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陆游经典古诗赏析

合集下载

陆游《醉中感怀》翻译及赏析

陆游《醉中感怀》翻译及赏析

陆游《醉中感怀》翻译及赏析陆游《醉中感怀》翻译及赏析《醉中感怀》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游《醉中感怀》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

【译文】年轻时蒙君王记起陆游,现如今居边城憔悴哀愁。

依旧是穿青衫位列八品,早己经剑阁外白发满头。

古堡上飘旌旗秋色惨淡,深更夜响刁斗声震城楼。

怀壮志收失地此心未灭,醉梦中闻军乐出塞伐胡。

【注释】1、憔悴:困顿萎靡的样子。

2、青衫:唐、宋两代八、九品文官的服色。

陆游早年在朝廷任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官,都是正八品,所以说“青衫”。

3、鵷:又称鵷鹭。

因二鸟群飞有序,故称鵷行,这里喻指朝官的行列。

4、剑外:指剑阁以南的蜀中地区,此处代指陆游当时宦游的成都、嘉州等处。

5、檀槽:用檀木做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格子,诗中常用以代指乐器。

6、出塞,汉乐府《横吹曲》名,本是西域军乐,声调雄壮,内容多写边塞征戍之类的军中生活。

【赏析】本诗写于孝宗乾道九年(1173)秋代理嘉州知州任上。

上年十一月,陆游调任成都安抚使司参议官,约四个月后的乾道九年三月,改任代理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通判,约两个月后又改为代理嘉州(治所在今四川乐山)知州。

几个月来频繁的奔波,使他心疲力竭,加之心中悲苦,故情绪抑郁。

但诗人竭力鼓励自己,未许消尽任何一点报国之心。

陆游曾在《史馆书事》一诗中的自注中说:“绍兴辛巳,尝蒙恩赐对。

”辛巳指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时陆游三十七岁。

次年,孝宗即位,他又被召见。

他曾建议孝宗振肃纲纪,孝宗也甚称他“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并赐进士出身。

此后陆游还给孝宗提了不少朝政建议,这些便是诗的第一句所包含的内容。

但是,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往日被君王召见时意气风发的诗人已不复存在,他已成为一个客居边城、心身俱疲的人。

陆游名句原文鉴赏以及出处

陆游名句原文鉴赏以及出处

陆游名句原文鉴赏以及出处陆游名句原文鉴赏以及出处引导语:南宋著名词人陆游,他的作品很多,他的《钗头凤》是脍炙人口的千古之作,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他的诗词作品中的名句原文鉴赏和出处,欢迎大家阅读。

1、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出处】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鉴赏】满怀的愁绪,几年来都在为我们的分离而心绪索然、沉痛。

想到过去的分手,真是悔恨无穷,实在是错了!错了!太错了!凡是情场失意,或是当时因误会而与情人分手,如今却悔恨万分的人,常会对往日恋情十分眷恋;那么“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便是这种心境的最好写照。

后人常喜欢用这段词句,来表达内心对往日恋情的怀念和悔不当初的伤痛。

【原诗】红酥手,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相传唐婉见此词而感伤不已,和有一词曰:“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2、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蓬。

【出处】宋·陆游《东关》【鉴赏】三更十分才从酒醉中醒来,只见残灯依然亮着;心情沉闷无聊,躺卧在船上,倾听潇潇的夜雨,不停地打落在船篷上。

酒醒灯残,躺卧船中,倾听雨声潇潇,感叹天涯沦落,心情的愁苦与凄凉是可以想见的。

如果单独看最后一句诗“卧听潇潇雨打蓬”那一种悠闲自在的意境,倒也是相当动人的。

【原诗】烟水苍茫西复东,扁舟又系柳阴中。

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蓬。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鉴赏】原诗中的腊酒:腊月造的酒。

浑:混浊,不纯。

豚:小猪。

重、复:一重重,一层层。

暗:不亮,形容树荫很浓。

春社:古代江南一带农民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祈祷年成,人们吹萧打鼓过节。

陆游最著名的十首诗句

陆游最著名的十首诗句

陆游最著名的十首诗句引言陆游(1125年-1210年),字同叔,号心田,南宋文学家、将领。

他以其豪放慷慨的诗风,长于叙事抒怀,是南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陆游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常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本文将介绍陆游最著名的十首诗句,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诗句,我们能感受到陆游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句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陆游的《秋夕》中的名句。

这句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多次流亡异乡,这使得他对家乡的依恋更加深厚。

每逢佳节,他倍感思亲之苦,这种情感在动人的诗句中得以表达。

诗句二:红酥齐脸时,将照泪痕看这是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名句。

陆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凉意,同时通过“红酥齐脸时”和“泪痕”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句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是陆游的《秋夕》中的名句。

陆游借用逆旅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流转的思考。

他认为人生就像在逆旅行走,无法预知自己的终点,但他坚定地表示自己仍然是一个行人,勇敢面对生活的各种变数。

诗句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名句。

陆游通过描绘山重水复的景象,将人生中的困境与苦难比作黑暗中的村庄。

然而,他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是,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要放弃希望,因为柳暗花明,下一个村庄可能就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诗句五: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名句。

陆游以蜂蜜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创作诗歌的心路历程。

他矢志不渝地默默耕耘,付出辛苦与努力,最终将自己的创作呈现给读者。

这句诗凝聚了陆游对诗歌创作的坚持和奉献精神。

诗句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中的名句。

陆游通过将个人愁苦与春水东流相对照,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世间无常的感慨。

陆游三首诗鉴赏

陆游三首诗鉴赏

陆游三首诗鉴赏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大家,他的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其中最著名的三首诗歌,必定是《游园不值》、《望庐山瀑布》和《泊船瓜洲》。

《游园不值》是陆游十三世纪末期创作的一首充满悲哀情怀的诗,此诗情景安放在美丽的园林之中,但唱出的却是心中的伤感,诗里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情感。

此诗中所描绘的是自然的光怪陆离,其抒情也十分优美,此诗充满追求自由、追忆旧时场景以及人与花之间最美好的深情相许,是一首受到众多人称道且深受诗人自己心灵震撼的伟大作品。

《望庐山瀑布》也可以称作《望流泉》,是陆游创作的一首以望庐山瀑布为题材的诗,此诗描述了当时陆游见到庐山瀑布时的情景,一杯浊酒一枝春,千山万水为谁春,在中描的正是当时山水的美丽壮观,也伴随著当时的消逝时光和美好的回。

此诗以淡雅的语言,抒发出当时的情怀,深受世人向往,尤其是当时的中国士大夫,也成为中国大陆上的经典之作。

《泊船瓜洲》是陆游在瓜洲山静夜抒发出的自由感情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当时陆游泊船瓜洲山,吟诵诗歌,抒发出无尽思念,隐隐流露出一丝迷惘和无助,云暗雁反鸣,月明江潮涌,此诗在雅俗共赏的重组中,中见自由精神的游子情思。

此诗给人以丰富的情景感,唤起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我的追寻,使其成为很多文学家的榜样。

以上三首诗歌都是陆游写的十分优美的著作,深受众多读者的喜爱,尤其是《游园不值》、《望庐山瀑布》和《泊船瓜洲》,这三首诗中,既有抒情,也有描写山水,以及对自由精神的追求,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陆游的诗歌对中国文学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作品在艺术耐人寻味的同时,也抒发出自由的情怀,缅怀着古人间的经典,使得众多追求自由的个体把他的诗歌作为一种温暖的自由之火,开启自由的人生。

在陆游的诗歌中,以《游园不值》、《望庐山瀑布》和《泊船瓜洲》为代表的三首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它们创作背景多样,情景描写精彩,朴实抒情,深受众多人的喜爱,也有助于在中国古典文学历史上发掘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陆游古诗《幽居初夏》原文译文赏析

陆游古诗《幽居初夏》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诗是陆游晚年后居⼭阴时所作。

下⾯是分享的陆游古诗《幽居初夏》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幽居初夏》 宋代:陆游 湖⼭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满有时观下鹭,草深⽆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笔犹开第⼀花。

叹息⽼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译⽂】 湖光⼭⾊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径幽幽。

湖⽔满溢时⽩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新茬的⽵笋早已成熟,⽊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

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共话当年? 【赏析】 这诗是陆游晚年后居⼭阴时所作。

⼋句诗前六写景,后⼆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着重写⼀个“幽”字。

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有暗恨。

⾸句“湖⼭”⼆字总冒全篇,勾勒环境,笔⼒开张,⼀起便在⼭关⽔⾊中透着⼀个“幽”字。

次句写到居室周围,笔意微阖。

乡间⼩路横斜,周围绿荫环绕,有屋于此,确不失为幽居;槐树成荫,⼜确乎是“绕屋树扶疏”的初夏景象。

这⼀句暗笔点题。

颔联紧承⾸联展开铺写。

⽔满、草深、鹭下、蛙鸣,⾃是典型的初夏景⾊。

然上句“观”字,明写所见;下句却⽤“蛙鸣”暗写所闻。

明、暗、见、闻,参差变化,且上句所、⾔,湖⽔初平,⼊眼⼀⽚澄碧,视野开阔,是从横的⽅⾯来写。

⽩鹭不时⾃蓝天缓缓下翔,落到湖边觅⾷,⼈的视线随鹭飞⼉从上⾄下,视野深远,是从纵的⽅⾯来写。

⽽⽩鹭悠然,安详不惊,⼜衬出了环境的清幽,使这幅纵横开阔的画⾯充满了宁静的⽓氛,下⼀“观”字,更显得诗⼈静观⾃得,⼼境闲适。

景之清幽,物之安详,⼈之闲适,三者交融,构成了恬静深远的意境。

从下句看,绿草丛中,蛙鸣处处,⼀⽚热闹喧腾,表⾯上似与上句清幽景⾊相对⽴,其实是以有声衬⽆声,还是渲染幽静的侧笔。

⽽且,这蛙鸣声中,透出⼀派⽣机,⼜暗暗过渡到颈联“箨龙”、“⽊笔”,着意表现,⾃然界的蓬勃⽣意,细针密线,⼜不露痕迹。

“箨龙”就是笋,⽊笔,⼜名⾟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箨龙”已经过去“头番笋”,则林中定然留有许多还没有完全张开的嫩⽵;“⽊笔”才开放“第⼀花”,枝上定然留有不少待放的花苞。

陆游十首最著名的诗

陆游十首最著名的诗

陆游十首最著名的诗一、背景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文学家、诗人,被誉为“宋代文学北渚一绝”。

他的诗作独具一格,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在他的众多诗作中,有十首尤为著名,下面将逐一介绍。

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 诗歌概述这首诗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自嘲之作。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的无奈和思考。

2. 诗歌内容诗人在秋夜的时候,瞭望篱门外的夜景,感叹自然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时光荏苒的深深思虑。

他通过描绘秋天的凉爽、落叶的多少、墙角的草虫等细节,将对自然的深入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融为一体。

3. 诗歌特点作为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以及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叹。

陆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变迁。

4. 推崇理由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

这种平和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使得诗人的思想被广大读者所接受和推崇。

三、《登念阴》1. 诗歌概述这首诗是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姊妹篇,写景与思考并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2. 诗歌内容诗人以自然的四季变化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的变幻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3. 诗歌特点这首诗充满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中既有山水的美景,又有作者对人生的深思熟虑。

4. 推崇理由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洞察力。

这种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备受读者推崇。

四、《示儿》1. 诗歌概述这首诗是陆游为儿子写的一首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和教诲。

2. 诗歌内容诗人在这首诗中给自己的儿子传达了一些生活和做人的哲理,嘱咐他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聪明的头脑,要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陆游的诗歌鉴赏与分析

陆游的诗歌鉴赏与分析

陆游的诗歌鉴赏与分析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带来陆游诗歌的鉴赏与分析,欢迎大家阅读!病起书怀作者:陆游朝代:宋朝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相关翻译译文:病体羸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干。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的。

(期望)天地神灵佑护国家社稷,北方父老都在企盼着君主(出征)。

《出师表》传世之作,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在挑灯细细品读。

注释江干:江边。

阖棺:盖棺。

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

和銮:天子的车驾。

相关赏析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赏析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

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共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

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这句诗犹如漫漫长夜中的一盏心灯,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

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位卑未敢忘忧国”赏析“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

它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我们不求轰轰烈烈,只要立足自身的岗位辛勤工作了,多奉献,不添乱,就是爱国,就是忧国。

陆游诗词精选十首

陆游诗词精选十首

陆游诗词精选十首陆游(11251210),字尚馀,号九友、安人,又号及时归,山东淄青(今河南西平县)人,宋代诗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与柳宗元、苏轼并称中宋四大家。

他的诗气韵柔美,非常精致,常常表现出他的闲情逸致和淡泊的心境,在浪漫主义的时代影响极大,其著名代表作有《江城子》、《西江月》等等。

下面就精选十首陆游的诗歌,赏析其精妙之处,以及其影响。

一、“江城子”江城子元夕控蛇鼓瑟,击空明烛,照芳心,列九衢。

九衢高楼,临江飞楼,芳草萋萋,熏微香。

这首古诗写出了夜晚江城的灯火辉煌的场景,把它浓浓的夜晚景象通过清澈的叙述展现出来,长句结构确立了夜晚的幽美和宁静,充满着持久的美感。

二、“示儿”示儿木兰花开四季春,离离原上久不见。

野外惊风三月雨,落花飞絮九月天。

这首诗咏叹了木兰花开四季春而早早失落,表达了人间一片沧桑的凄凉,似有一股淡淡的哀思在诗中流淌,让人有一种怅然若失的心情。

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写的是生命的延续和循环,表达了生命的艰难,又让人觉得生命无限,充满了坚忍不拔的精神,使读者在文字中有一种莫名的力量与感慨。

四、“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西归路傍满城阙,汉家远客几千载。

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勇气歌,它表达了古人追求梦想的艰辛,不怕困难的精神,又带有淡淡的思恋之情,象征着所有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人们,把对故乡的呼唤变成了力量的来源。

五、“兰亭集序”兰亭集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首诗告诉我们,世界是比较平等的,原因的地方深的水里有龙,高的山里也有仙,表达出主人公自信自强的精神,又表达了他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六、“洞仙歌”洞仙歌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思想,强调认识到时间的珍贵,充满了热血澎湃的情怀,让人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七、“蜀道难”蜀道难行路难,归去来,雨打梨花深闭门。

精选爱国经典宋词赏析

精选爱国经典宋词赏析

【导语】唐诗宋词⼀直是⽂学最耀眼的⼀部分,⽽这些经典作品的背后,是那些⽂⼈的感叹。

不⼀样的环境,不⼀样的⼈⽣际遇,他们写出的诗词也是⼤不⼀样。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爱国经典宋词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1.精选爱国经典宋词赏析 诉衷情·当年万⾥觅封侯 词牌名:诉衷情|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当年万⾥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谁料,⼼在天⼭,⾝⽼沧洲。

古诗简介 《诉衷情·当年万⾥觅封侯》是宋代⽂学家陆游的词作。

此词描写了作者⼀⽣中最值得怀念的⼀段岁⽉,通过今昔对⽐,反映了⼀位爱国志⼠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上⽚开头追忆作者昔⽇戎马疆场的意⽓风发,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抒写敌⼈尚未消灭⽽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

全词格调苍凉悲壮,语⾔明⽩晓畅,⽤典⾃然,不着痕迹,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

赏析/鉴赏 这⾸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

下⾯是资深教育家、澳⼤利亚新南威尔⼠州孔⼦学院澳⽅院长、澳洲国⽴等⼤学博导史双元先⽣对此词的赏析。

积贫积弱,⽇见窘迫的南宋是⼀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是⼀个英雄“过剩”的时代。

陆游的⼀⽣以抗⾦复国为⼰任,⽆奈请缨⽆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阴,有志难申。

“壮⼠凄凉闲处⽼,名花零落⾬中看。

”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英雄的本⾊,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词时,词⼈已年近七⼗,⾝处故地,未忘国忧,烈⼠暮年,雄⼼不已,这种⾼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凛然的崇⾼美。

但壮志不得实现,雄⼼⽆⼈理解,虽然“男⼉到死⼼如铁”,⽆奈“报国欲死⽆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

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

“当年万⾥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再现了往⽇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当年”,指1172年(乾道⼋年),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

陆游《游山西村》赏析(通用7篇)

陆游《游山西村》赏析(通用7篇)

陆游《游山西村》赏析陆游《游山西村》赏析(通用7篇)陆游《游山西村》赏析1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

从今若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

【翻译】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注释】1、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3、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4、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5、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6、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7、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8、无时:随时。

叩(kòu)门:敲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鉴赏】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的景象,而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精选陆游经典古诗赏析

精选陆游经典古诗赏析

精选陆游经典古诗赏析【篇一】精选陆游经典古诗赏析《对酒》宋代:陆游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赏析诗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饮酒的作用和兴致,是“对酒”的经验和感受。

这个层以善于使用比喻取胜。

“酒能消愁”是诗人们不知道说过多少遍的话了,陆游却借助于“飞雪”进入热酒即被消融作为比喻,便显得新奇。

以愁比雪,文不多见;飞雪入酒,事亦少有;通过“雪”把“愁”与“酒”的关系连结起来,便有神思飞来之感。

对着“好花”可助饮兴,说来还觉平常,把花比为“故人”,便马上平添助饮之力,因为对着好友容易敞怀畅饮的事,是人们所熟悉的。

通过“故人”,又把“好花”与“空杯”的关系连结起来,便更增助饮。

这两个比喻的使用,新鲜、贴切而又曲折,表现了诗人有极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有极高的艺术创造才能,使诗篇一开始就有了新奇、突兀而又真切动人的气概。

“流莺”两句为第二层,补足上文,表自然景物使人“对酒”想饮之意,并下层作过渡。

“流莺有情”,在“柳边”的“春风”中啼叫,承接上文的“好花”,显示花红柳绿、风暖莺歌的大好春光。

春光愈好,即愈动人酒兴,写景是围绕“对酒”这个主题。

这个层写景细腻、秀丽,笔调又有变化。

结尾四句为第三层,从人事方面抒写“对酒”想饮之故。

第一句写自己的一段经历,慨叹年华飞逝。

第二句不怀念首都的权贵,而只怀念失意纵饮的“酒徒”,则诗人眼中人物的轻重可知,这些“酒徒”,当然也包括了一些“故人”。

身离首都,“酒徒”、“故人”转眼成为“衰翁”,自然诗人身体的变化也会大体相似,则“衰翁”之叹,又不免包括自己在内。

“酒徒”中不无壮志难酬、辜负好身手的人,他们的成为“衰翁”,不止有个人的身体变化之叹,而且包含有朝廷不会用人、浪费人才之叹。

这句话外示不关紧要,内涵深刻的悲剧意义。

这两句在闲淡中出以深沉的感慨,下面两句就在感慨的基础上发出激昂的*之声了。

陆游最著名的十首诗加解析

陆游最著名的十首诗加解析

陆游最著名的十首诗加解析1、《归去来兮》此诗描写的是陆游春晚即将离世的情景,他用诗的形式向人间抒发了自己对梦碎的无奈思念,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悔恨和对美好的生活的渴望。

诗中用形容词“暮归”“游子”“流水为谁”来描述归去的景象,唱出了游子即将离别的凄凉,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2、《离思五首》诗中通过运用联想结构,用许多有仪式感的思念和悲哀来表达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中用婉转的语言抒发了陆游思念家乡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离别失落和无奈的心情,使整首诗读来十分动人。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陆游追忆家乡山东的家人和朋友的一首抒情怀旧的文学作品。

整首诗用一种悲凉的意境表达出陆游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诗中用一种比喻手法把家乡的山河描写得十分优美勾人,写出了陆游追忆家乡的惆怅之情。

4、《踏莎行》诗中主要描写了陆游心情的行走之后,当他看到天涯的人们时,对人性的一种感慨。

用对自己遭遇和思考所引发的思绪,在绝望空虚中感叹因失去温暖而苦楚,引起浓厚的人文气息。

5、《九月九日晚晴天》这首诗以陆游的故乡山东省招远的九月九日夜晚的晴天为题,记叙游子醒来时看到的灿烂的月光,以及当上了年纪的他随之而来的痛苦感伤。

诗中运用了一系列关于月亮和星星的比喻,在晴朗的夜空中抒发出陆游对于回家的深沉思绪。

6、《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是陆游写思念家乡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歌。

诗中主要描写了陆游在春江边看到的月亮,他用“月似钩”来比喻那清晰如钩的月亮,写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使用对比和联想,表达出他的心灵的抽象思想,把流动的春江之水与静止的月亮相比较,象征人生离别和挽留的叹息。

7、《贫女》此诗描写的是一位可怜的贫穷的女子的悲惨生活,也是陆游为受压迫的穷苦大众发出的呐喊。

诗中通过描绘出这个贫穷女子受尽种种不幸,表达了陆游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同情,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正。

8、《游子吟》诗中以游子的怀乡之情为主旨,抒发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把游子苦难的离别之情写成一首令人感动的诗篇。

唐婉陆游最经典的十首诗

唐婉陆游最经典的十首诗

唐婉陆游最经典的十首诗一、陆游的经典诗(五首)- 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赏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之情。

“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悲不见九州同”则点明他悲痛的根源是没有看到国家的统一。

后两句通过“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嘱托,进一步强化了他对收复失地的执着信念。

-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写出丰收年景里农民的热情好客。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它不仅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村风光图,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困境中往往蕴含着新的希望。

颈联展现了乡村的民俗风情,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 原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赏析:诗人虽然年迈体弱,“僵卧孤村”,但他并不为自己的处境悲哀,心中所想的仍然是为国戍守边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通过描写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在梦中驰骋沙场的情景,将现实与梦境相结合,强烈地表达出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 原文: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原文: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陆游内心的矛盾。

首联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自己本无意来京城为官。

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名句,描绘出一幅江南春雨图,清新而富有诗意。

颈联写自己在京城的无聊生活,作草书、分茶。

尾联表达了想要早日归家,远离官场的想法。

宋代陆游的经典古诗带赏析

宋代陆游的经典古诗带赏析

宋代陆游的经典古诗带赏析宋代陆游的诗带赏析11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宋代〕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这是一首广泛传颂的名作,诗情画意,十分动人。

2梅花绝句二首·其一陆游〔宋代〕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梅前一作:梅花) 这首诗的首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写梅花绽放的情景。

如第一句中“坼晓风”一词,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傲然情态;第二句中则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写出了梅花洁白的特点,也表现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况。

语言鲜明,景象开阔。

而三四两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3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这首诗在描绘具体形象时着墨不多,却起到了重要的点染作用。

宋代陆游的诗带赏析2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陆游〔宋代〕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2沈园二首·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二首》乃陆游触景生情之作,此时距沈园邂逅唐氏已四十余年,但缱绻之情丝毫未减,反而随岁月之增而加深。

本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回忆沈园相逢之事,悲伤之情充溢楮墨之间。

3病起书怀陆游〔宋代〕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陆游的诗词及赏析

陆游的诗词及赏析

陆游的诗词及赏析陆游的诗词及赏析引导语:陆游最著名的古诗大家知道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以及相关的赏析,与大家分享学习。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①,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②。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③鲛绡④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⑤能托。

莫、莫、莫!注释:1 黄滕酒:以黄纸封口的`酒。

2 离索:离散独居。

3 浥:沾湿,4 鲛绡:代指丝帕。

5 锦书:写满相思的情书。

赏析:谁道最是离恨苦?相逢时更添上一重哀怨之情,往日欢情已被东风吹散,景物依旧徒增烦恼,一怀愁绪无处交托,空余下一又叠声的一感慨,一叠声的哽咽,二字一顿,心中数年的思念刚要涌出又和着泪吞下,可谓是字字见血,相对无言,欲言又止,这份深情这份憾恨沈园旧地岂又能承载得住了。

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

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

赏析: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

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

这首《卜算子》,明写梅花,暗写怀抱。

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乡间民风淳朴,为诗人提供了一片乘月闲游的桃源乐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悠悠然,又有无穷既惊且喜的意趣。

陆游——《浣溪沙》懒向沙头醉玉瓶。

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陆游的爱国诗带解释

陆游的爱国诗带解释

陆游的爱国诗带解释陆游的爱国诗带解释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陆游的爱国诗带解释,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1、《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夜泊水村》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7、《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秋晚登城北楼》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9、《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10、《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诗人陆游简介诗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陆游最著名的十首诗加解析

陆游最著名的十首诗加解析

陆游最著名的十首诗加解析一、《朝中措》诗歌内容:早晨蟾状明,日色凄凄迟;缥缈之间,枯藤老树阴。

风动池塘柳,响满夜鸣蝉;朝至中措,角声起细隐。

解析:这首《朝中措》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最出名的诗作之一,此诗集中体现了陆游对夏天早晨特有的心情,反映了他对四季推移带来的梦幻般的感受,以及对安静山野的深深憧憬。

诗人以五言七绝的形式,让读者在诗中感受到肃穆的气氛,以及早晨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从前两句“早晨蟾状明,日色凄凄迟”以及“朝至中措,角声起细隐”可以看出,整首诗所表达的是那种早晨空气中的宁静,以及夜晚和早晨之间的突然变化,把早晨这一特定的时刻表现得栩栩如生。

夜晚渐渐过去,叫醒了大地,朝阳初升,使得山谷中散发出清新的空气,漫天的晨雾弥漫,蝉鸣声到处可闻。

早晨的宁静,令人仿佛可以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二、《忆江南》诗歌内容:忆江南,忆江南,江南烟花春潮随;新蒲渚醉,芳草浅,青山古道横碧萝。

解析:《忆江南》是陆游最著名的十首诗之一,它充满了对江南景色的热爱和情怀。

诗中用两句简短的诗句,勾起了读者回忆过去江南之旅的珍爱部分。

诗人写道:“忆江南,忆江南,江南烟花春潮随;新蒲渚醉,芳草浅,青山古道横碧萝”,这种热烈的情怀,仿佛可以从诗中呼唤得路人归来,将他的热情注入诗句,使之熠熠生辉。

两句简练的诗句,勾起了读者过去江南之旅的珍爱部分,用热情的情怀勾勒出江南的美景:烟花盛开,新蒲渚醉,芳草浅,青山古道横碧萝,远处风光,近处静谧。

这是陆游对家乡江南的思念与热情,也是他对江南气息的记忆,把无限美好的景象尽收眼底。

三、《满江红》诗歌内容:满江红,平江静,日暮江上明月黄;波上愁,林下喜,四海游子忆故乡。

解析:《满江红》是陆游最有名的十首诗之一,他把江南的美景写得淋漓尽致,去色不变,唤起了人们的共鸣。

两句简短的诗句,勾起了人们回忆江南之旅的深深珍爱:“满江红,平江静,日暮江上明月黄;波上愁,林下喜,四海游子忆故乡”。

关于陆游的古诗

关于陆游的古诗

关于陆游的古诗他是历史上最知名的爱国诗人。

他是文学史上留传诗作最多的诗人。

他一生,都在为国家而忧伤。

他是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以下是关于陆游最经典的诗词,有爱国,有深情,总有一首打动你。

1、《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这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2、《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宋宁宗五年,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

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3、《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作者以游村贯穿,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4、《钗头凤·红酥手》【宋】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精选陆游经典古诗赏析《对酒》宋代:陆游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赏析诗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饮酒的作用和兴致,是“对酒”的经验和感受。

这一层以善于运用比喻取胜。

“酒能消愁”是诗人们不知道说过多少遍的话了,陆游却借助于“飞雪”进入热酒即被消融作为比喻,便显得新奇。

以愁比雪,文不多见;飞雪入酒,事亦少有;通过“雪”把“愁”与“酒”的关系连结起来,便有神思飞来之感。

对着“好花”可助饮兴,说来还觉平常,把花比为“故人”,便马上平添助饮之力,因为对着好友容易敞怀畅饮的事,是人们所熟悉的。

通过“故人”,又把“好花”与“空杯”的关系连结起来,便更增助饮。

这两个比喻的运用,新鲜、贴切而又曲折,表现了诗人有极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有极高的艺术创造才能,使诗篇一开始就有了新奇、突兀而又真切动人的气概。

“流莺”两句为第二层,补足上文,表自然景物使人“对酒”想饮之意,并下层作过渡。

“流莺有情”,在“柳边”的“春风”中啼叫,承接上文的“好花”,显示花红柳绿、风暖莺歌的大好春光。

春光愈好,即愈动人酒兴,写景是围绕“对酒”这一主题。

这一层写景细腻、秀丽,笔调又有变化。

结尾四句为第三层,从人事方面抒写“对酒”想饮之故。

第一句写自己的一段经历,慨叹年华飞逝。

第二句不怀念首都的权贵,而只怀念失意纵饮的“酒徒”,则诗人眼中人物的轻重可知,这些“酒徒”,当然也包括了一些“故人”。

身离首都,“酒徒”、“故人”转眼成为“衰翁”,自然诗人身体的变化也会大体相似,则“衰翁”之叹,又不免包括自己在内。

“酒徒”中不无壮志难酬、辜负好身手的人,他们的成为“衰翁”,不止有个人的身体变化之叹,而且包含有朝廷不会用人、浪费人才之叹。

这句话外示不关紧要,内涵深刻的悲剧意义。

这两句在闲淡中出以深沉的感慨,下面两句就在感慨的基础上发出激昂的*之声了。

“九环宝带光照地”,写权贵的光辉显耀;接下来一句,就用“不如”饮酒来否定它。

用“留君双颊红”写饮酒,色彩绚丽,足以夺“九环宝带”之光,又与“衰翁”照应,法密而辞妍,既富力量,又饶神韵。

全诗抒情明快优雅,节奏自由流畅。

起句以愁比雪,构思新颖巧妙,飞雪如酒,好花赏怀,极富于诗意和浪漫色彩。

这种名士风流式的行为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陆游以此入诗,包含着对于“美在生活”这一命题的初步认识,使之更增添无尽的历史文化意蕴。

一切闲愁,一切不平与愤懑,都如同轻盈的雪花,飘飞进金樽清酒后,转瞬便化作潺潺甘泉,诗人扬眉舒目,将其一饮而尽,正所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室内酒酣气热,室外春风流莺,这种生活态度是多么的旷达,而又富有诗情画意。

陆游的醉酒是一种酣畅淋漓的解脱,解脱之后的清醒,清醒之后的超俗。

他雄视千古、傲岸王侯的精神气质,不计前嫌、渴望进取的生命意志都在饮酒中得到充分张扬。

陆游写饮酒的诗篇很多,有侧重写因感慨世事而痛饮的,如《饮酒》、《神山歌》、《池上醉歌》等;有侧重因愤激于报国壮志难酬而痛饮的,如《长歌行》、《夏夜大醉醒后有感》、《楼上醉书》等;有想借酒挽回壮志的,如《岁晚书怀》写“梦移乡国近,酒挽壮心回”;而此诗则侧重蔑视权贵而痛饮。

开头奇突豪放,中间细致优美,结尾以壮气表沉痛,笔调虽灵活多变,跌宕起伏,但感情基调仍不失豪壮洒脱。

【篇二】精选陆游经典古诗赏析《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

读过此联后,人们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

节日来源与《周礼》。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可见到宋代还很盛行。

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尾联诗人故而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被弹劾罢归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

相较于虚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仍心系国事。

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

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又层次分明。

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篇三】精选陆游经典古诗赏析《示儿》宋代: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

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

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

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

“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

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

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篇四】精选陆游经典古诗赏析《书愤》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赏析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

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

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

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追叙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和气壮如山的爱国热情。

既有对世时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壮心豪气的袒露。

作者青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宏愿。

孝宗即位后,陆游曾向他陈述了有关定都、备战和革新政治的建议,使得朝廷主战气氛甚浓。

隆兴二年春,陆游积极支持爱国将领张浚北伐,符离之役失利,朝中主和势力日炽,张浚被罢免,陆游也受牵连而免了官职。

乾道八年,陆游抵达南郑,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八个多月的从军生涯是他一生中身临前线最宝贵的时光,他身穿戎装,斗志昂扬地驰骋在西北国防前线。

他考察了南郑一带的山川形势和民情风俗,形成了他的“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的战略思想,积极向王炎陈“进取之策”,但南宋朝廷无法容忍他策划北伐的活动。

最后王炎被朝廷召回,幕府也被撤散,陆游殷切收复中原的主张成为泡影,他的内心非常失望和苦闷但爱国热情并没有消减。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二句,写作者在镇江前线时,雪夜遥望瓜洲渡口宋军高大战舰;在南郑前线上,乘秋风,跨铁马,奔驰在大散关道上。

这是陆游亲历的两次难以忘怀的抵抗金兵战斗。

“瓜洲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面的瓜洲镇,此事指宋孝宗隆兴二年,陆游任镇江通判,劝说支持张浚用兵,准备北伐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