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

合集下载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赛项规程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赛项规程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赛项规程为了促进应用软件系统开发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本赛事特制定《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赛项规程》,以确保赛事公平、公正、公开进行。

一、赛事主题和目标本赛事的主题是应用软件系统开发,旨在展示参赛选手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赛事目标是鼓励选手利用现有技术和工具,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应用软件系统。

二、参赛条件1. 参赛选手应为在校大学生,不限专业或年级。

2. 每个参赛队伍由3-5名成员组成,队长须明确指定。

3. 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并提交作品。

三、赛事组织1. 赛事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2. 初赛采取线上评审方式,评委将根据参赛队伍提交的申请材料对作品进行评审并选出优秀作品晋级决赛。

3. 决赛将在指定地点举行,参赛选手需到场演示并回答评委提问。

4. 最终评委将根据初赛和决赛的表现综合评定选出获奖队伍。

5. 赛事组委会保留对赛事安排的最终解释权。

四、作品要求1. 作品需为应用软件系统,可以是手机App、网页应用等。

2. 作品需具有实用功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作品需具备一定创新性,可以是在现有软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或完全自主开发。

4. 作品需能在常见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并对推广和营销有一定的考虑。

5. 作品需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

五、评分标准1. 初赛评分将考虑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技术难度和用户体验等因素。

2. 决赛评分将综合考虑作品的功能完整性、技术实现、演示效果和团队协作等因素。

3. 评委将根据评分标准对参赛作品进行打分,并根据得分确定获奖队伍。

六、奖励设置1. 赛事将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最佳创意奖等奖项。

2. 获奖队伍将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并有机会参与更高级别的比赛或项目合作。

七、赛事宣传与保密1. 赛事组委会将对获奖作品进行宣传,包括但不限于媒体报道、展示和推广等形式。

2. 参赛选手在比赛期间应保守比赛内容和设计方案的机密,不得泄露给与会人员以外的任何人。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赛项规程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赛项规程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赛项规程一、赛事简介1.赛事名称: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赛2.主办方:[主办方名称]3.时间地点:[赛事举办时间和地点]二、赛事目的1.促进学生在应用软件开发领域的技能提升。

2.提供一个展示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平台。

3.推动应用软件行业的发展。

三、赛事类别1.初赛:[初赛内容和形式]2.复赛:[复赛内容和形式]3.决赛:[决赛内容和形式]四、参赛资格1.参赛对象:在校学生,不限专业。

2.组队要求:每队成员[人数要求]人,可以跨专业组队。

五、报名流程1.报名时间:[报名开始和结束时间]2.报名方式:[报名途径和要求]3.报名材料:[报名所需材料清单]六、比赛规则1.编程语言:[允许使用的编程语言]2.开发工具:[推荐或限制使用的开发工具]3.作品提交:[提交的作品格式和要求]4.评审标准:[评审标准和分值权重]5.淘汰机制:[初赛和复赛的淘汰机制]七、奖项设置1.一等奖:[奖励内容和奖品]2.二等奖:[奖励内容和奖品]3.三等奖:[奖励内容和奖品]4.最佳创意奖:[奖励内容和评选标准]八、赛事流程1.报名阶段:[具体时间和流程]2.初赛:[初赛时间、地点和流程]3.复赛:[复赛时间、地点和流程]4.决赛:[决赛时间、地点和流程]九、组织团队1.组织委员会:[组委会成员和联系方式]2.裁判团:[裁判团成员和职责]3.技术支持:[技术支持团队成员和职责]十、注意事项1.知识产权: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学生团队所有。

2.诚信守则:严禁抄袭和作弊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资格。

3.其他事项:[其他需要参赛者和组委会注意的事项]以上规程仅供参考,实际赛事规程应根据具体赛事的性质、规模和主办方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41.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竞赛规程

41.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竞赛规程

使用第三方开源框架/ 6% 库,实现丰富的扩展功

服务器提供大数据接
大数据分析 10% 口,客户端利用开源图
表库进行图形化分析
功能创意 创意设计
应用友好
基于给定的 API 接口和 根据规范符合度
6% 资源,自由创意,创新 现场评分
性实现规定的功能点。
扣分项 违纪扣分
视情节而定
2.评分细则 1 满分为 100 分。 2 团队比赛的评分成绩=系统文档得分+程序排错得分+功能编码得分
网络(不接入 Internet)。
2 裁判区域:供裁判休息及工作场地。配电脑,A4 激光打印机 1 台,
桌椅,饮水机,纸杯,文具用品等。
七、选手须知
1.选手自带工具清单
Hale Waihona Puke 竞赛所需软硬件设备、工具和素材均由赛点方提供,选手无需自带任何
工具或相关资料。
2.主要技术规程及要求
(1)主要技术规程
该赛项主要涉及以下 5 项国家标准,参赛队在实施竞赛项目中要求遵循
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高职组电子信息专业类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
项竞赛规程
一、竞赛内容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应用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通过“系统文 档”“程序排错”“功能编码”及“创意设计”四种赛题形式,考查参赛选手 的编码、文档编写、分析、设计、创意创新等实际工程能力。考核技术点包 括 Java 基础、设计模式、数据结构、面向对象思想、UI 设计标准、网络通 信、Android 四大组件、WebView、资源使用、HTML5/CSS3/JavaScript、 Handler/多线程/定时器、数据封装和解析、多媒体、手势识别、依赖注入、 事件传递、性能优化与管理、编码逻辑、第三方框架和库、数据分析和开源 图表库等。 竞赛项目比赛内容及分值比例如下: 1.系统文档(5%) 系统文档模块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系统设计能力。每个参赛队根据提供 的系统需求说明书及需要进行系统详细设计的功能模块清单,完成清单中所 述模块的概要及详细功能设计,并根据所给模板输出设计文档。 2.程序排错(10%) 程序排错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代码阅读能力及缺陷修改能力。每个参赛 队根据提供的部分项目代码及 3 个缺陷报告单中所描述的缺陷现象,定位该 问题所处的代码位置并修改代码以实现正确的功能。 3.功能编码(79%) 功能编码模块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代码编写能力。每个参赛队根据提供 的系统需求说明书及相应 App 框架代码,参考所提供的文档,完成 8 个功 能模块或方法的编码任务。 4.创意设计(6%) 创意设计模块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创意设计能力。每个参赛队通过提供 的系统某个界面的“创意”入口,进入到可自主设计的创意模块,按照指定 要求完成该模块的创意设计。 二、竞赛方式 3 人团体赛。 三、竞赛时量 240分钟。 四、名次确定办法 竞赛奖项只设置团体奖,团体奖根据参赛代表队总得分进行排序。本赛 项不设置并列奖,如出现不同参赛队得分相同的情况,按照功能编码、程序 排错、系统文档、创意设计的顺序及得分高低进行排序。如得分项得分仍完 全相同时,操作过程规范者名次列前。

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大赛

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大赛

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大赛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为了推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发展,促进优秀应用的推广和普及,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大赛于本年度再次举行。

本文将介绍该大赛的背景和重要性,概述比赛的参赛要求和流程,并简要讨论其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促进作用。

第一部分:背景与重要性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快速发展开辟了无限的商机和创新的空间。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移动应用的数量与质量也在持续提升。

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大赛作为推动行业创新和促进优秀应用发展的重要平台,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此次大赛旨在鼓励各类开发者和创业者投入积极的创新与设计,提供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通过大赛的举办,可以聚焦行业最新趋势、最佳实践和最新技术,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不断迭代与提升。

第二部分:参赛要求和流程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大赛的参赛要求和流程如下:1. 参赛资格:任何有创新理念和技术实力的个人、团队、企业都可以报名参加。

不限制参赛者的地理位置、年龄和经验等方面。

2. 参赛类别:根据应用的性质和功能不同,大赛将设立多个参赛类别,例如社交网络、电子商务、教育、医疗健康等等。

参赛者需要在报名时选择适合自己应用的参赛类别。

3. 报名与初赛评审:参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报名,并提交应用相关资料和说明。

初赛评审将由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委团进行,评选出优秀项目晋级到决赛。

4. 决赛演示与评选:入围决赛的选手将进行路演演示,展示其应用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评委团将根据演示内容、技术实力、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评选。

5. 颁奖典礼:根据决赛评选结果,将颁发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以及最佳创新奖、最佳设计奖、最佳用户体验奖等特殊奖项。

同时,获奖项目将获得一系列的奖金、资源和支持。

第三部分: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促进作用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大赛对推动行业发展和促进优秀应用的普及有着重要的作用。

《移动应用开发类》竞赛方案

《移动应用开发类》竞赛方案

《移动应用开发类》竞赛方案移动应用开发类竞赛方案一、竞赛概述本次比赛旨在促进学生对移动应用开发的兴趣与能力培养,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造力和技术实力的平台。

二、比赛主题本次比赛的主题为移动应用开发,参赛者可以选择任何与移动应用开发相关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社交网络、健康管理、教育辅助等等。

三、参赛要求1. 比赛面向在校学生,每个参赛团队由3到5名成员组成,团队成员可以来自不同学院或专业。

2. 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不能抄袭他人作品。

3. 参赛作品可以使用任何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如iOS、Android 等。

4. 参赛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四、评选标准1. 应用功能和设计的创新性(40%):参赛作品的功能和设计方案是否具有创新性。

2. 技术实现的难度(30%):参赛作品的技术实现难度是否高。

3. 用户体验(20%):参赛作品的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是否友好。

4. 演示和表达能力(10%):参赛团队在比赛演示环节,对作品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比赛安排1. 报名阶段:参赛团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报名。

2. 作品提交阶段:参赛团队需在规定时间内将作品提交给评委。

3. 初赛:评委对所有提交作品进行评选,选出进入决赛的团队。

4. 决赛:进入决赛的团队需进行在线演示,评委进行综合评选。

六、奖项设置1. 决赛阶段将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若干组。

2. 所有参赛团队将获得参与证书。

七、总结本次移动应用开发类竞赛将为参赛者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技术能力的平台,期待各参赛团队拿出精彩的作品,为移动应用开发领域带来新的创意和突破!。

2019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

2019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

附件1:2019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一、竞赛项目名称赛项名称: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竞赛形式:团体赛赛项归属产业:电子信息大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产教融合,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推进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对接最新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软件工程前沿技术和实际生产,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引领专业改革与发展;考察参赛选手实际工程项目的综合分析能力、架构设计能力、编码能力、文档编写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展现院校移动应用专业学生技能与风采,使教师和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岗位需求,提升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三、竞赛内容“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以智能交通行业应用为考核点,采用实际操作形式,现场编程。

比赛通过“系统文档”“程序排错”“功能编码”及“创意设计”四种形式,考查参赛选手实际工程项目的编码能力、文档编写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技术架构设计能力、创意创新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

考核技术点包括:UI设计、四大组件(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和Content Provider)、资源使用、网络编程、Handler/多线程/定时器、多媒体、手势识别、数据存储、业务逻辑、数据分析。

竞赛项目比赛内容及分值比例如下:1.系统文档(5%)系统文档模块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系统设计能力,比赛时由赛项执委会给每队参赛选手提供完整的系统需求说明书及需要进行系统详细设计的功能模块清单。

参赛选手完成清单中所述模块的概要及详细功能设计并根据所给模板要求输出设计文档。

2.程序排错(10%)程序排错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代码阅读能力及缺陷修改能力,比赛时由赛项执委会提供部分智能交通项目代码及3个缺陷报告单。

参赛选手根据缺陷报告单中所描述的缺陷现象,定位该问题所处的代码位置并修改代码以实现正确的功能。

GZ-2018112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

GZ-2018112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

赛项申报书赛项名称: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类别:常规赛项■行业特色赛项□赛项组别:中职组□高职组■涉及的专业大类/类:电子信息大类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手机号码:方案申报单位(盖章):工业和信息化行业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方案申报负责人:方案申报单位联络人:联络人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申报日期:2017年8月22日赛项申报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电子信息产业(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计算机类—移动应用开发(610212)电子信息大类—计算机类—软件技术(610205)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本赛项旨在考察参赛选手在企业真实项目环境下移动应用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沟通力、抗压力、职业规范等职场素质,展现职业院校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学生技能与风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以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导更多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参赛院校更加清楚的了解到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从而满足国家互联网+战略发展对软件人才的紧迫需求,引领移动应用开发等相关专业改革与发展,适应互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应用的发展,以达到“以赛促改”的目的;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敬业精神佳”的双师型“种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一批高质量、立体化、一体化的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资源,以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遵守大赛制度,确保赛项公开、公平、公正。

公开、公平、公正是赛项设计的第一准则。

本赛项严格遵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汇编》要求,规范赛项设计、组织、实施各环节流程,确保赛项公开、公平、公正。

(二)对接岗位需求、生产过程和行业标准,设计竞赛内容、形式和规范本赛项关联就业岗位主要包括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UI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核心岗位。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术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培育高职高专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对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其软件编程能力和职业素质;引导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应用相关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一路提升高职运算机类专业学生能力素质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吻合度;为高职运算机类专业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锻炼平台。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竞赛以实际工程、生活、学习和工作等相关应用为基础,突出创意设计,面向职位技术,综合考察应用的创新性、操作性、实用性和市场前景,和在此进程中参赛选腕表现的综合素质。

(一)竞赛形式本赛项为集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

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设队长1名)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

参赛选手须为2013年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在籍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

竞赛通过以下形式进行:比赛分主题类赛题和竞技类赛题。

4.竞赛将开通大赛网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肯定国赛参赛队后通过大赛网站进行报名,系统将按照报名顺序为各参赛队分派竞赛主题。

各参赛队按照竞赛报名系统分派的主题设计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并在规按时刻上传到竞赛指定网站。

5.作品在竞赛网站提交后不允许修改,相关打印文档盖学校公章后在比赛现场提交竞赛组委会。

6.主题类赛题部份的竞赛设置专家评审和答辩环节,将由竞赛专家在比赛现场依据评分指标对各参赛队作品和参赛队表现评定该环节成绩;竞技类赛题部份将依照评分标准的采分点评定各队该环节成绩,该部份参赛队可自带参考材料。

7.竞赛为各参赛队预备3×4m的展台供展示竞赛功效和教学功效,各参赛队可提前2天布置展台,自带电脑、pad、智能电话、投影等设备。

8.竞赛展示区开发,允许观众、院校代表和企业代表入场参观、体验和交流。

9.竞赛规定所需的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的规格,但所需的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由参赛队自备。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剖析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剖析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YG-074赛项名称: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英语翻译:Mobile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电子信息大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竞赛,培养高职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生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产品开发意识和用户体验设计能力,激发其对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其软件编程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此外,通过本次大赛,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提升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能力素质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吻合度,将行业资源、企业资源与教学资源相整合,引领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方向。

同时,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相同步的水平,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

三、竞赛内容竞赛采用实际操作形式,考查参赛选手对技术掌握的程度和操作的熟练程度。

主办方安装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并将赛题需求文档、所需素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及视频文件等)以及sdk帮助文档等参考资料事先装入指定目录。

竞赛项目重点体现对了软件从业人员的核心技能(系统设计能力、功能编码能力及缺陷修改能力)的考核,反映当前移动互联网的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竞赛项目包含以下内容:1.“程序排错”:程序排错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代码阅读能力及缺陷修改能力,比赛时由竞赛组委会提供部分智能农业项目代码及3个缺陷报告单。

参赛选手根据缺陷报告单中所描述的缺陷现象,定位该问题所处的代码位置并修改代码以实现正确的功能。

2.“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模块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系统设计能力,比赛时由竞赛组委会给每位参赛选手提供完整的《联想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说明书》及需要进行系统详细设计的功能模块清单。

参赛选手完成清单中所述模块的概要及详细功能设计并根据所给模板要求输出设计文档。

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

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

第四届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赛项概要一、赛项主题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旨在提升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团队创新热情,提高技术应用与程序开发能力,推动高校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创新,促进成果转化。

本次大赛分为移动创意赛、应用挑战赛、移动安全赛、移动命题赛、VR创新赛五个类别。

移动创意赛设立北斗导航系统专区,鼓励应用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导航系统,设计和开发移动互联网和导航定位等领域的相关应用。

二、赛项组织本赛项成立执行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负责本赛项的组织实施。

赛项执行委员会下设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及秘书处,负责赛项的运行和管理。

专家委员会根据科学、规范、高效、务实、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独立开展各项评审工作;仲裁委员会对本赛项组织过程中的问题和争议进行仲裁;秘书处负责本赛项的各项组织工作。

1. 执行委员会(1)审定赛项方案和相关规程;(2)审定赛项相关的技术文件;(3)审定赛项设备及相关器材、工具。

2. 专家委员会(1)制定赛项方案、相关规程和技术文件,并组织实施;(2)独立开展初赛和决赛的评审工作。

3. 仲裁委员会(1)监督竞赛活动的开展;(2)对竞赛过程中的争议提出处理意见,做出仲裁。

4. 秘书处(1)负责赛项组织工作中的具体联络、协调;(2)负责赛项相关文件的制定和发布;(3)负责解释赛项的具体规则;(4)负责参赛项目的宣传工作;(5)负责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三、赛项要求1.报名方法(1)以学校为单位组织若干参赛队,每队不超过3名参赛队员及1名指导教师,通过本赛项网站: 进行在线报名。

报名时间2017年4月1日~2017年9月1日。

(2)各参赛队队员必须是在校学生,每人限参加一个团队。

在资格审查中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将取消其报名资格。

(3)本次大赛分移动创意赛、应用挑战赛、移动安全赛、移动命题赛、VR创新赛五个类别。

移动创意赛、移动安全赛和移动命题赛、VR创新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是一个旨在促进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的比赛。

该比赛旨在发现和扶持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优秀开发者和创业者,推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商业的结合,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该比赛的背景、目标、参赛要求以及比赛流程等内容。

一、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应用的开发和创新成为了各行各业都关注的热点。

为了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应运而生。

二、目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 鼓励创新:通过比赛,激发开发者的创新思维,推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

2. 发现人才:通过比赛,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和创业者,推动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3. 促进合作:通过比赛,促进参赛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的合作与发展。

三、参赛要求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对参赛者的要求较为灵活,只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 参赛者可以是个人开发者、创业团队、企业或机构。

2. 参赛项目必须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开发项目,可以是APP、小程序、移动网站等。

3. 参赛项目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商业价值。

四、比赛流程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的流程包括报名、初赛、复赛和决赛等环节。

1. 报名:参赛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报名表格,并提交相关资料,包括项目介绍、团队简介等。

2. 初赛:初赛主要是通过评审委员会对参赛项目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出具有创新性和商业价值的优秀项目进入复赛。

3. 复赛:复赛是对初赛晋级项目进行更深入的评审和测试,进一步筛选出具备市场潜力和商业可行性的项目进入决赛。

4. 决赛:决赛是比赛的最后一轮,参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展示他们的项目,包括演示、路演等形式。

评审委员会将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商业价值、技术难度等方面进行评定,最终评选出优胜者。

五、奖项设置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将设立多个奖项,包括一、二、三等奖以及最佳创新奖、最佳商业价值奖、最佳用户体验奖等。

gz100 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赛项规程

gz100 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赛项规程

gz100 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赛项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行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gz100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比赛(以下简称“比赛”)。

第二章:比赛目标第三条比赛旨在发现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人才,推动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第四条比赛要求选手设计和开发移动应用软件,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游戏、社交媒体、电子商务、教育等。

第五条参赛选手可以是个人或团队,团队成员人数不得超过5人。

第三章:比赛内容第六条比赛内容包括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

第七条参赛选手可以自主选择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但必须保证所使用的平台和工具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八条比赛要求参赛选手设计和开发一个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移动应用软件。

第九条移动应用设计要求:界面美观、交互友好、功能合理。

第十条移动应用开发要求:代码规范、性能优化、稳定可靠。

第四章:比赛流程第十一条比赛分为报名、初赛、决赛三个阶段。

第十二条报名阶段:参赛选手需要填写报名表格,提交相关参赛材料,并交纳报名费。

第十三条初赛阶段:参赛选手按照要求提交移动应用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评审。

初赛评审结果将确定晋级决赛的名额。

第十四条决赛阶段:入围决赛的参赛选手将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

决赛评委将评选出获奖名单。

第五章:奖励与评选第十五条比赛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和鼓励奖。

第十六条奖励内容包括奖金、证书和荣誉称号。

第十七条评选结果将以评委打分为依据,评分最高的参赛选手将获得一等奖。

第六章:其他事项第十八条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需遵守竞赛规程,遵守比赛组委会的相关规定。

第十九条在比赛过程中,如出现参赛选手违反比赛规定的情况,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并可能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比赛组委会有权对本规程进行解释,并对比赛进行监督和管理。

中职移动应用与开发项目竞赛规程

中职移动应用与开发项目竞赛规程

中职移动应用与开发项目竞赛规程1.引言1.1 概述移动应用与开发项目竞赛是一个面向中职学生的技术竞赛,旨在提高学生的移动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竞赛通过参赛选手的创新项目来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鼓励学生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随着移动应用的普及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移动应用开发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和有潜力的职业方向。

为了满足社会对优秀移动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中职移动应用与开发项目竞赛应运而生。

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竞赛设立了一系列丰厚的奖项,包括金奖、银奖和铜奖等,鼓励参赛选手在项目中充分发挥创意思维和学习成果。

优秀作品将有机会获得更多展示和推广的机会,为参赛选手提供更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

同时,本竞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参赛队伍需要由3-5名学生组成,他们将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移动应用开发项目,从项目策划、需求分析到开发调试,最后进行演示和评审。

通过本竞赛的举办,中职学生们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并从中获得有用的经验和机会。

希望通过这样的竞赛平台,能够激励更多的学生对移动应用开发产生兴趣,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优秀的成绩。

本竞赛规程旨在明确参赛要求和评审标准,确保竞赛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并为中职学生们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和展示平台。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阐述:1. 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的背景和目的,概述中职移动应用与开发项目竞赛规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正文部分:2.1 竞赛背景:详细说明中职移动应用与开发项目竞赛的背景,包括竞赛的发起机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参赛者和行业的影响。

2.2 竞赛规则:对中职移动应用与开发项目竞赛的规则进行详细解释,涵盖报名流程、参赛条件、作品要求、评审标准等内容。

3. 结论部分:3.1 成果总结:总结中职移动应用与开发项目竞赛的成果和收获,回顾参赛者在竞赛中的优秀作品和表现。

gz100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 赛项规程

gz100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 赛项规程

gz100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赛项规程一、赛项背景和目标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领域之一,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加入。

为了促进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的发展,提高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特举办gz100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赛项。

本赛项以促进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为目标,旨在鼓励参赛人员设计出创新性、实用性强的移动应用,提升技术水平。

二、参赛资格1. 不限制参赛者的学位、专业、年龄或所在单位,任何对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感兴趣的人士都可以参赛。

2. 参赛者可以个人或组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限制不超过5人。

三、赛项内容1. 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赛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移动应用开发、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等。

2. 参赛项目需以实际的应用为基础,可以是社交媒体应用、电商应用、在线教育应用等。

3. 参赛者需要提交一份说明文档,详细介绍移动应用的设计思路、功能实现、技术原理等。

四、评审标准1. 创新性:参赛项目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包括但不限于界面设计、功能实现、交互方式等方面。

2. 实用性:参赛项目需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解决实际问题。

3. 技术难度:参赛项目需具备一定的技术难度,能够体现参赛者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4. 用户体验:参赛项目需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包括界面美观、操作流畅、反应速度快等方面。

5. 文档说明:参赛者提交的说明文档需详细介绍移动应用的设计思路、功能实现、技术原理等,并能够清晰地解释项目的优点和创新之处。

五、参赛奖励1. 前三名的团队将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其中冠军奖励最高。

2. 特等奖将颁发给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参赛者或团队,如创新性、技术难度等。

3. 所有参赛者将获得参赛证书,作为参与本赛项的证明。

六、赛程安排1. 报名和提交参赛项目的截止日期为XX年XX月XX日。

2. 评委将在一个月内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并确定获奖名单。

3. 颁奖典礼将在评审结束后举行,准确时间和地点将在官方网站上公布。

16 2022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应用开发”赛项规程

16 2022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应用开发”赛项规程

2021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移动应用开发赛项竞赛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移动应用开发英文名称: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往届名称: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电子信息大类二、竞赛目的本赛项面向产业主流技术,对接国际标准,旨在通过融合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和规则要求,引领和促进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使参赛选手、裁判、教师等相关人员,熟悉并掌握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检验教学质量,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

本赛项重点考查参赛选手在移动应用开发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综合分析能力、架构设计能力、编码能力、文档编写能力、创意创新能力、产品测试能力,通过比赛展现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学生的技能与风采,使教师和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行业企业岗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最新要求,提升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同时培养选手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抗压能力、6S规范等职业素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带动广大青年学生钻研技术、苦练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通过大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导更多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职业院校能更深入地了解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产业对IT人才的需求与标准,引领移动应用开发及相关专业改革与建设,以适应互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信息产业技术的改进与升级。

通过竞赛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敬业精神佳”的双师型“种子教师”;通过竞赛成果转化,建设一批高质量、立体化的项目教学资源等,在实训条件、课程内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为职业院校提供指导。

三、竞赛内容“移动应用开发”赛项基于高等职业学校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标准,融合世界技能大赛移动应用开发(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项目的技术要求,并结合国内外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组织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移动应用软件项目开发任务。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职业技能大赛规程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职业技能大赛规程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职业技能大赛规程第一章总则1.1 为了促进应用软件系统开发领域专业技能的提高,推动行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职业技能大赛的组织、选拔、培训、竞赛等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2.1 大赛组织机构包括大赛组委会、裁判委员会、秘书处等部门,负责大赛的具体组织与落实。

2.2 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整体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裁判委员会负责大赛竞赛规则的制定,并严格执行裁判制度;秘书处负责大赛日常事务的协调与处理。

第三章参赛资格3.1 大赛参赛者应具备相关专业技能,芳龄在18-35周岁之间,并有相关从业经验或者技能培训背景。

3.2 参赛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遵守大赛纪律和规定。

第四章竞赛项目与形式4.1 大赛竞赛项目为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工程、数据库设计与应用、web前端与后台开发等相关领域。

4.2 竞赛形式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分为编程设计和系统开发两个环节,团体赛为团队协作开发一个完整的应用软件系统。

第五章比赛流程5.1 参赛者报名阶段,参赛者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个人简历,经过组委会审核合格后方可参赛。

5.2 比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为上线答题或编程测试,决赛则为现场开发与演示。

第六章评分标准6.1 评分标准包括项目的完整性与质量、技术难度与创新性、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

6.2 裁判委员会将根据参赛作品的表现,进行公正、客观、严谨的评分,并最终确定获奖名次。

第七章奖励与荣誉7.1 大赛设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组织奖、最佳创新奖、最佳人气奖等,鼓励参赛者发挥创造力和专业技能。

7.2 获奖者将获得奖金、奖杯、证书等奖励,同时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第八章大赛宗旨8.1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职业技能大赛旨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行业与院校的紧密合作,为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8.2 大赛将不断完善规程,提高大赛的专业性和影响力,为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贡献。

软件工程专业移动应用开发竞赛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移动应用开发竞赛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移动应用开发竞赛课程移动应用开发竞赛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中为学生提供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的相关技能,让他们能够设计、开发和实施各类高质量的移动应用。

通过参加竞赛,学生们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增强合作团队精神。

一、课程概述移动应用开发竞赛课程旨在教授学生相关的技能和技术,让他们能够应对市场上对移动应用需求日益增长的现状。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移动应用开发基础:学生将学习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包括移动平台的选择、开发环境的搭建、移动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流程等。

2. 移动应用开发工具和框架:介绍常用的移动应用开发工具和框架,如Android Studio、Xcode、React Native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和框架来开发移动应用。

3. 用户界面设计与交互:教授学生如何设计吸引人的用户界面和良好的用户交互,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应用的可用性。

4. 数据存储与管理:学习移动应用中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法,包括使用数据库存储和访问数据、云端存储等。

5. 移动应用测试与调试:讲解移动应用测试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排除和解决常见问题的技巧。

二、竞赛项目在课程的最后阶段,学生将组成团队参加移动应用开发竞赛。

每个团队将选择一个有潜力的移动应用项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应用的设计和开发。

竞赛项目的评选将依据应用的创新性、功能性、用户界面设计、性能和可扩展性等方面进行。

最终评选出的优胜团队将获得丰厚的奖励和荣誉。

竞赛项目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与其他团队的竞争,学生们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应用,提升技术水平。

三、培养目标移动应用开发竞赛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主要技能,包括应用设计、编码、测试和发布等方面的能力。

2. 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参加竞赛项目,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 G-072赛项名称: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英语翻译: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二、竞赛目的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大赛,培养高职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生软硬结合的产品开发意识和用户体验设计能力,激发其对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其软件编程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此外,通过本次大赛,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提升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能力素质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吻合度,将行业资源、企业资源与教学资源相整合,引领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方向,。

同时,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相同步的水平,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竞赛采用实际操作形式,考查参赛选手对技术掌握的程度和操作的熟练程度。

主办方安装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并将赛题需求文档和所需素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及视频文件等)事先装入指定目录。

参赛选手比赛期间禁止携带任何形式的参考资料以及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可以与外界进行网络联系的设备。

比赛期间禁止与外界沟通和联络。

比赛项目命题由赛事组委会确定,比赛主题重点突出行业发展趋势,结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指导思想。

比赛项目以移动智能农业行业应用等为背景,反映当前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比赛项目通过“功能模块编码”和“程序排错”两种形式来进行考查。

竞赛组委会会提供给所有参赛选手一个完整项目的《需求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和相应App的部分源代码,这些源代码同时包含缺陷。

参赛选手需要完成整个项目剩余9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编码,并排除给出的源代码中所包含的3个缺陷。

比赛时间为5个小时,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提交相关文档。

竞赛时间安排与流程如下:四、竞赛方式(一)竞赛以团体赛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其中队长1名,每队可配2名指导教师。

(二)3名选手每人配备一台PC,共用一套智能农业移动应用开发系统(包含:1台移动应用开发平台,1台智能农业数据网关,1个智能农业仿真沙盘)。

由各队队长自行分配选手完成9个“功能模块编码”题和3个“程序排错”题,并保证整个团队并行开发和调试。

(三)竞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预赛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有关部门自行组织,决赛由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

决赛采用单场次形式比赛。

(四)参赛规模。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确定决赛参赛队总数量,并分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赛数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遴选推荐辖内参赛队。

(五)竞赛统一规定所需的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的规格,并且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都由赞助厂商提供,确保竞赛平台统一。

五、竞赛试题本竞赛采用建立试题库的方式,试题分为“功能模块编码”和“程序排错”两个类别。

试题库的赛题不少于10套,其中每套试题涵盖“功能模块编码”类题9题,“程序排错”类题3题。

比赛前由裁判长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一套试题作为竞赛题目。

六、竞赛规则(一)参赛选手为同一学校2014年在籍的高职高专学生,性别、年级不限。

(二)比赛前一天,各参赛队召开赛前准备会议,领取队徽,下发参赛须知,抽签决定组号,并且熟悉场地。

(三)参赛选手应认真学习领会本次比赛相关文件,自觉遵守大赛纪律,服从指挥,听从安排,文明参赛。

(四)比赛期间严禁使用任何移动存储设备。

(五)参赛选手请勿携带任何形式的参考资料,以及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可以与外界进行网络联系的设备。

(六)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疑问,应举手示意,考场裁判长应按要求及时予以答疑。

如遇设备或软件等故障,参赛选手应举手示意,考场裁判长、技术人员等应及时予以解决。

确因计算机软件或硬件故障,致使操作无法继续的,经考场裁判长确认,予以启用备用设备。

(七)比赛时间终了,选手应全体起立,结束操作。

经工作人员查收清点所有文档后方可离开赛场,离开赛场时不得带走任何资料。

七、竞赛环境竞赛区每个工位配备3台PC及一套联想智能农业移动应用开发系统(包含:1台移动应用开发平台,1台智能农业数据网关,1个智能农业仿真沙盘)。

现场提供无线或有线网络(不接入Internet)。

八、技术规范九、技术平台(1)个人计算机,最低软硬件配置要求如下:操作系统:Windows 7或更新版本处理器:1GHz 32位或64位内存:2GB(32位)/4GB(64位)或以上硬盘:50GB(32位)/80GB(64位)或以上显卡:支持DirectX 9 128MB或以上显示器:分辨率1024x768像素(2)智能农业移动应用开发系统,包含:1台移动应用开发平台,1台智能农业数据网关,1个智能农业仿真沙盘。

(3)技术开发平台:Eclipse 4.3、JDK 6、ADT 22.2.1、AndroidSDK 、Android 4.0。

十、评分标准 考核环节分值 考核类 知识/技能点 评分标准1.界面资源访问/基本控制使用a) 完全达注:本次赛项采用题库形式,实际抽题次序及内容可能同本表有所不同。

十一、评分方法(一)本竞赛设置裁判13人,包括裁判长1名,裁判12名。

共分为4组,每组3名裁判。

评分分初评和复议2轮。

(二)初评时,由裁判长根据参赛队伍数量组织分配4组裁判人员同步对各参赛队的答卷进行判定等级和打分,判级和打分原则请参见上节的评分标准。

(三)竞赛满分为100分。

(四)团队比赛的初评成绩=功能模块编码题得分+程序排错得分。

(五)当同组3名裁判与审核组对同一团队的所有题目判定评分一致或3名裁判按前一节所述评分标准所做评分的等级有差异,但等级差异在1个等级内的,则认为该团队初评分数有效,初评分即为最终成绩。

(六)当某题同组2名或2名以上裁判判定同一赛题的评分等级差异大于等于2个等级时,应报告裁判长复议。

裁判长在全部初判完成后,组织5名裁判共同对需复议部分题目进行复评。

(七)复议阶段仅对上述第(六)条有争议部分赛题进行评分。

(八)需复议部分赛题的复评成绩计算方法:5名裁判的评分分别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按剩余3名裁判打分成绩的平均分计算。

(九)复议队伍的最终成绩=复评部分赛题成绩和+无争议部分初评成绩和。

(十)全部参赛队打分完毕后,裁判长确认各团队的成绩全部有效之后。

则通过成绩发布平台及时的公布各参赛团队的成绩及其次名次。

(十一)竞赛将制定裁判遴选管理办法、赛事保密细则和预案、命题管理办法等制度,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

赞助企业、参赛院校不安排人员进入裁判团队。

十二、奖项设定竞赛奖项只设置团体奖,团体奖根据参赛代表队得分进行排序(总分相同名次并列)。

其中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

获得一等奖参赛队的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十三、赛项安全(1)场地及消防设施:竞赛现场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2)线路布置:竞赛现场电源线以及其他线路应符合安全布线要求。

(3)采光与通风:竞赛现场需通风良好、照明需符合教室采光规范。

(4)参赛人员安全:竞赛期间参赛人员(含指导教师和领队)集中住宿、饮食安全。

十四、申诉与仲裁本赛项在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代表队领队可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之内向仲裁组提出申诉。

大赛采取两级仲裁机制。

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

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

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五、竞赛观摩本次赛项提供公开观摩。

现场观摩应遵守如下纪律:(1)文明观赛,不得大声喧哗,服从赛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杜绝各种违反赛场秩序的不文明行为。

(2)在指定区域内和规定时间内观摩。

(3)观摩时允许拍照(关闭闪光灯),但不允许摄像。

(4)对于各种违反赛场秩序的不文明行为,工作人员有权予以提醒、制止。

十六、竞赛视频竞赛的全过程将通过摄录像进行记录,包括比赛过程和开闭幕式。

同时,将制作优秀团队选手代表采访、优秀团队指导教师采访、裁判专家点评和企业人士采访等视频资料。

赛项比赛过程,由本赛项赞助商联想公司提供云视频解决方案,设立现场直播区域,通过大屏幕和手机App现场在线直播,以增加场内外信息同步和透明。

十七、竞赛须知(一)参赛队须知(1)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规定的地区代表队名称,不使用学校或其他组织、团体的名称;不接受跨省组队报名。

(2)参赛队组成:每支参赛队由3名2014年在籍高职高专学生组成,性别和年级不限,包括队长1名。

(3)指导教师:每支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2名,指导教师经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后确定。

(4)参赛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

如在筹备过程中,选手因故不能参赛,所在省教育主管部门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参赛选手资格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允许队员缺席比赛。

不允许更换新的现场指导教师,允许指导教师缺席。

(二)指导教师须知(1)现场指导教师必须预先报名,确定后不允许更换。

现场指导教师以实名制进入赛场。

(2)在竞赛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严格遵守赛项制度,服从裁判,文明比赛。

(3)指导教师只能在指定的观众席位中就坐,不得进入检录区和比赛区内。

(4)指导教师只可在比赛之前对其参赛选手进行指导。

参赛选手一经进入比赛区后,指导教师不得以任何方式与参赛选手联系。

(5)在比赛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得以任何方式指示、暗示参赛选手,不得影响选手参赛。

(6)领队或指导教师对比赛产生异议时,须通过规定程序提请诉讼和仲裁,不得干扰和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

(三)参赛选手须知(1)竞赛选手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服从裁判,文明竞赛。

(2)选手凭证进入赛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应当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3)各参赛队应在竞赛开始前一天规定的时间段进入赛场熟悉环境。

(4)参赛选手须穿着具有大赛统一标识的服装,或职业装。

所穿着的服装不得有标有本校标识的服装,也不得以任何方式透露参赛学校和个人信息,如有违反则取消参赛资格。

(5)参赛选手在比赛前应认真阅读竞赛规程,严格按照竞赛规程参与比赛,避免不必要失误。

(6)竞赛过程中,如遇到电脑或其他比赛用设备故障,可向裁判提出获得及时解决。

十八、资源转化本赛项的所有考试资源(包括试题库,案例等)将直接纳入后续该赛项试题库资源建设中,并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不断优化和丰富。

本赛项涉及的开发平台和软件系统,将作为高职高专移动互联网软硬件应用开发专业建设整体方案一部分,纳入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实训系统,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企业级系统开发,实践理实一体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