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延伸尺度的把握技巧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事实上,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是有很多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当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添加式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添加式教学法是我们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历史与社会教材的容量有限,因此对于很多方面的知识内容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需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就需要运用到添加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式实施起来较为简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在执教《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的时候,为了加深同学们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课堂学习兴趣。
我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呈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内容。
诸如:部分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涌现的优秀、伟大人物,部分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饮食习惯,部分少数民主的风俗民情和衣着习惯,部分少数民族的起源和发展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介绍,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同时还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课堂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同学们在课后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对它们进行适当的整理和归纳,最终选择周末的时间开展一次演讲比赛。
同学们对于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
所谓的添加式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把教材之外的相关内容添加到课堂教学之内。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疑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运用发现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谓发现教学法呢?对于发现教学法也有人称其为探究教学法,具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并不将直接的学习结论呈现给同学们,而是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同学们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最终发现并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发现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案例】:执教《生活在社区里》的时候,在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结尾阶段,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城市是在农业村落之后才逐步形成的。
如何把握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延伸
如何把握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延伸《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
在课堂知识的讲解中,教师一般不会仅仅局限于书本的框架体系,会做一些必要的补充和延伸,但一定要把握好“度”。
在实践中,我们要遵循适度原则。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也要把握好“度”,要恰到好处,防止失度。
一、把握好历史知识延伸的度历史知识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根基。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稍作延伸,就能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如《商鞅变法》一课,很多教师都对“商鞅被车裂”一带而过,没有足够的重视。
如果就此止步,就像一壶水,虽已烧到了99度,但仍未沸腾。
其实,我们可以适当延伸引导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一场变革都会有阻力,甚至可能会有流血牺牲。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曲折前进的。
知识延伸到此,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了。
再如《郑和下西洋》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地更透彻,更全面,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新航路开辟”的知识进行对比,那是必不可少的。
在谈”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除了宣扬明朝国威、扩展海外贸易外,甚至可稍带野史的补充,这都可以让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有更多的感性认识。
但是如果把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说成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这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却可能冲淡教材所强调的主题,也可能让学生对一个似是而非的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因此,历史知识的延伸也要适可而止。
还记得我曾经参加过一次赛课活动,课题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在备课时,我搜集了丰富的资料,设计了大量的问题,课件制作煞费苦心,对教材的逻辑体系也作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自我感觉到时呈现的肯定是一桌让人回味无穷的饕餮盛宴,我的创新一定会得到专家评委的首肯。
最后的结果却事与愿违。
仔细想来,还是在“度”的把握上有欠缺!有过多的视频音像材料,有过多的自以为层层深入的提问探究,缺少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讲解。
让《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延伸落到实处论文
让《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延伸落到实处摘要:课堂教学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延伸应该走出追求形式、猎奇求异、没有关联的延伸等误区;做到与乡土资源交融、与社会生活交融、与第二课堂交融,使课堂教学延伸落到实处。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课堂延伸2011年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
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最新课标较之2003年版课标的教学目标:旨在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的能力,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抛弃了空话、降低了要求,使教学目标规定得更为具体、更富可操作性。
“综合性”“整合性”是最新课标为我们揭示出的《历史与社会》的核心特点。
要把握好综合性、整合性的特点,教师教学时就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必须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必要地拓展和延伸。
进行课堂教学延伸,教师要首先吃透教材,理解课程目标,把握准重点和难点。
做到立足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要“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实行开放教学,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教材与课堂都得到升华。
一、走出课堂教学延伸的误区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适度延伸可加强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生活世界,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但不少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时却片面、机械地理解课堂延伸的内涵,陷入拓展延伸的误区。
(一)追求形式,为延伸而延伸2003年课改以来,一些教师在公开课上,把课堂延伸当做“金字招牌”,认为只要用了这一招,就不用担心会被评为不符合课改理念的课型。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化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指学生应该掌握的历史与社会相关的知识内容,能力目标指学生应该具备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情感目标指培养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和热爱。
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学过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授某个历史事件时,可以给学生一些资源,让他们自己调查、分析和总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展示一些历史文物、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鲜活和生动。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让学生进行在线阅读、讨论和研究,开展一些课外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开展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
带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或历史遗址,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社区服务、参与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五、评价方式的改进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例如课堂表现评价、项目作品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也可以在评价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得到好成绩,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思考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巧设作业,延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谈《历史与社会》作业的创新设计
作业 , 分别 问“ 东汉三 国以来江南地 区发生 了哪些变化? 想想 其 中主要原 因有哪些? 这两个问题 。 ” 不难看出这两个 问题紧 紧围绕课文知识 , 基本没有什么拓展或延伸 。如果再追问一
下: 结合历史上的江南开发 , 请你为 当前西部大开发提 出建
议 。那 将会 使 学 生 学 到 更 多新 知 识 。
生 意 义 的重 要 内容 。
当然 , 现行教科书 中有许多思维含量颇 高的作业 , 如结 合 当时的历史情况 , 请你谈谈对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实 行“ 焚书坑儒” 的看法。 然而 , 这类作业 的答案一般是唯一 的, 也缺少一定 的开放性。 题过程则过于注重独立思考和认知 解
从 时空来看 ,多样化的历史与社会作业将构 成学生课 外、 校外生活 的重要时空。历史与社会作业会成为学生成长
应 课 文 的重 点难 点联 系 , 能在 课 文 的 基础 上 有 所 拓 展和 延 并
伸; 同时作业本身也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作业设计时 , 编 者对 全册教科书作业 的内容 、 式 、 形 功能等应 该有一种宏观
的、 全局性 的把握 , 要符合不同年段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 。 现
行教科书在这方 面显然存在着不足。 首先是拓展 和延伸功能不够 突出。 汉唐盛世》 如《 第二 目 《 政权分立与 民族融合》 涉及到“ 东汉三国以来江南经济得到
一
、
作 业设 计 存 在 的 问题
1 业设 计缺 乏 开 放 性 . 作
虽然现行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上的开放性作业有所增加 ,
但 还 存 在 着 封 闭题 偏 多 、 问答 缺 少 弹 性 的 问题 。 开放 性 作 业 指 的是 结 构 开 放 、 案 或 答 题 过 程 不 唯 一 、 生 可 以根 据 自 答 学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开展更具实效性、创新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实践性。
一、将现实生活与历史社会相结合现实生活是理解历史社会的基础,将现实生活与历史社会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扩展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比如教授清朝时期的经济变化(如粮商的崛起),可以与现代经济中的商业贸易和金融行业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的体验来理解、感受历史。
二、注重分层次的教学设计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和历史社会知识的积累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分层次的设计。
对于初中历史社会课程来说,可以将内容分为基础层次和拓展层次,基础层次内容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拓展层次则需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知识储备。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例如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听力、阅读训练。
三、拓展教学形式和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熟练掌握各种教学形式和资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比如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素材,让学生在视听中感受历史,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文物鉴赏、文献搜索等活动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
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创新性学习方式(如课外读物的阅读、研究性任务的开展等)来加深对历史社会知识的理解。
四、强化交流与互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对教学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和困惑分享给其他同学,让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得以加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践、创新、实用性,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做中感受历史。
初中历史知识点拓展技巧
初中历史知识点拓展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知识点拓展技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知识点拓展技巧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关键。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历史知识点拓展技巧的方法和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1.吃透教材: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内容,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
2.对比分析:对相似、相近、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清晰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3.案例解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意义和影响,使学生真正理解历史。
二、注重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1.历史背景:在教授历史知识点时,教师要注重介绍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2.文化传承:强调历史知识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运用多元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话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情境教学: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历史感悟能力。
4.实践教学:开展历史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
四、拓展课外阅读和实践1.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适合年龄特点和历史认知水平的历史读物,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2.观看历史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历史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历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实践活动。
4.撰写历史小论文: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课题研究,撰写历史小论文,提高研究能力。
五、培养历史思维能力1.时空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顺序和规律。
2.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进行客观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3.历史逻辑:培养学生运用历史逻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
一、重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所在,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同时也要与课程要求相符。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需求,规划目标,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实现目标。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避免单一的教学手段,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采用PPT、实验演示、角色扮演、课外访问等形式,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丰富有趣。
3. 注意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所必需的重要条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周边的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来扩充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达到吸收和熟练掌握。
二、积极开展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促进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促进知识的传递和理解。
为了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我们应该:1. 对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利用小组活动在课堂中引入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探究和讨论,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计精彩的课堂互动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精彩的课堂互动环节。
例如,可以设计游戏、竞赛、互动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究。
三、注重课外拓展课外拓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课外拓展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初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社会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以实践探究的方式探讨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和依据,对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做到有条有理地讲解。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和分析,理清知识脉络和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教材的主旨和要求。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做到通俗易懂,条理清晰。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注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中,教师们需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 vivid生动地展示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问题导入、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在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因材施教,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综合能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一、引言历史与社会课程作为初中阶段必修的重要学科,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知识掌握不牢固、思辨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学生思维培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找到更加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
二、教材选择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来说,教材的选择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
在教材选择上,应当兼顾内容的全面性、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内容方面,教师应当结合学科标准和学生的现实情况,选择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教材。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教材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既能帮助学生建立历史与社会的概念框架,也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和思考。
在教学趣味性方面,教师应当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引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授古代历史时,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传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欲望。
还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历史与社会课堂不再是单调枯燥的背诵与填鸭式教学,而是变成一个互动、愉悦和富有社会性的学习场所。
在学生实际需求方面,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方式偏好,选择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教材。
对于喜欢逻辑思维的学生,应该选用思辨性、交叉性较强的教材;对于喜欢感性思维的学生,可以选用更多寓教于乐的教材。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灵魂。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性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疑问、激发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发现。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开展学科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开展学科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还应该积极开展学科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本文将从多种角度出发,探讨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开展学科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尝试创设各种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可以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设置历史问题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与历史相关的话题。
例如,在学习二战时,可以模拟一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议,让学生在不同国家角色扮演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应对战争局势。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二、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研究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研究。
可以给学生一些问题或主题,让他们自行收集资料、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然后制作展板、报告或小研究报告。
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三、组织项目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历史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项目活动,如历史调查、历史展览等,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共同分享和交流彼此的研究成果,提高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历史项目活动也能够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上,开展更深入的拓展与延伸。
四、宣讲大家的答案与自己的答案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享自己关于问题的答案。
然后,教师应该提供多个不同的观点和答案,并展开讨论。
通过比较和对比不同的观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开展学科知识的拓展,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五、关注当代历史事件与国际交流为了拓展学科知识的范围,历史教师应该关注当代历史事件和国际交流。
可以通过新闻报道、论坛讨论等方式将当前的历史事件与过去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延续性和影响力。
同时,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历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初中历史课程知识点延伸活动(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课程知识点延伸活动第一篇范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初中历史课程,正是帮助我们揭开这些笔触背后的故事,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体会历史的深刻智慧。
然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时间转化为深刻的学习效果,知识点延伸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一:历史人物角色扮演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也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将历史人物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例如,在学习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章节时,学生可以选择扮演秦始皇、李斯、赵高等历史人物,通过台词、肢体语言等形式,展现各自角色的特点。
活动二:历史事件辩论赛辩论赛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历史事件,设计辩论题目。
例如,在学习关于“文景之治”的章节时,可以设计题目:“文景之治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吗?”学生通过辩论,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三:历史知识竞赛历史知识竞赛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问题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
在竞赛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活动四:历史主题班会班会是一种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根据历史课程的内容,设计相关的主题班会。
例如,在学习关于抗日战争的章节时,可以组织一次以“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通过演讲、分享等形式,了解历史,培养爱国情怀。
活动五:历史作品展示历史作品展示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创作与之相关的历史小说、绘画、摄影作品等,通过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五种知识延伸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
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为了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我们需要进行实践探究,探索出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有效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教学手段与方法、学生参与和互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借鉴。
一、内容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至关重要。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选取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相关的真实案例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注意突出历史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手段与方法对于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入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真正理解历史与社会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生参与和互动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是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报告等形式,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智力联系。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果。
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在传统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其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进行枯燥的被动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不会结合其他的教学辅助手段,使得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这将严重扼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历史与社会课课程的开展。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性1抓住学科特点,培养历史素养历史与社会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
在历史事件中均具备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这使得学生需具有较好的历史观念。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大事年表,将不同历史事件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灵活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线上发生的历史事件,而非让学生枯燥的记忆背诵历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并非固定不变、一日为功,而应随着学生综合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对应的调整。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鼓励教师开设体验式、互动式、开放式教学课堂。
教师通过设计可辩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讨论,个性化的使用相关历史辅导资料。
2多样教学形式,提升学习兴趣由于许多历史事件的时间间隔远,这使得学生经常无法充分理解所发生时间。
因此,将视频、图片、真实的文物资源引入到进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教学的过程中播放相关视频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加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促进知识的更好吸收与理解。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于这些视频事件中发生事情的看法。
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这幅图画。
结合图画进行进一步的历史解读:由于德国政府由于经济以及军事的力量的提升,不满足于当下的殖民地数量,从而向英国发起挑战,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如果学生对于本节的教授的内容感兴趣,也可以留给学生课堂外的作业。
通过其他方式如: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向家人询问等获取更多相关知识,这样渐渐的让学生自主的加入到了整个教学活动中。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讲堂有效拓展延长教课前言讲堂拓展延长教课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拓宽、加深,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加学生的知识累积,激发学生研究知识的梦想,培育创建性思想,它是由教者利用信息技术增补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教课资源,为本堂历史课教课服务的知识延长。
这些知识固然不是本节课的教课内容,但与本节课的历史教课有很强的关系,引入的这些知识对于历史教课三维目标的实现有较好的支撑与帮助作用。
有效一词既是指有效拓展延长,又是指有效教课。
有效拓展延长的本质仍是为了有效教课,二者之间是内在的的一致体。
当拓展延长部分的内容显示出高效性时,一节课的教课有效性就会随之增加。
反过来,一节课的教课有效性一定要求拓展延长的有效性。
所以,为了有效教课,一定有效拓展延长。
有效是目标,拓展延长教课是手段。
教课过程中,假如不过就内容讲内容,也就不免单一、无聊无聊,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课活动中假如能吻合机遇地将历史教课内容之间的纵向点-线关系、横向交错关系拓展延长出去,不单能丰富和完美学生的认知世界,并且能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念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
而讲堂教课的时限性、与受众普及性等因素终归限制了拓展延长的深度与广度,也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有效性教课成效。
长久以来大家形成的共鸣是:初中历史讲堂教课不等于专业性历史教课,不是培养历史专家和学者,而是要在吻合初中生成长特色的前提下,借助历史史实和资源进行文化知识修养的积累,进行能力和技术的养成,进行正确价值观和取向。
所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工具,收集出来的相关历史教课资源,在用于拓展延长教课时,是要进行甄别和挑选的。
由此看来,拓展延长教课策略很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拓展延长的有效性,最后关系到讲堂教课的有效性。
鉴于上述认识,笔者将历史讲堂有效拓展延长教课定义为:在既定的时间内,对既定的教课内容进行必需的拓展延长,以拓宽既有知识的深度、广度、关系性和充要性,实现学生对有关的历史现象和历史结果的深层次剖析和理解,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性完成和升华的一种教课形式。
初探初中历史延伸教学
初探初中历史延伸教学摘要读史可以明兴亡、知更替,可医愚,可明智,可清心。
作为初中历史教育者,我们有义务使刚刚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们学好历史知识,开阔他们的历史视野和境界,并通过延伸历史课堂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开阔,更富有深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初中历史延伸教学的必要性、方法及尺度。
关键词初中历史;延伸教学;激发兴趣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接触历史知识的初始阶段,作为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热情、对历史知识的探索欲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来促使学生产生兴趣是十分关键的。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体系,还要做一些必要的补充和延伸。
初中历史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拓展、丰富历史知识,创造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初中历史延伸教学的必要性初中历史延伸教学的必要性来源于学生自身的需求,在我们讲解初中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多数老师会发现,书本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我在讲解“秦王扫六合”和学生们一起讨论秦国一举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时,部分同学会照本宣读,从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因素一一概括分析:由于当时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经济发展迅速、军事战略得当等等。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一是秦人比中原六国的人要剽悍,骁勇善战;二是秦人善养马,军队中的骑兵都很厉害,六国的步兵不是他们的对手。
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同学的历史知识已经远远超出了书本,他们可能是从课外书籍、电视、电脑上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并且将这些课外知识与课堂知识联系到了一起,使得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延伸到秦国军队的素质以及战术的层面上了,这说明学生已经自主地表现出对历史知识延伸学习渴望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生活等社会哲理 ,进 而引导学生逐步确立起 因地制宜 的发 展观和人与 自然 的和谐 观。这时的课堂延伸就真正起 到了帮 助学生拓展视野 、巩 固知识 、训练技能 、深化主题 的画龙 点 睛作 用。 ( 二 )课 堂延伸 ,须遵循 “ 有理”原 则 新课程 十分注重课 堂延 伸 , 但我们却不能因为它 “ 有利 ” 可图 ,就可以不分青红皂 白地乱搞一气 。事实上 ,我们在课 堂延伸的具体操作过程 中, 在需要 彰显 “ 有利”原则 的同时 , 还须遵循 另一个重要原则—— “ 有理 ”原则 。 1 . 课堂 延伸应体 现开放性 。《 历史 与社会课程 标准 》在 课 程资源 的开发 与利用建 议 中指 出 , 《 历史 与社会 》课程 的 综合 性 、开放性 、探究性 和实践 性 ,决定了这门课程对课程 资源的要求较高 ,要顺利实 现教 学 目标 ,不仅要充分发挥教 材功能 ,还要尽 可能开发 、利用校 内外一切 可利用 的资源 。 而长期的课堂教学工作 实践 也证明 了,我们教师若能在课 堂 教学 中通 过积极 引进更 丰富 、鲜活 的课程资 源为教学 服务 , 既增 加学生对主体知识 的储 备 ,拓展知识宽度 ,又可 以对其 所学 知识进行深度加工 与理解 ,同时还可以 了解相关 的其他 知识 ,以实现知识与能力 由课 内向课 外的有机渗透的话 , 就 可以有效 地达成深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益 的教学 目 标。 2 . 课堂延伸应体现生活性 。众所周知 ,学 以致用是一切 学 习 的终 极 目标 。 《 历史 与社会 》 课 程就 十分注重 培养学生 参 与社会 生活 、解决实 际问题 的能力 ,将 以培养学生认识社 会 、适应 社会 、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 的能力作为一以贯之 的 目标。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 在 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 中,更应 该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尝试 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已有知识 出发来 设计包括课堂延伸在 内 的各 项教育教学活动 ,以找 出最适合 与最易于他们接受 的方 法 和途径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三) 课 堂延伸 ,须注意 “ 有节”原则 所谓 “ 有 节 ”原则 ,是 指我们 在安排 实施课 堂延伸 时 , 即凡事对学生都不能过 于拔 高和苛求 ,应充分遵循和尊重学 生的认 知规律 及行 为基本的处世方式 。 最后需要强调 的是 ,课 堂延 伸仅仅是我们 日常课堂教学 的一 种形 式与手段 ,它必须服务 于教 学内容与教学 目标 !从 这个 意义上说 ,任何一 堂历史 与社会 课的课堂教学延伸成功 与否最终要 以 “ “ 有 利 、有理 、有节” ”为第一追求 。而要达 到这一 目标 ,就需要我们教 师从 历史 与社会学科教学 的本质 出发 ,根据教学 内容和教学 主题 的需 要 ,从课 堂延伸 的有效 性 、开放 性 、逻辑性 、生活性 、时效性 和节制性等层面精心 筛选 延伸 内容 ,悉心选取延伸形 式 ,适 度控制延伸容量 ,准 确把握延伸时机 , 自然 到位地把课 堂延伸话题融人到课堂教 学主题 中来 , 使 之成为课堂教学 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
课堂延伸是课 堂教 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一个科学合理 、 自然 到位的课 堂延伸 , 能激活学生的兴趣 ,启发学生 的思维 , 推动学生 的思想波 澜 ,进而对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 技能 、提 高觉悟和发展能力起 到积极 作用而被视作是课 堂教学的生命 继续 ,也是课堂教学效果 的巩 固与最大化 。 课堂延伸 ,体 现新课程理念 自 课 改实施 以来 , 《 历史 与社会 》课 程较 以往最大 不同 的是 ,它在凸显学科 的综合 性 、开放性 、探究性 和实践性的 同时 ,相对弱化 了对学 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等要求。只 要 我们随便翻 阅一下新 版初 中各年级 《 历史 与社会 》学科的 各册 教材 ,你就会感觉 自己象是在看一部部具有独 立发展行 情 的章 回小说 ,因为在 多数 情况下 ,无论是 同册教 材的上下 单元 间 、还是 同一单元 的不 同章节间 ,甚至是 同一课题 内的 不同框节间 ,课本所选 取的 内容及知识点 间跳跃性 似乎都很 大; 而且在呈现相关知识要 素时 ,也仅仅是有选择 性的 、蜻 蜓点 水式地展示那些历史 与社会知识体系 中比较有 典型意义 的 自然条件 、社会背景 、重 大社 会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 人物 等极 少量 材料可供师生参考 、挖掘 。 二、课 堂延伸 。强调 “ 有利” 、“ 有理” 、“ 有节 ”三个尺
青年 与社会
2 0 1 4 年2 5中 第5 期 总第5 5 1 期
谈初中 《 历史与社会 》学科课堂延伸尺度的把握技巧
李强荣
( 大若岩镇 中学 ,浙江 永嘉 3 2 5 1 0 0 )
【 摘 要】 课堂延伸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课堂延伸 ,就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继续,也是课堂教学效果 的巩 固与 最大化。 文章 主要 阐述 了在新课 程 背景 下 , 、 如何从有 利、有理 、有 节等尺度 ,有 效把握 《 历 史与社会 》学科 的课 堂 延伸活动 ,实践课 堂延伸对 学生掌握 知识 、形成技 能、提 高觉悟和发展能 力等 方面的一 些思考与体会 。 【 关键词 】 课堂延伸;有利;有理;有节 一 Nhomakorabea、
度 的 和 谐 统 一
事实上 ,我个 人倒以为 ,在 E t 常 的历史 与社会 学科课堂 教 学过程 中,并非 每节课都 得搞这 样那样 的课堂拓 展延伸 , 是否需 要 ,应视相关学 习内容有 无 内在 的逻辑性 、有无 可挖 掘 的契机 、学生的认知水平 和情 感接受程度及学 习时间的充 足与否而定。 但反过来说 ,一旦 当我们认定本节课确有 开展 课堂延伸 的契机或 需求 的话 ,为确保 学生在 此过程 中真正有 所收获 , 就应该 在课堂延伸具体 的组 织实施过程 中,切实把握好 “ 有 利” 、“ 有 理” 、“ 有 节”三个尺度 ,其理 由如下 : ( 一) 课 堂延伸 ,须彰显 “ 有利” 原则 所谓 “ 有利 ”原则 , 是 指我们在组 织实施课堂延伸 活动 时 ,一定 要确保该环节 的介 入 ,能真正服从并服务 于 《 历史 与社会 》课程 “ 目的在 于把 全体 学生培养成有 良好 的人 文素 质 和社会 责任感 的公 民。不但 引导学生综合地 、整体地 认识 社会 。逐 步形 成真实而全 面的社 会生活观念 ,而且倡 导合作 探究 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终 身学习 、持续发展奠定 必要的知 识 和能力 基础 ”这一课改基本理念 。 笔者 执教 《 与 山为邻 》时 ,就 做 了如下 课堂延 伸处理 , 让 学生合 作探 讨 : “ 因地制 宜 ,发展 经济 ”是 人 民提高 生活 水平 的必然之路 。永嘉 ( 其实 , 整个浙江省也有类似 的情况 ) 境 内多山地丘陵 ,有 “ 七 山一水 一分 田”之说 ,请谈谈 永嘉 山区农 民应 如何发挥地区优势 ,发展经济 ,提 高生 活水平 。 这样 的课堂延伸处 理 ,既可充实学生 的乡土知识— — 了 解家 乡地 形的基本特征 ,扩充 了学生的知识面 ; 又 给学 生提 供 了一个可 以 “ 学 以致 用”地去解决 现实生活 问题 的真实情 景 ; 并让学 生在合作探讨 、相互交 流永嘉 ( 浙江 )山区社会