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课本素材的运用要点

合集下载

趣赏高考满分作文,妙学素材运用技巧——结合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例析

趣赏高考满分作文,妙学素材运用技巧——结合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例析
计 的 圈套 。
史人 物 素材 ,不 知 有多 少 同学用 过 ,有 的甚至
通篇 写 这些 人物 。你写 ,我 写 ,他写 ,人 人都 写 ,写 出 来 的 作 文 ,千 人一 面 。因 此 使 用 素
前 面的 选手 虽然也发 现 了问题 ,但 都放 弃 了 自
1 厂 一 漆・

名师教你

结合2 0 1 4 年 高 考 满分 作 文 例 析
江 西 李弗不
现在 ,作 文 素材满 天飞 ,各种 各样 的素材 小泽 征 尔突然发 现 乐 曲 中出现 不和谐 的 地 方。
书 ,让 人眼花 缭 乱 。如何 在 这浩繁 的 素材 中 , 撷取 素材 ,使 用 素材 呢 ?借鉴 高考 满 分作 文处
舍 弃 个人 名 利 注 重 国人 利 益 ,是 一 种 怎 样 的担
当 … …
遭 波及 ,损 失 最惨 重的是 台资企 业 ,初 步估 计
有 上 百家 台商 工厂 受到越 南暴 民侵 袭 ,财物 损 失 目前 无 法估 算。越 南政 府起 初 默许 民众 闹三 天 ,但局 势很 快 失控 ,演 变成 了暴 乱。 此 时越
理 、运用 素材 法 ,不失为 良方 。

他 以为是 演 奏 家们 演奏错 了,就指 挥 乐队重 奏 一 次 ,但 仍 觉得 不 自然。 这 时 ,在 场 的作 曲家
和评判委 员会权 威人 士都郑 重声明 乐谱 没 问题 ,
而是 小泽征 尔的错 觉。 面对 几 百名 国 际音 乐大

新 人耳 目法
( 约1 4 . { 剽示 卷 I《 合作才台 豳 敷》 )
越 南反 华事件 ,是 备受 关注 的 国际 热点事

高考作文巧用用好课本素材

高考作文巧用用好课本素材

思考:本段文字是怎样将课本素材化入文章的?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一)巧借人物 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 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 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 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 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 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 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 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二)巧引诗句 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 几何”的无奈,“ 秋阴不散霜飞 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这 就是语文,如此丰富多彩的答案。
作文之巧用课本素材
检查预习
思考:本段文字是怎样将课本素材化入文章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 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 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 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 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 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 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 歌,人生几何”的无奈,“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 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这就是语文,如此丰富 多彩的答案。 (陕西高考满分作文《冷香飞上语文》)
(一)巧借人物
• 例2“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说你沽名钓誉,我没有 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诚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你直言不讳,面对的还是刘邦。于是曹无伤被诛,试问 天下谁人再敢助楚?你以为楚河汉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刘 邦有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当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 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 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虞姬虞姬奈若何”,于是 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男人的涅槃。当拔 山举鼎的传奇褪色成一页泛黄的史册,与斜阳下汉家的小 儿稚嫩的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终于远去,留下一 个顶天立地的背影。也许你做了鬼雄,跨着随你投江而死 的乌骓,旌旗十万斩阎罗,你轰轰烈烈的死去,因为有诚 信,为你殉葬。 《题乌江亭 》2001年高考全国卷考生

高考作文系统写作指导之课本素材积累与运用

高考作文系统写作指导之课本素材积累与运用

高考作文系统写作指导之课本素材积累与运用一、解说: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缺乏一直是困扰广大高中生的一个难题。

很多同学平时花大力气死记硬背的一些素材,临到考试又都忘得差不多了,即使记起一些,也是零零碎碎,不够完整。

其实,不必刻意去记很多的材料,我们可以就从学过的课文入手,充分发掘其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思考素材可以为哪些观点服务,或对不同的课文素材进行分论题进行整理,这样就使得课文成为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示例:(一)同一课文素材多角度分析:【课本素材】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史铁生《我与地坛》【素材解读】双腿瘫痪的史铁生绝望过、焦躁过、埋怨过、颓废过……然而在母亲的关爱中,在地坛沧桑的历史启迪中,他终于想通了关于生命的意义,走上了写作之路,经过一番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

他的作品用深情和智慧感染了无数人。

【适用角度】(1)适用于成长励志类:坚强21岁,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这最美好的年华里,史铁生永远地被命运钉在了轮椅上,再也没有站立的可能。

他焦躁不安,他悲观绝望,他行尸走肉一般徘徊在偌大地坛里,向静默的历史询问关于生与死的答案。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终于,他找到了完美的答案。

就这样,他走出了山重水复的烦恼,走进了柳暗花明的喜悦。

在发现生命通道的喜悦里,他战胜了自己,拨开了命运的迷雾,阳光再一次温柔地笼罩。

于是,我们看到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看到了《我与地坛》,看到了《务虚笔记》……最重要的我们看到一个钢铁一般坚硬的生命,虽卧于床榻,虽坐于轮椅,却比大多数人更顶天立地。

(2)适用于情感道德类:母爱在史铁生绝望颓废的日子里,母亲一直默默地陪伴在他的身旁。

2014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

2014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道德中华考试网() 收藏本页【大中小】 [ 2014年8月7日 ]一、素材链接:言语类(一)名人名言1.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孟德斯鸠2.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5.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6.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郭沫若7.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斯宾诺莎8.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罗曼?罗兰9.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邓肯10.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朗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11.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

——克雷洛夫12.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狄德罗13.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14.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卢梭15.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培根16.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罗素17.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鲁迅18.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19.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2014年高考作文天津卷素材运用解析

2014年高考作文天津卷素材运用解析

2014年高考作文天津卷素材运用解析作者:石艳彩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第29期石艳彩【考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

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

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素材解析】素材一: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罗家伦《学问与智慧》(出自初三语文课本)素材点拨:知识是知识,智慧是智慧,感悟是感悟……学习不是为了记住知识,而是为了唤醒爱心,引爆智慧。

知识不是力量,知识是工具,智慧才是力量。

真正有智慧的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本身并不教你如何运用,而需要一种脱离它、超越它由观察得出的智慧。

考生在运用此则材料时,可以用来论证知识的机械复制导致人类思考能力与创新活力降低,指斥应试教育的弊端,呼唤智慧教育;也可以用来论证科学理性要与道德、美学等人文精神相结合,以此来补弊助益。

在运用时要注意将知识与智慧的区别和联系表述准确。

素材二:任何人也无法使生活变成一座压模机,像生产肥皂或拖鞋那样,生产出一个又一个等边的、等质的、等重的日子。

生活自有加减法,今天多一点,明天少一点,后天又多一点。

这加上的一点点和减去的一点点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它让生活变得有趣、可爱,也让生活变得不可捉摸。

——毕飞宇《推拿》素材点拨:一个人的一生不应该将一天的生活重复2万次,生活需要多姿多彩,需要个性化和个体独特的审美。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2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2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2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2第二篇形象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的生活反映,浓缩了文化的精华,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因此人物形象素材一直都是写好作文所必不可少的元素。

而为什么我们要把课本人物形象素材放在如此高的地位呢?课本人物形象素材与一般素材有什么不同呢?课本中的文章是教育教学专家们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选取出来的,即便是同样一部作品,截取哪一段来给同学们选读也都是经过仔细斟酌和研究的。

课本中的文学性篇章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而里面的人物形象更是典型中的典型。

专家们早已为我们做好了甄选的工作,你拿在手中的那个小薄册子已经是精华素材了。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与其舍近求远,不如立足课本。

在初中作文中,如能采用课本人物形象素材来表述,能增添无穷的文化魅力。

从熟中生巧也非难事。

取之有法,用之成理。

因而,使用课本人物形象成文,这也是我校一直的做法。

如优秀作文《孔乙己还钱记》中写道:一辆奔驰600轿车停在百年老字号咸亨酒店门口,侍者优雅地打开车门,下来一位身材很高大的老人。

他西装革履,但脸青腿瘸。

酒店门口,地毯火红,花团锦簇,鼓乐喧天,迎宾队伍分列而立,夹道欢迎。

老者由酒店第19任掌柜谦卑地引领着,缓步走到孔氏酒业集团总裁孔乙己先生还钱庆典的巨幅大红标语下坐定,神情庄重。

掌柜侍立在旁,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儿,那笑容可掬之态,感染了在场的上百位来宾与旁观者无论是长衫主顾,还是短衣帮,当然还有那个羼水很为难的伙计,个个脸上都堆满了笑容。

店内外洋溢着快乐的气氛。

该文立足现实生活,虚构故事,古今联合,入情合理;句式骈散交错,炼字铸句,浑然天成,得高分理所当然。

如何使用课本形象素材,才能让自己的作文内容充实,光鲜亮丽,取得高分呢?用法一:运用人物形象,验证中心课本中有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作为材料直接或间接引用。

若引用得法,定会有点石成金的效果。

如2005年中考优秀作文《责任的美丽》片段:我想起了《项链》中的玛蒂尔德,一个有着千般风韵的爱美的女子,贫穷而美丽的她,面对丢失了好朋友的项链的事实,并没有逃避或耍赖,而是毅然决定要偿还这笔债务,她用十年的艰辛和最美丽的年华偿还了一笔误会的宝石,在那一刻,玛蒂尔德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

2014高考作文素材:巧用课本素材_3000字

2014高考作文素材:巧用课本素材_3000字

2014高考作文素材:巧用课本素材_3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课内素材一、《鸿门宴》(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然垓下一战他却一败涂地,终酿千古遗恨,何也?这是“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

”是因为没有夺取天下的深谋远虑。

至垓下被围,乌江亭长劝项王渡江东称王,以期卷土重来,然项羽却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最终“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

真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史记》作者司马迁说“自衿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指出项羽缺乏政治家的谋略,只依赖武力。

毛泽东则说“不可沽名学霸王”。

而项羽呢?他在惨败的局面下还不能正确反思自己一溃千里的原因,还以炫耀武力为荣事,两次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上天。

如此糊涂岂非败情之悲吗?◆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

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

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

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

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

但他毕竟为****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高考作文教材素材运用

高考作文教材素材运用

高考作文教材素材运用(一)我们都知道“金素材,好作文”的道理。

没有鲜活的素材,即使你拥有深刻的立意、巧妙的构思、靓丽的语言,也写不出好的作文来。

但在考场为文时,相当一部分考生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第一,头脑中储备的精彩素材有限,可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不管怎样搜肠刮肚,就是想不出来;第二,考场时间紧迫,容不得你前思后想、仔细斟酌,一些平庸的或文不对题的素材就这样被匆忙写进了作文;第三,即使想出一些素材来,也是隔年皇历,陈旧老套。

缺乏鲜活素材支撑的作文,必定内容空洞、语言苍白、表达单一,自然也得不到高分……中国古代名人(上)1、技法提炼2、中国古代名人:屈原3、精彩范文一:滴水藏海看屈原4、精彩范文二:你好傻啊,屈原5、精彩范文三:一腔爱国情,两行辛酸泪6、中国古代名人:项羽7、精彩范文一:题乌江亭8、精彩范文二:项王项王若奈何9、精彩范文三:菊花飘香的时节10、中国古代名人:司马迁11、精彩范文一:历史从那一夜开始12、精彩范文二:绝知此事要躬行13、精彩范文三:一生的回望14、中国古代名人:诸葛亮15、精彩范文一:抓住根本看轻其余16、精彩范文二:入不出兮我心伤17、精彩范文三:让历史来回答18、中国古代名人:曹操19、精彩范文一:致曹操的一封信20、精彩范文二: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21、精彩范文三:曹操遗书中国古代名人(下)1、中国古代名人:阮籍2、精彩范文一:人与路3、精彩范文二:两把钥匙一扇门4、中国古代名人:陶渊明5、精彩范文一:人与路6、精彩范文二:菊花人生7、精彩范文三:谈意气8、中国古代名人:李白9、精彩范文一:李白的泪水10、精彩范文二:诗仙的路11、精彩范文三:月下独酌12、中国古代名人:杜甫13、精彩范文一:少陵问天14、精彩范文二:肩膀15、精彩范文三:我想握住你的手16、中国古代名人:苏轼17、精彩范文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18、精彩范文二:肩膀19、精彩范文三:风雨任平生20、中国古代名人:李清照21、精彩范文一:行走在铭记与忘却的边缘22、精彩范文二:诗人·明月·黄花23、精彩范文三:海棠依旧?绿肥红瘦?中国古代名人(上)技法提炼积累作文素材,首先可以从关注一个名人开始。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一)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一)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一)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一)第一篇名人篇人物,对于文章创作有着非凡而绝妙的效用。

善写文章的人,常在自己的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名人素材来表情达意,使文章内容充实,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课本名人素材,于教材,一则,学生熟,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省心省力,快捷高效;二则,课本中所选篇目都是名家名作,其中提及的大都是历史上的重量级人物,作为写作素材来使用非常具有说服力;三则,这些重量级的课本名人素材具有极强的可延展性,可以通过对一个课本名人的深入了解而知道更多的相关素材。

因而,在同学们课业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先吃透课本,学会用课本素材及课本延伸素材,之后再兼顾其他。

课本名人素材与一般人物素材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只是课本名人素材更容易被记住,更方便于应用,并且质量更高。

深入了解课本名人的历史背景、人生足迹、贡献与影响,然后掌握使用名人素材的基本技巧,就可以将你所积累的课本名人素材运用到作文中。

用法一一枝独秀彰显思想高度文章是思想的载体,好的文章要显示出其思想的高度和纯度。

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称之为文以载道,才能说是具有社会功用。

如优秀作文《勿以亲疏定是非》中写道:运用课本中的典型人物孙中山,文章的主题明确、内容翔实。

可见,感悟人物,注重理性,能让理性之光熠熠生辉。

既彰显了人物的思想高度,也显示了的人性高度、思想高度。

用法二人面桃花对比加强论说名人是社会的精英,名人的经历更具有说服力。

写作中结合课本人物素材详加分析,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具有极强的论说效果。

如优秀作文《水》的片段:爱之清水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成功震撼了全世界,然而在她成功的背后是一种强有力的力量鼓励她、支撑她,那便是家庭教师沙利文给予她的爱。

海伦在一岁时因一场大病变得又聋又哑,而且双目失明,她的脾气十分暴躁,经常摔打东西,直到沙利文的出现。

沙利文不仅教她盲文,还经常鼓励她、照顾她。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五)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五)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五)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五)第四篇佳句篇像房屋有它的建筑材料一样,好词佳句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建筑材料,一篇文章就是一连串好词佳句的运用。

任何一个词,一个句子,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与上下文起来,就会彰显语言文字的魅力。

课本好词佳句素材,只要同学们平时注重积累,就能很轻松地掌握运用。

这类素材,一是取材于课本,不必在课外再花时间去记忆,只要上课专心,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有老师讲解,理解起来更加简单,只要我们会迁移运用,就可以让自己的作文文采飞扬。

因此,使用课本好词佳句素材,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一直是我们作文指导的理念。

2009年福州市满分作文《分享》写道: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打窗台湿绫绡,我仿佛看见一位女词人满怀心事地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绵绵细雨,思绪飘得很远很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好像读懂了一代亡国之君那剪不断的悔与恨。

该文段引用李清照和李煜的诗句,恰当地写到母亲的宋词情结,从而使感触到代代古词人的高尚节操,充分理解了分享的内涵。

引用诗词名句,文章文学底蕴显丰厚,文采飞扬。

该怎样运用好课本好词佳句素材,写出华美篇章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具体技法:用法一恰当引用,清水出芙蓉清代袁枚说:一切诗总须立在纸上,不可字卧纸上。

我们引用的文字,必须是恰到好处的活字,不能是死字。

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精心挑选。

请看2009年厦门市中考满分作文《聆听流水的歌唱》一文的文段:面临高山的阻挡,我并不感怀忧伤,埋怨命运的不公。

相反,我微笑着,弹奏出激情昂扬的乐章,生命总会有起伏。

你听!是屈原在引吭高歌,写出了流芳百世的《离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在历史的长河边唱出了自己不屈的精神;李白抛弃功名利禄,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那些困难重山只能挡住我前进的道路,却无法阻止我前进的脚步,我不灰心不失望,一路凯歌迈向远方……聆听流水的歌唱,我们听到了:虽有高山的阻隔,流水依然笑对起伏,一路凯歌。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课本素材的运用要点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课本素材的运用要点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课本素材的运用要点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课本素材的运用要点饶水知音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课本素材的运用要点课本素材的综合性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会分析和开掘材料学会分析和开掘材料,这是我们用好材料的前提。

我们只有对课本素材蕴含的意义进行深入挖掘,才能发现蕴含其中的多方面含义,才有可能找到课本素材与表达中心的关联点,我们分析得越透彻,从中发现的写作角度就越多,材料的利用率就越高。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在中学课文中属于经典的范文,新课标很多版本的教材中都选有这首词,这首词意境高远、气势非凡,表现了革命领袖以天下为己任的宏伟抱负和敢于激流勇进的英雄气概。

如果善于分析和开掘材料,这则素材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适用于与“青春”“希望”“爱国”“责任”“胸怀”“理想”“英雄”“意气”等相关的话题、材料或命题作文。

经过分析和开掘,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以下几种写作角度:思路一:阐述与“青春”“理想”相关的话题。

《沁园春长沙》一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青春旋律和绚丽多彩的生命歌唱。

词句充满了青春奋发的精神,充满了“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那样激流勇进的气概,如果没有这种青春的理想和精神成长,就不会有后来中国革命的胜利。

思路二:阐述与“责任”“使命”相关的话题。

从《沁园春长沙》一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感受到他决心“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思路三:阐述与“意气”“胸怀”“境界”相关的话题。

文如其人,有什么样的胸怀、精神,就会有什么样的文采、境界和气概。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魄宏伟的佳作,在当时,可能有很多人的文学功底都超过毛泽东,但是由于他们缺少毛泽东那样的胸怀、精神和气概,所以形不成毛诗词中的境界。

再比如,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散文,高中许多版本的教材中都选有此文。

文章所表现出的“自然与心灵的对话”和苏轼乐观旷达的胸怀一直是历届考生运用的首选素材。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高考最新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高考最新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完美整理版)

2014年高考最新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作文素材及指导1017 11342014年高考最新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一、罗京谢幕,音容永存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6月5日不幸逝世,享年48岁。

罗京作为《新闻联播》的领军人物,政治坚定,德艺双馨。

在26年的播音主持工作中,罗京形成了沉稳、大方、庄重的播音风格,深受全国电视观众的信赖和喜爱。

他不可复制的声音,不可复制的脸庞,成为《新闻联播》永恒的象征。

2003年,罗京当选全国十佳岗位能手,自2004年到2008年,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央电视台最佳播音主持人。

罗京是新闻从业人员永恒的榜样,他的离世,带走了一个时代的声音,标志着“一代国嘴”时代的结束。

【思考感悟】罗京去了,让所有喜欢他的观众无比悲痛。

人们悼念罗京,不仅因为他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更源于他与病魔作斗争的坚强乐观和关心民众的拳拳爱心。

罗京的去世,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也让我们明白了“活着是一种幸福”的真实内涵。

健康是福,拥有健康你就拥有了生存的根本;而踏实工作,真诚做人,就等于为自己树立了一块鲜活的丰碑。

【适用话题】“名人”、“人生”、“价值”、“偶像”、“生命”和“健康”二、赵本山批评春晚审查5月28日,在贵州卫视《论道》节目录制现场,赵本山炮轰央视春晚节目审查员“不懂”,他说,“中央电视台的审查永远是这样的,观众都笑翻了,就他们几个(指审查者)脸永远是青的。

”赵本山表示,春晚给13亿人带来快乐,“但就这几个经营晚会的人不快乐,这晚会能好吗?他们快乐不起来,但是他们紧张,他们怕不好看,完了又不懂,又提了一堆不懂的意见。

”赵本山举例说,一个节目第一遍审查时,大家都说好,第二场开始,(他们觉得)这个地方怎么不乐了,于是开始删减,第三场看,这个地方怎么又不乐呢?又剪。

“他听十遍他背下来了,背下来之后又说,没乐了,他就把这个节目给毙了!”【思考感悟】央视春晚举办26年以来,无人敢对其节目审查制度公开批评和指责,并不是其审查制度完美无缺,而是因为其“至高权”和“生杀权”在握,令人敢怒而不敢言。

用素材饰文章,化平淡为生动——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选择与运用

用素材饰文章,化平淡为生动——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选择与运用

用素材饰文章,化平淡为生动——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选择与运用作者:赵福海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第16期赵福海内容充实,材料丰富,中心明确,是作文的基本要求。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围绕写作中心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还要选择丰富的素材,进行深入的理解。

素材的选择与运用,在整个高考备考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积极调动写作思维,充分展开联想迁移,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才是高质量的运用材料,这才能给人一种纵横捭阖的气势。

一、选材需有道每一个写作的话题,都有着特定的内涵,而与之相适应的素材,也是五花八门。

课本内容、时事热点、古今名人、神话传说、名言警句、流行现象……都是我们聚焦眼光的地方,在这里,每一点触动都可能点活我们的文章,表现我们对社会、对人生最鲜明也最深刻的认识。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在众多素材中找出自己最有话说、且最能说得深刻的那些素材,并在这些素材上面进行深入挖掘,以最富个性的角度,表达最鲜明的认识。

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片树叶落在水面上。

树叶随着水流一路漂流,它看见水中的鱼儿,不无炫耀地说:“你看我,多舒服、多自在,不用花一点力气,不用花一点功夫,懒洋洋地躺在水面上,就能去远行,谁说远行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呢?”“问题是,你要去哪里远行呢?”鱼儿问。

“我也不知道。

”树叶说,“我想,水流带我漂流到哪里,我就去哪里吧。

”“可没有目标的远行,走得再远,它的距离也等于零。

”鱼儿说。

考场片段:明确的目标是创造奇迹的保证。

埃尔文,美国著名的登山运动员。

他曾独身一人在不携带氧气瓶的情况下越过无数高山的死亡区,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有人问他成功的方法时,他认为,无数人无法成功并不是不具备应有的条件,而是没有明确而又坚定的目标。

登山就是拿性命做赌注,每一丝精力都弥足珍贵,若三心二意,必会导致失败。

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心无旁骛。

即使身处险境,在生死边缘,也能取得成功。

2014年高考作文福建卷素材运用解析

2014年高考作文福建卷素材运用解析

2014年高考作文福建卷素材运用解析作者:林承雄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第32期林承雄【考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教师解析】面对空谷,有些人想到的是“悬崖峭壁”,有些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这表明,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空谷,有不同的想法。

同一对象,不同印象、不同感受,是所有联想与感悟的出发点。

以这一出发点为议论发端,以面对空谷的两种想法为议论对象,探讨三者(空谷与两种想法)或两者(两种想法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联想其他事体,这是符合题意的。

当然,突破这两种想法的局限,认为面对空谷可以有第三种乃至多种想法,进而指出局限于这两种想法的狭隘性,对材料进行反思式、质疑式批判论证,探讨尊重差异、包容异质思维的必要性,或探讨文化、审美诸方面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也是符合题意的。

举凡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审美等多方面的事例,均可作为议论阐发的例证。

例如,厦门著名网友连岳曾和市民一道,质疑和批评PX化工项目;南京籍数百万“粉丝”的网友黄健翔、孟非,今年初呼吁制止地铁工程砍伐梧桐树。

他们的意见最终都被政府吸纳了,官民在对话中化解了矛盾。

可见面对不同意见,要本着尊重、包容的心态,要学会对话、沟通。

再如,鲁迅曾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可见出人们阅读鉴赏之审美多样性、差异性。

正因为这种多元与差异,才使得艺术审美更为丰富、迷人。

以面对空谷的两种想法为中心话题的作文,认为想到“悬崖峭壁”是消极心态使然,想到“栈道桥梁”则是积极心态使然,这是正确的;反之,认同并欣赏“悬崖峭壁”的鬼斧神工的敬畏自然的心态,认为见到悬崖绝壁不知赏玩其风景之奇美却急于架设“栈道桥梁”的则未免过于急功近利,可能因人工征服而破坏了自然原始本真的大美的,这种观点只要论述恰当,也应肯定。

2014年高考作文江苏卷素材运用解析

2014年高考作文江苏卷素材运用解析

2014年高考作文江苏卷素材运用解析作者:吴建刚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4年第35期【考题回放】根据以下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没有生命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命题解读】今年的作文题由两则言论材料组成,关键词是“青春”、“朽”或“不朽”,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拷问,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哲学意味的材料题。

【考场佳作】终将逝去的青春江苏一考生就像电影《中国合伙人》中那句经典的台词:“如果皱纹终将刻在你的脸上,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到你的心上。

”皱纹终要出现,岁月终将流走,而青春也终将逝去。

对于每个人而言,青春都是美好的。

青春就像一个匣子,里面储藏着激情和活力。

古往今来,不乏有赞美青春的诗篇。

正因如此,青春才显得如此珍贵,而我们对青春也是如此的沉迷和留恋。

可是,人要老去,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自然之力,是任何人都辩解不了的真理。

人类的渺小被岁月一层层抽丝剥茧,明明白白地横亘在历史的姿态里,无论是追求年轻的外表,抑或是追求年轻的心,归根到底,这都是一场与自然之力的战斗,而这是一场注定要输掉的抗争。

俄罗斯撑杆跳“老将”伊辛巴耶娃在近几届的奥运会、世锦赛上频频失败,甚至到达不了曾经的高度,面对采访的镜头,她不无遗憾地说:“好吧,我承认我老了。

”对自己青春已逝的坦率接受,让她在失误之际不但没有受到指责,反而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很多人害怕青春的逝去,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年轻才是值得赞美的,才是人生最辉煌的阶段。

其实不然,正如麦加所说:“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花香,都有自己不同的美丽。

”青春自有青春的活力与张扬,但度过这个阶段才能拥有的成熟和稳重,亦是人生的宝贵品质。

柴静在刚刚进入中央电视台做记者时,自认为拥有青春活力、敢爱敢恨才是成为一名好记者的必要条件,可是在进行几次采访之后,当自己“湿答答的青春被一扫而空”,而逐渐被沉稳所取代时,她才知道怎样才能算一个真正的记者。

2014年高考作文广东卷素材运用解析

2014年高考作文广东卷素材运用解析

2014年高考作文广东卷素材运用解析作者:孙俊丽,豆党锋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第35期孙俊丽豆党锋【考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

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素材解析】一、素材的选取范围。

2014年广东卷作文试题,在打击套作上可谓独具匠心。

本试题材料取材于现实生活,探讨的话题是科技的利与弊,故考生的选材范围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李白、屈原、司马迁这些在考生眼中的“万金油”素材根本是派不上用场的。

二、素材的选取对象。

既然本题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等话题融为一体,所以考生的素材选取对象必须兼顾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如纸质书信与电子邮件、纸质阅读与网上阅读等等。

如果只着眼于历史一个方面如“走街串巷的卖货郎”,或只着眼于当代一个方面如“都市大超市”,这样的素材显然不太准确。

三、素材的分析要合理。

对待传统与科技,考生可赞同传统,亦可赞同科技;可反对传统,亦可反对科技;更可以辩证地看待传统与科技的利与弊。

所以考生在分析素材时,一定要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切不可堆积素材而不知分析。

【推荐素材】时事素材:2014年6月10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指出:“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国防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我国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4 年高考作文新课标全国Ⅰ卷素材运用解析

2014 年高考作文新课标全国Ⅰ卷素材运用解析

2014 年高考作文新课标全国Ⅰ卷素材运用解析作者:赵福海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第26期赵福海【考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

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

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教师解析】以“规则”为主要话题,无论选择哪一个角度,在选材上都有着很宽泛的空间。

具体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1. 热点素材。

一些能够体现当前社会热点的素材,如果能够从规则的角度进行解读,可以成为写作的重点。

如颇受关注的“跌倒老人扶不扶”“中国式……”“教育改革”“韩国沉船事件中的船长逃跑”等使用频率很高的素材,如果挖掘深刻,可以成为优秀素材。

2. 历史人物。

历史上能够“坚守规则”和“打破规则”的名人,如“许衡的‘我心有主’”“司马光砸缸”“王安石变法”等,如果能够透过其表面现象理解其深刻内涵,进而表现写作的中心。

3. 名言名句。

关于规则的名言很多,关于合作的素材也很多。

具体分析时,如果能够选取一些体现文章中心的名言名句,可以使文章多一份文采。

4. 艺术天地。

一些在艺术上打破了常规的现象,如“梵高的向日葵”等,可以作为典型的论据,在分析中展示写作中心。

另外,一些课本素材、时尚素材,也可以成为选择的对象。

在具体运用素材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对一些典型素材,可以深入挖掘;对一些热点素材,可以叠加运用;还有一些素材,可以在对比中得到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课本素材的运用要点高考作文2014-09-22 1048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课本素材的运用要点课本素材的综合性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会分析和开掘材料学会分析和开掘材料,这是我们用好材料的前提。

我们只有对课本素材蕴含的意义进行深入挖掘,才能发现蕴含其中的多方面含义,才有可能找到课本素材与表达中心的关联点,我们分析得越透彻,从中发现的写作角度就越多,材料的利用率就越高。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在中学课文中属于经典的范文,新课标很多版本的教材中都选有这首词,这首词意境高远、气势非凡,表现了革命领袖以天下为己任的宏伟抱负和敢于激流勇进的英雄气概。

如果善于分析和开掘材料,这则素材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适用于与“青春”“希望”“爱国”“责任”“胸怀”“理想”“英雄”“意气”等相关的话题、材料或命题作文。

经过分析和开掘,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以下几种写作角度:思路一:阐述与“青春”“理想”相关的话题。

《沁园春长沙》一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青春旋律和绚丽多彩的生命歌唱。

词句充满了青春奋发的精神,充满了“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那样激流勇进的气概,如果没有这种青春的理想和精神成长,就不会有后来中国革命的胜利。

思路二:阐述与“责任”“使命”相关的话题。

从《沁园春长沙》一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感受到他决心“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思路三:阐述与“意气”“胸怀”“境界”相关的话题。

文如其人,有什么样的胸怀、精神,就会有什么样的文采、境界和气概。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魄宏伟的佳作,在当时,可能有很多人的文学功底都超过毛泽东,但是由于他们缺少毛泽东那样的胸怀、精神和气概,所以形不成毛诗词中的境界。

再比如,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散文,高中许多版本的教材中都选有此文。

文章所表现出的“自然与心灵的对话”和苏轼乐观旷达的胸怀一直是历届考生运用的首选素材。

2014年高考辽宁卷《苏轼的选择》和2014年高考江西卷《我自坦荡荡,何患无乐?》等作文均运用此素材,表现出苏轼光明磊落、坦荡一生的自然之乐和的志趣与取舍,立意深远,引用名言与化用诗句更使全篇的语言锦上添花。

均成为当时的满分佳作。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对那些哲理深刻,内涵丰富的素材来讲,它们在高考中的运用范围是无限广阔的,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分析和开掘材料的能力。

二、掌握素材转化的技巧(1)将叙述类的具体型材料转化为议论文的论据叙述类的材料往往有比较完整、比较详尽的要素,一般来说,事件、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比较完整。

这类材料的优势是便于“点”的叙述与描绘,具体生动、有感染力。

可有时候,我们写的是议论文,调出来的却是叙述类材料,虽然感到材料与写作主题之间有某种共同点,但无法直接引用。

这时候,我们要想办法把这类材料转化成议论文的论据。

处理这种材料时要删去枝叶,突出主干,在关键处加以点染。

比如,有考生写作议论文时成功运用了课文中有关霍金的叙述型材料,表现了不怕摔跤,让梦想自由飞翔的主题。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人生有了梦想的翅膀,才能有一片蔚蓝的天空。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老师、社会却用过分的保护筑起了一道道高墙,把青少年禁锢在狭小的圈子里。

试想没有经历过风雨洗礼的我们怎能应对人生路上的突发事件和挫折呢?请放手让我们一搏吧!让梦想插上腾飞的羽翼,前人已给我们开创了无数范例。

半身瘫痪的霍金也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身体有缺陷的他,学校不接受其入学申请,连家人也不相信他能有所成就,但正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靠着自学,凭着坚强的意志,完成了巨著《时间简史》,直到他取得成功的那一刻,家人也不敢相信霍金创造了奇迹,生命就在梦想与拼搏中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在这篇文章中,运用了中学语文教材中霍金的事例。

本来,这个材料是叙述型的,篇幅很长,不适合做议论文的论据。

对课本素材进行了文字方面的加工改造,删除了枝叶,突出了主干,将霍金的材料概括、压缩成了议论文的论据。

(2)将抽象的、概括型的课本素材转化成记叙类文章的事例有时候,我们需要写的是记叙文,苦于手中没有典型的事例。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方面的加工整合,在突出主干的基础上增添枝叶,将那些概括型的材料转化为形象、生动、感人的记叙文的事例。

三、课本素材的梳理、整合和文字加工对课本素材的引用往往不是单一的,有时候,我们在同一篇文章中引用的课本素材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素材选自不同课文,这些课文呈现出不同的主题和文体,其中既有诗词名句、名人名言,又有谚语、术语、事例、观点,等等。

这样的素材是无法直接引用的,需要归纳、整理、集中概括之后才能运用。

这时,我们首先要找到课本素材与写作主题之间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语言文字上的加工整合,把不同类型的素材综合压缩成一个统一的材料。

这个统一的材料往往是一个句群或段落,它要突出不同素材的关键内容,句式尽量要和谐一致,彼此照应。

请看下面的文字:纳兰容若,这个生在贵胄之家的多才公子,一开始并没有接受妻子的悉心照顾,没有珍惜那“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寻常之乐,等妻子逝去之后却悔之晚矣,也只能“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一片痴情空留遗憾。

同样,大文豪苏轼也不免为错过那“小轩窗,正梳妆”的寻常之乐而一生不安。

相反,那吟诵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孟郊,因为懂得了这平凡的母爱之乐,一生都乐在其中。

这是2014年高考江西卷满分作文《只道寻常亦为乐》中的一段文字,在写作中运用了课本中苏轼和孟郊的诗句,通过语言文字上的加工整合,将这些课本素材改造成非常漂亮的文字,句式灵活,整散结合,语言流畅。

再看下面一段文字:晋时,陶潜仕途不济,命运多舛,却也正因如此,他才为我们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宁静;王羲之学书于卫夫人,久无所成,但他临遍名帖,池水尽染,最终留下了千古奇帖《兰亭序》;文天祥命蹇时乖,生世正是“身世浮沉雨打萍”,却正是如此才成就了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赤诚。

为了表达“我们需要磨砺,在艰难中成就人生的观点”,在以上的文字中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王羲之学书法的故事和文天祥的诗句。

由于抓住了课本素材和写作主题之间的共同点,突出了每个材料的关键内容,句式达到了和谐一致,这些素材就转化成了这篇文章中有机不可分割的部分。

素材加工改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移花接木法移花接木法,是指把课本素材中的内容(比如事物、故事、传说、名言等) 移借到自己作品中的方法。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类型:1.形式模仿:将原素材的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移植入具体的写作中,实际上就是对原素材的形式模仿。

请看下面例文:真正的对手我走在黄泉路上,身旁是无数鬼魂。

看着他们卑微的样子,我仰天苦笑。

玉帝走过来,笑着问道:“还要试吗?”“对!”我咬牙切齿。

我骑着马,马鞭指向脚下,对他说:“过来给我牵马。

”他颤抖着站起来,眼中写满了恐惧,说:“遵命。

”我哈哈大笑:“勾践,越王,你也败在了我的手上,你只配留在这里养马!哈哈……”我大笑着离去,全然不顾劝我杀掉勾践的伍子胥。

难道他还能反抗?越国已无兵甲,越王已无斗志,他只是一条卑微的虫子。

于是我抢了西施,坐在深宫自顾欢乐。

直到越国的兵士突临城下,我仍不敢相信他是勾践,那条虫子。

他骑在马上,眼中充满复仇的快意。

我站在城上仰天长叹,我的对手竟是他,那条虫子,那条给我牵马的虫子。

城破国亡……我走在黄泉路上,身旁是无数鬼魂。

看着他们卑微的样子,我仰天苦笑。

玉帝走过来,笑着问道:“还要试吗?”“对!”我咬牙切齿。

我站在烽火台上,遥指对岸的“吕”字大旗对小儿说:“平儿,他就是我的对手,也只有他配做我的对手。

”烽火台连绵数里围住荆州,一方有应,八方来救。

我看着地图欣赏我的完美杰作。

“荆州无危矣!”我自叹。

忽报新任大将陆逊送信道吕蒙已亡,陆逊接替并愿永结盟友。

我仰天大笑:“我已无忧矣!”平儿问道:“父亲何不探询陆逊底细?”“不,一个黄毛书生有何作为,撤了烽火台!”直到被押在吴军大营我才相信,是陆逊击败了我,是他成了我的对手。

陆逊笑道:“关将军服否?”我悲痛至极,怒答道:“黄毛小儿,你若放我再战,我必胜你!”“不,你没有机会了!”城破身亡……我走在黄泉路上……轮回,在骄傲之中,在轻敌之下。

我真正的对手——轻敌!“我走在黄泉路上……”这一表达形式课本和课外读物中早已有之,对原素材的体裁形式、语言形式、人称和叙述方式等进行模仿,让同一表达形式呈现出新的内容。

2.内涵移植:对原有素材的典型情节、思想意蕴进行移用。

如下面的文字:“窝囊”说(节选)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将从容退让、宽宏大量、忍辱负重与“窝囊”混淆起来,认定忍受委屈就是窝囊,承担屈辱就是没有骨气,这是不对的。

苏轼曰:“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远也。

”无论是“引车避匿”的蔺相如、在下邳桥替黄石公拾鞋的留侯张良,还是脱衣露体迎接楚庄王的郑襄公,他们无不表现出一种常人所不能及的大气度,以小失换大得,我想,“将相”与“庸人”的区别也就在这儿了。

而自叹怀才不遇的贾谊,不善于在逆境中生活,不懂得要成就大功业就必须忍耐,结果过分悲伤,英年早逝。

两相对比,我们应该反对无能、怯懦而造成的窝囊,但应该学会以大局为重,并体现大智大勇的那种暂时的“窝囊”,以成就今后的大业。

这是一篇全国获奖作文的节选片段。

文中引用了苏轼的话语,表达了怀大志而隐忍不是窝囊而是大智的观点,移植言语的同时实际上也就移植了思想;其后,对比移植了多个历史典故。

全段浓缩了大量信息,可谓“文小而其旨极大”,而且远比直接阐述更有说服力。

(二)剪辑组合法一棵树孤立地立着,它很可能只是一棵树;当多棵树按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时,它们更大可能地构臵成了一种全新的风景。

影视艺术的基础——蒙太奇,即通过剪辑组合,将一个个分割的相对独立的片段按一定意图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一种与原有镜头不同的含义。

“蒙太奇手法”在我国传统文学艺术中颇为常见,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将一个个孤立的事物巧妙地组织在一起,产生了大于这一个个孤立镜头的意境,使画面获得了极为丰富的意味,让读者浮想联翩。

剪辑组合法,即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素材中抽取出来合适的要素重新组合,构成新作品的创造法。

运用素材组合策略时,要注意并提炼素材间的相关点,遵循服务主旨的原则,按一定规则加以排列组合;组合中还要注意素材间的连贯衔接,这就需要的评价或文中“我”的叙述的介入,使行文不至于出现随意的中断或太大的跳跃。

素材组合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强化功能,具体类别可分为以下三类:1.同向强化组合在写作中将观点相似的素材组合在一起,使阐述的观点得到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