?生:我们可以先求出14组数字的和是多少。
师:这位学生说的很棒,那怎么求14组数字的和呢?生:可以先算出每个周期的和是多少。
师:是的,谁来说一下每一个周期的和是多少?生:1+0+1+5+2=9。
师:我们求出了每个周期的和是9,那14个周期的和是多少怎么求?生:9×14=126。
师:那是不是就算完了呢?生:没有,还剩下2个数字没有算进去。
师:是的,我们还要加上剩下的两个数字。
那剩下的这两个数字是什么?生:是1和0。
师:是的,那72个数字之和是多少?生:126+1+0=127。
板书:72÷5=14(组)……2(个)(1+0+1+5+2)×14=126126+1=127答:这些数的和一共是127。
练习2:(8分)有一列数2,2,3,1,2,2,3,1,2,2,3……一共有35个数。
请问第35个数是什么数?这些数的和一共是多少?分析:上面一列数中,从第一个数字开始重复出现的部分是“2,2,3,1”,4个数字为一个周期。
要求这列数字的和,就要先求出这列数里一共有多少组“2,2,3,1”。
35÷4=8(组)……3(个),说明35个数里有8个周期多3个,所以第35个数就是重复8个周期后的第3个数,是3。
因此前8组数字之和是(2+2+3+1)×8=64,余下三个数的和是2+2+3=7。
所以35个数字之和是64+7=71。
板书:35÷4=8(组)……3(个)(2+2+3+1)×8=642+2+3=764+7=71答:第35个数是3,这些数的和一共是71。
三、小结:(5分)在解决周期问题时,我们先要找出几个为一组不断重复出现的部分,然后再用除法计算,最后再看余数。
用除法解决周期问题应注意什么?①找准除数,看几个物体为一组;②再看余数是几,就是看每一组的第几个。
第二课时(50分)一、复习导入(3分)师: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周期问题。
师:主要我们要抓住哪几点?生:先找准除数,看有几个物体为一个周期。
师:还有呢?生:最后再看余数。
师:看来大家都掌握了这个方法,那用有余数的方法可不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呢?生:……师: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周期问题。
(出示PPT)二、探索发现授课(42分)(一)例题3:(13分)为了庆祝“六一”,学校门口插了63面彩旗,两面黄旗中间是三面红旗,已知第一面是黄旗,你知道一共有多少面红旗吗?师:谁来帮助老师来读题。
生:……师:非常棒,我们要求63面彩旗里面有多少面红旗,首先要做什么呢?生:先要知道这些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师:那从哪句话可以知道呢?生:两面黄旗中间是三面红旗。
师:是的,那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周期是什么呢?生1:黄旗,红旗,红旗,红旗4面彩旗为一个周期。
生2:黄旗,红旗,红旗,红旗,黄旗5面彩旗为一个周期。
师:我们知道第一面是黄旗,所以画一下图就可以知道应该是黄旗,红旗,红旗,红旗4面彩旗为一个周期。
那现在知道了一个周期,那63面彩旗有多少个这样的周期呢,怎么计算?生:63÷4=15(组)……3(面)。
师:谁来说一下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生:说明63面彩旗里有15个周期多3面彩旗。
师:那大家再看一下一个周期里面有多少面红旗呢?生:有3面红旗。
师:那能不能求出15组里面有多少面红旗?生:能。
15×3=45(面)。
师:是不是就算完了呢?生:不是,还有剩下的3面。
师:是的,剩下的3面彩旗中有多少面红旗?生:有2面红旗。
师:所以我们还要怎么样?生:加上剩下的2面红旗。
师:所以最后红旗总数量是多少?生:15×3+2=47(面)。
板书:1+3=4(面)63÷4=15(组)……3(面)15×3+2=47(面)答:一共有47面红旗。
练习3:(7分)体育馆里面每两张黄椅子中间是一张红椅子,每排有50张椅子,已知第一张是黄色,那么5排一共有多少张黄椅子?分析:已知“每两张黄椅子中间是一张红椅子”,可知黄椅子,红椅子2张椅子为一个周期。
50÷2=25(组),说明50张椅子里有25个周期,已知一个周期里有1张黄椅子,所以50张椅子里有25张黄椅子,5排一共有25×5=125(张)黄椅子。
板书:50÷2=25(组)25×5=125(张)答:5排一共有125张黄椅子。
(二)例题4:(13分)阿派在2016年6月25日这一天想出去玩,但不知道是星期几,只知道今天2016年6月7日是星期二,那么2016年6月25日是星期几呢?师:要知道2016年6月25日是星期几就要知道什么呢?生:知道从6月7日到6月25日相差了多少天。
师:怎么计算有多少天呢?生:25-7=18(天)。
师:是的,我们求出它们相差18天,那还要知道什么呢?生:我们还要知道一个周期是多少天。
师:是的,我们知道一个星期是几天?生:7天。
师:是的,我们发现了每个星期7天不断重复出现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这7天为一个周期。
那一个周期是怎样排列的呢?生:可以这样排列一个周期: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
师:那我们可以求出这18天有几个周期呢?生:18÷7=2(周)……4(天)。
师:那谁来说一下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生:说明2016年6月7日到2016年6月25日含有2个星期多4天。
师:那6月25日是星期几呢?生:是星期二往后数4天,就是星期六。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