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党建为抓手,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3圈3全3育”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3圈3全3育”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3圈3全3育”思政育人体系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三全育人”、“三圈主体”和“三维养成”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育人体系。
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育人”是指全面育人、全面发展和全面素质教育,即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使其在道德、智力、身体、美术和劳动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
“三圈主体”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个主体,他们共同承担起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形成教育的合力。
学校作为主要育人主体,负责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育人;家庭作为最初的育人环境,负责培养学生的德育;社会作为重要的育人因素,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维养成”是指立体化、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培养方式,即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开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教育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加强德育教育的力度。
通过学校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要完善智育教育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具备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
要重视体育和劳动教育的开展。
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和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体魄和劳动精神,并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加强美育教育的培养。
通过注重文化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构建和实施“3圈3全3育”思政育人体系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该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方案,进一步推动思政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以高质量党建推进高校“三全育人”——以艺术类高校为例
147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推进高校“三全育人”艺术类艺术类高校党建工作特点新时代对艺术类高校来说带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
艺术类高校党建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
首先教职工党员比例较综合类院校要低,很多从事艺术工作的教师对理论学习认识不够深刻,重视程度不高,在学用结合上有所欠缺,存在学用两张皮的现象;其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方式载体不够丰富,一些党建制度落实不够到位,执行组织生活制度不够严格;最后,思想政治工作不够到位,把立德树人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各个领域不够到位,实施的办法不多。
高质量党建推进高校“三全育人”的建议加强理论学习。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要坚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深化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党员干部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坚定政治方向上领好路,在站稳政治立场上掌好舵,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带好头;要强化政治监督,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政治自觉,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和政治战斗力,引导党员师生向中心任务聚焦,为全局工作聚力,以更加严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高校的各项工作。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发挥学术氛围浓厚、学术资源充足的优势,促进理论学习的制度化,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进行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思想基础,采取个人自学、集体学习、小组讨论等有效学习形式,把理论学习融入日常,确保理论学习卓有成效;不断加强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党建工程项目,支持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着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要扎实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做好党建工作干部培训,深入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进一步发挥好基层党支部书记“头雁作用”,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要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日活动方式和载体创新,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
学校“三全育人”管理制度
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切实提高“三全育人”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开创我校“三全育人”工作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价值引领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练好党建基本功,筑牢思政工作生命线,建立健全系统化“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二)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聚焦重点群体、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因材施教,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着力破解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三)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守正创新,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增强“三全育人”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和实效性。
(四)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党对“三全育人”工作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把“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贯穿学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构建人人、处处、时时育人的立体化、一体化“三全育人”体系。
三、改革任务(一)强化学校“三全育人”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相应工作制度。
“三融”联动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实施路径——以聊城市技师学院为例
编辑 祁 娜职教视点FOCUS29OCCUPATION 2022 02文/张丽梅“三融”联动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实施路径——以聊城市技师学院为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聊城市技师学院作为孔繁森同志的母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遵循“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能出彩”的育人理念,大力弘扬践行新时代孔繁森精神,通过力量融合、校企融通、情景融入“三融”联动,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三全育人”改革创新格局。
一、力量“融合”,构建全员育人大格局聊城市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凝聚领导干部、教师、班主任和管理服务人员育人力量,构建出“人人皆育人”的全员育人大格局。
(一)坚持党建引领,让育人队伍强起来成立了由书记、院长任双组长的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育人工作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评估督导。
每季度党委会至少研究一次育人工作,分管副院长每周主持召开学工例会,形成了学工、团委、教务、保卫、总务等多部门联动一体化办公机制。
规划建设了“一室一校四中心”,“一室”是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班主任工作的研究与交流,引领班主任成长;“一校”是通过家长学校,家校携手共育;“四个中心”是: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宿管中心、资助中心。
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全体教职工人人成为“育人者”。
(二)丰富项目载体,让育人工作活起来围绕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目标,积极拓展育人项目,推进育人规划落地落实。
领导干部带头开展“9选5”育人项目,班子成员每学期要从专题讲座、学生座谈会、宿舍谈心会、午餐会、推门听课等9项育人项目中选5项,深入学生班级、宿舍,与学生面对面、零距离,倾听学生呼声。
中层干部轮流住校,全时段值班,与学生24小时在一起,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建立了班级导师制,选聘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兼任班级导师、学业导师,助力学生成长进步。
当涂经贸学校:“三全育人”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当涂经贸学校:“三全育人”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当涂县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介于南京、马鞍山市和芜湖市之间,是安徽省的东大门、南京市的卫星城,也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是首批县级全国文明城市。
当涂经贸学校是一所融中等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就业技能培训以及网络大学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 / 戴晓飞学校。
当涂经贸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政工作体系构建,对标《职业院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建设指南》《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培育建设标准》,固根基、强优势、破难题、补短板,充分发挥各项育人功能,全力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突出“三个全面,三个坚持”,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育人方向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利用“三会一课”、校长办公会、党委会、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二是理顺领导体制机制。
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要求,制定党委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校长办公会议制度等制度,明确议事原则、内容、规则和程序,及时调度、安排、研究、处理重大问题,及时交流和沟通思想,实现管理目标统一、决策思想统一、工作部署统一、推进步调统一。
三是党建领航学校发展。
制定《当涂经贸学校党建领航建设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党建融入学校发展全过程、改革各领域,以加强党建为学校发展立根,以强化思政为学校发展铸魂,以全面融合为学校发展引航,推动学校全面达到国家级示范校、省级A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晰、内容完善、形式多样、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一体化育人工作格局,全力培养德技双馨的时代新人。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前沿视角【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提出坚持党建领航、协同管理、服务下沉、凝练特色、鼓励自治等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一站式学生社区三全育人【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9-0019-06“学生社区”是伴随着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而产生发展的,与传统的学生宿舍相比较,学生社区的内涵不仅包括学生日常住宿、休闲的空间场所,还包括这些场所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
教育部等八部门于2020年联合颁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
在政策指导下,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分析学校现有的学生思政教育基础、学生公寓园区建设现状和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思考高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上面临的困境,结合各高校的有益实践经验在校内开展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探索,以此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困境思考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意味着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合理统筹和再分配校内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践行学生社区管理“一线规则”,促使学生社区从传统的生活场所转变成为多元育人场所,充分发挥学生社区“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的场域价值。
目前,国内高校对“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综合分析国内高校现有的建设成果,可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共同因素影响“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党建工作组织结构有待完善学生社区是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也是高校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念的重要阵地。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一般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进行划分,并由各学院党委统一管理,可以说高校学生党支部主要是围绕二级学院开展各类党建活动的。
统筹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统筹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作者:李建东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47期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兰州理工大学将立德树人作为铸魂立身之本,着力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立德树人; 三全育人; 初心使命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初心使命,也是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就是要统筹育人资源,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努力做到人员无懈怠、流程无空档、空间无死角、内容无遗漏。
一、全员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内涵发展的核心元素和组织保障统筹育人资源,首先要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调动校内外各方力量,服务全员育人的全局性要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发挥教师骨干力量,聚焦做实课堂主渠道狠抓思政课质量提升、课程思政改革攻坚和课堂教学改革,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集中发力。
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育人先育己,为教师搭建优质平台,在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上持续发力。
兰州理工大学着力推进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以学生获得感为核心推进改革。
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经济管理类、人文艺术类、体育类课程的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任务,将教书育人内涵要求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
(二)激发管理效能优势,聚焦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推进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构建全校育人共同体上充分发挥聚合作用,在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模式
2021年第2
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2018年以来,吉林农业大学党委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引领、组织保障和工作统筹作用,以建强红色堡垒、培育红色引擎教师、创新课程
思政模式链接教书育人通道,促
进党建工作与“三全育人”同频共
振,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注入了“源头活水”,构建起“大党
建大思政”工作新格局。
一、筑牢红色堡垒,激活凝心
聚力“强磁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红色引擎”工程以教师党支部为基础,明标准、定标杆、强指导、重示范,不断增强抓党支部建设的“硬核”能力,着力将其打造成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制定《红色引擎党支
部建设标准》,明确党支部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突出强调党支部在政治引领、立德树人、规范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等方面的示范建设和成效引领作用。
制作“红色引擎教师党支部”统一门牌标识,悬挂在支部所在系、教研室,强化教师党员责
任意识,强化教师履行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各支部结
合专业优势,开展“对标争先”“结
对共建”“最佳党日立项”等活
动。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兽医党支
部以打造金课为切入点,开展“一建三
全
育
人
工
作
新
模
式岫峰
2021年第。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以破解育人机制建设为重点,深度挖掘各岗位、各环节育人元素,作为职责要求融入具体操作环节和育人实践过程,全面推进十大育人,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院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贯通、全方位融入的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年度目标课程育人:以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与质量,建成富有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群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完成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编制,“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与“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建设等诸项工作任务,形成一批课程育人标志性成果。
科研育人:全面落实学校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与学研合作协同育人计划,持续推进“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和落实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工作方案,培育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支,争取省级以上项目立项2项以上。
文化育人: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强化文化育人理念,创新文化育人形式,丰富文化育人内涵,着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更加有效的举措和更加务实的作风,用文化的丰盈力量滋养师生。
实践育人: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通过打造第二课堂、培育校级实践育人项目、打造德育实践教育高地、创业实习基地、社会精品实践项目,课堂、学校、社区、企业“四维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管理育人:依法治校体系、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完成各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各岗位育人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动态优化机制基本形成,成功培育“管理育人示范岗”1-2个,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基层党建工作特色做法汇编
基层党建工作特色做法汇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党建工作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成为新时代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各地采取了许多特色做法,下面我们就来汇编一些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做法,供大家参考。
1、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实现党员全面育人“三全育人”包括:全过程教育、全员参与育人、全方位覆盖育人。
这是一种较为全面的育人模式。
在基层党建工作中,需要构建这样的“三全育人”机制,发挥各级党组织、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全面推进党员的育人工作。
2、建立“结对子”帮扶机制,推进文明创建基层党组织与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等进行“结对子”帮扶,通过帮助对方解决各种问题,促进互相合作、互学互帮,推进文明创建。
这种机制可以提高民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实现党组织与群众的有效联系。
3、推进“微心愿”活动,倡导健康生活“微心愿”是一种针对基层群众的活动,通过征集并实现大家的小愿望,推进健康生活的习惯养成。
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可以进行此类活动,帮助人们了解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加强国民体魄。
4、开展“我是一名志愿者”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可以开展“我是一名志愿者”这样的活动,号召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加强党与民的联系。
5、利用流动党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流动党支部是一种特殊的党支部组织形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可以利用流动党支部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以上是一些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做法,这些做法可以有效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当然,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特色做法。
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群众,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党建工作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成为新时代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各地采取了许多特色做法,包括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建立“结对子”帮扶机制、推进“微心愿”活动、开展“我是一名志愿者”活动和利用流动党支部等,这些特色做法可以有效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多举措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79
渠 道 ,整 合 信 箱 、电 子 邮 箱 等 平 台 ,针 对 学 生 反 映 的 问 题 , 做到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确保问题诉求及 时有效解决到位。
共筑平安校园
学生社区应积极与管理部门协同配合,提高学生社区 网格化日常管理模式效率,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将学校 打造成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样板高地。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现已成为推进高校高质量发 展 的 重 要 阵 地 。各 高 校 应 立 足 培 育 新 时 代 好 青 年 ,深 化“ 一 站 式 ”学 生 社 区 综 合 模 式 建 设 ,围 绕 关 照 学 生 、服 务 学 生 , 坚持“三全育人”,全力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学生党建 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 作 者 单 位 / 西 安 工 程 大 学 )LD
全程贯通提升育人效能。空间保障促进育人力量在学 生社区聚合,资源下沉推动育人效能延伸到学生身边,
78
实践
技 术 平 台 支 持 育 人 链 条 贯 通 各 培 养 环 节 。通 过 空 间 保 障 、 资源下沉、技术支持等,“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通了育 人各环节,形成了各单位、各部门协同配合、全程贯通 的育人链条,实现了育人力量的同频共振。
为推进平安社区建设,要强化综合管理,深入开展各 项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 文化墙,开展文明宿舍创建,着力提升高校人文关怀, 营 造 和 谐 稳 定 校 园 氛 围 。要 建 立 长 效 机 制 ,组 建 维 稳 队 伍 。 可以建立党员先锋队深入学生社区一线,实施常态化、 全覆盖的宿舍专项检查、社区安全巡查以及宿舍文明督 查。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投身社区管理与服务,充分激 发 他 们 的 热 情 与 创 造 力 ,共 同 营 造 和 谐 稳 定 的 社 区 环 境 。 要加强宣传教育,夯实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筑牢安全屏障。可以依托学生社区场地,开展一系列丰 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包括国家安全教育、应急救护 学习、反诈骗教育等,确保安全教育覆盖到学生社区的 每一名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 保 驾 护 航 。要 关 注 学 生 的 心 理 健 康 。可 以 建 立 校 、院 、班 、 宿四级心理育人网络,设立社区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 心理沙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此外,要依托大数据分析,加强预警及舆情管理。加大 校园内外、网上网下涉稳信息收集力度,建立学工系统 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以学生在校期间产生的各类数 据为基础,对学生行为异常、学业发展异常进行预警和 干预,提升大数据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潜 在 问 题 、苗 头 性 问 题 及 时 上 报 ,早 发 现 、早 预 警 、早 处 置 。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党建工作路径研究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全面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将教育纳入生产和实践,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模式,能够有效弥补社会实践教育的短板,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搭建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平台。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党建工作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能有效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效率及管理科学性。
搭建“三全育人”党建模式,是增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势而进、因时而新”的具体体现,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一、构建以共建为主要途径的“三全育人”体系的必要性高校基层党支部“三全育人”体系是指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共建为主要途径,从支部、社团与社区三个不同维度出发,全方位充分发挥党建育人功能,从而形成“组织育人”“实践育人”“课堂育人”的多维体系。
通过校内、校外育人环境,拓展高校学生党支部“三全育人”的新路径。
作为完善党建育人体系的着力点,党支部、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党建工作路径研究华国春摘要: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是党性教育,也是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历史和现实证明,党员干部的坚强党性离不开党员的自身努力,更需要组织的持续培养。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维立体的育人机制要求高校在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协同育人的视角,围绕着党性教育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实现全员育人;立足于全方位育人视角,教学与管理服务有机结合,要实现全方位育人就必须在培训的各个方面贯穿党性教育;立足于全过程育人的视角,全面开展党性教育,实现全过程育人。
党建工作和“三全育人”在新时代要有机融合,能有效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效率及管理科学性。
本文探讨了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必要性,在基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了“三全育人”体系下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统筹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统筹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需要对国内外先进的育人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建立更加完善的育人机制。
为此,需要统筹整合现有的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以此来更加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统筹整合育人资源育人资源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人才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这些资源是分散的,而且各个来源之间协调不足,需要将其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一个有效的协作机制。
具体措施有:1.整合校内资源:发挥学科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各专业之间的合作,构建跨学科的协作模式;建立科研、实验、图书馆、文体活动等一系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供师生共同使用。
2.整合校外资源:积极联系社会各界优秀人才,组织交流、互访等活动,加深师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贴近实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全育人”即全面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和全面育人,是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必须全面贯彻的育人理念。
在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育人目标: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全面发展的目标是要培养既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的身心和优秀的品德的人才;全面育人的目标是要培养成功的个人和担当社会责任的公民。
2.整合培养模式:采取“1+N”(一般学科和多个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建立综合性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研等多种培养形式,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协调发展。
3.贯彻育人理念:强化“内涵式教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开展精准教育,实现全员育人。
三、创新育人机制创新育人机制是实现育人理念的必要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建立国际化课程,培养适应国际化的人才;2.深化考核机制改革,以能力为导向,推进学分制教育;3.加强学生自主择业指导,推进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统筹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统筹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工作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育人工作需要特别重视和加强。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统筹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文将就如何统筹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展开讨论。
一、统筹育人资源统筹育人资源是指充分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这包括学校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资源。
学校教育资源是教育系统的核心资源,应该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社会教育资源是指社会各界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包括社会实践、社会实习和社会服务等。
家庭教育资源是指学生在家庭中得到的教育和培养,家庭是学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
为了统筹好这些教育资源,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可以建立和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不同学校之间可以共享师资和教学仪器设备等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也可以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家庭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还可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生的育人工作,提供更多的社会教育资源。
二、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是指把课堂教学、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育人环节紧密衔接起来,互相支持和促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具体而言,一体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发展体系,即学校要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品德、身心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全过程教育体系,即学校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各个方面进行教育,形成全面的教育体系。
三是全员育人体系,即学校所有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学生的育人工作,形成全员共育的良好氛围。
为了构建好一体化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必要措施。
可以进行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学科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作用。
“三全育人”视阈下学生社区党组织育人功能研究——以安徽A 高校实践探索为例
案例研究理论版61“三全育人”视阈下学生社区党组织育人功能研究——以安徽A 高校实践探索为例文/田晓静(淮南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安徽淮南..232038).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社区党建受到广大党务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学生社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类型,对其党建工作关注稍显薄弱。
对高校组织育人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分析,提出学生社区组织育人的三点对策:把握组织育人双主体特性,强化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构建学生社区内基层党组织育人载体,建立学生党员服务社区的工作体系和考评机制;完善学生社区内基层党组织育人保障,领导、队伍、物质三方面共同推动。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 学生社区 组织育人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近年来,社区党建受到广大党务工作者的重视,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做法,例如广东深圳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平均1公里就有1个党群服务中心,北京市开展100个小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试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初步进行了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探索。
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篇名为“社区党建”为搜素项得到2452篇文献,其中研究大学生、研究生、高职高专学生社区党建的文献共97条,占比仅为3.96%,由此可见目前对普通居民社区党建已经有一定研究,但学生社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类型——高校中大学生聚集的重要日常活动场所,其党建工作尚在尝试探索阶段,关注度稍显薄弱。
延伸党的触角,打造党建前沿阵地,激活党组织“神级末梢”,实现党组织在学生社区全覆盖,显得尤为重要。
围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聚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组织育人的重要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日益凸显。
1.高校组织育人存在的不足1.1组织育人在党员发展中作用发挥不突出党员发展工作主要依靠支部完成,入党申请人和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更多的是来自党课和支部理论学习,缺乏对党的理论的具体实践和生动感受。
组织的培育和教育有时简单的外化为学一次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入党申请人和积极分子对组织的感受不深不透,甚至没有形成组织的 概念。
构建“线—面—体”育人体系,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综合改革探索——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自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三全育人”思想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融入学校“新一轮创业”的各项工作中,从“2”大“成长”工程实施———人才培养目标实现、“4”项攻坚行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5”类育人计划———“十大育人”内容载体丰富着手,持续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秉承“家国共担、手脑并用”校训精神,构建起“线—面—体”育人体系、“1245+N ”育人模式,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线—面—体”;育人体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07-0004-03构建“线—面—体”育人体系,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综合改革探索①———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苏基协,钟卫乔*(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0)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阐述“三全育人”思想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强化“三全育人”要求,把育人职责像“后天亲人”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岗位,把育人元素像“毛细血管”输送营养一样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各环节,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家国共担、手脑并用”技术技能型人才。
虽然在“三全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中开展了一些前期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一些遗憾的地方,比如“三全育人”体制机制还不健全,部门存在各自为营的现象;“三全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还不完整,“十大育人”体系还未健全;“三全育人”建设标准还没很好地对表对标加以落实、落细、落地,等等,这些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实践和完善。
一、“三全育人”目标综合改革探索的基本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推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工程,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线—面—体”育人体系,实现“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目标。
以社区党建为抓手,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以社区党建为抓⼿,构建“三全育⼈”⼯作体系以社区党建为抓⼿,构建“三全育⼈”⼯作体系作者:邵家声朱⽂颖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26期摘要:⽂章在分析“三全育⼈”教育理念内涵和⾼校社区党建⼯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论证分析开展⼤学⽣社区党建⼯作对于推进“三全育⼈”的重要性与必然性,并以华南农业⼤学为例,分析总结推进“三全育⼈”的成功做法与实践经验,归纳以社区党建作为探索、推动“三全育⼈”⼯作体系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三全育⼈;思想政治教育;⽴德树⼈;社区党建要落实培养⼈的⽬标,⾼等教育就回归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本质,因此,学⽣⼯作坚持要把“⽴德树⼈”作为中⼼环节,进⼀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作的实效性,贴近学⽣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作、学⽣党建⼯作,通过不断创新育⼈理念、搭建育⼈平台、探索育⼈⽅法,将学⽣⼯作重⼼下移、关⼝前移。
⼀、“三全育⼈”教育理念对社区党建⼯作的理论⽀撑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校思想政治⼯作的意见》[1]中提出了“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位育⼈。
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科研育⼈、实践育⼈、管理育⼈、服务育⼈、⽂化育⼈、组织育⼈长效机制”。
“三全育⼈”不仅是⼀种科学的教育理念,也是⼀个系统的、全⾯的育⼈指导思想和原则[2]。
“三全育⼈”是新时代⾼校教育改⾰和育⼈理念⾰新的⼯作指引。
当前,⾼校学⽣党建⼯作主要以专业为基础设置的学⽣党⽀部为主要载体,⽽社区作为⼤学⽣学习⽣活的重要场所,社区党建也应是⾼校⼤学⽣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社区党建⼯作,对于践⾏⾼校⽴德树⼈根本要求,增强⾼校学⽣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有着⼗分重要的意义。
系统、全⾯的分析“三全育⼈”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将对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延伸到社区,细化对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发挥党员在社区的模范引领作⽤,以促进学风建设、志愿服务和⾃我管理多⽅⾯协同发展、共融互补。
三全育人组织育人实施方案
三全育人组织育人实施方案一、前言三全育人是指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理念和目标。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因此,制定和实施三全育人组织育人实施方案,对于学校和教育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三全育人组织育人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等方面的提升。
通过全面、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三、具体措施1. 教育教学方面:在教育教学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学科水平和综合素质。
2. 思想道德方面:在思想道德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良好品德,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 身心健康方面:在身心健康方面,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4. 艺术素养方面:在艺术素养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和课外艺术培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四、实施保障为了保障三全育人组织育人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和教育机构要加强对三全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完善制度政策:学校和教育机构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政策,为三全育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包括评优奖励、考核督导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和教育机构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育人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育人服务。
4. 加强社会资源整合:学校和教育机构要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和整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育人服务。
五、结语三全育人组织育人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校和教育机构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社区党建为抓手,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作者:邵家声朱文颖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26期摘要:文章在分析“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内涵和高校社区党建工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论证分析开展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对于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性与必然性,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总结推进“三全育人”的成功做法与实践经验,归纳以社区党建作为探索、推动“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社区党建要落实培养人的目标,高等教育就回归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本质,因此,学生工作坚持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贴近学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党建工作,通过不断创新育人理念、搭建育人平台、探索育人方法,将学生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一、“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对社区党建工作的理论支撑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1]中提出了“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
“三全育人”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也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育人指导思想和原则[2]。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和育人理念革新的工作指引。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以专业为基础设置的学生党支部为主要载体,而社区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社区党建也应是高校大学生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对于践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增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系统、全面的分析“三全育人”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延伸到社区,细化对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发挥党员在社区的模范引领作用,以促进学风建设、志愿服务和自我管理多方面协同发展、共融互补。
二、提高站位,以知促行,增强思想自觉在新时代,高校和高校教师应当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学校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提高自身站位,强化思想自觉,有效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用智慧和能力服务于国家、民族和人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贯彻“三全育人”的理念,就要意识到“三全育人”核心在“全”,关键在“育”。
在新时期,高校要从“教”走向“育”,构建育人新模式,營造育人新生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3]。
要推动从“教”向“育”的转变,一方面要转变高校教师的观念,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着重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品德道德修养,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主线,引导教师以德施教,使育人于潜移默化中实现;另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关注学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特点,与时俱进、因材施教,实现育人资源的最优配置,让学生感受到育人给自己带来的帮助,主动寻求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思想品德、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成长。
三、强化担当,以行践知,增强行动自觉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进社区,就要实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手抓”,从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区工作三位一体入手,依托社区党建工作站、社区临时党支部,做实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推进“三全育人”全面展开。
(一)全员育人,拓宽思政工作“广度”学生社区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要连同优秀学生党员,一同利用好学生社区这个平台,拓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
在高校教师方面,辅导员应深入宿舍进行指导,夯实走访社区宿舍常态化,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思想、学习、生活动态,了解学生需求,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列出社区宿舍的“问题清单”,针对突出问题,给出指导性建议。
同时,还可以在社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各类活动,如宿舍文化评比等。
其次,鼓励班主任、任课老师下社区,管理班级日常事务,为学生们提供各种专业所需信息,展现大学生活的美好图景。
在学生自身方面,搭建朋辈帮扶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大学生的知行统一,保证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在社区以楼栋为单位建立临时党支部,开展读书会、项目汇报等各种形式活动进行学风建设;各个临时党支部也可以横向进行交流,如研究生和本科生可以在社区内党员之家开展保研考研交流会等。
(二)全过程育人,拉长思政工作“长度”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高校必须坚持“以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1)要强化思想导航,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为止,高校要让全体学生在学习方法、专业导航、理想信念和生活指导等方面都能接受到合适的指导。
新生入学教育是每个学生大学生涯中重要的第一课、顺利实现人生发展阶段关键性转变,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
在大学生入学初期开展“知行活动”、“筑梦起航”系列教育活动,以“适应、融入、体验、规划”的顺序分阶段推进,贯穿大学生涯;在学生毕业之际,在毕业生中加强广大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党情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廉洁法治教育,引导广大毕业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良好公民。
(2)要注重实践锻造,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
在学生社区建设学生党员活动室,使之成为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和党员活动的重要平台和阵地;开展“社区讲党课”等活动,使学生党员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服务型党支部,创新服务载体,提升服务内涵;依托社区党建平台建设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学习实践平台,使学生“足不出户”便可进行各类学习,经验交流分享,分析设计问题、讲解理论知识等,以交流促进实践,以交流提升水平。
(3)要创新评价机制,探索完善学生成长评价制度。
依托社区党建,可以全过程地考察和评价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完善学生党员发展流程,将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推荐、教育、培养、考察考核延伸至社区;成长评价制度載体,将党员学习教育拓展到社区,社区组织在入党积极分子推优考察、预备党员培养考察、党员教育管理中具有建议、监督权,党员在社区的表现作为党支部和党员民主评议、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全方位育人,提升思政工作“高度”全方位育人是侧重培育的各个方面和要素,要求思政工作要贯穿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成才等,重点是强化三个“聚焦”。
(1)是聚焦社区实践。
广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
构建服务型学生楼栋临时党支部,俯身社区,服务同学,在细小的身边事中锤炼党性。
成立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统一安排志愿活动,统一考核测评。
党员一对一结队帮扶新生宿舍,真正在学习生活中影响、引导学生群体。
全体党员佩戴党员标志在学生宿舍进行“轮值”,深入学生宿舍,协助学院党组织进行有序地教育与管理,楼栋临时党支部以责任制的形式承包社区的卫生、自习室卫生、社区环境秩序等的志愿服务活动。
(2)是聚焦社区文化。
建设学生文化社区,实现文化育人。
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在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社区讲党课”、主题团课、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在学生社区配套建设宣传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时政展示宣传;在学生社区设立党团活动室,将“三会一课”、“两学一做”渗透到学生社区工作中;融合各学科创新发展平台,将专业特色融合其中,吸引学生、凝聚学生;以“四化四提升”为抓手,教育和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鼓励和支持学生在个性发展、全面发展过程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在社区组织开展模范引领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社区的先锋模范作用。
(3)是聚焦社区管理。
各楼栋形成由辅导员-楼栋长-楼层长组成的管理架构,开展宿舍集中安全检查、清理公共区域卫生等活动,由此培育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四自”管理模式,发挥党员队伍、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构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社区管理体系。
四、完善提升,健全保障机制在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的社区党建工作中,也需要对工作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才能最终构建起以社区党建推进三全育人的有效工作机制。
(一)要强化“硬”条件,构建政策制度保障要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就要研究制定学校“三全育人”实施意见和具体方案,推进“三全育人”中心建设。
深化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双提升”工程,建立“三全育人”工作评价体系,健全“三全育人”工作标准和指标体系重构学生工作队伍考核指标评价体系,推进大学生思政工作平台的内涵建设,从政策和制度角度引导各方面资源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倾斜。
(二)要扎实“软”条件,提升思政队伍质量一方面,要选优配强专职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党务工作人员等专门思政工作队伍,“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政专业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充分发挥“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的作用,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2] 陆扬.高校三全育人机制研究[J].智库时代,2019(10):129-130.[3] 熊晓梅,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N].光明日报,2019-02-14(1).[4] 杨静,王彬谕,吴聪.三全育人视角下文化育人的实施路径[J].智库时代,2019(12):78-79.[5] 武贵龙,三全育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J].北京教育,2018(12).作者简介:邵家声(1980- ),男,广东佛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朱文颖(1992- ),女,浙江绍兴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